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連結 聯絡我們 加薩走廊地圖 約旦河西岸地圖 你能做什麼 訪客留言版

留言須知:姓名和Email為必填,但是Email並不會顯示在網站上以避免垃圾郵件的攻擊。可使用部分的HTML語法。<a> <blockquote> <em> <strong>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html語法,請不用理會這部份說明)

留言時按enter空行,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舊站留言版記錄(為PDF檔案格式,可免費下載Adobe Reader安裝至電腦後閱讀)。
大學四年生 | 2006.09.20 12:25 | #

收到,多謝董仔

陳真 | 2006.09.20 10:34 | #

這是教宗的道歉:

http://english.aljazeera.net/NR/exeres/3F480063-6727-48EB-A300-A9E74B6D9C18.htm

從裏頭就能連到全文.

陳真 | 2006.09.20 10:27 | #

http://www.vatican.va

教宗演說如上(馬的本台竟然貼不出來).很好找啊,半島英文台就有(我的電腦首頁),但這是梵諦岡的網站.

既然貼不出完整網址,我就直接剪貼全文.

馬的,連全文也不能貼.可能有幾個古文(?)所致.

馬的古文都刪了還是不能貼. 我刪掉一半試試.

馬的還是不行,看來只能貼前面幾段標題.

還是不行,似乎只能貼標題.

連標題也不能貼?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機器不攔廣告,反倒攔起自己.

APOSTOLIC JOURNEY OF HIS HOLINESS BENEDICT XVI
TO MÜNCHEN, ALTÖTTING AND REGENSBURG
(SEPTEMBER 9-14, 2006)

MEETING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CIENCE

LECTURE OF THE HOLY FATHER

Aula Magna of the University of Regensburg
Tuesday, 12 September 2006


Faith, Reason and the University
Memories and Reflections

Your Eminences, Your Magnificences, Your Excellencies,
Distinguished Ladies and Gentlemen,


It is a moving experience for me to be back again in the university and to be able once again to give a lecture at this podium. ........

大學四年生 | 2006.09.20 09:53 | #

請問有人看過最近引起穆斯林不滿的教宗演說全文嗎?
找來找去都只能看到片面的新聞,能否請知道的人提供一下網址,最好是英文的,謝謝.

asyura | 2006.09.20 04:41 | #

@AIDS IN ASIA
A Continent in Peril
Susan Hunter
selected by the London Times online as one of the top five books on AIDS ever written.

@AIDS IN AMERICA
Susan Hunter, Foreword by Donald Trump, Introduction by Alan Cumming


剛好有空經過,順手查了一下資料。
董事長這邊還是一樣精彩...

陳真 | 2006.09.19 22:13 | #

(再續)

至於那堆鬼畫符問說,氣味是一種 "主觀認定" 囉?

當你說你很喜歡某個朋友,如果有人故做理性狀說: "那是你的主觀認定". 你聽了是不是覺得很莫名其妙? 有這麼難嗎? 這也需要 "思考" 或 "論述" 一番嗎? 這既不是主觀,也不是客觀,這時候講什麼主觀客觀實在很蠢不是嗎?

這雖不知所云,但卻顯示出一種態度,也就是我所說的不正直不老實,簡單明白的一些事,卻偏要講得好像很難很需要做一番思考才能理解似的.

我倒還從沒見過這麼喜歡 "思考" 的歐肉桑,但卻也很少見過不會這樣 "論述" "思考" 的所謂菁英.

知識恐怕不是使人跌倒,而是使人輕薄短小. 明明白白簡簡單單的道理,卻總是要灌水扭曲虛構操弄誇大,搞得好像很難很偉大很需要什麼分析才能被理解似的. 切切實實的東西,沉甸甸的,卻搞得如屁一般,輕薄不堪. 菁英總是那麼喜歡智能,但卻彷彿沒有一點智能. 有點智能的人,不會無限膨漲智能在幾乎每一件事情上. 與其說菁英有著較好的智能,不如說他們有著對於智能的強烈虛榮,這讓他無法平實地看待人事物.

p.s.: 我絕不是在說 "誰". 這些話任何人都適用.

陳真

陳真 | 2006.09.19 21:42 | #

(續)

在我看來,這事比扁下不下台更重要許多.

如果哪天你到電影院的廁所方便,看到牆上一堆塗鴨,沒頭沒腦不知道在寫些什麼,其中有一句說: "告訴我自由的真諦,我對自由很感興趣!"

你回家後,發表一篇有關自由的文章,文章裏頭說,牆上塗鴉者無自由可言,因為 "它" 們根本不是人,"它" 們啥也不是,"它" 們只是一堆鬼畫符,豈有什麼自不自由可言?

隔天你又去看電影,牆上塗鴉竟然出現一句話: "陳真別生氣啊,我沒有惡意啊,你要相信我,偶素是個歐肉桑耶".

你說這是不是很荒唐?! 我沒在講 "你" 啊! 我怎麼會知道你是誰?

這個鬼畫符顯然完全不知道別人在說什麼,"它" 似乎只能理解一種極其通俗而八卦的意義,否則不會出現這麼荒謬的誤解.

而且,一個人如果不是窩囊無聊到極點,怎麼可能對著公廁塗鴉有著什麼 "針對性" 的好惡? 連個人影也沒有不是嗎? 雌雄莫辨,神不知鬼不覺,何來針對性?

你要讓人相信 "你",難道前提不就是要先讓別人知道 "你" 是 "誰"? 否則如何說什麼信或不信?

當你看到公廁牆上塗鴨說: "請相信我!",難道你還真的能相信或不相信 "它"?

這時候根本無所謂信或不信,因為根本連個信或不信的對象也沒有不是嗎?

我若也同樣匿名在公廁牆上回應說: "我相信你!!!",連打三個驚嘆號. 第三個人看到這樣的對話,難道不會覺得很好笑很荒唐? 一個沒頭沒臉無影無蹤的鬼畫符,說 "它" 相信另一個同樣沒頭沒臉無影無蹤的鬼畫符,這何止輕薄短小,這不會太玄了一點嗎?

這只是簡單到極點的想法不是嗎? 這難道也需要教導? 為什麼總是得對台灣人教導這樣一些根本不需教導的東西?

如果今天我們是在廁所牆上演算一道數學題目,或許有沒有個人影並不影響計算結果,但今天如果你不是在演算那樣一種東西,那麼,"你是誰" 就顯得無比重要,因為是 "你" 這個人賦予你講的話應有的意義,如果把人抽掉,話語就只成了一堆毫無意義的空洞符號.

如果你在電影院廁所牆上看到一行漂亮字眼說: "我們要有愛心!!!" 後面還打了幾個驚嘆號,難道你就被這堆符號感動? 難道你能夠有意義地和公廁牆上塗鴉進行這樣的溝通與對話? 那不是很荒唐很窩囊,窩囊得近乎有點齷齪不是嗎?

話語不是一種自身獨立的東西,如果它不黏到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話語將毫無意義. 把話語當成一種彷彿可以不需要個 "主詞" 的死東西來談論是很齷齪的.

當我這麼說時,牆上那堆鬼畫符卻說: "相信我啊,我沒惡意啊! 偶速個歐巴桑啊!" 我聽了,是不是會覺得很荒唐? 這道理有這麼難嗎?

更重要的是,別人是在談論那樣一種低級層次的八卦式聊天或心得分享嗎?

再說,誰會低能無聊到對著一堆鬼畫符有著一種具有 "針對性" 的厭惡或喜好? 當你喜歡誰或討厭誰,難道不是要先知道對方是 "誰"? 否則如何喜歡或討厭起?

只有窩囊猥瑣到極點的人,才會在公廁裏對著牆上塗鴉進行一種具有 "針對性" 的什麼個人互動喜好或聊天.

台灣人聽說網上聊天是世界冠軍,樂此不疲,但我不在乎打翻一船人,我覺得那就是一種面目模糊的窩囊特徵. 如果你連自己是誰都如此羞於見人,那不是窩囊是什麼? 以這種猥瑣方式討論什麼道德是非美感問題是很可恥很不正直的.

這些東西不是一種聊天話題,也不是一種數學計算題,它無法憑空存在,它甚至不該是一種話語,它必須黏到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然後空洞的符號才有可能取得意義.

就像那個要自主公民站出來的陳姓進步青年,學姐說他列舉了八大項偉大工程,必須全部完成才有資格成為什麼 "自主公民",可是,難道他不是得先自己 "站出來",並且一一做到那八大自主工程,然後他講的那些話才不會聽起來像在放屁一樣.

如果這只是一種作文比賽,那我肯定能寫出更多項工程,我估計應該能論述出至少八百項自主公民的偉大條件,佩服吧? 可是,既能飛天又會鑽地,全是空洞字眼,這跟放屁有何兩樣?

陳真 | 2006.09.15 19:24 | #

大家還記得東珍吧? 李丹最近得了一家英國公司提供的人權獎. 原始網址如下, 左邊第一個就是李丹. 第二個是個美國人, 也叫做若雪…

http://www.reebok.com/static/global/initiatives/rights/media/index.html#

找了幾篇剪報, 怕大家懶得看, 所以特別把剪報中的一段李丹自己的說法挪到前面來, 如下.

幾年前, 李丹給我寄來一張照片, 山野荒地上隆起一座小土坵, 李丹信裏說, 這像個墳嗎? 這就是他底下講的那件事.

陳真 2006 9 15

------------------------

http://www.newsbbs.net/html/2006-5-13/21175933119.html

新聞論壇 2006 5 13

(三)李丹

“我過去是生活在北京的一個普通人,感覺世界很美,生活充滿希望。但是自從我目睹了那些因為愛滋病而遭受失去整個家庭的人們的痛苦,以及他們為此而産生的人身危機感之後,我就不再僅僅屬於北京了。”

李丹

27 歲

中國

李丹在北京還是一個天文物理學專業的學生時,他研究的是太陽的特性:太陽的光輝、日冕物質的噴射以及太陽黑子周期。然而,就在他研究人類視野中最明亮的物體時,他發覺自己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一些陰暗的角落,那裏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同胞正在遭受愛滋病的痛苦。

自從 1985 年中國公佈了首例愛滋病病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拒絕承認疫情範圍。這種做法造成的最明顯的嚴重後果就是河南省有一百萬之多的人群由於20世紀90年代由政府批准的不衛生的賣血行為而感染上HIV,這些人群大多數是農民,他們面對著試圖用政府提供的不充足的援助來為自己和孩子進行幫助的巨大挑戰,生活在充斥著歧視與屈辱的氛圍裏。

李丹第一次意識到生活在愛滋病狀態中的人們所承受的屈辱是在1998年,當時他觀看了湯姆·漢克斯的電影《費城故事》。同年,他與中國第一位公開自己愛滋病病情的人成為朋友。隨後的幾年裏李丹和他的朋友們與媒體一起工作,努力使公衆認識到愛滋病患者在社會上所面對的歧視。李丹在向國人揭示愛滋病病情的時候瞭解到了河南所發生的危機。

在他首次去往河南的途中,他遇見了一位老漢。老漢的兒子三天前死於愛滋病。村民們由於害怕傳染,強迫老漢不僅燒毀了兒子的一切用品,而且立刻埋葬了他。他們拒絕幫他造棺材以及舉行安葬儀式。於是老漢用竹席卷起兒子,背上肩膀,走了很遠,到他的西瓜地。他在那裏挖了一個坑,把兒子放進裏面,用土掩埋了屍體。

李丹說:“中國人對葬禮和墓地非常重視,因為這不僅表明一個家庭的地位,也表達對死者的尊重。但是那塊墳地看起來根本不像墓地,而是就像一堆亂土包。那個年輕人活著的時候就沒有得到尊重,現在既然他已經死了,他也就得不到什麽尊嚴了。”

李丹對河南受愛滋病感染人群所面臨的困境瞭解得越多,他的碩士學位就愈發顯得不那麽重要了。儘管有人告訴他自己是中國科學院歷史上天文物理學專業學生中最有希望的一個,李丹還是放棄了他的研究,轉而投身到為愛滋病人群的生存權利而奮鬥的生活中。首先,他製作了一個記錄片,把片子送給衛生部和記者,以此提高中國和國際上對河南現狀的關注。

在一個村子裏李丹曾經遇見過一個婦女,她和她的五個兒子和五個兒媳婦由於賣血都感染了HIV 。李丹說:“他們告訴我沒有什麽再能幫助他們了。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他們‘走後’能夠有人照顧他們的孩子們。他們看起來很年輕,不比我大,而我卻知道他們在一年內就要死去。他們的故事確實使我很傷心。”

於是李丹承擔起幫助河南超過10萬愛滋孤兒的使命,因為許多孤兒面臨著被社會和學校所遺棄的困境。2003年他開設了東珍學校和愛滋孤兒院,卻被地方官員強迫關閉。在他出現在一個著名的新聞節目裏討論學校和愛滋病疫情後,警察拘留並毆打了他。然而李丹始終不為所動,繼續為愛滋孤兒提供幫助,遊說中國政府對農村日益嚴重的疫情做出反應。

李丹說:“如果我僅僅是閱讀了有關文章,或者僅僅是從朋友那裏聽說了這件事,可能這不會對我産生這麽重大的影響。但是我看到了那些村民在感染愛滋病前已經經受的極度貧窮,看到了孩子們變得無家可歸,看到了人們痛苦地死去以及一些令人恐怖的死亡。所有那一切絕望都曾經壓倒了我,但最終這也激勵了我。我不想轉身逃離這種可怕的局面,相反我想做任何我能做的事,來維護中國受愛滋病感染人群的權利。”

------------------
http://www.newsbbs.net/html/2006-5-13/21175933119.html

新聞論壇 2006 5 13

(一)銳步人權獎獲獎名單

李丹, 27 歲,中國

中國抗擊愛滋疫情的領袖

李丹勇敢地記錄下中國愛滋病疫情所引發的災難性後果,敦促政府做出反應。儘管他曾遭遇到困境,他卻仍然幫助那些被社會遺棄的愛滋孤兒。

雷切爾·勞埃德,30 歲,美國

美國為營救遭受性虐待少年兒童的呼籲者

雷切爾的工作是營救紐約市受性虐待的兒童。她創立了一個組織,該組織為性交易行業中的未成年女孩提供援助並遊說政府立法保護這些容易受傷害的少年兒童。


庫拉姆·帕伍茲,28 歲,印度

為克什米爾地區和平與人權而勇敢呐喊的人

庫拉姆捍衛戰火紛飛的克什米爾地區的人權,鼓勵年輕人用和平手段改變現狀。儘管他曾遭受了殘害,卻仍然繼續為人權和受暴力影響的家庭奔走呼籲。

奧托·薩基,24 歲,津巴布韋

面對暴政果敢捍衛正義的人。

奧托為面臨困境與可能遭遇逮捕的人權捍衛者奔走呼籲。儘管他要面對的是腐敗的警察和受到脅迫的法官,他仍然追求著公正。在暴政殘暴地拆毀成千上萬受害者的家園時,奧托為他們尋求保護。

(二)以消除不公、壓迫而著稱的青年人權活動家

五月典禮上獲得2006 年銳步人權獎的活動家

紐約(2006 年3 月28 日 )—— 一個是為了中國受到日益嚴重的HIV病毒威脅的人群而不懈奮鬥的人,一個是為了美國遭受性虐待的少年兒童奔走呼籲的人,一個是為了衝突不斷的克什米爾地區倡導和平而大無畏的人,一個是面對津巴布韋壓迫制度、為正義而勇敢抗爭的人。今天,他們這些人被提名為 2006年銳步人權獎的獲得者。

銳步人權獎授予30歲以下的青年活動家,因為他們與強大的對手抗爭,個人經常冒著巨大的危險,採用非暴力手段為人權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2006年5月17日將在紐約大學斯格堡演出中心舉行頒獎典禮。

這些獲獎者是:

·李丹(27歲) ,曾是天文物理學專業學生。他放棄了攻讀碩士學位,轉而支援那些因為感染HIV 病毒而遭受歧視的人群。他使人們注意到中國處於疾病中的人群的困境,在此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李丹敦促中國政府對農村迅速蔓延的愛滋病疫情作出反應,並不顧個人安危,為那些被社會和學校所遺棄的愛滋孤兒提供撫養和教育。李丹說: “我過去是生活在北京的一個普通人,感覺世界很美,生活充滿希望。但是自從我目睹了那些因為愛滋病而遭受失去整個家庭的人們的痛苦,以及他們為此而産生的人身危機感之後,我就不再僅僅屬於北京了。”

·雷切爾·勞埃德(30歲) ,一個為了美國遭受性虐待的少年兒童奔走呼籲的人。她為陷入性交易行業中的女孩提供諮詢,在司法界為這些女孩子們應得的公正待遇而到處遊說。十幾歲的時候,雷切爾自己就陷入了性交易行業,右手掌被弄了個很深的傷疤以作為提醒她不要輕舉妄動的標誌。 1998年,雷切爾成立了女孩子教育輔導服務中心(GEMS ),該組織為紐約市性交易服務業中的未成年女孩提供援助。雷切爾說: “鑽石是寶貴的,但是對於那些女孩子們來說,她們多數被告知自己是輕賤的。有高達90%的性交易人員是遭受性虐待的少年兒童。許多少年兒童是離家出走人員或 " 被遺棄人員" ,他們不能看到未來,哪怕是很小的未來。在GEMS ,我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找回未來。”

·庫拉姆·帕伍茲(28歲) ,一個為了衝突不斷的克什米爾地區倡導和平的大無畏的人。他工作在鬥爭前線來捍衛克什米爾地區的人權。作為大學生,他倡導用和平手段結束目前正在進行的衝突。2004年他的右腿被地雷炸掉,兩人在爆炸中喪生,但這並沒有嚇倒他。他努力建設人權文化,為受暴力影響的家庭奔走呼籲。庫拉姆說:“ 克什米爾地區每兩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有過痛苦的經歷;每兩個居民區中就有一個目睹過有人死去。強姦、折磨、死亡、綁架以及嚴酷鎮壓這些暴力都成為了戰爭的武器,這使得普通克什米爾人陷於痛苦之中。”

·奧托·薩基(24 歲),一個大膽反對津巴布韋不公正的穆加貝體制的人。儘管遭受到警察的威脅以及遇到那些受到脅迫的法官的不合作,他仍然支援人權保護者,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折磨、脅迫與被捕。他還對政府發起的集體驅逐與拆毀民房的運動即所謂的“消除肮髒運動”做出強烈反應,幫助成千上萬的家庭向高等法院申請阻止拆毀民房,尋求歸還他們的財産。奧托說:“津巴布韋的活動家們就像蓋房子的人。我們一直在打地基,我們所擁有的每一塊磚以及所撿拾到的每一塊石頭都對修建一座更加結實的房子、營造一個更為善意的環境大有裨益。房子的完工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最終我們會擁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來實現一個公平的社會。”

自從1988年以來,已經有來自38個國家的84 名人權領袖們獲得了銳步人權獎。該獎項致力於通過引起國際社會對這些年輕英雄們所從事的事業的注意,以加強他們的工作成果。獎金獲得者從銳步人權基金獲得5萬美元的獎金來幫助他們繼續開展工作。他們同時還獲得機會參與前沿網路,這是一個非正式的合作組織,它能使銳步人權獎的既往獲得者能夠互相幫助對危機做出反應,與國際社會進行溝通交流,獲得技巧以及分享策略。

獎金理事史蒂芬·迪克曼說:“每年銳步人權獎都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世界上那些年輕的人權英雄的果敢工作上來。這些年輕的人權保護者們犧牲了如此之多,使我們看見了被隱於暗處的人類悲劇。每一個故事都昭示了一個簡單的真理:一個獨自獻身的人可以把富於轉折性的光明帶進黑暗裏。”

--------------------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6/03/28/lidan/

中國愛滋病活動人士李丹獲銳步人權獎
RAF(亞洲自由電台)2006.03.28

中國年輕的愛滋病活動人士李丹星期二獲得世界第二大運動鞋製造商銳步的人權獎。這個獎主要表彰他不顧個人安危,為中國愛滋病人的悲慘遭遇獲得外界關注作出了突出貢獻。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申華的採訪報導。

請聽報導錄音
下載音效檔案

今年27歲的李丹是榮獲2006年度“銳步人權獎”的四個人之一。其他三人是美國為受到性侵害女童爭取權益的雷切爾-羅伊德,克什米爾和平活動人士克拉姆-帕維茲,以及津巴布韋的人權律師奧托-薩基。

李丹在迫使中國政府承認中國愛滋病現實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銳步人權獎專案主任迪克曼

“銳步人權獎”設立於1988年,至今已有來自38個國家的84名人權活動人士獲此殊榮。這個獎主要是獎給那些30歲以下,為推動人權發展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年輕人。銳步人權獎專案主任斯蒂芬-迪克曼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專訪時,讚揚了李丹為維護中國愛滋病患者的權益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當李丹瞭解到感染愛滋病給這些人帶來的後果以及中國政府還不願意承認愛滋病現實的這些事實後,他毅然離開了學校,跑到河南愛滋村拍了一部記錄片,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李丹在迫使中國政府承認中國愛滋病現實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迪克曼還提到,李丹經常冒著個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風險,為河南愛滋村的受害者提供資助,建立孤兒院、孤兒學校,為那些受到社會遺棄的人帶來溫暖。

李丹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陽物理專業研究生。1998年他在一個光碟上看到愛滋病感染者遭受折磨並受到歧視,內心深處受到很大震撼。他放棄了學業,做起了志願者,投入到維護愛滋病感染者權益的活動中。他在2003年在河南愛滋村辦了一個愛滋病孤兒學校,為不被普通學校接受的愛滋孤兒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但是河南省地方政府卻認為這個學校有損當地政府的形象,而予以強行關閉。

李丹也先後三次受到不明身份人士的毒打,警告他不要干涉愛滋村的事情,他還因為愛滋病活動遭到地方政府關押。但是外表看似文弱的李丹卻癡心不改,在北京成立了“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繼續為中國的愛滋病感染者服務。

由於記者採訪時已是北京時間深夜,李丹的手機已經關機。記者採訪到和李丹一起共過事的同事,他們都覺得李丹獲得“銳步人權獎”是對中國所有愛滋病活動人士的一個鼓勵。北京民間組織愛之行健康教育研究所的萬延海說。

劉毅是黑龍江的一位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他現在在李丹創立的“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做志願者。他告訴本台記者說,正是李丹身上體現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召力吸引他走上這條路。

按照中國官方數位,截止到去年底,中國已有65萬人感染愛滋病。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都有預測,如果中國政府不從現在起遏制愛滋病的蔓延的話,愛滋病可能會在中國大爆發。中國政府這幾年雖然要比以前對愛滋病的現實更加開放一些,但是,劉毅說,他們這樣的草根組織要想為愛滋病感染者做點事還是很難。

銳步人權獎給每個獲獎者5萬美元的資助。李丹告訴美聯社記者說,他將用這些錢建立一個愛滋孤兒活動中心,並繼續調查愛滋病在中國蔓延的現實。

自由亞洲電臺申華採訪報導。

---------------------------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6/05/19/lidan/

中國愛滋病活動人士李丹領取銳步人權獎
RAF (亞洲自由電台)2006.05.19

27歲的中國愛滋病活動人士李丹榮獲今年美國“銳步人權獎”。他在美國紐約的頒獎典禮上表示,將把獲得的五萬美元獎金,捐助建立河南愛滋病活動中心。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就此所作的採訪報導。

請聽報導錄音
下載音效檔案
海外中文的多維網星期四報導說,李丹曾經是中國科學院太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後來因從事愛滋病事業而中斷學業。1998年,他帶領幾名大學生志願者,開始在中國投入反對歧視愛滋病患者的活動。這些話動包括:援助河南愛滋村,設立學校,收容愛滋孤兒,幫助愛滋病患者的子女。他的活動受到河南省地方政府的打壓,他本人隨後被驅逐出河南愛滋村。2003年,他又在北京成立了“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繼續為中國愛滋病患者爭取權益。

自2003年成立以來,李丹領導的“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一直致力於救助河南愛滋病孤兒和為他們呼籲的工作。他們通過民間力量,救助愛滋孤兒,解決愛滋孤兒的生活、教育和心理問題,以便他們長大後能夠服務於自己的社區和村莊。

本台記者就李丹的獲獎採訪了北京的另一位愛滋病活動人士胡佳先生,他這樣介紹了李丹:(錄音)

多維網的報導援引李丹於5月17日晚上在紐約大學的頒獎儀式上的講話說, “雖然愛滋病在中國及全世界已釀成災害,但中國社會還是漠視愛滋病的存在,特別是媒體。”他表示,“感謝東珍全體工作人員。這項獎的獎金5萬美元,將用於在河南建設愛滋病活動中心,消除愛滋病患者被歧視的現象。”

李丹所創辦的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前身是東珍納蘭兒童心理研究所是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下設東珍愛滋孤兒救助專案。該組織於2003年1月成立,2004年3月在北京市海澱區工商局註冊,2004年9月成為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團體會員, 2005年4月正式更名為“東珍納蘭文化傳播中心。目前中心有全職員工11人,志願者約600人。

胡佳先生說,雖然李丹的活動受到了當局的騷擾和打壓,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為愛滋病患者的權益作鬥爭:(錄音)

這次的另一位領獎者是來自西藏的尼姑妮德容。她是1995年的獲獎人,但因當時身陷囹圄,沒有能夠出席當年的頒獎典禮。1989年,妮德容因參與藏民反迫害的和平示威運動,在拉薩被逮捕,後被判刑9年,當時她只有19歲。她在獄中曾受到電擊等酷刑。隨後,又因為在獄中創作讚揚達賴喇嘛的歌謠被發現,刑期增加8年。

銳步人權獎1988年設立,物件是全世界30歲以下的人權工作者,至今獲獎者已遍及38個國家。每年的申請者超過1萬名,只有4人能夠獲獎。今年的其餘3位獲獎人分別來自津巴布韋,印度及美國。

1989年北京天安門學生運動領袖李錄、王丹、柴玲和吾爾開希也曾獲得銳步人權獎。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導。

陳真 | 2006.09.15 18:41 | #

多謝怡靜,已經寫信去問了,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回信.若有仁人君子知道這五本書是哪五本,仍請不吝賜教.

怡靜 | 2006.09.14 21:12 | #

嗯,我也想知道是哪五本書。
用google找了一下,只知道其中一本是
Black Death: AIDS in Africa 作者是 Susan Hunter
另外四本我想直接寫email問London Times online比較快(假如他們會回信的話:P )
這裡是contact info:
online.editor@timesonline.co.uk

外文書的話,amazon.com大多有得買

陳真 | 2006.09.14 18:37 | #

從事愛滋病工作的李丹問我一事,但我不明白,若有搜尋高手,麻煩告知.

他問說,有一本Aids in Asia 的書,書裏還提到 London Times Online 評選了五本有關愛滋病的文學書籍. 李丹他們想推薦給中國一般大眾看,但不知道有誰知道這幾本書是啥? 何處可買到等等.


陳真 | 2006.09.14 08:32 | #

我沒在跟 "你" 講話啊! 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 "你" 是誰不是嗎?

我又怎麼會說什麼 "你" "故意" 扭曲我的話? 我哪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啊?? @@??? 不解!

而且,我連 "你" 是誰都不知道,怎麼會在乎 "你" 是不是 "故意"扭曲? 匿名人士若是故意扭曲,直接刪掉就好啦,難道會有人笨到跟一團空氣多做解釋?

我覺得跑到網路上以一種匿名方式與人聊天是很怪異的事. 留言板畢竟不是聊天室,留言板只供資訊傳遞或想法上的議論,所有有關 "你我他" 這類東西都該排除在議論之外.

比方你說 "你" 對什麼法律規範有興趣,但是根本沒有人知道 "你" 是誰不是嗎? 匿名丟下這麼幾句話,別人怎麼可能理解 "你" 的所謂有興趣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況? 一方面匿名,一方面又一直說你你你,那不是很怪異嗎? 你你你,你是誰啊?

如果你是個法學教授,那你所謂興趣跟你是個機車行老闆的興趣顯然意義完全不一樣不是嗎? 再說,你既然有興趣,那應該頗有一點心得或疑惑不是嗎? 應該講給大家聽聽那些疑惑或心得到底是什麼,別人才好表示意見不是嗎? 啥都不講,憑空匿名丟下幾句話,這樣不會太後現代太抽象嗎?

我這些話當然也不是講給 "你" 聽,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如何可能講給 "你" 聽?

我只是拿這一團匿名塗鴉做個現成例子,做點文章,談點台式菁英慣有的輕薄短小. 如此神鬼不知雌雄莫辯地匿名隨便丟下幾句問話,我知道這時代菁英常是這麼一種調調,但這種調調很糟糕,我寫的所有東西幾乎可以說就是在反彈這樣一種調調,很不老實,很不正直.

我更覺得納悶的是,"你們"(你們又是誰呢?)一方面匿名,一方面卻又講得好像自己是個 "人" 似的. 比方你說你是歐肉桑,但你是不是歐肉桑有何意義? 再說,誰知道 "閑人" 是不是真的是個歐巴桑? 無從得知不是嗎? 歐肉桑又是指的什麼? 歐肉桑就要講台灣國語嗎?

這種歐肉桑太後現代了. 基本上當一個人決定匿名留言時就已經擺明不當自己是個 "人" 不是嗎? 事實上天底下根本沒有人能冒犯一個空洞符號,主詞根本不存在了,誰能冒犯廁所牆上一團無主塗鴉?

匿名是任何人的自由,但匿名並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

我看所有匿名留言就像看廁所牆上塗鴉,拿 "它" 來做點文章,而不是跟 "誰" 講話(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誰是誰不是嗎?),更不是與 "誰" 聊天.

這不是什麼表達模式的問題,一個人什麼氣味難道不就顯現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常收到 "讀者" 來信,雖然以我一天平均回兩三封信的習慣,一時回不了那麼多,但拖個一年半載總有一天會回信. 不過,有一種信我常不知道怎麼回,就像對著空氣講話一樣,那就是沒有做任何自我介紹的匿名信,太後現代了.除了說 "謝謝來信",不知道還能說啥.

我不是說大家應該報上姓名地址電話,我只是說至少應該留下一點可案可查確有其人的蛛絲馬跡,而不是像賊一樣,雌雄同體,神鬼不知,無數的名字變來變去,糟蹋別人的好意. 那太後現代了.

閑人 | 2006.09.14 04:04 | #

噫?我踩到什麼地雷了嗎?!
偶訴歐巴桑啦, 可能表達能力(跟理解能力都)有點問題, 也可能我對「正直」二字的理解/感受有點不一樣吧...不過我是很認真想要搞清楚陳先生說的正直到底是啥意思的
我看了陳先生寫的這麼些東西, 也許自覺有點了解, 可能不是陳先生本來的意思, 不過也不是故意曲解, 沒那麼複雜啦
至於之前對自由言論的提問, 並不是要詢問法律問題, 也許還是歸罪於表達方式...因為對這個議題一直蠻有興趣, 當然不論我自己看法如何, 甚至每個國家都有法律規範, 但是謬誤的惡意的陰謀的傷人的言論還是依然存在, 而這些言論可能還會影響到某一部份人, 傳播不實資訊, 顛倒是非, 甚至唆使犯罪, 我只是有興趣知道旁人的看法而已, 陳先生說沒有意見, 我也沒再追問了, 何必又提出來, 還扯到三民主義呢?(恕我魯鈍, 三民主義跟這有啥關係啊?!)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態」既不可見, 亦不能以行為來推論, 那就是憑感覺囉?所謂氣味也是這麼回事嗎?那是一種主觀的認定嗎?
也許我沒照某種模式問話, 又或者正好用了讓人倒彈的模式, 果真如此的話還請海涵, 真的無意冒犯
我倒很希望能在爭辯議論中累積智慧呢, 不過通常我比較相信言語是誤解的根源...

陳真 | 2006.09.13 19:07 | #

(續)

假設有兩鍋飯, 一鍋香噴噴, 另一鍋卻一股屎味很重, 於是我們說,"天啊, 這飯怎麼啦? 怎麼那麼臭?!" 你聽了, 反駁說: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鍋飯, 那只是少數而已!" 人們將啞口無言, 不知道你在反駁什麼.

第一, 也許一鍋飯只有幾粒屎, 屎粒雖佔飯粒的少數, 但計算這樣的少數多數毫無意義不是嗎? 菁英當然是少數, 可是, 強調這樣一種少數之於那些在工廠在田裏辛勞的多數白米飯, 並無意義.

第二, 少數多數指的是形體, 但少數屎的氣味卻壓倒性地勝過多數飯粒的香味,在這意義上, 少數才是多數, 而且是壓倒性的勝利.

第三, 也許一鍋全是飯, 沒有屎, 可它卻散發著一股屎味, 這時候少數多數更無意義.

在台灣坐火車常聞到車廂內一股屁味, 人們往往毫不收斂他的括約肌, 當屁味傳來, 人們掩鼻, 你反駁說, “屁分子只佔正常氣體分子的少數罷了”, 人們將啞口無言. 論分子數目也許是少數, 但論氣味卻是壓倒性的 “多數”, 否則就不足以成為一種 “現象”.

十年前講這些, 十年後還是只能講這些, 永遠都只能講第一課. 這一課有那麼難嗎?

以前反種族歧視時很好笑, 百分之六十幾的英國人承認英國社會種族歧視嚴重或很嚴重, 但被歧視的台灣菁英們卻異口同聲說英國根本沒有種族歧視, 不但打死也不承認, 甚至反過頭來強烈攻擊指出這個問題的人 (也許是因為拆穿了他們的犀牛皮, 明明在英國窩囊得跟什麼一樣, 或從來也沒怎麼去學校, 可是 "學成歸國" 後, 個人歷史都自行任意捏造竄改, 講得好像他天天都在國際會議上與人辯論著馬克思傅科似的).

那時候最常見的反駁就是什麼少數多數, 強調說 “就算有種族歧視, 那也只是少數害群之馬”, 這就像說就算鍋裏有屎, 也不過少數幾粒而已.

問題不是到底有幾粒, 問題是這根本不是用粒來計算, 就好像當你老是聞到車廂裏瀰漫一股屁味時, 你會隨時調整呼吸或停止呼吸, 而不是告訴自己說 “沒關係,屁的氣體分子只佔少數.”

當我們說台灣升學主義很嚴重, 這時你反駁說 "那你自己為什麼要升學?", 別人聽了將啞口無言. 或是你若反駁說, "那只是少數不肖菁英", 別人也會感到納悶,哪來什麼少數多數? 升學主義不是一種像身高體重那樣可以立刻辨識的東西, 它不是一種個人特質, 而是一種集體文化, 集體性格.

所謂集體就是我們共同形成了 "一個" 東西, 在這東西底下, 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沾有這樣的氣味或認知, 至少我們可以理解周遭為什麼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反應.

但是, 在另外的社會卻不一定能理解. 比方說我曾跟一位西方人說到台灣包括校內或醫界或學界或公司等等各種選舉, 總是私下耳語抹黑, 謠言不斷, 黑函滿天飛, 什麼手段都有, 但那西方人顯然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這樣一些手段能夠奏效並普遍存在.

英國選首相, 從開始選到選完了, 你很可能都還不知道, 更不用說什麼黑函造勢抹黑或什麼非常光碟等等那麼精采刺激的各種高潮. 你不能說這只是少數, 它是一種普遍文化不是嗎?

西方社會很習慣討論, 在道理上辯駁詰難, 努力指出對方 "想法" 的漏洞或謬誤, 但台灣卻努力打倒對方這個 "人", 好像完全沒有能力說出一點道理, 只會抹黑殺敵醜化 "敵人". 這不是什麼佔幾分之幾的人口問題,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台灣這幾年主流菁英界很喜歡講什麼審議民主, 聽了就想吐, 連官方找來一堆小表哥小表妹開開會合合照摸摸頭, 講些不痛不癢的陳腔濫調, 然後說這就是什麼審議民主, 無非睜眼說瞎話. 在台灣, 表態很常見, 抹黑殺敵更是稀鬆平常, 論壇到處都是, 口水滿天飛, 但哪來什麼討論? 討論並不需要多少智能或知識, 但它需要一種正直健康的基本環境, 台灣恐怕離此還有好幾萬光年的路要走.

陳真 2006 9 13

陳真 | 2006.09.13 07:28 | #

(轉貼)一封 "信":

------------
在英國我還不曾感受到有誰或社會上有著那種在台灣習以為常的重視文憑或什麼名校的風氣,人們唸書無非為了興趣及職業或工作需要,學歷不是一種可以驕以示人的東西,沒有任何虛榮在裏頭, 唸書只是為了實用或個人志向.但台灣顯然不是這樣看待知識.

如果你要問說這是佔台灣人口的多數或少數或佔百分之幾,如果你這樣問,那我們顯然是在講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那就好像我們常說英國人很冷漠很紳士, 如果有人反過來 "質疑" 說不對不對,這只是少數,如果有人這樣質疑,那顯然他不知道別人在說什麼. 這不是什麼少數多數的問題, 這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空氣,一種味道,我畢竟沒辦法而且也根本不需要給紳士下個定義.當我們說英國人很紳士時,我們並不是在談一種科學事實,也不是在談一種流行病學般的操作定義.

總之,這不是一種定量或定義或計算,所以並沒有所謂少數多數的問題, 那是一種感受,一種空氣,一種 "集體" "集體" "集體" 氣質,一種民族性格...等等.

比方說 "林義雄是個好人",你若問說: "你是說他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嗎?" 我將啞口無言,不知道你在問什麼.

現象觀察是一種 holistic 的東西,是 "一個",不是可以定量分析成很多個的組合. 一個好人並不是由很多種好的人性或美德或任何東西組成,一個就是一個,是單數,而且不可分析.

也許你可以說,"嗯,我不覺得台灣人有升學主義",這樣說沒問題,但那是你的感受,就好像我若說 "台灣人有升學主義" 也是我的感受一樣.

感受是 "一",不是複數,它無法數算或分析成幾個或甚至質問它究竟佔幾分之幾,我們畢竟不是在數算比方說身高超過一八零的人口比例,我們不是在做那樣一種談論.

我覺得講這些挺無奈,這似乎是超過十六歲以上而且接受所謂 "高等" 教育的台灣人才會有的疑問. 台灣似乎有一種強烈的科學精神,很喜歡分析,很喜歡下定義,總是在這個層面上打轉.

All Page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Post a comment









記住左列個人資訊?










add Refusnik Watch to your site
以色列
拒服兵役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