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須知:姓名和Email為必填,但是Email並不會顯示在網站上以避免垃圾郵件的攻擊。可使用部分的HTML語法。 留言時按enter空行,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舊站留言版記錄(為PDF檔案格式,可免費下載Adobe Reader安裝至電腦後閱讀)。許岳弘 | 2005.05.16 15:28 | #
陳真寫的《馬龍白蘭度的美麗與哀愁》百分之三萬被剽竊!!簡述數點原因: 1.這篇文章公開刊登於2004年7月5日台灣的蘋果日報,請參見(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40705&Sec_ID=5&Art_ID=1059088)。我手邊留存當天的剪報,並將其掃成圖檔。而〈之江文學〉25期出版日期為2005年2月。 2.譯名不限一種,但是難脫使用習慣。兩岸對哲學家Ludwig Wittgenstein的中譯亦然,台灣習慣使用「維根斯坦」,大陸則使用「維特根斯坦」。我只能說,就我買過不少大陸出版的相關哲學書籍,其中一本是商務印書館最新出版的《戰時筆記:1914-1917年》(http://www.cp.com.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5361&sYc=1-1),皆捨四字的「維根斯坦」,全部使用「維特根斯坦」。或許這位剽竊者來自台灣,否然就是不明就理,整段整段照抄! 陳真 | 2005.05.16 13:36 | #
致《之江文學》, 你們好, 我剛寫了封信給杭州圖書館轄下的 "文瀾在線" 網站, 是有關文章剽竊的事. 我是某篇文章的真正作者, 該篇文章卻被剽竊成別人的作品, 貼於: http://www.hangtu.com/zjwx/zjwx_25/25fldy11.htm 如果我沒搞錯,它是出現在貴刊第二十五期. 所以我直接寫信給你們. 我很憤怒,明明是我寫的,為什麼剽竊成 "斐荷" 寫的? 而且, 我的文章原樣也不是這樣, 裏面有兩段被刪, 卻加進兩三段根本不是我寫的八卦文字, 為什麼會有這麼荒唐的事? 貴刊隸屬於教育局不是嗎? 既是公家單位,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我不要任何賠償, 但我希望你們在下一期公開道歉, 我也想搞清楚, 為什麼會有這種事發生!? 同時, 請轉告這位剽竊者, 請他私下用真實身份來跟我說一聲抱歉. 我不想跟他為難, 我只是納悶, 哪有人喜歡一篇文章於是就乾脆竄改作者名字變成自己的作品的道理? 他若喜歡,應該是來找我做朋友,怎麼是來偷我的東西? 甚至還拿去投稿! 太誇張了吧?! 我甚至還發現, 這位斐荷先生是貴刊常客, 常有大作發表, 我真懷疑有多少是他自己寫的. 更令我憂慮的是, 不知情的第三者很容易因此誤以為斐荷先生是寫馬龍白蘭度的作者, 那豈不就是陳真的化身?! 這樣的誤解, 對我真是一大污辱. 所以, 請你們務必還我一個公道和清白. 請給個說法以及在下一期《之江文學》中公開道歉. 我們之間的通信,將全部登在我個人所屬的網站上,以昭公信: http://palinfo.habago.org/static_archives/guestbook/ 靜候回音. 祝好, 陳真 敬上 2005 5. 16. 陳真 | 2005.05.16 11:48 | #
何力 | 2005.05.09 11:51 | # http://www.hangtu.com/zjwx/zjwx_25/25fldy11.htm 《美丽与哀愁的灵魂--马龙·白兰度》。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打開你附上的網址, 一看立刻五雷轟頂! 天啊! 誰是斐荷? 明明我寫的文章, 怎麼會變成什麼斐荷寫的? 而且, 不但竄改標題, 居然還把我的文章剪掉了兩三段, 甚至還另外安插幾段根本不是我寫的段落. 有些人大概無所謂, 但這種事真的會讓我想殺人. 我真懷疑網路這種環境到底要怎麼維護一種最基本的作品尊嚴? 這種事一再發生, 我真受不了. 明明我的原創想法, 一講出去, 卻變成別人的輝煌思想成果, 不但偷竊想法, 撿現成當做自己的, 甚至還整個侵佔或自以為是地替你 “修改”, 任意竄改內容, 要不就是冒名頂替或移花接木, ㄍㄊㄇㄉ我真的受不了. 連所謂 “正式轉載”, 我通常也都不敢看, 只能盡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要不然真的會氣到口吐白沫. 糟蹋像我這樣一個沒有前途、懷抱著一點善意寫東西的可憐蟲, 真的很沒意思. 我長這麼大, 還不曾在藝文刊物或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任何文章, 也沒出過半本書, 把文字、想法丟在網路上, 難道就這樣任人糟蹋、隨意 “使用” 而不必吭一聲, 或甚至佔為己有? 請問有誰知道誰是斐荷? 我看那網站, 不知道要找誰抗議; 誰若知道, 拜託幫我個忙, 告訴我門路, 看要怎麼找到這個小偷,我要他們公開認錯, 並請他們給我一個說法! 哪有人這麼卑鄙的? 連這樣一篇以第一人稱的感情寫成的小東西也要偷? 我還是得再三聲明, 我陳真二十幾年來, 從來不曾用陳真或陳興正以外的名字寫過任何文章或留言. 陳真從來也不是什麼筆名, 陳真走到哪都叫得通, 就好像 emir chen 走到哪都叫得通一樣. 我不會莫名其妙給自己取一堆什麼筆名, 就好像孫中山不是孫文的筆名一樣, 我更不會一下叫a 一下叫 b那樣後現代. 除了巴勒網和親系譜, 我也沒有逛網站或留言的習慣. 頂多是應邀參觀寫幾句.如果我有在其它地方留言, 事後也會盡量想辦法把它們轉化成 “文章”, 然後重複貼在這兩個地方. 真不好意思, 老是拿這些 “私事” 污染這塊公眾之地, 但我沒有其它管道可以伸冤. 它馬的我看終究還是得找個律師當保鑣. 我真不明白, 尊重一下別人的作品和原創想法, 有那麼難嗎? 就算要 “引用”, 也該好好引用, 具名引用, 給原創者一點尊重, 不要任意把別人的東西拿來變成自己的, 更不要荒謬到把整個文章佔為己有. 諸位請比較一下我的原文以及被侵佔竄改後的文字, 天底下居然有人這樣寫文章? 居然抄襲九成以上的內容!!!真不可思議. 陳真 2005. 5. 16. 陳真 2004. 7. 4.
很多名人聲援社運,卻少有人像他這樣長期投入,站在第一線。他死後,弱小族群悼念他,為之哭泣,進步團體稱讚他,被他所鼓舞,不只因為他曾經做過什麼,更因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WSWS 說得沒錯,如果僅僅出於不滿,而不是因為對人類普遍處境的悲憫與深刻理解,不可能如此打動人心。 從參與黑人民權運動到反死刑,從抵制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到支持美國印第安人的生存權,無役不與,幾度入獄。對種族壓迫尤其反感,在黑人權利飽受壓制的年代,他在契約上規定,所主演影片,絕不在實行種族隔離的電影院或城市放映。 他鼓吹多元價值,反對全球化。他認為,那些不鼓勵消費與功名的弱勢文明,真正隱含人類生存價值。他欣賞社會主義,批評資本主義的市場法則是戰爭根源,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幸福。與其說他是個偉大演員,不如說他是個和平志工。與其說他是個志工,不如說他是哲學家。與其說他是個哲學家,不如說他是個「人」—一個真誠而善良的人。 我讀過一些書,看過許多人,古今中外找不到幾個像他那樣的心靈。他的憐憫和敏銳,在在令人動容。人性如果稱得上美麗,思想如果稱得上智慧,馬龍白蘭度當之無愧。 他厭惡聲名和虛談,覺得吵鬧不堪,希望骨灰能灑在大溪地一個叫 Tati’aroa 的小島上。那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他長期就住在那裡。他說,在大溪地沒有名人、階級之分,人們懂得享受生命,友善互助,誰也不羨慕誰。相對地,他環遊世界各地,卻從未見過比住在美國更不快樂的人。他說: 「我們什麼都有,但這也意味著我們什麼都沒有。為了追逐物質上的成功,我們幾乎放棄了一切。美國這社會,喪失一種使人感到快樂的能力,生命本身失去了愉悅,功名追逐反倒成為生活的理由。我們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卻無能使人快樂,而使人快樂才是文明社會最重要的素質。」 自傳中,馬龍白蘭度形容自己一生是「一個尋找愛的故事,同時也尋找自我療傷止痛的方法」。他說,「痛苦很早就有了;我希望搞清楚我對同類的責任—如果有著這樣一個責任的話。我也想搞清楚,我是誰?為什麼我必須和這個生命有所糾纏?」他懷疑自己的努力以及對他人苦難所懷抱的痛苦,是否有意義。 自傳最後一章,馬龍白蘭度這麼說: 「生命就像劃過一道圓圈,我有一種完整的感覺,但我的故事並沒有個結局。記得在第三十二街尾端,我坐在榆樹下,努力開張雙手想碰觸那些豆莢,太神奇了,我簡直無法想像身在何處。同樣地,我之於我自己,依然是個謎,身處這樣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 生命既不可解,那麼,我一直想知道在那時光盡頭我究竟會在哪裡,自然也沒什麼意義。但我相信,當我嚥下最後一口氣,不管什麼改變即將發生,都不會比榆樹下那一刻更讓我感到驚奇。 每當我想像自己坐在南太平洋小島上,夜裏溫柔的海風,總讓我的心感到一種安慰。我張開嘴,頭往後仰,等待那古怪而寧靜的光芒閃過黑夜的天空。我不再像榆樹下那樣張開手臂想去追求一些什麼,但我也從未對下一個生命輪迴的神奇失去興趣。」 我仰慕他,就好像我仰慕維根斯坦,仰慕之情或許還更強烈一些。他們詩一般的片語隻字,往往讓我掩卷長嘆,愛不釋手。他們善良敏銳的心,總是讓我感到詫異和鼓舞,人性是如此美麗,思想是如此溫柔。 維根斯坦說:「哲學的唯一價值就是:停止從事哲學。」放下它,不再談論,才是哲學的最終歸宿。馬龍白蘭度也曾經說:「演戲是精神躁動不安的一種表達,是一種屬於流浪者的生命;停止演戲才是成熟的象徵。」 單是這兩句話,就值得我們為生命的尋覓與飄泊,痛哭一場。我相信,當一切告終,後世高貴的人們,肯定會記得這樣一個美麗與哀愁的靈魂。 ========== 美麗與哀愁的靈魂--馬龍·白蘭度 斐 荷 美國西部時間7月1日晚18點20分(北京時間7月2日早9點20分),憑藉"教父"一角享譽世界的影星馬龍-白蘭度在洛杉磯一家醫院逝世。 他的死,帶給這世界的一度是憂鬱。 馬龍白蘭度太憂鬱,但也因為憂鬱,讓人感覺彷佛離他很近。 從《欲望號街車》中的流盲無產者斯坦利,到《碼頭風雲》中有血有肉的碼頭搬運工,再到教父唐-維克托,馬龍-白蘭度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個不朽的經典。他的私生活也同樣同樣受到人們的關注,他的離經叛道,他因暴飲暴食飆升的體重,他的風流韻事以及他的三次婚姻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他最為驚世駭俗的事情當屬1973年憑藉《教父》獲得奧斯卡影帝時拒絕領獎,而改由一位印第安小姑娘代為出席,以此顯示他對美國印第安人在影視中受歧視的抗議。 從參與黑人民權運動到反死刑,從抵制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到支援美國印第安人的生存權,無役不與,幾度入獄。對種族壓迫尤其反感,在黑人權利飽受壓制的年代,他在契約上規定,所主演的影片,絕不在實行種族隔離的電影院或城市放映。 他鼓吹多元價值,反對全球化。他認為,那些不鼓勵消費與功名的弱勢文明,真正隱含人類生存價值。他欣賞社會主義,批評資本主義的市場法則是戰爭根源,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幸福。與其說他是個偉大演員,不如說他是個和平愛好者。與其說他是個和平愛好者,不如說他是哲學家。與其說他是個哲學家,不如說他是個「人」──一個真誠而善良的人。 我讀過一些書,看過許多人,古今中外找不到幾個像他那樣的心靈。他的憐憫和敏銳,在在令人動容。人性如果稱得上美麗,思想如果稱得上智慧,馬龍白蘭度當之無愧。他希望骨灰能灑在大溪地一個叫 Tati'aroa 的小島上。那是一個很幽靜的地方,他長期就住在那裏。他說,在那裏沒有名人、階級之分,人們懂得享受生命,友善互助,誰也不羡慕誰。相對地,他說他環遊世界各地,卻從未見過比住在美國更不快樂的人。 他說:「我們什麽都有,但這也意味著我們什麽都沒有。為了追逐物質上的成功,我們幾乎放棄了一切。美國這社會,喪失一種使人感到快樂的能力,生命本身失去了愉悅,對物質的追逐反倒成為生活的理由。我們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卻無能使人快樂,而使人快樂才是文明社會最重要的素質。」 在自傳中,馬龍白蘭度形容自己一生是「一個尋找愛的故事,同時也尋找自我療傷止痛的方法」。他說,「痛苦很早就有了;我希望搞清楚我對同類的責任──如果有這樣一個責任的話。我也想搞清楚,我是誰?為什麽我必須和這個生命有所糾纏?」他懷疑自己的努力以及對他人苦難懷抱痛苦,是否有意義。 在他的自傳最後一章,馬龍白蘭度這麽說:「生命就像劃過一道圓圈,我有一種完整的感覺。但我的故事並沒有個結局。記得在第三十二街尾端,我坐在榆樹下,努力開張雙手想碰觸那些豆莢,太神奇了,我簡直無法想象身在何處。同樣地,我之於我自己,也依然是個謎,身處這樣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 生命既不可解,那麽,我一直想知道在那時光盡頭我究竟會在哪里,自然也沒什麽意義。但我相信,當我咽下最後一口氣,不管什麽改變發生,都不會比榆樹下那一刻更讓我感到驚奇。 每當我想象自己坐在南海小島上,夜裏溫柔的海風,讓我的心感受到一種安慰。我張大嘴巴,頭往後仰,等待那古怪而寧靜的光芒閃過黑夜的天空。我不再像榆樹下那樣張開手臂想去追求一些什麽,但我也從未對下一個輪回的神奇失去興趣。」 我仰慕他,就好像我仰慕維根斯坦,仰慕之情或許更強烈一些。他們詩一般的片語只字,往往讓我掩卷長歎,愛不釋手。他們善良敏銳的心,總是讓我感到詫異和鼓舞,人性是如此美麗,思想是如此溫柔。 維根斯坦說:「哲學的唯一價值就是:停止從事哲學。」放下它,不再談論,才是哲學的最終歸宿。馬龍白蘭度也曾說:「演戲是精神躁動不安的一種表達,是一種屬於流浪者的生命;停止演戲才是成熟的象徵。」 單是這兩句話,就值得我們為生命的尋覓與飄泊痛哭一場。我相信,當一切告終,後世高貴的人們,肯定會記得這樣一個美麗與哀愁的靈魂。 陳真 | 2005.05.16 11:34 | #
老弟,貼好了,還不錯吧.我知道要怎麼編排讓作者名字出現在特定位置了.若有什麼問題再跟我說. 我把它們都放在 "若雪書信" 這個項目底下,還有,歌詞也先貼了,等以後音樂弄上網之後,再跟歌詞放同一個欄位. 陳真 陳真 | 2005.05.16 11:04 | #
呵呵,睡觉的番薯,我也有几次在繁简转换中恨奇怪呢,陈真兄这么一说,这个名字倒好像很有诗意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 有個東珍的朋友叫錢力,他的名字也是有個 "力",但寄信來時,卻只出現 "薯" 字,"錢" 卻不見了. 謝謝你這份禮物,董事長臉皮較厚,那就大方收下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禮物啦,算是應繳的作業, 因為你已經被哈巴狗董事會決議收編為巴勒網員工了. 強迫中獎. 呵呵,這是我們的規矩. 文章我等一下幫你貼,如果你要修改,隨時都可以改,看要改幾遍都沒關係.但我還不是很會貼,編排上若有不滿意處,可能得請你先忍耐一下,待我學貼文學得更好一些. 陳真 2005. 5. 16. 何力 | 2005.05.16 01:55 | #
陈真兄,这篇文章修修改改,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对了半天,格式还是乱了。 何力 | 2005.05.16 01:36 | #
《沉默和歌唱》 献给若雪 (一) 2005年春天。星期五的北京。我和『纪念若雪巴勒斯坦网』 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在若雪离开人世整两年后,才触 她分明就是我的姊妹。在这个充满欢乐也充满悲伤的人世间,我已经苟活了30多个年头,恰好还有一个生于80年的小妹。 读着若雪父母的照片,我分明也看到了世上所有伟大而悲 读着若雪的家书,我一次次抹掉脸上温暖的泪水,让自己冷 (二) 她不是一个心怀好奇的旅行者,她是带着爱去加沙“帮助那 这结局足够令一个活在世上的人疯狂或者麻木绝望。 我却看到了无言的沉默。如若雪一般活在世上的人们,依然 这沉默犹如核辐射般弥漫于活着的人心,给相爱的人们以希
记得不久前我曾无数次的质问自己: 若雪告诉了我答案:一个人就是人类,人类就是一个人。这 关于巴勒斯坦,我不想说什么,我也没有资格说什么。只是 因为人活着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人——为了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为了生长的孩子,即将告别世界的老人;
为若雪歌唱,我也感到一丝惶恐和羞愧。惟恐玷污了人间最 然而,若雪在让我认真的审阅自己心灵的同时,也让我得以 『谢谢你给若雪贡献这样一份礼物!我是在她去世隔天就看到 这歌唱犹如核辐射般弥漫于活着的人心,给相爱的人们以希
(五) 感谢巴勒网的全体工作人员,感谢陈真先生,李鉴慧女士, 感谢我的朋友陈子寒先生,没有他的支持,将这些歌曲录制 我的歌献给你们——献给若雪的父母,若雪的故乡奥林匹
何力 | 2005.05.16 01:04 | #
呵呵,睡觉的番薯,我也有几次在繁简转换中恨奇怪呢,陈真兄这么一说,这个名字倒好像很有诗意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 丽钧的e-mail也到了,要麻烦她了!我把歌曲的mp3放在新浪的一个邮箱里,详细情况已发邮件。顺利的话你们今天应该可以听到了。希望你们喜欢我的沉默和歌唱——献给若雪和你们的一份微薄礼物。 陳真 | 2005.05.15 22:43 | #
有啊,何力兄有註明 "何力",但是到了我的電腦後,簡體變繁體,何力卻變成 "睡薯". 睡覺的番薯? 我一看是個怪名字,以為是來亂的,所以就刪掉了. 魏福全 | 2005.05.15 22:18 | #
小小的建議:信件的主旨上註明寄件人的姓名,就不會被當成廣告信或是來歷不明的病毒信,例如,我都會註明''魏福全文章'',''魏福全問候''等等。 陳真 | 2005.05.15 22:07 | #
很抱歉,後來有兩封我以為是廣告信,所以又給刪了,還好後來及時發現. 電腦作業的事,現在就等著咱們的救星出現!救星啊!妳在哪裡呢? 陳真 何力 | 2005.05.15 12:58 | #
陈真兄,照片和地址均已收到,非常感谢。好在你那边来的e-mail一直不乱码,也是不幸中之大幸了。我又开了一个邮箱,用unicode发了一个e-mail给你. 说到海鸟,我倒也没有误会你的意思,只是可能有点悲哀过头了——感到自己的无能。说来我倒很欣赏你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写作方式,给人很多启迪。
陳真 | 2005.05.15 04:34 | #
OJ 是易澄吧.嗨! 時間過得很快,快當醫生,日子應該挺 "充實" 吧?! 謝謝你介紹巴勒網.我再找機會看看你的網站. 陳真 | 2005.05.15 04:25 | #
何力老弟,wendelin 是小姐,不是先生喔.之前跟你提到巴勒網或親系譜陰盛陽衰,這世界如果讓女性來統治,不知道戰亂會不會少一點?! 剛睡一覺,本來只是要小睡十分鐘,結果卻睡了幾個鐘頭,醒來彷如隔世,居然夢見那些海鳥.海鳥飛姿優美,但聲音卻淒厲沙啞. 剛查信箱,沒收到信啊.至於地址,我等一會兒用 e-mail 跟你說. 我不明白為何你說海鳥不如? 可別誤會.我只是藉這留言板順便做個公告,請那些知道這網站的親朋好友諒解,請他們不要介意為什麼我 "辦公" 速度這麼快,回起私人信卻總是三年五載.那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用筆談一些有關私人的 "大哉問" (近來好嗎? 將來如何? 等等,談起家人我更會語塞). 至於消防員,指的也是私人層面之多災多難,而非指公眾事業; 一有警報就要出動,很辛苦.但是,這些個人悲歡卻不足為道,難以被理解,而且也無法形諸語言. 至於公眾事業,我當然不是聞聲出動的消防員,感覺自己比較像個入戲的旁觀者.也許我參了一腳,但心理上與 "公眾" 這兩個字永遠有個形而上的距離或恐懼.通常比較沒出息的人是這樣,很害怕鎂光燈,很害怕人多的地方,很害怕勳章獎狀,很害怕對著一群人致詞等等. 陳真 2005. 5. 14. 何力 | 2005.05.15 00:06 | #
《第一支歌(Rachel Corrie之歌)》 我吃了很多年食粮,穿破了很多的衣裳, 这个星球上爱你的人, 走过了不少的地方,不外乎外面和故乡, 这个星球上活着的人, 为了相爱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朋友, 这个星球上离去的人, 02,为若雪的行动 猴子感到恐怖之极 兄弟,兄弟... 兄弟,兄弟... 03,为若雪的爱和信仰 独自一人走在路上 独自在感受着凄凉 (念白:我写下了这些诗歌, 因为这一切都和你所爱的人有关,
All Page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Post a comm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