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站 網站連結 聯絡我們 加薩走廊地圖 約旦河西岸地圖 你能做什麼 訪客留言版

留言須知:姓名和Email為必填,但是Email並不會顯示在網站上以避免垃圾郵件的攻擊。可使用部分的HTML語法。<a> <blockquote> <em> <strong>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html語法,請不用理會這部份說明)

留言時按enter空行,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舊站留言版記錄(為PDF檔案格式,可免費下載Adobe Reader安裝至電腦後閱讀)。
陳真 | 2005.01.02 04:37 | #

不是有人說需要催吐劑嗎?

陳真

===========

TVBS新聞 2005 / 01 / 01 (星期六)

總統健康宣言:要慈悲!仇恨多 敵人多

【TVBS新聞 】 陳水扁總統和呂秀蓮(新聞、網站)副總統,今天一起在台中呼籲國人重視健康,陳總統說身體要健康,必須心理先健康,如果心中充滿仇恨,敵人會跟空氣一樣多,做人慈悲就沒有敵人。

總統副總統連袂到台中參加2005健康年的活動,陳總統希望大家重視身體健康,他強調心理健康也很重要。總統陳水扁:「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仇恨,那麼敵人就會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想要對付所有的敵人,就像是要消滅空氣一樣是不可能的。」

陳總統強調心理健康,還舉了過去台北市長敗選時他調適的具體方法。總統陳水扁:「證嚴法師曾經以慈悲就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這兩句話來勉勵阿扁。」

陳總統言下之意,希望大家化解仇恨,就會健康快樂,最後總統副總統一起唸出健康宣言,祝福人人都健康。

我們需要一種治療 | 2005.01.02 04:33 | #

這是給明天中時晚報 "世界觀" 專欄, 這專欄記得好像是年底結束,現在已經元旦, 七個人寫, 因為我排第一個見報,不知道是否已結束, 所以趕緊又補一篇, 以免熊熊開天窗. 先貼在此給大家看,都只是一些講過的東西,換個方式說而已,了無新意.

有些人就是這樣, 死心眼, 翻來覆去永遠只講同樣那些感覺, 講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陳真

=========
我們需要一種治療

陳真 2005. 1. 1.


James Frazer 名著《金枝》,批評土著之膜拜自然現象是一野蠻記號;若科學昌明,野蠻即可除去。維根斯坦批評他才是野蠻,知識使人跌倒。羅素說得對:「人出生時只是無知,教育卻使之變得愚蠢。」土著無知,但不蠢。土著之膜拜,反映對天地的深沉感情與順服;維根斯坦說,古人較有智慧,相信人力渺茫,事物總有盡頭,現代人卻在「科學鼓風槽」裏自我膨漲,鄙視虔誠與順服。

人禍可鄙,天災卻有其珍貴。面對天災和自然,我們需要更多驚嘆號,而非更多破解之道。維根斯坦說,當一切科學知識都被破解,那些真正重要的問題仍未觸及。叔本華也說,科學再發達,也無法解釋我們從哪來,一株小草又如何得以萌芽。

動保之父Henry Salt 批評劍橋使人「靈魂停滯,發出惡臭」,維根斯坦更說這是一個「沒有氧氣」的地方;他說,「我們在科學裏死去,在奇蹟感中復活。」學術帶來一種致命的蒼白,就如荷索所說:「我已逐漸放棄學院式思考;這種思考是如此惡劣與恐怖,因為它深刻地缺乏痛苦。這對人類是毀滅性的;我們不可能身為人,卻沒有經歷痛苦。」

知識和敏銳思考,使人就像雞蛋變成荷包蛋一樣,也許好吃,卻失去生命。維根斯坦說:當我們看著一棵樹迎風搖晃,葉影稀疏,不禁神往。可是,突然有個聰明人跑出來說,影子並非實存,它只是一種物理投射現象;葉影並非葉子的一部份。我們聽了,很想大哭一場,原來這一切都是假的;彷彿有什麼東西從真實和虛幻的界限中斷裂了,破滅了,遠離了。維根斯坦說:這時候,我們需要一種治療,把斷裂處重新「黏」上。天災、詩歌、童顏或夜空繁星,都有這樣的治療功能。

一隻狗的思考 | 2004.12.31 08:32 | #

講得很棒。

只是,什麼是愛的連結?

我們寫文章,是為了前者,還是為了後者。

如果只是為了後者,這種人類生活真是太無趣了;如果只有前者,那我們根本活不下去。

愛,這個字,在華人社會,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並不常常說它,可是在某些世界裡,我們卻似乎很容易[就這樣給它愛下去],大大小小的日常活動,都要給它有大大小小的愛的連結。

這些事並不麻煩,也不令人特別頭疼,它只是會日積月累的侵蝕一些東西,長長久久之後,我們大概實踐愛的程度,會跟吹泡泡糖一樣,瞬間快感,如風而去。

附帶一提的是,我想沒有人能勝過死亡。

huang ching hui
-----------------------------------------
2004.12.30  中時晚報 中晚社評

走過人間苦難 重建愛的連結

「大地震迅速摧毀最古老的組織,連象徵一切固定事物的地球,也只像是液體上方的一層薄殼,在我們的腳底下流動」,達爾文說:「一秒鐘的地震在我們心中所營造的驚慌效果,遠遠超過幾個鐘頭的沈思」。不,不只是幾個鐘頭,而是好幾天,好幾個月,以至於好多、好多年。
因地震而引發的南亞大海嘯將成為人類一個深而且痛的記憶、一個共同的記憶。在西方人最重視的聖誕節假期、在東方的渡假島上,北國遊客正追逐著南方的陽光,渾然未覺地、猛然間,惡浪衝來,10個國家受創,數十個國家的國民受難,之後,聯合國指揮調度規模最大、動員國家最多的國際救難行動…地球上近半數的國家都和這次災難有關係,比一戰、二戰,牽涉更多、更廣。

再加上傳播科技的進步,災難成為一個無疆界的同步經驗。頭一次,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在苦難面前,深深感受到彼此命運的休戚與共;頭一次,人類知道,所謂的蝴蝶效應不只是地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當印度洋的海水狂亂捲起,無論在地球的哪一端,都再也不能平靜;當無數孩童已然冰冷的身體出現在媒體前,全世界的母親,心都一起碎了,淚,也流乾了…無論是哪一種死亡,本來都是苦境,然而,瞬間的死亡,還沒有來得及長大的死亡,最是教人哀慟、不捨。
一切,如閃電,如鬼雷,讓人全無防備。
從遊客拍攝的旅遊影片來看,巨變之前,海碧天藍、笑語喧騰,渡假島上慣有的慵懶歡樂氣息飄揚在空氣中;親密的伴侶,牽著手,正要出海;天真的孩子,拉著父母,正要戲水;三五好友,舉著杯,正要歡飲;幸福的畫面卻在此停格。
天堂到地獄,一步之遙。高昂的笑聲頓時由悽厲的呼救所取代,浪裡白條變成與海浪賽跑,大自然天威難測,人們只能用力地跑、拚命地跑;哀痛的是,在精疲力盡後,許多人的眼前只能一黑,任著漫天鋪地的海水帶去無涯無名之地;天搖地動、移山倒海、土地飄移,我們都如達爾文,本來始終相信地球存在著某種永恆,然而有那麼一刻,地球的轉動卻以人類或許未能覺察的改變,慢了下來,而上帝發出了嘆息。
許多海灘遊客見到南亞第一波浪潮,還以觀濤的心情趨之若鶩,及至第二個大浪襲來,才知是生命告別的時刻到來;第一波浪頭捲起海中魚蝦,孩子們奔跑撿拾,第二波捲起,孩子卻再也跑不過命運。這是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在這次災難裡喪生的理由之一。
但請不要責怪這些好奇的人,不要責怪這些雀躍的孩童,「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然而,大部分的我們,誰又能知道?進入21世紀,愈來愈多天災是以「百年首見」的姿態衝擊人類:百年首見的冬颱,百年首見的雨水,百年首見的地震規模…人類所見所知多麼有限!因此,我們再次明白,對不可知的大自然,人類必須學會更謙卑與更寬容;也明白,苦難之後,惟有更多、更深的愛的連結,我們才有可能撫平傷痛、抹去眼淚,並且,勝過死亡。

沒有人能使我離開音樂 | 2004.12.31 04:29 | #

WHO 講得很對,善意是好的,但善意卻不一定導致善的結果,許多時候,"善意正是通往地獄之路".

曾經在英國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訪問一些英國學童的志向,其中一位竟然說他將來想要去國外 "教化那些野蠻的 (有色)人種" (它馬的難道白人沒有顏色?而是透明人?)這小孩當然是善意,但他的善意卻建立在錯誤甚至邪惡的扭曲誤解上.

空中英語教室說不但要教英文,也要教品格,類似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西方社會俯拾皆是.他們總以為自己是一切文明典範的標竿,他們以為讓小孩子提早結束童年,提早開始玩弄漂亮優雅字眼和表情動作,提早開始穿西裝打領帶,提早開始爾虞我詐揣測彼此心機,凡此種種,就意味著文明. 他們就是看不慣邊走邊吃,看不慣穿拖鞋穿短褲出門,看不慣像董事長這樣滿頭亂髮,看不慣像台灣山裏的小孩那樣用手抓食物,赤著腳光著屁股東奔西竄.

每次看我所屬的這個KING'S COLLEGE,看到一些不過小學三四年級的小男生小女生,個個穿西裝打領帶,了無生趣地排隊走過校園,就讓我感到一陣心寒.沒有調皮純真胡作非為的童年,還叫童年嗎?

經常看到一些不過小學五六年級或更小的英國女生,穿的都是大人的衣服,只不過是SIZE 小一號而已,甚至穿高跟鞋或塗脂抹粉,感覺很怪異. 她們或她們的家長難道不知道童顏就是最好的顏色? 還需要什麼化妝粉或口紅嗎?她們的身高或身材,需要急著用高跟鞋來矯正嗎?

不過,儘管如此不以為然,我也不會真的想要教化英國人,畢竟我並沒有比他們高一等,他們有他們的文化社會和品味,我有我的,誰也不該想 "教化" 誰.

醫學上的小兒科,有句話說得很對,當你面對一個小病人時,你應該知道 "兒童並不是小一號的大人". 不管是用藥處方檢查或開刀等等,兒童與大人的差別並不光只是 "尺寸".

兒童有兒童的世界,大人不要隨便去干擾或改變,這些干擾,當然都是以愛之名,但是,愛卻不一定帶來好的結果.

助人也一樣,生平最怕那種內分泌很發達的人,"感動" 的情緒來時,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旦感動過了,宛如陌路,不再聞問.每當有一些新聞事件發生時 (比如美國侵略伊拉克),表現 "愛心" 或 "悲憫" 情操的 "寫作文" 機會就來了,講都講得很龐大很動聽,但是,這種內分泌往往瞬間即過,無影無蹤, 直到下一個新聞事件的來臨.

很多志工也是這樣,情緒亢奮時一窩蜂,"熱心" 得不得了,但幾天後,勁頭過了,內分泌回到正常值了,原本負責的義務工作就開始不當一回事,敷衍了事.

十一年前的某個晚上,在淡水, 劉峰松跟我們談到一個道理,讓我一直深深記得. 他講了一個帶有日本味的辭, 叫做 "篤志者",意思是說那些終其一生不曾忘懷某個感情,專心一致在某一件事情上的人. 別人能理解他也好,不能理解也罷,世俗給他名聲也好,給他污名也罷,反正他就是須臾不離開他所眷顧的那個人事物.

劉老師這一席話,讓我挺感動,這麼多年來,"篤志者" 三個字經常就會浮現在我心裏.這就像坐黑牢坐了十八年的音樂家王洛賓說的那些話: "我心裏有一架鋼琴,無時不在演奏樂曲,手斷了,心還在彈,沒有人能使我離開音樂".

至於南亞地震一事,助人方法更是個問題,我不是要潑冷水,但我也很懷疑一堆缺乏類似經驗的醫護人員湧入現場,僅憑著 "愛心" 去到那樣一個語言不通一出門就迷路的異國它鄉,如何助人? 恐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吧? 甚至徒然增加他人負擔.

我看台灣現在好像有什麼替代役,比方說醫學生可以申請到海外從事 "醫療服務", 可以做為一種兵役(我沒理解錯吧?). 諸如這樣一種宣揚得好像很偉大很有什麼愛心的事情,我是挺不以為然,甚至感到很厭惡,個人方面,濃濃的虛榮味道, 政治方面則是利害算計. 至於所作所為,就算有那麼一點幫助,也根本微不足道,但卻拿來膨漲宣揚往自己臉上貼金,就跟 "教英語也要教品格" 的老外心態一樣.

胡說八道幾句,僅供參考.不是要潑冷水,也不是講風涼話,請別誤會.

陳真 2004. 12. 30.

http://tw.news.yahoo.com/041230/43/1bx7e.html

中央社 2004 / 12 / 30 (星期四)


南亞海嘯救難 世衛指派遣醫療小組不適切

【中央社 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三十日專電】 南亞大海嘯(新聞、網站)災情慘重,台灣將籌組百人以上的醫療團前往災區救助,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派遣醫療團隊前往災區是「不適切」的行動,WHO發言人進一步指出,不建議外國醫療人員或團隊前往災區是WHO的一貫政策。

南亞地震(新聞、網站)、海嘯已造成八萬人死亡,全球展開空前救援行動,台灣除將捐助五百萬美元外,並將派遣龐大醫療團前往災區,實地進行醫療救助工作。

但WHO在其救災指導原則中建議各國,不要派遣醫療及醫護人員或團隊,並指此為一不適切的行動。

WHO說,當這些醫療團隊抵達災區時可能已是緩不濟急,當地及臨近地區的衛生設施及服務,是對災民進行緊急醫療照顧最理想的途徑。

一位WHO發言人進一步解釋,除了時效因素,就中、長期而言,外來的醫護人員及協助反而會降低當地的醫療體系能力,因此,WHO一向不鼓勵外國派遣醫療人員前往災區。

她承認,WHO沒有立場反對各國的救援行動,只能根據專業經驗與技術,提出建議。

WHO也建議不要運送野戰醫院、家庭醫藥或處方、如帳篷等臨時避難設備到災區,並認為這些都是不適切的行動。

WHO並強調,除非有明確的需求證據,捐助國不要單方面決定資源分配。

但WHO對於搜救人員則有另一套標準。WHO表示,搜救任務明確,並具迫切性,WHO不反對各國派遣搜救人員前往災區。931230

怡靜 | 2004.12.30 10:40 | #

陳真提到的台灣世界展望會 15752467(戶名為台灣世界展望會,並請註明「飢餓三十國際緊急救援—南亞地震海嘯救援」)。這個是郵政劃撥帳號。
關於一些救援或捐款的情況,可上世界展望會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捐給世界展望會吧 | 2004.12.30 09:32 | #

台灣世界展望會 15752467(飢餓三十國際人道救援:南亞地震救援)

朋友傳給我這個資料,但我不知道這號碼是什麼?肯定有人知道吧? 可否說明一下. 多謝.

我蠻信任世界展望會,十多年前曾是這團體的志工,也認捐了幾個小孩.

至於除了捐錢之外,還能做什麼,我也不清楚國內狀況.

陳真

huang ching hei | 2004.12.30 03:28 | #

募款團體很多,我想捐錢,不知道可以怎麼做?
除了捐錢,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救援12災國 史上最複雜
(蘋果日報 2004/12/29)

【綜合報導】南亞的地震及大海嘯導致該區及東南亞以至東非十二個國家受災,截至昨天聯合國及主要西方國家,已承諾投入逾千億元新台幣賑災,國際及我國的救援組織昨紛紛趕赴災區展開可能是史上最大規模和最複雜的救援工作。聯合國形容這次災難「史無前例」,估計損失高達「數以十億計美元」。
國際救援組織以往一般處理一、兩個災區,但這次有十二個災區等待救援。國際紅十字會指南亞三國逾百萬人無家可歸,得夜以繼日協助災民;聯合國指災區近日內可能爆發疫情,將向印尼亞齊省約五十萬人提供緊急援助。
聯合國官員說,目前不少災區通訊系統仍受干擾,要評估災情、向災區運送救援物資是一大挑戰,且分秒必爭,否則將有愈來愈多人餓死或病死。

我救援組織紛施援
我國救援組織動員人力物力前進災區。包括紅十字會、台灣世界展望會、法鼓山基金會等團體,昨與北市消防局救難人員組成先遣小組,帶著首批帳棚、藥品、乾糧等總重達三點五噸的救援物資前往印尼棉蘭勘災救難。
世界展望會公關組長楊惠萍昨表示,災後重建計劃尚需新台幣四千萬元的經費。許多台灣民眾得知災情後,紛洽展望會表達願意出錢出力,令人感動。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郝龍斌表示,國際紅十字會已發起全球募款,初步目標為新台幣兩億元。
此外,慈濟基金會也由疫情專家、慈濟醫院副院長王立信帶領十七名內外科醫師所組成的賑災團,將於今天下午前往受災最嚴重的斯里蘭卡進行義診。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也呼籲民眾發揮人道關懷精神,踴躍捐輸愛心。

董事長 | 2004.12.27 23:45 | #

寫錯了,我是要寫落 "後" 的象徵.

陳董

董事長 | 2004.12.27 23:41 | #

呵呵呵...那董事長的品格最不好. 董事長連吃飯都沒吃相,常常是兩腳蹲在椅子上, 而不是坐在椅子上.

西方人就是這樣啦,馬不知臉長.像樓上住兩個英國妹,整天開大音量聽些難聽至極點的 "音樂",不斷重覆幾個單音節, 有夠難聽.常納悶:為什麼每個民族的藝術品味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很想教化教化英國人,但他們似乎完全沒有病識感,他們總以為船堅炮利或物質豐盛就意味著文明的高度或心靈的深度.

各國有各國的音樂和電影,但是像英國這樣的國家,差不多可以說根本不存在音樂或藝術這回事. 但他們自己肯定不會這麼認為.他們反倒以為文明就是他們的專利.

世界就是這樣,某些方面佔優勢的民族或國家或個人,永遠難以體會他們在其它方面之低落可笑. 燦爛的生命,他們反倒把它看成落伍的象徵.

陳真 2004. 12. 27.

鑑慧 | 2004.12.27 20:00 | #

老天, 好像回到十九世紀英帝國高峰期, 四處侵略奪取不夠, 傳教與傳英語不夠, 還要向"野蠻世界"散佈其"高尚"文明!!!

楊世主 | 2004.12.27 13:05 | #

習慣自由奔跑,基本禮貌和生活習慣不佳跟品格有什麼關聯?原來這位總經理的品格是這麼一回事。

黃靜慧 | 2004.12.27 02:40 | #

這種愛心實在是太沉重了!

山裡的孩子,品格很好啊!
-----------------------------------------
在故事中學到好品格也學好英語
2004/12/26 民生報 ( 文/徐開塵 )

北市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每年提供五百份《空中英語教室》和《大家說英語》雜誌給家扶中心和更生團契的學員,期望藉著學習英語,改變這些青少年的未來。同時聘請外籍老師到玉里和竹山,指導當地老師英語教學,也實際帶領學童學習英語。空中英語教室總經理洪善群說,原本山裡的孩子習慣自由奔跑,基本禮貌和生活習慣不佳,外籍老師教英語也教品格,一年過去,他們的習慣和人生價值都改變了。
美國年輕教師隆‧克拉克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總讓放牛班的孩子展現令人另眼相看的成績,證明「優秀是教出來的」。來台推廣英語學習數十年的《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也堅信在父母師長的關注和帶領下,兒童的身心必有顯著成長,因此空中英語教室策畫推出一套「小小實踐家」雙語有聲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宣揚「優秀的品格是可以培養的」。
彭蒙惠小時候,父母都會用《聖經》的標準來教導她,要誠實、助人、忍耐、負責……,她覺得自己因此受惠一生,也堅信有正確的價值觀、美好的品格,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資產。因此企畫這套書時,他們期望兒童藉著生活周遭的事,產生認同,進而接受書中傳達的理念。
首次出版的「小小實踐家」六書,寫出殘障畫家黃美廉彩繪的美麗人生,過動兒阿明如何贏得友誼,威威改變心態因而有個愉快假期,芳芳原諒了媽媽讓自己也開心,認錯的安安最勇敢,東東懂得分享也得到快樂。六個故事都以真人真事撰寫,配上有趣插圖製成繪本,每本書還附有CD和e-BOOK。彭蒙惠期望父母每天給孩子十分鐘,陪伴閱聽,同時教導做人處世正確的觀念。
洪善群說,很多家長都患了英語焦慮症,惟恐自己的孩子學得比別人慢,這種心態反而造成孩子學習無形的壓力。「學英語最好像玩遊戲,孩子從中得到樂趣,自然會達到效果,這就是彭博士所強調Play in English的觀念。用鼓勵和遊戲讓兒童愛上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進而使他們透過英語開啟認識世界的窗。」
現在兒童英語教材五花八門,但透過說故事來學英語的比例有限。他表示,學前是價值觀、人生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尤其現在所處的社會價值混亂,我們要寄望下一代擁有優良品格,和正確價值觀,就要從現在做起,因此這套書不同於一般出版品,而將「品格教育」放在學英語前面,「學到好品格比學英文更重要。」

圓缺影展在公視 | 2004.12.26 23:43 | #

『2004圓缺之間—愛的星光』身心障礙者影展,是由廣青文教基金會主辦,同時也是和公共電視第三度合作,為關懷身心障礙朋友所舉辦的影展。十二月二十七日起,公共電視『變遷中的世界』將推出『圓缺影展』系列,特別為您精選其中三部影片,和我們一同走進身心障礙者的生命,看見綴滿點點愛的星光的悲喜人生。
2004/12/27-12/30 晚間11:00-12:00 公共電視
http://www.pts.org.tw/~web02/changing/t41.htm

【我的親骨肉/My Flesh and Blood】
【在一起的時光/Wellspring】
【視界大不同/The Way They See You】

題外話 | 2004.12.24 02:31 | #

華人社會文化,毛病很多,我這所謂「毛病」的定義之一,就是有違生物快樂原則,比如說道德教化,往下講,這原是要用來尋求眾人共存的制度規則工具,往上講,它也還是只是一項工具,一個用來追求生命得以存在、追求快樂的工具,僅僅只是如此,並無任何崇高內涵。

我們如果常常把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當成[神]啊、[聖]啊的來盲目崇尚,這往往只是反應了一個恰恰相反的事實,我們一定距離這些「生活基本工具」十分遙遠,遙遠到原是我們追求快樂生活的理性工具,卻反過來無限上綱的評價、領導我們個體生活的內容、目標。

這不是本末倒置,不然是什麼。

澄清 | 2004.12.23 23:42 | #

澄清一下, 我這標題取得不好, 很容易誤會後面這個 "心靈最不健康的「高風亮節之士」" 是在形容前面那個詞 "回應李家同", 其實沒有這層意思. 請別誤會. 我只是想批評所有想教化世人以及以偉人形象自居的人之可鄙, 不是指李教授.

陳真 2004. 12. 23.

All Page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Post a comment









記住左列個人資訊?










add Refusnik Watch to your site
以色列
拒服兵役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