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支持以核養綠公投 (十七)

支持以核養綠公投 (十七)

陳真

2018.11. 16.

一,一己之見

島內外社運方式真是大不同。出於一種士大夫自我膨漲的虛矯做作,長年以來,台灣動不動就會有一群所謂學者專家搞連署,彷彿他們的一己之見特別珍貴,因此需要特別另眼相看;而且,光憑著所謂學者專家的身份,彷彿就能任意信口開河似的。

比方說,以核養綠公投成案之後,馬上就有一批所謂反核學者出來連署反對。這當然是他們的自由,問題是,這幾百位大專院校教師絕大部份都不是核能相關科系,他們的意見,其實就跟你我一般人根本沒有兩樣;這樣一種所謂連署本身,本質上並非科學議論,而是政治造勢,但他們卻以一種科學之姿對人們做出荒唐指導。

曾經有學者反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於是發起一百位學者共同出版一本書,聯手反對愛因斯坦的想法。愛因斯坦說:”如果我的想法是錯的,只需一個人反對就能成立,不需要一百個。”

同理,哪怕是一百個或一萬個 “一般見解”,依然只是 “一己之見”,數量本身並不會因此而提高其專業科學成份。

我並不是說一己之見是不好的,相反地,我要推崇的恰恰就是一己之見。我要反對的是,可別把人們當白癡,一己之見並不會因為你的社會地位或人數眾多或某種當下的顏色政治正確從而取得更高的知識論地位 (epistemological status)。

二,科學不足以自行

科學只能決定事物之內部機制的某種可能性,卻無法光憑本身之科學性而演繹出某種標準答案。簡單說,我們並不是在談核能,而是在談關於能源的某種判斷與選擇,裏頭包括三個重要內在因素。一是時間,也就是說,在什麼樣的時間內達成何種目標?把時間因素去除是荒唐的。倘若核能如此恐怖,一秒鐘都不應該有,那麼,這些所謂反核學者們應該要求 “立即” 無條件廢除所有核電廠才對。

第二層因素是能源之間的相對比較。核能如果很恐怖,難道其它能源方式例如燃媒就不恐怖?一味反核或擁核都是荒唐的。在各種各自充滿副作用的能源選項之間,應該如何做選擇?這個命題倘若寫成式子,自然不會只是 “反核 vs 擁核” 這樣一種腦殘對立。即便是一個反核者難道就不能支持以核養綠?難道可以只是一味反到底?

這涉及第三個因素就是可行性。烏托邦是美好的,問題是做得到嗎?去除所有因素與相對考量,光是描繪一種美侖美奐的所謂非核家園,美則美矣,卻缺乏現實意義。比方說,這些所謂反核學者連署聲明提出五大理由,其中兩大理由是 “應以非核減煤減少空污” 以及 “再生能源前景佳,應大力推廣取代核電”,講這個不是空話嗎?怎麼做到以及民國幾年才做得到呢?

三,不誠實

這些所謂反核學者連署聲明的第一大理由是批評以核養綠公投 “擁抱「過期核電廠」與「混亂拼裝核四」”。諸如這類空洞的聳動政治辭彙,恐怕比你我一般人的 “一己之見” 的認知水平還要低。這不是在描述問題,而是一種造勢修辭,以修辭取代議論,就像各種選舉活動那樣,缺乏基本的認知意義。

剛剛出門吃早餐,看到鄰桌顧客在看報紙,頭版頭條寫著:”陳其邁表示:高雄不可以被踐踏”。我心裏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太玄了。人家韓國瑜說高雄 “又老又窮”,基本上是一種針對問題的描述,你可以不認同,但是這跟 “高雄被踐踏” 有啥關係?高雄被羞辱、被踐踏又是什麼意思呢?當然沒有意思 (sense),它只是一種情緒修辭,旨在挑起人們對於對手的某種反感。

所謂反核學者們的修辭方式也一樣,旨在造勢,而非議論,缺乏認知意義。雖然這樣一種連署本質上只是一種政治,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四,不道德

我常講,我們不可能預知各種道德內容,但能根據其形式來判斷其道德意義能否成立。主要判斷準則之一就是內在一致性。比方說,一個人如果真的反核,那就應該早上反,晚上也要反,藍旗底下反,綠旗當頭更要反。但是,台灣的所謂反核人士卻缺乏這樣的基本一致性,他們的反核向來有個政治前提要件是:”只要是國民黨當家,我就反核”。

人渣黨奪權成功之前,把核電廠講得比核子彈還可怕,結果一上台竟然重啟 (依其所言 “過期” 的) 核二廠,反核學者們應該馬上起來抗爭包圍立法院或是搞聯署才對啊。尤有甚者,核四廠更是在阿扁當所謂總統,蔡英文和蘇貞昌擔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時追加四、五百億元,並要求核四儘速完工,但是所謂反核人士卻沉默是金。

五,不知所云

所謂幾百位反核學者的連署之第五大理由是 “廢核發展綠能掌握能源轉型實踐直接民主”。連這樣也能瞎扯到什麼 “直接民主”,對此我就無言了 (還好沒有說以核養綠是阿共仔的陰謀)。在台灣,語言與概念總是能如此操弄,我常有一種被打敗的感覺;只能說,這些人缺乏最基本的誠實與道德一致性;而且,旨在造勢,而非講理,以修辭代替議論,缺乏基本認知內涵。

一個人要贊成什麼反對什麼當然都行,一點問題都沒有,但贊成與反對的過程中,事物理應如其所是,而非操弄。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