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 2004. 9. 28.
(原載聯合報)
有位 11 歲伊拉克小女孩,叫塔瑞雪(Taresh),在戰火中失去母親和其他家人共 17人;她右腿被炸掉,卻活了下來。一位英國記者帶她來英國接受復健。前天,塔瑞徐聽到英國人被綁架為人質的消息,主動要求為他求情。在半島電視台上她這麼說:「讓他回家吧,就像我也希望我的朋友能夠趕快回家一樣。」
小女孩的呼籲,似乎不會有什麼效果,但伊拉克民兵聽到這小女孩身世和她這番話,心裏不會沒有感傷吧?我不相信反戰光靠比賽「論述」就能推展,我倒比較相信,正是這樣一些童言童語方能打動人心。人並不是靠知識或分析來產生善念,而是這樣一些無辜者的痛苦和善意,使人獲得勇氣和力量。
去年三月,輾轉收到一封來自巴格達的信,是一位 24 歲伊拉克女孩叫妮哈(Nihal)寫的。12 年前,當她才 12 歲,就已嚐過美國猛烈炮火。那一年,她弟弟出生。此時她弟弟也正好 12 歲,戰爭又發生了。
妮哈說,支撐她們活下去的正是這樣一種信念:告訴人們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信件節錄如下:
「親愛的朋友,轟炸真的開始了。頭兩晚很恐怖,但昨晚已不是恐怖一詞所能形容。紅白色的光,照亮整個巴格達夜晚的天空。我們衝向一個櫃子,孩子們也都被趕進這個『防空洞』裏。枕頭和毯子都帶齊了,希望能多點防護。大家都很安靜,只聽到細細碎碎的禱告聲和努力壓抑的輕聲哭泣。我跟孩子們說,把耳朵摀上並張開嘴巴,當飛彈爆炸時,才不會傷害聽覺。
爆炸聲從四面八方衝來。我整晚沒睡,因為不想從睡夢中被爆炸聲驚醒。我寧可一直保持清醒,這會使我少受一點驚嚇。一整個晚上,我盯著天空看。四面牆都在震動,窗子嘎嘎作響,電燈時亮時滅。微弱的光線裏,你可以看見你所愛的人的臉龐,他們是那麼憂慮和恐懼。孩子們的表情不容易看清楚,他們似乎一直很冷靜。可是,這樣的冷靜反倒叫人心碎。
我們是在這樣一種信念裏頭找到力量:希望這一切都會被記錄下來。我摟著最小的弟弟,各自唸著禱告詞。我禱告一家人平安活下來。而小弟卻禱告說:如果我們都必須死去,希望在天堂時我們都還能在一起。我聽到後,心裏一陣酸楚。但這樣一個願望,卻似乎使他在恐懼中獲得一些安慰。
他 12 歲,跟我在 1991 年同樣的年紀。我被戰爭嚇到了,但我小弟卻認為這不令人意外,在他心裏,美國就像一種暴烈氣候,充滿憤怒和暴力。對他而言,這場轟炸似乎也只是他生命中的必經之路。
我的朋友,這不公平,孩子們竟然必須祈求一種較少痛苦的死亡。我有一種心碎的感覺,心彷彿撕裂一般。我無法理解這戰爭是為了什麼,也許我永遠都不可能理解。你看外面,那就是巴格達,它的街道空了,它在這個季節原本湛藍的天空,卻呈現一片死灰—那是烈火濃煙給這城市所塗上的顏色。
這場戰火永遠都無法合理化,雙方都會有許多人傷亡。我感到心寒,為什麼世人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這世界究竟怎麼了?接下來又要發生什麼事?1991 年以來,我常做噩夢,常在大半夜驚醒,腦海裏常有空襲警報聲以及死者埋在廢墟裏的影像—那些焚燒得無法辨識的臉孔。
幾年來一直在想,腦海裏這些影像,究竟何時才不會再出現?現在看來,它們似乎將永遠跟著我。我想,我小弟也一樣,從現在開始,他也會有著屬於他自己的影像永遠跟著他。如何才能忘記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