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张证壹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下午 3:31
中国政府近期已经出了政策及宣传,禁止向海外尤其是西方提供华人的生物基因资料,这个动作只有一个可能:防止西方尤其是美国利用这些基因资料制作专门针对华人的生物武器。

007最新一集的内容不是开玩笑的,电影与小说往往比现实更夸张。
张证壹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下午 2:55
To jackie:

这应该是真的,因为连中国官媒环球网都发了这个消息,而且不是第一时间发的,而是在相关讯息在这个互联网传了几个小时后才发的,肯定做了查证。

中国官方背景的媒体,有少数是比较无耻的例如“新京报”,但是大部分是可信的,不会轻易拿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公信力去开玩笑,尤其是环球网这种直属官媒。

我刚刚才看到这则消息,正准备抽空贴文分享,没有想到你已经先我一步。我现在正准备把相关资料及环球网原始报道整理一下去贴FB,若不是正好处于陪产假,真难抽出时间。

总之这是大事,一直以来新冠的起源只有间接证据,但即使所有的间接证据都指向美国却也没有什么用。然而这次的证据是由英国媒体爆出来的,而且是差铁证如山已差不多了,美国是世界上新冠疫情的制造者终于不可能再被掩盖。虽然离真正的正义得到落实总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人类世界的未来终于有一丝曙光。
洋洋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下午 1:23
現實版“生化危機”:基因武器如何影響未來戰爭
2017年11月10日09:02 &;#12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基因武器如何影響未來戰爭


據新華網報道,10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親口証實,有人在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的生物樣本資料。此言一出,即遭爆炸性傳播。俄媒隨即報道,美國空軍在一份生物樣本採購招標中將目標鎖定俄羅斯人。有俄專家警告,俄羅斯民眾的生物樣本未來或將被用於制造細菌武器,應監控此類收集活動。美國空軍教育訓練司令部10月31日向俄媒澄清說,美空軍最大醫療部隊、第59醫療部隊的“先進分子監測中心”確實搜集了俄羅斯人的生物樣本,但目的並不是制造細菌生化武器。

基因武器是指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編碼,而研制出的新一代生物武器,能夠從基因層面對敵發動攻擊。簡單來說,基因編輯技術就相當於一把基因“剪刀”,可以按照主觀意願將一種生物的基因片段“剪接”到另一種生物上,從而改變其生理特征。基因武器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修改基因獲得新的致病微生物,從而使對方的疫苗庫失效。美國情報機構因此把基因編輯技術列為潛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殺傷力巨大的“生物原子彈”

安布雷拉、浣熊市、T病毒……這些游戲迷耳熟能詳的名字構建了一個被失控的生物武器撕裂的虛擬世界:在秘密的科學實驗室裡,參與研究的上百名遺傳學、生物工程學專家因感染病毒而變成了嗜血的“僵尸”,人一旦被他們咬傷或抓傷就會受到感染,立即變成同類。

實際上,從一戰時期德國的流感細菌武器,到二戰時期日本的731部隊,再到冷戰時期蘇聯規模空前的生物武器庫,每段關於生物武器的歷史都不可避免地泛著血腥,令人不寒而栗。進入21世紀以來,基因編輯技術蓬勃發展,人類基因組圖譜順利完成,生物武器的研究也進入了基因武器時代,一場現實版的“生化危機”或將拉開序幕。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分子遺傳學迅猛發展,使研制基因武器成為可能。基因武器建立在對基因信息的載體——脫氧核糖核酸進行重組的基礎之上,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實現基因分離和重組,形成復合脫氧核糖核酸,並在此基礎上借助微生物實現基因轉移,制成可改變遺傳物質的生物武器。

由於基因武器是“剪”出來的新病毒、新細菌,遺傳密碼隻有設計者才知道,對方很難及時破譯並研制出新的疫苗與之對抗。即使更新了疫苗庫,仍有源源不斷的新的基因武器“整裝待發”。研制疫苗的速度必定趕不上“投毒”的速度,這樣一明一暗的“較量”,顯然對防守的一方極為不利。

特別是隨著基因組學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致病微生物的完整基因序列已被發現,這些微生物可能都是引發“生化危機”的始作俑者。隻要找到基因密碼的突破口,就很容易將它們改造成殺傷力巨大的“生物原子彈”。

不動一兵一卒達成軍事目的

與傳統生物武器一樣,基因武器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不破壞非生命物質等特點。使用者不必興師動眾,隻要通過人工、飛機、導彈等運載方式將基因武器投放到敵方區域,就能達成軍事目的。顯然,基因武器具有很多傳統生物武器不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基因武器的傳染性及殺傷力更強。例如,通過移植繁殖能力強的基因片段,可以將致命病菌的繁殖擴散力增加數倍﹔通過移植致病能力強的基因片段,可將致死率提高至100%左右。其次,基因武器隱蔽性極強。針對不同的軍事目的、環境及攻擊目標,使用者可以人為設計基因武器的潛伏期。也就是說,人們可以把基因武器做成一種“定時炸彈”,並且“倒計時”最長可達十年之久。這是基因武器與傳統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最主要的區別。

一旦基因武器投入使用,將使未來戰爭發生巨大變化:

——戰爭模式將發生變化。敵對雙方可能在戰前使用基因武器,使對方人員及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導致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喪失戰斗力,在不流血中被征服。

——軍隊編制體制結構將發生變化。戰斗部隊將減少,而衛生勤務保障部隊則大量增加。

——戰略武器與戰術武器將融為一體。未來戰場將成為無形戰場,使戰場情況難以掌握和控制,給軍事防御和軍事醫學研究帶來新課題、新挑戰。

基因武器將起到戰略威懾作用

2014年以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帶來了一場科學界的革命。CRISPR系統,簡單來說是一種適應性免疫系統,細菌可以利用該系統不動聲色地把病毒基因從自己的染色體上切除,這是細菌特有的免疫力。在哺乳動物基因組中,CRISPR系統被發展成了一種高效、簡捷的基因編輯技術,像一把萬能的基因“剪刀”,能夠同時開啟或沉默某些基因,實現基因的“批量化”編輯。

該技術的發展使基因武器的研發如虎添翼,能夠使基因武器靶標人群更精准、更快速,威懾力更大。美國情報機構已把“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列為潛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但是,就CRISPR技術本身而言,目前還隻局限於實驗室中,實驗失敗率很高,更不用說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現代戰爭向著多維度發展,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戰爭更大程度上是對物質、能量、裝備以及數據信息的對抗。以慢性殺傷人畜為手段的基因武器是否能用於實戰,使用代價究竟有多大,這些問題還有待商榷。

此外,基因武器的“屠殺”不分軍民,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和道義上的風險,后果不可估量。而且,如果操作不當或者運氣不佳,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傷到自己人,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長遠來看,基因武器更多的是起到戰略威懾作用。在現實世界裡,人類對生命秘密的探索不過是冰山一角,基因工程並不是上帝的造物手,肆意濫用基因武器必將給全人類帶來不可預測的災難。(曹詩洋)
洋洋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下午 1:20
2017年普丁說是真的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1102/c1011-29623102.html
2017年11月02日

美國研發基因武器?普京:有人採集俄生物資料

美國正在研發針對俄羅斯人的基因武器?聽起來有如電影般的情節,這兩天被俄羅斯杜馬議員、政府高官、生物學家和各路媒體嚴肅地討論著。3天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親口証實,有人在有目的地採集俄羅斯人的生物資料。俄媒隨即指出,美空軍在一份生物樣本採購招標中,將目標鎖定俄羅斯人。有俄專家警告,美國的行動背后可能是一個龐大的計劃。

普京是在10月30日的俄人權委員會會議上發出這番警告的。據俄塔社11月1日報道,當時,俄羅斯公民選舉委員會主席博利索夫對普京說,一些人在利用閉路電視系統收集俄羅斯人的圖像,不知用於何種目的。普京隨即表示,“的確是這樣。目前有人正在全俄羅斯採集生物資料,針對俄羅斯聯邦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民眾”。他補充說,採集是專業地、有目的地進行的,“我們是他們巨大興趣的目標”。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0月31日告訴媒體,普京是從情報部門得到上述信息的。英國《國際商業時報》稱,對於採集俄羅斯人生物資料的背后之手是誰以及動機是什麼,普京沒有詳細說明。但他強調:“不用對此害怕。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我們也得做我們必須做的。”

在一些俄媒看來,普京懷疑的目標可能是美國。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稱,2017年夏,美國空軍宣布招標採購12個“正常人類核糖核酸(RNA)”樣品和27個“正常新鮮冷凍人體滑膜”樣品。上述信息來自美國防部網站上公布的一份採購申請。招標條件中指定捐助者應為俄羅斯人或是歐羅巴人種,所有樣本都應在俄羅斯採集。俄羅斯《真理報》說,普京的警告在網上迅速傳播,並引起爆炸式反應。

俄羅斯最大門戶網站Rambler.ru1日的調查顯示,很多俄羅斯民眾認為美國採集俄羅斯人生物資料是為了制造生物武器,並對此感到非常恐慌。68%的受訪者認為此舉是一種威脅,17%的受訪者認為雖然還不能確定美方目的就是為了制造武器,但仍感到帶有威脅性。隻有7%的受訪者認為這純粹是為了科研。俄庫班國立大學基因學系主任沃爾琴科對俄羅斯《觀點報》說,當前美國的行動背后可能是一個龐大的計劃。

俄羅斯REN電視台1日報道稱,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們說,美國在俄羅斯周邊建立了大量收集俄羅斯生物資料的實驗室。近10年來,美國在烏克蘭設立了13個生物實驗室,在格魯吉亞有4個,哈薩克斯坦有2個,在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塞拜疆也有。經普京總統透露,大家才知道美國在俄羅斯也有這樣的實驗室。問題在於,他們收集俄羅斯人生物資料的目的是什麼?

一些俄專家懷疑,美空軍在俄採集遺傳資料與開發一種針對俄羅斯人的基因武器計劃有關。俄新社援引俄國家杜馬議員、前總防疫師奧尼先科的話說,今天收集生物資料的情況非常突出,因為解碼基因組可用於軍事目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10月31日就美國此舉的目的詢問了3名專家,其中2人認為這是用於基礎項目研究。但俄軍事專家、前聯合國生物武器委員會成員伊戈爾·尼庫林說,美國收集俄羅斯人的核糖核酸可能是用於研發細菌。“在軍事部門,不可能有其他的理由。”他認為,美國在試圖研發針對特定種族的各種生物武器。“他們需要歐羅巴人種的資料,這一人種佔我們國家的絕大多數。”

俄聯邦委員會國防與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克林採維奇表示,自己不能確定這是否說明美國准備對俄羅斯發動生物戰,但毫無疑問,他們在對俄羅斯人的生物資料進行研究。“為什麼他們突然有這種需要?”克林採維奇說,總統的這一警告非常及時。西方的相關部門應當知道,俄羅斯已經在關注他們。1日,俄羅斯律師協會向俄聯邦安全局發出聲明,呼吁他們迅速制止這種非法採集俄羅斯人生物資料的活動。俄羅斯《新消息報》援引該聲明說,這正對俄羅斯公民的安全、生命和健康構成威脅。

下一個劃時代的超級武器

“基因武器”上一次被置於媒體的聚光燈下是在去年2月。當時,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在情報界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將“基因編輯”列入“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威脅清單中。英國路透社今年稍早時候在題為“下一個超級武器”的文章中說,2003年,人類基因組的排序工作完成,科學家們得以了解每段生物編碼的意義。不斷發展的技術以及基因工程卻可能為新危險打開大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化學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証了原子彈的威力。下一個劃時代的超級武器應該就是生物武器。

多名相關領域專家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基因武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制新型生物戰劑並將其武器化,以用於軍事或其他目的一類新概念武器。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特別是合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通過基因重組將高致病性或能產生劇毒生物毒素的基因片段,拼接到其他存活能力和傳染能力更強的細菌或病毒基因中,從而人工合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但具有更強傳染性和更高致病力的新的細菌和病毒,已成為世界生物安全領域面臨的現實威脅。

不過,就像美國將“基因編輯”列入“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威脅清單引起爭議一樣,對於美軍採集俄羅斯人生物資料是否與基因武器有關,也存在不同看法。俄羅斯國家新聞網援引俄生物科學博士蓋利法德的話說,所謂用於研發基因武器是某種可惡的謊言。這種武器隻能用於對付非常小的民族,在過去幾年來,他們沒有與任何人混居。而俄羅斯並不是這樣的民族。

美國喬治亞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教授李紅林也更傾向於認為,這是用於一般性醫學研究。他在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科學發展到現在,新的技術可以改變某些基因,但還很難針對某個人群或人種開發基因武器。人種之間有差異,基因上有不同,但人類不同種族間的共性極大,關於人種方面的基因武器非常難開發。

對於研究採購方是軍方部門,俄生物科學博士赫爾凡德對《生意人報》說,這並不意味著成果就被用於軍事目的,而更像是研究新藥時採集不同種族遺傳資料的典型情況。李紅林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軍方會進行一些基礎的醫學研究,比如海軍在馬裡蘭有專門的醫院、大學,美國國防部也會通過國會撥款向科學家征集研究項目。他認為,美軍方進行基因武器方面的研究可能性存在,但肯定是高度機密,不會像這樣公開招標,且隻採購十幾個樣品。

有相關領域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一些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在生物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俄羅斯相關研究者認為,美已在這些領域取得進展。生物資料信息逐步成為新的國家安全課題,很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生物安全部門。俄羅斯基因醫學中心的專家對《共青團真理報》說,研制生物武器在國際上已被禁止很多年,俄國家科研機構有時也會跟西方合作採集樣本。俄新社援引俄遺傳學專家伊利因斯基的話說,“我不認為今天或明天這個信息可以用來研發生物武器,但科學發展很快,很難說10年后會怎樣”。

(曲頌 郭媛丹 張倍鑫 柳玉鵬 陳欣)
jackie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下午 1:13
我不知道英媒 dailyexpose 的公信力如何,如果管理員認為這個英媒純粹是造謠的話,可以把本人今天PO的留言都刪除掉,謝謝!
jackie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上午 11:10
此則新聞「突發:英媒宣稱 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是美國公司製造 」的英媒原始出處:

BREAKING: Official Biochemical and Statistical Evidence 100% confirms Moderna created Covid-19
Source: https://dailyexpose.uk/2022/03/03/evidence-confirms-moderna-created-covid-19/
jackie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上午 10:07
如果這則新聞是真的,美邪惡殖民帝國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惡魔!!!


突發:英媒宣稱 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是美國公司製造
環球網 03.23 22:14

新冠病毒究竟是怎麼來的,我們距離真相又近了一步。

目前,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現了大量的證據,可以充足的證實美國在烏克蘭設立的36個生物實驗室在製造生物武器。

其中,還發現美國在利用蝙蝠研究冠狀病毒,並已經製造出生物武器的部件。

其中重磅的證據是,在俄羅斯披露的文件中,赫然有美國政府官員的簽字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的印章。
為此,俄羅斯總統普京還親自出馬對美國進行指證。

美國的反應只有一個:否認!

當然,美國除了否認之外,還對俄羅斯倒打一耙。
不過,說什麼用處都不大,關鍵看證據。

而就在這個關鍵而敏感的時候,來自英國的消息讓人震驚。

因為英國媒體在昨天披露出一條足以震驚全球的特大新聞,就在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現大量美國生化實驗室利用蝙蝠研究冠狀病毒的證據之後,英國媒體又透露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新冠病毒就是美國製造。

這家英國媒體是《每日郵報》,報道中稱一個病毒研究團隊發現,目前導致全球大疫情的新冠病毒的基因中,居然含有美國莫德納公司在2016年2月申請的專利基因片段。

而這個基因序列通過自然進化而隨機出現在新冠病毒中的概率為三萬億分之一。

什麼意思呢?

翻譯一下,就是說目前造成全球疫情的新冠病毒,不是美國莫德納公司創造的幾率只有三萬億分之一。

即:就是美國莫德納公司製造了新冠病毒,簡單的說就是美國製造了新冠病毒。

孔子學院院長正海佛,轉發了這一消息,稱:官方的生物化學和統計證據100%證實莫德納公司創造了新冠病毒!

對於這一消息,韜哥認為有兩點極其重要。

其一是這個「美國莫德納公司在2016年2月申請的專利基因片段」在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里,是一個美國政府完全無法否認的鐵證。

其二是這個研究成果是由英國媒體率先發佈出來,證實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即使是美西國家的媒體和人,在面對有可能毀滅人類世界、毀滅人類文明的邪惡勢力時,也會自然而然的選擇站出來抵抗、揭穿,並與之戰鬥。

而現在,就等著美國政府如何回復了。

僅僅一個「造謠」已經無法堵住全人類的質疑!

而一旦新冠病毒是由美國製造並用來對特定種群發動生物戰(只不過失控了)被全球各國、全人類所認定就是事實時,美國這個邪惡帝國必將在短時間內倒下。

因為即使是美國人民,也無法容忍如此邪惡的帝國存在。

真相大白之時,就是美利堅覆亡之日!
真相何時徹底揭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韜聞

https://tinyurl.com/3hm3uavh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3.24 發佈時間: 上午 9:43
早上看到這個網頁: https://mp.weixin.qq.com/s/yeRN8zDsGN0O0GjYsAGNRg

我其實並不意外。很多東西說是人人平等,說是全人類共享,可是誰能算是人類,卻是由西方人,準確來說由美國人說了算。

當一個東西他覺得有助於他的掠奪和控制,他就會大力推廣,免費給你,比如 Google 和臉書,當同樣一個東西他發現讓你使用會不利於他時,他就把你踢出去,比如現今臉書對待 RT 和俄羅斯人那樣。

有架過網站的人應該知道 Linux,也知道 Apache 和 Nginx 吧? 據統計,全世界高達 93% 的網站是架在 Linux 系統上 (包括巴勒網),而這裡頭絕大部份使用 Apache 或 Nginx 伺服器軟體。

你是否能想像有那麼一天,這些所謂開源、免費、人人平等的作業系統或軟體,在美國的禁令下,不再開放給中國人使用? 我是完全能夠想像的。

你也許會說,免費的不讓用,買不就行了嗎,我還缺這個錢嗎?? 如果一個問題能用錢解決,那實際上也就稱不上問題了。如果能用錢解決,那美國還會禁止晶片出口給中國的華為和中興嗎? 晶片禁令之前,人們以為所謂的中美經濟綑綁 (也就是錢) 能避免這種事發生,將之視為不可想像的天方夜譚,實際上呢?

當禁令發生後,人們說的是,東西不讓買,我用免費的不就行了嗎? 實際上呢?

你是否能想像有那麼一天,美國或德國或日本製造的醫學 CT 斷層掃描儀器,不再開放出售給中國人使用? 我是完全能夠想像的。

你是否能想像有那麼一天,西方人決定不再讓中國人使用微軟的 Windows 和蘋果電腦? 聽起來很好笑是嗎? 我是完全能夠想像的。

你是否能想像有那麼一天,西方人決定不再讓中國人自由註冊網域,不再讓你架網站發表你的想法? 聽起來很好笑是嗎? 我是完全能夠想像的。

你是否能想像有那麼一天,西方人決定不再授權給中國人聆聽所謂全人類遺產的古典音樂? 聽起來很好笑是嗎? 我是完全能夠想像的。

中國可以因認定 Google 和臉書危害國家安全 (這是事實) 而禁用它們,西方同樣也能用相同的理由反向禁止特定的人群使用。

我對西方真的已經毫無敬意,西方如今各種赤裸裸的卑鄙野蠻面目,實在醜陋。
五元 發佈日期: 2022.03.23 發佈時間: 下午 1:13
to 怡靜

這張圖真的會讓人生理不適,
這幾個人好話說盡,壞事做絕,
總歸一句話....噁心
怡靜 發佈日期: 2022.03.23 發佈時間: 上午 10:05
每日一圖

shorturl.at/fntBW

10場戰爭,6百萬生靈塗炭,1座諾貝爾和平獎,
沒有任何制裁。
孫從輔 發佈日期: 2022.03.23 發佈時間: 上午 2:15
俄羅斯從開始到現在都強調其軍事行動不針對平民,從沒有改口。倒是西方的制裁行動,從開始到現在完全不提不針對平民。以西方宣傳機器的慣性,有1%的人道考量就能將自己吹噓成100%的救世主。他們不針對此點做文章,表示他們的制裁就是針對俄羅斯平民的報復行動,並且不惜把其它國家的平民拉下水。這麼明顯的事實擺在眼前,誰是壓迫者,誰是反抗者,還不一目瞭然嗎?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5:54
謝謝亦鳴,我再找時間修改一下這篇訪談,再把它貼到首頁。

普京的幾篇聲明我也會找時間整理,那將會是重要的歷史文件,也許開展了一個新時代。

來到我這年紀,以為再工作個十多年就能退休,打算四處遊山玩水,沒想到卻面臨戰亂凶險,很可能將會淪為難民。很多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會計師、教授與醫師等等,因為戰爭或政治動亂,流亡國外成為境外難民,被迫淪為洗碗掃地的低階勞工,才能勉強活下去,一家難以溫飽。

更可悲的是我的兩個小女兒那樣年紀的五、六歲小孩,或是更小的小小孩,他們的童年蒙塵,竟遇上人為惡搞的生化武器疫情, 學習經常中斷,行動受限,每天戴著口罩,不見人臉,不見歡顏,人與人之間更是保持一個警戒距離。

將來,橫在他們面前的境遇,更是可怕,帝國主義肆虐全球,很可能連一條小命都難保,無數人得淪為戰爭亡魂,或死或殘。

也許最好命的是三十年後、也就是2050年之後才出生的那一代,他們很可能將會在廢墟中迎來一個新時代,一個由中國帶頭向前、不再信奉帝國主義,不再訴諸侵略與屠殺,揚棄嗜血的國家恐怖主義、信仰和平共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繁華新世紀。而這項成就,恐怕得由現存於地球上的這幾代人來共同付出血肉代價。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33
以筆為鑰,打開籠牢

陳真

2022.03.22


謝謝亦鳴提供的訪談資料。全部看完了,講得很好。

在一個大概的基礎上理解俄烏與美國及歐洲等等這些問題,其實並不困難,就看你願不願意理解而已。今天,你可以自欺欺人地說我們所言(例如巴勒網)偏袒了誰(這當然不是事實),故而拒絕相信真相,而仍自願一頭栽進荒謬透頂無恥下流的西方彌天大謊之中。但是,對於來自西方內部甚至主其事者的說法,總該讓腦殘們稍微有點醒悟吧?

俄烏與西方的這些問題裡頭,並沒有任何過於艱澀隱蔽的政治內幕陰謀,有的其實只是顯而易見的陽謀與赤裸裸的侵略、擴張與屠殺,而俄國才是被動做出反應的受害一方。但是,整個世界的媒體卻完全操控在美國這些長年在世界各地製造顛覆動亂、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屠殺數千萬平民百姓的極少數人手裡。

就如阿桑吉及羅素所說,無知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敵人,當媒體完全被徹底操控,完全顛倒是非善惡,飽受洗腦與思想荼毒的人們,如何可能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反倒是為虎作倀傷害公義,危害自身而不自知。

我們手無寸鐵,無法跟這群帝國主義法西斯血腥人渣對抗,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筆為鑰,打開人們思想的籠牢。

大約是31年前,亦即1991年,我母親因為我而驟然過世的那一年,我參與創立國際特赦組織(AI)的台灣分會(這組織後來早已被人渣黨把持充當無恥的政治走狗),我和學姐一起翻譯了一篇文章登在AI的刊物上。我給那篇文章取了個標題就是:“以筆為鑰,打開籠牢”。

幾十年來,我們所做的,無非就是如此,在一片黑暗與扭曲、囚禁世人、囚禁思想與真理的監牢中,企圖鑿開銅牆鐵壁,引進一點光芒。

我常想起陳凱歌的電影中,梅蘭芳故意蓄鬍拒絕為日軍演出,梅蘭芳說,“我能做的,也就只是這樣了”。

跟他一樣,我並不看重自己所為,總覺得我知道得太多,卻做得太少,如此微不足道,常為此感到懊惱自責,甚至感覺很窩囊。可是,我想,依我微薄的能力和處境,也許我能做的,也就只是這樣了。希望有一天,當各種條件允許,我能做得更多。
蔡亦鸣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2:47
巴勒网的诸位有谁能抽空重新校对和润色一下吗。

陈真说的笔误羞煞我也,我根本不懂英文,只是根据不同的翻译软件对比来猜测原文意思。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2:27
你有筆誤,應是“去納粹化”。
蔡亦鸣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2:26
但他不仅帮助各共和国,还攻击了整个乌克兰?

普京有两个选择:第一,简单地帮助讲俄语的顿巴斯地区对抗乌克兰的军事攻势;第二,对乌克兰进行更深入的攻击,使其军事能力失效。他还考虑到,无论他做什么,制裁都会雨过天晴。这就是为什么他明确选择了最大的变种;然而必须指出,普京从未说过他想接管乌克兰。他的目标很明确: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

这段应是 他还考虑到,无论他做什么,制裁都会如雨点般落下。
蔡亦鸣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2:13
俄罗斯的做法是什么?

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已经明确宣布了他们的目标。他们想要 "非军事化 "和 "非犹太化"。如果你诚实地关注局势,这正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当然,战争就是战争,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死亡,但看看数字是怎么说的也很有意思。周五(3月4日),联合国报告说有265名乌克兰平民死亡。晚上,俄罗斯国防部称死亡士兵人数为498人。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的受害者多于乌克兰方面的平民。如果你现在将其与伊拉克或利比亚进行比较,那么它与西方的战争正好相反。

机器翻译终极是机器,这一段应该是他们想要 "非军事化 "和 "非纳粹化"。
蔡亦鸣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下午 12:09
https://zeitgeschehen-im-fokus.ch/en/newspaper-ausgabe-en/article-translated-in-english.html#article_1319

使用deepl电脑翻译

"美国的政策一直是阻止德国和俄罗斯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乌克兰战争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背景
对雅克-鲍德的采访*。

*雅克-鲍德拥有日内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的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国际安全研究生学位,曾在瑞士军队中担任上校。他曾为瑞士战略情报局工作,并在卢旺达战争期间担任东扎伊尔难民营安全问题顾问(联合国难民署-扎伊尔/刚果,1995-1996)。他曾在纽约的联合国维和部(DPKO)工作(1997-99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人道主义排雷中心(CIGHD)和排雷行动信息管理系统(IMSMA)。他为在联合国和平行动中引入情报概念做出了贡献,并在苏丹领导了第一个综合的联合国特派团联合分析中心(JMAC)(2005-06)。他曾担任纽约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和平政策和理论司司长(2009-11年)和联合国安全部门改革和法治专家组组长,曾在北约工作,并著有多本关于情报、非对称战争、恐怖主义和虚假信息的书籍。

Zeitgeschehen im Fokus:鲍德先生,你了解现在发生战争的地区。你从过去的几天里得出了什么结论,怎么会变成这样?

雅克-鲍德。我对我们谈论的这个地区相当了解。我曾在FDFA[瑞士联邦外交部]工作,并代表它被借调到北约五年,领导打击小武器扩散的工作。2014年后,我为乌克兰的项目做出了贡献。此外,由于我以前从事战略情报工作,我对俄罗斯、北约、乌克兰和相关环境非常了解。我讲俄语,可以接触到西方人很少看的文件。

你是乌克兰境内及周边局势的专家。你的专业活动把你带到了当前的危机地区。您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很疯狂,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一种真正的歇斯底里。令我震惊的是,也是令我非常困扰的是,没有人问俄罗斯人为什么要发起行动的问题。没有人想鼓吹战争,当然我也不想。但作为在纽约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两年的 "政策和理论 "的前负责人,我总是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是如何走到发动战争这一步的?

你在那里的任务是什么?

这是为了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哪些因素会导致和平,以及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伤亡或如何防止战争。如果你不了解战争是如何发生的,那么你就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我们正是处于这种情况。每个国家都在对俄罗斯实施自己的制裁,而我们很清楚,这将毫无进展。特别让我震惊的是法国经济部长的声明,他们想摧毁俄罗斯的经济,目的是让俄罗斯人民受苦。这样的声明是令人愤慨的。

【俄罗斯的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目标】

您如何评价俄罗斯的攻势?

攻击另一个国家是违反国际法原则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这样一个决定的背景。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普京既不是疯子,也没有与现实脱节。他是一个非常有条理和系统的人,换句话说,是非常俄罗斯的人。我相信,他知道他在乌克兰行动的后果。他评估--显然是正确的--无论他是为保护顿巴斯居民而开展 "小规模 "行动,还是为俄罗斯和顿巴斯居民的国家利益而开展 "大规模 "行动,其后果都是一样的。于是他选择了最大限度的解决方案。

你认为他的目标是什么?

这当然不是针对乌克兰民众的。普京已经反复说过这一点。你也可以从事实中看到这一点。俄罗斯仍在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俄罗斯人并没有停止。他们没有关闭互联网。他们没有破坏发电厂和供水。当然,这些服务在战斗地区可能已经停止。但你看到了与美国人非常不同的做法,例如,在前南斯拉夫、伊拉克甚至利比亚。当西方国家攻击他们时,他们首先摧毁了电力和水的供应以及整个基础设施。

为什么西方会有这样的行为?

西方的方法--从作战理论的角度看这一点也很有意思--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如果你摧毁了基础设施,民众就会反抗不受欢迎的独裁者,而你将以这种方式摆脱他。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策略,当时德国的科隆、柏林、汉堡、德累斯顿等城市被轰炸。他们直接针对平民人口,这样就会有起义。政府通过起义失去了权力,而你在不危及自己军队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这就是理论。

俄罗斯的做法是什么?

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已经明确宣布了他们的目标。他们想要 "非军事化 "和 "非犹太化"。如果你诚实地关注局势,这正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当然,战争就是战争,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死亡,但看看数字是怎么说的也很有意思。周五(3月4日),联合国报告说有265名乌克兰平民死亡。晚上,俄罗斯国防部称死亡士兵人数为498人。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的受害者多于乌克兰方面的平民。如果你现在将其与伊拉克或利比亚进行比较,那么它与西方的战争正好相反。

它是否与西方代表的方式相矛盾?

是的,我们的媒体声称,俄罗斯人想要摧毁一切,但这显然不是事实。我还对我们的媒体描绘普京突然决定攻击和征服乌克兰的方式感到不安。美国警告了几个月,说会有一场突袭,但什么都没有发生。顺便说一句,情报部门和乌克兰领导人一再否认美国的这种警告。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军事报告和地面上的准备工作,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普京在2月中旬之前都没有进攻乌克兰的打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发生了什么?

你必须先知道一些事情,否则你就不会明白。2021年3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发布总统令,收复克里米亚。然后他开始将乌克兰军队向南和向东南移动,向顿巴斯移动。因此,一年来,我们在乌克兰南部边境的军队长期集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2月底,俄乌边境没有乌克兰军队。泽伦斯基一直声称,俄罗斯人不会攻击乌克兰。乌克兰国防部长也一再确认这一点。同样,乌克兰安全委员会负责人在12月和1月确认,没有迹象表明俄罗斯会攻击乌克兰。

这是个骗局吗?

不,他们说了好几次,我相信普京,他也多次说过,顺便说一下,他不想进攻。很明显,有来自美国的压力。
美国对乌克兰本身没有什么兴趣。此时,他们想加大对德国的压力,让其关闭北溪二期。他们希望乌克兰向俄罗斯挑衅,如果俄罗斯做出反应,北溪二期就会被搁置。在奥拉夫-肖尔茨访问华盛顿时,曾暗指这样的情景,而肖尔茨显然不想与之为伍。这不仅仅是我的观点,也有美国人这样理解。目标是北溪二号,大家不要忘记,北溪二号是应德国人的要求建造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德国项目。因为德国需要更多的天然气来实现其能源和气候目标。

【"在一场核战争中,欧洲将成为战场"】

美国为什么要推动这个?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政策一直是阻止德国和俄罗斯或苏联更紧密地合作。尽管德国人在历史上对俄罗斯人有一种恐惧。但这是欧洲的两个最大的大国。历史上,德国和俄罗斯之间一直存在着经济关系。美国一直试图阻止这一点。人们不应忘记,在核战争中,欧洲将是战场。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美国的利益不一定相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1980年代,苏联支持德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更紧密的关系将使美国的核战略失去作用。

美国一直在批评能源依赖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批评德国或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俄罗斯是美国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国。美国主要从加拿大购买石油,然后从俄罗斯购买,其次是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这意味着美国对俄罗斯有依赖性。例如,在火箭发动机方面也是如此。这并不困扰美国。但是,欧洲人依赖俄罗斯,确实让美国感到困扰。
在冷战期间,俄罗斯,也就是苏联,总是履行所有的天然气合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思维方式与瑞士人非常相似。俄罗斯有一种守法的心态;它觉得受到规则的约束,非常像瑞士。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情感,但当规则适用时,你会按规则行事。在冷战时期,苏联从未将贸易和政治联系起来。在这方面,与乌克兰有关的争端主要是政治性的。

布热津斯基关于乌克兰是支配亚洲的关键的理论在这里也起了作用?

布热津斯基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并且仍然影响着美国的战略思维。但我不认为这一方面是这次特定危机的关键。乌克兰当然很重要。但谁主宰或控制乌克兰的问题并不是这里的主要问题。俄罗斯人的目的不是要控制乌克兰。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来说,就像对其他国家一样,是一个战略问题。

那是什么意思?

在目前到处举行的整个讨论中,关键的事情被忽略了。当然,人们在谈论核武器,但这就像在电影中一样。现实却有些不同。俄罗斯人希望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有一段距离。北约的核心要素是美国的核力量。这就是北约的本质。当我在北约工作时,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他当时是我的老板--经常说。"北约是一个核大国"。今天,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了导弹系统,其中包括MK-41发射器系统。

这些是防御性武器吗?

当然,美国说它们是纯防御性的。你确实可以从这些发射器发射反弹道导弹。但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系统发射核导弹。这些坡道离莫斯科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如果在欧洲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人通过卫星图像或情报探测到这些发射台周围的活动,表明正在准备发射,他们会等到核导弹可能向莫斯科发射吗?

可能不会...

...当然不会。他们会立即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后,整个局势升级了。根据《反弹道导弹条约》,他们不能在欧洲部署这种系统。这个想法正是为了在发生对抗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反应时间。这是因为错误可能发生。
我们在冷战期间有类似的东西。核导弹之间的距离越大,你就有越多的时间做出反应。如果导弹部署在离俄罗斯领土太近的地方,在受到攻击时就没有时间作出反应,你就有可能更快地陷入全面核战争。这影响到所有邻国。俄罗斯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他们创建华沙条约的原因。

【核武器的重要性正在增加】

首先是北约...

北约成立于1949年,华沙条约组织仅在6年后成立。其原因是联邦德国的重新武装以及它在1955年加入北约。如果你看一下1949年的地图,你可以看到北约的核大国和苏联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当北约通过包括德国在内的方式向俄罗斯边境移动时,俄罗斯的反应是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当时,东欧国家已经全部是共产主义,并被自己的共产党严格控制。几乎比苏联本身还要糟糕。苏联希望在它周围有一个安全地带,所以它创建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想保持一个 "冰原",以便它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发动常规战争。这就是它的想法: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常规战争中,避免直接进入核战争。

今天仍然是这样吗?

冷战结束后,核战略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忘。安全不再是核武器的问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是使用常规武器的战争,核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但俄罗斯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他们的思维非常具有战略性。当时,我参观了莫斯科的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学院。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人们如何思考。他们从战略上思考,在战争时期应该如何思考。

今天你能看到这一点吗?

今天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普京的人从战略上思考。俄罗斯人有战略思维,有行动思维,也有战术思维。西方国家,正如我们在阿富汗或伊拉克看到的,没有战略。这正是法国人在马里遇到的问题。马里现在已经要求他们离开这个国家,因为法国人在没有战略和战略目标的情况下杀人。俄罗斯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有战略思维。他们有一个目标。普京也是如此。

在我们的媒体上一再报道,普京已经将核武器带入了游戏。你也听说了吗?

是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月27日将其核力量置于一级警戒状态。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2月11日至12日,安全会议在慕尼黑举行。泽伦斯基在那里。他表示,他想获得核武器。这被解释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克里姆林宫亮起了红灯。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提醒1994年的《布达佩斯协议》。那是关于销毁前苏联各共和国领土上的核导弹,从而使俄罗斯成为唯一的核国家。乌克兰也把核武器交给了俄罗斯,而俄罗斯则保证其边界的不可侵犯性作为回报。当克里米亚在2014年回到俄罗斯时,乌克兰说它也不会再遵守1994年的协议。

回到核武器上。普京到底说了什么?

如果泽伦斯基想拿回核武器,这对普京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你的核武器就在边境上,那么预警时间就会非常少。在马克龙访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和普京明确表示,如果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距离太小,这可能会在无意中导致复杂化。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在针对乌克兰的行动开始时,法国外长威胁普京,宣布北约是一个核国家。普京对此的反应是提高了其核力量的警戒级别。当然,我们的媒体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普京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脚踏实地,目的明确。

是什么促使普京现在进行军事干预?

2021年3月24日,泽伦斯基发布总统令,用武力重新征服克里米亚。他开始准备这样做。这是否是他的真实意图或只是一个政治花招,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他在顿巴斯地区和南部的克里米亚地区大规模加强了乌克兰军队。当然,俄罗斯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北约在4月份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演习。这可以理解为促使俄罗斯人做出反应。他们在南部军区举行了演习,以展示旗帜。此后事情趋于平静,9月,俄罗斯举行了计划已久的 "Zapad 21 "演习。这些演习每四年进行一次。在演习结束时,一些部队仍留在白俄罗斯附近。这些是东部军区的部队。留在那里的大部分装备是为今年年初与白俄罗斯计划进行的大型演习而保留的。

西方国家对此有何反应?

欧洲,特别是美国将此解释为加强了对乌克兰的进攻能力。独立军事专家,但也是乌克兰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说,当时没有进行战争准备。俄罗斯在10月留下的装备显然不是为了进攻性行动。然而,所谓的西方军事专家,特别是法国的军事专家,立即将此解释为战争准备,并开始指定普京为疯狂独裁者。从2021年10月底到今年年初,局势就是这样演变的。美国和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的沟通方式是非常矛盾的。一个警告说有进攻计划,而另一个则否认。这是一个永久性的来回。

欧安组织报告称乌克兰在2月份对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猛烈炮击

2月份发生了什么?

在1月底,情况似乎有所发展。看起来美国与泽伦斯基进行了交谈,并且可以观察到轻微的变化。从2月初开始,美国谈论俄罗斯即将发动的攻击,并开始散布攻击方案。安东尼-布林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介绍了根据美国情报,俄罗斯的攻击将如何展开。这让人想起了2002/2003年攻击伊拉克之前的情况。在那里,情况据称也是以情报分析为基础的。当时的情况也不是这样。当时,中情局并不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没有依靠中央情报局,而是依靠国防部内的一个小型机密小组,该小组是专门为规避中央情报局的分析而设立的。

今天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

在乌克兰问题上,布林肯也做了完全相同的事情。人们可以注意到,在俄罗斯攻势之前的整个讨论中,完全没有中情局和西方情报机构的身影。布林肯告诉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他自己在部门内成立的 "老虎小组"。提交给我们的这些方案并不是来自于情报分析,而是来自于自称是专家的人,他们编造了一个带有政治目的的方案。俄罗斯人即将发动袭击的谣言就是这样诞生的。因此,2月16日,乔-拜登说他知道俄罗斯人即将发动攻击。但当被问及他是如何知道的时,他回答说美国有良好的情报能力,而没有提到中央情报局或国家情报局。

那么,2月16日是否发生了什么?

当天,乌克兰军队沿停火线,即所谓的 "接触线 "违反停火的情况极端增加。在过去的八年里,一直都有违反行为,但从2月12日开始,违反行为极端增加,包括爆炸,特别是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欧安组织驻顿巴斯特派团报告了这一点。这些报告可以在欧安组织的 "每日报告 "中看到。

乌克兰军队的目标是什么?

这当然是对顿巴斯的攻势的最初阶段。当炮火加剧时,两个共和国的当局开始将平民疏散到俄罗斯。在一次采访中,谢尔盖-拉夫罗夫提到超过10万名难民。在俄罗斯,这被认为是即将开展大规模行动的迹象。

其后果是什么?

乌克兰军队的这一行动实际上触发了一切。在这一点上,普京很清楚,乌克兰将对这两个共和国发动进攻。2月15日,俄罗斯议会,即杜马,通过了一项决议,提议承认他们的独立。起初普京没有反应,但随着攻击的加剧,他在2月21日决定对议会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乌克兰右翼极端主义的根源】

普京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步骤?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这样做,因为如果他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护顿巴斯的俄语人口,俄罗斯民众不会理解。对普京来说,很清楚的是,无论他的反应和干预只是为了帮助各共和国,还是为了入侵乌克兰,西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以大规模制裁作为反应。因此,作为第一步,他承认了这两个共和国的独立。然后,在同一天,他与这两个共和国分别缔结了友好合作条约。从那时起,他可以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允许他在集体防卫和自卫的框架内进行干预,协助这两个共和国。因此,他为其军事干预建立了法律基础。

但他不仅帮助各共和国,还攻击了整个乌克兰?

普京有两个选择:第一,简单地帮助讲俄语的顿巴斯地区对抗乌克兰的军事攻势;第二,对乌克兰进行更深入的攻击,使其军事能力失效。他还考虑到,无论他做什么,制裁都会雨过天晴。这就是为什么他明确选择了最大的变种;然而必须指出,普京从未说过他想接管乌克兰。他的目标很明确: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

这些目标的背景是什么?

非军事化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乌克兰在南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之间聚集了全部军队。一个快速的行动将使其能够包围这些部队。这就是所发生的事情,乌克兰军队的很大一部分目前被包围在顿巴斯地区的一个大锅里,在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和塞维罗多涅茨克之间。俄国人已经将其包围,并正在将其消灭。剩下的就是所谓的非军事化。当俄罗斯人这样说时,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为了弥补乌克兰军队的不可靠,自2014年以来发展了强大的准军事部队,包括,例如,著名的亚速团。但还有很多。有大量这样的团体在乌克兰人的指挥下,但并非完全由乌克兰人组成。例如,亚速团由19个民族组成,包括法国人,甚至瑞士人等。这是一个真正的外国军团。据路透社报道,这些极右翼团体总共有大约10万名战士。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准军事组织?

2015/2016年,我和北约一起在乌克兰。乌克兰有一个大问题,他们正在耗尽士兵,因为乌克兰军队有很多因非战斗行动而死亡的人。他们有很多人死于自杀和酗酒问题。他们在寻找新兵方面遇到了困难。由于我在联合国的经验,我被要求提供帮助。因此,我去了乌克兰几次。主要的一点是,军队在民众中没有信誉,在军队内部也没有信誉。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越来越鼓励和发展准军事部队。他们是由右翼极端主义驱动的狂热分子。

右翼极端主义从何而来?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在被称为 "大饥荒 "的极端饥荒年代,出现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抵抗。为了资助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斯大林没收了收成,造成前所未有的饥荒。NKVD,即克格勃的前身(同时也是内务部和安全机构),执行了这一政策。NKVD是以领土为基础组织的,在乌克兰,有许多犹太人担任高级指挥职务。结果,一切都变得有点混乱:对共产党人的仇恨、对俄罗斯人的仇恨和对犹太人的仇恨。第一个极右翼团体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而且它们仍然存在。二战期间,德国人需要这些团体,如斯捷潘-班德拉的OUN、乌克兰起义军等,在苏联后方作战。当时,第三帝国的部队被视为解放者,如1943年从苏联人手中解放哈尔科夫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师 "Das Reich",至今仍在乌克兰受到庆祝。这种极右翼抵抗的地理中心在利沃夫,即今天的利沃夫,位于加利西亚。这个地区甚至有它 "自己的 "第14装甲掷弹兵师SS "Galizien",一个完全由乌克兰人组成的党卫军师。

OU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并在苏联时期幸存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敌人是苏联。苏联在战争期间没有成功地完全消灭这些反苏运动。美国、法国和英国意识到OUN可能是有用的,并支持它以破坏和武器对抗苏联。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乌克兰叛乱分子一直得到西方国家通过秘密行动的支持,如 "空气动力"、"宝贵"、"米诺斯"、"卡帕乔 "和其他。从那时起,乌克兰一直与西方和北约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正是由于乌克兰军队的软弱,才导致了对狂热部队的使用。我认为,新纳粹这个词并不完全准确。他们有非常相似的想法,他们带着他们的符号,他们是暴力和反犹太主义的,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受到一种学说或政治项目的指导。
2014年后,为安抚乌克兰局势达成了两项协议。在目前的争端背景下,这些协议的意义何在?
是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遵守这两项协议基本上导致了今天的战争。自2014年以来,据说有一个解决冲突的办法,即明斯克协议。到2014年9月,很明显,乌克兰军方无法管理冲突,尽管它得到了北约的建议。它经常失败。这就是为什么它不得不在2014年9月承诺执行明斯克一号协议。这是乌克兰政府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自封的共和国的代表之间的协议,有欧洲和俄罗斯的担保人。

【欧盟和美国的双重性】

这两个共和国的基础是如何形成的?

为了理解,我们需要稍微回顾一下历史。2013年秋天,欧盟希望与乌克兰缔结一项贸易和经济协议。欧盟为乌克兰提供了补贴、出口和进口等方面的发展保障。乌克兰当局希望缔结该协议。但这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在质量和产品方面都是面向俄罗斯的。例如,乌克兰人正在为俄罗斯飞机开发发动机,而不是为欧洲或美国飞机。因此,工业的总体方向是面向东方,而不是西方。就质量而言,乌克兰很难与欧洲市场竞争。因此,当局希望与欧盟合作,同时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关系。

这有可能吗?

就其本身而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计划没有异议。但它也希望保持与乌克兰的经济关系。因此,它建议成立一个三方工作组,制定两个协议:一个是乌克兰和欧盟之间的协议,另一个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协议。其目的是为了涵盖所有各方的利益。但正是欧盟通过巴罗佐要求乌克兰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做出选择。然后乌克兰要求有时间考虑解决方案,并要求暂停整个进程。此后,欧盟和美国没有公平竞争。

为什么?

西方媒体的标题是。"俄罗斯向乌克兰施压以阻止与欧盟签订条约"。这不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乌克兰政府继续表现出对与欧盟签订条约的兴趣,但只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考虑解决这一复杂情况。但欧洲媒体并没有这样说。接下来的几天,来自该国西部的右翼极端分子出现在基辅的Maidan上。在西方国家的批准和支持下,那里发生的一切确实很可怕。但在这里详细说明一切将超出我们的范围。

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后发生了什么?

从民族主义极右政变中产生的新的临时政府,作为其第一个正式行为,立即改变了关于乌克兰官方语言的法律。这表明,政变与民主无关,而是组织起义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产物。这一法律变化在讲俄语的地区引发了一场风暴。在南部俄语区的所有城市,敖德萨、马里乌波尔、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克里米亚等地都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乌克兰当局以一种非常大规模和野蛮的方式作出反应,召集军队。敖德萨、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短暂宣布成立自治共和国。他们以极端残酷的方式进行了斗争,最终留下了两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了自己的自治共和国。

他们是如何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的?

他们在2014年5月举行了公民投票,以获得自治权,这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看看我们的媒体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们只谈论 "分离主义者"。但这八年来完全是个谎言:他们总是谈论分离主义者,但这是错误的,因为公投非常清楚地提到了乌克兰内部的自治。这些共和国想要某种瑞士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这么说。人民接受自治后,当局要求俄罗斯承认这些共和国,但普京政府拒绝了。

【克里米亚的独立斗争】

克里米亚的发展不也与此有关吗?

我们忘了,克里米亚是独立的,甚至在乌克兰独立之前。1991年1月,当苏联仍然存在的时候,克里米亚举行了全民投票,要求由莫斯科而不是基辅管理。因此,它成为一个自治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直到6个月后的1991年8月才举行自己的独立公投。当时,克里米亚不认为自己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但乌克兰并没有接受这一点。从1991年到2014年,这两个实体之间的斗争一直在进行。克里米亚有自己的宪法,有自己的当局。1995年,在《布达佩斯备忘录》的鼓励下,乌克兰用特种部队推翻了克里米亚政府并废除了其宪法。但这一点从未被提及,因为它将为当前的发展带来完全不同的启示。

克里米亚的人民想要什么?

事实上,克里米亚人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从1995年起,克里米亚由基辅的法令来管理。这与1991年的公投完全相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克里米亚在2014年非法政变后,新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府在乌克兰上台后举行了新的公投。其结果与30年前的结果非常相似。公投后,克里米亚要求加入俄罗斯联邦。不是俄罗斯征服了克里米亚,而是人民授权其当局要求俄罗斯接纳他们。1997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还有一个友好条约,乌克兰在其中保证了该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2014年2月,当俄语被禁止作为官方语言时,这就违反了这一条约。

现在很明显,那些不知道这一切的人,有可能会误判形势。

回到《明斯克协议》。除了乌克兰和各自治共和国之外,还有担保人,德国和法国站在乌克兰一边,俄罗斯站在自封的各共和国一边。他们在欧安组织的框架内发挥了这个作用。欧盟没有参与,这只是欧安组织的事情。明斯克一号协议签署后,乌克兰立即对这两个自治共和国发起了反恐行动。乌克兰政府完全无视它刚刚签署的协议,开展了这次行动。乌克兰军队在Debaltsevo再次遭受彻底失败。这是一场大败。

这是否也是在北约的支持下发生的?

是的,人们想知道北约军事顾问做了什么,因为叛军的武装力量完全击败了乌克兰军队。

这导致了第二项协议,即2015年2月签署的明斯克协议,该协议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基础。因此,根据国际法,该协议具有约束力,必须予以执行。

这是否也受到了联合国的监督?

没有,没有人关心,除了俄罗斯,没有人要求遵守明斯克二号协议。突然间,只有诺曼底模式的谈论。但这完全没有意义。这个 "格式 "是在2014年6月庆祝D日的时候诞生的。战争的前主角、盟国元首以及德国、乌克兰和其他国家的代表被邀请。在诺曼底模式中,只有国家元首的代表,自治共和国显然没有出席。乌克兰不想与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代表交谈。但如果你读了明斯克协议,乌克兰政府和各共和国之间应该有一个协商,以便修改乌克兰的宪法。所以这是一个乌克兰内部的进程,但这不是乌克兰政府想要的。

但乌克兰人也签署了该协议...

...是的,但乌克兰总是想把他们的国内问题归咎于俄罗斯。乌克兰人声称,俄罗斯袭击了乌克兰,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但很明显,这是一个国内问题。自2014年以来,欧安组织监察员从未见过俄罗斯的军事单位。两项协议都非常清楚和准确:解决方案必须在乌克兰境内找到。这是一个在国内获得一定自主权的问题,只有乌克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与俄罗斯没有关系。

为此,我们需要对宪法进行规定的调整。

是的,没错,但还没有做到。乌克兰在这方面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成员也没有对此作出承诺,相反。局势一点也没有改善。

俄罗斯是如何表现的?

俄罗斯的立场始终未变。它希望《明斯克协议》能够得到执行。八年来,它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在这八年里,出现了各种侵犯边界的行为,炮击等等,但俄罗斯从未对协议的履行提出质疑。

乌克兰是如何进行的?

乌克兰在去年7月初颁布了一项法律。这是一部根据种族给予公民不同权利的法律。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35年的纽伦堡种族法。只有真正的乌克兰人有充分的权利,而所有其他人只有有限的权利。就在这之后,普京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了乌克兰的历史成因。他批评说,可以对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等进行区分。他写文章是为了回应这项法律。但在欧洲,这被解释为他不承认乌克兰是一个国家,他的文章试图为可能吞并乌克兰进行辩护。在西方,人们相信这一点,而没有人知道普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其实际内容是什么。很明显,在西方,其目的是尽可能给普京一个负面形象。我读过这篇文章;它非常有意义。

俄罗斯人难道不会期待他对此发表评论吗?

当然,在乌克兰有这么多俄罗斯人。他必须做一些事情。如果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对人民来说是不对的(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也有保护的责任)。所有这些小细节绝对是它的一部分,否则我们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普京的行为,才能看到战争是越来越被挑起的。我不能说普京是好是坏。但我们在西方对他的判断显然是基于错误的因素。

【瑞士脱离了中立国地位】

你对瑞士上周末的反应有何看法?

这真是一场灾难。俄罗斯制定了一份48个 "不友好国家 "的名单,而你意识到瑞士也在其中。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但瑞士自己也有责任。瑞士一直是 "中间的人"。我们促进了与所有国家的对话,并有勇气站在中间。关于制裁的问题有歇斯底里的说法。俄罗斯对这种情况有很好的准备,它将受到影响,但它准备承受其影响。然而,制裁的原则是完全错误的。今天,制裁已经取代了外交。我们在委内瑞拉、古巴、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看到了这一点。这些国家除了有一个不讨好美国的政策外,什么也没做。这就是他们的错误。当我看到残疾运动员被暂停参加残奥会的时候,话都说不清了。这是完全不合适的。它影响到了个别的人,这简直是倒行逆施。这就像法国外交部长说俄罗斯人民必须遭受制裁一样卑鄙。在我眼里,说这话的人毫无荣誉可言。发动战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这样的反应简直是可耻的。

您如何看待人们走上街头反对乌克兰战争的情况?

我问自己:是什么让针对乌克兰的战争比针对伊拉克、也门、叙利亚或利比亚的战争更糟?在这些案例中,我们知道,没有对侵略者美国或那些提供用于对付平民的武器的人进行制裁。谁在为也门示威?谁为利比亚示威,谁为阿富汗示威?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会在阿富汗。我从情报来源得知,从来没有任何明确的迹象表明阿富汗或乌萨马-本-拉丹参与了9/11袭击,但我们还是在阿富汗开战了。

为什么?

2001年9月12日,恐怖袭击刚结束,美国想进行报复,决定轰炸阿富汗。美国空军参谋长说,在阿富汗没有足够的目标。对此,国防部长回答说:"如果我们在阿富汗没有足够的目标,那么我们将轰炸伊拉克"。这不是我编的,有消息来源,有文件,也有在场的人。这就是现实,但我们被宣传和操纵所动摇,走向了 "正确 "的一方。

如果让我总结一下这次采访,你的回答已经清楚地表明,西方长期以来一直在火上浇油,挑衅俄罗斯。然而,这些挑衅行为在我们的媒体中很少被报道,但普京的回答只是部分地或以扭曲的方式给出,以便尽可能地保持一个战争贩子和怪物的形象。

我的祖父是法国人,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名士兵,经常给我讲这个故事。我不得不说,西方政客的歇斯底里、操纵和不经大脑的行为让我想起了今天的1914年,这让我非常担心。当我看到我们这个中立的国家不再能够采取独立于欧盟和美国的立场时,我感到羞愧。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了解所有这些事件背后的事实。这是瑞士追求合理和平政策的唯一途径。

鲍德先生,感谢你接受采访。

采访托马斯-凯泽
洋洋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上午 10:19
大陸的飛安紀錄其實很優秀,上次發生重大飛安是在12年前。
上個月新聞報導 : 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137个月,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业绩,也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

希望C919早點上馬取代波音,杜絕外國民航機的後門及軍事資安洩密的隱患。


2022-02-25 15:52:13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在今天(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已实现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

民航局航安办主任 朱涛:截至2022年2月19日,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137个月,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业绩,也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

这位负责人说,近5年多来,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每飞行一万小时,所发生的责任征候和严重责任征候次数,处于历史最低。安全运行质量持续提升。近日,为夯实安全工作成果,民航局还专门引发了《民航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的问责对象,实现了对安全监管失职追责的全覆盖。同时,对于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形、追责调查启动条件、责任追究主体等
进行了细化。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2.03.22 發佈時間: 上午 9:22
最近停電頻仍,如果對於事件的判斷,能夠維持理智而不被念想所取代,那麼應該能夠得到台灣已經缺電的結論,所以幾年前一些慘被「覺青」砲轟的專家評估是對的。

關於停電的理由,從民眾在家「煮火鍋」,到現在的小動物誤觸事件,不是蜥蜴、壁虎,就是松鼠、鳥兒築巢,經濟部對此的解釋是「動物碰觸年年有」,但是「逐年改善」,從2015年的3600多件到去年1700多件,好像政府相當認真在為民服務。但是2015年有這麼頻繁地無預警停電嗎?動物碰觸件數頻繁的年頭,沒有頻繁的停電,反而是動物碰觸減少後就頻繁停電了,所以經濟部想說的是「動物誤觸電網可以減少停電」?如果是這樣,從2015年以後的「逐年改善」根本不是改善,應該主動加強動物碰觸電網才對。這個政府說謊已經成為習慣,為了圓謊只好繼續扯,扯到自我矛盾,但自我滿意度還是相當高。所以每天看著一群小丑在台上耍猴戲,這就是台灣人要的?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