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 葉小慧
你個共產黨連高官性侵都不被允許在乎,你卻在扯淡美國民主啊?黨外當初怎麼拿民主打國民黨?怎麼你又來表演兩套標準?好嘛來看看你偉大共產黨當年是怎麼信誓旦旦,賭咒發誓要學習英美老牌民主國家的民主!你這違逆毛主席教訓的傢伙,當不了魯迅,一定變李敖啦! XD
以下來自『歷史的先聲』,『笑蜀』著。
美国国庆――《新华日报》社论1946年7月4日
----------------------------------------------------------------------------------------
七月四日是美国国庆日――独立纪念日。一百七十年前的今天,美国人民发表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独立宣言》,从此展开了反对英国殖民地统治者的独立战争。
为《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幸福”等崇高理想所鼓舞的美国人民,历尽困难挫折,奋战八年,终于赢得了民族革命战争,如列宁所说的,是“最伟大的,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之一。独立宣言并昭示我们民族独立与民主自由不可分离的真理。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独立宣言》、消灭大地竹筏安、思想自由法案、全民教育法案、禁止输入奴隶和限制奴隶法案的起草者哲佛逊,黑奴解放者、穷木工的儿子林肯,领导美国反法西斯战争、倡导四大自由的罗斯福,就是代表这一独立宣言历史传统的美国人民的领袖。
中国人民歆羡美国人民的光荣历史传统。百余年来,中国人民不折不挠地为自己的独立民主自由英勇奋斗,并经历了自己的“独立战争”――抗日战争。由于今天中国的环境与一百七十年前美国的环境不同,在中国人前面,不仅有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因此中国人民在百年艰苦斗争和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还没有能够向美国人民在八年独立战争之后,迅速实现民治、民有、民享的共和国。今天大半个中国的人民正在呻吟与国民党独裁政府的虐政之下。这个政府,正如美时代杂志记者所称呼的,是一个“恶政府”。引美国《独立宣言》的话来说,它“一贯地追求同一目标的一连串的虐政和篡窃,证明有把人民置于绝对专制之下的阴谋。”《独立宣言》中说:“推翻这样的恶政府,并为人民的日后安全设立新的保障,就成为人民的权利和天职。”可是我们中国人民向来是最宽大的。今天中国人民对于这样一个“恶政府”,并不运用美国独立宣言所说的“推翻”它的“人民的权利和天职”,而只是要求它放弃“绝对专制”,经过和平的政治协商方式,把现政府改组为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政府对于中国人民这样仁至义尽的最低限度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政策呢?它的政策,就是发动大规模内战,就是加强特务恐怖,就是血腥镇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运动,就是不惜牺牲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利益来维持它的“绝对专制”。
对于中国这样也“恶政府”,美国当局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谁都知道,美国当局今天的政策,是无条件地以强力支持蒋介石政府,使它有恃无恐地坚持独裁内战,陷中国于内战、恐怖和贫困的惨境。美国当局,除了已经进行的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如以大量物资供给、装备、训练、运输蒋军,替蒋军护路、筑路、保护港口、长期在华驻军等方式助蒋内战)以外,还向美国国会提出军事援蒋法案。这个法案,不仅将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民主事业,而且将使蒋军完全成为外国的附庸,将使中国变为菲律宾第二。这就是说,美国帝国主义分子,通过中国的独裁者蒋介石,企图使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战胜利之后,还要尝受殖民地奴隶的滋味。这是中国人民所坚决反对的。美国人民是不难了解中国人民这一正义的立场的。他们一定会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美国人民在八年独立战争胜利之后,还要受另外一个外国的统治,继续殖民地的生活,那么美国人民能不能忍受呢?显而易见的,美国人民是绝对不会忍受的。林肯有言:“我几不愿做奴隶,也不愿当做奴隶主。”但是在今天美国,却有少数帝国主义分子正在妄图做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奴隶主”。无疑的,曾经饱尝过殖民地压迫并从这个压迫下解放出来的美国人民,对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民的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斗争,是一向具有热烈的同情的。如果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仍然被法西斯的“恶政府”所统治,那么中国不会有和平,世界也不会有和平,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对美国人民的灾难。因此,美国人民对于少数帝国主义分子想做“奴隶主”的企图是痛恨的。美国人民和各界民主人士反对当局干涉中国内政的运动正在增长;美国远东民主政策委员会的宣言、美国“争取和平委员会”纽约分会的反对使美国陆军训练中国军队的决议和德拉西议员在众议院的发言仅仅是几个例子而已。际兹美国国庆,我们除向美国人民致热烈的庆贺外,并号召他们发扬独立宣言的光荣传统,一致起来制止当局对国民党独裁政府的一切援助,收回所有租借军火,要求当局立即撤回在中国领土上的海路空军,要求政府和国会撤销军事援华法案,迅速改变美国现行对华政策,这样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与独立自由的努力不受到外力的干涉,使中美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能够不断增进,中国两国的经济文化关系能够在平等互惠原则下日益发展。
我们中国人民坚信:我们争取和平民主与独立自由的斗争,必然获得美国人民及其他各国人民的有力的声援,正如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中获得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援助,在解放黑奴战争中获得欧洲大陆各国人民特别是英国人民的声援而阻止了英国当局的干涉一样。中国人民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新国家,不大目的誓不中止。在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世界各国人民运动的声援下,不管还有许多巨大的困难和阻碍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能加以克服,取得我们的正义事业的最后胜利。
美国的教育和民主——《新华日报》1944年6月25日
-----------------------------------------------------------------------------------------
北美合众国成立的时候,马上就认识了全体人民受教育的基本重要性。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人们很早就开始了解,如果政府的基本决策须由人民通过自己所选的代表们来决定,那么人民就必须握有了解问题的手段。因此,美国现在实施着的青年教育制度,大约在两百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建立了。
原则虽然很快就被人接受,但自由公共教育制度,使全体人民可以获得基本知识的教育制度真正建立起来的过程,是长久而缓慢的。虽然使全美国青年都受初级教育这一目标已经大部分实现了,确立教育制度的过程却还在继续中。民主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经常改变和改进,目前战争环境对于教育的要求,就可以很容易说明这一点。
不论在欧洲战场或太平洋战场,联合国家今天正在取得胜利,主要地是因为英美的教育制度优于轴心国家的教育制度。那结果,可以在许多方面看到。由于人民教育程度早,美国就能够很快地重新组织全国的生活,从平时生活转入战时生活,美国就可能生产已为全世界知道的令人难于置信的大量的军需物品,练出一支全世界最大的战斗的力量之一的部队。要没有民主的民众教育,那是不可能的。
那成为可能,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青年人不但学到基本的语文和科学,学到各国的政治和历史,而且学习如何思想,如何去发现真的和假的,如何组织自己,实行合作的团体活动。美国青年在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学习如何负责任,如何独立思考。不论在课程中,在学校生活中,教的都是这些东西。在美国现代化的小学中,教学的进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趣的合作事业。学生学到和自己切身有关的一切材料,这样就对于学习发生兴趣。在教授各科中,经常使用问题法,把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放在学生的面前。问题的解决,也许需要参考图书馆里的书本里的一些材料,也许学生们不得不去请教镇市上的某一个商人,才有办法;这之后,也许还得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计算一下。最后,教师和全体学生把各人所得的材料汇合拢来,开会自由讨论,在会上,判断了各人所得的事实和知识之后,才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美国学校里的教师们帮助孩子们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经验。
这种教育的结果,使美国人民具有十分熟练的才能,而且一方面注重个人的责任,另一方面注重个人和别人合作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这些本领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效用。美国参战后的二年半中,受训练学习新的工作的人在三千万以上。美国工厂里今天有好几百万人是短短的几个月以前还没有梦想到会在工厂里作工的人。现在美国武装部队有一千二百余万人。两年以前,这些人之中大多数还不知道如何使用现代化武器。但现在,他们都学会了。他们都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作战所需要的新的技术。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能力已经救了国家。
这种教育制度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小学和中学是战时许多社会活动的中心。美国小学生已经收集了几百万吨的废铁、废橡皮,废纸和废油脂。学校对战争尽了很多的力量,而且卖出战争邮票和公债票,募集了巨额的款项。中学的课程已经改动了,改得更适合于美国青年进入军队或工厂服务。美国青年满了十八岁的,差不多全部进军队服役。专科学校和大学,没有一所是象平时一样照常开课的。美国教育制度所以能在短时期内作这些变革,因为它是由负责的和受过民主教育的人民所管理的,这些人的思想和工作,是在使教育成为人民生活中的真正的一部份,使学生的知识和品性的发展,成为民族的力量的真正的工具。
的确,美国民主的基础是自由和民众化的教育。这次世界大战中,民主国家正在胜利,因为民主国家不仅教育了它的青年,而且教育了全体公民。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爱玛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们离得很远。百十年来,我们之间接触着的也还不过是我们两大民族间的极少数极特殊的一部。但,我们坚信,太平洋是不会阻隔我们人民与人民间的交谊的。在患难中,我们的心向往着西方。而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后,为着要在战争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科学的领域里更有待于盟邦的援助。在过去,民主润泽了我们的心;在今后,科学将会增长我们的力。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罗斯福的广播演说:四大自由——《新华日报》社论1943年7月31日
------------------------------------------------------------------------------------------
一个强有力的攻势,正在全世界展开。
这是同盟国在军事攻势之外的一个政治攻势,向法西斯主义进击的民主主义的攻势!
这是雪球般的运动,越滚越快,越滚越大,越滚越有力。任你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它。这又象狂澜决堤,无往不届。任你是什么妖魔鬼怪,也经不住它,终归是冲刷一空。
野兽横行的世界,需要它;乌烟瘴气的世界,需要它。它带给人类以自由和平及幸福。它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世界火山是终于要爆发的。沸熔的越久,爆炸得越烈。意大利这座火山,终于给法西斯主义第一个爆炸。
人民的呼声,终于是人民的。邱吉尔在大西洋对岸一声怒吼,太平洋上也发出了罗斯福的又一声巨响。民主自由,震天地响遍几大洋。
民主是呼声,是力量,是胜利的保障。
罗斯福所倡导的四大自由,也是中国所一致崇奉的,让我们试引一点他的话:“……我们在任何方面,都不致于和法西斯主义谈商,我们不容法西斯主义有丝毫的残留,意大利最终必将重新建立它自己;担任这工作的,就是意大利民众,他们将依照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基本原则,选择他们本身的政府,同时联合国家也不致遵循墨索里尼希特勒待遇它所占领各国的方式,就是说掳掠和饥馑的方式。”
“在纳粹法西斯或日本军阀占领的每一国土中、人民都已被贬至奴隶的地位,我们决心为这些被征服的民族,恢复人类的尊严,使为本身命运的主宰,有言论和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我们已开始履行这一诺言了。”
只有彻底反法西斯的,坚决拥护民主的人物,才能这样自信的提出这样的民主主张。罗斯福说这些话,更可见其伟大处。
罗斯福的民主主张,正是意大利和一切法西斯国家内人民的主张。眼前的事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意大利的人民,不是在呼喊“和平,自由,不流血”的口号吗?意大利的人民,不是在直接惩罚法西斯的组织和领袖吗?是的!“我们不容法西斯主义有丝毫的残留”!意大利的人民,不是在要求解散和摧毁法西斯党吗?(被略)是的,意大利的人民是在为四大自由而斗争,是在依照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基本原则而做本身命运的主宰!
罗斯福和邱吉尔是应该受尊敬的,因为他们能够代表民主主义的精神。
我们听到罗斯福和邱吉尔的民主呼声,真是兴奋。因为这是胜利的保障。我们听到意大利人民的呼声,也非常兴奋,因为意大利就要见到自由和平及民主的曙光了。
罗斯福所倡导的四大自由。(被略)
我们竟不能自禁的要把不能奔放的奔放出来,参加到讴歌四大自由的大队人群中去。
胜利在招手。(被略)让我们大踏步的(被略)迎接胜利。
全世界民主大家庭的家法适用于中国——《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社论
-------------------------------------------------------------------------------------------
美国前副国务卿威尔斯先生上日在《自由世界》上发表了一篇题名《新闻自由——人权的柱石》的文章(原文载本月十四、十五日《大公报》),对战后世界的言论,特别是新闻自由的问题,抒发了更深一层的探讨,提出了更具体的方案。虽然他认为“宣传造成了希特勒”一点,还有值得讨论之余地,但是他说当时国际间缺少一种干涉乃至制裁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新闻服从于统制”的事实,是值得注意深省的。拿德国的例子来说:“希特勒在一九三三年二月间获得政权,自此以后,仅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德国的报纸广播,如果要继续经营,不但不得发表纳粹领袖不愿意让德国公众知道的消息,而且还需要发表希特勒乐于让德国公众知道的消息”。掩盖真相,捏造新闻,于是德国人民就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世界其余部分时局发展的真实消息。这是希特勒驱使德国人民走上黩武侵略的最基本的武器,而这种武器在战前和战争中的今天,也还广泛地使用在法西斯的乃至亲法西斯的国家里面。
威尔斯先生真知灼见地指出:这种“新闻统制”和毒品贸易人口贩卖同样的是一种有关全体人类幸福的不可忍受的制度,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企图行使这种法西斯制度的时候,正象我们不能听任一个国家用鸦片毒品来荼毒其余各国人民幸福一样,除了用国际道德舆论遣责之外,还该有一种集体的国际机构的力量,来制止和消灭这种罪恶的滋长。他强调地指出:只有这种国际机构的具体的明文规定和实力制裁,才能保证全世界人民真真享有言论自由,才能真真阻止法西斯主义的再度生长,而这种国际规定,绝不是那些“懦怯的反对派”所叫嚣的所谓内政干涉。正如国际机构切实调查和制止一个国家的贩卖吸食鸦片毒药不能算是内政干涉一样,战后国际机构经常不断地调查和阻止“新闻统制”正是保障国际永久和平的最基本最必要的事情。
威乐斯氏具体地建议:“规定一个国家必须能以其宪法或基本大法表现其已予其国民的信仰的自由,以其新闻的自由,而使此种自由成为人民不可动摇的权利。”当然,单单宪法文字上的规定是不够的,国际机构要求每个政府都能以实践这种规定作为参加国际机构的条件,“如果有人因某一政府剥夺了人民的各种自由而提出控诉,这样的问题应当由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庭注意而加以裁定。假如,任何一个政府触犯了它加入国际机构当时所作的诺言,破坏了它应当履行的义务,那它就显然再没有资格被认为国际社会的优秀分子,并应当受到国际机构宪章可能规定的制裁与惩处。”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
德黑兰会议庄严地宣言,我们要创造一种“必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的和平,这是没有“暴政和奴役,压迫和苦难”的“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大家庭”的崇高的理想。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好感,而企图剥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自由的分子将会没有资格跨进“民主大家庭”的大门,因为在这大家庭的门上已经挂出了一条家法:“剥削言论自由的法西斯分子不得入内。”
原题《民主大家庭的家法》
国际民主与国内民主不要分割——《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社论
--------------------------------------------------------------------------------------------
罗斯福总统在其致美国第七十八届国会咨文中,提到了美国国内右派反动分子的问题。他说:“真的,如果这种反动发展了,如果要重演,而我们又回到一九二○年后的所谓‘正常’时代,那么,我们敢断定,我们纵然在国外战场上克服敌人,但在国内也必屈服于法西斯主义之下”。罗斯福总统在这里不但为美国国内提出了右派反动的问题,而且为其他许多国家国内提出了右派反动的问题。
我们敢说:许多重要国家国内的右派反动问题,决不止于是一个国内问题,这必然成为一个国际问题。由于一个国家在国内屈服于法西斯主义之下,因而它在国际间也必然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支柱,而不能为民主主义的支柱。以故目前讲求国际民主的人,首先就要讲求国内的民主。
国际民主既然与国内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参加到世界民主国家家庭中去的人们,就无法违反国内民主的原则。因为今天世界上所最恐惧的东西就是法西斯主义。罗期福总统主张免除恐惧的自由,应当首先解释为把法西斯的威胁和恐怖加以彻底免除的自由。如果任何国家国内关于法西斯的恐惧,没有彻底免除,那就等于整个国际间关于法西斯的恐惧,没有解除。
无论国内的民主也好,国际的民主也好,都要从本质上表现,形式是次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民主就是人权。人权不外乎行使人民的权力以及享受人民的权利。人民无法行使权力,也就无法享受权利。目前测量民主的程度,不仅是拿享受权利来做标准,而且是拿行使权力来做标准。我们不要以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仅仅是一个权利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权力问题。只有实际行使这种权力;才能叫做享受权利。
在这次反法西斯主义的战争中,在英美两大民主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民都感觉到他们国内的民主非常不够。罗斯福在其咨文中提出要承认一个《第二人权宣言》。在保障人权方面,我们中国更应当与我们的伟大盟邦——美国——竞赛。
再者,民主与和平是密切联系的。这就是说,国内的民主与国内的和平是密切联系着。同时,任何国家内的民主与和平又与国际的民主与和平密切联系着。我们中国今天与英美两大盟邦比肩作战。……因此,也就是为了国际的民主与和平而斗争。
言论思想自由和国际文化交流——《新华日报》1944年4月10日社论
---------------------------------------------------------------------------------------------
近来,各地方谈论言论自由的很多,这现象该值得兴奋和鼓励的吧?!这无论如何也可以表示人民都有这样的需要,都认识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访英团回国之后,王云五先生谈到过英国的言论自由等问题,我们已经评论过了。那天在国民参政会上,访英团也作了报告。其中说到:“英国原为言论自由国家,各地报纸向来很发达。”这句话在我们读了之后,真是感慨颇多。原来报纸发达,是以言论自由为前提;言论自由有促进报纸的发达,又由访英团加以证明了。舆论没法蓬蓬勃勃的发展,这对舆论界是件苦事,对政治却是个损失。
这些话本来都是老生常谈了,可是谈到言论自由就总会联系到。
问题还不只此。访英团还提到英国文化界希望加强中英文化联系,特别注意交换教授学生及图书等事。这是很重要的。正象访英团所说:“双方应即积极推动。”英国既“原为言论自由国家”,学术研究自然也是自由的了。那么,交换而来的教授和学生,正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出来的。他们的思想是没有受过任何限制的,言论在战时所受的拘束是也与平时差不多的,这也就是说他们只看得惯过得惯这样的自由环境。中国欢迎他们来,是欢迎他们到一个民主国家来,在他们想象中是和他们本国一样的自由环境;中国怎样才能让他们证实这种想象呢?怎样才能使他们有“和在家里一样”的感觉呢?反过来说,英国既认中国是民主国家,一定希望中国的交换教授和学生,也有充分的自由精神,也能表现出中国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才行。这些道理很简单,民主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一定是民主的文化。也必须有民主自由,这各文化交流才能互相推进,才有意义。写到这里,可以举一件小事情,说明没有民主自由,是阻碍国际文化合作的。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团体,向政府提出要求,在中国留学生监督控制学生思想的办法废除以前,停止接受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和学院读书。这显然是因为思想言论自由是美国的民主传统,特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民主国家亲密团结的时候,不能不对违反民主的措施,表示抗议。虽然这项要求,政府是否接受,还不得而知,以著名的大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来,各国就该严重注意了。这实际上是要求把国际文化交流提到更高的原则,就是说,这种交流一定要以民主主义为共同的出发点和基础,民主国家只能帮助民主国家,也只能向民主国家获得帮助。
从国内人民要求、国际潮流所趋看来,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等等,已不能不赶快从原则的讨论,走上切实的现实了。
123
發佈日期: 2021.12.08
發佈時間:
上午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