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以色列與中東歷史年表

李鑑慧 參考衛報年表編譯

1881
現今以色列世居著猶太人,但是數量遠不及巴勒斯坦人。過去幾個世紀,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持續零星移民至此。

1881年標示著以色列人第一次集體性重返Eretz Yisrael–以色列之地。第一批重返者來自俄羅斯與葉門。隨著俄羅斯與羅馬尼亞對猶太屠殺的加劇,這波遷徙運動也加速。

1881年居住於現今以色列之猶太人約有兩萬四千人。往後二十年間,估計有三十至四十萬猶太移民抵達。這時此地仍受奧圖曼土耳其人統治,他們稱之為巴勒斯坦,將之視為敘利亞南部之一部分,在行政上區分為三部分。

1896
猶太復國運動之父西奧多.赫左(Theodor Herzl)出版《猶太國家》(Der Judenstaat;Jewish State)一書,受諸多歐洲猶太評論嘲笑,但在長期受迫害與醜化的眾多猶太人當中,卻深深引起共鳴。

1897
第一次猶太復國會議於Basle舉行。來自歐洲各地的猶太代表接受一個民族國家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清楚這國家應成立於何處、該如何實現。這會議替往後的「世界猶太復國組織」(World Zionist Organisation)鋪下準備之路。

1916
「塞克斯-皮克協議」(The Sykes-Picot agreement)。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死傷無數之時,懷抱帝國心態的法國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將戰後中東地區劃分為各自勢力範圍。

1917
「貝福爾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隱晦政治辭令的經典作。英國外交部長詹姆士.貝爾福(James Balfour)寫信給「世界猶太復國組織」的羅斯察德爵士(Lord Rothschild),允諾各方所需:「英國政府樂於見到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國家,並且將盡一切努力協助達成這個目標;我們明白這不應影響巴勒斯坦非猶太人之民權與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國家之猶太人所享的權利與政治地位。」

1920
凡爾賽和平會議決議將今之以色列及其佔領區與約旦,交由英國政府託管

前自由黨內閣與著名英國猶太人赫伯山繆(Herbert Samuel)擔任第一位High Commissioner。依照託管原則,英國必須落實貝福爾宣言並在行政上「促使猶太移民於適當條件下移民,鼓勵猶太人比鄰開拓定居。」

土耳其統治末年,聖地上的猶太人口減少至六萬左右。戰後新移民重新湧入;1919-23年間,約有三萬五千人來自歐洲與美國。1920年,武裝猶太保護運動Haganah成立,猶太復國運動逐漸茁壯。

1922
英國第一份巴勒斯坦白皮書中劃分兩個行政區;較大的東區名為Transjordan,由被驅逐出沙烏地阿拉伯的回教首領Abdullah統治,享有部分自治。英國並規定猶太人只能在約旦裂谷西邊定居,此舉激怒了激進猶太復國主義者。

1929
以色列屯墾區之快速擴張引起多地阿拉伯暴動,超過130猶太人被殺。這些暴動預兆了1936年更血腥的阿拉伯起義。1936年,巴勒斯坦與猶太非正規軍第一次產生衝突。猶太勢力由一位年輕的狂熱基督徒與復國主義者歐得文格(Orde Wingate)所領導,最後獲取勝利。

1937
巴勒斯坦起義時,英國的「皮爾委員會」(Peel commission)提議將聖地分為猶太與阿拉伯兩個區域。

1938
世人若仍不明德國納粹之意圖,在殘暴的Kristallnacht血腥大屠殺後已不再存疑。

1939
英國提出具有善意但卻毫無可行性的巴勒斯坦十年內獨立計畫,並建議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治。

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人逐漸明白希特勒將展開對付猶太人的「最後解決方案」(the final solution)–也就是所謂的「大屠殺」。

1944
由以色列未來首相比金(Menachim Begin)所領導的激進猶太地下組織(Irgun Zva’i Le’umi)無意配合戰時合作計畫,向英國於巴勒斯坦的統治當局宣戰。

1946
英國批准Transjordan獨立,產生了今日的約旦王國(Kingdom of Jordan)。英國持續統管約旦河以西之地,也就是巴勒斯坦。猶太激進獨立運動此時更加激烈,引發耶路撒冷「大衛王旅館」爆炸事件。

1947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投票決議分割巴勒斯坦,將之區分為猶太與阿拉伯控制兩區。猶太人接受了聯合國的計畫,但是巴勒斯坦人和鄰近的阿拉伯國家憤然拒絕。

1948
阿拉伯軍隊進攻。大衛班固里昂(David BenGurion)宣布以色列獨立。這新興國家已然面臨生死存亡之戰

1949
儘管人數上遠超過以色列,阿拉伯軍隊卻被以色列軍隊一一擊破。以色列與埃及、黎巴嫩約旦敘利亞紛紛簽署協議。至少有七十萬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

1956
埃及民族英雄納瑟(Gamal Abdel Nasser)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引發英、法嚴重軍事反擊。在倫敦與巴黎默許下,以色列侵略並征服西奈半島。華盛頓迫使英、法與以色列撤軍。

1961
阿道夫.艾克曼(Adolf Eichmann),希特勒「最終解決方案」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於阿根廷被捕並偷渡送往以色列。他在史上第一次電視轉播之審判中,被以種族屠殺之罪名判處死刑,成為以色列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死刑犯。

1967
六日戰爭。在納瑟慫恿之下,阿拉伯軍隊進軍以色列邊界。在一項大膽精湛的先制攻擊中,以色列攻向埃及、約旦與敘利亞,佔領了西奈、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以及戈蘭高地。這場戰爭只歷時六天,阿拉伯軍隊慘敗。聯合國安全會議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佔領區。此決議至今仍尚未落實。

1968
初成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採行國家憲章,堅持所有巴勒斯坦人的返鄉權。

1969
阿拉法特被選為巴解主席。

1971
黑色九月。巴解激進份子劫持三架客機,迫降至約旦。為回應西方世界之激憤,約旦國王胡笙令其軍隊消滅巴解。在一場激戰後,巴勒斯坦領導被逐出約旦,於黎巴嫩重建基地。

1972
十一名以色列運動員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被謀殺。以色列誓言將徹查並消滅所有涉案者。不久,十一名被指認的兇手或策劃者中,有九名被以色列暗殺

1973
永吉普之戰(Yom Kippur war)。在永吉普日,也就是猶太曆法十月中最熱的一日,埃及以及敘利亞軍隊出奇不意地向蘇伊士運河以及戈蘭高地發動襲擊。以色列奮力反擊,將原已喪失之疆域,連帶更大土地又重新奪回。以色列第一次展現其軍事之脆弱。此戰所帶給以色列社會的震驚,也提早結束了其第一位女性首相戈達米爾(Golda Meir)的政治生涯

1976
以色列於烏干達突襲安特保(Entebbe),成功救援被挾持客機中的人質,重拾軍事信心。

1977
出乎各國意料之外,埃及總統安瓦.沙達訪以色列,於國會發表演說,為和平協定鋪路。

1978
在美國總統卡特的協調下,以埃和平協議落實於大衛營協定

1981
由於擔憂伊拉克領袖沙達姆.海珊從事核武發展,以色列戰機摧毀伊拉克於歐席拉克(Osirak)的核子反應爐。

1987
巴勒斯坦第一次抗暴運動於被佔領區展開。

1993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於挪威展開秘密和談。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在美國白宮前的握手開啟了奧斯陸協議

1994
一名猶太極端份子Baruch Goldstein於希伯倫一古老清真寺中以來福槍射殺29名阿拉伯人。

1995
以色列總理拉賓於台拉耶夫一和平集會中遭一猶太狂熱份子Yigal Amir射殺身亡

1996
發生於耶路撒冷與台拉耶夫擁擠公車上一系列自殺炸彈攻擊事件影響了和平進程以及政府領導人裴瑞茲(Shimon Peres)的支持度。在以色列大選中,裴瑞茲被其右派政敵納坦雅胡(Binyamin ‘Bibi’ Netanyahu)徹底打敗。

1999
醜聞不斷的納坦雅胡政府於大選中被前陸軍統帥巴拉克(Ehud Barak)所領導的工黨聯合政府所取代。巴拉克承諾將帶來最終和平方案。

2000
第二次大衛營和談因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而失敗。在這時,以色列右派領袖夏隆(Ariel Sharon)前往耶路撒冷的回教聖地,引起巴勒斯坦人的憤怒。幾天的衝突導致數十人死亡。美國總統柯林頓於其任內最後數月試圖恢復和談,但是終至徒勞。

2001
死亡人數不斷增高;至年底已超過一千人,多數為巴勒斯坦人。美國試圖促成停火,但是並無成功。美國新任總統布希支持成立巴勒斯坦國,但在九一一事件後逐漸排斥阿拉法特。以色列在夏隆的領導下對巴勒斯坦地區不斷猛烈攻擊,造成死傷無數,並且不願視阿拉法特為和談夥伴。

2003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當局接受了美國、聯合國、歐盟以及俄羅斯所聯合提出的「路線圖」和平計畫。這個計畫要求在2005年成立巴勒斯坦國,但是並沒有提出任何機制能夠確保雙方履行國際法下的義務。

以色列動工興建隔離牆,宣稱為維護以色列安全,防止恐怖攻擊者進入以色列。
巴勒斯坦第二次抗暴運動三週年,總計巴勒斯坦死亡人數近三千,以色列近一千。

2004
七月,國際法庭判定以色列之隔離牆違反國際法,應予以拆除。
十一月,阿拉法特過世。

2005
一月,巴勒斯坦大選,阿巴斯(Mahmoud Abbas)獲選擔任總統。夏隆的「撤離計畫」(“disengagement plan”)撤離了迦薩走廊的以色列屯民與軍隊。

2008
十二月,以色列入侵迦薩,造成逾1400巴勒斯坦人死亡,逾五千巴人受傷。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