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五)後記:在地行動

作者:wendelin
2005.05.12
原載:精靈之屋
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或許,是腦袋裡的東西決定我們看出去的世界光景。

我們所接收、觀察、納入的經驗感受,要通過先前的知識和認知來轉化。

周日回來一直很昏沉,兩三天內狂寫了一萬多字,仍沒有解消心裡的情緒。或許我離這種心情太遠,類似的情緒大概要追溯到大四那年跟著統聯司機罷工,以及畢業後在敬仁作過的幾次訪談。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認識和行動是一體兩面,因而我無法克制自己隔著距離。這種要求不必然適用各領域,後來我也學到如何冷靜、保距、在不同脈絡下採取不同姿態。最大的原因或許是後兩年根本沒碰到這些掙扎,在有資源的位置裡橫算局勢,久了,也麻痺了。

意識到自己的麻痺,如同意識到自己偶然的飄移。抽象思考的鍛鍊,分析思維的學習,並不等同於心情態度上的堅定,所以我會把沐子在何榮幸那本書裡的文
章放在心裡。這是和自己的對話,無意也無權去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有跨不過的軟弱和難關,能夠理解自己不同階段的不同侷限,足矣。

離開巴勒斯坦回到特拉維夫,再見到同樣的城市,有說不出的情緒。如此美麗的市景,却隔著兩座大監獄,監獄裡的人持續幾十年活在恐懼下。前面系列的文章我試圖「只」寫出經驗觀察,回來後讀若雪書信:

「然而,不管讀過多少資料,不管參加過多少會議,看過多少記錄片,聽過人家講過多少故事,都不足以讓我接受眼前所見的一切。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你絕對無法想像這裡的狀況-但是,即便你親眼目睹了,你還是很難接受你所經歷的事是真實的。」 (若雪書信一,李鑑慧,王怡靜,陳真翻譯)

「我知道,從美國聽到這些話,一定會覺得我太誇張。老實說,許多時候,這裏的人對我的那種純粹的善意,再聯想到他們的生命所遭受的種種明目張膽的蓄意傷害時,的確也讓我覺得周遭的一切彷彿都很不真實。我真的難以相信,地球上竟然會發生像這樣的事卻沒有引起世人更大的抗議。這事讓我感到很痛苦,就像過去一樣,每當我想到我們竟然能允許這世界是這副模樣時,我就覺得很痛苦。」(若雪書信二,李鑑慧,王怡靜,陳真翻譯)

「昨天的爆炸,震碎了我住的這一家所有的玻璃。當時我正在喝茶,並且陪著兩個小嬰兒玩。此時此刻我有點不舒服,被這些面臨厄運的人給予不斷的甜蜜溺愛,我的胃因此覺得有點難受。」(若雪書信三,李鑑慧,王怡靜,陳真翻譯)

「這裏的絕大多數人,即使他們有經濟實力可以逃走,即使他們事實上很想一走了之,放棄在自己土地上的抵抗,他們也無法離開,因為他們甚至沒辦法進入以色列申請簽證,而且他們要前往的國家也不會允許他們入境(包括我們的國家和阿拉伯國家)。那就好像把一群人給關在籠子(加薩走廊)裏一樣,然後把他們的生存依靠完全摧毀,我想這就是所謂「滅種」吧。即使他們可以出去,這仍然可以稱為滅種。」(若雪書信三,李鑑慧,王怡靜,陳真翻譯 )

因為觀察膚淺,畢竟時間短且位置不同,她就說出很多我隱晦的感受。例如:我確實覺得以色列政府正在慢性屠殺巴勒斯坦人。如果沒有國際壓力,恐怕這些手段會更直接。再者,從頭到尾我鮮少提到美國,不希望一下子拉到批美的高度,但如Noam Chomsky所說,「以—巴問題」的本質是「以色列&美國—巴問題」(Chomsky,2001, Introduction in Carey eds. The New Intifada,),如果不是美國政府的軍事、技術、經濟和外交的支援,地中海明珠無以侵略巴勒斯坦,無以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維持恐怖平衡。今年夏隆拜訪小布希,這一廂他因應國際壓力考慮從巴勒斯坦撤軍,那一廂小布希表示支持猶太人永遠留在巴勒斯坦(Brooks, 2004, The Cycle of Violence)。以巴衝突除了是種族宗教國家文化上的衝突,還要放在美國的西亞戰略上思考,美國和以色列的聯盟不只是美國境內猶太人的金援游說,更是
地中海明珠能夠扮演美國對伊斯蘭國家的制軸。如果美國的反恐之戰(War on Terror)逐漸變成反伊斯蘭之戰 (War on Islam)—這是上一周BBC電視座談會的主題,那麼地中海明珠必須更光、更亮、沾滿更多血腥。

我相信西亞的衝突仍會是世界政治局勢的核心,因為目前歐洲和東亞(包含中國,排除北韓)分別被納入美國主要和次要的戰略夥伴,我現有的認識,不足以勾勒美國究竟想在西亞要什麼?能確定的是,巴勒斯坦人還會有無止盡的煎熬和折磨。

在以色列每天讀英文報耶路撒冷通訊(The Jesusalem Post),讀了幾天就嗅出他們的政治立場,討論英國大選竟然把George Galloway當選的新聞標的比工黨連任還大。此君是英國左翼政黨的候選人,反戰色彩鮮明,也對以色列政府頗多批評,報紙討論此君宛如伊拉克的海珊,當
選後對英國的猶太人非常不利。英國大學教師工會醞釀要抵制兩間以色列大學,因為一間在約旦河西岸設分校,直接涉入佔領行動,另伊間的某位講師支持學生寫出攻擊巴勒斯坦人之言論。報紙社評英國工會此行動是「反猶太人主義」、「支持恐怖主義」。政治新聞讀起來像極了社會新聞,每天都有疑似恐怖犯被以色列軍方逮捕或射殺,或是和平示威人士遭補,右翼的猶太教信徒進行各種抗議(例如躺在高速公路上)要求政府不能從巴勒斯坦撤軍,有人說:「猶太人總有一天要回去。」讀之不禁毛骨悚然。

按慣例,我在特拉維夫也找書店,看了幾家總算摸到一家英文藏書最多的書店,裡頭有很多英美當代小說,連英國柑橘獎得主的作品也有,魯西迪這位得罪伊斯蘭國家的英籍印裔小說家的書,一應俱全。古典小說也不缺,但看來看去都找不到巴勒斯坦的作家(旅遊書有建議一些巴籍的小說家和詩人),再看政治社會類的書,也沒有薩伊徳,夏隆的傳記和柯林頓的傳記倒是不缺。

光從唯一的英文媒體和販賣英文書的大型書店,你只能讀到一種觀點:以色列觀點。回到倫敦,在等火車的兩小時空檔裡,我扛著笨重的行李來回走了四十分鐘去二手書店才買到書。一本是Noam Chomsky寫的序,另一本Susan Sontag寫的序。後者是由以色列抵制從軍的團體出版的書,作者都是曾經因為抵制從軍而入獄的以色列人,裡頭提到:

「我們之所以看不見我們的囚犯,並不是他們被施魔法,而是我們眼睛瞎了。我們體察痛苦的能力沒了,我們無視於非我族類所遭受的痛苦,我們以為那些住在山裡,戴面紗或蓄鬍子的人恨我們是因為我們比較美比較聰明。」(Kaminar Matan, Israel Today is a Prison, in Kidron, P. eds, 2004, REFUSENIK: Israel Solidiers of Conscience)

惡性循環的悲劇。以色列人被教導的是,以色列,尤其是耶路撒冷,是上帝應許猶太人的聖地,他們在西元前就居住此地但被迫流亡遷移。所以西元六世紀就在這個地方屯墾居住的阿拉伯人是「侵占」,所以阿拉伯人該滾,不滾的就重軍伺候,別說我偏激,事實如此。誠如薩伊徳所說:

「不管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多落後,多未開化,多麼沉默,他們早已在這個土地上定居屯墾移民。」(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 1979)

多言了。本來只是想提到今天的兩件小事。今日去學校,不經意看見學生會對面有阿拉伯文化展,以前我不會有興趣,這次我毫不猶豫走進去,社團成員來跟我聊,我談著巴勒斯坦的行程,他說也很想去但去不了,過了以色列邊境就會被擋下來,因為他是阿拉伯人。談著談著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倉皇失措想離開,另一位成員告訴我學校也有巴勒斯坦之友的社團,他會通知我連絡方式。學校的佈告欄貼著大學教師工會AUT新堡分部下周一緊急開會討論是否要抵制以色列Haifa和 Bar-Ilan兩間大學的計畫。回家找到AUT新堡分部網站,寫了一些建議和想法給她們。

同時又浮起兩項記憶,一個是從前在里茲認識的社會系女生安琪兒,她畢業那年,去巴勒斯坦半年,畢業論文就寫這個議題,後來去難民服務中心(refugee service centre—including Palestines)工作;還有在No Sweat會議上認識的伊娃,伊拉克戰爭時去伊七個多月,也去過巴勒斯坦,並志願幫英國教師工會製作認識巴勒斯坦的教材,協助英國教師進行學校教育。當時
認識她們,也沒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因為我沒有太多想法;現在回想,原來一直有這麼些人在默默付出、行動,以她們的方式支援和參與。

還有李鑑慧和陳真設立的「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中文化許多資訊,讓傾斜的繁體中文世界浮出一些不同的聲音。如果我要平衡內心裡的情緒騷動,也該找一種方式,連結我和他們,那些一日之緣却可能此生不再相見的人們。

也許這麼多書寫,到頭來只是自我釐清和對話,不免悲觀,世界這麼多缺口,我們的力量如此微小,我們的體認還有不足。

PS

  1. 補充: 昨晚寫信給工會,他們今天一早就回信。
  2. Palestinian Academics Call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Boycott of Israel, Statement,Palestinian Campaign for the Academic and Cultural Boycott of Israel ,7 July 2004

所有系列的延伸閱讀:

勞工處境

  1. 阿拉伯被佔領地的工人處境
  2. Shaher Sae’d, General Secretary, Palestinian Gener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Address to the PSC/TUFP – 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
    Trade Union Friends of Palestine conference, London, March ’03.
  3. Women trade unionists in Palestine: A daily struggle 4/2/2005
  4. Spotlight interview on Mahmoud Amer (Qalqiliya, Palestine – PGFTU)


中文資訊

  1.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Palestine Information Website
  2. 新華網通訊社


英國相關網站

  1. BBC In Depth of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s
  2. 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