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回應李家同教授《當民恨可用 永無和平》一文

李教授您好。有篇您的大作《當民恨可用 永無和平》,放在我的電腦已經很久。因為不想惹人怨,所以一直不做批評,不過我想,既然已事隔多時,現在批評起來大概不會那麼直接而強烈吧。

我想講得溫和一點,無意得罪。但有些想法,我找不到更溫和的說法。

以下是本文。

《當民恨可用 永無和平》這文章,是李家同教授兩年半前寫的。像這樣一種乍看慈悲、實則暴力的風涼話,讓我很感冒。

第一,偉大的道德情操拿來偷偷勉勵自己就好,千萬不要拿來「勉勵」任何一個特定對象(注意,我是說特定對象),否則,它就會變成一種醜陋不堪的東西。

齊克果發明了一段對話,深得我心。他說:

某個「道德家」、「人格者」對某個人說:「先生,你應該這樣那樣有道德地過活。」上帝在天堂聽了,馬上發出怒吼說:聽你在放屁,「是你才應該這樣那樣有道德地過活吧」。

上帝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有不肖之徒以上帝自居,搶了祂的工作。

第二,如果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勉勵」,而是一種道德譴責的話,那就更惡劣了。

第三,如果「勉勵」或譴責的特定對象是個受害者,那就更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這種風涼話的可惡了。

華人世界幾千年來喜歡講這類道德腔,總是講得非常動聽漂亮,但我從未見過、聽過、讀過哪個所謂正人君子做到他所勉勵他人的那些偉大道德的億萬分之一。通常不但做不到億萬分之一,更是連一般人的道德水平都不如;稍有得罪,往往記仇在心,或明或暗用百倍威力回報。我不是指李教授,我只是說一種一般狀況。

至於李先生是否如他所說那樣偉大,我們無法證實。我倒是相信,一個人如果真的「靈魂」偉大、「慈悲」、「柔軟」到這種程度,與耶穌無異,那麼,他絕不會這樣待人。

第四,一個人就算真的像耶穌那麼偉大,也絕對沒有資格那樣對任何一個人講話,除非他以為自己真的是耶穌或上帝,可以超脫在人類這個 category 之上。

第五,「好人」往往自以為是得很厲害。在我的字典裏,好人恐怕比壞人還壞,因為他很難不「好為人之道德導師」。問題在於,道德之為物,就在於它沒有導師。每個人有屬於他自己的真實處境。但自以為是的人,他之所以自以為是,就在於他無法體會不同的人生和命運,無法理解生命無數的可能性,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種典範或標竿。

更重要的是,道德之為物,第一敗壞就在於「自以為是」;沒有比「自以為是」更不道德、更虛榮的了。

第六,道德之為物,是一種竊竊私語,只有當事人明白那是怎麼一回事。而這個「竊竊私語」的對象是天、是神、是良知,是一切第三者無法置喙的東西。連置喙都不可能,何況以自身為典範來教導他人。如果「自以為是」不可惡,如果這合理,那麼,我們還需要上帝或媽祖嗎?

第七,道德不是一種知識,得做到了才算數。在它做到之前,毫無意義;因為講大家都會講。要講漂亮話,誰不會?

第八,一個人,家人被殺害或長年被迫害,若忍不住報復,那依然只是一種合理的人性。這樣的「靈魂」,一點問題都沒有,根本稱不上什麼卑鄙,也稱不上什麼「只想到自己的權益受損」。而李教授罵人居然罵到別人的「靈魂」去,什麼「硬化的靈魂」、「病態的靈魂」,這不會太惡劣了一點嗎?

第九,李先生顯然對以巴問題所知不多,否則他不會各打五十大板。各打五十大板是一種最安全、最清高但也最虛偽、最無實質意義的談問題方式。

第十,李先生顯然對以巴問題所知不多,要不然他就不會把美國這個真正的主兇,描寫成什麼和平使者了。


【 2002-03-17 / 聯合報 / 15版 / 民意論壇 】

李家同/ 暨南大學教授

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衝突日漸升高之際,聯合國安理會終於通過決議,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國。幾十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希望安理會能夠通過這種決議,一直不能成功,雖然決議案通過,但是已經有二千多個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十七個月的衝突中喪生,而且絕大多數的死者都是無辜的老百姓,其中不乏老年人和幼童。

為什麼以巴衝突會有這麼多人喪生?主掌我們人類命運的世界領袖一定會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有著一些極難解決的政治問題,如猶人在巴勒斯坦的屯墾問題,巴勒斯坦難民的回歸以色列問題,以及耶路撒冷的管轄權問題。就因為這些問題難以解決,才會使這麼多的人在衝突中喪生。

可是,以巴問題再複雜,也不該有這麼多人喪生,我認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雙方所存在的巨大仇恨,才是一切問題之所在。

巴勒斯坦人的武器是無法和以色列軍隊的武器相比的,但他們有的是肯犧牲自己性命的人,這種自殺性攻擊一定是無辜的以色列人喪生。以色列人的反應永遠一樣,他們以飛機、火箭和坦克來報復,一夕之間,很多巴勒斯坦人喪生。

回教徒的規矩是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將死人下葬。每次這些被打死的巴勒斯坦人舉行葬禮的時候,都是萬人空巷。對巴勒斯坦人來講,再一次的自殺性攻擊乃是合乎正義的,遺憾的是,對以色列人而言,再一次使用重武器報復,也是合乎正義和公理的。

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只想到自己的權益受損,只想到替自己伸張正義,就一定不會在心靈中有慈悲的情懷,這種缺乏慈悲心腸的靈魂,可以被稱為已經硬化了的靈魂,也是一種病態的靈魂。如果我們看看最近以巴衝突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靈魂,都已硬化了。

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一個以色列的女孩子如果被自殺攻擊炸死了,是罪有應得,誰叫他是以色列人。對以色列人而言,只要他們的安全更有保障,多死幾個巴勒斯坦的老弱婦孺,又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事情會發展到這種程度?我只有說,雙方的領袖們要負全責。他們都認為「民氣可用」。對阿拉法特而言,他知道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人的深仇大恨,是他的唯一武器。每次以色列大舉報復,最高興的是阿拉法特,因為他知道這種飛機坦克的入侵,使他建國的理想更有成功的可能。而對於夏隆而言,他向來主張強硬的高壓手段,如果巴勒斯坦人停止了這種自殺性攻擊,這位軍人出身的總理就真的無用武之地了。

聯合國安理會可以再通過一兩個決議,美國可以再派一個特使去調停,如果以巴之間,沒有任何一種軟化靈魂的機制,這些決議和特使,都沒有用的。

以色列一個愛好和平的團體,終於在特拉維夫擺設了一千多具棺材,以表示哀悼這些人的喪失生命。他們這樣做,無非是藉此呼籲雙方停止血腥的衝突。這件事,比安理會通過支持巴人建國還有意義,因為這代表一件非常值得我們安慰的事:在這一個充滿仇恨的地區,已經有人在散播愛的種子了,靈魂硬化的這種病,已經有可能不再惡化了。

這一千多個棺材中,白色的代表以色列人,黑色的代表巴勒斯坦人,這仍是遺憾的,因為人就是人,只要有人在戰爭中喪生,不論他是我國人,還是別國的人,我們都應當感到悲傷。

無論世界強權如何努力,如果雙方領袖都在繼續地使仇恨得以滋長,中東是不可能有和平的,反過來說,只要以巴雙方都能有比較柔軟的靈魂,再複雜、再困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的。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