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乎沒有國際新聞與評論的台灣,喜見林東璟先生在南方的《從迦薩撤除計畫談起》。可惜細看之下,林文只是讓人失望地複製了西方主流的種種觀點。
林文由迦薩撤除計畫談起,可惜卻沒有談及在這計畫之下,以色列是如何藉之持續對迦薩水、陸、空的控制、如何強化約旦西岸屯墾區的建立、如何在計畫一公佈後以打擊加薩哈瑪斯激進份子為名,進行新一波的攻擊平民與拆除房屋計畫。甚至,也完全沒有談及這「單邊行動」的原則,是如何強化了西方對巴勒斯坦「無誠意」、「無能力」、「無資格」做為對等談判伙伴的偏見以及對平等關係發展的傷害。
此外,林文所附和的,是長久以來西方主流媒體對以巴問題的種種道德高論與選擇性掩蓋;比如說將以巴問題歸咎於阿拉法特的腐敗與自殺攻擊的暴力,卻不提及以色列種種違反國際法與人權的長久以來的種種作為;比如說盲目肯定「和平進程」,卻不探索無數次失敗的最終原因。
從大衛營和平協定、到奧斯陸協議、到中東和平路線圖,到以色列最新的迦薩撤除計畫,無一不是讓主流媒體高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平曙光重現」,但也無一不以失敗收場,終而讓人感嘆「中東和平路迢迢」。這些所謂和平計畫之失敗不在什麼技術的問題未得克服,不在於巴人的冥頑不寧,而是這些計畫從未在一個公平、平等的基礎上解決以巴最根本的問題,比如疆界劃分,比如屯墾區,比如難民問題。
期待以巴將重回『美國所寄望的「中東和平路徑圖」之上』的林文,恰與南方編輯所放上的薩伊德文章連結構成奇異的反諷。薩伊德在這篇〈通往何方的路徑圖〉中,是這麼形容路徑圖的:
然而任何相信路線圖提供了任何類似解決方案的人,或是相信它解決了根本問題的人,都犯了錯。與氾濫的和平論述一樣,和平路線圖要求巴勒斯坦人克制、棄權與犧牲,卻完全否定了巴勒斯坦歷史的錯綜複雜與沉重。攤開路線圖,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完全被抽離時地脈絡的文件。實際上,這路線圖不是個「和平計畫」,而是個「安撫」計畫:它是要抹滅巴勒斯坦問題。它呆板的文字重複談到「表現」問題-指巴勒斯坦人該如何表現。它期待巴勒斯坦人沒有暴力、沒有抗議、更多民主、更好的領導者與制度-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個認知上,那就是以為以巴根本問題在於巴勒斯坦強硬的抵抗,而不是造成抵抗的以色列佔領。
林若對能對此次迦薩撤除計畫與和平進程之政治有更多的理解,相信不至於再稱此計畫為「夏隆的善意」、「強權的讓步」,或是寄望美國所主導的和平進程。
有關以巴的資訊往往似是而非、隔靴搔癢、唱和強權。這反應的是西方主流對阿拉伯世界不管是在學術上或媒體資訊上的扭曲、醜化與封鎖。這是為什麼薩伊德的《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遮蔽的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中的穆斯林世界》等著作是那麼具有現實上的顛覆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成立了巴勒斯坦資訊網,只希望扮演那麼一點點正面傳播的功能。老實說,我們不知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這數十年造成的種種問題該如何解決。除了堅持一些基本的人權與正義原則,我們也沒有具體的和平方案與政治主張。但是我們知道,採取道德高姿態、空談和平福音、譴責單邊暴力、複製種種主流媒體偏見等種種常見現象,是如何地冷血與無助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