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撤除計畫無助加薩處境

原載: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4.11.2

當以色列政府準備實施夏隆之迦薩徹除計劃時,以色列政壇討論的焦點不過是那些被點名撤離的六千名猶太屯民的命運。然而,對於一百四十萬世居迦薩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儘管以色列軍隊將大致由加薩走廊徹出,以色列的佔領卻仍將持續,只是以著不同的型式罷了。

依夏隆的提議,以方計劃把軍隊從迦薩走廊撤出,並將之「重新配置」到邊界上的基地。計劃內容指出,撤除屯墾區的目的是為了駁斥「以色列有責照顧迦薩之巴勒斯坦人」的論調。但是,國際法並不允許以色列一方面操控巴勒斯坦之經濟發展,一方面卻又逃避他們做為「佔領勢力」所應負起之照顧巴人福祉的義務。在夏隆的計劃中,以色列仍會持續從陸、海、空包圍迦薩。這種軍事警備將會讓以色列繼續掌控佔領區的貨物與人員流通。迦薩只能持續依賴以方提供飲水、污水處理系統、電力、電話通路、貿易與流通貨幣,亦即以色列的錫克爾貨幣。

遠在二○○○第一次抗暴運動之前,除了那些人數日益縮減的巴籍勞工,一般人要出入迦薩走廊是難如登天。如今,出口農作物同樣在檢查站腐敗;重要的進口貨物,包括藥品和燃油,也經常斷貨數天到數周不等。只要以色列持續斷絕迦薩人獨立之經濟生存權時,它就必須繼續肩負做一個「佔領勢力」照顧巴人生計的義務。如果以色列持續施加限制,迦薩的經濟命脈依然岌岌可危。多年來,國際社會一直藉由經濟援助維持巴勒斯坦人之生存。但只要以方仍實質控制佔領區,這類大規模援助並不能作為以方逃避照顧巴人法律責任的藉口。

此外,以色列也計劃保留軍事襲擊迦薩的權力。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想想看以下的實例就明白了。九月時,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發射火箭炮,越過邊界擊斃兩名Sderot的以色列公民。以軍採取的報復手段是長達十七天的軍事行動,而在這十七天當中,以軍殺死了一百一十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軍撤出Jabaliya難民營的數小時後,「人權觀察組織」訪查了一個以軍在此次行動徹底摧毀的區域,統計共有數百人失去家園。

在以色列的授權範圍之內,巴勒斯坦維安部隊的職責之一就是保護迦薩人民以及防止巴人對以色列人盲目的火箭攻擊。以色列的「撤除」給這些維安人員一個新機會來擔負起這些責任。國際法禁止所有有針對性或無針對性的平民攻擊;默許或是執行這類攻擊都是違反國際法的。但是,就算巴勒斯坦維安部隊沒能善盡職責,買一送N式的摧毀居所以及對平民集體式的報復行動,不也是違反國際法?而且也只會落入無止盡的惡性循環中。

值此之時,夏隆的撤除計劃更赤裸裸地規劃了一個在迦薩與埃及邊境上以大量摧毀更多家園為代價的「緩衝區」。自二○○○以來,以色列軍隊已非法驅逐了邊界上一萬六千名的巴勒斯坦人,剷平了一千六百個家。以軍還提議額外的拆除計劃。這些計畫將會使得成千上萬的巴人流離失所,並剷平人口密度是曼哈頓兩倍的拉法難民營之三分之一區域。

「人權觀察組織」於上週的一份報告中駁斥了以色列以「銷毀通往埃及之走私地道」為由而摧毀房屋的說法。只要有朝韓非軍事區或者美墨邊界現有的地道探測技術,以軍在它的八尺高牆外就可以消滅地道,省卻了大舉侵入難民營的麻煩。這麼說,緩衝區的目的似乎是要確保以色列在撤離之後仍能長期控制迦薩。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