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黎巴嫩戰爭答客問

作者:Stephen R. Shalom
譯者:王憶萱
出處:Z-Net
日期:2006.8.7

Q. 以色列沒有自衛的權力嗎?

一個人有權力自衛,假如他沒有先侵略他人。所以,舉例來說,當蘇聯在阿富汗的佔領軍遭受神學士攻擊時不能聲稱自衛。相反地,蘇聯應該自阿富汗撤軍。同樣地,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行為既不合法也不正義,當巴勒斯坦人為結束以色列佔領而採取正當手段奮鬥時,以色列不能聲稱自衛。對於巴勒斯坦人反抗侵略者的努力,以色列該做的並非自衛,而是從佔領區撤軍。

黎巴嫩的狀況則不相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從事的是一場進行中的侵略,而它在2006年7 月12日之前對黎巴嫩權利之侵犯相對則規模較小亦並非那麼直接。

但即使一個國家先前的行動並非造成其受攻擊的主要原因,國際法對回應攻擊的自衛行動仍設置了各種限制。

一個限制是,自衛權意指國家有權採取措施逐退武裝攻擊,直到聯合國安理會能夠有效阻止侵略。假如敵方坦克朝著你的首都飛奔而來,反應上稍有遲延即意味進一步的損失與傷害。2006年7月12日真主黨跨越以色列邊界突襲後就結束行動了;這不是一次持續性的行動,也非以色解只要遲延反應就會受到更多傷害的侵略行動。立即危險一旦解除,國際法要求受侵略的一方將案件送交聯合國安理會處理。

當然,安理會並非總是能有效採取行動。但安理會行動的主要障礙通常來自與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的華盛頓行使否決權。

國際法的第二個要求是,對於所受攻擊,自衛行動必須合乎比例原則。

Q. 但引用紐約州眾議員納德勒(Jerrold L. Nadler)的話,「曾幾何時,我們對攻擊與謀殺的反擊竟要符合比例原則?」(註一) 或者說,曾幾何時,那發動戰爭的一方竟有權決定這戰事該如何進行?

假如警方為了捉一個謀殺犯而對公寓丟炸彈,我們不認為這是不合比例的嗎?或對城區進行地毯式轟炸,因為我們認為(或知悉)那兒藏匿著殺人犯?即使處理殺人犯,比例原則也是符合道德原則的。

想想我們對一個國際案件的反應。印度多次遭受恐怖攻擊。最近發生在孟買的火車爆炸事件可能是當地恐怖份子因印度教徒集體屠殺穆斯林而激化採取的行動。但是或許某些恐怖行動巴基斯坦也有份–像2001年12月新德里印度國會之遭受攻擊。印度難道該對巴基斯坦的聖戰派集訓營(jihadi)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嗎?更別提越過巴基斯坦邊界殺死大量平民,摧毀巴國設施了。任何關心世界和平的人必然會力勸印度不要採取這類行動。為了遠為小規模的挑釁行動開啟導致大量死亡的戰爭,明顯不符比例原則。(註二)

再考慮另一個例子。2006年六月,黎巴嫩政府宣布破獲一個以色列所組織的在黎巴嫩境內行動的暗殺隊。(註三) 假如黎巴嫩政府對於以色列侵略(假設此事已被有力地證明了)的反應是全面發動空襲與炸彈攻擊,殺死數以百計的平民,摧毀民生設施,還把以色列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趕出家園,我們會有什麼反應?我們必然認為貝魯特採取這樣的反擊手段完全不合比例,即使它面對的是一次明顯的挑釁。

Q. 但是,有哪個國家可以忍受數量多如雨點的火箭轟炸自己人民?

沒有國家必須忍受人民遭受大量火箭攻擊。也沒有任何國家的人民必須承受致命的空襲與砲擊,如同黎巴嫩今日所遭遇的。不過無論如何,以色列發動戰爭的目的都不是為了阻止真主黨從黎巴嫩發射火箭。真主黨發射火箭是為了反擊以色列大舉攻擊黎巴嫩,包括它的電力設施、橋樑與道路、港口、城鎮與村莊。

注意時機。這裡有自2000年5月(當時以色列宣佈從黎南撤軍)至2006年7月12日從黎巴嫩發射Katyusha或他型火箭到以色列平民區的完整清單。資料摘自聯合國秘書長報告,該報告根據的是以聯合國派駐以黎邊境觀察員的報告。(註四)

2000年5月-2006年7月12日,從黎巴嫩發射、攻擊平民的火箭[a]


a. 報告裡提到幾個黎巴嫩政府或聯合國觀察員發現並拆除Katyushas火箭的例子:2005年三月,2005年6月,2005年12月30日。
b. 為反擊此一行動,以色列命令攻擊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據點。
c. 以色列防衛軍。當然,就如同美國「國防部」之名一樣,以色列武力所為究竟是侵略或防禦是個實證問題,與其頭銜有「防衛」兩字無關。
d. 為反擊此一行動,以色列命令攻擊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據點。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報導,「伊斯蘭聖戰組織5月28日的攻擊明顯是個藉口,為了指責以色列兩天前在希登(Sidon,黎巴嫩第三大城)暗殺了一名該組織領導者。」黎巴嫩政府宣稱已獲得這個由以色列建立的暗殺組織的領導者自白。(註六)
e. 以色列軍方宣稱有數名平民受傷。(註七)

上面這張表清楚地呈現幾點狀況。第一,自2000年5月到2006年7月12日,沒有一個以色列平民死於從黎巴嫩發射的火箭。第二,直到2006年5月28日,真主黨發射的火箭沒有一枚被證實射向平民。(確實,在某些案例中應負責的組織身分不明,可能是真主黨,但這與真主黨一向驕傲自承攻擊的作風不同。)通常犯案者是為了回應巴勒斯坦事件的巴勒斯坦人(例如2002年春天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流血攻擊)。

2006年5月28日,以色列軍方與真主黨交火期間,兩名黎巴嫩平民受傷,以色列平民則無人受傷,以色列北方平民在以色列防衛軍的指揮安排下「為求安全前往防空洞–有些防空洞久經荒廢,連鑰匙也難找著。」(註八)

所以「為制止真主黨對以色列平民發射Katyushas火箭」也難以合理化這場戰爭。此外,以色列阻止這些火箭射向自己人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接受停火。真主黨領袖納斯瑞拉(Hassan Nasrallah)已經宣佈,如果以色列停止空襲,真主黨也會停止發射火箭。(註九)

Q. 你是在比較下列兩種狀況嗎?真主黨任意攻擊平民目標,意圖殺害平民;而以色列則攻擊軍事目標,只是有時會很遺憾地誤殺到平民。

如同真主黨所為,對平民發射火箭是戰爭罪。但這不是唯一的戰爭罪,也不是會造成最大平民傷亡的戰爭罪行。

為何將真主黨的火箭攻擊歸入戰爭罪?這值得我們思考。假如真主黨聲稱他們瞄準的是軍事目標又如何?(以色列北部–包括城市–確實有軍事目標 (註十)如同國際特赦組織所指,(註十一)即使火箭瞄準的是軍事目標,「這仍構成任意攻擊,因為這類武器本身的限制」,也因此構成戰爭罪。現在雖然以色列武器比起真主黨火箭遠為精良,也絕非如外科手術一般精確。據報導,七月28日之前超過600人死於黎巴嫩戰爭,大部份是婦孺(註十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估計,超過三分之一是兒童(註十三)。所以我們可以結論,考慮到以色列防衛軍所使用的武器類型,以色列(在最佳狀況下)仍犯了任意攻擊之罪,因此構成戰爭罪。

真主黨火箭有時帶有增加對人傷害的球承軸(ball bearings)設計(註十四)。以色列則以大砲向人口密集區發射集束炸彈(或稱子母彈cluster munitions)。(註十五)雙方可能都犯了戰爭罪,唯一重大的不同是,集束炸彈已造成更加致命的後果。

以下是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根據廣泛的實地調查所做的結論:

「這份報告紀錄了以色列防衛軍在2006年7月12至27日間對黎巴嫩之攻擊以及7月30日對卡納之攻擊當中嚴重違反國際人權法(戰爭法)的情事。在這段期間,以色列防衛軍殺害了大約400人,多數是平民,死亡人數在本報告付印前已攀升超過500人。以色列政府宣稱它已盡一切可能降低對平民的傷害,但這裡的案例揭露了以色列防衛軍系統性地從未區分戰鬥人員與平民百姓。」

「從這次衝突的開端,以色列軍方即一貫發動砲擊與空襲,軍事上獲益很有限也不具體,平民卻付出極慘重的代價。以色列軍方多次攻擊沒有明確軍事目標的區域。在數十起案例中,攻擊的時機與強度,軍事目標的欠缺,以及襲擊救援者,皆顯示以色列軍方蓄意攻擊平民。」

***

「以色列一直沒能區分戰鬥人員與一般平民,這違反戰爭法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只能對軍事目標發動攻擊之責任。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攻擊模式顯示其在區分兵士與平民的失敗上,不能僅以意外解釋或一筆帶過;其攻擊規模與造成之嚴重後果皆顯示已構成戰爭罪行。」(註十六)

Q. 但真主黨不是在平民之間安置它的戰鬥人員與武器,這使得真主黨–而非以色列–應負起殺害平民的責任?

國際人權法相當清楚地規定,當一方違反戰爭法將軍事行動與平民活動摻雜,另一方仍有義務將對平民的傷害減至最低。這是普通常識:假如一個罪犯從公寓向警方開火,這能使警方能正當地發動空襲夷平建築嗎?當然這個罪犯的作法不對,但這卻不能合理化當局任何不顧民眾福祉的作為。

然而還有三點我們應注意。第一,以色列宣稱真主黨利用平民作人肉盾牌是言過其實。如同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指出:

「以色列政府宣稱它只鎖定真主黨,真主黨成員則把平民當作人肉盾牌,使平民陷於危險。人權觀察組織並未發現真主黨蓄意利用平民保護自己免於以色列防衛軍的報復攻擊。真主黨確實偶爾將武器存放於民宅內或附近,並將火箭發射器置於人口集中區或聯合國觀察員附近,這嚴重違反戰爭法,因為他們違背了應採取一切可能預防措施以避免平民傷亡的義務。然而,這並不能合理化以軍帶來慘重平民傷亡的大規模武力濫用。報告所提到的平民死者中,沒有一個案例有證據足以顯示以軍攻擊所瞄準的區域內或附近,藏匿了真主黨人員或武器。」(註十七)

第二,以色列對軍事目標寬鬆的界定,使得軍事與民事活動的混雜無可避免。以色列將真主黨政治領袖們的私人住家界定為合法的攻擊目標;毫不令人驚訝,這些地方當然位於住宅區。(通過類似邏輯,真主黨若將以色列政治領袖們居住的特拉維夫住宅區也列為攻擊目標,這也將不為過。)以色列將真主黨政治辦公室界定為合法攻擊目標–想想看,真主黨在黎巴嫩已是合法政黨,有數位國會議員,還有兩名內閣閣員。以色列還把真主黨的電視台列為合法的軍事目標。

第三,以色列直接並故意地攻擊民用設施,引發巨大的人道危機。有時後以色列會以軍事必要為藉口,但真相往往昭然若揭。例如,以色列軍事參謀長唐.哈魯茲中將(Lt.-Gen. Dan Halutz)警告,假如不釋放被綁架的以色列士兵,以色列防衛軍「將攻擊公共設施,並『讓黎巴嫩倒退二十年』」(註十八)。哈魯茲表示,以色列的攻擊「是無限制的。(在黎巴嫩)沒有什麼是安全的,就是如此簡單。」(註十九)

如同人權觀察組織執行總裁肯尼斯.羅斯(Kenneth Roth)指出:

「國際人權法只在以下條件允許攻擊民生設施:軍事上能產生實際效果,而且此一破壞所得軍事上利益比起民眾所付出的代價更重大。大舉攻擊電力設施與貫穿黎巴嫩的橋樑和公路要符合上述條件,若非完全不可能,也是極為困難的。」(註二十)

「國際危機團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報導以色列鎖定目標包括:

「與真主黨幾無關聯的經濟設施;機場(遠超過合理軍事目的之需要);整個南貝魯特郊區(離真主黨設施很遠);貝魯特與Jounieh(基督教區域)的港口;工廠;通往南方的橋樑(想必是為了切斷真主黨的再補給通路,阻止軍事人員移動被綁之以色列士兵,並孤立當地居民,但這一切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代價)」;(還有)軍隊,包括基督教區域的檢查哨(這是有高度爭議的,因為這裡的部隊不涉入衝突,即使受攻擊也避免使用地對空武力,專注於維繫國內法與秩序,最重要地,做為維續黎巴嫩全境主權的唯一力量)。(二十一)

以色列對燃料供應的攻擊已迫使醫院關閉;對公路的攻擊則阻斷了緊急需要的人道救援運送:

「聯合國表示,以色列的砲擊切斷了所有敘利亞與黎巴嫩之間攸關生死的補給線,迫使如今僅存一隊補給可以通往滿目蒼夷的黎南,這使得運送聯合國緊急人道援助到成千上萬因日益嚴重的衝突被迫離家的黎巴嫩人手上更加困難了。」(註二十二)

Q. 但以色列不是給黎巴嫩平民提出警告了嗎?

給民眾提出警告是正確的,但這並不能免除以色列的戰爭罪行。

首先,正如聯合國高級人權專員所指出的:

「許多人無法離開黎南,只因為他們沒有交通工具,因為公路已被摧毀,因為他們非病即老,因為他們必須照顧那些身體無法負荷旅途的人,或者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註二十三)

尤其當以色列炸遍整個黎巴嫩–8月4日以色列對對黎巴嫩東北的一次襲擊殺害了33 個農夫–許多人可能對安全撤退不抱任何希望。

第二,提出警告並不表示戰鬥人員就有權利在宣告的區域自由開火。如同羅斯所指,假如黎人對警告的忽視,可以正當化以色列所創造的「自由開火區」,那麼「巴勒斯坦激進團體也可以『警告』所有屯民離開以色列屯墾區,然後正當地將滯留的屯民視為合法攻擊目標了。」(註二十五)

我們還可以補充,這也表示,假如真主黨事先對以色列北部平民提出警告,請他們離開,他們就能正當地以Katyushas火箭鋪天蓋地射向這個區域。

儘管這樣的行為是法律所明確禁止的,以色列官方仍舊宣稱他們將黎巴嫩部份區域明確地劃為自由開火區–即使這些區域仍居住有許多非戰鬥人員。(註二十六)

Q. 你是說以色列-黎巴嫩邊界過去六年來一直很平靜?

不,兩國邊境並不平靜。有幾個不同的邊境問題。

以色列戰機例行侵犯黎巴嫩領空,為了製造驚嚇人群的音爆(sonic booms)經常故意低飛掠過城市。秘書長在半年報中指出,以色列空軍幾乎每天入侵,「為數眾多的噴射機、直升機、無人駕駛的航空器不時飛越領空,非常侵入性且挑釁。」

有時真主黨以地對空防禦火力回應以色列入侵領空,有時則稍作遲延,發射火炮穿越邊境。聯合國多次呼籲以色列停止空中入侵,同時也要求真主黨不作地對空射擊,並指明一方侵犯行為並無法正當化另一方的侵犯。雙方持續相互攻擊。2002年6月,真主黨地對空火炮造成二名以色列平民受傷,2003年8月10日則有一名十歲男童死亡,四個平民受傷。2004年間,真主黨停止地對空開火,但以色列在聯合國的反對下仍舊持續入侵黎巴嫩領空並在人口聚集區製造音爆。

然而邊境問題主要圍繞著一塊僅有1.6平方英里大的舍巴農場(Shebaa farms)。2000年五月以色列自黎巴嫩撤軍時占領了舍巴農場,宣稱此地是以色列1967年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一部份,所以與撤軍黎巴嫩無關。然而黎巴嫩政府堅持舍巴農場屬於黎巴嫩而非敘利亞,因此以色列撤軍並不完全。真主黨則聲明,它會繼續為了解放所有被以色列佔領的黎巴嫩領土奮戰。過去六年,真主黨經常攻擊舍巴農場的以色列防衛軍,引發以色列對真主黨激烈的報復行動。

Q. 聯合國安理會不是已經裁定舍巴農場不屬於黎巴嫩,也裁定以色列已完全自黎巴嫩撤軍?所以真主黨不就是刻意捏造舍巴農場議題以提升其在黎巴嫩國內的地位?

以色列分析家阿舍.考夫曼(Asher Kaufman)(註二十七)發現,黎巴嫩與敘利亞都還在法國控制下之時,法國地圖將舍巴農場劃為敘利亞領土。

「然而,實際上當地居民一直將自己視為黎巴嫩的一部份。他們繳稅給黎巴嫩,並在Hasbaya 和 Marj ‘Ayun(譯註:黎巴嫩市鎮)處理一切法律及行政事務,而非前往鄰近的敘利亞城市Quneitra。管理該區的法國官員將這種地圖與事實的不一致回報貝魯特的高級專員公署,建議修訂地圖以符合當地實情。然而,法國、敘利亞或黎巴嫩政府均未採取任何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考夫曼指出:

「自1950年代早期至1967年,敘利亞事實上取得對舍巴農場的控制,迫使之前法國所畫的錯誤地圖成為事實。[但是]……敘利亞與黎巴嫩邊界居民繼續過自己的日子,大多不理會這條人為、未標定的邊界線。舍巴農場的農人們自由出入自己的土地,至於他們的財產究竟在哪個政權管轄下則無關緊要。然而1967年以色列的佔領創造了新的現實,第一次,農人們接近自己的土地開始受到限制,最終則被禁止。」

對黎巴嫩人而言,舍巴農場在2000年4月以前是個問題,也被列為黎巴嫩與以色列和平協商的協議清單上。

「這些年來,從黎巴嫩撤軍一直是以色列公共辯論的主要議題。對這些發展黎巴嫩不能漠不關心,黎巴嫩專家們確實也依以色列的情況列出關於領土、財務及其他需要的清單。黎巴嫩邊界專家所提出眾多的指控之一是,以色列即使從黎南撤軍也要併吞舍巴農場,所以黎巴嫩政府必須做準備,並堅持對該區域的權利。然而黎巴嫩政府僅僅在2000年5月4日作出官方聲明,顯示它處理舍巴農問題很外行。」

2000年聯合國根據歷史地圖,裁決舍巴農場不屬於黎巴嫩時,當時法國官員建議修訂地圖以符合當地實情的文件還在巴黎檔案室未被(考夫曼)發現。但隨著這些文件在2002年的發現,黎巴嫩對舍巴農場的領土主張更加有力了。(註二十八)

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唐.吉拉曼(Dan Gillerman)聲明,「黎巴嫩說要索回舍巴農場–它們應該向敘利亞討回,因為以色列無法將不屬於以色列的東西歸還黎巴嫩。」(註二十九)但黎巴嫩已經向敘利亞要求,敘利亞也口頭同意這是黎巴嫩領土。當然,敘利亞無法將土地交給黎巴嫩,因為它是以色列在1967年佔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一部分,而1981年以色列正式併吞了戈蘭高地(致使聯合國安理會無異議通過決議判定該併吞無效(註三十))。

過去幾天,美國國務卿莱斯提議以色列將舍巴農場歸還黎巴嫩,以顯示解決部分當前危機的誠意。(註三十一)但是問題關鍵在這兒:假如今天會將舍巴農場歸還黎巴嫩,早就會歸還了。作為建立信賴通往和平的步驟,以色列可以在2002年到2005年之間的任何時候宣佈歸還,這大可以消除導致以黎兩國間衝突的主要爭議之一。如果再考慮到以色列對舍巴農場根本沒有權利(最多是從敘利亞取得的領土),考慮到此地戰略地位微乎其微,考慮到此地黎巴嫩農民被迫與自己土地分離這道德問題,我們很難明白為何以色列寧願選擇升高邊界緊張關係而不願意放棄這塊土地。

當然,以黎之間還有其他議題。以色列拒絕交出標明埋設地雷之處的黎南地圖,這些地雷持續造成黎巴嫩農民死亡或殘廢。以色列並且仍然拘禁部分黎巴嫩囚犯,(註三十二)這促使真主黨為了換俘而挾持人質。真主黨甚至稱「2006年為『搶救囚犯年』,而且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數月來公開表明真主黨將攫取以色列士兵以交換人質的意圖。2005年11月,他談到『捕捉以色列士兵、以之交換在以色列的阿拉伯囚犯的職責。』」(註三十三)

Q. 但被以色囚禁的黎巴嫩人不是犯了恐怖暴行之罪嗎?為什麼應該釋放這些人?

最著名的黎巴嫩囚犯薩米爾.昆塔(Samir Quntar),自1979年被關至今。他被控冷血殺害數個平民,其中包括一名孩童。(註三十四)然而,許多以色列防衛軍士兵及其領導者也犯下恐怖的戰爭罪行。(沒錯,由於雙方武器上的不同,犯罪本質也不同:昆塔被控面對面殺害數名平民,以色列防衛軍則是在以長距離殺害數以百計的平民。兩者都是戰爭罪。)公正世界裡的所有犯罪會受到與罪行相稱的懲罰,但既拒絕降低緊張局勢的換俘提議又宣稱只有他方犯罪,實難以稱為公正。

對於純為取得交易籌碼而綁架這種行為,被要求換俘那方若不情願配合是可以理解的。但以色列原則上並不反對為了換俘而綁架人質這種行為(雖然這違反國際法)。然而,以色列反對別人這樣做,但它自己在關於巴勒斯坦人(包括2006年六月綁架了三分之一巴勒斯坦內閣成員與許多國會議員(註三十五))與黎巴嫩人問題上,卻大規模地使用這種方式。(註三十六)

Q. 只要真主黨繼續維持武裝又如何能獲致和平?聯合國安理會不是已經要求黎巴嫩所有軍事團體解除武裝了?

安理會第1559號決議呼籲所有黎巴嫩民兵解除武裝。真主黨拒絕解除武裝,黎巴嫩政府考慮到黎巴嫩內戰的慘痛歷史,也不願意強迫真主黨。黎巴嫩總理辛紐拉(Fouad Siniora)說,真主黨是反抗組織而非民兵部隊,因此不在1559號決議範圍內。(註三十七)

某些為以色列辯護的人說,當前戰爭只是以色列致力於迫使真主黨接受1559號決議。但1559號決議並未授權任何個別國家自行實施該決議。而且對那些看著以色列公然違反安理會第425號決議佔領自己國家22年的黎巴嫩人來說–更別提以色列始終置之不理的其它決議文(註三十八),再沒有比以色列宣稱要實現聯合國決議更偽善的了。

社會中存在著民兵團體確實是個問題。問題是,如何才是最好的處理。關鍵是應消除讓真主黨合理化其擁有武力的狀況,也就是,這些團體與這個國家防衛自己、對抗以色列的需要。所以,攻擊黎巴嫩是以色列最壞的策略。假如沒有舍巴農場問題,沒有俘虜問題,沒有以色列入侵領空問題,沒有地雷問題,真主黨很難為自行持有武力辯護。

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士兵被劫持前,黎巴嫩政府清楚表明,它始終未在邊境部署軍隊是因為與以色列未達成整體性的和平協議,而這些問題正是達成和平的障礙–儘管以色列不必付出任何重大代價即可解決這些問題。(註三十九)

真主黨在黎巴嫩的什葉派教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主要是因為它的社會福利計畫以及在結束以色列的長期佔領上所扮演重要角色,。若沒有猶太復國主義這讓人害怕的怪物—這角色以色列扮演得尤其完美–黎巴嫩什葉派社群多數,或許有可能轉為支持他們多數過去曾支持的改革政策,而不再支持極端保守的真主黨基本教派。(註四十)

Q. 你假設如果以色列舉止友善,人人都將接受它。但是以色列不是被欲見其毀滅且不肯和解的敵人所包圍嗎?這個地區不是充斥著反猶主義嗎?

要修復與黎巴嫩的雙邊關係確實不容易。除非以色列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它決不可能與任何一個鄰國關係正常化。這個問題的持續並非由於無可消解的恨意,而是因為以色列拒絕給予巴勒斯坦人最起碼的正義。(註四十一)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拒絕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憑藉的是美國政府在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的支持。

當一個自稱為「猶太國」的國家壓迫人民,受害者若發展出仇恨猶太人的心理並不令人意外。將以色列罪行等同於全體猶太人當然毫無根據,而猶太人要緩和這種不幸狀況的途徑之一即是直言批評以色列的錯誤行徑。非以色列猶太人(non-Israeli Jews)對於以色列罪行無分是非的支持,只會更加強化反猶人士心中既定的刻板印象。近年來反猶主義在中東地區變得愈發明確。但對每個人丟炸彈並非解決之道。(某些人可能會立刻反擊,「所以你要我們沉默地走向毒氣室?」就好像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乖乖作隻綿羊或成為魔鬼兩種選擇。)反之,以色列必須給巴勒斯坦一個真正的、獨立的、可運作的國家。

Q. 但以色列不是從迦薩走廊撤了軍,讓巴勒斯坦朝建國更往前踏出第一步?

不。「迦薩撤離」計畫是為了減輕以色列直接統治迦薩這人口密集又赤貧地區的負擔,同時保留了對迦薩地區領空、沿海與邊境的控制,而將此地變成一所巨大監獄;以色列同時計畫接管約旦河西岸最好的土地與資源,只留給巴勒斯坦人破碎不連接的領土,讓建國更為艱難。迦薩地區的生存條件極端險惡–貧窮人口佔65-75%,失業人口佔35-40%–即使在以色列為反擊一名士兵遭綁架(這是因為以色列綁架了兩名巴勒斯坦人;註四十二)而決定摧毀迦薩地區唯一電廠並逮捕多位巴勒斯坦民選領袖之前,也在殺害許多巴勒斯坦平民、扣留巴勒斯坦稅收扼殺當地經濟之前。(註四十三、四十四)

鐵腕手段不會為迦薩地區與黎巴嫩帶來公義。2003年以色列軍事情報指揮官宣稱,「更好是巴勒斯坦母親們哭泣,而不是猶太母親流淚。」(註四十五)他傳達的的觀點不僅完全不道德,更是可悲地無能,因為如此野蠻的政策可能導致以色列人像黎巴嫩人與巴勒斯坦人一樣地哭泣。在這個火藥庫地區,有以色列的核武以及天知道誰的化學武器,不斷增高的衝突將有可能導致全面的浩劫。

[註釋]

1. Clyde Haberman, “At Israel Rally, A Word Fails,” New York Times, July 18, 2006, p. B1.

2. Of course, Pakistan has nuclear weapons and so an Indian attack might lead to a nuclear cataclysm. Presumably, however, that’s not the only reason we would urge restraint on India.

3. UPI, “Israeli intel network discovered in Lebanon,” June 13, 2006.

4. Rockets fired at “IDF positions” are excluded from this list of attacks on civilians. Compiled from the following Security Council documents: S/2000/718, 20 July 2000; S/2000/1049, 31 Oct. 2000; S/2001/66, 22 Jan. 2001; S/2001/423, 30 Apr. 2001; S/2001/714, 20 July 2001; S/2002/55, 16 Jan. 2002; S/2002/746, 12 July 2002; S/2003/38, 14 Jan. 2003; S/2003/728, 23 July 2003; S/2004/50, 20 Jan. 2004; S/2004/572, 21 July 2004; S/2004/572.Add.1, 21 July 2004; S/2005/36, 20 Jan. 2005; S/2005/460*, 21 July 2005; S/2006/26, 18 Jan. 2006; and S/2006/560, 21 July 2006. [Thanks to David Peterson for help with the links.]

5. Liat Collins, “Not so quiet on the northern front,” Jerusalem Post, June 1, 2006, p. 5.

6. See UPI, “Israeli intel network discovered in Lebanon,” June 13, 2006; Associated Press, “Lebanon accuses Israeli air force of detonating car bomb that killed Palestinian militants,” June 16, 2006; “Lebanese Army Issues Statement On ‘Terrorist Network Working For’ Israel,” Lebanese National News Agency website, Beirut, in Arabic 13 June 2006 (BBC Monitoring International Reports, July 4, 2006). Israel denied involvement in the assassination, but “Israel rarely acknowledges action outside Israel and the territories.” Steven Erlanger, “Lebanon: Car Blast Kills Jihad Official,” New York Times, May 27, 2006, p. A2.

7. Greg Myre and Steven Erlanger, “Clashes Spread to Lebanon as Hezbollah Raids Israel,” New York Times, July 13, 2006, p. A1.

8. Liat Collins, “Not so quiet on the northern front,” Jerusalem Post, June 1, 2006, p. 5.

9. Edward Cody, “Hezbollah Threatens Tel Aviv; Chief’s Statement Clarifies Strategy,” Washington Post, Aug. 4, 2006, p. A13.

10. Jonathan Cook writes that there are hundreds of “military installations next to or inside Israel’s northern communities. Some distance from Nazareth, for example, Israel has built a large weapons factory virtually on top of an Arab town — so close to it, in fact, that the factory’s perimeter fence is only a few metres from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local junior school.” (Jonathan Cook, “Israel, not Hizbullah, is putting civilians in danger on both sides of the border,” ZNet, August 4, 2006.)

11. Amnesty International, Israel/Lebanon: Israel And Hizbullah Must Spare Civilians. Obligations under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flict in Israel and Lebanon, AI Index: MDE 15/070/2006, 26 July 2006.

12. Statement of Jan Egeland, UN Under-Secretary General for Humanitarian Affairs and Emergency Relief Coordinat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on the Humanitarian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28 July 2006.

13. Statement of UNICEF Executive Director Ann M. Veneman, 30 July 2006.

14. Human Rights Watch, “Lebanon: Hezbollah Rocket Attacks on Haifa Designed to Kill Civilians,” July 18, 2006.

15. Human Rights Watch, “Israeli Cluster Munitions Hit Civilians in Lebanon,” July 24, 2006.

16. Human Rights Watch, Fatal Strikes Israel’s Indiscriminate Attacks Against Civilians in Lebanon, August 2006, Volume 18, No. 3 (E), p. 3.

17. Human Rights Watch, Fatal Strikes, p. 3.

18. Donald Macintyre, “Israel launches ferocious assault on Lebanon after capture of troop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July 13, 2006, p. 4.

19. Stephen Farrell, “Our aim is to win — nothing is safe, Israeli chiefs declare,” The Times (London), July 14, 2006.

20. Kenneth Roth, “Fog of War Is No Cover for Causing Civilian Deaths,” Forward, August 4, 2006.

21.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srael/Palestine/Lebanon: Climbing Out Of The Abyss, Middle East Report N°57, 25 July 2006, p. 14.

22. UN Press Office, “No time to lose, UN warns as emergency aid supplies to Lebanon cut off by shelling,” August 4, 2006.

23. UN Press Releas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condemns killings of civilians in Qana, South Lebanon,” 31 July 2006.

24. Rory McCarthy et al., “Warning of aid crisis after Israelis hit highway: Bombs kill 33 farm workers in Beka’a valley in one of war’s deadliest strikes,” Guardian, August 5, 2006, p. 16.

25. Roth, “Fog of War.”

26. For example, Israeli Defense Minister Amir Peretz said regarding the border region, “we will continue to fire against anyone who enters the designated strip.” Greg Myre and Helene Cooper, “Israel Plans to Occupy Strip Inside Lebanon,” New York Times, July 25, 2006.

27. See Asher Kaufman, “Understanding the Shebaa Farms dispute,” Palestine Israel Journal, Vol.11 No.1 2004.

28. See Akiva Eldar, “Too Late for Their Own Good,” Ha’aretz, July 9, 2002.

29. “Immediate, Comprehensive Ceasefire Needed in Lebanon Prior to Political Discussion, Acting Foreign Minister Tells Security Council,” Security Council SC/8796, U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report on Security Council 5503rd Meeting (PM) 31 July 2006.

30. SC Resolution 497, 17 Dec. 1981.

31. Jonathan Pearlman, “Disputed plot may be key to Lebanon settlement,”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gust 3, 2006.

32. Most sources refer to two or three Lebanese prisoners, but the Jerusalem Post lists four: see Khaled Abu Toameh, “Palestinian prisoners’ families demand they be part of any deal,” The Jerusalem Post Internet Edition, July 30, 2006.

33.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Climbing Out Of The Abyss, p. 10.

34. Those who defend him as a hero argue that he was aiming to attack a military facility, though they elide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civilians died. See “Free Samir Kuntar the Longest-Held Lebanese Detainee in the Israeli Prisons.”

35. Anne Barnard and Sa’id Ghazali, “Israelis Arrest Hamas Official; Dozens Held In Bid To Free Soldier,” Boston Globe, June 30, 2006, p. A1.

36. See Arik Diamant, “Hundreds of Palestinian ‘suspects’ have been kidnapped from their homes and will never stand trial,” Yediot Aharanot, July 5, 2006. In April 2000, the Israeli Supreme Court outlawed the holding of people as bargaining chips, but the practice continued. See Human Rights Watch, “Background Briefing: Israel’s Proposed ‘Imprisonment of Combatants not Entitled to Prisoner of War Status Law,'” June 2000.

37. Orly Halpern and Nicholas Blanford, “A Second Front Opens for Israel,”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uly 13, 2006, p. 1.

38.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242, calling on Israel to withdraw from the territories it occupied in 1967 and the basis for peace in the region,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resolutions Israel has ignored. But there is a long list of others. Here is a sampling:

Selected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on the Middle East
[Note: the United States either voted for or abstained on every one of these resolutions]
252 (1968), 267 (1969), 298 (1971), 476 (1980), 478 (1980) calls on Israel to rescind its annexation of Jerusalem
262 (1968) condemns Israel’s attack on Beirut’s civilian airport
270 (1969) condemns Israeli air attacks on villages in southern Lebanon
279 (1970), 285 (1970), 313 (1972) demands the immediate withdrawal of Israeli troops from Lebanon
280 (1970) deplores Israeli failure to abide by resolutions 262 and 270; condemning Israeli attacks on Lebanon
316 (1972) deplores Israeli attacks on Lebanon and calls for the immediate release of “all Syrian and Lebanese military and security personnel abducted by Israeli armed forces on 21 June 1972 on Lebanese territory”
317 (1972) deplores Israeli abduction of Syrian and Lebanese soldiers in Lebanon and calls for their immediate return
332 (1973) condemns Israeli attacks on Lebanon and calls upon Israel to desist
337 (1973) condemns Israel for seizing a Lebanese airliner from Lebanese airspace
347 (1974) condemns Israeli violation of Lebanese sovereignty and calls upon Israel to refrain from such actions
446 (1979), 452 (1979), 465 (1980) calls upon Israel to cease its settlements in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468 (1980), 469 (1980), 484 (1980) calls upon Israel to rescind its deportation of elected Palestinian leaders
497 (1981) calls upon Israel to rescind its annexation of the Golan Heights
515 (1982) demands Israel lift its blockade of Beirut so urgent needs of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can be met
520 (1982) condemns Israeli incursions into Beirut
592 (1986) deplores Israeli opening fire on defenseless students in occupied territories
605 (1987) deplores Israeli firing on defenseless civilians
607 (1988), 608 (1988), 636 (1989), 641 (1989), 681 (1990), 694 (1991), 726 (1992), 799 (1992) calls on Israel to refrain from and rescind deportations of Palestinian civilians
The text of all these resolutions is available on the UN Information System on Palestine.

39. See, for example, S/2006/26, 18 Jan. 2006, paragraph 18, and S/2006/560, 21 July 2006, paragraph 15, and the remarks of Lebanon’s prime minister, Fouad Siniora, in the verbatim record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 of April 21, 2006, S/PV.5417.

40. See the comments of Gilbert Achcar on these matters: “The Middle East in Flames,” ZNet, August 4, 2006.

41. For background o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see Stephen R. Shalom, “Background to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Z Magazine, May 2002.

42. Ken Ellingwood, “2 Palestinians Held in Israel’s First Arrest Raid in Gaza Since Pullout,”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5, 2006, p. A20.

43. See the statistics compiled by B’Tselem, the Israeli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

44. John Murphy, “Israel acts to cut off Hamas; Tax transfer is halted; Olmert urges nations to cease financial aid,” Baltimore Sun, p. 1A. In May, Israel agreed to release about 5 percent of the funds to medical aid groups. Ken Ellingwood, “Israel to Give Some Funds to Palestinians,” Los Angeles Times, May 22, 2006, p. A11.

45. Major General Aharon Ze’evi (Farkash) quoted in Gideon Levy, “The IDF’s chorus of incitement,” Ha’aretz, 26 October 2003.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