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獵扁如獵巫

原載蘋果日報

越是叢林社會,力量就越重要。有力人士紛跳出打扁,姿態頗高;萬方無罪罪在扁家,污名鬥臭,彷如獵巫,這叫道德?扁或有罪,僅指法律,非關道德。若論道德,親綠倒扁者更為可議;更大惡行不吭聲,反倒依偎綠旗,相濡以沫,如今順勢翻桌,誇大其原本不在乎之貪污「小節」,打落水狗放馬後炮,往自己臉上貼金,絕非正直。民進黨惡行罄竹難書,傷害人性價值,國家就是我家,公眾資源私相授受,但親綠人士或黨內開明派何曾表達一絲憤怒?但現在卻憤怒流淚論述展望,清純如白雪公主;囊括美名,妖魔化對手。當道德缺乏一致性,那只是一種工具、策略,而非基本原則。

施明德說應重視道德。這話沒錯,但他們恰恰不是站在道德一方;表面是非或許正確,但法歸法,道歸道;人性終究還是應該回到人性面上來理解。以粗糙表面是非來理解人性幽微是很不道德的。扁珍或許觸法,但把集體之惡給妖魔化成個人之惡,以惡名集一身方式打落水狗,絕非道德。再說,扁一人壞得起來嗎?難道親綠人士兩手乾淨毫無責任?平常有福同享時,為何不採同樣道德標準?當扁呼風喚雨,該黨遠為污濁諸多惡行,支持者不但不憤怒,甚且美言狡飾。反扁反綠者也一樣,即便打擊敵人也應正直行事;把箭頭指向一人一家,並不公道。

政治鬥爭很難不講權謀策略,但把道德當祭品,當成打擊工具,只是傷害人們對道德的敬意。所有道德原則本身就是目的,它不該是任何立場鬥爭的工具武器或說詞。民進黨靠這套操弄起家,奪權後人權平等清廉道德全丟一旁,但這把戲非該黨專利,它不就是一種「台灣文化」?每當有機會,大家就群起拿道德整人,但道德恰恰不該是整人用的;一切美好價值當它變成一種手段或工具,便顯醜陋。法律和道德非一體兩面,甚且是兩套互為獨立概念,可八卦社會往往該講法治不講,偏以道德出師,例如民盟到廟裏祭拜,說要借神力「替天行道」;扁若有罪變無罪,那是法治不彰;不檢討司法,反倒一味罵嫌犯或動私刑,豈不荒唐?

扁幾成妖魔,一切過錯全推頭上,只要下台,台灣才有救,四處是這類愚民論調。在台灣似乎只要是多數一方,常常就是錯的,特別是當「全民如何如何」一窩蜂獵巫狀況出現時,更是可怕;宛如昔日挺扁之瘋狂。或挺或反,前後內在思維邏輯並無二致。這種躁動與瘋狂,對誰都沒好處,這只意味著血壓高過智商,無誠面對問題;同樣戲碼將一再上演。或許八卦社會吃重鹹,偏喜歡這一套,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編輯)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