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當國民卯上政府

原載:台灣立報

今年3月,正當英美聯軍入侵伊拉克前幾天,英國國家廣播電視(BBC)播出了一個名為「以色列核武爆料」(Israeli nuclear ‘power’ exposed)紀錄片,當中敘述17年前(1986),曾於以色列核武發展中心任職基層技術員的Mordechai Vanunu,因為向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記者出示他在職時所攝的核武設施與彈頭像片,而遭到以色列情報局幹員誘騙到羅馬、非法綁架並以貨輪運回以色列受審的故事。

1986年,以色列政府控告Mordechai Vanunu犯下間諜及叛國罪,以祕密方式審判並判刑18年,因為怕他會再抖出什麼來,以色列政府把他單獨囚禁近12年,通信、會面被嚴格限制、監視。目前雖在國際輿論壓力下,將他移監與其他犯人共居,但仍嚴禁其接近巴勒斯坦犯人,並多次駁回他假釋的申請。

英國核能專家根據週日泰晤士報刊登的照片研判,以色列擁有至少 100枚先進氫彈頭,證實國際間傳聞不假。據報導,以色列在美國壓力下,同意接受美國監督檢查,但過程並不合作;不過因為未曾公開證實自己擁有核武,因此可以不受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監督。截至目前,以色列政府從未承認或否認自已擁有大規模核武。

據Mordechai Vanunu的假釋申請律師Feldman表示,今年以色列政府反對假釋的理由是伊拉克戰爭,檢察官當局向法官表示,若Mordechai Vanunu獲得假釋,美國將離開伊拉克,將注意力轉到以色列並開始檢視其核子武器。

BBC的紀錄片播放約10天後,英美聯軍進攻伊拉克,主要的理由是情報顯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然而,在美軍佔領巴格達10個月,並已俘獲前總統海珊後,所謂可靠情報顯示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仍然沓無蹤影。日前英美當局都表示將檢討「情報失誤」的原因。

BBC的紀錄片除了提醒世人這件駭人聽聞的侵犯人權事件,也間接指出,在中東地區,以色列是惟一被國際間公認擁有核武、化武及生化戰力的國家。

以色列政府與BBC決裂

去年3月這部紀錄片首播後,以色列政府震怒,全以色列的有線電視於4月1日撤除BBC頻道,不巧的是,BBC女記者Orla Guerin在以色列軍事佔領區伯利恒內採訪民眾遊行時,遭軍方近距離射傷。除此之外,BBC工作人員下塌的飯店老闆也下逐客令,並運用旅館公會的權職,要求其他飯店不予接待。

去年6月,該紀錄片又於BBC全球頻道重播,以色列政府嘗試封殺不成後,宣稱只要節目不停播,官方再也不會協助BBC的製作及記者,並拒絕接受訪問,BBC相關機構工作人也因此將遭遇以色列簽證及工作證上的問題。以色列新聞局局長Danny Seaman指控BBC執行「反以色列」政策,並送了向來用在納綷黨上的「反閃族主義」大帽給BBC。

據英國衛報報導, Danny Seaman表示BBC的紀錄片不討論事實真相,反而影射以色列是一個罪犯國家,無視於猶太民族的歷史與傳統。衛報也指出,BBC的記者仍可以在特拉維夫做報導,只是以色列政府不再邀請BBC出席各類記者會,亦不再同意任何新聞採訪。去年11月,以色列總理夏隆(Ariel Sharon)訪問英國,在倫敦召開記者會時,拒絕邀請BBC記者出席。

在 BBC的節目網站留言版上,許多人表示以色列政策引人非議,並將以色列和伊拉克比較,認為「捕風捉影」的情報證據,就可以讓美英聯軍堂堂入侵伊拉克,反而經由非正式管道爆料而繪聲繪影以色列,卻老神在在地免於監督,實在不公平。

對此,以色列或親以色列的網友留言表示,不能將以色列和伊拉克相比,因為以色列是「民主」國家,但也有網友表示,英國的核武器也未曾受到國際的監督,指責以色列的核武政策,只是偽善的「雙重標準」。不受監督的核武政策

不能討論核武的「民主」一般反對將以色列和伊拉克相比的主要理由,認為前者是民主國家而且強敵環伺,因此應予以信任,這似乎意味著,以色列可以製造並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不受國際條約監督,以色列更可以為「國家利益」任意誘捕並綁架國民。

由於以色列和台灣一樣,都將發展核武視為「高度機密」,使得核武計畫無法受到有效的民主監督,成為情報當局與行政首長之間的祕密。在 BBC的紀錄片介紹中指出,以色列的情報當局16年來由一個以「Y」為代號的首長當家,有以色列人媒體代表向BBC記者表示,Y先生的存在是以色列「民主」的隱憂。Y先生在2001年才曝光,他叫Yehiyel Horev,據說他惟一的恐懼被是被公開。

除了保密的核武現況無法民主監督,連核武工廠員工、環境都因此無法接受正常的法令監督或檢查,雖然當局(對外宣稱是海水淡化發電廠)否認有任何輻射嚗露案例發生,但據傳有許多事故,員工也有許多罹患癌症,然而員工被來自情報當局的特務警告,不得對外說明任何資訊,否則會像 Mordechai Vanunu一樣。員工因此無法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旦有了工作傷害,也無法循正常管道進行爭議。

其實早在 Mordechai Vanunu爆料前20餘年,以色列就在法國的協助下購進重水設備,開始發展自己的核能設施,並向美國購買小型的核子反應爐。1970年代後,更與南非合作在印度洋進行核子試爆及生產核彈。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以色列國會到2001年才開始討論核武,整個核武或核能政策,在以色列一直是個「不能討論」的議題,更遑論「民主」監督。

據澳洲綠左網站指出,以色列國會討論的主軸,並不在核武的適用性,而在於當以色列成為世界擁核大國時,會有太多包括核廢料等等環境安全問題需要討論,然而在國家安全的大帽下,國會討論爭鋒相對,而政府官員僅以一句官話帶過:以色列絕不會率先在中東引進核武。

以色列有,台灣也有

在Mordechai Vanunu爆料後2年,台灣就發生「張憲義事件」,時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因反對發展核子武器,逃往美國,向美國檢舉台灣發展核武,原本就已對台核能研究進行監視的美國,即派員取走反應爐研究最重要的重水,讓1960年代即進行的軍方核武研發之「新竹計畫」告終。

據媒體報導,前中研院院長吳大猷在1967年回到台灣時,曾知道軍方要採用德國西門子的核能設施研製核武,他雖向蔣中正總統表達反對,但軍方仍由中科院進行核武研發。而張憲義在2000年時,曾傳真向國內某家媒體表示,當年中科院核子武器計畫同事已完成蔣公和經國先生所交付的任務,至於任務內容如何?台灣是否如外傳擁有兩枚核彈頭,台灣人民仍然無從證實。

迄今仍被視為「叛逃」的張憲義可能比 Mordechai Vanunu幸運一些,得以在美國自由生活,但在台灣同事與其他國人的譴責下,他等於無期徒刑地流亡在外。新近政府大力推動「非核家園」,林義雄等以苦行爭取核四公投,要為台灣的「非核化」政策鋪路,然而卻沒有人公開提及這一位讓台灣政府停止發展核武的關鍵人物,也不會有人記得他當時為了自己的信念,如何地背負罵名的代價。

反政府,不見得反國家

去年,Mordechai Vanunu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他當年被祕密審判的檔案,也在1999年打官司勝訴之後,才公諸於世。在請求假釋之時,雖然他的律師邀請科學家出庭作證以Mordechai Vanunu任職基層工作人員的知識,與核彈製作所需相去甚遠,而且宣稱政府當前自行發布的資訊,都要比當年Mordechai Vanunu所告訴媒體的多得多,然而以色列法院仍然未准許他的假釋申請。

Mordechai Vanunu在獄中獲准通信,有心人彙整了他18年獄中信件在網路上供閱,之前更有一對美國夫婦正式收養他為養子,他也表示出獄將前往美國。美國聲援釋放 Mordechai Vanunu網站每天倒數計日,距離他刑期屆滿的2004年4月22日,應該還有70餘天。網站上也動員關心的人一起到以色列,迎接他出獄。

(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相關網站: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