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答客問:批評以色列為何扯上納粹?

有朋友問說,批評以色列為何扯上納粹?

因為「以色列勿學納粹」這句口號是我提的,故答覆如下:

哲學上有句老掉牙的話說:「你無法把腳伸進同樣的河水兩次。」因為凡事都不斷在變動中,不可能重現與複製,因此一切經驗與現象也必然都是獨特而且無法取代。

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一切歷史經驗,即便只是一秒鐘之前的歷史,除非透過類比,將無法被理解。因為我們不可能單單理解某個現象或經驗「本身」。「本身」是不會有意義的,意義必然得透過某種聯結或類比而產生。世上或許有個地方存在一個魯賓遜,一個人撐起一個世界,但事物的意義卻不然,意義必然得透過某種概念聯結來產生。

換句話說,經驗與經驗之間必然有其相似與相異性,我們唯有透過這樣的聯想與類比,才有可能了解某人某事某物,進而了解所謂「世界」,或者說,「世界」其實就只不過是這樣一張經驗類比或概念聯結的網,我們不可能理解分分秒秒不斷變動的所謂「獨特」(unique)時空經驗,除非你把它納入這樣一張網,構成一種整體的理解。

就像寫詩一樣,類比只有比得好或比得爛兩種,而沒有什麼是不能做類比的,就好像布希的肖像在西方總是冒出一抹小鬍子,神似希特勒,但若有人質疑說布希與特勒絲毫不相似,因此不能類比,那我會覺得很納悶,質疑者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理解各種人事物?如果布希都能比做希特勒,何況長期封鎖佔領殺戮巴勒斯坦的以色列?

事物的意義不在其規模大小,而在於其「特質」,就好像我們了解一個人並不光是了解他的身高體重一樣,而是根據他的「個性」來了解。今天我若俘虜了六百個根據血統定義的所謂敵人,把他們集體關在某個斗室,四周蓋起了隔離牆,不准正常吃喝,並斷絕其一切正常生存發展的機會,甚至隨時可以用國家安全的名義或自衛的名義,抓幾個來殺一殺,我若這麼做,雖然人數僅六百,而非六百萬, 但我不折不扣就是一個納粹不是嗎?

納粹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黨,而是一種現象,一種心態,一種意識形態,一種作法,你可以從納粹一詞萃取出一些特質出來,比方說排外或妖魔化特定族群(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愛台灣勢力整天抹黑「中國人」,在很多人看來也正是一種納粹),比方說種族淨化或種族滅絕等,而這些不就正是以色列長期以來的行徑?因此,以色列不但可以類比為納粹,而且類比得十分貼切—在我看來。

當然,如果有人在他的認知中有不一樣的想法,我也不會說他一定要接受這樣的類比。既然是類比,意味著它其實基本上仍脫離不了某種解釋與想像的成份(想像自然不同於幻想或妄想),換句話說,大概不會有這樣一種觀點是眾人所必須無條件接受的。

不過,還是謝謝妳提出問題。一個運動或許在觀念上該求其最大公約數比較好,才不會起內亂。但還好我沒說以色列是納粹,而是叫他不要向納粹看齊。當初猶太人飽受納粹之苦,如今羽翼豐盛了,翅膀硬了,媳婦熬成婆了,更不應該變成一個惡婆娘糟蹋其它種族。

另外,你只要用種族滅絕或種族淨化或滅種等等關鍵字去搜尋有關以色列的評論, 光是在本站上就可以找到以下這些文章。本站精神領袖若雪就是這樣看待以色列,她是使用「種族滅絕」(genocide)一詞,滅種的意思就是刻意且有系統性地消滅一個族群,而這不折不扣就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所做的,因此我認為若雪這樣的形容恰如其份。

陳舊的故事
被遺忘的戰爭
東耶路撒冷的「無聲轉移」已近乎完成
東耶路撒冷資訊單張
巴勒斯坦和平進程:我們尚未記取的歷史教訓
以色列抵制國際法庭隔離牆聽證會
若雪書信(三)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