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續之前說的對比。既然是對比,當然就是人為,只有恰當或不恰當的問題,而沒有必然因果。任何一個政權都擅長這一套。比方說戒嚴前後那段風起雲湧的街頭狂飆年代,國民黨最喜歡講這四個字:"社會成本"。不管你是什麼抗爭都一樣,主流媒體會說:"鄉親啊,你看看,我們付出多麼大的社會成本"!然後電視或記者就會把鏡頭聚焦在地上的垃圾,然後報導辛苦的清潔工為了清理群眾抗爭所留下的這些垃圾,多辛苦啊!看到沒有,掃馬路的歐巴桑已經從早上掃到中午。我們付出多麼大的社會成本。
不光是這樣,你看看,交通也打結了。鏡頭帶你來看看,你看,這位心急如焚的媽媽,孩子發高燒了,想送孩子去醫院卻被混亂的交通給塞住了。這時候就會來一個對比的大特寫,一邊是滿臉怒容的漂亮年輕媽媽以及可愛但發燒的可憐小寶貝,一邊是齜牙裂嘴吵吵鬧鬧的抗爭群眾,你看看,我們付出多麼大的社會成本。
例子千千萬萬講不完啦,你以為比方說早已納入教科書的 "519反戒嚴綠色行動" 在當年是什麼偉大的人民運動嗎?當然不是,而是一群被形容為獐頭鼠目的野心份子的可恥行徑,我們這群過街老鼠,因為過不慣安定繁榮的生活,所以處心積慮想破壞大家的美好生活。
你知道嗎?當年龍山寺四周店家對我們這群企圖破壞民主與繁榮的野心陰謀份子是什麼態度嗎?當然是充滿可怕的敵意,而且,在政府與整個輿論的鼓勵下,大家都知道要爭相表態,站在主流一方,就如同什麼大腸花反服貿運動時,周遭每個人都爭相表態支持主流一方一樣。這不用講到什麼馬太效應那麼文謅謅啦,這就是台灣話講的西瓜偎大邊,吹什麼風,就舉什麼旗;人是很聰明的,很會看風向。
記得519反戒嚴抗爭時,當時很多店家還會在店門口掛起布條,寫說:我們要營業,我們要生活,我們不歡迎你們等等之類。打開報紙,你以為這樣的一個史上第一次的群眾抗爭,應該會有大篇幅的報導吧?你想太多了,幾乎完全消音,或是一小格方塊,一小張照片,照片中當然是盡量呈現 "醜陋的陰謀暴力份子 vs.善良勤勞的老百姓" 這樣一種對比。然後,記者就會去訪問那些當天沒法做生意的店家,"挖掘民眾的真實心聲",或是訪問任何一個路過民眾結果也一定都一樣,不外就是呈現善與惡的對比,美與醜的對比,並且附加四個字:社會成本。
我只是要說,事物的意義狀態就是這樣,可別把一些純屬人為的概念講得好像磐古開天闢地時就已自然存在那樣顛撲不破。比方說,在舊國民黨時期,你去問問周遭每一個同學,每一個學生,看看他們嘴巴裏會吐出什麼話來。政府那陣子若流行說社會成本,學生們就會像鸚鵡一樣,滿口社會成本;政府若說安定,他們就會滿口安定;政府若批判偏激,周圍每個人們嘴裏就會吐出偏激二字;宋盼仔(宋楚瑜) 當權時,發明一個詞叫 "走偏鋒",痛罵反對者行不由徑,不循正常管道表達意見,只會 "走偏鋒",那陣子周圍的每個學生就會覆述 "走偏鋒" 三個字,就如同過去並沒有什麼 "反黑箱" 一詞,一旦主流政治勢力喊出這樣一個詞,你看,周圍每個學生就人人高喊反黑箱,喊得彷彿這個詞打從磐古開天就已存在那樣珍貴與天然。儘管他們的主子烏七媽黑得更徹底,而他們主子的敵人卻透明得跟水晶球一樣,他還是照樣拼命反對主子的敵人根本不存在的黑箱反個不停。
政治教會了我兩件事:
一,人的智能之低,低到難以想像,非常容易操弄,恐怕比訓練一條狗讓牠聽話還更容易許多。
二,有些人的 "智商" 卻高得嚇人,不管怎麼改朝換代,他永遠都知道要舉順風旗。比方說目前檯面上這些綠油油的當權者,難道你真的沒有半點真實的歷史常識,沒有常識也可以孤狗啊,難道你真的不知道這些人事實上永遠都站在最安全最主流的位置上收割各種成果,變換成個人利益。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12
發佈時間:
下午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