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8 發佈時間: 下午 4:25
後台進不去,沒法直接修改。只是想補充一下,怕大家史學常識不足,北京猿人距今西元前幾十萬年。你不妨想一下,體會一下,從西元前比方說五十萬年前開始上班、每天累得爆肝的感覺,一直累到現在倘若還沒累死的話,那你就擁有差不多蔡英文身價的十分之一了。

要是你野心很大,連剩下的十分之九也想追平,那你恐怕就算是亞當或夏娃也辦不到,因為這需要至少五百萬年的上班加班才有可能,但人類卻是出現在三、四百萬年前。也就是說,你比須比亞當夏娃更早出生兩百萬年,每天上班加班,那你才有可能有這些政客們的身價。

再說一次,我不是仇富,我只是厭惡市面上這些藉著玩弄美麗理想藉以向上提升者,套用王大師的話,這就是社運IPO, 政治IPO, 他不是真的有什麼台獨建國的什麼政治理念,更不是真的關心什麼社運理想什麼公平正義民主自由與透明公開什麼的,聽他在放屁,他只是藉著這些東西來使自己向上提升,大權在握,財源滾滾。

我常有個感覺是這樣:你要怎麼惡搞怎麼撈錢奪權我都認了,但能不能不要跟我說這是一種偉大理想的追求與實踐。因為,套句電影 "教父" 的話,"那對我的智慧真的是一種侮辱"。我們又不是第一天才剛出來混的。我們或許無力可回天,但我們腦子並沒有進水,我們並不笨。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8 發佈時間: 下午 4:06
(續前)

比方說我問各位,你賺十億要賺多久?一般人的薪水假若一個月以三萬元計,你得從耶穌誕生之前的八百年,也就是西元前760年的古希臘時期開始賺,而且不吃不喝才行。假若你得吃得喝,一個月只能存三千,那就是得存至少三萬年才有十億,簡直都快追上山頂洞人的年代了。

但是,比方說,阿扁一家人的貪污以及蔡英文家族透過炒地皮的獲利,卻是好幾個十億。若真要比較,那就不光是山頂洞人的年代,我看至少得從北京猿人的時代開始慢慢賺起了。

若真要對比,那麼,這樣一種對比,恐怕才是你應該要看清的真相,恐怕才是你應該要看清的這些政客與名人名嘴及民主鬥士人權鬥士們的真實樣貌,而你我呢,只是他們藉以斂財的一個工具。這其實也是台灣民主假面底下的真實血肉實況。

別誤會,我不是反對賺錢,我並不仇富,而且還挺嚮往的呢;我不但不仇富,對於各種從無到有費盡心力的創業家如馬雲、比爾蓋茲、郭台銘及張忠謀等等,基本上我是尊敬的,我只是厭惡那些藉著什麼偉大的政治主張及什麼社運理想撈錢奪權獲取暴利卻不斷傷害社會的人。

補充一下,怕大家史學常識不足,北京猿人距今西元前幾十萬年。你不妨想像一下,體會一下,從西元前比方說五十萬年前開始上班、每天累得爆肝的感覺,一直累到現在倘若還沒累死的話,那你就擁有差不多蔡英文身價的十分之一了。

要是你野心很大,連剩下的十分之九也想追平,那你恐怕就算是亞當或夏娃也辦不到,因為這需要至少五百萬年的上班加班才有可能,但人類卻是出現在三、四百萬年前。也就是說,你比須比亞當夏娃更早出生兩百萬年,每天上班加班,那你才有可能有這些政客們的身價。

再說一次,我不是仇富,我只是厭惡市面上這些藉著玩弄美麗理想藉以向上提升者,套用王大師的話,這就是社運IPO, 政治IPO, 他不是真的有什麼台獨建國的什麼政治理念,更不是真的關心什麼社運理想什麼公平正義民主自由與透明公開什麼的,聽他在放屁,他只是藉著這些東西來使自己向上提升,大權在握,財源滾滾。

我常有個感覺是這樣:你要怎麼惡搞怎麼撈錢奪權我都認了,但能不能不要跟我說這是一種偉大理想的追求與實踐。因為,套句電影 "教父" 的話,"那對我的智慧真的是一種侮辱"。我們又不是第一天才剛出來混的。我們或許無力可回天,但我們腦子並沒有進水,我們並不笨。
力民 發佈日期: 2017.01.08 發佈時間: 下午 4:03
看到馬鑑一的留言感到奇怪,為什麼要拿公教人員出來比? 當年(約40~50年前)有一個老師來跟我阿公提親,想娶我媽媽時,我阿公直接拒絕,跟我媽媽說當老師會餓死,當年的老師就是這麼慘,如果不是看著退休有保障,憑甚麼要求當時那些人加入公職?

如果要求大家應該縮衣節食,提高老弱殘貧的福利,那為什麼不也把當年那些靠著台灣經濟起飛,賺著大筆大筆鈔票,房子一棟一棟買的人一起比較呢? 尤其是那些靠著土地房產致富的人,例如蔡英文,都一起抓來批鬥,鬥垮這些土豪來個劫富濟貧,怎麼會去鬥這些公務人員呢? 當年的大陸可比現在的台灣有志氣多了,連大官學者土豪都敢鬥,現在連清算國民黨都不敢清算到李登輝當年消失的幾百億黨產,鬥也只敢鬥軍公教,真的很看不起這些人。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8 發佈時間: 下午 3:29
巴勒網可以連上了。最近蔡啥小總統忙著改革,所以綠色饕餮又跑出來寫信問候我,我還以為巴勒網淪陷了。

馬鑑一先生之前的留言說他熱烈支持蔡啥咪政府的年金改革,這我是不懂啦。不過,他一直拿悲慘遊民或貧窮老人來做一種對比,比方他說:"每月6萬8的退休教師" vs. "每月3千5的老人,繼續拾荒直到死亡"。在我看來,你要怎麼塗炭生靈(我是說改革啦)是一回事,但是,把它變成一種訴諸階級對立的道德訴求是很不道德的。當然,這向來就是這個綠色饕餮黨一貫的作風與手法。

我當然不是說不能對比,而是說不斷在不同族群或階級間挑起對立藉以遂行一己目的是很齷齪的,甚至是應該繩之以法的。比方說,自古以來,在每個群眾聚會上或演講場合,不斷污名化老榮民,說這些要死不活的老廢物坐享其成,跟著國民黨來台灣吃台灣人的肉,喝台灣人的血,把社會上的各種問題,用一種極其不道德的口語、耳語和簡化思維,推給某一族群及其政黨,藉以挑起一種敵我二分的仇恨意識;"他們" (外省) 人少,"我們"(台灣)人多,只要藉此挑起對立,屬於 "我們" 的選票就多了,饕餮們就吃喝不盡了。

人渣黨向來就是玩這一套所謂公平正義的手法,滿口仁義道德,卻是基於一種極其敗德的政治操弄,污名化少數一方或弱勢一方,藉以贏得所謂人多的那一方的支持。

如果真要對比,怎麼不對比一下檯面上這群什麼都能吃的綠色饕餮們的豪奢生活與源源不絕湧入的巨額財富和一般人的辛苦生活及拼命工作方能謀口飯吃的痛苦。

比方說我問各位,你賺十億要賺多久?一般人的薪水假若一個月以三萬元計,你得從耶穌誕生之前的八百年,也就是西元前760年的古希臘時期開始賺,而且不吃不喝才行。假若你得吃得喝,一個月只能存三千,那就是得存至少三萬年才有十億,簡直都快追上山頂洞人的年代了。

但是,比方說,阿扁一家人的貪污以及蔡英文家族透過炒地皮的獲利,卻是好幾個十億。若真要比較,那就不光是山頂洞人的年代,我看至少得從北京猿人的時代開始慢慢賺起了。

若真要對比,那麼,這樣一種對比,恐怕才是你應該要看清的真相,恐怕才是你應該要看清的這些政客與名人名嘴及民主鬥士人權鬥士們的真實樣貌,而你我呢,只是他們藉以斂財的一個工具。這其實也是台灣民主假面底下的真實血肉實況。

別誤會,我不是反對賺錢,我並不仇富,而且還挺嚮往的呢;我不但不仇富,對於各種從無到有費盡心力的創業家如馬雲、比爾蓋茲、郭台銘及張忠謀等等,基本上我是尊敬的,我只是厭惡那些藉著什麼偉大的政治主張及什麼社運理想撈錢奪權獲取暴利卻不斷傷害社會的人。

補充一下,怕大家史學常識不足,北京猿人距今西元前幾十萬年。你不妨想像一下,體會一下,從西元前比方說五十萬年前開始上班、每天累得爆肝的感覺,一直累到現在倘若還沒累死的話,那你就擁有差不多蔡英文身價的十分之一了。

要是你野心很大,連剩下的十分之九也想追平,那你恐怕就算是亞當或夏娃也辦不到,因為這需要至少五百萬年的上班加班才有可能,但人類卻是出現在三、四百萬年前。也就是說,你比須比亞當夏娃更早出生兩百萬年,每天上班加班,那你才有可能有這些政客們的身價。

再說一次,我不是仇富,我只是厭惡市面上這些藉著玩弄美麗理想藉以向上提升者,套用王大師的話,這就是社運IPO, 政治IPO, 他不是真的有什麼台獨建國的什麼政治理念,更不是真的關心什麼社運理想什麼公平正義民主自由與透明公開什麼的,聽他在放屁,他只是藉著這些東西來使自己向上提升,大權在握,財源滾滾。

我常有個感覺是這樣:你要怎麼惡搞怎麼撈錢奪權我都認了,但能不能不要跟我說這是一種偉大理想的追求與實踐。因為,套句電影 "教父" 的話,"那對我的智慧真的是一種侮辱"。我們又不是第一天才剛出來混的。我們或許無力可回天,但我們腦子並沒有進水,我們並不笨。
J. Z. 發佈日期: 2017.01.07 發佈時間: 下午 4:53
鄉民的正義不是台灣特有, 這是加拿大版...
最近才知道加拿大有這麼一個團體專門在網路上用釣魚的手法狩獵戀童者, 然後將其人錄影公佈在網路上...
我覺得這種正義魔人在某種意義上噁心程度和戀童者不相上下...

https://goo.gl/v6klI9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7 發佈時間: 上午 1:41
每當我為生活忙碌得死去活來,另一個馬太飛鳥效應也常在我心裏發酵,聖經不是說了嗎?幹嘛那麼拼命呢?"你們看那天上飛鳥,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

真是說得好啊!我最喜歡這類鼓勵了。我幹嘛擔心房貸繳不起呢?幹嘛擔心月底斷炊呢?小鳥都不擔心了,阿憨那麼笨都不擔心了,我的智商至少是阿憨的三倍,我擔心什麼呢?

不過,還好我文學造旨多少還是有一點,我知道這是一種隱喻(metaphor),不能 "當真",不能做字面解,不能take it literally,只能take it metaphorically。講到metaphor, 這就講到我的本事來了。metaphor 其實差不多就等於胡說八道的意思;一字一道不足解,八道才有了點意思,於是,胡說八道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但我有個朋友,人很好,但想事情可能有點硬,不轉彎,其介如石,他原本跟我一樣為三餐忙碌,直到有一天,交友不慎,認識了教會中人,開始接觸聖經,每一句都做字面解,不幸產生飛鳥效應,竟然辭去大好工作,專心傳教。家人苦惱,他就背飛鳥經文給他家人聽,說飛鳥都不擔心吃的,我們擔心什麼?還好,似乎有信徒被他感動了,供應吃喝,才沒有出了亂子,看來飛鳥福音還是有點道理,但我們凡人對於神的話語我看最好還是盡量做隱喻解比較安全。

很多基本教義派其實真的很虔誠,但我以為,聖經若要做字面解,恐怕會出現無數矛盾與爭戰,因為既然有標準答案,就得爭個你死我活勢不兩立才行。這樣的人,這樣堅硬的頭腦,給他一本聖經,無異等於給他一座火藥庫。

胡說八道是玩笑詞,講好聽一點,隱喻其實不就是詩嗎?"以詩觀之" 倒也不是說隨便讓人亂闡釋,今天要是有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根據馬太福音發明一個飛鳥效應,主張人類應該向小鳥看齊,不用刻意生產物資糧食,或許也說得通,說不定還能投稿學術期刊,但這應該就不是聖經上 "那個" 意思了。至於 "那個" 意思是哪個意思,那就只能任人體會,說不準了。不管體會的結果為何,它終究不是一種行為指南,不是一種新生活運動式的概念陳述,該上的班還是得上,該忙的工作還是得忙,房貸還是得操心,明天的麵包還是得煩惱,有困難就要想辦法,而不是真的抬頭向天空發鳥發問。

我的生活四周常有基督徒環繞,個個飛黃騰達,事業有成,因此常有人想感化我,想幫我向上提升,他們看到我往往就像獵人看到兔子那樣興奮,想把我導向正途,因此經常讓我很苦惱,因為我實在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去回應那麼多 "輔導迷途羔羊式" 的傳教,真希望他們能放我一馬。

但我另一方面卻又不想傷他們的心,於是只能唯唯諾諾,不敢反駁。老實說,我經常一點都看不出來這些整天主啊耶穌啊的教會人士究竟哪一點像個基督徒,他們往往比一般什麼也不信的人恐怕離宗教都還離得更遠,難怪牛津大學Andrew Linzey教授(同時也是牧師)說,"沒有其它東西比教會更能遮蔽上帝的容顏"。題外話。
鄭涵文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11:59
楊世主先生:

馬太效應本身是一個科學用語,類似法律中有好撒馬利亞人法的學術用語,其詞彙本身的內容,都不考慮神學上的詮釋,只是藉其寓意跟名字。
Matthew effect這個詞最初提出適用於探討學術名聲集中的問題,隨後其他學科也開始以Matthew effect model這個詞來討論,在特定領域中,某些事物過度集中的狀況。

這個PDF上,有一個我不認識的學者跟另一個我也不認識的學者解釋了馬太效應原始的定義:
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22/pta_5899_4761205_85316.pdf

從個人觀點來說,因為馬太效應本身已經是一個脫離神學成分的專有詞,內涵偏向於學術名聲,馬鑑一先生的說法要更完整的話,大概以"馬太效應的模式"會好一些。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8:45
沒看過 "長城" 這電影的,這段訪談還是可以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DPWxdwSRE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8:27
家裏有MOD的有福了,有一部 (在我看來) 全中國最偉大導演排名第二的賈樟柯的記錄片(排名第一當然就是侯孝賢),用 "賈樟柯" 去搜尋就可找到,拍得還不錯,裏面有很多賈樟柯的訪談。

本來第二名的寶座屬於陳凱歌,特別是當他拍完 "霸王別姬" 之後,理當實至名歸。不料,很快就 "墮落" 了,後來的片子雖不至於爛,但總是今非昔比,似乎刻意要往通俗賣座的方向走,特別是有一部什麼 "無極" 的,我看是無腦還差不多,爛到爆炸,勉強看完後就決定把光碟給賣了。

於是,第二名就落在張藝謀身上,特別是看了他的 "紅高粱",真是驚為天人。沒想到,他很快也墮落了,而且墮落得有點理直氣壯,我都不知道這還算不算是一種墮落了,看來是比陳凱歌要真誠許多。

聽說最近張藝謀又出新片,啥咪!打怪獸?饕餮?我的天啊,張藝謀是很缺錢嗎?怎麼這麼離譜?昨天,抱著準備痛斥不肖導演、看他究竟是要墮落到什麼地步才會停止的心情進電影院,原本是抱著看 "哈利波特" 或什麼 "魔戒" 那樣一種無聊電影的心情進場,沒想到比我原先所預期的要好看多了,甚至有些影像和音樂差點讓我找眼淚瓶,打算下周再看一回。

有藝術水平的各位別緊張,我當然不是說這是什麼偉大的藝術片,我只是說,也許張藝謀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有能力拍出非常純粹的電影例如 "紅高粱",但他這個 "人" 可能比他的 "能力" 要大很多,或是原本就不是那種很看重所謂藝術的人。在某個重要意義上,我還蠻喜歡這樣一種大氣,所謂藝術啦、思想啦、知識啦等等這些東西本身,畢竟也只是各種表達形式 "之一" 而已,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

思想也一樣,每聽到或看到那些把哲學或思想或知識或技藝講得好像多麼厲害的人,總覺得可笑。人的腦袋就這麼大一個,難道還能思想出或創造出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來?米蘭昆德拉說得對,"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們家阿憨哪天如果吃了聰明丸突然以為自己會思考,我一定也會笑到翻肚。我喜歡文的東西,喜歡風花雪月,喜歡抽象微妙,喜歡數學,但我終究不是那種會去誇大其價值的人,畢竟我的 "人" 應該要比我的話或我的想法要 "大" 上一些;我若不是比它大,就很難俯視它或看淡它。

再說,一個人的所謂才氣,我看基本上是命定的,基因早就決定了,再掙扎其實也是多餘。

張藝謀這電影 "長城",作曲的音樂家叫 Ramin Djawadi,伊朗人,他之前好像也給大爛片 "鋼鐵人" 配過樂。你聽他 "長城" 的音樂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是不是覺得跟某人很像?沒有錯,就是 Hans Zimmer,據說他就是Hans Zimmer 的學生。

這電影就如張藝謀自己所說,是 "爆米花電影",不必用什麼大腦。但張藝謀說,你不能拍得太難,但也不能拍得很弱智很低能。他說,這其實很不容易拿捏,所以,當電影公司找上他拍片時,他要求修改劇本,前後改了一年多才開拍。

我在台灣出生,長大,雖然念過一點李白、蘇軾,但從小既未見長江黃河,也沒看過長城究竟長啥模樣,兩年前才終於往長城走一遭,從日出爬到日落,糊里糊塗當了一回好漢。中國,離我這麼遙遠的一個書上概念,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卻依然能嗅出中國的氣味,並且很容易因此受到感動;僅僅只是一個擂戰鼓的畫面,僅僅只是劉邦的幾句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卻突然像被人說中心事那樣,頓時悲從中來。

年紀越大,血液裏這份奇怪的 "鄉愁" 卻似乎越來越強烈。我知道那不是地理的,更不是政治的,也許是基因,感情,文化,也許是落葉對土地的一種渴望,也許真實,也許是一種幻想,我自己也說不清了,我只知道它如此強烈。我希望,當我有一天死了,是死在祖國的懷抱下,而非視我為外來者;除了中國,我沒有第二個家了。

底下必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ZdqJUpj-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ZN6dixCx0

陳真 2017. 01. 06.
李念淨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5:49
而且整件事情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很多圈內人明明知道她有問題,卻必須等到去年年底日本記者文章出來以後,才爭著跟她切割...為甚麼不早一點就把她欺騙的事情解決呢?

而且從中央研究院的許多教授,文化部的金鼎獎(好在金馬獎那次頒給了大同),這些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以考證出名,卻也沒有太多著墨輕易給她作序背書,甚至給她頒獎,這不是問題很大嗎?
李念淨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5:42
談「灣生回家」案 遠流王榮文:我應該被上課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8507

田中實加謊稱灣生後裔 中研院民族所都騙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35176

陳芳明:田中實加利用台灣人歷史失憶症撒謊
http://udn.com/news/story/10708/2204957

田中實加的新聞網路上很多,就不多說了,感覺田中其實跟洪素珠很像,她們都不是大奸大惡之輩,也沒有必要對她們大加抨擊,她們只是台灣社會病態的代表而已。

但是像是陳芳明楊照這些人,明明應該有能力去考證查證,卻被固有的觀念沖昏頭腦就很糟糕了,但他們還能認錯。王榮文最可惡,新聞內文跟臉書絲毫沒有反省的意味,講得自己好像局外人不需要查證,而且說自己"堅信古典價值"?而且文末的華山文創園區,不正是被他搞爛的嗎?
楊世主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5:13
想不到聖經也能這麼看啊?我真是孤陋寡聞了。這個"馬太效應"就像大便混在香草冰淇淋裡一樣令人難以下嚥,有些號稱科學學者對聖經研究兮兮,例如用"科學"解釋瑪利亞如何處女生子、耶穌如何行在水面?水如何變成酒?摩西如何分開海水過紅海,或是所羅門王如何跟動物溝通、從大衛的勇氣談領袖養成之道等等等,對我來說,這些東西除了雞同鴨講,還是牛頭不對馬嘴,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建議若想引用聖經,是否至少先完整地讀完整個章節理解一下會比較好,或請教一下神職人員,就我經驗,我是不太敢亂釋經的。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4:02
國民黨很沒出息,不跟著同流合污就不錯了還監督。新黨及勞動黨倒是比較好。

我不知道你的年齡與經歷等等,該不會是中小學生吧?因為聽起來對政治的理解很 "單純"。

在島內,撈錢撈權有三種管道,在此提供給立志向上提升的有志之士們參考:

一,非法。比方說直接現金交易的那一種,檔次比較低,但是,當當事人很有把握不會出事時,能撈就撈,哪管你什麼合法非法。代表作之一,例如扁家,贓款多到沒地方放,連在家裏走路都會被錢給絆倒。

二,合法掩飾非法。大家智商都那麼高,想要 "合法" 那還不簡單,比方說改個名稱不就好了,幹嘛說贓款或活動費呢?太傷感情了,其實是台獨建國基金啦,或者說政治獻金也行,鉅額鈔票我就先義務幫大家存放在我的帳戶裏,哪天台獨建國時,就可以拿出來建設新國家。

這部份,方法很多,存乎一心,奧妙無窮,一言難盡。比方說,據我所知,個個都是股神,都是土地公,都是未卜先知,買什麼賺什麼,買低賣高,眼光精準,投資報酬率至少都是倍數起跳,巴菲特根本不夠看。

三,合法。正確來說其實是 "所謂" 合法,因為若真要撈錢撈權,哪需要非法?又不是存心要幾億幾億地幹一大票。這部份的潛規則就不好說了,不過,既然連我住在山洞裏都懂得這一套社會法則,一般人肯定都是懂的。方法說來微妙,其實就只是一個乖字。當然,對主子要乖,對主子的敵人要猛,這是屬於比較積極的作法。一般來說,只要乖就行,這是基本要件,對顏色要忠心要表態,思想、言語要正確,自然就會左右逢源,財源滾滾,否則就會到處碰壁,什麼都申請不到,甚至連原本垂手可得的小職位都可能不保。

各行各界,華人社會好像都是來這一套,簡單說就是自己人有福同享。講難聽點就是近親繁殖,用吾友柏楊先生的話來說就更難聽了,叫做發展 "生殖器關係"。不一定動用到生殖器,這只是個比喻,大家不要緊張,意思是說系出同源自己人的意思。

台灣人很聰明的,大家都想成為 "自己人"。你看,幾十萬人搶著加入民進黨。記得當初(1986年)創黨頭半年,高雄縣市黨部加一加才一百多人,真正平常會來參加活動的就那小貓兩三隻,比巴勒網成員數還少;現在卻四周一片積極表態的綠油油,校園和醫界更是如此,幾乎沒有一個藍的,彷彿跟恐龍一樣絕了跡。特別是過去這三、五年來更是不可思議,我經常不經意就會看到一些舊識,原本是深藍,現在居然變成深綠,當起綠衛兵來了,實在真難想像。套用吾友柏楊先生的話,其戲劇化程度,正猶如廉價小說那樣的情節。

比方說有一個學界朋友,不過才十多年前,恐怕就連講到林義雄都會讓他想吐而反感的一個 "正人君子" 般的忠(國民)黨愛國人士,這兩年居然成為綠營推崇的返國學者紅人似的,動用起什麼哲學概念,歌頌鄭南榕的偉大,攻擊籃旗,捍衛什麼台灣主權之類,純粹就是講一些我相信連他自己也不會相信的一套鬼話!

這二十年來,我過去在政治上社會上或學界醫界文化界裏認識的人,不管藍的綠的,愚的貪的,善的惡的,有能的無能的,統統變成一片綠油油,綠到發黑。這些人,只要立志向上提升者,幾乎沒有一個例外,全部向上提升了,囊括各部會首長及立法、司法、行政各單位主管,大小官位多得是,數以千計,每個人統統佔了個位置;要不就是當立委,當縣市長等等等。並不是因為他們很有才華或很有理想,而是因為他們表態效忠,顏色對了,打擊對象對了,選對路線了,自然個個吃香喝辣坐擁權位。其中處高位者,目前唯一需要做的工作大概就是三不五時在臉書上發表反中愛台的言論。至於所謂理想或什麼社運或人權什麼的,x它媽的難道你還真信?那只是一種晉身階,一種累積所謂政治資源與人脈以及打擊異己的工具,一種撈錢撈權的手段。

1987年,我和施信民及張國龍等人籌組環保聯盟,每次開籌備會議,總是有個人在一旁寫記錄、印資料,交待開會細節,就像助理那樣。那個人是誰呢?他叫做林錫耀。林錫耀是誰啊?他就是現在的所謂行政院副院長。

將近30年前,差不多也是1987-1988年左右吧,綠島仍是惡魔島,只關重刑犯與政治犯,一般人禁止登陸。我和戴振耀及楊秋興等人,代表台權會跟軍方交涉,登島成功,探訪島上政治犯。我前後去了兩三趟。有一回,有個民進報(民進黨的機關報)的學生記者也跟著來,一路隨身採訪,那學生是我當時認識的一個好朋友,名叫陳啟昱。陳啟昱現在在幹啥呢?他不是有志於什麼農民運動,要拯救農民悲慘的命運嗎?他現在是台糖的董事長。

因為當年籌組環保聯盟以及宜蘭反六輕的關係,我還認識一個年紀大我幾歲的朋友,叫做陳金德。陳金德不是有志於反污染愛土地嗎?那他現在在幹啥呢?他是現任中國石油公司董事長。

還有一個,算是台灣所謂學生運動早期帶頭者之一,他在北,我在南,跟我屬於同一時期,但是年紀比我大上五、六歲,叫做李文忠。他不是有志於好多種社運嗎?工運,農運,消費者運動什麼的,如果我沒記錯,他還曾經反對軍購。當然,國民黨主政下,他就反軍購,民進黨當權時,他就主張軍購。那他現在在幹啥呢?他是行政院退輔會副主委。

舉凡各種國營事業或各部會高官首長或地方局處長等等等,幾乎都被這些熟人給佔據了。過去與我交情要好的一些人其實大多人品是還不錯的,問題是,他們之所以佔據各項高官厚祿,難道是因為他們學有專長適才適用?當然不是。純粹就是政治酬庸,政治派系分贓。他們的能力,依我看,就專業來說,隨便找個工讀生恐怕都不輸他們,但他們卻掌握動輒數以百億千億的國家預算。你相信當一部國家機器以這樣一種分贓方式讓一群所謂 "自己人" 給分割佔領了時,這個國家會進步嗎?難道只要乖就能辦事?國家重要職務難道不需要一點點專業才能?

不光是分贓給自己人,台灣還有個現象叫政治世襲,或者用過去黨外的攻擊術語來說,就是一種 "家族政治與地方山頭",就像黑幫家族那樣,盤據一地為王,就跟古代帝制諸侯差不多,所謂民主,只是權位世襲的一塊遮羞布。政治上,上一代吃得很爽很爽的,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經常就想盡辦法把權位再傳給下一代,請問有幾個政治人物不是這樣?一大堆綠油油的富二代政二代。

並不是說政治不能世襲,而是說,這些人往往生活豪奢貪婪,無德無能,但卻一個個以打擊國民黨權貴的形象出現。他們自己比誰都還權貴都還特權不是嗎?這樣一種政治世襲,不就是以前黨外所拼命攻擊的嗎?但是,國民黨不可以做的事,民進黨卻可以做,因為綠色是正確且正義的顏色。可是,一個工作如果真的那麼痛苦,犧牲代價那麼大,為何會個個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小孩推入火坑繼續 "犧牲奉獻"?

島內政治,說來可悲,豺狼爭食,利益當頭。我對未來看不出一絲改變的可能,除非人們從根本價值上改變對人事物的看法與評價。要不然,什麼樣的人民,自然就會有什麼樣的政客與名人以及什麼樣的政治與社會文化。當世界以一種極其驚人的速度往前飛奔,而我們卻始終在同樣的泥淖中浮沉並且自鳴得意。
馬鑑一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3:31
兄弟我没這麼大能耐,自創一個定律。
有疑問的人,請找羅伯特·莫頓。
------------------------------------------------------------------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马太效应
1968年,美國科學史學者羅伯特·莫頓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莫頓考察了決定這樣一個效應的社會心理條件和機制,並發現了多重發現的重複功能與傑出科學家的聚焦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傑出科學家會透過他們所發現的研究論述的重要價值,以及他們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強化。這種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有創造性的科學環境中體驗和交往的結果,還有一部分是後來社會確認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的結果;這種自信鼓勵科學家們去探尋有風險但重要的問題,鼓勵他們強調自己的研究結果。
宏觀社會意義上的馬太效應原理,明顯地表現在那些現在導致科學資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會選擇過程之中。

經濟學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4] 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楊世主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3:03
可否請馬先生不要斷章取義聖經充當你個人意見的註解,馬太這句話必須讀完整篇文字來理解,就你的引用方式根本是雞同鴨講,牛頭不對馬嘴。
馬鑑一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1:55
每月6萬8的退休教師,要求政府補足他的責任。
每月3千5的老人,繼續拾荒直到死亡。
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定律還真他媽的是萬古不移的真理。
----------------------------------------------------------
不滿年金改革 全台10萬名老師抗議遍地開花
2017-01-06 11:25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公教退撫基金會面臨破產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提撥不足,應提撥19%,卻只提撥8%,每年下來一定會破產。公教人員願意把過去提撥不足的部分進行補繳,從每個月的退休金去扣,而每月減少的錢必須回流到退撫基金,確保財務穩定。然而,政府必須為政策失誤負完全責任,就歷年不足額提撥來說,有65%都是政府責任,政府必須先行補足。
馬鑑一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下午 1:20
國民黨當年在大陸被共產黨打得灰頭土臉。共產黨的土改贏得了廣大人心。國民黨逃到台灣之後,突然搖身一變,成了進步的土地改革者。原因可能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恐怕是大陸上的地主都是國民黨的好朋友,國民黨根本不想土改。到了台灣,台灣的地主大多與國民黨非親非故,因此國民黨也就正義凜然地大刀闊斧改革起來。
共產黨在大陸搞的土改,殘不殘酷?非常殘酷。所謂矯枉過正,不過正不足以矯枉。正因為殘酷,所以共產黨成功了。國民黨在台灣的土改成功,亦為國民黨專政時期的重要功績,這是誰都抹殺不了的。
今天的年金改革,非常類似。國民黨改不下去,所以由民進黨來改,如果民進黨改成了,這將會是民進黨專政時期的重要功績,這是誰都抹殺不了的。
至於民進黨權貴的濫權,正是國民黨該努力監督的。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濫權。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上午 11:20
若要講公平,依我看,先把那些什麼事都根本不用做、藉著四處擔任所謂董事每年就能領取數千萬 "薪水" 的政客、名人、名嘴的錢先一律充公才是正義。比方說這位所謂行政院長林全,媽的,他是天才兒童嗎?生物科技也懂,胰臟癌也懂,大腸癌也懂,婦女四物丸也懂,蚊蟲咬傷的 "小護士曼秀雷敦" 也懂,記憶體也懂,面板也懂,金屬機殼也懂,電腦也懂,產物保險也懂,媽的,有沒有什麼是他不懂的,要不然怎麼能擔任這麼多家公司的什麼董事?

光是童子賢的和碩,一年就給林全一千多萬,華亞科一百多萬,鎧勝-KY兩百萬至五百萬...東洋製藥幾百萬,美亞產險、智擎生技....等等等,數不清。媽的,掛個名,當公司的門神,什麼事都不用做,一年就能領個幾千萬。媽的,難怪他竟然會以所謂行政院長的身份鼓勵說什麼 "漲價是必然的",甚至要大家 "就認了吧"。媽的,我要是到處掛個名給人當保鏢,什麼事都不用做,一年就有幾千萬收入,我也不會怕漲價。媽的,漲到我早就連蔥都不敢買了,香蕉也是,一次只敢買兩條。

我要說的是,反正台灣也不是只爛這一兩天,要怎麼胡搞瞎搞所謂改革,我都沒意見,但別說什麼公平正義,別說什麼繼往開來千秋萬世。我要是大權在握,保證也能任意創造出各種所謂改革議題;我不是說這樣對或不對,而只是說這些缺乏必然道德意涵的東西,別講得好像什麼偉大不凡的正義改革。真要改革,那麼,這些整天要改革別人的人,其實就是第一個應該被改革的對象,比方說那位光是靠炒地皮就能賺上好幾十億、姓蔡的所謂總統。

https://goo.gl/SdosrE

別的縣市我可能比較不熟,台南我可是從小到大熟得很,媽的,為什麼每次變更地目,土地價格暴漲數十倍,卻總是剛剛好就會有一些綠油油的人未卜先知,事先就能買進大批土地等著價格暴漲?黨外時,國民黨全搞的這一套,後來變成民主聖地二、三十年了,情況卻更是變本加厲,至於所謂司法,過去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後來旗子換顏色換成綠的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怎麼扯爛污,只要顏色對了,只要權勢背景夠強,絕不會有事,保證 "查無實據",原來一切都只是誤會,原來人家只是比較會理財而已。
馬鑑一 發佈日期: 2017.01.06 發佈時間: 上午 3:03
蔡政府最艱鉅的任務---年金改革,將進入決戰時刻。退休軍公教人員屆時將有大規模的激烈抗爭,可以想見。
我們不必苛責當時設計這套退輔制度的人考慮不够多,或許當年(1990年代)真的是景氣好,國家財政健全,政府自信有能力負擔得起這麼優厚的退休金。
我只想問一件事,當年的經濟這麼好,為什麼政府没有同時建立一個有一點人性的年金制度?公務人員50歲左右退休,平均月領6萬。一輩子打零工、拾荒或甚至是賣淫的人,在他們晚年時,能有每月一萬元的基礎年金,讓所有老年人能有起碼的尊嚴,而不是現在的每月3500。
馬太福音:「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不正是描述台灣嗎?
如果當年的設計是考慮到全民的,現在改革起來反而較為容易。
關於年金改革,我没有別的選擇,全力支持蔡政府。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陳真 發佈日期: 2017.01.04 發佈時間: 下午 8:34
大家不要只待在後台,前台也有新文章。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