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10 發佈時間: 上午 7:15
議和團網站準備開始動工,頁面如何規劃卻沒有太多頭緒,巴勒網的讀者若是認同我們認同的這一切,歡迎您隨時提供寶貴建議。包括 logo 目前也是未定,如果您有一支妙筆,不妨貢獻作品,寄到陳真的 email: emirchen@gmail.com。

從輔說出「兩岸一河」的那天晚上,我在我的電腦裡寫下了這些文字,沒什麼意義,也不遵循詩辭格律,因為它們其實是歌,是一段傷心的旋律,但我沒有能力把它們唱出來。


兩岸一河

鄭豐遠 2022.05.05

一河相隔曰咫尺,鯤鵬難渡何為此。
奸惡深藏莫為識,盼君還來盼君思。

凌雲看驕志,擂鼓奪奮叱。
勿忘昆季時,同聚有來日。


我願與子雙槳蕩,共遊何止澎湖灣。
鬩於此來若為戰,親痛仇快齊消亡。

長纓颯蕭寒,金甲憚火光。
我輩難照己,懷弱於胸腸。


有那三觀有那愚,誰人同胞誰人敵。
險路勿近葬身地,盼君還盼君莫迷。

千秋有時及,須臾竟無期。
唯善長存矣,共願天人惜。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10 發佈時間: 上午 1:49
(續2022.05.27.)

我的悲劇是從國中才開始,隨著年歲增長,可悲的事累積到了某種巨量,已無可能與人言,只好把自己封閉起來,期待下一個千年輪迴,期待死後,期待也許有一天,有個具有神一般全能的慧眼,能夠理解這一切。

還好,我有個美麗童年,悲劇的開端已是少年。然而,我的兩個女兒,卻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埋下無法計數無從訴說的悲歡。

讓我最感到痛苦的是,她們卻不是特例,我知道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的小可愛和小月亮。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9 發佈時間: 下午 8:53
因為疫情關係,大家決定AIT 靜站先暫停至七月,屆時再看狀況而定。AIT 其實很安全,因為地方大,風很大。主要感染風險在於南北往來長時間搭車,密閉空間待久,中鏢機會比較高。搭捷運當然風險更高,因為捷運人與人擠成一團。

台灣的所謂防疫,主導因素有三:撈錢圖私利、搞政治抹黑對岸以及自我神化欺騙大眾;從口罩到疫苗到快篩,每一個環節都要搞錢搞政治,倒行逆施,無惡不作,泯滅天良,草菅人命。

至於現在的所謂與病毒共存,其實就是躺平的意思,因為依據新冠病毒特性,短期內似乎很難有所謂群體免疫。大家恐怕得自求多福。
顧明禮 發佈日期: 2022.05.08 發佈時間: 下午 9:08
顧明禮。俺,支持台灣海峽兩岸儘早完成統一大業。

身份字號:M12XXXXX09

出生:197X年XX月X9日,於南投縣。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7 發佈時間: 上午 1:28
Facidol 好,

我不自在的東西可多了,而政治是非只是其中最為微不足道的一點。除了一人洞穴之外,住哪都一樣不自在,因為人們幾乎都一個樣,想得一樣,說得一樣,活得一樣,吃喝一樣,追求一樣,幾乎什麼都一樣。人們還沒開口,我通常就知道他們將會講些什麼或想些什麼了。至於不一樣的怪人,日子自然就不好過。

我舅舅叫歐雲炎,也是醫生。應杜聰明之邀,高醫婦產科就是我舅舅於上個世紀五零年代所創立。我從小常覺得他怪怪的,好像整天都在看顯微鏡;臨終前,還託人打造了一架顯微鏡給我。他好像一直活在研究世界裏,無心於物質世界,吃喝穿著統統不講究,相當邋遢。但是,從小他卻給我取了個綽號叫做 "怪人"。我始終很感謝他沒有把我當正常人看待。

常感覺自己就像吸血鬼,像怪物,夜裏出沒,畏光,而人們卻像陽光那般燦爛而正常,彷彿會讓我馬上化為一灘血水。我只要跟正常人講上幾句話,通常就會有萬箭穿心之感,得躲回洞穴裏自我療傷止痛許久。

所謂溝通,我有 "二不一沒有" 的名言:"不是不是不是,我不是那樣的人"、"沒有沒有沒有,我從來沒有過那樣的想法"、"不對不對不對,我完全不是那個意思"。

許多時候,為了避免給人難堪,只好硬著頭皮去迎合別人對我的恐怖誤解;也許娼妓被嫖就是那種感覺,很無奈,很窩囊,很痛苦。

底下是我自己另外想說的事,跟您的問題無關囉。

今天去看了《你好,李煥英》,這是內地影史上票房前三名的電影。"長津湖" 好像是第一名,另外還有一部 "戰狼",這兩部片其實我興趣都不高。

《你好,李煥英》不是什麼藝術片,但可看性很高。它很容易感動人,畢竟大部份人從小都有個媽媽。就跟這電影演的一樣,我曾看過我媽年輕時的照片,撐著手肘,托著下巴,趴在一片草地上,讓我很驚訝。原來我媽也曾經是個少女。

很想帶小孩去看這片,但我很懷疑她們會感動,畢竟很多事情惟有當你走過一段歲月,也許才能體會。

印象中,我第一次投稿大約是在小學三年級,是老師主動幫我投的,好像是投給救國團的刊物 "南市青年",題目就叫做 "我的媽媽"。我在那文章裏頭說我媽常教我要關心窮人。有一次,家裏找到兩件一模一樣的衣服,一件比較新,另一件相當舊,媽媽打算把其中一件送人。我以為她會把很舊的那件送掉,沒想到她卻是把舊的留著,新的送人。

我媽幾乎從來沒罵過我,只有一兩次比較兇了點。上個世紀六、七零年代,那時候都會有工人挨家挨戶來挖化糞池,挖出一桶一桶的大便糞汁,由牛車載走。挑運扁擔的過程中,沿路常有大量糞汁灑出,經過工人身邊時得很小心,才不會被大便汁噴到。

有一次,我看到挑大便的牛車又來了,當我走過正挑著兩桶大便扁擔的工人身邊時,馬上用手捏著鼻子,因為那個味道實在非常臭,結果被我媽看到了,很不高興,當場把我叫進屋子裏訓話。她說,人家辛苦幫你挑大便,你竟然還敢摀鼻子,對方看了心裏不會難過嗎?

我估計我女兒如果遇到同樣狀況,別說捏鼻子,說不定還會大叫 "好臭"。我們希望小孩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許多時候,人的個性恐怕不是單純因為教育而來。

母親節快到了,大家不妨去看看《你好,李煥英》,為天下母親灑下幾滴熱淚。

陳真

2022. 05. 07.

============================

《你好,李煥英》動人親情逼哭無數觀眾,台灣於5/6上映

車庫娛樂

2022.04.27

中國溫馨電影《你好,李煥英》(Hi, Mom) 由中國知名喜劇女演員賈玲自編自導自演,原本在上映前不被看好,但後來竟靠著觀眾口耳相傳的沸騰好評價,逆勢創下票房奇蹟。最終以超過 249 億台幣的驚人票房,登上 2021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的第三名,而如今《你好,李煥英》也即將在 5/6 於台灣上映。

《你好,李煥英》劇情講述在2001年,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大學新鮮人賈曉玲因為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她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然意外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

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賈曉玲原本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最終結果卻也讓她感到意外。

你好李煥英的導演賈玲

2001年,賈玲的母親李煥英因為意外過世,當時剛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就讀的她,來不及見媽媽最後一面,令她深感遺憾。為了紀念母親,賈玲在2016年創作了戲劇小品《你好,李煥英》,之後經過三年的籌備,終於在2019年自編自導自演,開拍本片。

賈玲受訪時表示,她希望透過《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提醒大家,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首先是她自己,「她的堅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因為有我們,她們才變成一個女強人。」不過,賈玲也強調,她希望能把母親開心陽光的模樣介紹給大家,「我們的電影還是很歡樂的,不要因為是紀念母親就搞得很悲情。」

賈玲為紀念母親打造的這部《你好,李煥英》在中國上映後,獲得許多中國網友的好評:「真誠打動內心,沒辦法客觀評價」、「如果你要陪長輩看電影的話,那就看這部吧」、「真正意義上的笑淚齊飛,超出預期太多」、「笑的不尷尬,哭的腦殼疼」、「賈玲說她把心掏出來給觀眾看了,我想說,我看到了」。

就連中國知名男星黃曉明也在社群網站上貼出《你好,李煥英》的票根,並寫道:「看完了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笑中帶淚,好想抱抱我的媽媽。天下母親都一樣,美麗又偉大!」

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紀錄

《你好,李煥英》的口碑好評也反應在它的票房漲勢上。《你好,李煥英》與《唐人街探案3》同樣於2021大年初一在中國上映,然而,它的首日票房只有《唐人街探案3》的三分之一不到,結果在上映第11天,票房卻逆勢超越《唐人街探案3》,最終達到54億人民幣(約249億台幣)的成績,榮登該年度春節檔票房冠軍。

賈玲也擠下以《神力女超人》創下8.21億美金(約237億台幣)票房的美國導演派蒂珍金斯(Patty Jenkins),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性導演。

你好李煥英 台灣上映日期

《你好,李煥英》描述剛考上大學的魯蛇女兒(賈玲 飾)因為車禍失去母親,然而在悲痛之餘,她卻意外回到母親還沒遇見爸爸的少女時代。跟母親(張小斐 飾)成為姐妹淘的她,動念想改變母親的命運。《你好,李煥英》將於5月6日母親節感人獻映。

#以上圖文等內容由車庫娛樂提供
Facidol 發佈日期: 2022.05.06 發佈時間: 下午 10:08
陳真醫師您好,

前輩您好,抱歉孤陋寡聞最近才看到您的文章,彷彿點醒了什麼,很有共鳴。
前陣子看完楊渡老師的小說、和大陸作家王力雄的舊作,現正在讀柴春芽的非虛構文集,雖然疫情讓我們困在這裡,但希望視角不會因此而狹隘。

想請教前輩您身處醫界、又是南部,是如何讓自己在旁人的輿論下仍能寬心?我曾身處在那樣的環境,十分不自在,這幾年尤其是。

祝健康快樂。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06 發佈時間: 下午 2:14
不妨多徵集一些再決定,網站架好還要不少時間,不急著拍板。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6 發佈時間: 上午 10:19
目前有收到幾張圖稿,我都有回信了,有些是私下回了,有些是寄給群組。如果您有寄圖來而我沒有回信,麻煩讓我知道,謝謝。我的信箱每天很多信,怕漏看了。

我們再收集一些,然後大家再來決定。
懷軒 發佈日期: 2022.05.06 發佈時間: 上午 3:38
我可以試試。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05 發佈時間: 下午 2:35
從輔說的兩岸一河確實很棒,有沒有會畫圖的朋友能針這樣一種意象,貢獻一張作品? 不宜太複雜,要適合做為網站 logo 的。

這張圖,也許將會在很長的時間裡作為一種印記而存在,就像巴勒網和親系譜那樣,會存在很多人心中。議和團也許不能阻止戰爭,但在長河般的歷史中,它會證明至少有一群人曾用自己的方式,為兩岸的和平付出過努力,進而讓後人明白,我們並不是一群無動於衷的人。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5 發佈時間: 下午 2:01
對,思淳講得很對。

曾經有一百多個科學家聯名寫書反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回應說,如果我是錯的,一個人反對我就夠了,不需要100個。

伽利略可以違反一個時代,堅持地球會動,愛因斯坦可以一個人打垮全部科學家,但是像醫學這種實證科學卻需要共識,共識來源之一就是實證,光是情有獨鍾是不夠的。

我也獨鍾不少一己秘方,每次開出祕方後,藥局常打電話來確認我有沒有開錯藥,或是要求我增加相關診斷,否則會被健保局駁回,害我都很不好意思,畢竟另類處方只具個人經驗值,卻無紥實的實證依據。也許有一天,將會證明秘方是對的,但是那一天不會憑空到來,它終究還是需要足夠的實證。

其實,一般人又不是醫生,怎麼治療一個病根本不干你的事,何必去管哪個醫生怎麼說?

我對這種孤狗醫學院的現象常感無奈,甚至厭惡,臨床上很多這種孤狗醫學院的病人,我都很害怕,因為他們經常以為自己讀過什麼文章或資料,儼然自己也是個專家,非常自以為是。那種感覺就好像你是飛機機長,乘客裡頭卻有一堆孤狗航空學院的高材生,硬是要跟你討論或指揮你怎麼開飛機。

其實,醫學或科學如果只需要孤狗一下就能理解,那麼,培養一個專科醫師哪需要花上十幾年?

另外,從輔提到兩岸一河的意象確實很巧也很有意思,剛好是兩岸議和。事實上,在我提出這個logo的想法時,根本沒想到這一點。

我希望議和團能夠稍微起到一點降低兩岸傷亡的作用。

當然,戰爭最好不要來,但我對此很悲觀,因為我很了解美國,了解西方,了解西方人,他們必然會用盡一切卑鄙邪惡的手段傷害中國。除非他們被徹底打趴在地,否則不可能接受非白人與之平起平坐。

如果戰爭來臨,到時候必然充斥各種謊言謠言及栽贓抹黑,主流媒體一定每天造謠。我希望兩岸議和團屆時可以做到幾點:

1. 解惑止謗,扮演一個相關可靠信息的來源。

2. 陳述一些也許比較正確的觀念,尋求共識與解套,避免兩岸各自做出一些親痛仇快之事。

例如,美國向來積極鼓吹台灣以飛彈或其他方式,攻擊大陸重大民生設施與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我們應該及早呼籲台灣軍人切莫如此喪心病狂,切莫上了美國人的當。

再如所謂全民皆兵或什麼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這些全是惡魔語言。

3. 提供關於避難就醫以及各種應對方式的及時訊息。
徐思淳 發佈日期: 2022.05.05 發佈時間: 下午 12:52
孝湘您好

您貼的連結我稍微看了一下,基本上,不少醫藥從業人員,喜歡利用部落格來推廣自己的創見。
這位醫師顯然對於這兩種藥物的合併治療情有獨鍾。
紅黴素加上強力制酸劑,若是還加上口服抗生素安莫西林這兩個藥物的合併使用,是腸胃科用來清除幽門桿菌的藥方之一。至於降黃疸,治肝炎,治病毒,在目前的文獻裡是看不到任何可以解釋的藥理機轉。
這類的文章通常會舉作者自己的經驗,然後舉一兩篇可以支持自己的想法的文獻。但是,若是仔細推敲,就會知道這些疾病的診斷,與病情的判斷,還有作者個人對文獻的詮釋,都存在一些無法視而不見的瑕疵。

我是不相信這位醫師的講法。我也不會考慮在執業的時候這樣使用這兩種藥物。
孫從輔 發佈日期: 2022.05.05 發佈時間: 上午 6:59
我贊成小河的意象,象徵把海峽拉近的努力,另外「河」與「和」諧音,兩岸一河也就是兩岸議和。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05 發佈時間: 上午 3:20
另外良哲提出燈籠或蠟燭或天燈,像是點個平安燈那樣,祈求闔家(兩岸)平安。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下午 9:01
許多年前,無意見聽到一首歌,就叫作 River。唱歌的人叫 Bruce Springsteen。這首歌陪伴了我許多白天和黑夜,非常催淚,特別是口琴的部份。

當時聽到的是沒有前面薩克斯風的版本,已經在網路上找不到,下面這個應該才是完整版:

https://youtu.be/QHfdYaMksn0

歌詞的內容其實讀來平凡無奇,描述大蕭條時期一名普通藍領工人心裡一些揮之不去的記憶,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此很有共鳴,經常聽著聽著就陷入很深的憂鬱。

與議和團的 logo 無關,只是看著那幾張照片,心裡突然就想起了這首歌。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下午 8:26
巴勒網要搬家,籌畫已久,工程浩大,多虧阿遠日夜不停地操勞以及一位武林高手的拔刀相助。

各位現在在巴勒網首頁右側會看到一些奇怪的英文欄位,那就是親系譜,以後也會跟著搬。

將來最主要的運作網站應該是 "兩岸議和團",該怎麼設計欄位,目前是一片空白,除了欄位項目外,還有個問題就是得弄個logo。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什麼想法?歡迎盡量提供。

阿遠提到一個想法是"流淚的眼睛"。我自己則是想到一些 "沒有" 象徵意義的圖案,比方說一朵小花幾片小葉子,或是一條蜿蜒的小河等等。

雖說這些東西沒有明顯的象徵意義,但它們終究還是在自己心裏悄悄地連結到某種也許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感源頭。

比方說曲折的小河。我老家就住在台南運河邊,小學每天上下學或是去自家電影院看電影,都會經過它,兩旁全是漁船。雖然這河不起眼,但在落日餘暉下,靜靜地,蜿蜿蜒蜒地,依然帶給我的童年某種莫名的惆悵。

上國中時,經常拿著相機對著運河拍,全拍得一個樣,只是天上雲彩變幻不同,但我還是一直拍它,心裏很多事彷彿就連結到這條河上來。

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照片。比方說這一張,就是我小學時每天的必經之路:

https://bit.ly/3s6OFSL

台南運河過去就是長這樣:

https://bit.ly/3MOBmhB

https://bit.ly/3ya28wL

類似像這樣的照片,我小時候拍了很多。當時連自己都會覺得自己拍這些只是一些根本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照片,就像你現在如果每天對著書房裏的桌子猛拍一樣,拍完洗出來肯定都覺得很無聊,簡直浪費底片。沒想到,時間卻帶來一種變化,彷彿過去的一切,不管好的壞的;快樂的悲傷的,到頭來全都顯得如此美麗。

一個人會喜歡另一個人,也許不是偶然。沈從文也喜歡河,喜歡水,他說,在河面上看著河水流動,彷彿能明白了世上許多事。

兩岸之間,不過只是隔了一條稍微比較大一點的 "河",如今卻在洋鬼子的謊言操弄下,至親骨肉竟要兵戎相向。

不知道各位對我這個LOGO的構想覺得如何?可我不會畫。只會說。會畫的人,能不能畫幾張給我看看?麻煩寄到 emirchen@gmail.com

大家若有其它想法,也歡迎提出。

至於巴勒網搬遷及成立議和團的各種網站相關費用,是否已足夠,我再問問良哲。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下午 7:58
這是測試圖片


粗体
❤????✌????????
回覆的留言板管理員: 鄭豐遠
回覆你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下午 4:48
孝湘好,

小時候若發高燒,我爸媽就會去巷口買一杯椰子汁給我喝。那個年代,椰子汁就跟玉液瓊漿沒兩樣,昂貴稀有,旁人看了都羨慕,但你沒燒個39度是沒資格喝的。每次喝完果然燒就退了,簡直比退燒藥還好用。父母說,那是因為椰子水是屬於 "冷的" 食物,特別清涼退火。

諸如這樣一些 "臨床" 經驗或 "生活" 經驗,我不會否定其可能性,也許椰子水含有某種退燒成份也說不定,但若要說它是一種退燒聖品,列為常規治療用藥,我看還是得拿出更多證據來。

(實證)知識是一種集體概念,也就是說,它必須是一種具有共識性的東西;形成共識的主要基礎之一就是證據。獨門祕方是說不通的。

醫學是軟科學,知識形成往往經由歸納而來,不像物理或數學、邏輯那樣訴諸演繹(Deductive reasoning) 或定理,對錯一翻兩瞪眼。既然是軟科學,就得有足夠充份且合理的證據,一家之言或一己之見是行不通的。

反過來說也一樣,既然實證性知識的確定性並不高,它往往就會被推翻。你看醫學史上許多曾經盛極一時的主流治療方式,後來卻證明根本無效或有害。我大學時看精神醫學史,看到都快笑出來,很多非常離譜的治療方式或病因敘述,但它們在過去卻被科學或醫學界所一致認可。

例如,什麼躁鬱症就是夏天做愛做太多,縱慾過度,例如治療憂鬱症就是劃開頭皮,把憂鬱氣血給排出來,真的很搞笑。我都不知道那時候(一百多年前)的醫生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怎麼會相信這樣一些鬼話。不過,我相信後人看待我們恐怕也一樣,恐怕也是把所謂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或治療方式給當成笑話看。

臨床經驗上,確實有一些治療不是正統的,例如有些人睡不著,百藥罔效,我們後來就開一些抗精神病的藥物給他,效果竟十分良好。當了三十年醫師,我自己當然也有一堆屬於自己的特殊用藥方式,但我不好意思寫出來,畢竟這樣一些往往基於一己經驗而產生的治療方式缺乏足夠的證據。

人文可以天馬行空,可以浪漫,但在科學的世界裏,知識卻是繁瑣的驗證過程,你很難一分證據講八分話。這不會讓你更有說服力。

希望我有回答了你的問題。至於醫學倫理,我看不出來該作者哪裡違反了。

我很反感鼓吹大家打基因免疫疫苗,並不是因為我知道它必然有大害,而是因為我知道根本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會有什麼後果,也許是毀滅性的也說不定。但我不會一口咬定。同理,如果有人一口咬定它絕對無害,那就是在鬼扯蛋,把大家當白痴,把大家當實驗品。

台灣人的可悲之處就是被人渣黨以仇中反華為由,給硬生生剝奪了施打大陸傳統滅活疫苗的機會。那才是比較安全可靠的疫苗。
劉孝湘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下午 2:51
請教陳醫生,以下聯結所提到關於新冠用藥的訊息(本文及版主回覆的留言)是可信的嗎?是否有違醫學倫理之虞?因為涉及大量醫學專業,一般人根本無法判斷,而此版主文章已廣傳於反針人士群中,影響力剖大,所以冒昧提問,謝謝

https://wleemc.pixnet.net/blog/post/121416406-erythromycin-+-nexium%E7%9A%84%E6%95%85%E4%BA%8B

https://wleemc.pixnet.net/blog/post/121420524-wait-to-live-or-wait-to-die%ef%bc%9f
陳真 發佈日期: 2022.05.04 發佈時間: 上午 1:05
給台灣人的肺腑之言

陳真

2022.05.04.


二十幾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末,大約1998年左右,台灣政治基本氛圍突然轉向,以“愛台灣”之名,整個島嶼迅速吹起一股仇中反華的法西斯妖風,瘋狂挑撥族群對立與仇恨。我當年也就是因此和綠營反目成仇,從此站在對立面。

這項仇中反華的轉變,轉變得太突然太詭異了,讓我非常驚訝,完全違背了過去黨外反對運動的基本屬性與價值信仰。幾年後我發現,這一切轉變事實上全由美國主導,攻擊目標就是北京。在這之後,我不斷訴說美國及其走狗們如何處心積慮想要把台灣人打造成一種仇恨自己同胞的 "人肉炸彈" 來傷害對岸,阻止中國崛起。

不過,我知道,不管我舉出千百個證據,你們一定還是不會相信,一定會覺得我誇大其詞或胡言亂語。可是,烏克蘭的例子,如今清清楚楚就在眼前,一一驗證我長年所言,這下你總該相信了吧?

我並不是要說我很厲害,很有遠見。我沒那麼猥瑣,也不會低能到以此為傲,這畢竟不需要什麼能力或學問,更不需要任何遠見,它只是一種明明白白近在眼前的基本事實,一種行之至少二十幾年違反人性的瘋狂作為;看得見這個基本事實只是表示你心智正常,看不見才是奇怪。只要你願意關心,你必然就會了解,因為它並不是什麼內幕,而是赤裸裸的陽謀,把台灣人當成下一道菜,下一個犧牲品,下一波軍事耗材。

美國對台灣的操弄,以之做為一種攻擊對岸的工具,其實就跟侵略伊拉克、利比亞或敘利亞等等完全一模一樣,許多揭密文件與證據在在顯示,這一切戰亂衝突,包括俄烏戰爭,均非偶然,而是經過至少十幾年的積極規劃與策動。

我想說的並不是我有什麼遠見,而是希望各位相信我的判斷。我畢竟不是政治局外人,而是早在十八歲、四十年前就已積極投入黨外,參與極深,是個叛亂犯,是個亡命份子,而且參與創辦台灣幾乎所有的重要社運團體。

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及參與,更甚於島內政治。比方說,早在1988年我就受邀加入國際人權團體,例如 PHR (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國際醫師人權協會),稍後並參與 AI (國際特赦組織),創立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在英國十年,更是發起 CARD (Campaign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s,反種族歧視運動),創立巴勒網與親系譜,聲援巴勒斯坦、反美帝一系列侵略戰爭、反軍火貿易、反核武、反貧鈾彈、反伊拉克禁運等等活動;長年閱讀大量國際事務資料,四十年如一日。

這並非說你必須全盤接受我講的,而是說,時間不多了,希望各位能夠嚴肅看待這一切,因為它事實上也關乎你自己以及你的家人的生死存亡。

以前覺得活著乃是當然之事,根本不會去懷疑明天的太陽。現在卻覺得,在政治操弄下,原來活著只是一種運氣和機率,原來帝國離我們如此之近,全然掌控著我們的生死;人命變得如此廉價,彷彿從本質上喪失了某種必然的內在尊嚴,變成一種偶然,一種單位成本,甚至一種工具。尤其是台灣人的性命,更是如此。

這二十多年來,隨著一個個國家被美國逐一毀滅,數千萬平民被殺,製造數億難民,我對西方世界尤其美國逐漸產生一種暴力念頭。我認為,美國政府機器背後真正掌權的 "deep state" 這股邪惡勢力,理應從地球上徹底剷除;他們的血腥罪孽之深重與毫無人性的極端邪惡,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存活在這世上。

做為一個人,怎麼可能容忍這樣一個如此嚴重危害世人的邪惡血腥勢力的存在?如果我們無法容忍納粹,甚至連同它的符號都是絕對禁忌,為何我們卻能忍受比納粹更加血腥殘暴更加邪惡千百倍的美國?

幾百年來,西方人看待 “非白人”,其實就像看待鼠兔螻蟻那樣,仍然是一種生命,不過卻是次級生命。過去這半個多世紀來,他們甚至把我們當成一種遂行邪惡企圖藉以謀利與傷害異己的工具,一種耗材,一種消耗品,就像輪胎、衛生紙或電燈泡那樣,來去無足掛齒,畢竟沒有人會為了一顆能量耗盡的燈泡垂淚。

我不願掩飾我的暴力念頭,但我始終羞於提起,不是因為畏懼報復,因為不管我有沒有對之存在暴力念頭,美國一樣會毫不留情地傷害我,傷害我的家人,傷害兩岸同胞,傷害世人。我之所以羞於提起,純粹只是因為一己暴力之渺茫;我們一般人連打架都已是童年往事,還能行使什麼摧毀美國的暴力?

時局至此,常感無言。也許我能做的就是保護親友的安全,並且儘可能讓人們意識到世上這一切戰亂悲劇的由來與走向,從而每個人也能儘可能去保護自己以及自己的親友;認清敵我,勿做親痛仇快之事,不要成為人渣與撒旦藉以圖謀私利傷害世人的工具與犧牲品。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