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13790 則留言。
孫從輔 發佈日期: 2019.07.19 發佈時間: 上午 4:18
我看了BBC進新疆教培中心採訪的影片,裡面的人身體健康無虞,但在自由上的確受到許多限制,我相信在精神上也會受到強烈(甚至過於粗暴)的對待,不過絕不是和西方媒體報導的那樣慘絕人寰。我認為讓媒體去看看是好事,讓聯合國的人去看看是好事,有更多像陳真醫生那種善意的批評是好事。中共政府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我相信在國際的"過度"監督下,新疆的問題會愈來愈少。 至於那些對新疆長治久安毫無興趣,只想打擊中國政府的扭曲批評,不用理會。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8 發佈時間: 下午 4:37
好幾天沒睡覺,今天依舊精神萎靡之際,亂七八糟匆匆忙忙寫了篇七千字文章,叫做 "英國人的榮耀?" 原本想回頭看一遍,把它改通順點,但沒時間也沒力氣了。

每天忙到爆,現在寫東西就像消防隊救火那樣,只能用最快速度拼命搶時間,五分鐘、八分鐘,能有多少零碎時間,能寫多少算多少,不求通順與修辭了。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8 發佈時間: 下午 4:22
卡韓政變 (120):英國人的榮耀?

陳真 2019. 07. 18.


前言

剛剛看到昨天台灣的各家媒體歡欣鼓舞地報導說,英國 "金融時報" 指出:"國台辦直接控制台媒 (指中國時報),吹捧特定候選人(指韓國瑜)。"

過去半年來,從美聯社到紐約時報,從CNN到金融時報,同時還包括無數的所謂智庫,西方主流傳聲筒一面倒地企圖以抹紅以及指控反民主反自由來妖魔化韓國瑜;從這樣一種前所未見的境外勢力紛紛 "公然" 介入島內選舉,你就可以明白這場選舉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韓國瑜及韓流的出現超越了西方既有的掌控,意味著這不僅僅是一場島內選舉,更是中美或中西勢力的消長。

韓國瑜並不親中,他只是不仇中。但在島內氛圍及西方人眼裏,只要不仇中、不反華,就是敵人,簡單講就是這樣。

我實在很厭倦反覆批評什麼民主自由這類無恥低能的鳥話。這類鳥話謊言之齷齪如此明顯,難道你真的還看不出來?政治現實中,你似乎只能一直呼喚 "腦殘們" 醒一醒喔,然後不斷講些最基本的東西給他聽,就像在教幼兒園那樣。

2019.07.05. 我寫了底下這段話,我接著再多寫一些。

英國政府最近一再公開對祖國警告嗆聲說:"不可對香港人不民主哦,否則我就不客氣了!" 講得好像英國人是香港人的守護神似的。我聽了,腦袋轟轟作響,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先說結論

大家只要記得這個結論就行:

如果祖國對待香港人有任何不好或不民主、不自由之處,假若嚴重程度是 1,那麼,英國政府對待香港或西藏或印度等等等等的不民主與不自由乃至殘酷不人道,嚴重程度就是1000000000000....趨近於無限。

為何趨近於無限呢?因為一般狀況下之所謂不民主、不自由,總是還把對方當成是一個跟自己一樣的人類,但是英國人卻不是這樣想;他在血統上把人種分高低,白人至上,特別是英國人更是至高無上,而其他有色人種則是所謂 "未開化的野蠻人",甚至只是一種介於人和猿猴之間的動物。

極端狀況下,英國人甚至認為自己是神,而華人、印度人與西藏人等等所謂有色人種,則是一種必須在當 "牠們" 看到神 (即英國人或西方人) 出現時只准在地上爬、而且可以被任意毆打與羞辱的 "動物"。

神與 "動物" 自然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兩種位階。神難道會覺得自己侵犯了人權或哪裏做得不民主不自由嗎?當然不會。神只會覺得不管自己怎麼做都是對的,神聖的,偉大的,慈悲的。

我並沒有誇大,事實就是如此,至少不久之前的過去仍是如此。如果說過去和現在稍微有所改變與收斂,那也不是因為在心態上英國人痛改了前非、認清了自己的醜陋,而只是因為在現實力量上再也無法把別人當成低等生物那樣任意屠殺與虐待。不過,雖然傷人力有未逮,但西方人心態上依舊自覺高人一等,只是不敢再像過去那樣公開說自己是神,或說自己是高貴人種。

花園裏的一場大屠殺

英國人把自己當神有很多例子可循。比方說,各位看過 "甘地" 這部電影吧,裏頭提到一場大屠殺,電影演得很含蓄,輕描淡寫,事實上卻極為血腥而毫無人性。那是英國殖民印度時發生在 Jallianwala Bagh (札連瓦拉花園) 的一場殺戮,史稱 Amritsar Massacre (阿姆利則大屠殺)。

那是一個和平集會,抗議原因是英國通過一項法案叫做 Rowlatt Act (羅拉特法案);根據該法案,英國官方有權逮捕任何可疑的印度人,並且無須任何審判與罪名,也不用通知家屬,便可直接囚禁入獄兩年。參加這項抗議的人其實並不多,主要是當天剛好也是錫克教的一個傳統宗教節慶日,參加慶典的人很多,有些婦女小孩也都興高采烈來到公園參加慶典;兩個完全不同的活動,恰好在同一地點舉行。

英國向來禁止印度人集會。別說什麼民主,英國人根本不把你當人看。於是,英國派駐印度的 "軍事總司令" 戴爾將軍 (Reginald Dyer) ,馬上就帶領軍隊前來大開殺戒,而且是毫無預警地開火。不但毫無預警,而且屠殺之前竟然還先把花園廣場的主要出口堵住,讓群眾根本無處可逃,旋即展開大屠殺。根據調查報告記載,從戴爾將軍帶隊抵達現場到全面開火屠殺,竟然短短不到30秒鐘。

而且,就如電影所說,打光了一千多發子彈之後才停止,前後殺了十分鐘,估計殺死近千人,幾乎等於是一顆子彈一條人命,存心就是要你的命,完全不把你當人看;而且,就像人們所說的 "朝著水桶射魚" (shooting fish in a barrel),先把群眾關在一個密閉空間中,然後好整以暇地逐一瞄準,射擊取樂。

我在其它一些文章中也曾提過,美國侵略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幾次涉及數千人的大屠殺,也是採用這樣一種 "朝著水桶射魚" 的模式。射完之後,不管死的活的,用推土機就地集體掩埋,形成一個個亂葬崗與萬人塚。

話說當公園的主要出口被堵住後,群眾就往其它四個十分狹窄的對外通道逃命,群眾擠成一團,戴爾將軍竟當場要求士兵瞄準那些擠在出口處企圖逃走的人;不拘男女老幼,一概射殺。

這園區裏頭有一口井:

https://bit.ly/2XWuS6C

屠殺當下,群眾無路可逃,為了躲避子彈,就拼命往井裏頭跳,溺死了很多人,事後清出了一百二十多具屍體。

戴爾將軍屠殺完畢後便帶隊離去,並隨即發布宵禁命令,不准民眾協助就醫,任由無數傷者留在現場痛苦地死去,其中包括婦女與小孩。

這裏有一些相關畫作:

https://bit.ly/30CzRLw

https://nyti.ms/2V4q0jk

事後,引起印度人極大反彈,印度各地紛紛傳出抗議事件,甘地也因此躍上政治舞台,帶領印度人反抗英國統治。英國政府一方面動用飛機槍炮繼續血腥鎮壓,一方面假裝究責,成立所謂調查小組(Disorders Inquiry Committee)。因為調查小組主席叫做亨特,俗稱為「亨特委員會」(Hunter Commission),留下許多答辯記錄。

相關文件顯示,戴爾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甚至表明自己只是動用了 "最小的武力"。英國上議院公開表揚他是個英雄,戴爾將軍的駐印度首長 Michael O'Dwyer 也稱讚這次屠殺是一次 "正確的行動",一般英國老百姓及許多英國名人更是把他視為英國之光,認為他 "捍衛了英國人的榮耀"。

聽起來很荒謬,但我沒瞎掰,我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有各種來源的根據,相關文獻資料與書籍非常多。比方說,去年 (2018年) 剛出版的一本書 "India in the 21st Centur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還有一本2015年版的 "劍橋系列叢書",關於帝國主義與後殖民研究" 之 "Subverting Empire: Deviance and Disorder in the British Colonial World",裏頭就有許多相關資料:

https://urlzs.com/s2ER9

更令人髮指的是:戴爾將軍的答辯錄裏頭如此記載:當調查小組詢問戴爾為何要堵住出口然後再進行屠殺時,戴爾回答說:"那是因為我的這項軍事行動並不是要驅散群眾集會,而是為了給不遵守集會禁令的印度人一點懲罰";好讓他們學會服從與尊敬,服從英國法律,尊敬尊貴的英國男女。

有些資料寫說戴爾將軍是用機槍掃射群眾,其實不對,是用步槍,不是機關槍;倘若用的是機關槍,恐怕就不只死一千人,因為當天主要都是來參加宗教節慶的民眾,包括一些婦女和小孩,大約有兩萬人在現場。但是,戴爾之所以沒有用機關槍掃射,並不是因為他很慈悲 (他確實覺得自己很慈悲,因為殺太少了),而是因為那天他派來了幾輛佈署機關槍的軍車,準備大開殺戒,卻因車子體積太大,開不進去,於是只好臨時改由幾十名士兵攜帶步槍進場屠殺,直到把所有子彈全部打光才罷手。

甘地是個言語溫和的人,但他卻經常用 "惡魔" 一詞來形容英國人的心態與作為。

英國人的榮耀

問題是:為何如此慘絕人寰泯滅人性的一場大屠殺,現場指揮屠殺的軍事將領,卻成為英國人所推崇的 "國家英雄"、說他 "捍衛了英國人的榮耀"?倫敦大學歷史系教授 Kim Wagner 寫的一篇書評或許回答了這個問題:

https://reviews.history.ac.uk/review/1224

這篇書評,針對倫敦大學國防研究系教授 Nick Lloyd 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新書 "The Amritsar Massacre: The Untold Story of One Fateful Day"。如 Wanger 所說,這書重新定義了這場大屠殺,把責任推給被屠殺的印度民眾,指稱他們一旦來到集會現場便是一種違反集會禁令的犯罪行為,並且懷著一種不願服從英國統治的犯罪心態。在該書作者的描述中,凡是反抗英國統治者無非就等同於罪犯,因此罪有應得。作者並稱頌戒嚴令的頒布旨在教導印度人明白 "忠誠與榮耀" 的重要性,並指稱據以任意逮捕印度人、無罪囚禁可長達兩年的羅拉特法案,乃是為了保護印度人,而印度人卻對此不知感恩云云。

Wanger教授以 "白種人的負擔" 來形容這樣一種唯我獨尊的種族優越感及帝國主義心態。簡單說就是白種人好辛苦好高貴哦,每天到處姦殺擄掠、擴張帝國版圖,為的就是要幫助有色人種這些低等生物,結果反而還被責怪,甚至因此害戴爾將軍被迫提早退休,真是很無辜,於是當然就會被西方同胞們視為 "國家英雄",因為他 "捍衛了英國人的榮耀"。

2013年2月,英國首相卡麥隆造訪慘案現場,表達遺憾。今年四月,英國首相梅伊對此一屠殺事件發表了一篇又是 "感到遺憾" 的官方聲明,但英國官方至今始終拒絕道歉。

爬行命令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阿姆利則大屠殺發生的前兩天,還發生了另一個事件。有位英國女傳教士當街無故遭到一群印度人的毆打與騷擾,後來被另一群印度人救出來。戴爾將軍知道此事後,就簽署了一道命令,也就是惡名昭彰的 "爬行命令" (crawling order),規定每個印度人在通過這位英國女傳教士被毆打的街道時,必須五體投地像昆蟲那樣緩緩爬行,雙手雙膝和腹部都必須接觸地面,磕頭跪爬。

這是收藏在倫敦 "陸軍博物館" 的一張當年 "爬行命令" 的現場檔案照片:

https://bit.ly/2JT7GBk

面對調查小組成員的質問,戴爾將軍說:

"印度人在他們的神面前,總是把臉貼在地上,跪地爬行。我想讓他們知道,任何一位英國女士,就如同印度教的神明一樣神聖,因此,印度人當然也必須在她的面前爬行。"

調查員接著問,"可是,人們每天都得經過那條街去市場買菜、購物啊",意思是說,你怎麼可以叫印度人每天這樣爬進爬出呢?戴爾將軍回答說:

"如果他們是人,怎麼會 (面對神明時) 把臉貼在地上這樣爬?他們住在一整排相連的平頂房子裏,像人類一樣在屋頂走路。"

我覺得這回答有點怪,聽不太懂,於是剛剛請教了英國史專家李教授,學姊一開始以為我是在講 "寄生上流",後來說:

"英國在十九世紀就充滿了富人住上層、窮人則地底求生的這種意象的文學或文化論述,H. G. Wells 的 'The Time Machine' 就是這樣。H. G. Wells 的父母是工人階級,住的就是像電影 '寄生上流' 一樣的地下室,每天從通氣窗看著地面上的人穿著靴子走來走去。我都懷疑這電影是熟悉英國文學的人所編劇。"

聽完學姊的解釋,我想,戴爾將軍的意思似乎是說:印度人不是人,他們只是一種應該在地上爬的動物,但他們有時候卻跑到地面上來,學人類那樣走路。

戴爾將軍另外還簽署了其它一些荒唐的法令,比方說授權英國警察可以逕行公開鞭打印度人而不需要任何理由。

罄竹難書

也許有人會說,戴爾只是一個奇葩特例。事實不然。戴爾反映的是西方人幾百年來的普遍心態,而非特例。當然,戴爾的罪行,如果跟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之反人道戰爭罪行及種族歧視之荒唐作為相比,那真是完全沒法比了。比方說,早在希特勒之前,邱吉爾就鼓吹戰爭必須優先屠殺小孩和婦女,必須先轟炸平民社區再炸軍事設施,甚至鼓吹用毒氣把野蠻人即有色人種全殺光。他在擔任英國首相時,在日記裏頭這麼寫的:

"I cannot understand this squeamishness about the use of gas....I am strongly in favour of using poisoned gas against uncivilised tribes," (我始終不明白,使用毒氣有什麼好大驚小怪?...我強烈主張用毒氣來對付那些未開化的野蠻人。)

邱吉爾還把人種排高低,信仰基督教的白人至高無上,贏過信仰天主教的白人,至於其它有色人種也有排名,印度人似乎還比亞洲人高一級,而非洲人則墊後。邱吉爾曾經對巴勒斯坦皇家委員會 ( Palestine Royal Commission) 悍然表示,他從不覺得美國或澳洲白人殺害印第安人或黑人等等等有什麼不對。他說,這只是讓高級優秀人種做他該做的事,如此而已。(原文是這樣說的: "I do not admit for instance, that a great wrong has been done to the Red Indians of America or the black people of Australia. I do not admit that a wrong has been done to these people by the fact that a stronger race, a higher-grade race, a more worldly wise race to put it that way, has come in and taken their place.")

1943年,印度發生饑荒,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邱吉爾不但不賑災,反而把更多糧食送走,拿去做為英軍儲糧,導致三百萬人餓死。邱吉爾不但不覺得這樣做很沒有人性,反而怪罪印度人生太多小孩,嘲笑印度人 "像兔子那樣很會生" ("breed like rabbits")。

我可以繼續一直寫下去,寫來滿紙污穢,罄竹難書,根本寫不完。

人們爭相當漢奸

各位知道我對新疆的所謂 "再教育營" 是相當不滿的,因為,我認為在政策執行上應該更文明點。中共高層很好,在我看來是一個跡近完美的政府,但大陸地方政府卻良莠不齊,甚至相當野蠻。但是,當我看到西方各國不斷拿新疆這事大作文章時,我就無言了。x它媽的這能比嗎?中共如果有什麼地方沒做好,跟西方人的血腥殘暴能比嗎?就如同我這文章開頭所說,那不僅僅是1跟100000000....的差別,更是1和無限之落差。

然而,血腥殘暴的一方,卻居然每天扮演可愛的民主小天使,扮演自由的守護神,每天指控相對十分良善而且對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做出巨大貢獻的一方。任何人,除非腦子進水,要不就是良心被狗吃了,否則他怎麼可能會在一善一惡落差如此巨大的狀況下,卻選擇了邪惡的一方?更令人難以原諒的是居然當起漢奸,為了私利,幫助敵人來傷害自己的同胞。

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 報導,過去香港的所謂 "佔中" 或什麼 "雨傘革命",並不是單純的民間即興事件,而是由西方境外勢力協助策畫長達兩年的反中行動。這次的 "反送中" 當然也一樣,每個事件其實都是由CIA一手主導。我通常不太想引用這類報導,因為往往太過於輕描淡寫,講得好像只是一種 "協助" 或 "幫忙訓練" 如何製造動亂以打擊中國。但事實上,這不是什麼協助,而是一手策畫,而且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幾十年來的情治滲透與把持,把香港當成西方殖民地,如入無人之境,儼然另一個政府。

台灣當然就更不用說了,阿扁已經說得夠清楚。他說,台灣真正的統治者是 "美國在台軍政府";所謂總統,只是聽命辦事,是一種執行角色,連美國在台協會 (AIT) 的一個小官員都比不上。這也是為什麼阿扁當時聘請律師到美國打越洋官司的原因,藉以申訴自己無罪,訴說自己只是聽命行事,甚至說台灣的法律無法適用在他身上,因為他做為總統,只是美國在台軍政府的一個執行者,要求美國法院立即撤銷台灣法律的判決,還他自由云云。

阿扁頭腦很清楚,句句都講到重點,而這才是島內政治的基本事實架構。香港不至於如此荒唐,但也好不了多少。

看西方媒體每天講那些什麼民主自由的鳥話,實在很煩。英國殖民香港幾時給過香港人什麼民主選舉或集會結社的自由?零!一點也沒有,完全就是殖民統治。但是,當中共在香港開放實施特首選舉時,所謂 "佔中" 所炒作的理由卻是說中央立法不公,介入香港選舉云云。這種睜眼瞎話,真是有夠它媽的無恥。

這回 "反送中" 也一樣,天底下有這種事嗎?西方國家可以引渡香港罪犯,但是中國中央政府卻居然不能引渡自己領土上的罪犯?那就好像說劍橋市民跑到倫敦犯了滔天大罪之後,又逃回劍橋,然後就不用接受英國政府的法律制裁了,大大方方在劍橋逍遙法外。就算要引渡,也只能引渡到英國以外的國家,絕不能送回倫敦,否則就是反人權反民主,必須發動 "反送英" 抗爭。

至於英國殖民香港期間,好幾次抗議事件,打死了幾百人,一會兒宵禁,一會兒戒嚴,動輒偵騎四出,搜捕數千人,濫抓濫打,不成比例地大量使用武力,難道英國人自己都忘了?我在英國住了十年,深知英國警察對付抗爭人士哪有像對待反送中群眾那麼客氣的?我實在看不出來香港警察哪裏傷害了什麼人權、中共又傷害了什麼民主自由?逃犯條例又究竟是哪一點違反了自由與人權?

結語

這世界真的很荒唐,雞毛蒜皮事每天無限擴大渲染,講得好像是什麼人類文明的浩劫,藉以刻意製造動亂,打擊中國。但西方人自身卻又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天天侵略血洗他國,姦殺擄掠無日無之,卻又說成是維護世界和平、捍衛民主自由與人權。人們如此腦殘,連這樣也會信,我實在覺得很無奈。

所謂不信青史盡成灰,不信東風喚不回,我手上這枝筆,寫了大半輩子,寫掉一個青春,寫掉兩個家庭,究竟能給人們帶來什麼正面的助益,我也不知道,似乎一切只是徒勞,但我能做的也只是這樣了。

後記

好幾天沒睡覺,今天依舊精神萎靡之際,亂七八糟匆匆忙忙寫了這篇七千多字文章。原本想回頭看一遍,把它改通順點,但沒時間也沒力氣了。每天忙到爆,現在寫東西就像消防隊救火那樣,只能用最快速度拼命搶時間,五分鐘、八分鐘,能有多少零碎時間,能寫多少算多少,不求通順與修辭了。
qegg 發佈日期: 2019.07.18 發佈時間: 上午 9:30
轉貼一篇微信文章,請大家打開鏈結看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MyNzU3NA==&mid=2649812124&idx=3&sn=771dae3c0ececb0436f59fbd8117e0a2&pass_ticket=RzP9c9VvFdpu2PymD7wBMpXm4vKR8rmN40aUn%2BLD%2Fw9zxJVXb6yX3gArmea7ZY8U

===============================================
指挥袭击香港警察的外国人身份曝光,竟是这等渣滓

原作:厉害了兄弟连

香港的这场风暴并不是突然来临的……



早在今年3月,香港反对手派人士就访问美国,5月又一拨反对派人士访问美国,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与副主席接见了这些反对派人士,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两次见了到访的香港反对派,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5月见了香港反对派人士,并攻击修订条例“威胁香港的法治”,香港反对派人士在这期间还去了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



正是因为有这些国际势力的公开支持和呼应,才使得香港别有用心的反对派人士一步一步将香港一次正常“修例”的司法行为引向了“暴乱”,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香港民众被裹挟到了这一事件中,香港因而陷入了重大社会危机。



这次港独民粹分子挑动香港暴动是直接与境外势力相勾结,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暗中指挥,而台湾情报部门和台独势力也参与其中,两股势力再次合流联手制造。



一伙外国人在组织、指挥着这些活动

多名穿黑T恤的金发外籍人士现场指点



在港独暴动现场,有一名外国人在暴动现场培训港独分子,指挥他们对香港警察进行暴力袭击,每一个见过视频或照片的人都印象深刻。



而他在这次港毒暴行中,一直都起着组织、指挥并培训的重要角色。香港爱国人士在寻找此“鬼”。

香港爱国人士发来消息,对这名鬼佬的真实身份进行了大揭底。



这名身材魁梧、强壮的外国人叫Brian Patrick Kern,是一名美国人。他目前的公开身份是香港国际学校的退休教师。自1990年起,Brian Patrick Kern就在很多国家里开设所谓的“人权”课程,对该国学生进行亲美洗脑,培训该国学生游行、示威,推行YAN色革命。



1989年他在土耳其教学,他的库尔德学生与当地军政府爆发战争,局势动荡下,同年七月他离开土耳其,获聘到中国内地大学任教。



爱生事的他于1990年6月在大学发起罢课,校方不予续约后,Brian到美国修读博士学位,其后在挪威、印度、南苏丹等地教书。



2009年时,他曾在中国担任过大学的外语教师,可是他教授的主要内容却是对中国学生进行相同的亲美、反华的洗脑,教唆、组织学生罢课,被校方发现后解聘。离开中国内地后,当年起他的工作转移到香港特区,来到汉基国际学校做英文教师。



可是他的主要工作不是教授英文,而是搞了一个一年制的所谓的“人权”课程,透过多达7个项目,对香港学生进行反华、亲美的洗脑,灌输妖魔化中国的内容,并向香港学生传授如何游行、示威。Brian曾是联合世界书院红十字挪威分校的受聘教师。



根据一份2004年该校办的亚洲人权国际青年工作坊,项目负责导师之一便是Brian。特别是Brian Patrick Kern曾带领香港学生组团到印度,去印度的西藏儿童村,该村由达赖喇嘛的妹妹Jetsun Pema经营,Brian安排学生与村内的藏独组织成员见面。



2011年民阵游行,时任汉基英文老师的Brian带同数名学生游行,并接受传媒访问发表反华论。一名参与Brian的「人权课」学生声称「特别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



特别是,Brian Patrick Kern曾带领香港学生组团到印度,学习藏毒。



Brian2009年前来港定居前,Brian曾在国际特赦组织的人权教育组工作四年,向十五个国家的学校提供课程。2009年移居香港后在汉基国际学校做英文教师时,根据校方资料,他在课余搞了个一年制的所谓人权课程,透过七个项目向学生传授如何组织请愿及留守等示威技巧。2011年民阵游行,时任汉基英文老师的Brian带同数名学生游行,并接受传媒访问发表反华论。一名参与Brian的人权课学生声称特别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



而Brian的系列活动,资金来自美富商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



另据媒体早先发现,在香港“占中”搞手戴耀廷身后也有索罗斯的身影,他与索罗斯成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下文简称“开放”)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早在2015年,“开放”便活跃于戴耀廷现职的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法律学院及曾任副主任的香港大学比较法与公法研究中心CCPL,“开放”资助的机构还屡次为戴耀廷出书;



“开放”还在香港举办摄影展,展出作品更是刻意激化香港与内地的矛盾。去年6月,DC LEAKS网站披露2500多份机密文件,主要涉及“开放”向全球几百名政客提供资金,以策划、赞助各地异见者或组织。据大公报查阅其中一份涉及2015年2月19至20日亚太区董事会的会议纪录,东亚项目总监Thomas Kellogg在会议上提出,研究以接受“开放”资助的合作伙伴作为推动机制的可行性,并研究制定推动计划,影响主要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印尼、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也在其中。



为什么Brian Patrick Kern会选择香港汉基任教,我们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这所香港大名鼎鼎的富豪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非富即贵。



首富李超人的第三代都就读于此,我们的“马爸爸”也曾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汉基就读。

首富李嘉诚的长孙女李思德于1996年出生,曾就读本港的汉基国际学校,在汉基的学生杂志《校话》中,她曾以中文名「李思德」撰文,并担任编委会委员及高级中文编辑。

因此,选择在汉基学校对富贵上流社会的子女洗脑,Brian Patrick Kern可谓是用心险恶。



而这次港毒的暴行中,Brian Patrick Kern终于走向了前台,亲自出马培训并指挥港毒分子,教授他们如何破坏法治、包围并袭击香港警察。



在现场的人群中,他公开用英文大叫“不要后退”,并亲自给暴徒演示如何污辱、袭击香港警察。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哪个组织才会这么干呢?



只有美国,臭名昭著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所以,Brian Patrick Kern其实就是CIA的特工。这些场景,我们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见识的太多了,只不过这一次是活生生发生在眼前。



长期以来,香港不仅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且这里还是全球各国竞相布局的情报中心,仅美国在香港领事馆就派出了近1000人的工作人员,比派往很多国家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还要多,其目的就是在香港这个“自由港”收集情报,并进行针对我天朝的颠覆活动,香港一直是全球情报机构激烈较量的主战场。



那么,这一次美国为何要如此积极地插手香港事务呢?究竟《逃犯条例》的修订在哪里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呢?



修订前的《逃犯条例》使得各国情报组织机构以及情报贩子可以在这里方便地进行情报活动,而不用担心因间谍罪等被引渡到已经与香港签署引渡条约的20个不包括大陆、台湾、澳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



但是,一旦逃犯条例修改,中情局或者台湾情报人员在香港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因为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香港特区政府无权处理,间谍就只能被移交给大陆受审,而美国是绝不可能允许此类事件发生的,正是这一点结结实实地踩在了美国人的痛脚之上。



而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情报机构如果侵犯中国国家安全,那么中方亦可经由香港实施抓捕并移交大陆审判,这将极大的震慑国际反华集团。



而《逃犯条例》修改中第二项则是改动《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就是香港执法部门可以接受包括大陆在内其他国家、地区的要求,在香港开展搜查活动,冻结疑犯财产,把证据交供给提出要求的国家,用于他们的司法审判。

贸易战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



国家安全重于泰山!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7 發佈時間: 上午 1:12
1997年,來到英國求學,事先花了幾千元買了一台相當沉重的打字機,準備寫論文用。那時候,電腦已經發明了,而且也有了email,但我還不太會使用;一部份是出於排斥科技的心理,畢竟從九零年代起,我連電話都幾乎不用了 (太過於侵略性),何況什麼 email。

第一次聽說email這玩意兒是在大約1996年,當時腦海閃過的第一個疑問是:郵票要貼哪?

直到大約1999年春天,我才被迫屈服於科技時代,開始心不甘情不願地使用 email。在這之前,學校老師跟我連繫都是透過室內電話傳真,要不就是實體信件。要是可以回到飛鴿傳書的年代,我會很樂意養兩隻鴿子幫我送信。

至於網路搜尋,那更是21世紀後才學會的事了。我還記得第一次跟我提到google的人,是一位劍橋認識的好朋友,應該稱得上是個數學天才。

雖然個人 "科技使用史" 相當落後,但我卻從1998年就開始研究 AI (人工智慧),包括相關之認知科學及神經生物學,特別是有關 AI 的哲學部份及 Philosophy of Mind,更是下過一番苦工夫。1999年,寫了篇 "AI與維根斯坦" 的論文。

那個年代, AI並不流行,甚至還有點冷門。我所就讀的劍橋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之電腦室,取名就叫做 Turing Room,因為Alan Turing 也是隸屬這所學院。不過,直到上個世紀末, Turing 仍不為人所知。

他死了將近半個世紀,人們方才意識到他的重要性。生前,像個醜聞那般存在;自殺死後,隨即消失於人們的記憶之外。十多年前,隨著 AI 的興起,Turing 也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記憶之中,如今卻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儼然一個新世紀的啟蒙者。

20年前,也就是1999年的某一個並不特別的夜裏,秋夜依舊寒涼,不知道為什麼,卻突然想到Turing,於是就憑著記憶,隨手給他寫了篇文章,叫做 "危險的實驗—Alan Turing 的故事"。其實,打動我心者,並非他的思想與成就,而是他的無辜與沉默;總的來說,是他異類般孤獨的存在,讓人悲從中來。

Turing念數學系,但他同時也是維根斯坦的學生,因為維根斯坦的哲學重心,如他自己所說,就是數學哲學;他當時在劍橋開了一門課,叫做 "數學的基礎",Turing就是其中一位學生。

AI如今紅紅火火,人人朗朗上口,連一個島內選舉都 AI、AI、AI個不停。但是AI真有那麼偉大而重要嗎?某個意義上,我是很不以為然的。至於如何個不以為然,就沒法細說了;也許可以用維根斯坦在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卷頭語所引用的一段話來表達。那段話出自19世紀初一位奧地利劇作家 Johann Nestroy的一個劇本。那段話是這麼說的:

"進步之本質,就在於它看起來總是比實際上還偉大。"

那到底是偉大還是不偉大?當然沒個準則。我是覺得一點都不偉大。

一直到現在,我的抽屜裏都還放著一堆稿紙捨不得丟,二十多年了,全已泛黃。以前寫文章,都是一格一格慢慢爬,爬滿了一頁,就是600個字。有時一星期就要寫掉一兩隻原子筆。後來,有了電腦,寫東西比以前快上好幾倍,但是快沒有用,寫出來的東西並沒有更好,說不定還更爛。

以前,等待一封信的往返,動輒幾星期或幾個月。現在呢,光是一天就能收到好幾百封,甚至上千。可是,人與人的溝通與感情有比較好嗎?一點也沒有,甚至更加疏遠,誤解更甚。我倒寧可飛鴿傳書千里,稀有、緩慢卻很真實。

若要說科技帶來便利,其實也談不上。過去人們花在寫信回信的時間非常少,頂多一個月寫上兩、三封信,現在一般人卻幾乎是無時無刻浸泡在無謂的文字往返與垃圾資訊大海中,人們的世界卻更小,理解力更差,人與人之間離得更遠。

現在的人沒有手機應該會活不下去,但是以前的人不也一樣活得好好的?到底科技進步是怎麼個進步法,恐怕只是一種錯覺。人還是一樣是人,一樣的人性,一樣的悲歡,一樣的孤獨。

==================
危險的實驗—Alan Turing 的故事

陳真 1999. 11. 25.


「毒液浸透蘋果,讓沉睡般的死亡也隨之穿透。」(Dip the apple in the brew. Let the sleeping death seep through.)

這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巫婆吟唱的歌;1939年,Alan Turing 結束他在普林斯敦尚未完成的博士論文回到劍橋,急切地趕到地方電影院看這齣戲。據說他對這首「巫婆之歌」印象深刻,經常學唱。傳記作者以其信函遺物,指出他早藏死志。不管是否如此,15年後,Turing 總算自己演了這一幕—在他每天睡前習慣要吃的蘋果上沾了氰化物,結束短暫的一生(1912-1954)。

這只不過是發生在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書上各種景物描繪,對照眼前這個劍橋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可說毫無兩樣。往事歷歷,栩栩如生,聽起來卻像個童話故事;不需動用任何形容詞,都能感受此事哀傷。

Turing 是數理邏輯學者,後人尊稱他是「電腦之父」。但我相信,以其個性,大概不會喜歡這樣一個稱號。他同時也是最早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的人。在他極其短暫、卻和英國社會格格不入的一生中,最風光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他系統性地解開希特勒陣營所發出的一連串關鍵密碼;許多人把盟軍打勝仗的功勞,歸給他神乎其技的解碼功力。

正確來說,Turing 並不是死於「毒蘋果」,而是死於「巫婆的詛咒」。1952 年,他工作完回家,發現家裏失竊,於是報警處理。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不料卻投下死亡陰影。精明的警方趕至現場,立刻察覺他和另一位男士同住一房。於是,小偷沒抓到,他卻反而被警方逮捕了,罪名是「下流猥褻」(gross indecency)。

許多人相信,以他解開希特勒密碼的種種戰時功勳及劍橋教授身份,要擺脫這樣一個羞辱,其實輕而易舉,可是他卻不是那種會玩弄這類手腕的人。於是,經過一番司法折磨與羞辱,他被判了刑;更令他難堪的是,他被強制移送精神科接受荷爾蒙「治療」,以「調整」他對同性不該有的愛。

Turing 自小個性「古怪」,不修邊幅,從小就是班上最容易弄髒身體的人,全身上下經常到處沾滿墨汁;加上口吃,以及過度偏重興趣的不平衡學業表現,使他一直無法在強調「優雅」以及「均衡出色」的私立學校中和那些往往是權貴子弟的同學們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更糟的是,他似乎也不打算改變自己來適應團體。

Turing 沒有完成博士學位,但仍受聘於劍橋任教。母親一貫視他如小孩,彷彿永遠長不大,經常勸他要顧「形象」,叫他每天要整理頭髮、修指甲、刮鬍子,要有個學者的樣子。他的同事和朋友形容他「難以理解」、「不和體制妥協」,形容他深陷知識的探索卻似乎無一事當真,是個「謎」一樣的人物。劍橋國王學院「當局」也盡量「容忍」他在學院內種種不顧教授體面的「幼稚」行徑。

傳記作者說,在世人普遍誤解他的當時,或許還有那麼一把能藉以理解他的「鑰匙」存在。但是,作者感嘆,往事已矣,經過了這麼多年,這把能理解他的「鑰匙」如今似乎已不可尋。

Turing 雖然「怪」,據說有憂鬱傾向,言談之間經常談到有關死亡的話題,但他平時其實相當開朗,同性戀官司的恥辱,卻給了他重重一擊。長期的賀爾蒙藥物強制「治療」,更使他長跑健將的體格出現許多異樣,比如他形容自己「竟然長出了乳房」。

種種身心打擊,使他比往日更加埋首研究,彷彿要以工作來埋葬自己,每天花十幾個小時在研究工作上。可是,研究工作並不怎麼順利,學術上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周圍一些同事,形容他是「一團黑色笑話」。

1954 年 6 月 7號,他和往常一樣,睡前吃了一顆蘋果,自此長眠。此一自殺事件,查無他殺嫌疑,於是很快就結了案。Turing 有關於「心靈」(mind) 的思想,被他的老師羅素推崇為「具有深沉的哲學意涵」,卻在他自殺死後二、三十年才逐漸為學界所重視。在當時,他的死,雖然在熟人之間引起一陣八卦議論,但很快就被遺忘,世人也不再對這一團「黑色笑話」感興趣。

只是,讓朋友和家人納悶的是,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自殺呢?災難已逐漸遠離,令人難堪的「心理治療」和「賀爾蒙治療」也早已結束一年,為何此時才自殺?而且,他面對災難挫折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度和勇氣,顯然不像是個會自殺的人。

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遺言,Turing 就這樣走了。他固執的媽媽於是舉了許多例子,說他從小喜歡做各種「危險的實驗」,經常釀禍,堅信這不是自殺,堅信這只是一場「實驗意外」。不過,很顯然Turing 是故意讓這個「意外」發生。就像睡覺一樣,Turing躺在床上,沒有留下片語隻字,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遺體迅速火化,只有母親、兄弟和一兩位朋友到場送別,沒有任何紀念儀式。世人對他的記憶,就和他的骨灰一樣,迅速隨風飄散。一直到最近幾年,英國社會似乎才突然「良心發現」曾經虧待了這樣一個真誠木訥的老實人。或者,更正確地說,英國社會似乎突然發現原來 Turing 的學術成就還真的蠻重要的,所以開始「紀念」起他來了。

我知道英國民間有一群人正打算向社會大眾募款,擇地建造銅像;國王學院也一直到去年(1998),才突然「心血來潮」,在以他命名的電腦室(Turing Room)樓梯口,掛上了他的肖像。

不管遲來的正義是不是正義,歷史似乎總是演著同樣的戲碼;人們總是無心或無能理解那些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的「少數心靈」或「弱勢者」,更不用說去善待他們了。唯有等到人去樓空,經過一段漫長歲月後,似乎才又在歷史灰燼裏頭尋找死者生前孤獨的身影。

Turing 是個自我道德感很強的人,真誠不做作,面對真實天性。即使社會道德不容,法律制裁當前,他依然不諱言自己是個同性戀者。唯一的例外是他不願對母親明講。年事已高的母親,也許終究無法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在她眼裏,Turing只不過是個「無可救藥、整天空思夢想的小孩子」(a hopelessly head-in-the-clouds child)。她一直認為,這小孩一定又是在玩什麼「危險的實驗」,因此才釀成意外。

Turing 經常寫信給母親,抱怨生活或工作上的各種挫折,比如抱怨他在劍橋所開的第一堂課,名稱與維根斯坦開的課一樣,都叫做「數學的基礎」;學期一開始沒多久,學生竟然全部退選,無人感興趣。他與母親無話不談,包括談他最喜歡的玩偶泰迪熊。在一封家書中,他透露自己長期過著「孤獨隱士」般的生活。

我努力想拋開所謂「天才」的「故事感」,想把它還原成每個人生命深處或多或少都會有的那一份難以言喻的美麗與哀愁。我一直相信,唯有這樣的看待方式,才是Turing 所渴望的;或許也唯有如此,才能尋回傳記作者所說的那一把能藉以通向他心靈世界的「失落的鑰匙」。

羅曼羅蘭有句話這麼說:「只要有一雙真誠的眼睛陪我們哭泣,我們就沒有白白為生命受苦。」Turing 幽魂有知,我希望他不要再感孤單,因為我們彷彿已能理解他的真情,不只是他的,還有眾人的。

====================
英國天才數學家、「電腦之父」圖靈登上50英鎊新鈔

風傳媒

廖綉玉
2019年7月16日

圖片請看:https://bit.ly/2xNd8jv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15日宣布,英國天才數學家、圖靈從一份近1千名科學家的清單中脫穎而出,將成為50英鎊塑膠新鈔人物,這個決定也承認了他協助英國政府破解納粹德國密碼系統的貢獻及戰後因同性戀身分遭受迫害的影響。這個版本的新鈔將於2021年流通。

去年11月,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請民眾提名一位科學家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英格蘭銀行收到了22萬7299份提名,其中989位被提名者符合資格,決選名單為12人,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做出最終決定。

這個50英鎊新鈔的設計還反映了圖靈(Alan Turing)的作品。它具有二進位碼的自動收報機紙帶,說明他的生日(1912年6月23日),並描繪他用來協助破解納粹德國密碼系統「恩尼格瑪」(Enigma)的解碼機「炸彈」(Bombe)。新鈔上面還有圖靈在1949年給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一段話:「這只是將來之事的預示,也只是將來之事的影子。」

英格蘭銀行並讚譽圖靈帶來的科學貢獻及他對社會的影響,卡尼則表示:「圖靈是傑出的數學家,他的工作對我們現在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圖靈是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也是戰爭英雄,他的貢獻廣泛,並開創了新局。他是巨人,許多人現在站在他的肩膀上。」

圖靈是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同性戀身分讓他飽受迫害

圖靈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就表現出他的天才,特別是對數字和智力遊戲著迷。1934年,圖靈從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畢業,1936年發表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並在文中提出被稱為「圖靈機」(Turing machine)的抽象計算模型,這個計算模型為現代電腦、電腦科學及計算理論奠下數學基礎。

1939年,圖靈被英國皇家海軍招募,協助英國情報單位破解納粹德國的密碼系統「恩尼格瑪」,被認為是協助英國打贏二戰的一大功臣。

戰後,圖靈在《心智》(Mind)期刊發表了〈計算機器與智能〉時,提出了「圖靈測試」(Turing test)。圖靈開宗明義提出一個問題:「機器能不能思考?」,並設計了一套被他稱之為「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的測試方法,而這項理論成為人類理解「人工智慧」的基礎。

16歲的圖靈。(wikipedia/public domain)
檢視相片

1950年代,同性戀在英國被視為罪行與疾病。1952年,圖靈因「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名遭到警方逮捕,他的同性戀身分被公開後,圖靈在社會上遭到歧視,不僅失去在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的工作,甚至被當局禁止出國,他在二戰的貢獻也因為性傾向而不受官方承認。1954年,他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而死

2009年,時任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公開表示對圖靈判決的歉意。2012年,超過3萬7千名科學家集體聯署,要求正式赦免圖靈的罪行,但是被當時的司法大臣拒絕,直到2013年12月才正式獲准,並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給予皇家赦免。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6 發佈時間: 下午 8:57
圖片請看:

https://bit.ly/2xNd8jv

陳真 2019 07 16

====================

英國天才數學家、「電腦之父」圖靈登上50英鎊新鈔

風傳媒

廖綉玉
2019年7月16日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15日宣布,英國天才數學家、圖靈從一份近1千名科學家的清單中脫穎而出,將成為50英鎊塑膠新鈔人物,這個決定也承認了他協助英國政府破解納粹德國密碼系統的貢獻及戰後因同性戀身分遭受迫害的影響。這個版本的新鈔將於2021年流通。

去年11月,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請民眾提名一位科學家成為50英鎊新鈔人物。英格蘭銀行收到了22萬7299份提名,其中989位被提名者符合資格,決選名單為12人,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做出最終決定。

這個50英鎊新鈔的設計還反映了圖靈(Alan Turing)的作品。它具有二進位碼的自動收報機紙帶,說明他的生日(1912年6月23日),並描繪他用來協助破解納粹德國密碼系統「恩尼格瑪」(Enigma)的解碼機「炸彈」(Bombe)。新鈔上面還有圖靈在1949年給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一段話:「這只是將來之事的預示,也只是將來之事的影子。」

英格蘭銀行並讚譽圖靈帶來的科學貢獻及他對社會的影響,卡尼則表示:「圖靈是傑出的數學家,他的工作對我們現在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圖靈是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也是戰爭英雄,他的貢獻廣泛,並開創了新局。他是巨人,許多人現在站在他的肩膀上。」

圖靈是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同性戀身分讓他飽受迫害

圖靈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就表現出他的天才,特別是對數字和智力遊戲著迷。1934年,圖靈從劍橋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畢業,1936年發表論文《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並在文中提出被稱為「圖靈機」(Turing machine)的抽象計算模型,這個計算模型為現代電腦、電腦科學及計算理論奠下數學基礎。

1939年,圖靈被英國皇家海軍招募,協助英國情報單位破解納粹德國的密碼系統「恩尼格瑪」,被認為是協助英國打贏二戰的一大功臣。

戰後,圖靈在《心智》(Mind)期刊發表了〈計算機器與智能〉時,提出了「圖靈測試」(Turing test)。圖靈開宗明義提出一個問題:「機器能不能思考?」,並設計了一套被他稱之為「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的測試方法,而這項理論成為人類理解「人工智慧」的基礎。

16歲的圖靈。(wikipedia/public domain)
檢視相片

1950年代,同性戀在英國被視為罪行與疾病。1952年,圖靈因「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名遭到警方逮捕,他的同性戀身分被公開後,圖靈在社會上遭到歧視,不僅失去在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的工作,甚至被當局禁止出國,他在二戰的貢獻也因為性傾向而不受官方承認。1954年,他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而死

2009年,時任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公開表示對圖靈判決的歉意。2012年,超過3萬7千名科學家集體聯署,要求正式赦免圖靈的罪行,但是被當時的司法大臣拒絕,直到2013年12月才正式獲准,並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給予皇家赦免。
洋洋 發佈日期: 2019.07.16 發佈時間: 下午 8:49
李永樂老師:為孩子開一扇窗
https://youtu.be/GsKKb_zd7OA

我很喜歡看李永樂老師的科普教學短片,他用生活、時事當例子,由原理講起,將複雜的問題分解,淺顯易懂地逐個解釋推演,寫滿一黑板。
他是我遇到過最會教的老師。

這次他放了一個無關教學的短片,他說,為教育公平做一點貢獻。我為這句話感動。
短片裡父親給孩子倒杯水的鏡頭很美,李老師如果拍戲當導演,應該也是很優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6 發佈時間: 下午 5:37
卡韓政變 (119): 驚濤駭浪,奧步連連

陳真 2019. 07. 16.


郭台銘選輸之後,避不見面,說要伺機再起;身旁一堆狗頭軍師例如唐湘龍和沈富雄等等等,則是勸他直接翻桌不認帳,脫黨參選。

講到病識感,郭就是一個例子。他不但看不見別人,甚至也看不見自己,比方他說要自我檢討,看起來卻全是檢討別人;檢討的結果竟然是自己很棒,而且是太棒了。郭是這麼寫的:

「就算全天下的人笑你傻,揶揄你,也不要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一個勇者無懼的人生,不容易做,但可以努力做。我一生努力讓中華民國以我為榮,讓台灣以我為榮。」

郭的參選,從頭到尾兩手策略,奧步百出;一邊喊兄弟,一邊派人下毒手,鷹犬四出,造謠抹黑,卑劣無恥,毫無底線。這不但是他敗選的原因之一,更是他令人不齒的原因。誰會以這樣一個人為榮?

朱立倫也敗選,周錫瑋和張亞中也敗選,但他們在參選過程中謹守分寸,有為有守,不造謠,不抹黑。因此,儘管敗選,但他們依舊贏得尊敬。郭卻不然,畢竟在一個比賽中,誰會尊敬一個從頭到尾不斷耍賤招出奧步傷害對手的選手?

但是,郭卻沒有絲毫反省;"反省" 的結果居然是自認為是一個什麼 "對理想永不放棄" 的理想家與勇者,承受 "全天下人的嘲笑與揶揄" 說他 "很傻"。一個人居然可以缺乏病識感到這種地步,真是很不可思議。

這樣一種 "自我檢討" 其實也意味著:奧步還沒結束,郭台銘肯定還會繼續 "堅持" 他 "永不放棄的理想"。

舊國民黨搞選舉,主要靠兩張票,一是買票,一是做票。民進黨則青出於藍,兩票之外還多了一步,那就是奧步。在台灣,選舉奧步始終相當有效,這也是為什麼奧步在這島上永難絕跡的原因,甚且不但推陳出新,越來越無恥。

可以預見的是:往後這半年,肯定是驚濤駭浪,奧步連連。特別是綠營,那才是奧步天王,無所不用其極;美國也毫無疑問將會刻意挑起兩岸爭端,來幫綠營打選戰。

選舉勝負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管是誰,韓國瑜也一樣,任何人只要使用齷齪手段,都應該被唾棄。手段的正當性遠比結果更重要。

我看那些支持綠營或柯文哲、郭台銘的人,總覺得令人很難以置信,為何會有人在一場比賽中卻根本不在乎作弊與耍詐甚至栽贓抹黑下毒手?如果手段的正當性根本不重要,那何必選舉?這樣一種比賽看誰最下流最無恥的所謂民主選舉,究竟有何意義可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6 發佈時間: 上午 2:44
卡韓政變 (118):病識感與溝通困境

陳真 2019. 07. 16.


病人見到醫生往往是盡量訴說症狀與不適,但有一種病人卻例外,那就是精神科;大多數精神病人是沒有病識感的,你說他有病,開藥給他吃,他說醫生你才有病,要吃你自己吃。

我發現有些東西是單行道,例如感情,例如某種 "視覺" 與 "溝通"。很多時候,感情是單向的,一方熱情澎湃,鞠躬盡瘁,至死不渝,另一方卻是只進不出。視覺也一樣,聰慧者 "看" 得見平庸者與腦殘,但後者卻看不見前者。

溝通也一樣,有溝沒有通是一種常態,因為有一方缺乏接收某種訊息的頻率,他不可能聽得見你在講什麼。就比方說,我想跟一隻猴子談談中美貿易大戰,估計是找不到溝通語彙與溝通管道的。反之卻不然,對方不用開口,你往往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以及將會說什麼了。不信你去街上隨便找個年輕人,問問他對於韓國瑜有什麼看法,答案一定就是那幾句:"很混"、"不認真"、"草包"、"沒把高雄市長職位做滿"。

我常對這樣一種單行道現象感到很驚奇,同時也很無奈,因為它往往不可改變,也無從應對。許多時候,面對這種狀況,我就怕了,因為你根本找不到足以溝通的辭彙;一時之間,感覺自己就像個怪物那樣,瞬間就被一大團誤解與扭曲所包圍而無法掙脫。

我同時也常對缺乏病識感 (或說自知之明) 感到很震驚,很難想像一個人為何會笨到居然連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

說這樣一些腦殘是鸚鵡,基本上是侮辱了鸚鵡,因為鸚鵡不具侵略性,牠不會傻到以為自己真的懂得自己在說什麼,牠只是依樣畫葫蘆學著發出聲音,如此而已,並無積極表態成份,更不用說嗆聲了。可是,腦殘者卻往往很喜歡嗆聲。嗆聲很好,問題是你嗆得對不對。

報紙最喜歡報導韓國瑜又被哪個學生或哪個年輕人嗆聲,每天無數的這類報導,以營造一種 "韓國瑜很爛" 的流行氛圍,使得腦殘們以嗆韓為酷炫。嗆來嗆去,都是嗆一些完全與基本事實背道而馳的東西,例如嗆他很蠢很低能、很混很偷懶等等。

今天韓國瑜請假北上,參加初選記者會。可是,你看,各媒體今天又大張旗鼓報導一個年輕人在高鐵站正氣凜然地當面對著韓國瑜嗆聲說:"今天是周一上班日,為什麼你不在高雄上班?"

你看,有夠腦殘吧。我們應該發明一個比腦殘還腦殘的辭彙來形容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智能表現。這樣一種嗆聲就好像有人在比方說波士頓車站遇到川普,卻正氣凜然地罵他說:"今天是周一上班日,為什麼你不在華盛頓上班?"

大家懂我的意思吧?很不可思議吧?是不是很低能?某一天有沒有留在哪個城市上班,怎麼會變成一種滔天大罪般的罪名呢?我們就算再怎麼不屑蔡英文,也不至於蠢到對她嗆聲說:"今天是周一上班日,為什麼你不在台北上班?" 那就好像嗆她說:"妳剛才去尿尿,尿完有沒有洗手?" 差不多就是這樣一種水平的嗆法。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種什麼 "沒有好好上班" 的腦殘罪名卻幾乎變成時下年輕人或學生或比方說腦殘醫生護士們對於韓國瑜的流行指控(因為主流媒體每天就是這樣教他)。最最最最不可思議的是,當他們做出這樣一些腦殘指控時,居然充滿參天浩然正氣。

總結來說,我存活在這島上半個世紀以來,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洗腦的入骨程度之不可思議,主流勢力不但可以讓大多數人說出某些特定辭彙或擁有某種特定思維,而且,不管那些辭彙或思維如何腦殘,照樣可以讓他們對之產生某種強烈的情緒。

比方說,大腸花腦殘運動時,你看,周圍幾乎所有學生每個人完全一致地說著什麼 "反黑箱"。他根本說不出黑箱在哪,因為黑箱根本不存在 (服貿條例審查恐怕是立法院史上最透明、審查最嚴苛的法案),但腦殘們依然像個壞掉的唱盤那樣,不斷覆述 "反黑箱、救民主" 這幾個詞。

更不可思議的是那樣一種跡近瘋狂的激情,好像只要再慢個幾分鐘,台灣民主就完蛋了,因此必須趕緊獻身救國,激動到連自己都會被自己的救國救民偉大情操感動得痛哭流涕。

我記得大腸花腦殘運動那段期間,醫院許多護士都臨時請假,因為她們連夜趕著去立法院救國救民了。這些護士,事實上連服貿兩個字怎麼寫都不知道,但她們卻激昂慷慨得又哭又笑,半夜相邀趕著去搭車北上救民主,拯救民主程序與程序正義。

這些護士,有的平常與我交情不錯,但她們都不知道我其實就是她們所要打倒的共匪同路人,以為我平常之所以避談政治只是因為我不關心政治,於是對我之 "單純" 與 "冷漠",往往充滿憐憫與不解。

病識感也許很難聽,但它其實就是一種自知之明。這東西很重要,因為它是一種基本能力,讓人可以適當評價自己。一個很笨的人通常也能知道自己很笨,除非他笨到連自己笨都不知道。最不可思議的是:非常笨,卻又以為自己很聰明。這是最讓人感到訝異的一點。人怎麼可能會笨到這種地步?就比方說我絕不可能會以為自己是個舞蹈天才。

可別以為我講這些很無聊,跟卡韓政變或世界和平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我常想,要是有一種聰明藥,吃了之後,智商至少可以增加三倍,或是瞬間可以高達我的智商打八折、開根號再乘以10,你想,洗腦還能起作用嗎?
洋洋 發佈日期: 2019.07.15 發佈時間: 上午 8:33
鈞鈞~高雄夢時代街訪「反韓學生」!反韓沒關係,但是良心要有,正修優秀大學生,反韓客觀論述
https://youtu.be/3KN3oqfoQZg?t=291

大學時與朋友聊天,大概是談到蒙古吧,我隨口說了兩句。他回我一句 : 你知道在老共手裡沒有丟掉一吋土地。當時我愣住了,立刻感覺不對。多年後我被CCTV洗得紅通通。說自己被洗其實是自嘲當年的無知,被國民黨洗成傻瓜還不自知。

獨立思考能力的確是一種天賦,極少數的自覺自省,有些人可以喚醒,大多數的人則像影片中的年輕人一樣,盲從趕流行,渾渾噩噩過一生。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7.15 發佈時間: 上午 5:38
這是一個月前的影片,講得比較專業 (前面講的都是表面普通常識,4:26 開始正題)。諜報、滲透、顛覆的正反雙方角力,恐怕才是這次香港事件的核心本質。對一般人來說,香港的暴亂不過另一椿熱鬧的"民主"事件,但對祖國來說,能不能割除附身於香港身上的這顆毒瘤,對國家安全乃至民族復興卻至關重要。

https://youtu.be/O0fhyJxUcW0
香港暴动真凶曝光!北京下手铲除CIA窝点,川普拼死力保!习:关门打狗,清除毒瘤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5 發佈時間: 上午 3:31
卡韓政變 (117):這不僅僅是一場總統選舉

陳真 2019. 07. 15.


CIA及西方各國情治單位在香港如入無人之境,並非僅僅只是 "資助" 反中火苗,而是全方位的情報工作,包括滲透、顛覆及製造動亂,諸如大腸花、佔中、什麼雨傘革命、反送中等等等等等,完全是CIA一手包辦。

"婷婷看世界" 講得太客氣了,CIA目的就是把你整個中國毀了,它怎麼會在中國的什麼 "依法監管" 下 "幫助中國"?

依照西方各國的作法,這類情治組織的滲透,一定是百分之百鏟除,哪有可能像中國那樣完全放任 (或其實一大部份是因為無能阻止)?

有些 "民主國家" 做得更直接一點,比方說美國的 "民主同盟" 印度,甚至連 AI (國際特赦組織) 或綠色和平組織等等等,全視為非法組織。也就是說,即便是美國的 "友人",也不會任由美國或西方勢力入侵,連AI或綠色和平組織這樣一些 "尚稱中立" 的國際組織都會遭到阻攔,更不用說CIA了。

我們一般講島內的事情,往往只講到人渣黨這個等級,這其實是錯的。人渣黨只是一條狗,一群台奸,為了私利,為美國從事叛亂顛覆工作,培植仇中反華的新世代。人渣黨本身並無自主能力,只能聽命辦事。在香港,CIA等西方情治勢力只是滲透,在台灣卻是一手主導,完全殖民。

這是基本事實,也就是我之前 (卡韓政變116) 所說的 "答案"。但我平常講事情不會講得這麼 "專業",因為這就像一個連加減乘除都還不會的學生,你很難一下子就教他微積分,除非我們手上掌握媒體及教育大權。否則,你也只好因材施教,光講一些很低層次的東西,看他能不能稍微聽懂一些,別那麼腦殘。

學姊常說我幫韓國瑜沒有用,白費力氣而已,畢竟形勢比人強,美國照樣可以主導島內所謂選舉之勝負。我其實亦有同感,但就是不死心。至少,明白人總該說些誠實話吧。

過去黨外的基本精神是反美反日反戰反軍購反帝反資本主義的。結果,黨外了一輩子,卻連整個黨外的歷史和精神統統都被政變了、竄改了,反而扶植出一個更加卑劣無恥的漢奸政權,豢養一大群貪婪無度的台奸及美日走狗。

當然,我也了解,不管誰當所謂總統,都只是虛位,只是選出一個完全必須聽命於美國的夥計或走狗 (不信你去問阿扁)。若要說韓當總統會有什麼差別,那就是內政上也許會比較不一樣,一般人的生活福祉比較有可能受到眷顧,貪污舞弊卡位撈錢的骯髒事肯定也會少很多,畢竟你不可能找到一種比人渣黨及其一堆尾巴黨更貪婪的政治勢力了。

至於島嶼前途,就如范光棣所說,選誰其實都差不多,因為我們始終只是一個棋子,一個在中美爭霸之驚濤駭浪中載浮載沉的小茶壺。

話雖如此,但我依舊相信:不管你是身處一整個世界的大舞台,動見觀瞻,或是身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茶壺,反對泯滅人性,反抗極端不義,始終只是做為一個人應有的人性;這不是一種透過成果定量方式來決定的作為,更不需要任何理由。

就比方說你看見歹徒傷害你的家人,請問你會因為你的家庭與家人十分渺小就坐視不管嗎?你看見路邊一群流氓姦殺擄掠婦孺小孩,你是假裝沒看見就走過去?還是想辦法做點什麼來制止為惡?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7.14 發佈時間: 下午 9:13
https://youtu.be/TPwiFZcUb54

一勺思想:美国是霸道了一百年,但中国已经王道了两千年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7.14 發佈時間: 上午 7:29
轉載自"婷婷看世界"臉書頁面: https://tinyurl.com/y5ljaj69

---------------------------
【培養“港獨”分子,操盤反華事件……扒開這些美國非政府組織的“畫皮”】

前不久香港不安寧,7月1日更發生了暴力沖擊立法會的惡性事件。現在的信息表明,這是由香港反對派、“港獨”分子與西方反華勢力聯手發動的一場亂港、禍港事件。而在幕後的西方反華勢力中,美國的一些非政府組織(NGO)扮演了操盤手的角色,還為沖在臺前的“泛民”進行組織、策劃、培訓、資金和物質供應、輿論引導等一條龍服務,其中核心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

NED是美國“第二中情局”?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也稱“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的成立源自1982年美國總統裏根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提出要在全球“推廣民主”。1983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國務院授權法》,撥款3130萬美元正式成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並且依據《美國國內稅收法》第501條第3款,讓其享受免稅待遇。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宗旨是以非政府組織渠道對海外“民主”運動進行支持,推行美國的價值理念,扶植親美勢力,擴大美國在這些地區的有效影響,確保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基金會的活動只受國會監督,理事會成員不由總統提名。

表面上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美國200萬個非政府組織中的一個,但該基金會歷任主要負責人都有官方背景或與美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首任代理主席為當時的國會眾議員法塞爾,首任主席為前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約翰•理查德森,現任主席卡爾•格什曼曾是美前駐聯合國高級顧問。該基金會最高決策機構董事會23名成員中,有3名參議員、2名眾議員、5名前議員,還有5名前駐外大使。

國家民主基金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關系更是密切。據俄羅斯媒體披露,例如該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小沃爾特·雷蒙德,1970-1982年間一直在為中央情報局工作。至於該基金從事的活動,其創始人之一的艾倫·溫斯頓曾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我們今天做的許多事情,就是25年前中情局偷偷摸摸做過的”。由此可見,國家民主基金會實際上就是一個換了馬甲的中央情報局。但由於其有非政府組織的招牌,不易引起註意,所以西方的研究報告都說,“在向非政府組織提供戰略資金方面,美國外交政策精英們認為國家民主基金會比秘密支援更可靠”。

國家民主基金會運營的資金主要來自美國議會審批的政府撥款。1984-1990年,國家民主基金會每年從美國新聞署那裏領1500-1800萬美元;1991-1993年,每年可領到2500-3000萬美元。但是在1993年,美國眾議院投票決定取消對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撥款,使得國家民主基金會面臨斷頓。所幸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成員大都是美國官方人員,人脈很廣,再加上該基金會又有眾多的支持者,因此最終得以繼續吃美國的財政飯,而且獲得的撥款還增加到了每年3500萬美元,具體負責撥款的政府部門也換成了美國國際開發署。201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進一步增加了對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撥款。例如2004年為7900萬美元,2005年為1.13億美元,2006年為1.09億美元,2007年為1.06億美元,2008年為1.34億美元,2009年為1.31億美元,2010年為1.35億美元,2011年到現在基本上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上。

除了美國政府撥款,國家民主基金會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還多了兩個資金渠道,一個是美國國會對外民主項目資助,近年來每年近2000萬美元;另一個是美國國務院人權民主基金撥款。此項撥款始於1999年,當時只有165萬美元,以後逐年遞增,到現在達到1000萬美元左右。此外,該基金還接受其他機構(包括史密斯·理查德森基金會、約翰·奧林基金會、布萊德雷基金會等)的捐款,只是份額很少。

國家民主基金會拿到資金之後,再轉撥給旗下的4家非政府組織,即負責多元化與“自由公正”選舉的國際共和學會(IRI)與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NDI),負責自由市場經濟改革的國際私有企業中心(CIPE),以及負責建立獨立工會組織的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ACILS)。此外,國家民主基金會每年還將多項經費提供給亞洲、中東歐、拉美、中東、非洲以及前蘇聯地區的非政府組織,對這些地區美國看不順眼的國家進行顛覆活動或推動“顏色革命”。

向中國滲透

中國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重要目標。近年來,民主基金會每年用於中國活動項目的預算都在600萬美元以上,其中針對中國內地的預算就接近500萬美元,用於支持中國企業、學術機構、媒體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並頻頻資助境內外的“民運”、“藏獨”、“疆獨”等勢力,直接幹涉中國內政。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針對中國內地的項目,主要采取由基金會資助課題合作、項目研發、人才交流、專題報告等方式,重點是中國內地學界。從該基金會網站發布的預算情況看,資金往往經由美國商會、勞聯-產聯等機構,流向中國內地。它通過委托這些機構舉辦研討會、邀請中國內地學者訪問、派遣美國學者訪華以及通過雜誌發表中國內地學者論文等方式,實施滲透計劃。如曾撥款3.65萬美元資助北京某文化傳播公司,用於“資助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與保護”;在2009年之前曾多年向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於1994年,2005年初更名為北京知愛行信息咨詢中心,2007年中更名為北京知愛行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資助達25萬美元以上。由於該基金會針對中國內地開展的所有活動都是通過民間渠道進行,以市場化手段操作,因而帶有很強的隱蔽性。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對中國內地學界的資金投入,並不期望獲取多少有價值的情報,而是想把握中國內地學界關註的是什麽,努力尋求中國內地學界按照美國劃定的路線圖思維,增加美國對中國未來走向的確定性。也就是說,該基金會致力於長期改造中國內地學界思想和意識形態的系統工程。

該基金會對“民運”、“藏獨”、“疆獨”等勢力的資金投入每年在100萬美元以上,進行赤裸裸的顛覆活動。在2008年的拉薩“3•14”事件和2009年的烏魯木齊“7•5”事件背後,都有該基金會的影子。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針對香港的活動項目主要是由其下屬的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和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負責,長期資助香港“民主黨”、“思想政策研究所”、“新力量網絡”、“香港職工聯盟”、“香港人權監察”等非政府組織,專門培訓“港獨”分子如何上街鬧事,事後如何逃避追責,如何嫁禍他人,如何惡人先告狀。從2003年至今,香港每次大型街頭運動都少不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幕後的組織、策劃、指揮、資金和物質提供。

培養“港獨”骨幹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重要工作。除了像李柱銘、陳方安生這類“港獨”大佬得到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之外,一些草根“港獨”分子也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扶持起來的。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2012年反“國民教育”事件中“一戰成名”的香港前“學生運動領袖”黃之鋒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精心培植的“港獨”骨幹。2012年11月,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臨時撥款10萬美元,通過“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葉寶琳交給黃之鋒,作為活動經費。2014年3月,美國勢力又通過“陳某某”交給黃之鋒160萬港元。不僅如此,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還向黃之鋒承諾,如被警方檢控,將獲安排全額資助赴美英留學等等,為其安排好了“後路”。有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大力撐腰,黃之鋒的“港獨”活動愈加活躍,不僅在政治上指向性更明確,而且與其他“港獨”組織相勾連。

有著“播獨”溫床之稱的香港大學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滲透的重點。多年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一直通過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資助香港大學比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CCPL),而非法“占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曾擔任該中心管理層成員。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有著多年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顛覆和“顏色革命”的豐富經驗,對街頭政治這一套做法玩得很嫻熟。2003年阻撓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的50萬人街頭運動,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幕後組織、策劃和指揮的。由此可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已經成為影響香港穩定的最大黑手,其危害性遠超那些臺前的“港獨”分子。

不安分的索羅斯基金會

被稱為“金融大鱷”的美籍匈牙利猶太人喬治·索羅斯一直有著雙重身份,一方面是國際金融家,另一方面是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其掌控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SF)目前有37個地區辦公室,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項目。開放社會基金會稱,他們致力於建立“有活力、有包容的民主體制,政府值得信任,並且開放全民參與”。

但實際上,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所進行的活動大都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通過在其他國家教育、媒體、醫療衛生、法制、藝術、交通、經濟和人權等領域進行的援助和扶貧等活動,大肆輸出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尤其是在所在國的“街頭政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之前東歐國家頻繁發生的“顏色革命”,就與索羅斯基金會有著很大關系。正因如此,近年來索羅斯基金會在很多國家的活動受挫,例如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都取消了該基金會的註冊資格。2015年,索羅斯基金會在俄羅斯被禁。俄方稱其為“不良分子”,對俄羅斯的安全和憲法秩序構成威脅。2017年11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指責索羅斯試圖分裂土耳其,隨後索羅斯基金會決定停止在土耳其的運營。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一直指責索羅斯基金會及其資助的非政府組織操控移民和陰謀破壞歐洲的文化結構。2018年初,匈牙利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了“阻止索羅斯”的一攬子法案。在此情況下,索羅斯基金會在同年5月15日發表聲明撤出匈牙利。

對於中國,索羅斯基金會很早就將鱷魚爪伸進了非政府領域。1986年初,索羅斯基金會曾向當時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表示,他願意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會的模式,每年出資不少於100萬美元,資助中國改革和開放的研究活動。此後,他將這種想法付諸實施,計劃在中國籌建索羅斯基金會中國分部。截至1989年,索羅斯已向中國相關機構提供了250萬美元捐款。1989年,索羅斯基金會撤離中國。

2004年之後,索羅斯基金會又開始悄然進入中國,行為模式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相似,也是通過民間渠道進行,以市場化手段操作,向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及相關機構捐贈款項,主要集中於法律援助、公共利益訴訟、環境保護以及艾滋病防治等領域。據報道,索羅斯基金會僅在2005年就向中國非政府組織及相關機構捐贈了近200萬美元,前面提到的“知愛行”也是其中之一,在2005年共得到了索羅斯基金會23.5952萬美元的資助。除了直接資助中國的非政府組織,索羅斯還通過其他境外組織對中國的非政府組織進行資助。此外,索羅斯基金會還在公共健康、信息與課題組與中國的一些大學進行合作,開展學術討論和課題項目研究。

索羅斯基金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活動近年來很是活躍,而且像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一樣重點滲透香港大學。2017年3月香港《大公報》翻查DC Leaks網上公開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內部機密文件,獨家披露了索羅斯基金會從2015年起活躍於戴耀廷現職的港大法律學院、比較法與公法研究中心以及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合辦多個工作室、“公民領袖計劃”、“人權獎學金”及環球學術研討會等,並且還出資給戴耀廷出版書刊。在香港“街頭政治”的背後,索羅斯基金會顯然脫不了幹系。

全美國際事務民主研究協會對於香港大學的滲透力度不亞於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索羅斯基金會,例如港大的“民意研究所”就是由全美國際事務民主研究協會出錢資助,並提供技術支持。而這個“民意研究所”,完全是奔著政黨發展和城市政治而去。全美國際事務民主研究協會與美國政界的關系很密切,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就曾擔任過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主席。

小心才不會出大錯

美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呢?我國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曾在2012年3月30日發布了一份長達110頁的《美國NGO(非政府組織)在華慈善活動分析報告》,首次通過大量文獻信息和數據調查,描述並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美國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的基本情況。根據這份報告,自改革開放以來,美國在華活動的非政府組織總數達1000家之多。

比較知名的除了上述幾家之外,還有亞洲基金會、美國民主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卡耐基基金會、美國發展基金會、團結中心、國際關懷、美國家庭健康國際、美國特靈格研究中心、默沙東艾滋病基金會、孟山都基金會、可口可樂基金會、花旗集團基金會、陶氏化學公司基金會、柯達慈善信托基金、摩根大通基金會、摩托羅拉基金會、加州聯合石油公司基金會、德意誌銀行美國基金會、世界宣明會(美國)、德國米索爾基金會、德國基督教發展服務社等。

雖然美國非政府組織名義上都不是官方機構,但它們實際上都無法割斷與美國政府、企業或宗教界的聯系。例如亞洲基金會是美國國會在1954撥款成立的,美國眾議院曾在1983年關於《公法》的決議中專門列有關於亞洲基金會的條款,對亞洲基金會的工作予以肯定和表揚,從中可以看出亞洲基金會復雜的政治背景。

據《美國NGO(非政府組織)在華慈善活動分析報告》顯示,美國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主要是通過捐贈進行。在30年時間裏,美國非政府組織通過捐贈輸入中國的資金約為200億元人民幣,其中82%流入高等教育機構、科研機構及政府機構。也就是說,美國非政府組織的主要資助對象並非中國的民間組織,而是體制內機構,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對此,《美國NGO(非政府組織)在華慈善活動分析報告》主編劉佑平表示,“這200億元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比美國企業2萬個億的影響還要大。”

對於美國的非政府組織,既不能視之為洪水猛獸,也不可能掉以輕心。要想讓在華的美國非政府組織真正將心思放在幫助中國上,而不是搗亂上,最關鍵的還是要實行依法監管。2016年4月28日,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2017年1月1日開始正式生效。這項法律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包括慈善及環保團體,在中國要向警方登記才可工作,警方有權調查這些機構,也可將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等的非政府組織列入不受歡迎的名單,不得在中國境內再設立代表機構。而由於美國的非政府組織主要是通過捐贈在華開展活動,因此有必要對資金來源和去向進行有效監管。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4 發佈時間: 上午 2:33
卡韓政變 (116):直接告訴他答案比較快

陳真 2019. 07. 14.


郭台銘的前特助和基金會發言人蕭裔芬最近說:"郭台銘是不是瘋了?" "完全情緒化", "不尊重人,更不尊重民主","為什麼砸了這麼多錢卻沒有用,自己應該好好想想。選舉何必如此窮凶惡極,難道你這一生都輸不起嗎?"

郭台銘當然沒有瘋,不但沒瘋,他的問題恐怕是 "太" 正常,而不是不正常;他太相信金錢的力量了。

我不知道初選最後誰會勝出,但是像郭這樣的候選人,就如前一篇(115)所說,其實在基層鄉鎮長或縣市議員選舉中十分常見。

一個人水平如何,氣質如何,其實是掩藏不住的。因此,我比較納悶的是那些支持他的一部份人,究竟是眼睛瞎了還是故意昧著良心說話?硬是要把郭台銘說得如何超凡脫俗、眼界高遠,一般凡夫俗子無法企及。

我看過唐湘龍的視頻,幾乎把郭台銘當成千年罕見的政治奇才兼經濟哲學思想家那樣推崇;甚至連郭和綠營合作反中,唐湘龍都能跪著說話,把郭說成一般人無法仰望的偉大政治思想家,思想如何深刻云云。諸如這類純粹胡扯瞎掰打廣告的吹捧就姑且不談了,我想說的是那些 "真心" 相挺的人,為何至今還看不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候選人?

市面上一直炒作這樣一種氛圍,腦殘學生或年輕人特別相信這一套,亦即:支持韓國瑜是很丟臉的、素質低的、沒水準的,而支持郭台銘或柯文哲則是光榮的、進步的、有水準的、有理念的。這樣一種與事實完全相反的認知,才是我一直想要講的。

黨外時代也是這樣。國民黨往往找一大堆金牛、黑道參選,人們卻給予高度支持與推崇;而黨外人士及黨外候選人在一般年輕人與學生心目中卻臭不可聞,往往爭相表示唾棄與不屑,對於黨外人士的認知就是很髒很低級很沒水準,甚至是有病的,貪婪的,惡毒的。時下一堆腦殘學生或年輕人,爭相表示對於韓國瑜的不屑,那樣一種不屑的表情與態度,完全就是當年黨外形象的翻版。

當然,郭台銘不是一個好例子,因為若要比卑劣比無恥比下流比齷齪,他跟綠營人士要怎麼比?連比都沒法比。跟綠營人渣相比,郭董簡直可以稱做聖人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並不貪婪,因為他錢多得是。

我相信,很多人一開始支持郭董是基於一種假設,相信他既然可以成為首富,拼經濟自然有一套。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驗證,這個假設理當破滅才對,因為事實證明:一個人不會因為很有錢就有了見識與能力,更不用說人品了;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

我想說的是:"假設" 或 "理論" 可以透過驗證,從而有所取捨;相信很多原本支持郭的人已不再支持。這還算是很合理的作法。不可思議的是那些把善惡良莠完全認知顛倒的人及普遍現象。

我常舉個例:1989年,我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實習。許多護士對我印象很好,但她們常納悶,為何一個好人竟然會是民進黨員?(還好她們都不知道我當時是面臨拘提的叛亂犯)

記得有一天值班的夜晚,一些護士在護理站吃宵夜聊天,其中有一位,突然不知道想到什麼,跟其他護士說:每當她想到我是民進黨人,她就覺得我一定是在開玩笑,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她說:"民進黨那麼壞,那麼恐怖,每天吵吵鬧鬧,動不動就要打人"。意思是說,我沒那麼壞,也沒那麼恐怖,而且每天工作安安靜靜斯斯文文很少講話,怎麼可能會是民進黨員?我為了避免無謂的議論,於是就趕緊岔開話題。

同樣是1989年,有一段時間我派去精神科病房實習,經常會有個 (後來變得綠油油的)院外的精神科大老來病房教學、帶討論。有一天,有個民進黨員因為癲癇合併情緒問題被送來住院。討論病情時,那位精神科大老聽完基本病史報告後,做出沉思狀,很認真地問大家說:"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病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沒有人回答。

大老於是要大家再仔細看看手上的病史簡報,再用心思考一下,並且教訓大家說 "看病要用大腦,思考要仔細","這麼大的問題你們都沒注意到嗎?" 原來,病史上寫著病人是民進黨籍。大老說,"有沒有看到?這個人是民進黨!大家應該想到什麼?" "沒有錯!要懷疑他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還有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

我一聽,抬起頭來看看四周,想看大家有什麼反應。我看到一些同事用力點頭,表示認同,表示佩服這位大老看病之仔細與思考之用心。

大家聽懂我的意思吧?你也許可以洗某些人的腦,把他的腦殘再洗回正常,但你很難洗一整個世代的腦,除非你掌握媒體與教育。

我以前曾經以為,只要培養大家獨立思考的能力,洗腦就無法起作用了,是非善惡將回到它們應有的位置上。但我這些年發現我錯了。思考能力僅僅屬於極少數聰慧者;至於一般人,我看還是透過掌握媒體與教育,直接告訴他 "答案" 比較快。有了 "基本的正確答案" (或說基本概念架構) 之後,再來教他如何演算與思考也不遲。

從小到大,數學常考滿分,但我幾乎不做練習題,也不記公式。除了兩點距離的公式和畢氏定理之外,幾乎不記任何公式。把數學學好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思考它的各種原理;原理一旦弄懂了,所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數學如此,哲學亦然,其實活生生的政治與現實也一樣,基本是非架構弄懂了,一切問題也將融會貫通,一目了然,很難再被欺瞞。
王修亮 發佈日期: 2019.07.12 發佈時間: 下午 10:28
這是今年九月即將開班的小班課程與家長的初次對話,在此分享給大家。

我一向認為教師是與學生、家長、同儕、社會共學而成的,沒有一位教師的優秀可以只憑藉自我而完成,即使教師本身認真而負責,沒有整體的合作,教師不可能進步。

這是我認為自己應該分享教學的原因。

當然國民教育的目標在建構孩子的人格價值核心,過程中與家長緊密合作,必然涉及許多彼此的隱私,這需要絕大的信任,也都負擔著沉重的責任。
因此,只要略為涉及到學生家庭隱私的部分,我一概不分享,這是責任。

最後一個自學班了,我會努力以赴。

之後,我很想回到童年的環境,在簡陋的鄉下陪一些孩子們,不是一星期兩小時而已,我想與他們的生命一起成長,如同我當年那樣,瑣瑣碎碎的國語數學自然社會,在身教中兼有技術操作,自然而然的生活與教育,補救他們缺乏的科目。

不論是此岸或彼岸,期望我能找到這種機會。
(在中共代言人法案推動的今天,我似乎非常政治不正確,教育需要理會政治嗎?我不需要,讓學生學習去選擇吧!我只是教師,不論在此岸或彼岸,我都是教師。)
.....................................................

各位家長好
(一)
這個班以國小二年級孩子為主體,間有幾位一年級與三年級的孩子。
本班課程目的是人格建構,人格的核心是價值取向,所以也可以說是基礎價值觀建構。
價值觀建構並非將教師(我)或是父母(你)甚或是國家、社會流行的價值觀直接灌輸給孩子,這並非「誰有權力」的選擇,而是「孩子不會讓你灌輸」。
如果我們刻意實施灌輸教育,那麼你的孩子將失去思辨能力,最高的能力僅只是複製,你在的時候,他還有對象可以複製,你不在了以後,他失去複製的對象,可能會自行尋找一個「貌似」「神似」你的對象繼續複製,可能找不到,只能依循有限的複製經驗來面對多變的社會,成為固執而狹隘的老人,又或者,他只能跟隨社會的流行,卻又缺乏精準選擇的能力,最後窩在一個小小的同溫層裡躲藏。
他在失去你之後,會活得極為茫然而辛苦。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思考是人的本質,孩子越是聰敏,越是有能力進行自我的觀察與領悟,刻意不教他,他自然而然會衝撞著尋找出路,成為所謂的「叛逆青少年」,但是他因為缺乏自我思考與建構的能力,沒有真實的自我價值,因此這種叛逆只會往反向發展,忤逆父母、抗爭社會、否定自己與一切,無法建構一個價值核心,生命找不到根源,他的一生,就起於和你相抗。
那樣,他和你都活得很辛苦。
(二)
家庭無條件的溫暖與安全,給予孩子充沛的自信,自信是面對社會最強悍的生命力,是個性的起點。在未來成人與面對社會的過程中,學校(包括自學)是介於家庭到社會的中介,是個有著無形圍牆、有保護的、虛擬的類家庭、類社會,孩子在此以自信展開個性的自知與群性的學習。
家庭教育是很難自知自覺的,因為瑣碎而生活化,難以系統呈現,即使個性在其中逐漸成形,仍然難以清晰的條理出來。
學校教育的起始,就在於引導孩子自知個性,察覺群性。個性與群性是絕對衝突的,畢竟不論是時間的運用與利益的分配,人天性是會把自己與家庭放在首位,除了極為特殊的案例,人不會也不應該為了群體而犧牲家庭與自我。
學校在群體教育上,絕對不是要求孩子「為了群體犧牲自我與家庭」,而是引導孩子在情感與理思上進行解析與選擇:我如何調配?如何均衡?
這就是價值核心所在。
這當然需要家長與孩子一同知覺;一同成長,否則孩子在教室裡的學習就只剩下知識與概念,回到真實的生活裡,他難以改變與實踐。
我會在每一次課程之後,簡明扼要的寫出課程要點與心得,給家長參考,也請家長了解他學習了甚麼,如何在生活上陪伴他實踐。
(三)
所謂的「虎父無犬子」或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家庭環境確實是孩童教育啟蒙的最大因素,除非家長完全處於放棄與疏離狀態,家教對孩童的影響幾乎是七成以上,相對的,學校(不論是制式學校或是自學)對孩童的影響,能夠達到四成,即是極限。
如同一個人,一個正常的人,對自我與家庭利益的意識,比例上是六、七成以上的,對群體利益的追求,很難超越對家庭的比例。
所以教師的努力,遠不如家庭的影響,這一點請您務必了解。
因此,如果您詢問我:「老師,他怎麼都這樣那樣?」
我必然會詢問你,他在家中詳細的生活狀況,這不是為了探聽你家庭的隱私,我想請你明白,今天你請我來教導孩子的「人格」!人格!這影響孩子一生的價值觀建構!這是多麼重大的託付與信任!我深知責任沉重,也必當全力以赴!因此所謂的雙方隱私,我兩之間必然都限縮到極為微小的程度,我們是一起為孩子的未來負責的,這是何等深沉的合作。
所以,寧願你直接告訴我:「老師,這部分我不方便說。」也請你不要故意說謊言,因為我會無法判斷問題的起因或根源,也因此會做出對孩子錯誤的引導。
請你仔細觀察我的言行品德,判斷我是否值得信任,如果是正面的,請信任我。
(四)
本班是我最後一個自學班了,所以對我來說,這次我也將竭盡其力的實踐一次最佳教學。我需要整理與紀錄,因此我會每節課都錄影。
我知道因為安全,家長們不喜歡讓孩子露臉,在錄影的部分,我會處理錄影的角度與模糊化的技術,家長都可以每節課來觀課與錄音,但都不能錄影。
(五)
本學期是十六堂課,我分成十四個章節,預留兩節課的總結與評量,以下是十四章捷的教學主旨,細節部分我不先公告,每次在教學報告中會和心得一起分享。
我若有疏漏,您有任何疑惑與想法,請在此提出,謝謝!

目錄
第一章 有巢氏
天命之性與格物致知定義

第二章 燧人氏
身心體用、誠意正心的對照與比較

第三章 庖犧氏
思考與創造的發展,力量與智慧的優勢轉換

第四章 神農氏
從天然生存到農業種植與畜牧,探查天性與物性的衝突與調適

第五章 精衛
困於安全的無知躁進與謹慎反省的冒險

第六章 黃帝
各有主觀的對照與辯論,從個體到群體的不同主觀表達

第七章 涿鹿之戰
從家族擴張到組織共主,如何面對自我與群體關係的變化

第八章 中冀之野
主動與被動、和平與戰鬥的價值選擇

第九章 符號與文字
無知無覺的自然生命與有知有覺的人工學習

第十章 文明與文化
身心的均衡,天然與人工的均衡,價值的選擇與衝突

第十一章 堯舜的美與善
群居的主觀共存與矛盾,從自我、家庭、鄰里到國域的擴展

第十二章 女媧補天
天災與人禍的關聯,群策群力與英雄聖賢的存在意義

第十三章 鯀禹治水
人口擴增與自然均衡的衝突,空間中從遠古到未來的歷史時間反思

第十四章 制度與共識
國家概念與法治概念因何形成,群居共識的需求與矛盾,情與理的衝突與妥協,止於至善的無窮意義。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2 發佈時間: 上午 2:16
剛剛才看到,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就算大哥拜託你」!

我很想聽聽支持郭台銘的朋友們,支持的理由究竟是什麼?要荒唐離譜可笑缺德低能到何種程度,然後你們才會承認此人實在荒唐。

陳真 2019. 07. 12.

============
脫黨伏筆?郭台銘向韓國瑜最後喊話「就算大哥拜託你」

2019-07-11

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即時報導

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今晚上年代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接受訪問,首度透過,過去沒有想過脫黨參選,但面對國民黨初選民調顯然有問題,他將發球權丟回給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要等到下周一看韓國瑜怎麼發球,他再來回應,等於在初選民調最後,為是否脫黨參選總統,預留伏筆。

郭台銘並向韓國瑜最後喊話,表示他是韓國瑜大哥的同學,「希望你好好的思考,這一兩天,不要受外界的打擾,我覺得你是一個有擔當、有勇氣、有領袖魅力的,就算大哥做了4年,你把高雄做好了,人民自會選擇」,節目最後,郭台銘甚至向韓國瑜說出:「就算大哥拜託你」的話。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2 發佈時間: 上午 1:52
卡韓政變 (115):鬼島三結義

陳真 2019. 07. 12.


我長這麼大,見識過台灣上百次選舉,頭一次見到像郭台銘這樣的候選人,水平非常低,前所未見。當然,我所謂 "前所未見" 指的是過去大約十幾年來的縣市長或立委或總統選舉這個層次。至於基層選舉,類似郭董的候選人,當然比比皆是。

我常特別留意南部偏遠地區的一些基層選舉,例如縣議員或鄉鎮長選舉,總覺得這類選舉真是大可作廢,因為候選人水平普遍非常低。我講的 "水平" 並非一般所謂學經歷,而是指選戰過程所呈現的幼稚、可笑與卑鄙。缺德卑劣這部份姑且不說,光說幼稚可笑的部份,郭董就幾乎全部演練過一遍,而且不斷往下探底,看不到下限。

郭董這兩天哭了!向韓國瑜哭訴,求韓放手,求韓覺悟,還說「就算大哥拜託你了」,求韓讓給他當總統;居然還說當完一任或兩任總統之後一定會讓韓國瑜接班。很可笑吧。我指的可笑不是哭本身,而是哪有人選舉選成這樣的?就好像賽跑時哪有人會邊跑邊哭,向其他選手哭訴拜託跑慢一點,讓我贏,我贏一次或兩次之後就一定會讓你贏。

基層選舉確實經常會有這類 "協商",而且往往還會帶槍帶刀出席,加強協商的 "說服力"。但是,總統選舉哪有水平這麼低的?就算要協商也不是比賽快結束時才來協商。這有個選舉術語就叫做 "搓圓仔湯",在選舉開跑前就會先把主要對手給搓掉,看是用錢買賣或動刀槍,通常是兩者兼具。

哭,通常也是催票很有用的一招。許多時候是候選人全家老小會一起出來哭,個個哭成淚人兒,有的還會跪著哭。1992年,陳其邁的父親陳哲男 (過去是李登輝的愛將,後來成為阿扁的心腹,是個大貪官) 出來選立委,投票前夕就是和他太太兩人一起哭,而且是跪在宣傳車上沿路哭,終於當上立委。

基本上,我不認為郭董是故意要哭給大家看以騙取同情票。當然,他心裏究竟怎麼想,沒法確知,我只是憑感覺那應該不是苦肉計,而是身心俱疲的自然反應;畢竟每天拼命撒錢、每天搞抹黑,選得那麼辛苦,卻還是無法穩操勝券,心中感受當然不好。

姑且不說或明或暗的各種針對韓國瑜的造謠抹黑 (指控韓國瑜有私生子一事,雖是綠營吳董--吳子嘉所造謠,但他造謠前後頻頻喬裝易容,偷偷摸摸和郭台銘的一位親信接觸),光說幼稚可笑的部份:

郭台銘很明顯有一種隨口說謊造謠的習慣。說謊造謠是很卑鄙的,但我想說的是它的可笑與幼稚成份。比方說,國民黨參選人都必須簽署一份公約,規範種種選舉作為,例如不可用奧步,不可脫黨參選等等。但是,郭董就是不肯簽,而且還叫其他參選人也統統不要簽。但是,大家還是馬上全都簽了。

這事已經過了三個月,郭董還是不簽。這兩天卻突然大罵說你們怎麼不陪我一起簽?還說什麼別人都沒有親自簽 (這當然不是事實),"為何要陷我於不義?" (實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然後就這樣語無倫次不知道在鬧什麼,鬧個不停,說什麼他做生意簽約每次都至少要閱讀10分鐘簽約內容才會簽,為何大家簽得那麼快?真是好奇怪哦!大家聽得一頭霧水。

還有,朱立倫不是糾正郭台銘一些基本數據嗎?這麼明顯而容易查證的問題,結果郭董卻很不甘願,竟然事後一直說什麼朱立倫已經跟他承認是他自己算錯,很好笑吧?怎麼會這麼幼稚?像小學生那樣。朱立倫回嗆說:郭董你是做夢夢到我去跟你認錯嗎?還公開叫郭董好好遵守選舉規範, "不要再瞎掰,不要鬼扯了"。

郭董造謠說什麼他事前 "極力勸阻" 韓國瑜進中聯辦也是一例,完全不合邏輯、完全不存在的事,郭台銘居然也能隨口瞎掰得煞有介事。真是很可笑,也很可怕,他真的是 "霸氣" 到完全不在乎任何事實,隨便就能瞎掰鬼扯。後來記者跑去問他,他支吾其詞,答不上來,於是就說 "我現在要去趕車,這事就不要再講了"。

還有比方說,郭董胡扯瞎掰說什麼他之所以出來參選是因為跟韓國瑜事先偷偷講好了,唯有他出面參選,才能拯救韓國瑜,讓韓可以不用選總統。這種瞎掰鬼扯的低能程度,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前些日子,也就是七月七日那一天,國民黨不是在凱道辦活動嗎?所有參選人都必須參加。但是,郭台銘卻頻頻抱怨說七月七日他有個公司在高雄要破土動工,想找韓國瑜出席典禮,但是都找不到人,然後故意說韓國瑜無心市政,人都不在高雄。你看!很低能很幼稚吧?根本沒有什麼找不到人的問題。韓國瑜也是一頭霧水說,沒有這回事啊,而且七月七月不是大家都要來台北參加活動嗎?你看,八字沒一撇的事,郭也能憑空瞎掰鬼扯。他真的是 "霸氣" 到有點脫線了。

剛剛看報紙,郭台銘又瞎掰鬼扯了,說他 "驚爆:韓國瑜倘若當選總統之後,中國時報的老闆蔡衍明就會是國民黨黨主席"。為什麼會有人低能幼稚到這種地步?真是開了我的眼界。我常 "觀察" 南部一些基層選舉的候選人言行,藉以自娛,因為真的很好笑,很低能,很不可思議,程度真的非常低。想不到郭董從頭到尾演出的,除了惡毒的造謠抹黑之外,就是這一類笑死人的選舉花招。

最近兩天,郭台銘又再度追著蔡英文跑,又要送她國旗帽了!硬是要逼著她戴去美國見川普。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幼稚低能到好像完全脫離現實。而且,會有人因為他不斷追著蔡英文跑、逼她戴國旗帽出國而受到感動感召的嗎?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到底出來選總統是要選個什麼碗糕?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候選人會去做一些事或是說一些想法,當然有個訴說對象,也就是選民;希望選民透過他所做的這些事或他所說的想法而支持他。各位想一想,倘若你是參選人,你會幼稚到每天不時要送什麼國旗帽給誰嗎?或是逼誰講話時一定要盯著你的國旗帽看以表忠貞嗎?正常人用肚臍想也知道,這些舉動毫無意義,相當無厘頭。

不過,可笑歸可笑,郭董既然幼稚低能 (或說 "霸氣") 到這種程度,他肯定不會善罷干休。以他這幾天抓狂的程度來看,加上他拼命瞎掰鬼扯所謂民調不公的指控,很有可能願賭不服輸,會用盡一切可笑及可恨可鄙的手段來毀掉韓國瑜和國民黨。這叫引狼入室。吳敦義、馬英九和郝龍斌等人,把一個基本上不是國民黨的人拱出來卡韓、黑韓,打擊韓流。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下如何收場?

郭台銘從來就不是藍亦非綠,他跟柯文哲就像雙胞胎,方方面面都很像,遊走藍綠,圖謀一己之私。兩人之差別僅僅在於郭比較外顯,不太遮掩,而柯就很陰,再怎麼卑劣陰險無恥下流的手段都能玩得光風霽月雲淡風清。如果再加上一個阿扁,那就是鬼島三結義、三位一體了。使壞的方式各有千秋,但本質一致。

=================
脫黨伏筆?郭台銘向韓國瑜最後喊話「就算大哥拜託你」

2019-07-11

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即時報導

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今晚上年代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接受訪問,首度透過,過去沒有想過脫黨參選,但面對國民黨初選民調顯然有問題,他將發球權丟回給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要等到下周一看韓國瑜怎麼發球,他再來回應,等於在初選民調最後,為是否脫黨參選總統,預留伏筆。

郭台銘並向韓國瑜最後喊話,表示他是韓國瑜大哥的同學,「希望你好好的思考,這一兩天,不要受外界的打擾,我覺得你是一個有擔當、有勇氣、有領袖魅力的,就算大哥做了4年,你把高雄做好了,人民自會選擇」,節目最後,郭台銘甚至向韓國瑜說出:「就算大哥拜託你」的話。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1 發佈時間: 上午 12:51
唱點韓流的反調 (十一)

陳真 2019. 07. 11.


底下這篇 "上報" 社論寫得很對,除了末尾的什麼 "轉型正義" 之外。

人渣黨的 "轉型正義"完全就是清算鬥爭異己,圖謀的是權力私慾,而非公義。而且,人渣黨檯面上這些人大多就是舊國民黨的餘孽,李登輝的人馬,由藍轉綠,哪兒有好處就往哪兒走,例如當家的陳明文和蔡英文及其它根本數不清的綠色民代或綠營官員。若真要轉型正義,那麼,這些打著轉型正義旗號的人渣們,就是最應該被繩之以法、被轉型正義的對象,因為他們過去為惡,現在依然為惡,甚且變本加厲,非常齷齪,毫無廉恥。

更卑鄙的是,一方面無限誇大、渲染舊國民黨的惡,另一方面卻徹底美化美、日更為惡劣千百萬倍的血腥惡行,甚至讓台灣變成美國人、日本人的狗,拼命打擊相對良善千百萬倍的對岸政權。甚至當狗還不夠,在人渣黨的帶領下,這幾年更是積極往蚯蚓的方向走,想以台灣為餌,拿台灣人當人肉炸彈去引爆台海衝突,藉以重傷對岸。

不過,我現在不是要講這個。現在只是要唱點韓國瑜的反調。就如這篇 "上報" 社論所說,我完全相信韓國瑜當年的選票投給了方素敏,但是票投黨外的幾年後,他整個人卻投入當年仇視黨外仇視得最厲害的軍方勢力,成為軍系立委,成為打壓黨外人士的急先鋒。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過去我不明白,後來歷盡了點滄桑,似乎就懂了;也許很多人始終很難跳脫他既有的生命經驗和身份認同。這類彷彿屬於 "血統性" 的東西,往往成為無可質疑的基本真理架構,藉以檢驗一切人事物的是非。就如同當下許多高唱台灣血統論的人,他根本不會在乎什麼是非善惡,綠營就算再怎麼惡搞也無所謂,因為血統本身已經定義了敵我,定義了是非。

我不認為應該像在搞文革那樣去追究每個人過去的是是非非,因為,倘若真要這樣搞,那豈不是等於要審判2300萬個受審者?畢竟在過去那樣一種年代,能有幾個人膽敢站在統治者的對立面、迎向槍炮黑牢?幾乎是零。

就算時下這個綠油油的年代也一樣,幾個人敢說統一?幾個人敢說大陸的好話?幾個人膽敢在自身的工作環境或校園裏頭成為異類,公然地站在整個齷齪綠營及人渣黨的對立面?依舊少之又少。日後若要清算?幾個人敢說一身清白?

對於歷史過往,我的基本態度是這樣:不能拿歷史充當政治鬥爭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忘掉過去,更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在基本是非上和稀泥。有句老掉牙的話:"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依舊有它的道理在。

否則,若要說私人仇恨,國民黨欠我的還會少嗎?但我不會把過去的帳全算在現在的人頭上,更不會因為反國民黨而容忍來自人渣黨更大的卑鄙惡行。

我努力把這篇寫成大白話;這麼一點極其簡單的道理,卻好像很難把它說得讓人聽懂似的。因為一般人總是講顏色、論立場,但顏色與立場這些東西 "本身",其實意義不大。它們的意義僅僅來自於它們當下所代表的善惡。

如果要以顏色和立場為依歸,那我現在應該先去和韓國瑜打一架,以報當年黨外之仇才對,怎麼可能還支持他?同理,我之所以支持他,僅僅因為他當下之所作所為是良善的、對大眾有益的。但我雖支持他,卻也不會忘記過去他所代表的那股邪惡勢力是如何殘害我們黨外人士及一般人民。

=================
社評:方素敏是這樣救贖了韓國瑜

上報 主筆室

2019年7月10日


就在國民黨總統初選白熱化之際,韓國瑜突然在接受電視專訪時透露,他這輩子第一次投票,才22歲,投的是民進黨,林義雄的老婆方素敏,「那時候覺得林義雄家遇到這種事情,我不能接受。」軍眷出身的韓國瑜把自己人生的第一張選票投給當時的黨外勢力,這說法可信嗎?先瞭解方素敏在當時到底經歷了什麼?應該能找出若干脈絡。

方素敏是美麗島事件受難者林義雄的妻子,在美麗島事件隔一年(1980年)的2月20日,林義雄以叛亂罪遭起訴,並拘禁於景美軍法看守所候審。2月28日上午,軍事法庭第一次開調查庭。就在包括方素敏等所有待審的黨外人士家屬一早前往景美軍事法庭等待旁聽時,林義雄位於台北市區的住家,竟遭歹徒闖入林宅,林母林游阿­妹被殺十三刀慘死。林義雄七歲的雙胞胎幼女林亮均、林亭均各被­刺一刀由後背貫穿前胸喪命,而長女奐均被刺六刀重傷,後經急救脫險,此案至今仍未偵破,早成懸案。

事件發生兩年後,方素敏「代夫出征」,以「黨外」的身份投入當屆的增額立委選舉;個性內向的方素敏雖不擅言詞,但只要每當方素敏站上演講台,台下成千上萬的支持者隨即哭成一團,群眾將對林宅血案的憤恨與同情全部投射在方素敏身上,果然讓她拿下了破紀錄的12萬1204票,成為該選區最高票當選人。

至親幼女遭逢慘案,兇手卻無處可尋,這個痛有多痛呢?20年後(公元2000年)的二二八,方素敏寫一封《寄不出去的悄悄話》與她一雙早夭的愛女隔空對話,文章中寫道:

「妳們一定無法理解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突然間妳們就這樣走了,為什麼不能再去幼稚園、為什麼不能再唱我的邦妮、為什麼不能再讓爸爸兩手抱兩個比比看誰比較重...亮均亭均,對不起,媽媽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媽媽自己也不明白,二十年前不懂,二十年後,媽媽還是不懂,只是,媽媽已經不再像從前那麼愛哭了。」

而談到她的參選,方素敏寫道:

大家都以為媽媽是「代夫出征」,可是只有媽媽心裡曉得,媽媽其實是代替亮均亭均與阿嬤站出來的;每次一站到台上,寒風中看見台下成千上萬的憂慮哀傷的眼神,媽媽的淚水就忍不住流滿面,可是,即使泣不成聲,媽媽也忍著撐在崩潰的邊緣,一字一句大聲地把話說出來,讓所有的人知道妳們的事情,希望發生在我們家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韓國瑜的說法顯然弄錯了若干基本資料:第一、韓國瑜是1957年次,1983年他26歲,而非22歲;第二、當時戒嚴,沒開放黨禁,民進黨還沒成立,一般人稱那些有別於國民黨的反對勢力叫「黨外」,它們是「沒有黨名的黨」,不過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記憶了,許多人混淆其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韓國瑜是不是那次選舉裡投給方素敏的12萬1204人之中的一個?這當然不會有證據,但也不無可能。事實上,儘管當時處於資訊封閉的戒嚴時代,但只要有基本是非判斷能力的人,都大概知道林義雄一家發生了什麼事。既是戒嚴時期,「叛亂犯」的家一定遭到全天候監控,豈可能有任何人能夠躲過監視,闖入家中殺害一個老太太與三名幼女?

如此人神共憤的行徑絕不見容於天地。所以在秘密投票裡為方素敏「申冤」,正是許多身在戒嚴體制卻無能為力者的救贖。

不過,在「投票」給方素敏的七年後,韓國瑜隨即在國民黨最保守的黃復興黨部支持下,順利當選當時的台北縣議員,繼而擔任連續三屆的立法委員。一方面因為「理想」,所以票投黨外,希望為受難者出口氣,另一方面因為「現實」,積極地投入黨國,為自己的仕途而努力。這像極了前中研院研究員吳乃德所言:「台灣政治迫害非常體制化」。因為體制化,所以身在其中者絲毫不以為恥,對別人遭受的迫害裝作無感,甚至認為「這個政府做這麼好」、「這些(迫害鎮壓)是應該的」。

韓國瑜如果真想拿曾經「票投方素敏」標榜自己,那就該自問:如果他是方素敏,會怎麼面對慘死的老媽媽與兩個幼女?又會怎麼看待屠戮她全家的政權?會不會以為那些在搞轉型正義的都是「政治鬥爭、政治追殺」嗎?會認為「過去的事都不必再提」嗎?還會說出「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的言論?先試著回答上述幾個問題,就知道這是他的誠意初心或者胡口騙票。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7.10 發佈時間: 下午 6:44
這個人渣就是 CIA 的走狗,在台港兩地興風作浪。

陳真2019. 07. 10

=============
「肥佬黎」訪白宮氣壞北京》中國當局痛批黎智英「民族敗類」,黎妙回:被中國人指控是我的榮幸!

風傳媒

李忠謙
2019年7月10日

別名「肥佬黎」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8日訪問美國,獲副總統彭斯與國務卿龐畢歐在華府親自接見。除了傳媒大亨的身份,《自由亞洲電台》強調黎智英向來被香港親共媒體指為民主派金主,他雖然不願對外透露拜會華府的溝通內容,但仍引來北京當局的批評謾罵。除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美國政府「干涉中國內政」,外交部駐港公署更痛批黎根本是「民族敗類」。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