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
發佈日期: 2013.09.10
發佈時間:
上午 1:59
每搬一次家,就得頭痛一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我有個體積非常大功能很強的 "小耳朵",為的就是接收鳳凰衛視的節目,特別是冷暖人生.但自從七年前回到台灣,回到現實生活,我就不再看鳳凰,但我仍然每天準時錄下包括冷暖人生在內的各種節目.
將來我死了,我的筆記和各種文字可以毀掉沒關係,但冷暖人生等等節目希望可以留下來給後人看. 我自己不看,因為我還得努力向上提昇. 那些節目適合給那些生活已經提昇到某種優雅境界存款至少在八位數以上的人看,看看他們看了之後會不會良心發現,從此決定向下沉淪.
錄這些節目經常要換空白帶,在換帶子的過程中總不能閉著眼睛,所以不小心就會看到一些片段,仍然相當危險. 例如前天看到一個節目,也許是 "皇牌大放送",標題大約是阿富汗百年滄桑.
片中訪問一名研究阿富汗的專書作者,他說,過去在神學士即塔利班政權時代,人們有糾紛,告上法院,誰有理,法院就會判誰贏,以 "理" 字為判斷依據,而不會管你是王公貴族或貧富貴賤.
但是,以美國為首的民主解放者來了之後,法院完全走樣了,就跟台灣一樣,有錢判生,無錢判死,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那位研究者說,法院變成一個以收賄索賄金額大小來決定誰是誰非之地. 他說,這讓阿富汗人很反感. 他還說,派出去攻打神學士的士兵,心裏總是想著:媽的!我的錢都給這些當官的人偷走了,而我卻還要為他們賣命去消滅他們的敵人. 作者說,神學士的影響力因此與日俱增,越來越受到民心的擁護.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曾經從我媽媽那裏聽來的一個故事,她說,陳儀行政長官來接收台灣時,對台灣同胞說,我們國民政府非常清廉,絕不會收紅包. 我媽說,當時大家有聽沒有懂,互相探詢什麼是紅包?
老一輩的人懷念日本,說它種種的好,其中一就是日本的司法公正許多,官員民代也不貪. 特別是司法,公正性非常重要,因為它是社會秩序與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你相信台灣的司法嗎? 十個有九個不信.
奇怪的是,大家都不喜歡特權,不喜歡關說,卻又拼命搞特權拼命關說,就連許多公立醫院或衛生所想進去當醫生或當護士,都得靠大筆鈔票甚至上百萬搞賄賂,或是拿錢給民代請他關說,不但絲毫不覺得可恥,甚至還會以自己的 "關係" 好 "人脈" 廣, 感到驕傲.
台灣政治人物我幾乎每一個都知之甚詳,稱得上乾淨正直的並不多(馬英九當然是其中之一,江宜樺也是,蕭萬長,王建(火宣)等等都是,他們政績如何是另一回事,但他們乾淨,文明,正直,重視制度原則),其他政治人物大多臭不可聞,甚至許多簡直就是人渣等級. 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政治人渣通常很紅,像明星似的,呼風喚雨,群眾吆喝追隨.
陳真
======================
江宜樺談王金平涉關說案摘要
中央社 – 2013年9月9日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9日電)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對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及關說案發表看法,重要內容摘要如下:
記者問: 立法院長王金平捲入關說案,總統馬英九昨天親自召開記者會發表沉重聲明,王金平可能面臨下台,您會不會擔心因此影響預算案等重大法案未來在立院的推動?
江宜樺答:分兩個部分來講,第一個就是總統記者會,我和吳副總統都有一起出席,總統做的決定,整個行政團隊都支持。之所以會全力支持總統,是因為總統站在維護台灣民主法治的立場,同時為了捍衛司法審判跟檢調的公正獨立性,為了捍衛司法獨立,因此總統在面臨這麼為難的情況下,還是勇敢面對。
行政團隊對於具體的關說文化,本來就非常重視。大家都還記得,總統在第一任期剛上任不久,通過廉政倫理規範,對於公務員如何拒絕包括關說在內的不法情事,本來就有宣示性規定;去年爆發林益世弊案後,進一步訂定「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不管是來自民意代表,或是行政體系長官的關說,一律都要登錄,登錄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
如果有登錄,且沒有從事對方請託的事情,一旦有人揭發,可以登錄來證明沒有去做;反之,沒有登錄而被揭發,就會百口莫辯,即使沒有做,也會被人懷疑。
請託關說風氣在國內十分盛行,平時,行政機關就會接到來自各方的請託關說,包括人事案、採購案和補助款。
這些請託關說,某些還在法律合法考量範圍,如果推薦的優秀人選,不會說是非法的,這是各方舉才的範圍之一;但如果對方非常強勢要求,威脅如果不用人就要刪預算,就屬惡質關說。
類似的情形時有所聞,台灣社會也都司空見慣,以為請託關說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但這種事情是不對的,請託關說一旦成為常態化,政府效率會大打折扣,甚至文官體系會充滿不適任、被關說進來的人士。無論是「廉政倫理規範」或「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都是行政體系必須嚴格遵守。
總統站出來是因為這個關說案涉及司法案件,這個就很嚴重,司法審判是各種事情爭議最後定奪裁量所在,前面可以關說,最後一道防線若是公正的話,有辦法還當事人清白、確保公平正義;如果連檢察官或法官等最後一道防線都被關說的話,可說是從頭到尾腐敗,沒有辦法成為民主法治的國家。
總統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我想是因為當關說涉入司法時,可說已經跨越很重要的紅線,依法論法沒有灰色地帶,無法輕易妥協,行政部門為了國家整個行政效率,立場上要堅決地去抗拒關說文化,尤其是法務部門的檢察官,更不應該被政治力入侵,這是基本立場。
第二部分,國民黨考紀會11日可能會對王金平的關說案做出決定,不管結果如何,短期內立法院的動盪在所難免。王金平可能因此離開院長職務,或仍然擔任院長,但是在一種公正性、政治信任飽受質疑的情況下主持議事、審查預算,各界一定會有很多爭議。行政部門做為立法部門監督對象,一方面必須把預算案、法律案送請立法院審議,一方面卻得跟大家一起捲入立法院這些審議是否帶著各種關說等的影響在內,對國家發展非常不利。
我們倒是有信心認為在這次事件之後,也許會有一個新的局面,短期的動盪過了之後,大家若能從關說司法案學到寶貴經驗的話,將來會用更透明、更公平的議事程序,而不會讓行政部門為了讓預算解凍案或法案通過,必須付出額外代價,這種新的議事文化形成,我們非常期待。
記者問:對於預算案等重大法案會不會有影響?
江宜樺答:目前沒有人有辦法預測,一般判斷會有影響。朝野立委為了王金平的去留、新院長的產生等,有很多討論,光這件事情本身就會花掉一些時間,這陣子的風波可能也會影響各朝野黨團對法案的態度和表決策略,因為跟過去的議事文化有所不同,無從預測會更加困難或更容易,但總是做好心理準備。不管怎樣,國家政務還是要推動,短期陣痛在所難免,相較於維護司法獨立和公正性大是大非的問題,短期的代價必須去承受。
記者問: 總統昨天記者會前,與您和副總統等人開會協商,是如何討論達成共識的?
江宜樺答: 總統舉行記者會前,已跟關鍵幕僚、資深的公眾人物請教過,總統經過幾天思考,找我們之前已經胸有成竹,雖是很為難、棘手的挑戰,為了捍衛他所堅信的司法正義和公正性,還是要面對。
總統採取立場無法接受這樣的情況不算關說,一旦是關說一定要加以譴責,甚至讓當事人要接受應有的懲處。因此與總統見面時,文稿已經有所準備,記者會前主要是針對聲明稿內容的措詞討論,而不是立場對不對的問題。
副總統有比較周詳地提出建議,對於某些措詞嚴厲的地方加以刪減、修改,盡量讓整件事情對事不對人,畢竟總統捍衛的是一種價值,而不是跟王金平有恩怨。1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