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LEE YIH KWANG 發佈日期: 2021.07.01 發佈時間: 上午 10:16
mRNA疫苗奠基者談mRNA疫苗



過去一週,Cationic liposome的發明者Robert Malone,也是RNA vaccine的奠基者在Podcast有三則訪談轉貼在Youtube:
1. Spike protein is very dangerous;it's cytotox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2wm5nhTXY
影片從9:08開始重覆版主說了一年的mRNA疫苗真相。
The whole reason to use adenoviral vector or an mRNA is not just to generate antibodies, and a lot of the data and a lot of us that are deep in these data think that the way that they are really providing the protection is by cellular cytotoxicity. So you get CTLs against it. And that is the reason to use this gene therapy-based technology,--- is not just generating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ut generating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2. Pfizer data REVEAL - Where do the lipid nanoparticles collec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_7E12VDE4
這則影片說出Spike protein mRNA在全身細胞表現,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可能發生在幾年、十幾年、數十年後。其中卵巢與骨髓表現Spike protein最多。「卵巢」---這點令人擔心。

3. Don't come back until your lips are blu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ApSn7t4yg
這則提到Ivermectin對新冠病毒臨床試驗的難題是老藥無法申請專利,藥廠不願花2千萬美元去做三期臨床試驗。Malone認為Ivermectin有機會克服新冠疫情,但藥廠沒賺頭而拒絕研發。美國FDA蓄意隱瞞Ivermectin對新冠病毒的療效可能勝過全球數十億人打mRNA疫苗帶來的長遠副作用。

許多網路上的專家在評論疫苗的優劣都只懂「中和抗體」,一般而言,中和抗體的保護力只要高於50%就好,代表疫苗對免疫細胞發生顯著的作用,在Phase III trial,中和抗體保護力若大於50%,就可拿到Real world去看T cell immunity,因為T cell immunity檢測花費十分驚人,只能用B cell immunity > 50%來當參考。CTL(CD8+)/Th(CD4+) 的T cell immunity才是疫苗的重點,打疫苗的終極目標在讓T cell有記憶,當病毒入侵時,被CD8+ T cell發現就會攻擊被感染的細胞,細胞會死亡,病毒會被摧毀,這是完美的結局,但許多人不是這樣,因為會有漏網之魚(病毒)再進入新細胞,又被CD8+ T cell發現,漏網之魚一次又一次重複,CD8+ T cell就會釋放Cytokines把Dendritic cell及Macrophage吸引過來吞食病毒。Dendritic cell回到局部淋巴結把B cell及Th cell叫出來。Macrophage在感染處分泌各種Cytokines成為感染熱點,於是B cell、Th cell、Dendritic cell、Macrophage、 Fibroblast就匯集在熱點,合力讓B cell產生抗體、讓Fibroblast產生Collagen fiber把病毒團團包圍起來(防止病毒擴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在Cytokines的刺激下產生Anti-viral proteins and microRNAs,自己清除病毒(不是靠CD8+ T cell),此時會有不等程度的症狀,在呼吸道黏膜細胞層也會有病毒,這些病毒若沒進入新細胞(被抗體及Collagen fiber阻攔),會自然崩解;若進入新細胞,就會被細胞的Anti-viral proteins and microRNAs弄死。病毒只要不進入肺臟,就是感冒確診,自然會好。

科興疫苗三期試驗的中和抗體保護力約50%,剛好低空越過合格線,最近德國的mRNA疫苗CureVac,在疫區進行突變株的三期臨床試驗,(不被感染的)保護力僅47%,研發可能中止。有醫師在網路上評論科興疫苗的(不被感染的)保護力僅50%,在智利75%的人接種一劑,確診卻不降反升。評論者的誤解在不知道99%以上的智利人天生就有CD8+ T cell(CTL)可以攔截新冠病毒,打疫苗後,對99%的人有用,對1%的人(可能不到1%)沒用,因為那1%的人不管打甚麼疫苗都誘導不出辨識新冠病毒為外來抗原的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確診後遲早會死亡(這是天擇,智利每天死亡100人,直到天擇結束)。

Google 「智利 新冠 確診(死亡)」可發現,智利確診人數從三月攀升至每天6000-8000,但死亡人數卻持平在每天100(確診死亡率約1.5%),反觀沒打疫苗之前,確診死亡率約3-4%,代表科興疫苗會活化老人變鈍的CD8+ T cell(他們本來就有),減少死亡,但無法保護天生沒有CD8+ T cell(recognizing the virus as foreign antigens)的人。

看完Robert Malone三則Youtube訪談,以台灣的政治現況,最好的選擇是不打疫苗(99.9%以上的台灣人天生就有CD8+ T cell可辨識新冠病毒為外來抗原),政府若想達到群體免疫,讓CD8+ T cell變鈍的老人重新活化,必須甩開政治意識形態,從中國引進滅活疫苗。mRNA疫苗及腺病毒疫苗是政治疫苗,也是戰略疫苗,原因是歐盟及美國都無法在一兩年內重建滅活疫苗的生產線(幾乎都在中國與印度),來絕對滿足歐美十幾億人的需求(不依賴中國與印度),上面的Youtube影片說出mRNA疫苗及腺病毒疫苗的真相。中國(滅活)與美國(mRNA)之間的冷戰,死傷的將是歐美白人,台灣人不必陪著歐美白人一起死。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1.07.01 發佈時間: 上午 9:14
1. 按照免疫學原理,打一針便足以引發免疫反應。第二劑的目的在誘發免疫記憶,讓血清中的抗體濃度更大幅度的提升,藉此防禦病毒感染。

莫德納在只打一劑的情況下,平均69.5%可以預防COVID-19。世界上約7%的民眾只打一劑莫德納疫苗,這些人在打完一劑之後14天內防禦率為50.8%。持續追蹤發現,剩下的未感染者在14天後防禦率達92.1%,但是超過28天后的防禦率則沒有檢驗。

不管是Moderna, Phizer-BNT, 還是AstraZeneca的疫苗,皆發現只打一劑便有七成的防禦率,足以有效防範病毒的傳播。施打第二劑可達九成以上的防禦率,建議施打兩劑應該是公衛考量。

2. 有一篇發表在PNAS的文章,在今年3月發表,網址如下:
https://reurl.cc/W3A20k

SARS-CoV-2是單一正股RNA病毒,作者發現可以被「反轉錄」並安插到人類的基因中。

mRNA疫苗因此產生可能會改變人類基因的疑慮,但是這一點在製作疫苗的時候已經考量進去了。

人為設計的病毒mRNA,「理論上」必需加裝防止發生反轉錄的「帽子」,因為英文是用cap,我不知道要怎麼用中文形容比較好理解。不管是Phizer還是Moderna的mRNA疫苗,這些「帽子」應該都已經安裝好了。如果沒有安裝,那就可能變成基因武器,理論上審查不會通過。不過我不知道這兩支疫苗的確切設計,沒有去了解。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7.01 發佈時間: 上午 4:23
台灣人真要坐以待斃?(二十六):疫苗與萊毒

陳真

2021. 07. 01.


請教世勤一個可能很蠢的問題:

到底疫苗打第二劑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劑量加強?純粹是量的問題?或是有內在不同機轉?

若只是劑量加強,為何不一次打足?或是為何不打第三劑、第四劑?

若第二劑是內在不同機轉,以莫德納為例,那又是什麼?如果只打第一劑就不再打第二劑,會不會有什麼內在負面效應?

另外,想再請教世勤一個我看不出有何愚蠢之處的問題,但是,這問題卻被 "市面上" 的主流聲音給說得好像很蠢似的。那就是憑什麼說mRNA絕對不可能進入細胞核、甚至改變施打者的DNA?我的問題是:為何 "絕對" 不可能?理由何在?

如果新冠病毒都能反轉錄嵌入宿主DNA,為何採用mRNA技術的莫德納等疫苗就絕對不會?如果施打疫苗者曾經或剛好在施打期間感染新冠病毒或其它反轉病毒例如HIV,遇到反轉錄酶,不會被順便打包嵌入施打者的DNA嗎?我要問的不是"不太可能",而是為何 "市面上" 都說 "絕對" 不可能?

發現反轉錄的現象,至今剛好滿五十周年。在五十年前,反轉錄也是被視為絕對不可能,但是現在卻成為大一學生的普通常識。

謝謝世勤。你知道,除非有這方面的研究經驗,否則,一般臨床醫生的相關知識,其實就跟醫學院學生沒啥兩樣,所以,你可能要用很淺顯的方式說明,我才能聽懂。

最近一有空就忙著閱讀大量論文,思考要不要打第二劑(我第一劑是打莫德納,再兩星期就得打第二劑)。我之所以猶豫的原因,主要是跟Luc Montagnier 和 Giulio Tarro 以及其他一些學者有關。他們多少影響了我的 "科學迷信",亦即撼動我對於市面上的 "科學操作" 的一種 "單純" 或說 "愚蠢" 的信任。

我知道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相關學者,準備向 "國際刑事法庭" (ICC) 提出訴訟,控告疫苗公司與政府涉嫌 "反人類罪行",讓幾十億世人在對於相關風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成為超大型人體實驗的白老鼠。

Luc Montagnier 反對以國家力量強迫人民施打新冠疫苗,當他提到連小孩都被施打這些有著各種健康疑慮 (例如癌症) 甚至基因風險的疫苗時,他更是非常不以為然,說這樣做很離譜很惡劣。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誰是Luc Montagnier 和 Giulio Tarro。Montagnier就是愛滋病毒(HIV) 的發現者,200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這是他的履歷:

https://bit.ly/3y3F6Ey

Giulio Tarro 也是一位具有世界聲望的病毒學者,相關介紹請看:

https://bit.ly/3h77Iam

我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所謂世界權威而相信他們的說法,而是因為他們的 "保守" 態度而讓我信服,因為我自己也是個在知識上很 "保守" 的人,特別是對於自然科學,更是如此,因為自然科學建立在歸納法則上,而非邏輯演繹;今日言之鑿鑿之所謂 "科學真理",明日很可能就成為笑柄。

他們並沒有說這些新冠疫苗 "一定" 會產生更多健康問題,而是說,"我們事實上所知無幾","我們處在未知之中","我們面對諸多不可測的健康風險"。我覺得,在知識上,在風險決策上,這樣的態度才是對的。

對於要不要打疫苗,我並無結論。在我看來,這些匆匆推出的疫苗就跟萊克多巴胺是一樣的,它們必然有害。但是,後者有百害無一利,我們根本不需要去吃萊毒這東西。但是,疫苗卻不然,它雖然是毒,雖然有害人體,但是,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究竟是要上刀山或下油鍋,我一時也想不清楚。

我若不打疫苗,萬一罹患新冠病毒,誰知道它會對我產生多少長期、短期的傷害。但是,打了疫苗,事實上我也很不安。除了大陸疫苗例如科興之外,我都不信任。

我之所以相信大陸疫苗是因為我相信共產黨不可能拿十幾億人民的健康做賭注,但是西方社會卻很敢,因為他們奉行資本主義,謀利至上,根本不在乎人民死活。另一方面,陸製疫苗採用傳統減毒方式,風險應該小了許多。

我還拿不定主意該不該打疫苗(目前是傾向打,而且最好是打大陸疫苗),但有一點我是很確定的,那就是我認為小孩子不應該去冒這個不可測的疫苗風險,特別是西方那些高科技疫苗(莫德納、BNT、AZ等等),未知事物太多,純粹就是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做人體實驗。中老年人倘若活得不耐煩,也許沒差,但是小朋友人生才剛開始,還是謹慎為宜。
怡靜 發佈日期: 2021.06.30 發佈時間: 上午 1:31
呼應一下貼在網站首頁慧如在美國報導全球聲援阿桑吉活動,恰好昨天看到推特上某網友推薦去年德法合資的公共電台Arte播出的紀錄片,有英文字幕。
噁心的油管故意在影片前放置了一個警告標語,不用理會,按下去就是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88vvW64E_U

簡單的說就是之前媒體曾報導厄瓜多政府雇用一家西班牙保全公司UCGlobal監視阿桑吉,後來有證據顯示,事實上整件監控事件背後主導的是美國CIA

影片簡介如下:

The ‘Operation Hotel’ revelations back in 2018 revealed that the Ecuadorian government was spying on Julian Assange, who was taking refuge in their London embassy at the time.

They amassed thousands of hours of video footage and as well as confidential reports and letters. But recent evidence from Spanish authorities suggests that this was in fact American-sponsored surveillance.

According to three whistleblowers, those behind "Operation Hotel" were none other than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services.

Since April 2019, Julian Assange has been imprisoned in Belmarsh high security prison, in a London suburb. With the USA currently trying to extradite Assange, the founder of Wikileaks is to be tried for the disclosur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op-secret documents on WikiLeaks. Postponed due to the coronavirus crisis, hearings are expected to resume in September. If tr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Julian Assange faces up to 175 years in prison. The global Assange story, murkier than ever, is ongoing.
王修亮 發佈日期: 2021.06.28 發佈時間: 下午 1:18
《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
——「君」為群眾所歸心之人。

可若是群眾已經失心呢?
甚或若是,「君」刻意使群眾失心呢?
這樣的群推出來的是「君」?是「霸」?是「獨夫」?還是「得志小人」?

疫情之前,因病退休多年的我,日常的周轉於傳統市場以食,河堤慢跑以動,書店、自學班教室以學,露易莎咖啡以寫以習。
應對進退,自有常規,連結著我與塵世,淡淡的邊線若有若無,相互糾融。
貌似凝凍的生活,總是因反覆行走而不時翻起新的情緒,新的思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斷更新的性命。
疫情之後,熊姐戒慎恐懼,網購了些口罩眼罩面罩,囑咐我眾多規矩,看緊我行蹤,將游絲風絮的我軟禁在家中。
親人好友時不時也傳來各種叮嚀,總歸是:混沌無常日,長者當靜安。
好吧!

「盡日坐復臥,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斗室環顧,虛懷若谷。雖參不透須彌芥子,但動又如何?靜又如何?往日求個身動心靜,現今尋個身靜心動而已。
久居放心,一身沉潛,隔窗望向虛空,只覺身處海底,日常與人間世淡淡糾融的邊線,已成壁壘分明的結界。

「妹妹,家裡冰箱那麼小,我時不時總得出門買個菜呀!」
熊姐幾番網購食物,傳統市場禁賣後,網購瑕玼百出,出貨、撥款,北台灣亂成一團,難以聯繫。
終究還是只得全副武裝,帶著結界的小宇宙,每星期上一趟超市。
台灣沒有任何「超前部屬」的跡象,甚至沒有在事後補救分配的跡象。一切任由人民自行在亂象中掙扎生存,失衡的貨運,凌亂的物資,坑人的疫苗。

透過眼罩望去,滿街商店十不存一,多是鐵捲門閉戶。
剛剛裝潢好的新餐廳,沉默的封存在玻璃門內。
是哪家孩子雄心壯志的投資了?卻被打亂一生的財務與規劃。
會因此而負債累累嗎?會因此而崩潰頹廢嗎?心口疼痛,不是我的孩子,卻總歸是某人之子。

賣了二十幾年韭菜盒子的阿嫂,推車依然側在人行走廊上,靜坐在無色的塵埃之中,蒙著半張臉看不出表情。
我與熊姐離家購物三十分鐘,是疫情中生命的冒險。阿嫂卻一如常日在道路旁做賣著韮菜盒子,仔細地將食物都蓋上膠膜,自己蒙著八小時汙塵穢土。

一旁二樓跑下來的幾位年輕工人,瘦削烏黑的皮膚上閃著泥汗,打著赤膊,交錯在室內室外,沒有口罩,架著沉重的器材,一疊聲催促著同伴快快快。

路邊的清潔掃街員,默默地揮動著竹帚,推著垃圾桶,一路緩慢掃向永和路盡頭。
街上穿梭著郵差與送貨員,摩托車迎風撲面。
心口疼痛。

是眼光短淺的無知嗎?是命嗎?還是,天災下人為的亂象?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助上帝寵之!
雖說富貴貧賤自有命,君,人君,食民俸祿的人君,如何助上帝寵之萬民,使民不論富貴貧賤,皆能得喘息之安?

黃花崗的烈士們向天擲出大好頭顱時,熱血中想思的是何種國泰民安?
羅福星想思的是何種台灣?
理念者犧牲成就的本應是百年安富,何以成為百年貧亂?
貧亂中衍生自卑式自傲,台灣錢淹腳目之後,也只能短淺的看到腳下那一點金錢。
理念者從來鬥不過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有心推心的「君」,歷代不是勞苦艱困,就是被打壓暗殺,百不存一。
明君難求。

會影響人類行為的,唯有自我的想思。「想」、「思」,總歸是在心之上,用心而感,隨心而行。
然而,在歲月中變換的情境,不論是安逸還是困頓,對每一個不同的人來說,想與思充滿了變數與選擇。
心,也充滿了變異與選擇,正心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在私心的欺矇詐騙之下,人民會不知不覺的失心。
失心則亂,無知無覺,使得失心者無能醒悟,亂而無終。
莫知其所萌。

即使小人竊君位亦無所覺,仍然欣喜接受,自以為愛台灣。

譚嗣同《仁學》「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臣也者,助辦民事者也。賦稅之取於民,所以為辦民事之資也。如此而事猶不辦,事不辦而易其人,亦天下通義也。」
——「君」所應行於群之事。

「事不辦而易其人」,當易無可易之時,當人民已被圈養成失心無覺時,如何有「易君」的契機與動力?
在失心群眾中那些僅存的有心人,又如何自持?
求不得君,只能返本歸源,求己求天求命。

一個躲藏的結界。
一個反求諸己,等待契機的結界。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1.06.28 發佈時間: 上午 9:03
在SARS-CoV-2大流行的時代,當變種Delta病毒具備更強的感染力並且更加致命的同時,民眾往往易於失去理智。

最近Ivermectin很紅,但在治療COVID-19方面,前年開始有為數不少的藥物「很火」。Remdesivir, lopinavir, ritonavir, boceprevir, hydroxychloroquine...都曾被報導對COVID-19治療有「顯著」效果,但是目前只有remdesivir被認可用在COVID-19的治療上,但僅限定在非重症患者的治療。

當台灣自行合成remdesivir的時候,媒體以大篇幅報導成所謂的「台灣之光」,完全忽視台灣在那當下其實還沒取得原廠Gilead的授權。

當hydroxychloroquine正紅的時候,Trump說這是個"Game Changer",世界上生產hydroxychloroquine的國家甚至發布命令限制出口,如印度...甚至有美國人民聽信美國總統的背書,自行服用hydroxychloroquine結果中毒身亡。那時候我們英明偉大的政府甚至宣稱台灣有許多庫存可以提供,繼口罩之後,又一個"Taiwan Can Help"。

要用來治療人的藥物,還是謹慎地進行完整的試驗才好。依據嚴謹的科學論證流程,至少可以給我們比較具備信心的答案。
王慧玲 發佈日期: 2021.06.27 發佈時間: 下午 1:05
蔣家政權讓台灣人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小時候的我一點也不覺得有受到什麼壓迫,反到是黨外人士被外國勢力利用,把中華民國弄得烏煙瘴氣,到老了都不反省,當年做錯事。
像施明德、呂秀蓮、陳文茜...,每天在臉書上,說一些似是而非的鬼理論,還自以爲當年是做正義的事,其實每個人都有拿美國的好處,黨外就是噁心。
王慧玲 發佈日期: 2021.06.27 發佈時間: 下午 1:05
蔣家政權讓台灣人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小時候的我一點也不覺得有受到什麼壓迫,反到是黨外人士被外國勢力利用,把中華民國弄得烏煙瘴氣,到老了都不反省,當年做錯事。
像施明德、呂秀蓮、陳文茜...,每天在臉書上,說一些似是而非的鬼理論,還自以爲當年是做正義的事,其實每個人都有拿美國的好處,黨外就是噁心。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6.27 發佈時間: 上午 8:20
台灣人真要坐以待斃?(二十五):甘地如果還活著

陳真

2021. 06. 27.


我常想到甘地,如果他還活著,他能怎麼做?

不管是暴力或非暴力抗爭的一個前提要件就是:受壓迫者感覺自己遭受壓迫。一如當年英國對待世界各個殖民地,他根本不把你當人看,因此受壓迫者只有反抗和不反抗兩種。但是,受壓迫者對於被壓迫的事實並沒有認知上的不同。

問題是,透過科技與資訊鋪天蓋地的控制與洗腦,這個時代所面臨的狀況卻是:受壓迫者根本不覺得自己被壓迫,因為他已經被洗腦洗到整個腦子都壞掉了。受壓迫者不但不覺得自己被壓迫,反而覺得好爽,好感恩,跪謝美國,感恩日本,熱烈擁戴人渣黨。

於是,受壓迫者被分裂為二,絕大多數人並不感覺自己被壓迫,就算他有感覺,他也會以為這是為了捍衛什麼民主自由的必要代價,或是認為是自己的錯,而不是腐敗政治與殖民本質的問題。

受壓迫者不但分裂為二,而且,佔據絕大多數的一方,甚至成為少數一方的敵對者;少數一方則是被抹黑為一群陰謀破壞社會的害群之馬與全民公敵,宛若過街老鼠。

這樣一種現象,在舊黨國時代,亦即蔣家政權時代,同樣存在。但是,來到這個年代,這問題卻比以往更加嚴重千百倍,因為洗腦洗得比過去更加徹底;再加上網路世界的興起,壓迫者根本不用鳥你,光是它的支持者來對付你就綽綽有餘了,甚至根本連對付都不用,因為人們根本不覺得自己被洗腦,根本不覺得自己被壓迫;只有極少數人才有被壓迫感,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且在乎是非善惡。

問題是,這極少數人,事實上並沒有擴散能力。在蔣家年代卻不是這樣。在那個完全依靠高壓統治與資訊徹底封鎖的年代,你只要稍微說出一點真相,往往就會引起人們極大的迴響與震撼。這年代卻不然,資訊一樣徹底封鎖,但是透過極大量的資訊混淆以及全盤掌控媒體,一般人都會誤以為自己得到充份的資訊,卻不知道所有這些充斥生活四周的資訊,事實上全來自同一個掌權者。

而且,更厲害的是,掌權者在人們的腦子裏建立起一套根深蔕固的敵我認知,簡單說就是「民主vs. 極權」這一套荒謬透頂的鬼話;透過無日無之的洗腦與教育,讓人們相信,「我方」民主世界就算有錯,頂多也只是一種無心之過,或是為了追求更崇高理想的必要之惡,或是一種技術上的小問題。

但是,「敵方」的一切卻剛好相反,即便有一些好事,那也一定是透過犧牲人權而得來,令人不屑;要不就是把敵方的一些根本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無限上綱到整個體制就是一種暴行,一種罪惡,必須消滅鏟除。

你看,即便是島內反人渣黨者,腦子正常的事實上也沒幾個。比方說,動不動就說什麼「民進黨比共產黨還壞」。這種蠢話,就好像說「布希那個人渣比耶穌還壞」。

蔣家年代,只要你膽敢反抗,膽敢說出真相,只要你言之有物,很容易就能獲得人們的認同。這也是為什麼彭明敏曾經揚言:「只要國民黨願意讓我在島內自由演講三個月,蔣家政權就會垮台」的原因。但是,在這年代,你膽敢反抗並沒有用,人們根本不知道你在反抗什麼,我們過得這麼幸福美滿這麼民主自由,你是在反抗什麼?

你膽敢說出真相更沒有用,因為腦殘人們必然以為他比你更懂,比你知道更多資訊與真相。

因此,我常納悶,甘地如果還活著,會有人鳥他嗎?我基本上是很悲觀的。這似乎說明了一件事就是: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多少所謂「人民力量」的空間,誰掌握了世界的麥克風,「人民」就全是他的。因為,「人民」這東西基本上是沒什麼腦子的。

我並不是說國事天下事就管它娘了,大家乾脆回家睡覺算了,而是說,「最終」決定勝負者,並非什麼「公義」,也不是什麼「民意」,而是敵我雙方的各種實力,包括科技、拳頭(軍事與情治)、能源、媒體與金融貨幣。當你實力不如人時,事實上,你就算再怎麼正義、再怎麼有理也沒法決定勝負。

島內疫情操弄到如此泯滅天良的地步,完全就是一個人說了算,為所欲為,無惡不作,蔡英文那個台奸人渣,愛怎麼幹就怎麼幹,她只聽命於美國,人民又能如何?絕大多數人還不是一樣順從,照樣大力支持;就算有所不滿,也只能罵兩句。要不然呢?武裝革命嗎?沒有幾個人會支持,因為人們根本不認為自己遭受壓迫或是壓迫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到最後,解決問題的關鍵,仍然還是得回到中美鬥爭誰勝誰負的根本問題上。若不從根本解決台灣的殖民問題,台灣人只會在永無止境的美國邪惡勢力及其藍綠走狗的虐待與剝削下生活,根本看不到盡頭。

習近平似乎曾經說,「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話看來是行不通的,反倒是台灣人民只能寄希望於祖國的拯救。
Akan 發佈日期: 2021.06.27 發佈時間: 上午 1:11
伊維菌素,和輝瑞/莫德納的話題這陣子在西方油管上很紅,因為幾個流量不小的頻道只要是討論伊維菌素的都被油管刪除視頻,甚至禁言幾天,包括Bret Weinstein這位進化生物學家的視頻。他和mRNA疫苗技術的發明者Dr. Robert Malone,和另外一位企業主 Steve Kirsch最近討論輝瑞/莫德納這種mRNA疫苗的危險性和毒性,台灣聯合報前陣子也有報導 Dr. Robert Malone 在他的推特上發文說他後悔打了莫德納。美國核准12歲以上的未成年可以接種輝瑞,但CDC最近也公佈總共有1200名未成年接種以後出現心臟問題,最普遍的是心肌炎,死亡數字也不是零星的:

https://bit.ly/3zVB2rT

Steve Kirsch 自己和3個女兒也打了莫德納,他也在自己的網站呼籲不要打mRNA疫苗,更不要讓未成年打。

https://bit.ly/3A4bxEA

比較奇特的是,油管竟然沒有ban這個 Dr. John Campbell 好幾個討論伊維菌素的視頻,而這博士就有很多數據資料。

https://bit.ly/2UGCi1T

看過有些人在油管留言說,醫生使用伊維菌素搭配其它的藥治癒他們的新冠肺炎。RT之前也報導AZ在歐洲幾國的死亡率比輝瑞要低,除了在英國比較高之外。但世衛已經準備要淘汰AZ和嬌生這種腺病毒疫苗,反觀大陸康希諾用人體腺病毒卻沒有血栓這問題。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1.06.26 發佈時間: 下午 7:07
不是專家,不過我透過網路找到一些這個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資料: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eature-stories/detail/who-advises-that-ivermectin-only-be-used-to-treat-covid-19-within-clinical-trials
(WHO 應該不會說謊)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6-23/doc-ikqciyzk1306548.shtml
吳宜修 發佈日期: 2021.06.26 發佈時間: 下午 3:54
史東主持的八方論談近日採訪Paul Ellis Marik教授,題為「新冠疫情中他們不告訴你的事」,內容提及伊維菌素(Ivermectin)能治療新冠肺炎,其安全性已有30年可靠的安全紀錄,且有50個臨床研究證實其療效。但Ivermectin目前除了印度,似乎未受任何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台灣指揮中心也表示,在經過專家諮詢小組評估後,認為整體證據不足,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針對Ivermectin未受認可這一點,Marik教授在回答史東問到世界各國對Ivermectin的反應時,提及存在大量扭曲Ivermectin療效的假訊息,並推測掌權者為了不讓緊急授權失效(緊急授權在沒有其他有效藥物可用的前提下有效),使得藥商無利可圖,才不讓Ivermectin核准為治療用藥。

依照我一個外行人的見解,難以判斷什麼是假什麼是真。但讓我很困惑的是,印度的得里、北方邦、北安查爾邦、果阿邦等有採用Ivermectin作為治療方案的地區,皆大幅銳減了九成案例,反而禁用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死亡率卻大幅飆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解釋Ivermectin「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按我所能搜尋到的反駁文章,都是立論在「藥理尚未明確」,「仍待進一步研究」之上,但就我一個外行的角度看來,一切都不明確,一切都尚待研究,是否能因此推論其他人的肯定論述不足採信呢?

林慶順教授曾在6月13號批評陳昌明教授為支持Ivermectin所引用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報告(註1)有重大瑕疵,甚至還被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退稿,其理由是(引述其3月2號的聲明)"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article made a series of strong, unsupported claims based on studies with insufficie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at times, without the use of control groups.",在我看來好像沒有具體指摘(這樣算嗎?),但該論文我實在看不懂無法確認到底爭點在哪。

依照我能找到的面向一般大眾的新聞資訊,Pierre Kory本人6月受India Ahead採訪時表示現在已有多個不同國家(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日本)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統合分析研究,「有足夠證據」表明Ivermectin的功效,此說和印度果阿邦(Goa)衛生部長Vishwajit Rane在5月份採用的每日口服Ivermectin 12mg,持續五天,作為預防性醫療的背書一致。是真是假,我這個大外行沒法判斷,但難道會像台灣一樣,官員和學者一齊上媒體胡扯嗎?

作為一個公民是否注定是吃瓜群眾? 「專家」們是否早已洞悉民眾的吃瓜習性,因此所謂的破解迷思,與其辨析實驗數據,還不如直接訴諸結論,以修辭多加擴充,形成各種懶人包,民眾反而比較容易「了解」。在假資訊氾濫的環境中,對於各種權威、資訊該如何應對,我已經覺得越來越模糊。就這種涉及高度專業的事項,人民似乎只能被動接收訊息,在資本主義全球化推動的分工下,一切都成了商品,一切都需要細部分工的時代,社會因此被割裂,個人能做的似乎極其渺茫。

註1:https://journals.lww.com/americantherapeutics/fulltext/2021/06000/review_of_the_emerging_evidence_demonstrating_the.4.aspx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1.06.25 發佈時間: 上午 9:21
前陣子陳培哲抨擊土產疫苗採行的技術,何美鄉則跳出來意有所指地稱「Novavax的蛋白質疫苗最近在三期試驗有良好的結果」。

同樣是練拳擊,但每個人都能成為拳王?為了護航,以專業地位或各種專家說法來偷換概念,這就是欺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混淆與欺騙並不能擊敗現實。最近德國CureVac同樣設計了mRNA疫苗,在二期的時候結果非常漂亮,但三期試驗的效價非常差。同樣是mRNA疫苗,但是CureVac卻無法取得如BNT那樣的成功。像這樣被現實打臉打得啪啪作響的例子,這幾年下來實在看了不少。

撇除細節,CureVac的mRNA設計當然與BNT不同,但是土產疫苗跟Novavax完全一樣?完全一樣不會有利益衝突?人渣黨敢跟美國主子搶飯碗嗎?

我們做實驗最討厭模稜兩可的結果,因為那很難下結論。即使我今天做出了某種結果,我也只能宣稱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我的結論可以成立,但在這個條件之外不能保證。對結果的過度延伸,也是一種欺騙。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6.25 發佈時間: 上午 1:36
台灣人真要坐以待斃?(二十四):「事實查核中心」別再造謠了

陳真

2021. 06. 25.


高端公司在上個月5月12日貼出公告,招募65歲以上受試者參與二期試驗。因此,當我想了解美國衛生院跟高端到底授權了哪些內容時,就誤以為那是今年的5月5日,事實上是去年。

我以為是今年的5月5日授權,授權之後,5月12 日便開始貼出公告招募志願受試者。這是我犯下這個基本錯誤的由來。

可是,5月12日的這則招募公告,在引起眾人嘩然之後,就被該公司撤下了。

剛剛,我想再去看那則招募公告,找到所謂「事實查核中心」的「澄清」(這是CIA 的一個外圍組織,以後再寫),裏頭說,該公告後來加註說明該項招募乃是二期試驗的「次要實驗」,主要是採用高劑量施打在老年人身上。

該試驗主持人謝思民醫師說,這是應官方要求所臨時加做的試驗,亦即如果中等劑量的二期試驗解盲沒過,那就還有施打高劑量的老年人口之「次要試驗」數據可以採用。

我覺得這很奇怪,擔心萬一解盲沒過,所以就先準備好另一組數據?亦即另外再同時做另一種高劑量的「次要試驗」做為備胎?萬一又沒過呢?就再做低劑量的「次要試驗」,非得做到通過為止?

而且,該「次要試驗」只針對老年人。問題是,解盲如果沒過就沒過,後者如何可能取代前者?如果不確定中等劑量是否適當,難道不是應該在二期解盲之前就先同時進行各種劑量的測試?

高端公司後來更正的招募公告加註「說明」提到:這個高劑量試驗是一個「獨立的二期試驗」,跟二期試驗「不相關」 。可是,既然是跟二期試驗「無關」的一個「獨立試驗」,為何又能在萬一解盲沒過時可以取代或彌補二期試驗的失敗?  

更不合理的是:

「試驗計畫主持人謝思民醫師說,原本可以等高端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研究都解盲,看看中劑量對年長者是否產生足夠保護力,若保護力不夠,再追加進行高劑量的實驗。不過,食藥署擔心,若要等解盲後才動作,可能延誤時程,因此要求在第二期臨床結束前,盡快展開年長族群的高劑量臨床試驗。」

二期試驗只能大約知道實驗疫苗的「安全性」,而不是「保護力」。有沒有保護力,得做過三期試驗才知道。但是,高端卻公開說謊,讓一般人誤以為二期試驗就能證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事實上,你打入生理食鹽水應該也很安全,重點是,它並沒有任何保護力。不應該故意把保護力和安全性混為一談。

明明是安全性測試,卻故意要說成保護力,高端的母公司基亞,過去就是不斷使用這一套似是而非的手法進行炒股,蓄意混淆視聽,害死無數散戶。

綠油油的所謂「事實查核中心」,還不趕緊去糾正高端,別再參與造謠了。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6.24 發佈時間: 下午 7:17
謝謝指正,對不起,我看錯日期了。我把它刪掉。
Xuan-wei 發佈日期: 2021.06.24 發佈時間: 下午 12:28
關於高端疫苗的公開(正式)報告,最近的是第一期試驗,全文如網址。
https://doi.org/10.1101/2021.03.31.21254668
看起來具備相當合理的抗原及佐劑的設計,安全性也符合預期。
至於是否有效還是要看第三期試驗的結果。
Xuan-wei 發佈日期: 2021.06.24 發佈時間: 下午 12:08
陳醫師您好,
上一篇(24)中,高端發佈的訊息是在去年(2020年)。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6.24 發佈時間: 上午 11:48
台灣人真要坐以待斃?(二十四):天佑高端是劇本或巧合?


陳真

2021. 06.24.


天佑高端是劇本或巧合?

首先看這裏,這是高端公司於今年5月5日發佈的「重大訊息」:

https://bit.ly/3d7Ddyu

裏頭提到:

「本公司於5月5日與NIH (即美國國家衛生院) 簽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全球商業授權合約,取得NIH新冠肺炎重組棘蛋白之原始生物材料、驗證用抗體、技術平台,以及此平台和候選疫苗之相關專利等權利。」

5 月5日簽約授權。在這日子的前後,發生了哪些事?

首先,台灣過了一年半可說幾乎不做任何防疫、「表面上」並無疫情的太平日,突然在5月8日左右,疫情瞬間爆發。隨著媒體的大量報導,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哀哀無告。兩天後,疫情更進一步急轉直下。5 月11日,幼兒園與小學全部停止上課,各機關禁止參訪,疫情隨即升高到第三級。直到今天,準封城已一個多月,疫苗依舊阻擋在外。

5月5日高端與美國簽約授權後,居然短短兩三天內,台灣疫情便瞬間引爆!這是天佑高端的一系列巧合嗎?

引爆疫情的原因,就是綠委於四月中旬「施壓」 (范雲說她只是「強烈建議」) 放鬆隔離檢疫的「3+11」事件。僅僅兩周的時間,「諾富特染疫事件」便於5月1日迅速引爆雙北疫情。這也是天佑高端的巧合嗎?或是美國人很有遠見?抑或未卜先知?

「諾富特染疫事件」後,再經過一星期便校園停課,百業停擺,旋即進入第三級。再經過兩星期,亦即5月28日,人渣黨居然就跟高端與聯亞下單,預訂了一千萬劑連八字都還沒一撇的所謂「疫苗」。賣豆苗也沒那麼快吧?

更離奇的是,5月12日,也就是獲得美國簽約授權之後一星期,高端公司都還在對外招募二期試驗的自願受試者之際,人渣黨就用我們納稅人的錢,以八倍的天價,購買了一千萬劑根本不知道有效沒效、有無健康危害的土產疫苗。請問天底下有人研發疫苗、做疫苗生意是如此神速如此順利的嗎?這也是天佑高端的巧合嗎?別說數以百億計的疫苗,就算賣豆苗也沒有這麼神速且草率的吧?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黨還幫你用盡千方百計阻擋疫苗進口,任憑你死七、八百人(含打疫苗而死者),任憑一萬五千人染疫(事實上遠多於此),搞得全島恐慌,人心惶惶,非要你施打根本不合格的土產疫苗不可。難道這也是巧合?還是始終根本就是一套按表操課的劇本?

判斷事物的主要依據就是理性。你的理性告訴你:這是劇本操弄?還是真的只是一連串不幸的巧合?
5月5日高端跟美國人簽約,竟然短短五、六天之內,台灣就突然從防疫天堂掉入地獄!老天爺這麼疼愛高端?這麼疼愛人渣黨和美國人?故意安排一連串的巧合,讓台灣瞬間豬羊變色,以便造福這一整個黑心政治集團?
唐欽孝 發佈日期: 2021.06.23 發佈時間: 下午 10:17
還有一個剛好。
4/19美國國務院「最新全球旅遊警示」,在台灣還沒有疫情,在美國CDC對台灣的旅遊安全警示仍是第1級的狀況下,突然將台灣從第一級「採取尋常防護措施」,改列為第三級「重新考慮是否前往」。
然後,然後5/14台灣就真的進入三級防疫警戒。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06.23 發佈時間: 上午 11:04
台灣人真要坐以待斃?(二十三):疫情教給我一件事

陳真

2021. 06.23.


我也覺得很納悶,為什麼才打個幾天AZ疫苗會有這麼高的死亡率?高到非常不合理,很詭異。人渣黨卻告訴大家說沒問題,說老年人原本每天就要死一堆。這種喪盡天良的鬼話也說得出口。這就好像某家餐廳,進去一百個顧客,卻有十幾個馬上翹辮子抬出來。然後,餐廳老闆卻說這沒什麼,說原本人就會死,說原本老年人每天就會死一堆。這種鬼話合理嗎?人都會死,但有各種死法,可是,打這些顯然有問題的疫苗卻是猝死。

日本鬼子 "贈送" 我們的AZ 疫苗,是日本已經停打、是日本人自己也都不敢打的東西,人渣黨卻要我們對日本鬼子叩首跪謝。今天,如果這些疫苗是大陸贈送的,或是陸製疫苗,結果打幾天疫苗就死了一百多人,你想,人渣黨及其文人走狗們會怎麼炒作?

常有人私下寫信給我,問說該不該打AZ?我只能說,在眾多死者之死因調查清楚前,在檢查這幾批疫苗確定沒有問題之前,我絕不會讓家人冒這個極其詭異的風險去打AZ。你看,甚至還有媽媽打完AZ疫苗,回家照樣餵母奶,餵完之後,當天寶寶竟然就死了,死後口鼻還有血漬。難道這也要說原本新生兒就有一定的死亡率?

疫情教給我一件事,那就是我發現:我過去對人渣黨及美國人的品性還是太遠遠高估了。這回,他們又再次讓我開了眼界。但我相信,這一切完全不透光的詭異事物的背後,必然有著某種更大的政治圖謀,因為人渣們的反應太不合常理,千方百計要遮掩各種真相。

更詭異的是,正常社會是千方百計阻擋病毒入侵,但是人渣黨卻是千方百計阻擋疫苗,打從一年多前,就千方百計嚇阻、打壓一切對於防疫的積極意見。我不相信利益動機可以單獨解釋這無數的怪異行徑。真正的主導者是美國,必有不堪聞問的陰暗企圖在裏頭。

我甚至懷疑島內疫情爆發是蓄意為之,否則不可能每件事都剛好那麼巧,剛好天佑高端,剛好天佑人渣黨。現在準備要推出黑心土產疫苗了,就剛好發生3+11事件,剛好疫情就時機精準地嚴重爆發了。天底下有這麼巧合的事嗎?一次巧合也就算了,每次都巧合,無數的巧合?


=================

母打疫苗7小時後餵母乳女嬰亡 母哭:打前都問過醫師

2021-06-22 聯合報 / 記者蔡維斌/雲林即時報導

雲林縣發生第一起哺乳中母親餵母乳造成女嬰死亡案,母親今天傷心說,她昨天下午4點多到虎尾快打站施打AZ疫苗,因自己哺乳中,很是擔心,不僅查過網,施打前更問過醫師都說沒問題,才放心施打,晚上11點多餵小寶貝吃母乳也都好好的,沒想到11點多就發現孩子口吐白沫,鼻口微帶血漬,送醫後就不治。

她說,昨天下午四點多她依通知前往虎尾國小快打站施打AZ疫苗,因她自知哺乳中,很擔心會不會施打後餵母乳會有問題,施打前查了很多網路疫苗訊息,沒特別說哺乳中女性不要打。

她說,但為慎重起見,昨天施打前,還向現場醫生詢問自己餵母乳中,是否可以施打,醫生說沒問題,她才放心施打,打完回家直到11點多,她餵食母乳,孩子在吃乳前或吃完母乳後,都活潑如常,活動力也很好,不見任何異狀,不料,在今天凌晨約三點多,她醒來查看一下孩子,就發現不對。

她又說,當時看到小女兒口出白沫且含有些微血漬,鼻口也一樣有血漬,她趕緊叫醒家人,幫忙把孩子送醫經約兩小時搶救,已告不治。

「一切都好好的怎會突然這樣?」她說,女嬰才兩個多月大,是她的第一胎,這段期間白白胖胖長得十分可愛,健康情形完好,也都有按時施打嬰兒疫苗,萬萬沒想到她自己施打疫苗後,竟與小寶貝天人永隔,讓她失去了心頭肉,她很是傷心。

至於女嬰死因,家屬已報請檢察官相驗,是否將申請賠償或相關救濟,家屬說,一切等先釐清原因後再說。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