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13790 則留言。
李念淨 發佈日期: 2019.02.15 發佈時間: 下午 3:54
NASA:地表20年來新增綠葉面積堪比亞馬遜雨林,多虧中印

【編譯/觀察者網郭涵】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表明,過去近20年來,地球表面共新增超過200萬平方英里(約5.18億公頃)的植被面積,相當於多出一塊亞馬遜雨林。

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植被面積增長,要歸功於中國與印度——特別是中國的植樹造林工程與兩國共同的農業集約化管理。

自2000年左右開始,NASA通過安裝在兩顆近地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ODIS),開始觀測海平面500米以上地區的植被情況(leaf area on plants and trees)。

近20年來,兩顆衛星每天對全球各地進行掃描記錄,同一個地點一天內最多甚至會被拍到四次。

數據顯示,近20年來,地球表面新增的植被覆蓋面積加起來,約等於一個亞馬遜雨林的大小(約5.5億公頃)。相比2000年左右,如今每年新增的綠葉面積超過5億公頃,增加了5%。

該研究主持者之一、波士頓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博士陳池(音)表示,“儘管中國和印度國土面積僅佔全球陸地的9%,但兩國為這一綠化過程貢獻超過三分之一。考慮到人口過多的國家一般存在對土地過度利用的問題,這個發現令人吃驚。”

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拉瑪·內曼尼(Rama Nemani)說,“這一長期數據能讓我們深入分析地表綠化背後的影響因素。我們一開始以為,植被增加是由於更多二氧化碳排放,導致氣候更加溫暖、潮濕,適宜生長。”

“MODIS的數據讓我們能在非常小的尺度上理解這一現象,我們發現人類活動也作出了貢獻。”

NASA文章介紹,在中國為全球綠化進程做出的貢獻中,有42%來源於植樹造林工程,對於減少土壤侵蝕、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發揮了作用。

據觀察者網過往報導,2017年我國全國共完成造林736.2萬公頃、森林撫育830.2萬公頃。其中,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完成造林26萬公頃,退耕還林工程91.2萬公頃、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18.5萬公頃。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工程完成造林99.1萬公頃。

此外,中印兩國分別有32%與82%的綠化來自於土地集約化管理。

自2000年開始,中印的可耕作土地面積(均不到2億公頃)就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兩國卻能在確保糧食產量的同時,極大地增加植被覆蓋面積。

而對於地球綠化的未來趨勢,NASA認為既取決於全球範圍的因素,也包括區域的人為因素。比如,印度糧食產量的增加得益於地下水灌溉;如果水源枯竭,這一趨勢可能會發生變化。

“但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人類的直接影響也是地表綠化的一個關鍵動力,我們的氣候模型也應該把這一因素考慮進去。”內馬尼說,“這會更好地預測不同地球系統的行為,並為各國採取行動提供建議。”

當然,研究人員不忘指出,中印兩國在新增植被面積上的貢獻,並不能抵消熱帶地區植被的損失。尤其是在巴西與印度尼西亞,當地的生態系統所面臨的可持續性與生物多樣性問題依然存在。

內馬尼說,“當人們發現出問題時,他們就會去解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印兩國的植被流失情況也不好;到了九十年代,人們意識到問題;如今,情況已經開始好轉。人類真的很頑強,這就是我們在衛星數據中的發現。”

這一研究結果已被發表在今年2月11日出版的《自然可持續》雜誌(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2_12_489892.shtml


=====

然而這則新聞不見得能在台灣的mainstream media上能看到

題外話,說到流浪地球,我的見解是如果只是襲用好萊塢式的方法去呈現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
那就沒有意義了
邹子恒 發佈日期: 2019.02.15 發佈時間: 上午 2:14
我不能理解陈真医师的观点。为什么电影“讲述”的形式比讲述的内容更加重要呢?就好像我们不能把所有小说都用诗代替一样。我认为《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片子,它的好就来源于背后小说《流浪地球》的伟大,而在刻画那个宏伟神奇的大工程上电影还比较尊重原著。作为一名科幻小说爱好者,只是看到行星发动机我就非常激动了。这种感情是没有价值的吗?
孫從輔 發佈日期: 2019.02.15 發佈時間: 上午 1:46
張維為教授在一系列的《這就是中國》的節目中,試圖傳達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下面這一段講得很好 (選文有點長)。中國在宣傳和話語權上落後西方非常多,但我認為只要有效展現事實與邏輯,總能突破人腦和人心,追趕上去是事半功倍的。 而所謂事實與邏輯能有效展現,背後得有硬底子的實幹成績頂著 (不然哪來的事實)。希望這個立足點不能偏了。

=======================================================
選自:https://www.guancha.cn/ZhangWeiWei/2019_02_13_489903_s.shtml

張維為:
八年前的2011年,我出了一本書叫《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這本書影響比較大。當時不少地方請我去做演講。我記得那年八月份上海一個單位請我去演講,有個媒體人就提了一個頗為尖銳的問題,他說你難道不知道剛剛發生“7·23高鐵事故”嗎?他挖苦我說,這難道也是“中國震撼”嗎?他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我說這個事故肯定是個悲劇,我們要調查,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我也跟他解釋,實際上這不是高鐵事故是動車事故,這兩者速度上是有差別的,以時速250公里為界限。我談了一個非常坦率的看法,我說你要比較或者衡量火車的安全水平,要有一定的參照系。

中國是個超大型的國家,一個春運現在一般都是30多億人次,恐怕就超過德國十年火車載客的人數或者人次。我也查過,到2011年8月,我們的動車和高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上已經安全運行了五年了,這樣一個紀錄,怎麼都是世界最好的紀錄之一。打個比方,我們的動車、高鐵怎麼都是研究生水平;美國、英國的火車是中學生水平;印度的火車是幼兒園水平。坦率地說,研究生也可能犯錯誤,中學生也可能指出研究生的錯誤,但總體中學生和研究生的差距還不一定這麼快就能克服。

至於印度的火車,你最好真的去瞭解一下,因為我是實地去印度考察過多次,你每天早上看進孟買的火車,就我們小時候看的電影,大家不一定看過,叫《鐵道游擊隊》,頂上、門上都是扒著人,每天多少事故。印度火車造成的死亡事故是以千人來計算的。

用這麼一個事故就來否定中國鐵路人為中國現代化事業作出的巨大的貢獻,這是不明智,不理性的。我們現在在雲貴高原,很難建高鐵動車的地質條件都建了動車和高鐵。所以恐怕有時候我們一個省,比方貴州或者四川,它建高鐵的難度,都超過美國一個國家建鐵路的難度,所以要這樣來比較,你看問題才比較客觀,比較理性。

這背後實際上反映出一個什麼問題?就是高鐵取得了那麼精彩的成績,也就你幹得非常之好。但如果你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把這個故事講好,人家會把這個東西扭著講、反著講,你的巨大的正資產會變成巨大的負資產。因為當時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大家一定會記得,互聯網上黑自己國家的言論特別多,甚至是佔主導地位。政府是壞的,國有企業是壞的,那麼國有企業生產的高鐵肯定也是壞的,基本上這麼一個邏輯。

而且當時一些主流媒體也沒有定力,也是跟著網上的輿論在走。

我談這個問題是蠻有感觸的,因為我去過前蘇聯,在解體之前,去過前南斯拉夫,也是在解體之前。我瞭解它是怎麼解體的,基本上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它的知識精英,就是大學的教授,媒體各種各樣的主編,被西方話語忽悠了,認為只要採用西方的政治模式、經濟模式,它面臨的問題都可以解決。然後第二步就是政治精英,它的政治局委員、常委甚至總書記也被西方話語忽悠了,然後就是經濟崩潰,然後就是國家解體。特別是解體之後財富被西方席捲一空。所以這個教訓太深刻了。

最經典的例子當然就是戈爾巴喬夫,被西方話語完全地忽悠了,結果導致了國家崩潰。

你如果今天碰到俄羅斯人,他稍微有點歷史感,他來告訴你,我們經歷了三次浩劫。第一次是十四世紀蒙古人入侵,第二次是二次大戰時候德國法西斯入侵,第三次就是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這個人也很有意思,他居然在1996年還敢去參加總統競選,這個結果是可以想像的,他的支持率不到1%,俄羅斯人民把他給拋棄掉了。

回想2011年的時候,坦率講,我個人認為我們當時不少知識精英被西方話語忽悠得差不多了,甚至到今天還有一些人被他們忽悠,但今天我覺得看清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越年輕的往往看得更清楚。

高鐵這麼精彩的一個成功故事,會被人扭過來講。大家記得當時一些話語說什麼“高鐵請等一等你的人民”,對不對?“高鐵等一等你的良心”等等。這個話語太重要了,一定要把中國的事情,用中國自己的話語把它說清楚,說透徹,這樣我們的崛起才會更加順利,更加精彩。否則真的,有時候你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取得這麼大成績,最後可能是功虧一簣,甚至前功盡棄。

中國已經崛起到今天這麼一個地步,如果我們還被西方那麼淺薄的話語忽悠的話,我們的後代將會詛咒我們:當時你們是一手好牌,怎麼打成那個樣子?

實際上過去這麼多年,我們中國人真的是一心一意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一心一意致力於改善民生。中國人是從善如流,只要你真的好,做得好,我們真的想學習。但是西方不一樣,我們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它大量的意識形態化、政治化最後導致了什麼?中國人只要一出國,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傻問題,普通老百姓都會問你這樣問題,中國人權怎麼這麼糟糕,對吧?西藏為什麼不能獨立?台灣獨立有什麼關係?像這樣的傻問題,你回答一兩次沒有關係,你在國外留學或者待得時間長一點,你要回答至少一百次,知道嗎?

我覺得中國已經崛起到今天這個地步,我真的是認為我們什麼問題都不能迴避了,我們要能夠回答所有對我們的質疑,把中國自己的事情,用中國自己的話語說清楚。今天中國崛起這個新時代,我們要解決挨罵的問題。而且我覺得這種罵一方面是來自於西方,但另一方面是來自於我們國內,我們有一些知識界、媒體界的人還不自信,跟著西方話語後面天天罵自己的國家,罵自己的制度。當然我覺得這個群體和他們的影響力都在日益縮小,這一定是大勢所趨。

那麼有人講,實際上中國共產黨已經形成自己的話語,我同意,而且這是十分重要。我覺得這是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共識的定海神針,但是光有官方話語是不夠的,為什麼?因為一方面是西方話語在今天這個世界上仍然比較強勢。第二,社會已經日益開放,新媒體已經到了這樣一個程度,對不對?所以光靠官方話語解決不了挨罵的問題。所以我是主張要發展,大力推動我稱之為學術的、民間的、國際化的中國話語,某種意義上也是彌補我們現在話語建設中的一些短板。

舉一個例子,這是我自己經歷過很多次的。比方西方老是說中國人權不好,我們的一些官員或者學者怎麼解釋呢?說我們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還沒有到你們那個階段,對不對?所以人權達不到你們這個標準。我個人覺得像這樣的話語是一種非常弱勢的話語,你還是承認在西方話語系統中來進行這個敘述,也就是你把話語權拱手交給了西方,讓它來裁定你這個做得好不好,人權究竟怎麼樣。

有人問我說碰到這樣的問題,你是怎麼回應的?我說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你用中國人的眼光來看人權問題,或者用聯合國的人權標準來看人權問題,那對不起,二十一世紀到今天為止,伊拉克戰爭是對人權最嚴重的侵犯,光是死去的平民就超過十幾萬,流離失所超過數百萬。坦率講,你可以跟美國人說的,如果你不把這個嚴重的侵權行為向伊拉克人民,向中國人民,向世界解釋清楚的話,你有什麼資格來跟我談人權?資格都沒有。我覺得這就是比較強勢的中國話語。

大家都知道這麼多年來,西方對世界的主流政治敘述,有一個範式叫做“是民主還是專制”。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專制,是西方國家定的,不是其他國家定的。只有採用西方的多黨制和普選制才是民主,才是他們所謂的普世價值。西方很多做學問的人,包括媒體,我叫“懶漢做學問”。他可以問你,你們什麼時候進行政治改革?就這麼一個問題,怎麼還沒有進行政治改革?也就是說你不向西方模式靠攏,那麼你就是這方面遠遠沒有達標,永遠也不能進入主流社會、文明社會。

那麼現在我們回頭看,民主還是專制這個分析的範式,早已成為西方策動顏色革命,顛覆非西方政府政權的一種意識形態工具。這部分話語雖然還可以忽悠一部分人,甚至在不少國家造成了政權更迭。但今天我們看到,隨著阿拉伯之春紛紛變成阿拉伯之冬,隨著西方自己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很多西方人也看到了西方政治模式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一些西方人也開始反思。

2008年底,我到印度去演講和考察,那年十一月,可能有些人會記得,在孟買發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大規模恐怖主義襲擊,當時印度的反恐精銳部隊,他們花了九個小時才抵達恐怖主義活動的現場。當時我在印度,印度的輿論嘩然。我在德里大學正好做一個講座講“中國模式”。當時互動的時候,那個人問得倒不是很尖銳,他是挺友善的一個問題。他是這樣說的,他說如果中國碰到這樣的恐怖主義襲擊會如何應對?

我當時這樣說的,中國到現在還沒有碰到這麼大規模的恐怖主義襲擊,恐怕後來新疆“7·5”事件大概是可以算,當時還沒有發生。但是2008年我們發生了一個汶川地震,就是特大型的地震,震中是在中國中部的四川在山區,遠離我們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但是我們的軍隊是二十分鐘內就開始進行動員,我們的領導人是兩個小時之內就坐上飛機奔赴災區,我們的醫療隊三天內就覆蓋了所有的一千多個受災的鄉鎮,直接救助兩千多萬災民。

當時印度學者聽了之後,我還記得他的表情,很顯然就是覺得不服氣,所以他就又問了我個問題,他說你是不是想證明專制比民主更有效率?我說這個講法確實不厚道,不公道。坦率講,這不是一個專制比民主更有效率,而是良政(good governance)比劣政(bad governance)更有效率。這是我經過認真研究後得出的一個重要的結論,我叫做範式上的一個顛覆。我就補充說了,中國發展模式的特點是,不管什麼政治制度,不管什麼發展模式,最終就看你能不能達到良政,良好的政治治理。

然後我又補充一下,我說良政可以是西方制度,也可以是非西方的制度,這個很重要。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經典案例,雖然我們也有自己問題,但總體上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做得要好。關鍵下邊我又說,劣政也可以是西方的模式,西方的制度,這個太重要了。

我可以舉出一百個例子,從最爛的伊拉克、阿富汗、海地、利比里亞等等,到當時已經破產的像希臘、冰島這樣的國家,都是所謂發達國家,都沒有治理好。我記得我當時回答完了之後,報告廳裡出現一陣沉默。會議主席說的,看來我們印度人也在反思!

我相信隨著中國進一步的崛起,中國話語的範式會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學者和人民所接受。那麼背後就是我們的話語更加實事求是,能夠更好地展現這個真實的世界。當然實際上這方面,很多東西可以和大家分享。但今天我們暫時就講到這,好不好?謝謝大家。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4 發佈時間: 下午 11:20
「綠喊台獨是裝腔作勢」 韓國瑜嗆蔡英文:掌握行政、立法權,現在不台獨更待何時?

風傳媒

吳秉蕙

2019年2月13日

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兩岸「你儂我儂」新論述引起討論,對此,韓國瑜今(13)日表示,這是一個比喻,大家不用聯想太多,認為「觀念上的先驅者,本來就時常遭批判」,而針對總統蔡英文喊話不要再講九二共識,韓國瑜則開砲:「現在不台獨更待何時?」

對於蔡英文呼籲各政黨不要再講九二共識,韓國瑜則開嗆,民進黨喊台獨,但現在掌握行政權和立法院絕對多數,「你現在不台獨要等到何時?莫非你完全是是裝腔作勢、是假的。」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4 發佈時間: 下午 10:44
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辭世 享壽90歲

2019年2月14日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2.14 發佈時間: 下午 7:00
我常想,二百多年來的種種苦難也許讓中國人學到了兩個重要教訓,第一是毒品是民族大敵 (鴉片戰爭之故),第二就是不管再怎麼愛好和平,武力一定要發展。

藝術不論,我看待電影工業就像看待核彈或潛艇或衛星那樣,因為它不折不扣就是種武器,能左右一個民族的未來。我說的電影工業當然不只是指這個產業本身,而是包括裡頭的種種工業技術鏈。

我對武器或武力其實一點興趣也木有,我只是說弱小和謙和也許是種美德,但一講到生存,拳頭不會因為你有各種美德就饒了你。生存兩字,也許就是我個人一生都在努力擺脫的一種東西,可惜命運執意要考驗你,你也沒有辦法。個人層面我們還能說上兩句,一個人的心靈可以強大過宇宙。一個國家就沒那麼幸運了,你還是得面對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我之所以說流浪地球的好話,當然就"僅僅"是在這一層意義上。我說的進步,也"僅僅"是所謂完成一部電影背後的各種技術和調度、各種鏡頭語言的"文法"本身,因為在這一方面似乎是中國電影過去的一個短板。這些"枝微末節"本身是中性的,就像錄音技術一樣,不具備藝術價值,但伴隨著好的電影靈魂,卻可以將其藝術價值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中醫有珍貴價值,醫療觀較溫和且整體,不似西醫動輒切切割割,化療核療傷人無數,但難道我們就不該學習西方科學? 學習科研方法就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嗎? 沒有科學技術的學習,屠呦呦有可能把中醫經典裡治療瘧疾的有效成份青蒿素提練出來嗎?

核彈是一種嚴重違反人性的武器,但我們不會說你的核彈太下流太可惡了,所以我們不屑發展,應該是你們反過虛心學習我們中國的拳腳功夫吧? 這個時代,核彈的威力其實還遠不如攝影機和麥克風,好來汙靠著電影就能夠為美國打下侵略世界的基礎,威力強大且無形,簡單說就是一種洗腦。對方擁有這麼高超的洗腦技術,你可以不去仿效,至少也要懂得怎麼防衛不是嗎?

各種影像技術或聲音技術就和駭客技術一樣,不具備藝術含金量,但在另一個意義上,含金量可高了。我倒是從來沒從藝術觀點來看待流浪地球,因為它本來就和藝術八竿子打不著。

中國可說四面楚歌,西方世界反華反到像是瘋了,就在過年期間,西班牙一家 BBVA 銀行惡意將所有中國人的帳戶凍結,使得所有將身家財產存在該銀行的中國留學生、中國移民完全不能使用自己的錢,許多人至今付不出帳單,連生活都出現問題。你能想像這世界上竟有一家銀行敢公然針對一整個族群進行此種惡劣的侵佔和汙辱嗎? 這和一百多年前的"狗與中國人不得入內"有什麼差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8wVt26K7Y

下面有個人說的很對,我們成為團結的民族主義者不是自願的,是你們逼我的。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25
大陸媒體一面倒、一連好幾天吹捧 "流浪地球",吹上天了,真不可思議,究竟是多缺乏自信啊?這事很瑣碎,其實也沒啥好說的,就像國王新衣,要或不要把光屁股的事實說出來而已。

那種感覺就好像一個華人很驕傲地說:"我也會說英文哦!" 可是,人家就算是一個白痴,英文肯定都說得比你好。你跟人家比這些雕蟲小技做什麼呢?你的電影表現一點都不比西方差啊。發展電影工業並不是比賽拍爛片。

在文化上,西方種種,不管好的壞的,早已如雷貫耳,一概瞎捧上天。東方卻一堆珍珠寶藏,深埋塵土。在許多方面,真正需要驕傲地說 "我也會如何如何哦" 的是西方才對,是他們應該頂禮膜拜虛心來向我們學習,學習一種不一樣的說故事方式,而不是只會套公式;豈有我們反倒自我做賤學習人家套公式之理?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4 發佈時間: 上午 12:27
這位圈圈叉叉網友,讓我想起20年前網路剛出現時我曾寫過一篇奇文,叫做 "藏鏡人告官記",話說有位全世界都沒有人知道是誰的匿名網友,對著一名叫做陳真的人ggyy,儘情批評指教。

被告陳真修養真的很差,而且欠缺藝術素養,忍不住罵了藏鏡人,於是就成了被告,被藏鏡人一狀告上法庭,罪名是毀謗、公然侮辱及妨害名譽。藏鏡人來到法院按鈴申告,想不到,最後連檢察官和法官也都成為被告。因為當他們準備查明案情製作筆錄時,詢問藏鏡人姓名性別與年紀時,藏鏡人很生氣,於是就控告法官和檢察官,罪名是企圖侵害隱私。

我這故事主要是想說,人這東西真的很奇怪。保護自己時,保護得滴水不漏;傷害他人時,卻毫無感覺,儘情奔放。

巴勒網的唯一天條就是你要談啥都行,但是請你只談那些可以談論的東西,至於無法談的人事物,就請你保持沉默。比方說,一切針對個人的批評指教,就請私下進行。我的email是: emirchen@gmail.com,歡迎來信,但我平常不一定會看信就是。

不過,圈圈叉叉真是很有慧眼,我的藝術品味確實相當低級,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另外,最近有位同事給我發了個視頻,我原本不會把時間花在這些不明就裏的東西上,但那個視頻封面寫了個 "顏回",引起我的好奇,所以我就打開看了。裏頭講了幾個小故事,顏回的故事就不說了,且說另一個。話說有位大師,弟子問他說:

"師父啊,我看你平常待人有時彬彬有禮,有時卻是又打又罵,這裏頭可有什麼玄機?"

師父回答說:

"對於好人,你大可直指本心,有話就說,有屁就放,露出你的真面目對待他。若是對於一般人,那你就不妨委婉點,修飾一下。但若是對於人渣,那就得小心了,最好對他雙手合十,該鞠躬就鞠躬,免得招惹。"

我覺得這類小故事沒有什麼實際的生活應用價值,畢竟好人也不希望被人又打又罵,但它在某個意思上確實也說對了一些東西。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49
從隔著台灣海峽,到隔著一條赤道,聽聞的是各種偉大建設,看的是央視或各種衛視 (比如下面這個昨天才出爐的影片),身為一個華人很容易有一種美好感覺。但其實在窩囊猥瑣這一方面,兩岸是不分軒輊的,一山還有一山低。

好在中國很大,壞的雖很壞,好的卻也能很好。我們只能期待,在人類有生之年,華人不要使太多壞,進而對這世界貢獻一些良善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wC4n3A7wY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29
這位 longlanyu (真名是什麼也不知道) 講話不乾不淨的——请把所有提到我的都删掉。重申,我嫌这里脏。删我正经的论辩留言,老子本身就想骂人了,还口口声声如何如何。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28
留一條不刪是因為:刪了,別人的回應就成了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語。

不過,我看你的 email是真的,因此,為了不給你留個不好的名聲在網上,所以只留下你的留言,把你的代號給刪了。

好自為之。去別的地方說話吧。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24
longlanyu | 2019.02.13 16:33 | #
我他妈还有一条,你到底删不删啊。留着不删,我嫌这地方脏啊。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22
你配和我谈中华文化?笑死人了,我绝对有这个自信。跟你说真名,你算什么东西啊。你算什么东西。要删就全删,留那么一两条不删是小人好不好。要不要,我用中华文化的孔老二的名言来诅咒一下?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18
這位圈圈叉叉(真名是什麼也不知道) 講話不乾不淨的,我給刪了。一個連中文名字是什麼也不能示人,對著人身說三道四的人,請問要怎麼討論什麼中華文化?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18
请把我的所有留言删除,下边还有一条。你这肮脏的地方,骂你闲无聊的地方。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17
抹黑?我真的来抹一下。你,为什么喜欢文青。我早就明白文青心理上自有原因。古人早就明白,怎样的人看怎样的片啊。太多的文青,本身就是各种小众电影描述的那种人。你能例外吗?还扯西方,你是要哲学思辨吗,当然我已经没那个兴趣了。看不起你这种删除别人正经留言的人,因为别人批评你的时候没客气。呵呵。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11
呵呵,你所谓的干净,没那么干净吧。你要删,请把我所有留言删除。搞笑,我说几句老实话,就不干净了。你是不能接受批评的二货吗?这句话干净不。
陳真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09
這版面有個特點,就是乾淨。凡是違反天條的東西,一律刪除。一般網路論壇上那樣一些齷輟幹法,在這版面是行不通的。

西方可學的東西之一,在我看來就是議論能力。透過討論,一種想法能夠深刻化。不過,這算是比較笨的作法。華人世界比較 "聰明":他無須反駁對方想法,而是直接抹黑對方,彷彿只要抹黑了這個人,一切道理便也跟著獲勝似的。在這一點上,兩岸同胞水平差不多。

許多時候,想到同胞,我就很灰心。這樣一個族群,真要哪天世界第一強了,世界真能太平嗎?我還想到,這樣一個族群,憑什麼讓世人尊敬?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03
哈哈,删我的留言,只许你说真话,就不许我说真话?你,不过尔尔。说个不好听的话,你算老几啊,本身看得起你才留言的。再说一次,你算什么啊,就你的艺术水准?
longlanyu 發佈日期: 2019.02.13 發佈時間: 下午 8:01
单独说一下,我看过《流浪地球》。纯粹从纯艺术层面看,它当然在平凡不过,但其实也不好说是烂片,而且是大烂片。什么叫烂片啊?从人类伦理来看,任何用心打造的诚意之作,哪怕是最后作品不尽如人意,都不该叫烂片吧(当然,让你去拍任何类型的电影,无论多用心,都会是烂片,因为你目前对导演这个事情一无所知啊,但一般来说,电影行业内部只要是诚意之作,都还过得去吧),按照这逻辑,就中国历史上的通俗作品都该叫烂书了,包括当时不入流的红楼梦,是的,红楼梦在古代当时并不入流,宋词一样,宋人写的诗远多于词。然而,你搜索看看吧,《流浪地球》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所以,你如果是一个文青,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没有伦理价值的文青,或者说价值混乱。如果你根本就还没看过这部片子的话,那只能说你太狂妄,太自以为是,如此而已。你说大陆人太赞它了,其实纯粹就科幻片来看,本身就是啊。人们又没说它超越唐诗宋词,超越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你其实是偏见,一种自以为的文青式清高。是的,文青经常会以批评通俗美学为能,此刻的豆瓣上这种人多如牛毛。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