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鄭涵文 發佈日期: 2016.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11:50
回隆誌:

1.
其實我不是很了解隆誌說的第四段,首先政府機關出現嚴重紀律為失,是用以判斷政府部門是否出問題的重要依據,是判斷"質"極其關鍵的一環,所以一方面我有所提及,但也認為一、兩個個案探討體制尚不夠。

其次誤事者為屏東縣食衛科稽查員,根據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組織規程第四條第六款:
六、食品衛生科:掌理食品衛生管理等事項。

你認為檢驗人員和行政人員根本就是兩碼子事情,這句話我想你有點誤會,公法上的行政不是指文書工作,而是行政法下的人員,也就是公務員。

稽查人員屬於衛生檢驗職系。

根據職系說明書:

衛生檢驗職系
本職系之職務,係基於衛生檢驗之知能,對藥品、濫用藥物、醫療器材、化妝品、食品添加物、污染物、重金屬、動物用藥殘留、食品微生物、食品、食品容器、器具、包裝與清潔劑之抽查檢驗及病媒、寄生蟲、病毒、細菌、疫病蟲害、海空港口檢疫與傳染病個案檢體等之檢驗與方法之研訂等,從事計畫、研究、擬議、審核、督導及執行等工作。

因為這個問題比較基本,我先提出來,我想謝開平教授沒有甚麼混用跟誤用的地方。

2.你說的第一段,其細節如何施行我不知道,也沒有做過判斷,所以我只看衛服部自己的說法,衛服部認為人員不足、同時稽查人員流動頻繁,導致訓練及經驗傳承不易。

以下為原文,跟前面PO的一篇差不多,我把省下的字打上來:
"輸入食品安全問題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邊境查驗是為民眾把關安全之第一道關卡。我國輸入食品查驗量逐年上升,自2011年42萬餘批增加至2015年63萬批,上升幅度約50%,2015年檢驗量上看4萬9000批,上升幅度更高達約63%;但我國輸入食品邊境查驗人力僅由42人增加至58人,上升幅度僅38%,人力顯然無法負荷龐大查驗業務"
"正式人力不足情形下,採業務承攬方式,將庶務性事務之協助工作,由非典型人力協助辦理,惟其流動率高,造成專業性不足,且經驗不易傳承等問題。同時受限於輸入食品經費預算缺乏,執行輸入食品之查核及抽驗比率、檢驗項目、通關時效,以及國外源頭工廠之查核強度,均無法有效提升。"
"同時受限於輸入食品今費預算缺乏,執行輸入食品之查核及抽驗比率、檢驗項目、通關時效,以及國外源頭工廠之查核強度,均無法有效提升"

27頁第二段全文:
"食品類別及業者家數眾多、源頭供應來源繁複、違法犯罪手法不斷更新等現況,均顯示食品稽查面向廣乏及其複雜度,僅限於各縣市獨立執行或衛生單位之食品稽查監管制度已不符合目前所需。再者,衛生機關稽查人力編制嚴重不足,依據再者,衛生機關稽查人力編制嚴重不足,依據2005年統計資料顯示,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辦理食品衛生正式人力約512人,並依實際需求進行行政、稽查及檢驗等業務之調整分配,平均每名食品衛生安全人力負責服務約4萬l,000位國民。而食藥署辦理流通稽查業務之正式人力約75人,除食品外,還須負責藥品、化妝品等稽查業務,其工作份量相當繁重,加以我國缺乏專職食品稽查教育,對於食品安全領域之專業素質有待提升,復以稽查人員流動頻繁,導致訓練及經驗傳承不易,衛生機關稽查及栽處工作日益困難,如何徹底解決稽查管理人力不足並全面提升稽查專業量能,成為刻不容緩之課題。"

3.
另外你第二段說的部分,白皮書也在34頁提到,然而第25頁末段:
"再者,衛生自主管理雖然為各國食品管理之基本原則,但從歷年我國業者執行之情況,僅由業者自行衛生管理之效能猶嫌不足,甚或未能落實"
跟你的說法剛好相反。

4.
至於第三段,我個人是沒有提到相關的問題,我不知道你指的是我說的哪一段,還麻煩你告知。
隆誌 發佈日期: 2016.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9:35
涵文

很多時候,統計數據是會騙人的。這裡所謂的騙人,並非真心欺騙,反而是數據解讀造成誤解。裡面將稽查人力去平均全國人數,這種數據就是誤導。請問是否全國的人民都是食品製造商呢?這些稽查人員是要去每個人家裡查核,還是只要查核食品製造商?!統計數據的解讀,必須瞭解設定統計基礎的要件。30萬家食品製造商要查察,你認為要多人才足夠呢?文章裡面,寫千名稽查人員,一人分個300件,這樣就夠了嗎?這還是一半的登錄廠商。所需要的經費,只是五千萬元這麼簡單?!文章裡面沒寫,姑且猜一下,應該是薪資吧!那還有訓練費用呢?這可不是一個阿貓阿狗找來就可以上線工作。而且這還是"家",還不算裡面的"量"。另外,網路上很流行販賣一些達人或平常人自己在家生產的食品,那這種要不要查呢?食品製造商是否要把小吃攤列進去呢?這裡面問題一堆,攤諸世界各國,哪個國家的人力有如此多的呢?

你真的要關心食安相關的法案,去年食安法增列的規定:
上市上櫃食品業者應依風險控管原則自設實驗室
https://goo.gl/i2ji2a
這規定的執行狀況,才是真正的就源管理,可以防範食安問題。從製造商自行管控,再配合稽查。

我在前面的文章裡面,提過檢驗設備是自動化,這部分只要錢砸下去買一千台或一萬台,都可以解決。政府預算有限,把這些風險控管從製造商開始。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製造商,設立相關檢驗實驗室。因為食品製造是一個超大的產業鍊,光是一個葡萄糖,就有好多供應商。這些年的食安問題,大多是原料供應商出狀況,進而影響到品牌商。品牌商收貨的基準,多僅是供應商提供的相關檢驗報告,並無進一步針對該原料檢驗。所以往往供應商出事,一堆大品牌跟著倒大楣。這規定就是逼一定規模以上的食品製造商,設立檢驗實驗室,先行查察。而食用油的問題,除了煉製來源與最終物化性質有辦法控制與鑑定之外,最大的問題出在低價混充高價油品販售。(簡單地說拿大豆油混充橄欖油)這部分,我只能告訴你,無解。連檢驗技術都很難"正確"區分,是否混充其他種油品。不要用這樣就批評技術不好,因為這是技術限制。

另外,如果不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隨便不要批評"質"的問題。這些食品檢驗技術來說,都是法律規範的標準作業程序與技術,這跟在學術機構裡面做研究開發是完全兩碼子事情。即便一個小學畢業生,只要不是文盲,經過訓練都可以上手。數據判讀的部分,則是有相關學經歷的人員判讀,而非操作員。若以設備來說,有機會見識過其他國家的檢驗機構與技術以後,你就會發現台灣是走在很前面的。文章裡面,把所有事情都混在一起講,包含行政人員將公文傳給嫌疑者,完全是徹底模糊化問題。檢驗人員和行政人員根本就是兩碼子事情,由此就要批評"質"方面的差異,這也未免太過頭了吧!
李平 發佈日期: 2016.11.16 發佈時間: 上午 7:47
汉唐归来的博客收錄一篇有關電郵門的文章,文很長,這裡摘錄前面一小段,原文請看
http://blog.sina.com.cn/u/1323880257

一切都从该死的“班加西事件”开始

2012年7月25日,利比亚,一架美军的Chinook(“支奴干”)直升机被一枚Stringer(“毒刺”)导弹撞了下来,之所以说撞,是因为这枚“毒刺”没有被发射者设置好,击中了“支奴干”却没有爆炸。“支奴干”降落到地上,惊魂未定的美国大兵找到了导弹上的序列号,拿回去一查,军方惊掉了下巴。这枚导弹是一批“毒刺”中的一枚,本应由CIA保管在卡塔尔的军事基地,但这批导弹不知为什么失踪了,更不知道为什么落到了恐怖组织手里。

隶属美国国防部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简写为NSA)很快开始调查,同时,FBI也介入了调查,双方都从利比亚的各个服务器上得到了大量情报,情报的结果又一次惊掉了军方和FBI的下巴。

原来,这批严格保管的“毒刺”导弹(可被恐怖分子用于击落民航客机),是“克林顿基金会”安排希拉里的好友Stevens,通过一个叫Marc Turi的私人军火贩子,卖给一个效忠于塔利班的伊斯兰极端组织Ansar al Sharia。

希拉里和奥巴马很快就知道调查的进度,所以在没有取得国会许可的情况下,任命Stevens为美国驻利比亚新大使,排他迅速去到班加西,目的就是要追回剩余的“毒刺”这份要许多人人命的重要证据。

Stevens回到班加西,发现情形不妙,因为“恐怖分子”已经对刚刚成立的美国领事馆形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他立即向顶头上司国务卿希拉里汇报情况,但根本没有回音,在后来的三十天内,Stevens大使共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超过600份的报告,请求增兵加强安保,但都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终于,2012年9月11日晚上十点,大批“恐怖分子”突然进攻美国领事馆,次日凌晨两点突破安保防线,三名海军陆战队成员和Stevens大使殉职,死状惨不忍睹,其间整整八个小时,领事馆方面没有得到近在咫尺的美国军方任何增援行动,而政府方面呢?事后希拉里在调查听证会上说,她当时在睡觉,值班人员没人叫醒她。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恐怖分子”进攻中途,Stevens大使躲进了密室,进攻者没有找到大使,便退走了,但过不久,“恐怖分子”又杀了回来,就像得到了指点一样直接进攻密室,于是,大使就只有挂了。

然而,9月14日,4位美国遇难者遗体被运回美国,奥马巴、希拉里到机场迎接,在离那四名遇难者仅几英尺远的地方,希拉里对死难者的家属们说,前不久在YouTube上播放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激起了利比亚人的愤怒,是那个反伊斯兰的短片害死了你们的亲人,我们一定要严惩那个短片的制作者。为此,《穆斯林的无知》的那个导演真的被美国警方“保护”了一年。

在此,补充一点,网络著名国际政治分析员“东方时事”,在三、四年前就反复强调“班加西事件”的重要性,他甚至把这个事件提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度。

“东方时事”评论员认为,Stevens大使是希拉里代表美国资本利益集团交给欧洲资本利益的投名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美国资本利益集团与欧洲资本利益集团的合流,为美国资本利益集团抛弃美国国家利益、进入欧洲做好准备。有的“东方时事”解读者认为,美国资本集团如果成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起资本的“避难所”,那么,就很可能牺牲美国国家来跟中国、俄罗斯大世界大战,甚至打核战争,等到这三大强国消失以后,国际资本再“走出避难所”,一统天下。

说实话,对于“东方时事”当时的判断,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甚至有人斥之为“跳大神”,但是,2012年9月到年底那几个月,中国、俄罗斯、法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核大国,突然不约而同地纷纷“试射”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尤其是中国更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激情四射”,这实际上就是在警告某方,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避难所”。当今,看到维基解密和各种渠道释放出来的无数惊恐信息,尤其是以色列在也门使用中子弹的“传闻”,我们突然才意识到,我们离核灾难原来是如此之近。

在此,向“东方时事”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5年10月22日,希拉里在国会接受了由共和党主导的调查委员会近11个小时马拉松般的听证会,直面她任国务卿期间最大的“政治失误”。从结果看来,希拉里这关过得漂亮。利比亚班加西事件造成四名美国公民死亡,时任外交系统“一把手”的希拉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该事件也成为牵绊她政治前途的一大阻碍。本次听证会是她澄清此事的关键节点,也是她竞选总统的瞩目一战。

多家媒体大赞她的从容、镇定,CNN称,面对共和党人的尖锐质询,希拉里“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希拉里承认对大使等人的死亡负有责任,并称美国不会在中东事务中缺席,“美国必须是这个危险世界的领导者”。
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正如事后据说是“FBI探员”透露的那样,实际上,当时军方和FBI已经掌握了希拉里“卖国”的罪证,仅凭军方的证据,就可以将希拉里和奥巴马送上法庭,只是当时政府从上到下都在保护希拉里,只盼着她在2016年末登上总统的大位,没人敢去深究“未来总统”的责任,所以,“班加西事件”就这样烟消云散,但这却为后来的“邮件门”埋下了祸根。 然而,有一人表示,坚决不服。

他,就是至今还蛰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正义英雄”——朱利安·阿桑奇。
...
鄭涵文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4:47
另外關於太陽花數據缺失的印象,我苦思甚久,我確信自己沒看過鄭秀玲的懶人包,也沒怎麼上PTT(這句話說得不太確實,我其實常上PTT星海板),自己主動查的資料也確實如當時所言這麼多,我也回頭翻了自己當時聽講的筆記,沒有相關的記載,但我又有這麼強的印象令我極為苦惱。

最後機緣巧合下找回了這篇文章:

兩岸服貿協議真的「利大於弊」?統計的科學檢證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4/04/01/linthunghong/

這篇文章出自於巷仔口社會學,是我訂閱的四十六個網站之一,而且是作為我最常瀏覽的前十一個訂閱網站中的第三位,在王大師的前面,RAINREADER的後面,在RAINREADER轉移更新的主要網站後,我也對訂閱網站的關注也降低了非常多,但2014年我基本上不會看漏前十個網站中的更新文章。

既然好不容易找到了,我也附上給大家做個參考。
鄭涵文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3:52
回隆誌:

關於食安的問題你的說法與我個人所知的部分差距實在有點大,我翻了一下校內的資源,不過很無奈的是,法律界對食安的討論多半只有個案,很少談及制度面,除了品質月刊 2015年1月 台灣食用油風暴史,認識食品安全 在結尾第2項建議地方與中央政府檢驗人員質與量必須增加,且並沒有除此之外的闡釋外,基本上找不到對於食安檢驗人數質量的資料。

此外可能比較相關的則是謝開平教授,黑心油事件之公務員刑責,有提及食藥署公布使用問題油品商家後,發現商家資料有誤。
食衛科稽查員將稽查公文傳真給頂新的兩則個案,但是用於論證食安人員總體素質不佳,顯然還不夠。

比較從制度面論述的,我找到兩則相關新聞,且根據我們公法教授分享過,一位在食藥署工作的學長,提及稽查的數量高於他們能負荷的程度,我想這兩則新聞的分析有一定的可信度。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997
http://news.e2.com.tw/utf-8/sp2014/158059.htm

另外根據衛服部2016-2020食品安全政策白皮書的論調也跟關鍵評論網的部分相符。

衛服部2016-2020食品安全政策白皮書第17頁,表明有30萬家食品業者完成登錄,如關鍵評論網的資料無誤,那表示目前登記的廠商約有一半。

第24頁末段開始則表明,在邊際稽查人力上,比起進入食品量百分之五十的漲幅,檢驗量百分之六十三的漲幅,人力稽查數量僅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增長,從42人增至58人,並寫有"人力顯然無法負荷龐大檢查業務""正式人力不足情形下...庶務性事務之協助工作由非典型人力...專業性不足且精業不易傳承等問題。""同時受限於輸入食品今費預算缺乏,執行輸入食品之查核及抽驗比率、檢驗項目、通關時效,以及國外源頭工廠之查核強度,均無法有效提升"

27頁第二段"再者,衛生機關稽查人力編制嚴重不足,依據2005年統計資料顯示,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辦理食品衛生正式人力約512人,並依實際需求進行行政、稽查及檢驗等業務之調整分配,平均每名食品衛生安全人力負責服務約4萬l,000位國民。而食藥署辦理流通稽查業務之正式人力約75人,除食品外,還須負責藥品、化妝品等稽查業務,其工作份量相當繁重,加以我國缺乏專職食品稽查教育,對於食品安全領域之專業素質有待提升,復以稽查人員流動頻繁,導致訓練及經驗傳承不易,衛生機關稽查及栽處工作日益困難,如何徹底解決稽查管理人力不足並全面提升稽查專業量能,成為刻不容緩之課題。"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上午 7:31
小姐至今無緣觀看,很難受,不過不急。剛剛不小心點進去聽了主題曲,差點內牛滿麵,朴贊郁和 Jo Yeong-wook 總是很能傷人。音樂和藝術讓你真正明白許多事,東方的心靈畢竟和西方是那麼不一樣,在藝術氣質這一點上,東方還是擁有某種西方所沒有的高度。西方文明也許很講究個人,但藝術卻似乎是比較純綷、比較普世。東方卻是全然個人的,所有的悲歡美醜似乎全凝聚到一個點上了,一個靈魂似乎就承受了整個世界的哀愁和痛苦。當然我說的不只是音樂。

哪一種比較美,我其實也說不上來,但很多時候你聽比如 Hans Zimmer 再聽 Jo Yeong-wook,你就發現後者往往更能更能觸及你的內心深處。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上午 12:51
歌詞翻譯得好不好我無從判斷,但光是看內容,我似乎更能體會這部電影;屬於那個年代的一種輝煌,但這輝煌,也許對任何一個世代都不陌生。每個世代都有他各自的鄉愁,但也許我們所各自懷念的過往美麗時光,其實都屬於同一道河流,同一段光陰。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上午 12:46
阿桑吉的這篇訪談,我根據原翻譯者的稿子,除了改變一些修辭,主要是在人名、國名方面,針對比較適合台灣的通稱做了點更改,請阿遠登在首頁了。

對於這個訪談,我最看重的倒不是有關於希拉蕊那些事實上只是一種 "普通常識" 的犯罪黑資料,而是阿桑吉針對個人問題的回答。當然,你得看影片也許才能看出我所 "看到" 的那樣一種感覺。他的回答本身並沒什麼特別,可當每一個 "不特別" 的句子全部湊起來時卻似乎顯得很特別,很感動。當然,也許這只是我的一種 "自作多情" 的幻想,但我沒法不這麼想,特別是當我接觸他越多,某種感覺似乎就越強烈。所謂物傷其類,也許同類之間往往特別敏感,正如有些文人常說,寂寞的人很容易聞到寂寞的味道。我不是說他寂寞,只是打個比方,我並不想把任何一個特定標籤給套到他身上。

我相信這樣一件事的基本美感:當我把某人看成一個朋友時,我絕不會在他背後去google他,也不會刻意去查他的身世或刻意搜尋他寫了些什麼或做了些什麼。因為朋友就跟家人一樣,沒有人會以這樣一種 "距離" 去看待家人。家人是超越評價的,寫得好做得好當然好,寫得不好或幹過些什麼壞事,也統統都好,無所謂,永遠都是一百分;好壞評價根本派不到家人或朋友的頭上來。不光如此,家人或朋友的神經好像就會跟你的神經連結在一起似的,從此他的悲歡你彷彿也都能感同身受。

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世界觀或個性或身世的某些相似性,我對阿桑吉始終懷有這樣一種感覺,儘管我對他個人生平一無所知,純粹就是憑直覺。如果硬要給他一個評價,我會說,他就像個活生生的 "人",血肉真實。

在政治上,澳洲是美國走狗,而且是特別賣命的一條狗。但對於世界和平最具貢獻的極少數人之二,卻都是澳洲人,一個是阿桑吉,一個就是訪問他的John Pilger。套句台灣用詞,他們倆毫無疑問是澳洲之光,世界之光,但澳洲政府卻視之如寇讎。

我常想成為 "墳頭上的一棵樹 ","用鮮活樹根擁抱著一個在悲傷和歌聲中失落的夢" (R.M.Rilke詩句) ,但卻發現,自己似乎比較像是給送葬隊伍唱輓歌的那個人,生者已逝,一切都已告終,永遠站在隊伍的最後面。因為後面沒有人了,所以特別孤獨。說好聽一點呢,也許就像黑格爾的 "Minerva 女神的貓頭鷹" (Minerva 就是雅典的智慧女神),白日不見蹤影,每當夜暮低垂,萬物已逝,他才緩緩起飛,飛過樹林,飛過荒野,飛向一個彷彿沒有止境的黑夜。他沒法想事情,他只能想 "想" 這回事;世界彷彿跟他無關,他跑到了世界的 "後面" 來,對世界一點用處也沒有,其實連亡靈也安慰不了,倒像個 "把一說成一" 的宣告者,宣告既定的一切。

把一說成一,這算哪門子本事其實我也不知道,但上帝似乎就只給了我這樣一個也許連能力也稱不上的能力。有些事是無法強求的,上帝並沒有給我任何藝術創作的衝動與能力,也沒有給我科技頭腦,反倒派給我一個工作,很像古代衙門裏站在入口處喊著 "威~武~" 的那樣一種角色。至於阿桑吉在這世上,卻是紮紮實實地造福了世人,憑他驚人的天賦才華,以他的青春和自由為代價。將來,一個長遠的未來,倘若人們忘了他,我相信神也會紀念這一切。
楊世主 發佈日期: 2016.11.15 發佈時間: 上午 12:43
這裡有翻譯的歌詞:http://blog.yam.com/nobita/article/169534221

李京契—世紀末之歌

琴身結了蜘蛛網
蜘蛛攀上玄鶴琴
無盡悲傷藍天下
只見著霪雨霏霏

憔悴的玄鶴琴啊
我鍾愛的玄鶴琴
這壞脾氣的街道
始終是如此閃耀

東南風承載枯葉
若慢慢離我而去
月沉入波濤萬傾
也只好怪罪烏鴉

悔恨交加的海啊
我鍾愛的大海啊
心亂如麻的大海
始終是如此閃耀

日暮的青山碧溪
木鐸被搖動之時
回到雙親的身邊
跪下來祈求原諒

鬱鬱寡歡的村子
我鍾愛的村子啊
逐漸漆黑的村子
始終是如此閃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4 發佈時間: 下午 11:51
OH, MY GOD! 天啊!還真的找到了!1932年的歌?謝謝,真是很感激。可惜聽不懂完整歌詞。

接著還會跳出這首主題曲,

https://goo.gl/nOP3fM

也是我的最愛之一,之前已經貼過,再貼一次。

倘若世上沒有音樂,沒有藝術,人生難道只能對著蒼天大海哭泣?
Chingching chain 發佈日期: 2016.11.14 發佈時間: 下午 10:55
不知陳真先生是不是已經找到這首歌。
「想找片中那首 "一萬個悲傷,我的愛,玄鶴琴...青青穹蒼...」

上網問,有位熱心的劉先生7月就回覆我應該是這首,只是我現在才看到留言。

https://goo.gl/GWxhIl
另外找了鋼琴版本
https://goo.gl/q8DwUo
王修亮 發佈日期: 2016.11.13 發佈時間: 下午 11:47
假日是家庭休閒日,母女倆一起閒閒的去踩植物園,看那棵貓頭鷹家庭樹下虎視眈眈的眾多大砲,看滿園殘荷逐漸在時間中紅銷綠減,化入泥濘。
「好多人啊!」
「星期日呀!當然是人把風景都遮掩了,也只好學著視而不見,儘量只看自己想看的。」
幸喜人群來來往往,沒什麼喧嘩,只靜靜的閃過暗影。
微有感於心。
人群在正常的時候,總是溫馴有禮的。
想起這幾日網路上流傳的、為了總統選舉而暴動的影片。

「不知道會鬧到甚麼時候,美國人民居然也會這麼失態,真是出我意料之外,尤其是年輕人。我一直以為即使在比例上來說,任何地區的人難免有少數無知,但歐美的年輕人一直讓我有『平均起來比較』客觀、講理的印象。即使討厭川普,也不會輕易隨著情緒暴動。」
「哪會客觀呀!我從選前看到的都是一面倒在嗆川普!」
我知道她常會去看看鳳凰、騰訊:「我也有看到一些新聞,不過從這次事件,我發現新聞真的隔離生活太遠了,觀察到的事物是被別人選擇的,間接的,再怎樣公正中立的媒體,都不見得能從廣闊的角度帶著我深入觀察。」
「我是直接看他們聊天。」
「咦?怎麼會去到選舉的網站聊啊?」

「那不是政治網站啦!是我參加的一個國際社群網站,以學繪畫和設計的人為主,會把自己的作品放上去分享,談談創作觀念和評論。」
「繪畫網站怎麼會談選舉?」
「沒辦法,從十幾天前就開始被洗版,你記得前一陣子我問你美國選舉的狀況嗎?因為洗版的言語全部一面倒的嗆聲川普,社群裡做出的各種惡搞視屏,或是漫畫、短卡通,也都全是一面倒嘲諷川普。我還想:一個總統選舉怎麼會搞到這樣強烈單方倒?從來沒看過,不是台灣才有的特產嘛!」
對,大約十一月初她和我討論過。
「那時我沒注意,早知道應該讓你給我看看,證實原來大家說的『主流政治正確』現象是真的。我看中文新聞,總是沒有真實感。」
「網路並不是真實,往往會更強烈更誇張,但也的確是真實,因為表示那些想法深深嵌在人內心之中。」

「你都看到些甚麼?」
「大選前後整個網站都充斥著非常輕蔑川普的態度,很多就是用『選川普的都是XXXX』做結語或單一表態,根本沒有任何說理,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會說『川普當選我就去自殺!』,選後就滿滿的『他不是我的總統。』還有很多很多的髒話。」
「這也太強烈!和台灣網民幾乎沒兩樣!」
「他們確實是很強烈的,你平日傳遞給我的訊息,一直都是『歐美的年輕人比較有個性』,『歐美的年輕人比較有理性』,可是我在一些英文社群網站上瀏覽的時候,發現他們大多很不理性,而且大多很沒有獨立個性,少數幾個人引動起一種氣氛,其他人通常就一面倒的跟著哄抬,後來加入的人早就看不到前面起因,但通常也就跟著氣氛,照著主流講下去。他們可合群的很,很少看到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下我無言以對,我以為自己非常「多元觀察」了,非常不受限於台灣主流媒體了,原來我仍然這麼狹隘。
「真對不起,以前我都誤導你了。」
「沒關係啦!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而且我接觸到的社群網站多半偏向藝術群,也不能代表多數的歐美年輕人。」
「妹妹,以後你也去不同性質的網站多看看好不好?這個世界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總會在某些地方息息相關。即使是隱居,我們也不能不知道整個環境在經歷那些事務?有甚麼變化?順便也講給我聽聽,免得我這麼短淺。」

然後我想到另一種擔心:「妹妹,那些說要自殺的孩子們,在選舉後有甚麼表示嗎?」
「我想未必他們會主動去自殺,但是在群體氣氛哄抬之下,人常常會做出可怕的、事先意想不到的行為,就像是現在年輕人流行的『窒息式性愛』,原來是因為愛,但是情緒超越某種強度時,就無法再控制身體動作,成為謀殺。這種沒有理由的自傷或互傷行為,即使不懂英文,你還是可以到搜尋引擎上打出『Fire Challenge』『刀子歌』這些詞,去找到那些影片,看看群體哄抬會引發年輕人哪些行為。」

甚麼時候,這孩子已經成熟到可以和我像朋友一樣,探討人性的幽微與變化!歲月在我對他滿溢的愛與保護中,漸漸蛻化為我也需要他協助的彼此依賴。
這事件深擊我的心,沉浸在巨大的潛思與解構建構之中。

回到家中,真的去搜尋了「Fire Challenge」「刀子歌」,只看主頁面就令我驚嚇得魂不附體,沒有一個視屏我有勇氣去點開。少年時曾經聽聞過「跳火車」的青春玩命瘋狂,但那是極為罕見的特例。這些視屏上的青少年們卻如此繁多,如此喜悅,如此自在。
這完全是我無知的世代,我更無知的是自己的無知!「今天才知道」!
是怎樣的原因,使他們玩起這種遊戲?
是怎樣的原因,使川普當選?

我慶幸自己以傳統教養而成的女兒,仍然能冷靜的觀察、剖析對我來說不可思議、無從想像的社會現象,並且架構得出脈絡。
想到他曾經對我說過的話:「你不要自責,不要以為你自己影響了我的價值觀,或許以前你曾經影響過我,但現在是我自己的選擇。只是我經過各種生活的磨練之後,正巧選擇了與你相類的價值觀!」
現在我相信了!他看到的世界遠比我廣大,看到的黑暗遠比我深沉,能夠在這樣紊亂的環境中,仍然堅持選擇與我相類的價值觀,我仍然只能說:我很慶幸!

「妹妹,我知道自己一直是棵堅強的老樹,除非用暴力砍伐我,我不會讓自己腐朽崩倒。但是,我赫然發現你已經是一棵高聳在岩石上的大樹,撐裂出石縫,向下扎根。你怎麼做到的?」
「有一個媽媽當然是重點。」
她頑皮的回話,我不覺微笑。

「可能是我從小缺乏自信,卻又一直渴望相知相許的友誼吧!因為缺乏,所以習慣於孤獨的觀察,不敢無理的跟隨群體。因為渴望,所以努力去了解自己與他人心底的真誠與黑暗。」

或許,不完美的生命,才能學習到更完美的人生?
用力的伸展與扎根,直上雲霄,直下黃泉吧!今天我體會到自己盡了家庭的責任,也沒有辜負社會的責任,你是我的孩子,你是公民。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3 發佈時間: 上午 1:44
美國選舉表面上雖然結束了,但何時落幕以及如何落幕,仍在未定之天。

至少在過去幾十年來,因為參選者都是 "自己人",不管誰當選,選完就曲終人散,了無聲息。但這回卻很特別,不但曲未終(選舉人團還沒投票,有人蘊釀集體跑票),而且人不散,到處有抗議,而且還鬧獨立。美國各州獨立,這點我倒是十分贊成。不過,這不是我現在要說的。我要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 "美國",怎麼可能輕易就允許一個局外人(川普)來顛覆過去既有的一切既得利益與運作方式?

現在各地的抗議,主要操弄勢力之一就是希拉蕊的強力支持者索羅斯的基金會所豢養的各種 "民主進步" 機構。這個基金會,過去在世界各地以民主自由之名,煽動無數血腥動亂與戰爭,這回卻在美國本土上演民主大戲。

我不喜歡預測未來,但我對於當下種種,基本上還是很清楚的。以為投完票就此天下太平的人,恐怕還不用高興得太早。目前世界局勢之劇烈演變與潛在巨大風險,讓所有人全成為新手而難以預料,因為此一情況前所未見。川普的當選,表面上只是民主遊戲,實質上卻是出乎當權者意料之外、弄假成真的一場革命。被革的一方,豈有可能輕易投降?

川普的當選,意外地拆穿了美國的民衣外衣。我對將來的演變與後果,基本上還是傾向悲觀,只是不知道將會以何種方式發展與收場。川普可以因為巨大民怨而當選,但他憑什麼做出改變?

八年前,歐巴馬剛當選美國總統時,我還頒給他五張獎狀,表揚他之 "反戰"、"反核武" 及反刑求與暗殺等等等,但是,很快地,這五張獎狀全部成為笑柄;他殺得比布希還多,殺人根本就是他的每天例行工作,而且積極發展存心就是要拿來使用的小型核武,罪行罄竹難書。

我在十多年前曾隸屬於一個EMAIL討論群,Chomsky也在上面,記得當時討論群裏頭常有一個話題就是期待歐巴馬有朝一日能當總統。這個討論群的成員基本上都很反戰、反侵略,反對美國一貫的軍事侵略外交政策,因此很多人就把期待放在歐巴馬身上,期待之熱烈,當時有個詞叫 Obamania 足以形容之。這詞的意思就是指的 "瘋狂支持歐巴馬" 的這樣一種現象,就連卡斯楚當年都曾對之懷抱期待與稱讚。可是,很快地,不到幾個月的時間,所有人的美夢全都驚醒,原來這個人比布希還陰狠,血腥程度絲毫不遜色,其過去所言之一切漂亮理想,全部一筆勾銷。

我並非要預言川普將會跟歐巴馬有同樣的變臉。川普當選一事,其所產生的革命效應,遠遠更難預料其發展,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關鍵時刻。世界將何去何從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往後幾年,國與國之間,將會有很大的變化與勢力消長。

底下有一些關於索羅斯與反川普抗爭的資料:

https://goo.gl/aen587

https://goo.gl/8QsCkn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2 發佈時間: 下午 10:54
謝謝你馬上給我一個實例。我幫你翻譯一下,這個阿西說:

"維基解密不是一個可靠的消息來源,因為它無法證實。它很容易被動手腳。而且,很顯然這些人就是要破壞希拉蕊的選情,所以,我要怎麼相信他們所引用的那些沒法證實的資料?"

講一堆,簡單說就是:"這攏係阿共仔ㄟ陰謀啦!"

在台灣民主聖地,這類句型向來非常有效,就像咒語一樣,只要念上幾句,百毒不侵。除了 "阿共仔ㄟ陰謀",還有比方說: "伊中國人欺負咱台灣郎啦"、"吃咱台灣郎夠夠!"、"阿扁無罪,這是政治迫害,阿陸仔欺負咱台灣郎總統啦!"

王爾德說:"腦殘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讓智者啞口無言"。
J.Z. 發佈日期: 2016.11.12 發佈時間: 下午 4:04
剛在個""號稱""理性獨立思考的社團跟個美國人辯了半天, 下面句型基本上就是每當我引用Wikileaks時會得到的回應:

Jeff Schwartz: sorry but Wikileaks isn't a viable source since it cannot be authenticated. It could just as easily have been doctored. They clearly were trying to sabotage her campaign so why would I believe what they cite without evidence of its authenticity?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2 發佈時間: 上午 3:47
(再續)

自然科學者,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科學家們,往往聽起來好像很科學很有理性,但它實際上就跟某些社會科學一樣,建立在歸納 (Inductive reasoning) 與統計上,企圖找出事物的規律或法則。然而,建立在歸納法上的知識,它的理性程度,相較於演繹 (Deductive Reasoning),事實上比迷信好不了多少。若要說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些什麼樣的不同,也許就在於前者 "企圖" 避免個人觀點,但企圖終究也只是一種企圖而已,它所產生的知識究竟是一種 "發明" 或 "發現",倒也很難說。許多時候,看起來似乎比較接近一種發明;在某個重要意義上來說,也許就像創作一幅畫或寫下一首詩那樣。當許多人都認同它的結論時,它就批上了科學的外衣,儼然科學。至於它的所謂科學結論能維持多久,說不準,但任何科學結論終究不是定論。

我對於宣稱與實際全然不對等的理性姿態總是感到很不耐煩;明明沒那麼理性,甚至有點腦殘,但卻講得好像很不得了似的,自然科學 (家) 往往就是這麼一回事,比方說醫學。不過就是一些智能形式很初級的知識,何必一副科學兮兮,彷彿理性不凡。

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就更不用說了。若真要談理性,事實上就是這樣。倘若有人裝模作樣地說什麼維基解密的資料不可信,是什麼陰謀論,那麼,如前所說,他理應連一加一等於二都該感到懷疑才對,因為,在認識世界的方法上,我們沒有比這更高明的理性形式了:一群罪犯,內部幾萬封信,日日夜夜不斷談論著自己的各種犯罪意圖,各種犯罪計劃與犯罪所得,倘若這還叫做 (意味著道聽途說的) 陰謀論,那真的是噁心到爆。不然是要怎樣才叫做客觀理性?拍下希拉蕊數著一卡車以鮮血換來的美金,數鈔票數得笑呵呵,然後對著鏡頭大聲說明自己長年以來如何買賣人命來賺錢?

我常思索洗腦為何如此有效?它的知識論 (epistemology) 究竟為何?譬如在這島上,居然可以洗到連腦都不見了,變成一種神經反射,凡是主流媒體以外的言論,就自動收納到 "陰謀論" 的角落裏,不用當它一回事。基本上,人們相不相信一件事,似乎不是走進 "理性" 這條大腦路徑,而是經口經耳不經腦。它有個基本句型就是:"大家都這麼說"。一個事情,既然 "大家" 都這麼說,那它一定不會有錯。

我常舉1986年桃園機場事件的例子,我有參加,目睹一切。當年,國民黨派鎮暴警察痛毆群眾,然後卻又叫一些警察當場脫下制服,冒充 "暴民",自己破壞警車,而且還對其他警察丟石頭,然後找來一堆當時的主流媒體拍照攝影,整天在電視上反覆播放反政府 "暴民" 的暴力行徑。但事實上,真相卻剛好相反,真相是完完全全和平的群眾被鎮暴部隊一個個打得頭破血流。事件結束後,我回到校園,在圖書館讀書,一群同班同學圍過來挑釁,說我們黨外人士為什麼要打警察?我說,是警察打群眾,不是群眾打警察。我的話一說完,竟然哄堂大笑。同學們說,我怎麼連這麼幼稚可笑的話也說得出來。我很無言,就說,"你們就記住今天的對話吧,有一天,當你們回想起這一天,也許你們就會覺得自己很荒謬。"

我要說的是,為什麼真相可以輕易被朦蔽?為什麼明明白白的事實 (當時自立晚報有報導確實真相) 塞到人們眼前時,人們卻反而嗤之以鼻?為什麼?因為 "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很容易就會相信那些平常如雷貫耳的言論,因為 "大家都這麼說"。"大家" 都說柯文哲好棒!應該投票給他!"大家" 都說馬英九是壞人,我們要唾棄他!"大家" 都說民進黨愛台灣!重民意!我們要力挺它!為什麼?因為 "大家" 都這麼說。重點是,"大家" 是誰?不過就是那些鳥人不是嗎?鳥人以媒體之名,以學者專家之名,每天在耳邊在眼前不斷魔音穿腦。當然,鳥人不會以一隻鳥的形象出現;撒旦難道每次現身頭上都長兩支角,好讓你知道他是撒旦?

這裏頭有著一種加權計分的概念。簡單說就是,一句鳥話或謊話,透過主流媒體及其同路人,包括各路名嘴、名人、名醫、名學者及名專家們,輕易就能大放送,輕易就能塑造假象,成為社會 "共識"。但是,一句紮紮實實毫無疑問的實話或真相,腦殘的人們卻馬上會端出三角眼,對之抱持戒心,並且彼此告誡 "這種道聽途說的偏激言論或陰謀論,不可輕信"。即便真相如鋼鐵一般沉重而紮實,人們還是不會相信,頂多頂多就是半信半疑。

人們會認為你一定是份量不夠,否則你的言論怎麼可能如此冷門?即便有人忍不住相信了真相,他還是會在心裏頭運作一套加減計分的公式。他心裏會想:"就算這些真相是真的,背後一定有著一些苦衷或更多的真相,或是當權者背後一定有著一些更高遠的理想,以致於讓當權者不得不作惡,因此,這個真相本身是不具有任何重要性的,我必須理性,不能輕信。"

不管怎麼樣,人們永遠都可以找到無數為醜陋真相開脫的理由。時下的台灣,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人類對於洗腦所能做到的最高境界。
鄭君 發佈日期: 2016.11.12 發佈時間: 上午 1:38
角色顛倒的不隻大陸,更有美國人自已。

美國4chan網站在本次大選中,主流媒體、社交網被操縱的情況下,罕見揭發希拉里郵件門並深入分析、討論的,可謂是川普當選的大功臣。話說大陸兩大從頭到尾堅定支持川普的網站,知乎不用說,在美國的海外黨獻身說法並在美組建華裔川普後援團組織實際行動--參加川普的集會、在費城租飛機拉川普宣傳長幅、動員周圍人向川普投票並提供便利,而另一個和4chan性質相似的動漫討論網站,有幢川普競選的帖子,今年年初建的,到現在已1588頁47628個回複,裡面則是ID菜園之州的美國白人親身講述美國現在窒息的政治正確氛圍,科普美國政治局勢。

https://goo.gl/s7fAUV

回到正題,這次大選有人在4chan上截取的一個帖子,這貼不了圖我轉下翻譯過來的内容:

政治版的諸君,我突然意識到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

4chan這個網站,以及我們這個政治版,一直以來都是以強行抬扛、反抗社會準則、刷新道德底線和偏離主流倫理為已任,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挑戰主流政治的種種觀念。可是現在,這個網絡上最低劣下流陰暗的角落,卻開始強調人們應該支持家庭價值觀、應該有所信仰、應該有騎士精神、應該尊重傳統、應該為自己的血統感到自豪。

所以說,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道德究竟淪喪到了多麼喪心病狂的地步啊?我們所支持的這些東西,在社會上居然已成了離經叛道的爭議話題。

還是引用道德經里的話: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鄭君 發佈日期: 2016.11.12 發佈時間: 上午 12:48
川普的當選在大陸引起波瀾,黑色幽默,世界顛倒了,

“這個世界真心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微博已發瘋了,一個中國人為新任美國總統說了幾句話就被一群人罵成五毛黨,這也可以當五毛啊!。目前微博上任何懷疑田園女權的一律被批為直男癌男屌特朗普走狗。現在最反美國體制和美國總統的不是土共和軍壇上的網友,而是歐美白左+國内黄左+高等華人。原來贊美美國民主包容多元的都開始罵民粹主義横行,原來說美國霸權主義行為的基本都在喊天降偉人特朗普。一夜之間大家都拿錯劇本了吧?”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1 發佈時間: 下午 5:09
這篇訪談就是我在選前提供的RT那段訪問影片,翻譯得還不錯。因為許多連結每隔一段時間往往就會失效,所以我把它剪下來貼上如下。

我很厭惡這樣一種故做客觀狀裝模作樣的姿態:一些明明白白斬釘截鐵的事實,有些人卻偏要裝出好像自己很理性很客觀的姿態,好像我們應該對這些資料保持戒心似的,或甚至冠上什麼陰謀論的污名,實在噁心到爆炸!如果幾萬封電郵所呈現的不是事實,而是什麼陰謀論,那麼幹它媽的一加一等於二應該也要對之保持戒心了,搞不好是火星人的陰謀,故意要讓我們地球人以為一加一等於二,其實在火星應該是等於五才對。我們應當要客觀理性謹慎戒備,不要輕信陰謀論,要有幹它媽的學術謹慎。

我不是在說你或說誰,而只是在說主流媒體把人洗腦到這樣一種地步:讓人們即便面對鋼鐵一般的事實時,他也會自動對鋼鐵般的事實起疑,進而視為無關緊要無關痛癢或不足採信。

前一陣子不是有個香港的什麼歷史促進會會長的學者兼名嘴來巴勒網留言嗎?罵我們反美反到腦袋壞掉了,說我們的什麼資料是假的,是陰謀論,說我們怎麼會笨到連什麼美軍把人活埋的事也會信。這個什麼會長的,聽起來倒是不壞,只是笨而已,因為他是真的以為我們腦袋壞掉了,因此對我們產生義憤。

但是有些人卻不是笨,而是噁心,虛榮,裝模作樣,就是故意要表現得好像我比你們更有理性更客觀更有學問見識哦,我有獨立思考能力與懷疑精神哦,大家不要輕信陰謀論哦。媽的,維基解密數以千萬計的龐大資料庫如果也叫做陰謀論,那麼這世界上連數學也不該輕易相信了。我對這樣一種人,感到由衷的厭惡與噁心。

我不是說維基解密數以千萬計的檔案文件全部都只能照字面解而且必須一一採信,而是說,這已經是人類在探究社會事務上最高理性等級的一種理性形式了。媽的,難道是要親眼目睹歐巴馬親自開飛機對平民掃機關槍才不算陰謀論?難道是要親眼看到希拉蕊從恐怖份子的金主那邊捧回一卡車鈔票,才叫做理性客觀?是不是我得自己開著太空梭去繞太空軌道才應該採信地球確實不是一個平面而真的是一顆球?

陳真2016.11.11.

========================

阿桑奇:美國大選的秘密世界

《跨時》按:本文譯自美國《Counterpunch》,部分內容以原訪問視頻為準。

朱利安·阿桑奇與約翰·皮爾格對談:
美國大選的秘密世界
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
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
2016年11月4日

張本清譯 吳康雄校
2016年11月10日

朱利安·阿桑奇(來源:Dartmouth Films)

這次訪問在政治難民朱利安·阿桑奇所在的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內攝影,在2016年11月5日廣播。

約翰·皮爾格(下略皮爾格):
在美國大選選戰的這最後幾天,聯邦調查局(FBI)介入調查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朱利安·阿桑奇(下略阿桑奇):
如果你看看聯邦調查局的歷史,它實際上就是美國的政治警察。中央情報局前局長 [大衛·彼得雷烏斯上將(General David Petraeus)]把機密資料交給情婦,因此被聯邦調查局拿下,就是一個示範。幾乎沒有人可以逃出他們的五指山。聯邦調查局一直要讓人們知道,沒有人是可以抵抗他們的。但希拉里卻非常顯眼地抵抗聯邦調查局的調查,讓調查局看起來不夠硬,激怒了局裏面的一些人。

我們發表了大約3萬3千封希拉里擔任國務卿其間發出的電郵。它們來自一批剛好超過6萬封電郵的材料,希拉里自己保存了其中的一半——3萬封電郵,我們就發表了大約一半。

然後,還有我們正在發表的波德斯塔(John Podesta)電郵材料。波德斯塔是希拉里的競選經理,有一條主線貫穿他的這些電郵。那裏有很多關於他們所謂的「給錢入局」(pay-for-play)的事情的記載:讓各國、個人和財團購買同他們接觸的門路。這些電郵,加上希拉里藏匿國務卿任內電郵的問題,造成了聯邦調查局進一步受壓的氛圍。

皮爾格:
克林頓競選團隊說,俄羅斯是這一切的幕後黑手,俄羅斯在操縱大選,同時是維基解密及其電郵材料的來源。

阿桑奇:
克林頓陣營正在成功地投射一種新麥卡錫主義的竭斯底里:俄羅斯要為所有的事情負責。希拉里多次作假,宣稱十七個美國情報機構確定了俄羅斯是我們發表的材料的來源。這是假的,我們要說,俄羅斯政府不是我們的來源。

維基解密發表材料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期間,我們發表了1000萬份文件,數千份單獨的刊物,有幾千個不同的來源,我們從來沒有搞錯一件事。

皮爾格:
那些證實販賣接觸門路,說明希拉里本人如何從中獲得物質和政治利益的電郵,是十分異乎尋常的。我想起了卡塔爾某代表開出了100萬美元的支票,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就同他見了五分鐘的面。

阿桑奇:
還有摩洛哥給的1200萬美元⋯⋯

皮爾格:
對耶,摩洛哥給的1200萬。

阿桑奇:
讓希拉里去參加一場派對。

皮爾格:
對我來說電郵材料揭露最深刻的,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的部分而言,它們展示了希拉里和中東的伊斯蘭國聖戰運動的創立之間的直接聯繫。你可以說說,電郵材料是怎樣的證明了那些應該同伊斯蘭國聖戰份子作戰的人,竟然就是那些幫手製造他們的人。

阿桑奇:
希拉里在2014年年初,就在她離開國務院後不久,發了一封電郵給她的競選經理波德斯塔,明言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政府是伊斯蘭國的金主。我想這是整批材料之中最重要的一封電郵,但或許因為沙特和卡塔爾的資金的參與面很廣,包括了不少的媒體機構,所有嚴肅的分析者,甚至美國政府都提及,或者認為,確實有一些沙特的人物在支持伊斯蘭國——但他們的托辭總是,啊,這只是些不入流的王公貴族,花銷他們自己的石油紅利份額、為所欲為,但政府實際上還是不贊成的。

但那封電郵否定了這種說法。它直接說出,沙特和卡塔爾的政府,是伊斯蘭國的金主。

皮爾格:
沙特、卡塔爾、摩洛哥和巴林,特別是沙特和卡塔爾,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給了這一大筆錢克林頓基金會(Clinton Foundation),就在那個時候,國務院批准,特別向沙特阿拉伯,出賣鉅額軍火。

阿桑奇:
在希拉里之下,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宗的、價值800多億美元的軍火銷售,和沙特阿拉伯成交了。事實上,在她國務卿任內,美國出口軍火的總值翻了一番。

皮爾格:
當然,以上種種的結論就是,創立那個稱為伊斯蘭國的臭名昭著的恐怖主義團體的金主,正正就是捐獻給克林頓基金會的同一批人。

阿桑奇:
是的。

皮爾格:
這太神奇了。

阿桑奇:
希拉里只是一個人。我其實覺得希拉里這個人是挺可憐的,因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被自己的野心活活吃掉的人,被折磨到發病的地步,權慾薰心到昏厥的地步。她代表了一整個人際和國際網絡。問題是,希拉里在這個龐大網絡的角色是什麼?她是處於中心的一個嵌齒。周圍有不同的齒輪在運轉:像高盛般的大銀行、華爾街的主要成分,情報機關,國務院中人和沙特人等等。

她是把這些不同的齒輪聯繫起來的核心部件。她是「這一切」的圓滑的核心代表,「這一切」或多或少就是目前在美國掌權的成分。我們可以叫它做建制,或者是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共識。我們發表的其中一封比較重要的波德斯塔電郵,說明了奧巴馬內閣的組成過程,還有一半閣員由花旗銀行某代表提名的事實。這是十分讓人驚嘆的。

皮爾格:
花旗銀行是不是提供了一份名單?⋯⋯

阿桑奇:
是的。

皮爾格:
⋯⋯這些人成為了大半個奧巴馬內閣。

阿桑奇:
是的。

皮爾格:
所以華爾街決定什麼人進入美國總統的內閣?

阿桑奇:
如果你當年有密切觀察奧巴馬的選戰,你可以看到它最後和銀行利益是走得很近的。它和石油利益不是走得很近,但和銀行利益就是的。

所以,我相信,不了解沙特阿拉伯,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希拉里的外交政策的。她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皮爾格:
為什麼她這麼公開地熱烈慶祝利比亞的毀滅?你可以說說這些電郵告訴我們,那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利比亞是今天敘利亞很多動亂的來源,利比亞差不多是希拉里的個人侵略戰爭。關於這個問題,電郵材料告訴了我們什麼?

阿桑奇:
利比亞戰爭,與其說是別的什麼人的戰爭,是希拉里的戰爭。巴拉克·奧巴馬原本是反對的。這場戰爭是誰推動的?是希拉里。她的電郵自始至終都為這個事實提供了文證。她派她最喜歡的代理人悉尼·布魯門撒爾(Sidney Blumenthal)參與其事。在我們發表的3萬3千封希拉里電郵之中,1700多封的唯一題材,就是利比亞。侵略的原因不是利比亞有廉價石油。希拉里相信幹掉卡扎菲、推翻利比亞國家,是她可以用來為總統大選助選的政績。

2011年年末,一份為希拉里製作的,稱為《利比亞嘀嗒》(Libya Tick Tock)的內部文件出台。這是一份按年月順序的敘述,說明希拉里是毀滅利比亞國家的核心人物。這在利比亞國內,造成了約4萬人的死亡,聖戰分子、伊斯蘭國走了進去,引致了歐洲的難民、移民危機。

除了人們逃離利比亞之外,軍火流動也在非洲其它國家造成不穩,但是,利比亞國家本身已經失去控制出入境人員的能力。利比亞面對地中海,曾經是非洲這個瓶子的軟木塞。因為利比亞曾經維護了地中海的秩序,此前逃離非洲的經濟、內戰和各種問題的人們,並沒有進入歐洲。在2011年年初,卡扎菲毫不隱諱的這樣說:「這些歐洲人轟炸利比亞、企圖毀滅利比亞,以為自己在幹什麼?沒有利比亞,洪水般的非洲移民和聖戰分子將會走進歐洲。」事情確實就是這樣發生了。

皮爾格:
人們有這樣的質疑,他們說「維基解密在幹什麼?」,「他們是要把特朗普送進白宮嗎?」

阿桑奇:
我的答案是,他們是不會讓特朗普當選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他得罪了美國所有的建制機關。特朗普沒有任何建制機關的支持,或者說除了福音派之外,假如你可以把他們當作一個建制機關的話。但是銀行、情報機關、軍火公司、外資大財團⋯⋯全都團結一致支持希拉里。連媒體也是這樣,媒體老闆們,甚至記者們都支持希拉里。

皮爾格:
有人指控維基解密和俄國人串通。有些人說「好吧,為什麼維基解密不會調查和發表關於俄羅斯的電郵?」

阿桑奇:
我們已經發表了80萬份同俄羅斯有關的各種文件,當中大部分是批判性的。有大量書籍引用我們發表的這些材料,當中大部分也是批判性的。有好幾宗官司,都有引用我們的這些文件:聲稱在俄羅斯遭到政治迫害的難民資格申請人,引用我們的文件作證。

皮爾格:
你本人對於美國大選有沒有立場?希拉里、特朗普兩個之中,你會不會想選誰?

阿桑奇:
讓我們談談特朗普。他在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思維裏面,代表了什麼?他代表了美國的白人人渣(white trash),就是希拉里宣佈是「可鄙的和沒救的」那種人。這意思就是,從建制或所謂有教養的大都市優雅視角去看,特朗普代表的是紅脖子(red necks)大老粗的那種人,一群化外之民。因為特朗普十分明顯地——通過他的言行,還有出席他的選舉集會的那種人——代表了並不屬於有教養的中產階級上層的那些人,所以產生了一種不要同這些人扯上任何關係的恐懼。是這樣的一種社會恐懼:任何人被指控有可能在幫助特朗普,包括批評希拉里,階級身分就會降格。如果我們看看中產階級是怎樣的獲取經濟和社會權力,這種現象是很容易理解的。

皮爾格:
我想談談厄瓜多爾,給予你難民身分,在這裏、它的駐倫敦大使館之中,給予你政治庇護的小國。為了十分明顯的,不想被視為干預美國大選的原因,厄瓜多爾現在切斷了我們在做訪問的這個地方、就是大使館的互聯網。你可以說說他們為什麼會採取這種行動,還有評價一下厄瓜多爾對你的支持?

阿桑奇:
讓我們回到四年前。因為美國引渡的官司,我在大使館這裏向厄瓜多爾申請庇護,一個月之後,我的申請獲得批准。從那個時候開始,大使館就一直被英國警察包圍。這場警察行動還算挺貴的,一年多前,英國政府承認已經花了1260多萬英鎊。他們動用了便衣警察,還有各種各樣的機械監控攝像機——就是這樣,在倫敦的中心,在1600萬人人口的厄瓜多爾和英國,還有在旁助陣的美國之間,正在發生一場頗嚴重的衝突。厄瓜多爾給我政治庇護,是勇敢和有原則的做法。現在是美國大選,厄瓜多爾選舉會在下年2月舉行,因為我們發表的真確材料,白宮正在感到政治壓力。

維基解密沒有在厄瓜多爾治下——無論是在大使館還是厄瓜多爾本土——發表材料。我們在法國、德國、荷蘭還有其它的一些國家發表材料。所以現在企圖通過我的難民身分,向維基解密施壓的做法,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們這樣做是要拿下一家出版機構,阻止我們出版涉及美國人民和其他人們的重大利益的,關於這場選舉的材料。

皮爾格:
告訴我們,你如果走出大使館,會發生什麼事。

阿桑奇:
我會立即被英國警察逮捕,然後被立即引渡到美國或瑞典。在瑞典,我沒有被正式起訴,我之前已經被[斯德哥爾摩高級檢察官夏娃·芬尼(Eva Finne)]消除嫌疑。我們不肯定將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們知道瑞典政府拒絕評論他們會不會把我引渡去美國。我們知道,起碼從2000年開始,瑞典答應了美國100%的引渡要求。也就是說,在過去15年來,美國要瑞典引渡的每一個人,都被引渡了。瑞典政府拒絕擔保我不會被引渡到美國。

皮爾格:
人們經常問我,你是怎樣應對你現在所處的孤立狀況的。

阿桑奇:
就這樣說吧。人類最好的特質之一,是他們能夠適應環境。人類最壞的特質之一,是他們能夠適應環境。人們適應環境,開始容忍虐待,適應自己參與虐待,適應逆境,然後繼續下去。我現在的情況,老實說,我是有點被關起來了——對我來說,大使館這裏就是世界⋯⋯我看到的就只有這個地方。

皮爾格:
這是一個沒有陽光的世界,不是嗎?

阿桑奇:
這是一個沒有陽光的世界,但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陽光了,我忘記了它是怎樣的了。

皮爾格:
嗯。

阿桑奇:
所以,沒錯,你會適應。真正刺激到我的一件事,是我的年輕的孩子們,他們也在適應。他們在適應沒有父親。這是一種十分難受的適應,是他們從來沒有要過的東西。

皮爾格:
你擔心他們嗎?

阿桑奇:
是的,我擔心他們。我也擔心他們的母親。

皮爾格:
有些人會說「好的,為什麼你不乾脆來個了斷,走出大使館,讓自己被引渡去瑞典?」

阿桑奇:
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是評估過這整件事的。他們花了18個月進行正式的、對抗性的訴訟程序。我和聯合國,同瑞典和英國抗辯。誰有道理呢?聯合國的結論是,我正在受到任意拘留的不法待遇、我的自由被剝奪,在我身上發生的這些事情,都不在英國和瑞典所必須遵守的法律框架之內,是非法的濫權事件。這是聯合國在正式提出「這裏在發生什麼?你們的法律辯解在哪裏?阿桑奇認為你們應該承認他的庇護權。」

現在,瑞典正式答覆聯合國說「不,我們不會」[接受聯合國的裁決]。也就是說,他們保留引渡我的權利。

對於媒體配合西方建制的論述,沒有把這個情況的事實公開報導,我感到是十分神奇的。沒錯,這就是說,西方有政治犯,是一個事實。不只是我,還有另外一批人。西方是有政治犯的。當然,沒有一個國家會認為,它以政治原因拘留或監禁的那些人,應該被稱做政治犯。在中國,他們不會稱呼他們做政治犯,在阿塞拜疆也不會這樣做,在美國、英國或者瑞典,它們都不會這樣做。對它們來說,要承認自己有政治犯,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現在瑞典的這個案件,我從來沒有被正式起訴,我之前還已經被消除嫌疑、宣告無罪,涉案的女性本人說警察杜撰了罪名,聯合國正式宣佈了整件事是非法的,厄瓜多爾國家調查後,也裁定給我庇護。這些都是事實,但他們的宣傳是怎樣的呢?

皮爾格:
是的,他們在宣傳別的東西。

阿桑奇:
他們的宣傳就是假裝,不斷地假裝我被起訴犯罪,絕口不提我之前已經被消除嫌疑,絕口不提涉案女性本身已經表明,罪名是警察杜撰的。

他們的宣傳就是要迴避這個事實:聯合國正式裁定發生在我身上的整件事情是非法的。他們絕口不提,厄瓜多爾根據它的正式程序,對我的問題作出了正式的裁決:我確實正在被美國迫害。

訪問全文完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11.11 發佈時間: 下午 4:13
(續)

專業上的事,專家才有辦法談,但眾人之事眾人皆可談,這時候,專家跟眾人的發言地位基本上是一樣的。

經常有人批評Chomsky說他在語言學專業之外的著作沒有學術價值,嘲諷他沒有資格寫一堆美國的外交政策或中東問題。這種批評,純粹就是腦殘胡扯,那就好像說我們不能談論政治一樣,因為我們不是政治系學者;那我們也不夠格談論任何社會上的犯罪行為了,難道你是犯罪學家?

依此邏輯,你連“人”也不能談了,因為你又不是醫生,難道你懂得神經學與人腦生化運作及相關內分泌傳導?你也不該養小孩了,因為你不懂幼兒發展生理學,甚至你連話也不能說了,難道你懂得語言學或語言哲學?難道你是維根斯坦專家?你當然連買菜找錢都沒資格了,難道你跟我一樣,研究過羅素的 “數學原理” 巨著?你懂得數學與邏輯的基礎嗎?

這樣一種專業論,實在有夠腦殘的,但是一堆不知道是太蠢還是太虛榮的阿西,甚至可以說這島上幾乎所有人卻吃這一套。你看,市面上一大堆這種由主流媒體吹捧出來的名嘴學者,鳥人一般,整天講一些沒頭沒腦的屁話鳥話,要不就是吊書袋、裝模作樣論述些內容空洞智障的低能作文。每天鳥話鳥文一出,媒體便報導個不停,封聖封神,群眾緊緊追隨,每天看這些鳥神又講了些什麼讓他熱血沸騰的鳥話。

也許你會說,“哦~原來我跟你的發言地位必然一樣。”我倒也無此意,我還不致於這麼阿西。雖說眾人之事眾人皆可談,但是,難道你會以為我們家隔壁那些整天議論時政的民主聖地模範國民的言論與思想內涵,應該和比方說Chomsky 的發言相提並論?

即便是事關眾人之事的通俗言論,仍然還是有內涵高低之別,甚且相去千里。但是,這樣一種高低落差卻與專業地位無關,而是跟發言者本身的思考能力與文化水平比較有關;同時更是跟他的人格品行及生活經歷有關。

比方說,你若問我台灣明星歌星,我十之八九不認識,我到現在還不確定究竟誰是蔡依玲以及她究竟長什麼樣,並不是因為我很笨,而是我不是真的很關心。這方面的問題恐怕得問我的鄰居那些歐巴桑可能會比較清楚,要不就是問問大學生。

不過,你若是問我有關世界各國藝術電影導演的事,我肯定有能力寫上幾本書。為什麼?因為我關注這些人與事少說也有四十年,而且深深跟自己的生命連結。

有些知識是透過高度專業的學習而來,有些則是透過生活與生命。我常對那些黑白不分任人煽動進而搖旗吶喊的政治白癡感到很無奈很不解,你既然這麼熱愛政治,怎麼不進入政治圈子,好好近距離去接觸你所推崇與仰慕乃至為之熱血沸騰的人與事,看看若干時日之後,你是否還真的相信那樣一些鳥人鳥話。

當然,不管是專業知識或生活知識,你都不可能樣樣精通。難道我們就只能當啞巴了嗎?當然也不是。這時候我們還是可以發言,但我們的發言得依據各種所謂證詞(testimony), 比方說我得依據阿桑吉的維基解密,或是依據比方說RT, 比方說WSWS, 比方說John Pilger 的各種調查報告,比方說一些國際機構的報告。

所謂證詞,簡單說就是我不可能有能力針對所有世上議題或學問做第一手研究,更不可能去參與世上每一個社會的每一個事件,但我可以透過旁人的研究或生活經驗來形成自己的判斷。

這時候,證詞的可信度就很重要,你總該有一點基本的判斷力,判斷誰是鳥人鳥語,誰是真正的參與者,誰言語可信,人品正直,誰滿口謊言詭詐,居心不良,誰的言語內涵充份,言行一致,誰腦殘貧乏空洞,只是表態邀功圖個功名……等等等。你要有基本的能力做出判斷,判斷什麼樣的證詞可信以及有無意義,而不是永遠只是被主流媒體牽著鼻子走,整天追逐鳥人名嘴學者們的低能無恥言行或謊言,或是裝模作樣低能論述個不停,好像要理解眾人之事有多麼深奧艱難似的。

在一個正常社會中,這些廢話根本完全不需要講。但在一個低能而虛榮而且充滿詭詐造作與政治操弄的社會中,這些極其簡單卻極其重要的常識卻必須一講再講講個千百次。當然,我知道就算是講幾萬遍也不可能有用。改變髮型很容易,改變頭髮底下的東西卻很難,幾乎是不可能。你看,上帝國也喊了兩千年了,連個影子也沒看到,世界依舊豺狼當道。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