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喪屍控 655樓 2014-04-26 19:52:06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施樂會,他們是有專業募捐人員的,跟業務員差不多,可以提成壹部分。但是施樂會就我看到的,還算比較不黑心。
、私募的還有涼山壹波,可以這麽說,大涼山養活了壹大批慈善吸血鬼。
我就兒希那波的時間段,認識了壹留學姑娘,她捐了壹個愛馬仕的包給病孩。後來因此搶嬰事件宣布停止捐款,被人追殺到北美圈了。
兒希在國內好幾個皮包基金,因為那次搞太大被扒皮,被工信部給拋棄了,換了個河......
-----------------------------
是啊,比民間私募更能獲得巨額利益的民間公募基金開了頭,李連傑雖然不是第壹個,卻是最大規模最普遍公募的壹個,而監管根本跟不上,這就是壹塊吸引逐利貪婪者的原始樂園。
我跟妳這麽說吧,改革開放89以後國外基金就已經進來了,在我國已經20年了。我說的那個兒希,我查了下,他們賣孩子只是公布的數字就是8000了,壹個孩子3萬美元。他們是產業鏈,病孩子接受公眾捐款可以提成管理費,有合作醫院去忽悠妳移植器官。把錢糊弄到賬號裏面不給妳用,然後他們弄了壹大波孤兒院的病殘兒童,利用治病得錢,最後他們再賣掉,賣掉的時候通過旅行社他們還能掙壹大筆。當年大家找過他們的國外分支報表,有獻金給專門從事反華的機構。
還有壹點,他們有傳銷底下教會。民政部包括當時的壹個前國家領導官員都掛名在他們名下。
這壹大波私人基金,都是通過黑紅會起來的,無壹例外。黑紅會誰得利最大?那就是這些私人基金。後來他們胃口太大,有的迫害死人(連現役軍人都迫害過)
我還可以告訴妳他們能量非常大,我知道好幾個人都是ccav臺有關系的,迫害死人命,還上過東方時空給他們洗白。
還有個免費午餐,網上當初赤裸裸的號召所有記者壹起找國家課間餐的麻煩,號召要搞到國家課間餐,把課間餐的錢交給他們做,公然造謠過好多次醜聞,包括制造假新聞,網上炒作輿論等等。有的沒有得逞,有的得逞了,我知道的壹個犧牲者就是某山村,僅僅因為S…支教誌願者造謠說不給孩子吃飯,造輿論,弄得當地的教師失業了好幾個。
這些人與其說做慈善,不如說造孽。
得利的是慈善圈,跟多年前國有資產流失那壹套差不多,搞死了紅會,然後大家把錢捐給不靠譜的那些畜生騙子。其實這些畜生騙子,多半就是水軍炒作起家,坑蒙拐騙起家。我就見過壹次免費午餐的鄧飛威脅過別的質疑的慈善業者,妳私募違法妳知道不,妳要是不質疑我,我負責給妳找個地方掛靠。
呵呵,基金最低條件就是註冊基金200萬。
我還見過壹個更搞笑的,有個小基金成立壹心想做點實事,找了企業負責管理費,壹大波慈善圈畜生跑去罵人家,說他們不提成是壞了行規。
這事的本質就是,打死了國企,大家壹起來分錢。用以前的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肥了自己的腰包。
對了再說壹件好笑的事情,免費午餐的工作人員某次裝逼曬報表,結果給人員漲工資壹次漲好幾百,被大家質疑,也怪他們蠢,自爆了其中有個誌願者是單身離異婦女還在養孩子,所以給她算成工作人員發工資。
我苦笑了很久,妳信自己養不活的人會做慈善?誌願者就是不收錢,自負食宿,在中國,誌願者是拿著人家捐款大吃大喝高薪,還不容質疑的壹群大神。
還有現在慈善夜早就是慈善樂園了,壹基金這些大股東不僅投資壹基金。薛蠻子搞得免費午餐,兒童大病醫保背後都是有這些人在投資。當然,他們的名號是理事等等。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基金可以用於投資,受益用於維持,但是這錢以慈善名義集資之後,怎麽用是可以不必對公眾交代的。
我壹直說嫣然還很不錯,做事挺多,收錢也是收富人的錢,不騙老百姓的錢。結果屢次被當靶子惡整,我壹直陰暗的覺得應該是慈善圈整他們。
很多慈善業背後都是生意,就兒童大病醫保,商業保險銀行跟體檢醫療機構就是投資人。
這麽說吧,紅會是民政部自己搞臭的,搞臭了,他們才能把錢撈到自己手裏。不信大家查查,青基會啥時候起來的。他名下的哪個基金是幹凈的。
慈善圈子,只有畜生跟畜生不如之分。
作者:有心未央 時間:2014-04-26 13:40:27
看了許多人對此事的評論,我實在忍不住了。
因為,太多的人,根本沒有抓住的壹個關鍵點。
那就是,財富或金錢的控制模式。
財富或金錢,並不是壹定要到妳口袋才行,並不是壹定到貪汙到自已口袋才行。
妳只要控制住錢財,並對此錢財有支配權與使用權,就可以了。這是壹個控制財富與收斂財富的模式。
同時,這個模式,太能迷惑大部分人了。 絕大部分人,都下意識的以為,錢財到了自已口袋,才能得到好處。
所以,李連傑也是從這壹方面進行辯解的。 他說這點錢,不夠他們分的。 高層次的財富控制模式,還會象普通老百姓那樣,錢到自已口袋才算嗎?
這種財富斂聚模式有什麽好?
第壹,參予者及控制者獲得了道德加分。行走江湖,這些人有道德盔甲防身,在社會輿論上簡值就是先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隨便各類社會捐款增加,基金的壯大,財富斂聚會越來越多。三百億了呢?夠不夠分了呢?分錢是小農思想,用這三百億,可以控制的事太多了,通過各種關聯交易。妳說以後有錢了,開個銀行我都信。
第三,這錢是別人捐的,名與利都讓控制人占了。財富也讓管理團隊控制了。這種好事,壹般人搶著幹都輪不到。
第四,絕大部分機構是很可會被收買的。包括審計機構及媒體。媒體拿錢幹活,早就不是新聞了。 各類洗白與抹黑文章。沒拿錢,妳信嗎?審計機構,拿錢幹臟活。也不是奇談。非專業人士是看不懂那些帳的。
第五,更別說存在洗錢,套利,及各種金融獲利方法了。
模式,這事的關鍵是模式。這才是重點。這是壹種新的控制與掌管財富的模式。
明白了嗎?
別再說貪汙了。 那種檔次太低了,人家不屑幹。
高級人精,玩的是,即要占住道德高點,又要占住利益高點的便宜事。
鄭君
發佈日期: 2016.10.29
發佈時間:
下午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