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唐文昭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4:53
甄欣
曾经有一天家父问我有何好片可看?
我说:你要看悲剧,还是喜剧,还是生活剧?
他说:悲剧吧
然后我给他看了基本关于媒体的内幕以及【自由记者】拍的关于中东现状的纪录片
家父看完只说一句话:“如果我是伊拉克或者阿富汗人,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永远不会,而且他们似乎正在这么干,并且有把仇恨传承下去的倾向。”
这个是我反对中国走霸道路线的主要原因,也是我所说的“美国霸道”
杨阳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4:42
甄欣,

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体并不是对立的,“中国人摆脱贫困”也不会“害的美国人过非洲人的生活”,强调的人类利益体,并不代表要承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剥夺,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和遵守一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

比如在公共场所相互谦让,先来后到排队或者给小孩和老人让座的习惯,有利于所有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东西称为道德,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用现代人的立场与思维去评价历史人物是不合适的,历史人物只能放在历史中去评价,岳飞历史意义在于保家卫国,如此就够了。

如果都用对立的思维的去思考问题,只会加速人类社会的灭亡,特别是现代社会,武器的杀伤力那么大,“相互谦让”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国家之间。

当然这种谦让并不是无底线的,会有一定的规则,以有利于本国与地区人的利益为前提。面对强盗自然需要反击。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3:42
我个人是非常讨厌政治和斗争的,非常厌恶官僚和统治阶级
我作为传说的红三代,却连共青团都没入过,因为我拒绝写申请书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政治和斗争无处不在,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我只能躲着,但并不能否认他的必要

我从小生活的环境,都一帆风顺,从未缺衣少食,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人生活艰苦

我可以不奋斗,当闲云野鹤,也能衣食无忧

可是这个国家还有大量穷苦百姓,渴望着国家的强大,为他们带来更多资源

如果你们游历欧美累了,可以去非洲看看,去印度看看,去中国的贫困山区看看

然后再来评论我的天下无敌

如果中国人摆脱贫困要害的美国人过非洲人的生活,那我只能说抱歉,你可以更努力一些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3:22
唐文昭

也许天下无敌这个词让大家觉得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啊
中国几千年来,也天下无敌很多次,后来也被别人无敌了很多次
过去我们的天下就是东亚这一块,不知道世界有多大而已

现在科技发达了,世界变小了,所以美国人天下无敌后管全世界的事
这并不是美国比中国有野心,只是视野更大了

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天下无敌,顶多算能自保
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干预他国内政,不结盟
这就是废话,你想干预也没能力啊,别人不来干预我们就烧高香了
所以干脆摆个高姿态出来

想要平衡只是幻想,平衡终会被打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美国现在的地位,别说他出什么问题,哪怕只是不能一家独大了,他的经济链,资源链就会崩溃

你去跟美国人说我们一起瓜分世界如何?人家能答应吗?
因为对美国来说,不能一家独大,就是平衡的破坏,美国就面临衰退

我只希望火星开发计划能够进度快点,如果在中美利益冲突达到白热化之前,我们能够成功开发火星,那么我们这辈子可能不会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

说好听的话谁不会,我也会,但那时逃避现实
普通老百姓可以逃避,说我们不想要战争
作为国家领袖不能,因为你不想要战争,战争就往往想要你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民主只能短时间起作用,长久必然失败
因为他的前提太难了
他居然要求所有老百姓都能认清政治的险恶
至少要做到我不喜欢政治,但是我懂政治,我知道谁是好领袖
这太难了,短短几十年的和平,就会让人民忘记战争
唐文昭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2:56
我发现 我用错标点符号了
真是该死
陈真,
我关注巴勒两年有余,文采太差一直无法插话
我个人的理解“宗教”=“意识形态”
这两者的套路都挺类似的:树立权威--提倡自律或者为善或者某种价值观--经过各种机缘巧合--达成社会共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向传统靠拢。
曾经有个人姓毛,他有本红宝书,然后来了场“文化大革命”。
所以外人说“儒”是宗教,我基本认同,因为套路一样,只是权威人士的特点有那么点差异,不过看了毛的红宝书之后,发现这点差异无关紧要。
中国经过两位“伟人”的一系列操作已经完全放弃了“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今天的国人一味的追求物质,而忽视了人文建设。【一个破坏了传统,一个破坏了意识形态建设并将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习近平在教材中要放入“大量”儒家的文章以及关于“传统”的文章等等诸多手段无非就是想亡羊补牢,希望接下来几代人能够重新将前人放弃的传统文化重新拿起来,并以其为豪。
再说个残酷的现实吧:
“非理性崇洋媚外”这是我加拿大姑姑2004年对国人的评价,曾经的人“崇洋媚外”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品质逐渐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比如陈真所言:恶霸老美。诸多人却视而不见,依然视其为人类的标杆,民主的灯塔,谁会认为一个没事儿就炸别人家房子的老美是好人?!而且居然现在还公然要求他国总理下台?真把地球当成自己家的了!【比慈溪还厉害】
再来说说现实中存在的正能量吧:
随着“公知”等等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的话语空间逐渐被年轻人挤压,【大部分时候这群公知都是在吹嘘别国美好如天堂,自家悲惨如地狱,当然是非理性吹捧,比如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影响自由贸易】可以看得出,新一代的大陆年轻人已经开始反思这种非理性状态了,并且他们越来越自信了【自信这事儿其实还是老共干了不少长脸的事导致的,比如航母什么的】
所以我个人对祖国的未来依然抱有期待,因为我看到了年轻人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挑战西方的“话语权威”
按照某张性人士所言:中国人,你应该自信点!

然后对于少侠甄欣,你所言的“天下无敌”那么一说,我不想表达评论,因为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就如你说“基督教”50年灭亡一般....【虽然我都不知道依据在哪】
但是如果说“天下无敌”后,中国有可能走“美国”的老路...那么...还是和老美相互制约吧【久战必衰】
顺便...不要“双标”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2:05
岳飞真的是活该被玩死
与人为善,赔点钱就好了嘛,何必打生打死,非要直捣黄龙
真是个战争贩子
不杀他,这样的宋朝还不如让金灭了算了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2:00
陈真先生,

没想到您对天下无敌如此反感

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推翻满清,不就是因为他打不过别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吗?

那些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宁可被监禁,也要回祖国研究核弹的科学家,不就是为了中国不受美国的战争威胁吗?

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数千年来的无数英雄烈士,不就是为了不被敌人消灭吗

难道这个世界战乱了几千年,突然就和平了?您是故意看不到伊拉克叙利亚的战争?

我们之所以有和平,是因为我们有了让敌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近似天下无敌,这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不觉得可耻

相反,我们依然只能自保,还没有做到天下无敌,所以东海,南海,台湾,甚至连缅甸越南菲律宾都可以仗着美国大兵的支持,欺负我们,而我们只能抗议。

照您说的我们只要与人为善,不用天下无敌,那别人为何要莫名其妙的把资源给我们,让我们过好日子,非洲和印度还有很多饿肚子的人呢。

再说您说的家庭无敌,我确实是家庭无敌的,难道您不是吗?我家里并没有人想要我死,也没有人想要我过的不好,所以没有敌人啊,所以我们的家庭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有什么错误码?

如果家族内部不能团结,就不能维持共同利益,那么迟早分解成多个小利益体。

不管别人喜不喜欢,我们就是要成为天下无敌的国家,只有实力对等,才能公平交往。

另外,我没有替十几亿中国人做选择,我只是说出了我生活的环境中,周围中国人的实际情况,至少我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您在大陆生活了多久?可以不经调查的否定我的判断呢?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1:04
陈真先生,

难道我写简体字您看不太懂?

我所说的天下无敌并不是要吞并世界,美国天下无敌没人反对吧,但是美国统治世界了吗

我所说的无神论也不是不允许宗教,相反一神论才真的不允许其他宗教,而且中国自古就没有被宗教统治过,即使佛教道教也一直是被皇帝利用愚民的手段而已。

天下无敌是实力,统治世界是野心

看来您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利益共同体,可能是因为您长期漂泊,所以感受不深

你可以关爱另一个人,前提是他不打算伤害你,或他没有伤害你的能力
同理,一个国家也可以关爱全世界,前提是这个世界没有其他国家有能力伤害他
显然想要中国崩溃的国家很多,这是事实,不用论证

您想要与世无争,但是中国不可能与世无争
中国人口是美国4倍,如果不考虑其他国家的资源变化
每个中国人每天多吃一个馒头,每个美国人就要少吃4个
多吃一个不会怎样,少吃4个是会饿死的
所以在没有新的科技革命,新的资源重新分配(战争),或者新的威胁(也许外星人)出现前,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不可能成为利益共同体,都只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再说宗教,请不要说什么儒教道教,这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侮辱,你不会吧古希腊哲学称为宗教吧?
圣经可兰经都只是些事迹和语录,其实和毛的红宝书没啥区别
道德经,儒家经典可是哲学思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消亡

中国不需要宗教,全世界也不再需要,事实上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西方信仰基督教的也在逐年减少,所以基督教也相对越来越温和。
要知道几百年前,基督教可不比伊斯兰教温和,什么十字军,教派清洗,烧魔女,杀异端,都没少干
为啥近代温和了?因为西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人民觉醒了,宗教的力量消弱了。没有统治力,当然就温和了,这跟达赖被赶出西藏后变得温和是一个道理。

但是中国是对宗教最包容的国家,因为我们不信,所以随便别人信不信。一个无神论的国家才是最包容宗教的国家。并不是你想的那么邪恶。我既可以有一个基督教的朋友,也可以同时有一个伊斯兰朋友,我们只要讨论世俗的东西就好了。
所以我们允许任何宗教,也尊重任何宗教,但是我们并不算是信仰宗教的国家,即使古代的佛教,到了中国也变了样,更像一种文化习俗而不是宗教信仰了。

我可以和您打个赌,基督教50年内就会消亡,只成为一种文化纪念。
如果我们还可以活那么久的话。

至于台湾人民这么喜欢西方宗教,那真是忘记自己祖先是不信鬼神的了。
台湾人民怎么想真的不重要,亲中我们欢迎同胞回归祖国,反中也不差这2千万逆子。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实力,只要一直维持台海为中国内部矛盾,也就是台湾不独立建国

那么我们只要等到中国在亚洲有战胜美国的实力时,台湾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当然我希望我能早日看到这一天,毕竟长期军备竞赛也不是什么好事
梁裕康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上午 10:45
陳大哥,

如果隱喻的特性是語言的本質與世界之間始終存在一個無法跨越的距離,那我大概可以理解所說的這些。如你之前所說,要跨過這個距離需要一種跳躍(leap)。

但你提到 Davidson 的部分,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疑問。你說:

這樣一種有關隱喻的傳統宣稱,爭議點在於當我們藉由 A 來描述 B 時,有人質疑 (例如 Donald Davidson) 說,哪來什麼B,根本沒有 B 的存在,世上並沒有所謂 ""隱喻式的意義"" (Metaphorical Meaning);當我們說出 A (比方說""今天是個黃色的星期四""),我們並沒有傳達出任何有效的意義,如果你從中感受到 ""什麼"",那個 ""什麼"" 只是你的想像,A 本身事實上並不具有任何認知意義。

就語言本身來說,我同意「根本沒有 B 的存在」,所以我大概可以明白你所舉的病患的例子。但是在一場對話當中,當我說出 A 的時候,我自己應該(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藉由這個 A 來指涉某個特定的 B(跟你的例子裡的你自己不太一樣)。然而語言中不存在任何能夠「保證」我的對話者能夠知道我要指涉的這個 B 的成分,因此溝通常會失敗。但是如果是這樣,成功的溝通難道全然是一種偶然(contingent)的結果?我印象中 Davidson 的確提過類似的例子,比方說二個語言完全不通的人仍然能夠理解彼此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理解難道是出於某種神秘的力量?Language game可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但也無法「保證」可以成功理解。

如果是這樣的話,人跟人之間真的是要靠緣分了。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上午 10:03
人生来具有维护自身利益的生物本领,那种“爭先恐後”就是那种生物本领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并不是孤立的,维护社会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维护个人利益。

从“爭先恐後”到“相互谦让”的过程需要社会氛围和意识形态的引导,当然也和社会物质的多寡有关。

上世纪50年代大陆出生的老一辈普遍比年轻一代在物质上要“自私”一些,这是由于当初物质匮乏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思维。

我想“爭先恐後”到“相互谦让”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吧!

我感觉华人社会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比如说,中国人普遍来说比较重视家庭或家族观念,这个观念让“个人利益”这个意识形态上升到家族这个小团体,从古到今,这种家族和传承的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直到今天,在中国大陆的广大农村地区,老人没有社保还能保持基本稳定,家庭养老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家族成员产生困难的时候,会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自愿帮助。

当很多人在推崇西方“职业经理人”制度或者企业家裸捐的时候,我对“家族企业”是持正面立场的,这里面有一种传承的力量与思维,这种传承思维更具长远性,当然这种传承
在现代社会也面临很大的局限,特别是独生子女时代,大大弱化了这种传承。

大陆人与台湾人在智力和文化上接近,我之所以不赞成现阶段大陆采取类似台湾的全面""民主"
唐文昭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上午 8:53
陈真:
我关注巴勒两年有余,文采太差一直无法插话
我个人的理解“宗教”=“意识形态”
这两者的套路都挺类似的:树立权威--提倡自律或者为善或者某种价值观--经过各种机缘巧合--达成社会共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向传统靠拢。
曾经有个人姓毛,他有本红宝书,然后来了场“文化大革命”。
所以外人说“儒”是宗教,我基本认同,因为套路一样,只是权威人士的特点有那么点差异,不过看了毛的红宝书之后,发现这点差异无关紧要。
中国经过两位“伟人”的一系列操作已经完全放弃了“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今天的国人一味的追求物质,而忽视了人文建设。【一个破坏了传统,一个破坏了意识形态建设并将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习近平在教材中要放入“大量”儒家的文章以及关于“传统”的文章等等诸多手段无非就是想亡羊补牢,希望接下来几代人能够重新将前人放弃的传统文化重新拿起来,并以其为豪。
再说个残酷的现实吧:
“非理性崇洋媚外”这是我加拿大姑姑2004年对国人的评价,曾经的人“崇洋媚外”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品质,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品质逐渐走向了非理性的道路,比如陈真所言:恶霸老美。诸多人却视而不见,依然视其为人类的标杆,民主的灯塔,谁会认为一个没事儿就炸别人家房子的老美是好人?!而且居然现在还公然要求他国总理下台?真把地球当成自己家的了!【比慈溪还厉害】
再来说说现实中存在的正能量吧:
随着“公知”等等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的话语空间逐渐被年轻人挤压,【大部分时候这群公知都是在吹嘘别国美好如天堂,自家悲惨如地狱,当然是非理性吹捧,比如鸦片战争是因为林则徐影响自由贸易】可以看得出,新一代的大陆年轻人已经开始反思这种非理性状态了,并且他们越来越自信了【自信这事儿其实还是老共干了不少长脸的事导致的,比如航母什么的】
所以我个人对祖国的未来依然抱有期待,因为我看到了年轻人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挑战西方的“话语权威”
按照某张性人士所言:中国人,你应该自信点!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上午 4:19
每次去大陸,讚嘆所謂物質文明發展及各種先人遺跡的同時,看到生活方方面面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爭先恐後及自私自利不守規矩,總覺得實在難以置信。當然,我講的是北京、上海等等一些大城市。人口多,也許難免。但是,許多時候似乎並不是人口太多所能解釋,而是一般人好像根本完全不考慮他人的死活,也不考慮眾人的利益,完全只想著自己。台灣當然也差不多,華人民族性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邪。

大陸一講起所謂進步,全是講經濟,講物質發展,講科技成就,但是,文明卻不是根據這些東西來評價。

底下有兩段影片,我想,甘地說得很對,他說:""一個民族的素質,可以從他對待動物的態度來判斷。"" 在爭奪所謂 ""天下無敵"" 的過程中,不知道對於動物該怎麼看待牠們?無關緊要、無關大局的一種東西?

https://m.youtube.com/watch?v=wETwt6_looE

https://m.youtube.com/watch?v=NoWE5Q0jQjY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6.17 發佈時間: 上午 3:26
甄欣

真難想像,怎麼會有人能夠替十幾億人直接論斷他需要或不需要宗教。請問這是憑什麼樣的一種觀察呢?

還有,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一定要搞到自己 ""天下無敵"",然後他才會願意 ""考慮全球利益"",如果這是一種合理的想法,那不就意味著每個國家都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死活,除非他變成 ""天下無敵""?那不就意味著所有國家永遠根本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死活,因為即便當你已經天下無敵時,別人還是會盡一切力量來把你消滅,使自己變成天下無敵,那不就意味著我們永遠在一種純粹只考慮自身利益而不惜傷害別人的相殘鬥爭處境中?事實上,這也就是美國的一種典型思維,我是 ""天下無敵"",所以我的利益必須超越所有人,當中國或俄國逐漸茁壯而威脅到我的 ""天下無敵"" 的地位時,我就必須想辦法在他們能夠成功取代我的天下無敵的地位時,趕緊把他們都消滅了。

美國的行為雖然就是如此,但好歹在口頭上他當然不會承認他就是這樣惡搞。真難想像,居然有人會歌頌這樣一種思維。

假若一個公司或一個社會好了,假若有個人,他的一切作為就是要想辦法要消滅別人,使自己成為全公司或全社會無敵,但他卻又說,一旦我成為全公司或全社會無敵之後,我就會開始來考慮公司或社會的利益。這種鬼話不會太荒唐嗎?

一個地球就像一個家,它的整體利益就是其所有成員的利益;怎麼會有個家,其中每個家庭成員都想要讓自己成為 ""全家無敵"" 之後,才願意來考慮 ""全家的利益""?

全球的利益之確保,不需要來自什麼外星人的威脅之後才能被考慮,就好像許多工廠為了自己的利益之極大化,不惜減少成本,傷害整個環境;但他卻說,一旦他的工廠成為全球無敵之後,他才會願意考慮全球利益;或者說,除非有外星工廠出現,威脅整個地球的工廠,否則我沒必要考慮全球的利益,這樣合理嗎?

當這樣一種思想或行為被認同,你想,這個地球還能住人嗎?肯定是像現在這樣,每天都在打仗,每天到處侵略殺人,為的就是鞏固這個 ""天下無敵"" 的地位。

還好,我想你的想法在大陸應該不具任何代表性,要不然,這樣一種祖國,還不如讓美國趕緊把它消滅算了,因為,與其讓另一個 ""天下無敵"" 的恐怖帝國重新把血腥之路從頭再走一遍,不如就讓現有的這個 ""天下無敵"" 繼續天下無敵好了。

假若你的這些想法在大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別說台獨看了之後會更堅定他原有的立場,就連統派我看也會開始立場動搖。比方說,假若有個人在台灣說,""宗教不適合台灣"",我想,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不是腦袋壞掉了。要是這樣一個人擁有著某種足以傷人的權勢,那大家還能活嗎?台灣應該不會有一個人願意接受這樣一種生活,就連中華統一促進黨之類,我看也會退避三舍。就連共產黨也不敢這樣講話,它一方面管制宗教活動的同時,仍然還是得嘗試著某種漸進式的開放,而不會直接幫十幾億人決定說你們不需要宗教,這豈不是自以為比上帝及各路神明還更偉大了。

我覺得,一個人不斷提出各種論斷與宣稱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重要的是,講明他這些宣稱或論斷究竟如何可能成立?以及在一些什麼樣的基礎或理由上成立?
甄欣 發佈日期: 2016.06.16 發佈時間: 下午 2:48
杨阳,

是的,你说的没错,利益共同体本来就是变化的,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民族,宗教,甚至地球

只是在现在阶段,国家任然是最普遍的最大利益共同体(宗教不适合中国)

在不同级别的利益共同体下,是自下而上的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各人吃饱喝足,就要考虑家人,家族和睦就要考虑区域,区域繁荣就会考虑国家,国家强盛,就会考虑地区,天下无敌了,自然就考虑全球了

但是目前来说,即使美国也没有办法脱离国家这个利益体

除非我们真的发现外星文明

就好像在国际比赛中,当没有中国队参加的时候,我们会为日本队加油
这就是国家这个利益体不受伤害时,我们就会考虑更大的黄种人利益体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6.16 發佈時間: 下午 2:42
裕康,

隱喻意味著以一種隱而不宣的曖昧方式,藉著 A 來描述 B。

我們會說話,於是用語言把腦子裏的思想表達出來,但它終究也只是一種表達,而不是一種複製式的重現。我們的腦子裏並非充塞著 ""一個個彷彿鋼鐵般的固定思想"",更不是裝滿了 ""一個個的句子"",而是一團無從名狀的 ""東西"",包括各種感覺。在這個意義上,你可以說語言帶有一種揮 之不去的隱喻特性。即便是 ""我等一下要去吃麵"" 這樣一句淺白語句,同樣的一句話 (A),隨著 ""上下文"" 及語言外在環境的不同與時空不同或表達方式的不同,意義也大不同;究竟它具體指涉了一些 ""什麼"" (B),連當事人也不可能確實掌握,更不用說精確呈現。

說起來,我們不但是詩人、畫家,我們還是音樂家呢,因為這樣一種描繪 ""真實"" (reality) 的方式,十足具有音樂性。我們得從話語的字裏行間及弦內弦外,感受它豐富的意涵。維根斯坦曾經說,同樣一句話,帶有感情地說出,跟你不帶感情地訴說,兩者彷彿有著截然不同的鈴聲。當然,AI跟 AI ""講話"",比方說我的電腦傳達一個指令給我的印表機,也許就不會如此詩情畫意。

這是比較強烈的普遍宣稱。若是比較溫和的說法是:我們藉著 A 來描述 B,但是,這個描述方式一旦脫離了常軌便失去了意義,於是我們說它是一種隱喻。

比方說,用類似維根斯坦的例子來說,""今天是個黃色的星期四""。這話什麼意思?星期幾難道還會有顏色嗎?真是胡說八道,不知所云。但在不知所云中,我們也許感受到了某種隱而不宣的東西,但說不上來,只能心領神會或任憑感受。

這樣一種有關隱喻的傳統宣稱,爭議點在於當我們藉由 A 來描述 B 時,有人質疑 (例如 Donald Davidson) 說,哪來什麼B,根本沒有 B 的存在,世上並沒有所謂 ""隱喻式的意義"" (Metaphorical Meaning);當我們說出 A (比方說""今天是個黃色的星期四""),我們並沒有傳達出任何有效的意義,如果你從中感受到 ""什麼"",那個 ""什麼"" 只是你的想像,A 本身事實上並不具有任何認知意義。

我比較能認同這個說法,而比較不能認同所謂從 ""無意義"" 之中彷彿又找到了一種 ""嶄新的意義""。當然,我也不認為這樣一種 Davidson 式的 ""無意義就是無意義"" 的宣稱僅僅存在於某些句子裏頭。

「1+1=2」不管是做為一種數學式子或一般語言,並不會使得它的意義更加精確。至於這式子本身的真假值,跟隱喻與否,扯不上關係;隱喻並非對於真假值的一種反叛。你若把「1+1=2」印在 T-SHIRT上,應該不會有人認為它僅僅宣稱了一種數學程式。即便是做為一種數學語句,如我前文所說,數學恰恰是一種隱喻的典範,它隱而不宣地,沉默地,展現了事物某種難以言喻的抽象特質。我想,一隻小鳥吃完一顆蘋果之後,知道要趕緊再去吃另一顆,但牠應該不會懂得 「1+1=2」這樣一種表達式,不管它是一種數學式子或一般語言。

人們常引用維根斯坦那句名言:""獅子如果會說話,我們也不可能知道牠在說什麼。"" 即便獅子說:""嗨,你好!"" 字正腔圓,國語講得跟我一樣標準,我們也無從理解 ""嗨,你好!"" 這句由獅子口中說出的中文究竟何意。這意味著,意義並非來自句子本身,更來自一種生活方式 (用維根斯坦的詞就是 language game) 或整體生命形式 (form of life)。

如果你能同意這一點,大概就沒有理由反對語言揮之不去的隱喻特性,因為它終究不是一種彷彿在兩個具體事物 (A 和 B) 之間直線般的具體連結;不管你如何企圖追求清楚與精確這兩個被許多像羅素那樣的哲學家所膜拜的表達元素,永遠還是會有種種鬼魂一般的意義與無意義,瀰漫飄浮在這樣一種 A 和 B 的對應過程與連結之中,甚至擴散到 B 以外,而使得 B根本無從存在。

我敢說,我隨手都能寫出一首含有「1+1=2」這個式子的詩。這應該一點也不困難,而且,說不定在各位閱讀我的數學詩而感到一頭霧水的過程中,也許有人會被我的詩所感動也說不定;說不定我挑起了他內心某個難以言喻的連結,於是,A 不光是連結到某個特定的 B, 事實上,因其隱喻本質,事實上它可以把意義的觸角連結到無限寬廣。

胡適說,傳記文學是一種文學。這話其實也幾乎等同於 ""歷史是一種文學""。他似乎是在感嘆,寫作者往往文采不佳,把文學給當成呈堂證供來理解或闡釋了。我甚至可以說,寫歷史其實就是寫小說;這倒不是說我們在歷史材料裏頭做假;隱喻與否,與表面對錯無關,而只是說其 ""語言本質"" 與 ""真實"" (reality) 之間的關係,猶如曲譜音符之於某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二十年前,我剛學會用電腦打字時,寫下的第一句話是高達的電影 ""狂人皮埃洛"" 結尾的一段旁白:

""找到了
永恆
太陽
溶進海裏""

看著自己用電腦打出的這些話,心裏著實澎湃激昂。可是,太陽怎麼會溶進海裏?太沒有科學常識了,那叫做夕陽好不好。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段 ""沒有意義"" 的旁白竟擄獲了我的心。要是有人問我為何要在海外十年寒窗,他若真的想聽真心話,那麼,這段旁白就是我的心聲。

今天是藍色的星期四,我得出門搭車了,匆匆就說這樣。當然,有關隱喻,我講的只是我的想法,無關對錯。旁人要怎麼理解語言是他的自由。奇怪的是,這樣一些討論有什麼重要?是不是吃飽太閒?當然不是。它雖無關對錯,卻事關美醜,一個人之所以會以這樣的方式而不是以那樣的方式看世界,也許是因為他渴望世界如其所 ""視"",他希望,人們理解世界就如同理解生命一樣,如此寬廣;他希望人們用那樣的一種眼光,看待生命。這樣一種寬廣,對於有口難言飽受誤解的異類來說,特別重要。
梁裕康 發佈日期: 2016.06.16 發佈時間: 上午 11:13
陳大哥,

我沒想到自己的簡短問題,竟引出您如此詳盡的說明。有點不好意思,投資報酬率太高了。

我原始的疑問比較接近您所指出的:「當它必然為真時,憑什麼說它是一種隱喻?」。至於「憑什麼說數學也是一種建構之物?」,我倒比較沒問題。中醫跟西醫都是醫學理論,但是內容完全不同,二者間甚至無法「翻譯」。但我不會因此認為中醫就不是醫學,充其量只能說中醫是比較差勁的醫學理論。

然而回到第一個問題,我原始想知道的是,畢卡索的畫跟「1+1=2」在某個(或者說絕對的)意義底下都是隱喻,可是至少在我們所熟悉的用法下,畢卡索的畫能被各式各樣的方式體會或解讀,但「1+1=2」卻只能是「一加一於二」。如果有人說「1+1=2」代表一種文學表達的方式,大概我們只會覺得不知所云。我的意思是說,即便所有語句都是隱喻,但是程度上似乎存有很大的差異。我經常跟學生提到,學術論文之所以枯燥,很大的原因就在論文讓你自我詮釋的空間(相對於詩)小了很多。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越來越多的問題,但願不是越來越蠢的問題。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6.16 發佈時間: 上午 10:49
杨阳

完全認同。

這其實只是一些再簡單也不過的道理;並非說統一之結論是必然的,而是說,當一個人不管主張統或獨的時候,難道他不也應該是基於這樣一種良善的理性原則來進行思考?

而且,支持某種結論,並不意味著支持該結論底下的一切卑劣作為。

我深信,中國的強大與穩定發展,將對現有的由美國單邊主導、四處征戰擄掠與顛覆的血腥軍事外交現況,產生一種制衡力量,對於全球和平具有極大貢獻。

假若統一是這樣:""因為中國人最重要,而統一對我們中國人是有利的,台獨對你們台灣人當然也最有利,只要是人,誰不想要獨立自由啊,但是,為了我們中國人的利益,所以你們台灣人當然就是要犧牲獨立自由(來當我們中國人的奴隸嗎?)"",假若統獨是這樣一種奇怪透頂的思維,那還真的是遠超乎我的理解力。

那還不如說,我們家的利益最重要,只要是人,誰不想獨立自由啊 (此獨立居然能等同於一種獨立自由?),我們家宣布從全世界獨立出來好了。我要是看上了某位鄰居不錯的生活環境,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基於 ""我們家最重要"" 的原則,把鄰居給統一變成我家的一部份。真難想像會有人這樣思考事情。

當然,美國就是這樣一種思維,凡事都是以美國利益為唯一考量,即便對旁人極度有害,為了美國利益,照樣用武力貫徹到底。如果我們相信這一套,那根本沒什麼好講的了,凡事就是靠武力解決,只要拳頭夠大,誰就能捍衛他自身的利益,凌駕在所有其他人的利益之上。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像現在這種局面,美帝夥同其它西方強權,到處侵略,到處殺人,到處佔領掠奪他人資源,到處培植傀儡政權,以便把所謂最為優先且唯一優先的美國人利益推展到極致。

有一個詞,經常用來形容美國這樣一種心態,叫做American Exceptionalism (美國例外主義)。簡單說就是:我不需要遵守跟你們一樣的原則行事,我是例外的,因為我是如此特別,我是如此獨特,我的利益自然必須凌駕於所有人的利益之上。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的 ""動物農莊"" 大家讀過吧,動物革命成功,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豬卻認為自己應該 ""比所有動物更平等"",原文是這麼說的:

""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我上個月在翻譯一篇 Chomsky的文章,標題很長,就叫做: ""讀過喬治歐威爾的人,對於美國之所作所為應該不陌生"",那是一篇採訪稿,很短,理應一下子幾十分鐘就能翻譯完,但我翻譯幾段便一直擱著,因為多少覺得一種挫折。美國就像個巨大的怪獸,橫行無阻,誰能擋得了牠?比拳頭,論軍事,十個中國恐怕也不是美國的對手,至少目前看來似乎是這樣。

假若,中國也是抱著這樣一種例外主義,認為自己的利益優先於其他人,比其他人 ""更平等"",那麼,我們何必反美?一個獨大的美國怪獸跟一個獨大的中國怪獸,難道會有什麼不同。
杨阳 發佈日期: 2016.06.16 發佈時間: 上午 9:27
如果是以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作为出发点去对待中共的话,我认为一味地诋毁和一味地推崇都是不合适的,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我们应该对其保持警惕并随时准备和其中的谬误做斗争,
使其能够始终维护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用中共自己的话说,是使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一味地诋毁意味着消灭,除非你有更好的东西去维护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否则我就会鄙视和反对。
一味地推崇意味着忽视谬误,有病不治,与维护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不符。

台湾的问题也类似,认识什么样的政策和道路有利于台湾这个“利益共同体”很重要。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这么紧密,很多时候,国家“利益共同体”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需要把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国家“利益共同体”综合起来
思考和评判。


台湾这个“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不是对立的,作为主张统一的我来说,我希望把台湾纳入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同时我个人也认为这有利于台湾这个“利益共同体”。
杨阳 發佈日期: 2016.06.15 發佈時間: 下午 10:08
甄欣,
你所说的“利益共同体”,个人感觉确实有合理之处;就好比人吃猪肉,自然很少有人会为猪做“公平辩护”。
这个“利益共同体”可大,可小;
大的话可以把地球上人作为这个“利益共同体”,陳真引用的「因為我成為法國人只是一種偶然,但我做為一個人卻是必然。」这个观点,显然是以人作为这个“利益共同体”来思考。
更大一些的话,包括某些动物保护主义者,可能把地球上的生物作为了一种“利益共同体”。

小的话,这个“利益共同体”,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党派甚至一个人。

不同的“利益共同体”概念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作为,比如博爱,比如自私。

现代社会人类在智力上接近,交往更为便捷,我更喜欢以人作为这个“利益共同体”去评判与思考,当然适当地偏向个人,家庭,国家是会有的;
但是在大的问题上以人类作为这个“利益共同体”去评判与思考更合适一些。

以中共作为一个的革命的党来为中共辩护,我是不赞同的;

中共是一个群体,时代不同,人员构成不同,所产生的行为也会不同,大的方面,40多年前也产生过“文革”那样的龌龊事,小的方面就数不胜数,
各种局部的荒唐和欺压是有很多的。

大的方面,我对中共这30年的作为,是基本认同的;但是中共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党,其构成复杂,不可能100%的机构或成员能以中国这个“利益共同体”作为
出发点,所以其内部也会有黑暗,也会有自私,甚至在某些时候在自私与黑暗会占据很大的位置。


大陆人与台湾人,智力与文化都接近,台湾社会发生的一些现象,大陆也有可能发生。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6.15 發佈時間: 下午 9:00
甄欣,

你沒惡意,但我仍得提醒,這個留言板跟一般華人網路世界不一樣,咱們是拜神明的,拜哪個神呢?拜 ""每個個別人事物"" 這個神。違反天條之貼文,都會刪除。

簡單說,討論事情只能討論一種想法或概念,拜託別扯到 “我” 或扯到任何一個非公眾人物的身上來。更何況你根本不知道 ""我"" 是誰,怎麼連這樣也能憑空做出那麼多針對我個人的論斷?

若要講 ""我"",我跟你說,別光說是狗,就連人也一樣,我做到的狀況是:我拒絕了所有的利益與權位、所有的名聲與榮耀及各種所謂榮華富貴,卻硬是選擇了一條極度痛苦的自毀道路;不但自毀,而且家破人亡,所有跟我親近的家人,全都因為我的抉擇而付出一生血淚代價乃至生命。我知道我講這些,沒幾個人會信,因為這違反一般人的所謂人性,但信不信是別人家的事,我無法左右,只求這一生快快過去,免除這一切痛苦與誤解。

我並不是唱高調的人,更不是一個窩囊到會想在網路上耍嘴皮講空話的人。我跟你說,我配得上我講的每一句話。我再跟你說,當我講 ""一"" 時,我很可能已經做了 ""一百"";要不是有這個 ""一百"",我沒有臉講出 ""一""。

十幾年前,應該差不多就是我寫出 ""一封告別信"" 的那個時候,就像捅了綠營的什麼馬蜂窩一樣,每天甚至數以百計的 email,謾罵,羞辱,抹黑,造謠,而且甚至公然為之,就跟文革批鬥完全沒兩樣。比方說,同時有幾十個或幾百個收件人,在信裏頭說我是國民黨臥底黨外的特務,說我是台奸,同時還捏造了各種完全無中生有的謠言,四處散發。我記得其中有一個,好像是住在嘉義,開什麼台灣書店,賣一些帶有所謂台灣本土意識之類的書籍吧我猜 (前些年,我在立報上還看過一篇報導,就是在介紹這個所謂熱愛台灣文化的愛台急先鋒),他當時在寄給一堆人的 email 裏頭對我進行人格謀殺。

我之所以會看到那封信是因為有人傳給我看。我要說的是,我看到裏頭有個當時同樣也是留英的女學生,我當時並不認識她,至今也沒見過面,但我記得她在 email 裏頭反駁說,陳真不是那種人。她說,陳真是一個當中共打來,會跳出來替大家擋子彈的人。

我會不會替人家擋子彈我不知道,但我在上大學之前的那個暑假,因為替一位跟我不認識的窮學生打抱不平,挨了黑白兩道三槍 (白道是一個已過世、橫跨藍綠的政治大老),其中一槍打中脖子,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事實上,當子彈打來,我一定趕快溜,不過,我還是很感謝這位與我從未謀面的留學生,感謝她自己跳出來幫我擋了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抹黑 ""子彈""。

我要跟你說的是,三十幾年來,我捨棄一切塞到眼前來的各種權力地位與所謂榮華富貴,硬是往地獄走了好幾回,心裏在乎的是什麼呢?我說的地獄不是耍嘴皮式的形容詞,而是家破人亡的,會砍頭的,小命不保的。我怎麼會是你說的那樣一種沒出息的蒼白窩囊廢呢?我怎麼可能會蠢到腦子裏會去裝著那樣一些什麼立場如如何之類的低能想法呢?

我還可以跟你說,假若有一天,我身邊再無任何需要我掛心的親人時,我不會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絲眷戀。這樣一個人,你想他心裏頭會懷抱著一些什麼樣的想法?我不是要問你,更不是要叫大家來討論我。我只是要請你別再扯到 ""我"" 身上來。

還有,我從來都不討厭台獨,我只討厭不管來自哪個陣營卑鄙無恥傷害異己的下三濫手段。另外,我也不相信當代的這些什麼民主自由,你看我像個很愚蠢很低能的人嗎?

總之,請別再扯到 ""我"" 身上來。

至於其它,我也不想多做討論了,算我怕了。不是怕你,而是怕麻煩,因為,講出一句傻話或犯下一個思想錯誤很容易,但要讓說傻話的人理解傻話傻在哪卻很難,往往必須千百倍以上的長篇大論。這跟醫學一樣,害個病很容易,少穿件衣服就感冒肺炎了,太容易了,誰不會呢?但要理解、研究與說明肺炎或感冒的種種生理生化病理藥理等問題,卻得寫上好幾本書才講得清楚。

大概就是這樣。口氣不好,無意冒犯,請見諒。但仍得請所有人務必切記天條。在這一點上,我是六親不認的。要不然,若是老往對方身上扯,那麼,將沒有人能愉快地講話;因為不可能有人能談論某個事實上你根本不認識也無從認識的人;難道有人有可能做到把 ""自己"" 一生的一切作為和所有心思全部寫下讓大家看到,以便大家能客觀地討論?

所以,請大家記住,請學習討論想法,而不要涉及對方這個 ""人"",不要用你自己胡亂猜測的想法去猜測別人的心靈。別人也沒有義務、同時也不可能做到讓自己成為一種討論對象。

陳真

============
甄欣 | 2016.06.15 13:06 | #

陈真先生,

我爱我们家的狗,如果邻居家的狗没有和我们家的狗有利与冲突,那我也爱他们家的狗。

如果我们两家的狗,必须有一个饿死,我希望是邻居家的

这就是立场,利益共同体。

立场无处不在,您之所以没有感受到,是因为您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上

事实上我的生活也是一帆风顺,从未感觉过立场的威胁,但是我可以认识到它的存在。

我想在您所说的普世价值,人人为善,社会和谐,自由民主的社会,应该不会采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吧?

您之所以讨厌台独,还不是因为您心中有大中华思想?

如果您是非洲人,您还会厌恶台独吗?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