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麥田,我的診所叫麥田,我的帳號也叫麥田,我就住在麥田裏,我在麥田裏終日無聲地思索,我的一切都跟麥田有關,我常想起 ""麥田捕手"" 裏那個同樣也屬於我的渴望:
""最後,我打定主意遠走高飛,我不再回家了,我也不會再去任何學校。我決定...攔一輛車,一輛接著一輛,幾天後我就會來到西部某個地方。那裏陽光明媚,十分美麗;那地方不會有人認識我,我可以隨便找個工作做。我並不在乎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反正只要沒有人認識我而我也不認識任何人就行。我打算到了那兒之後就假裝又聾又啞,這樣我就不需要再跟人們講一些毫無意義的蠢話了。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覺得無聊而對我失去興趣,心想,這只是一個又聾又啞的可憐蟲。這樣的話,我的下半輩子就不需要再跟人講話了。我會用自己賺來的錢,在靠近森林的地方蓋一棟小屋,終生就住在裏面...假若將來有了孩子,我們會把他藏起來,然後買很多書給他看,教他自己怎麼讀,怎麼寫...""
--J.D. Salinger
http://goo.gl/TH3LV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9HlOnOqMs
死刑執行檢察官:鄭捷最後眼神…很柔和
聯合新聞網作者記者張宏業、賴佩璇╱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5月12日
「我看著他問話,他也一直看著我,眼神不像以前那樣凶殘,反而看起來很柔和。」負責執行鄭捷死刑的台灣高檢署檢察官錢漢良昨天說,鄭捷得知自己生命將走到盡頭卻很平靜,完全沒有害怕緊張感覺,如此平靜的死刑犯,是他執行八名死囚來所首見。
錢漢良說,他對鄭捷進行八分鐘人別訊問,這段期間他都直視鄭問話,鄭不僅有問必答,雙眼也直視他,一點沒有死刑犯不敢正視檢察官的模樣。鄭捷在槍決前沒要向任何人道歉,也沒提出諸如和母親擁抱等要求,只要求要喝水。
他舉例,他問鄭捷「你有沒有收到通知書?」鄭回答「收到了」,他再問「有沒有什麼話想說?」鄭答「沒有」,他又問「知不知道要被槍決?」鄭回答「知道」,最後問「有什麼特別需要嗎?」鄭回答「我很口渴。」
錢漢良指出,法警開第一槍後,鄭還在動,打第二槍後,鄭的肺部冒泡、沒立即死亡,所以才再補開第三槍;負責槍決的法警有三到四年資歷。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發生的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因為發生在別人身上,所以就會冷漠。」年近七旬的錢漢良前年直腸癌復發,住院開刀又併發中風,最後憑著意志戰勝病魔,讓他對生命有特別的感觸。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5.11
發佈時間:
下午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