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續)
相對於原理或本質或原則或現象或基礎等等等之深得我心,我向來很不喜歡談論個案,因為任何個案必然涉及許多實證性細節;你如何可能不進入複雜的、無數的、難以窮盡的細節而能夠談論個案?其複雜程度,使得它在談論上極為困難。就好像你要談論精神分裂症本身並不困難,但你要談論 ""某個人"" 是否有精神分裂症卻極為困難,因為旁人無法進入當事人的各種身心與生理資料細節,更不可能輕易掌握任何一個人極其複雜、難以窮盡的生命史;當旁人對這一切細節根本無從掌握其億萬分之一時,他事實上也沒法客觀評價與分析;他只能在你所提供的極其有限、而且是經過高度篩選及理論化或故事化的資料中去理解。
特別是當 ""個案"" 牽涉到所謂科學時,恐怕就更難有個定論了。我們都知道歸納法很不可靠,在不同事件中企圖建立起所謂因果關係,事實上近乎一種迷信,只是迷信得比卜卦擲茭也許稍微高級一點點而已。比方說,在我念醫學院的時候,書上說,胃潰瘍是胃酸造成,研究上,兩者具有高度正相關。臨床上也發現,胃藥 (即制酸劑) 確實可以治療胃潰瘍。這樣一些彷彿無可置疑的科學結論,在經過將近一百年之後卻發現,也許幽門桿菌才是胃潰瘍的病因,而非胃酸。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於是就頒給了兩位其實早在八零年代就發現幽門桿菌的研究者。
但你若問我,這是真的嗎?幽門桿菌真的是胃潰瘍的病因嗎?其實我也只能說天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在談論科學,而不是談論宗教。科學若跟宗教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的話,那就是科學是說不準的,每一個科學理論都是暫時的,未決的,等待被否決的,畢竟它不是一種邏輯演繹,它缺乏一種確定性(certainty)。宗教有確定性,但實證科學沒有,更不用說那些基於歸納與觀察、純粹透過極其有限的一兩個研究的單薄結論了;那樣一種研究,怎麼會是顛撲不破、不容質疑的真理呢?一百個實證研究,恐怕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結果不是嗎?
再舉個例,剛去劍橋頭一兩年(1998年左右),曾看過一些七、八十歲或更老的阿嬤,返回劍橋領取遲到了半個多世紀的畢業證書。為什麼?因為以前女生是沒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以我所屬的King's College為例,直到1972年,女生才首度被允許註冊為 King's College的學生。如果以整個劍橋大學31所學院來講,第一個正式註冊為劍橋學生的女生是在1947年。更早之前,十九世紀末,女生一開始頂多只能旁聽,不許發言,只允許在一旁以一種崇拜的眼神看著男同學們在課堂上辯論。許多年後,才允許女生們參加考試,但就算考得再好也沒有學位。這也是為什麼直到20世紀末,當她們已從荳蔻年華的少女變成白髮蒼蒼的阿嬤時,總算才能返回母校,領取遲到了半個多世紀的文憑。
據說,當年第一批女學生進入大學校園時,男學生的反應非常激烈。不是性激動哦,而是激烈的義憤,聽說還有抬棺抗議的莊嚴場面,哀悼大學已死,哀悼原本神聖的大學,如今竟然被聰明才智矮男性一截的女性給污染了。當時的主流思想認為,女生憑什麼接受高等教育?當然不行!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害處可多了!不但危害家庭!!搞不好還危害人類文明!!!這聽起來很荒唐,很 ""意識形態"",但不管任何時候,主流一方總是能透過所謂科學來 ""證明"" 其偏見或意識形態乃是有憑有據的一種科學理性。當時許多研究 ""證實"",女生接受高等教育很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進而傷害家庭穩定與價值等等。
這聽起來很好笑,但科學史基本上就挺有趣,很像一本笑話史。比方說,看到躁鬱症的病人逃跑,大家追啊追的,害得病人不小心掉到水溝裏。把他救起來之後,咦?原本亢奮的躁動情緒竟然平穩下來了。於是,科學家就 ""發現"" 這樣一種治療:把病人綁在椅子上旋轉,一邊轉,一邊用水桶往他頭上澆他冷水,讓他情緒平穩。另外還有什麼憂鬱症的病因原來就是夏天做愛做太多了啦;還有什麼頭皮有瘀氣,要畫破頭皮,把隱含憂鬱的污濁血液或氣體給排出來,做為一種治療。不會吧?!太搞笑了!但是,科學不就是這樣嗎?在無數的可笑錯誤中不斷推翻前例,企圖找到一個最接近真理的結論。
但是,Chomsky曾提出這樣一種極其悲觀的科學圖像,他說,也許科學就好像一個喝醉酒的人,鑰匙掉了,於是他在路燈下拼命找啊找的,但很不幸,不管他怎麼找都不可能找到,因為那把遺落的真理之鑰,並不是掉在有路燈的這一頭,而是掉落在我們的理性所無法企及的對街黑暗那一頭。
我之所以講這些,只是一個開場白,只是想說說所謂科學理性是怎麼一回事。之所以講這一段,主要是因為看到修亮姐所引用的這位黃士修所推崇的所謂科學理性,實在非常不科學,非常不理性。這位我所敬佩的 ""核能流言終結者"" 黃士修先生,他講的底下這些話,在我看來,表面上鼓吹理性,事實上卻純屬流言。他說:
-------------------------
日本2011年 311海嘯發生核災變的福島農產品,""除了加嚴標準之外,更採用逐批檢驗的方式來確保安全。日本國內有許多餐廳採用福島的米與蔬菜作為食材,福島的農產品也早已能出口到國外如歐盟等地。各國政府之所以開放福島農產品,憑的是科學的證據,而不是任何不理性的恐慌。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本就處於弱勢,任何一個有國際觀的政黨,都應該要在平等、尊重、理性的基礎上廣結善緣、爭取支持。如果今天臺灣不能夠理性地給福島農產品公平的待遇,將來如何期望其他國家給臺灣公平的待遇?如果國民黨為了政治鬥爭,選擇用謠言製造更多的風評被害,傷害無辜的福島民眾與農漁工作者,所謂的人權豈不只是空談?臺灣已經陷入政黨惡鬥太久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理性的政策對話,而不是逢政敵必反。我們要求國民黨文傳會立即撤下這張圖,並且發表公開道歉聲明。知錯、認錯、改錯,國民黨才能成為真正的制衡力量,也才是全民之福。""
-----------------------------
你如果要談理性,談科學證據,那就根本不應該講什麼 ""台灣在國際社會處於弱勢"",所以應該開放日本福島農產品進口,以 ""廣結"" 什麼 ""善緣""。這是一種政治交換,一種非理性的政治盤算,怎麼會是一種科學證據或科學理性呢?
至於說什麼 ""日本國內有許多餐廳採用福島的米與蔬菜做為食材"",這算哪門子的科學理性?那豈不是也等於說仍有許多日本餐廳根本不敢使用福島的產品做為食材。事實上,就我所知,大約至少有一成六的日本人,至今對於福島農產品仍有高度疑慮。我的家人,三十幾年來就住在距離福島大約兩百公里的世田谷區,兩個姪子姪女都是日本人,一句中文也不會講。據他們說,福島核災變之後,他們家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得搭車到更遠的地方尋找安全的食物。那時候,我還陸續寄了幾箱乾糧到日本給他們,怕他們搶不到安全的食物吃,因為他們說,食物一上架,往往馬上就會被搶購一空。他們還說,日本政府對自己的國人很好,安全健康品質又好的食物統統留給自己的國民吃,有問題的或品質差的食物,就外銷到鄰近國家比方說台灣來。我跟他們說,台灣正好相反哦,我們台灣人都會把好的農產品外銷拿去賣,至於品質爛的,就留著給台灣人自己吃。
我當然不是要以此做為一種證明 ""福島農產品有問題"" 的什麼科學理性的證據,我不至於這麼 ""單純""。如果要這樣議論事情,哪能議論出個什麼所以然來?我只是要說,如果這樣一種什麼 ""日本國內有許多餐廳採用福島的米與蔬菜做為食材"" 的說法也能算是一種科學理性的話,那麼,我或任何人,難道不是可以舉出一百倍或一千倍、一萬倍更多的反例不是嗎?
至於什麼 ""廣結善緣"" 或什麼要有 ""國際觀""、不要欺負日本農民、要 ""尊重"" 日本農民的什麼 ""人權"" 云云,就更荒唐了,有沒有輻射污染跟什麼國際觀或欺負農民、廣結善緣有什麼關係呢?至於所謂 ""早已能出口到國外如歐盟等地"",其實也不過是去年 (2015年) 才有限度開放。這樣一種所謂 ""別人都開放了,所以我們也應該開放進口"" 的理由,又怎麼會是一種科學理性與證據呢?依此 ""理性"",美國人整天吃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所以我們也應該趕緊開放進口買來吃,才叫做有國際觀?才叫做尊重美國豬農的人權?
事實上,相較於台灣社會的習於唬爛與做假,我還是比較佩服日本人做事的誠實與嚴謹 (可惜這樣一種美德這幾年顯然正在迅速敗壞中,比方說日本汽車耗油量長年以來的數據造假)。至於福島農產品及豬肉等等究竟安不安全,究竟有無輻射超標,去年二月的 ""Nature"" 期刊有篇文章如下:
http://goo.gl/XLsc4P
這文章倒是十分肯定日本政府的努力,所以也因此招來一種是否偏頗的質疑。但是,即便是這樣一篇高度正面肯定的研究 (該研究發表於""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結果證明依然還是有輻射污染的疑慮。而且很奇怪的是,超標輻射污染的檢出率,並非逐年下降,而是一會兒升,一會兒降。高達 4%,低則是0.2%。而且,研究中還提到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輻射污染程度,其中以豬肉和菇類的汙染程度最高。
我想請大家捫心自問,假設你去超商買香菇或買豬肉,眼前架上有來自福島的以及不是來自福島的,請問你會買哪一種?我不相信你會說有人做過研究,證明福島農產品或肉類的輻射污染超標比例不過才3%或4%,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具有科學理性。請問這是哪門子科學理性?如果你選擇買不是來自福島的農產品或豬肉,我能罵你是 ""非理性的恐慌"" 嗎?我能說你糟蹋日本農民的人權嗎?
講到科學理性,記得多年前,曾應邀去成大參加一個好像也是有關科學方法與理性的座談會,會後我寫了一篇好幾千字的文章在這留言板上 (新版巴勒網據說會有針對留言板的搜尋功能,屆時一搜應該就有),批評當時跟我對談的一位中研院學者 (在我看來非常迷信) 的所謂科學理性。在台大雲林分院工作時,也曾遇到一些自以為很懂科學方法本質 (實際上十分幼稚可笑) 的外科系教授,同樣讓人感到很不可思議。這讓我深深有一種感覺:
一個人也許很會開飛機,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懂得有關飛行的物理學原理。同理,一個人到菜市場買菜每次都很會殺價,買到的菜既經濟又實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懂得經濟學。科學也一樣,科學和 ""科學哲學"" (philosophy of science) 基本上是兩回事,就好像 ""形上學"" 英文叫做 metaphysics (後設物理學),但它跟物理學畢竟是兩回事。一個好人,道德品性特佳,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能懂得極其抽象艱澀的道德哲學;一個渴望理性的人,並不等於他很有理性;一個以 ""終結流言"" 自我期許的人,同樣也不意味著他所講的不是流言。
陳真
==============
黃士修
《還沒真正在野 就開始跟風搞民粹的國民黨》
2016年5月3日,國民黨文傳會臉書「國民新聞吧News Bar」貼出一張圖,諷刺蔡英文準總統還沒上任,就一路髮夾彎甩尾轉變立場。圖片內容是日本著名怪獸電影角色哥吉拉,對著蔡英文手上的水果噴出放射熱線,水果籃上面並有白血病、癌症等字樣。
沒想到國民黨還沒真正在野,就開始跟風搞民粹,更牽連遠在日本的無辜福島農民。如果已經被選民接連教訓的國民黨,還不懂得思考如何用政見、理念、視野、格局來說服社會大眾再一次地接納與信任,只想模仿民進黨過去以謠言製造恐慌的手段來打擊政敵,這個政黨就應該被持續唾棄直到徹底反省。
許多人往往被福島縣的名字所誤解,福島雖名為縣,但面積事實上有臺灣的1/3大,許多地方與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相距遙遠。日本對於福島農產品,除了加嚴標準之外,更採用逐批檢驗的方式來確保安全。日本國內有許多餐廳採用福島的米與蔬菜作為食材,福島的農產品也早已能出口到國外如歐盟等地。各國政府之所以開放福島農產品,憑的是科學的證據,而不是任何不理性的恐慌。
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本就處於弱勢,任何一個有國際觀的政黨,都應該要在平等、尊重、理性的基礎上廣結善緣、爭取支持。如果今天臺灣不能夠理性地給福島農產品公平的待遇,將來如何期望其他國家給臺灣公平的待遇?如果國民黨為了政治鬥爭,選擇用謠言製造更多的風評被害,傷害無辜的福島民眾與農漁工作者,所謂的人權豈不只是空談?
臺灣已經陷入政黨惡鬥太久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理性的政策對話,而不是逢政敵必反。我們要求國民黨文傳會立即撤下這張圖,並且發表公開道歉聲明。知錯、認錯、改錯,國民黨才能成為真正的制衡力量,也才是全民之福。
參考連結:國民新聞吧News Bar
【蔡英文髮夾彎!日本輻射食品也要來了?】
https://goo.gl/t8WF8d
陳真
發佈日期: 2016.05.06
發佈時間:
上午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