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13790 則留言。
書熙 發佈日期: 2015.02.21 發佈時間: 下午 1:50
庸庸碌碌如我,常不知何處能找到令自己感動的音樂。
循著關鍵字Eleni Karaindrou,還找到另外幾首好聽的配樂,謝謝陳真。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21 發佈時間: 上午 2:17
兩三百年前有莫扎特,當代音樂家之中有個Eleni Karaindrou。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世上若無音樂,現實泥濘中,生命真不知道要怎麼活。

很希望把她的音樂一首一首慢慢介紹給各位。先貼兩首(The Price of Love, Voyage to Cythera)如下。The Price of Love附有英文翻譯。有些東西的確就像火一樣,Whoever has it gives it,一旦有了,自然就會燒起來,with a glance, with a kiss. 於是,就連遠在千百時空外的生命都能得著溫暖。

陳真
-----
The Price of Love:

http://goo.gl/bXiaMl

-----
Voyage to Cythera:

http://goo.gl/VRRpcI

http://goo.gl/kXBbX1

http://goo.gl/WCu7fY

----
Eleni 的演奏會(第一秒鐘出現、彈鋼琴的那一個):

http://goo.gl/OB6u81

----
The price of love

Lyrics: Tonia Marketaki
Music: Eleni Karaindrou

Love is priceless,
and there's no price on life too.
Who sells it, who buys,
whoever takes it out to the streets?

Love is priceless,
and there's no price on life too.
Whoever has it gives it
with a glance, with a kiss.

If you have a little love to give, give it to me
to add sweetness to my life.
Love has no price,
and there's no price on honor too.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20 發佈時間: 下午 8:11
美政要:習近平領導力「前所未有」

2015-02-20]

【文匯網訊】據鳳凰衛視報道,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CFR)日前舉行研討會,探討習近平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奧爾布賴特、洪博培等美國政界「大咖」出席,吸引了許多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前來旁聽。他們都關注這些與中國領導人打過很多交道的政治家如何看待習近平的領導風格。

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習近平有「前所未有」的領導力
洪博培率先發言。他認為,習近平在最近幾位中國最高領導人中,最像毛澤東或鄧小平。洪博培說,習近平正在相當大程度上展示著「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的領導力風格,以相當「單邊的、進取的、自信的」方式領導。他在規模較小、想法更相似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促進和幫助下決策,並且借助一些務實的前省長,有意推動經濟改革。

洪博培稱,他更好奇的是中國如何進行中共18屆4中全會提出的司法和政治改革。儘管現在還不太清楚「依法治國」的確切含義,但他對中國告別舊式手法,更多嘗試邁向經濟發展和法治的新手法感到樂觀。他認為,這些手法會先用於經濟和貿易領域,但不可避免會走向公民社會,儘管需要時間。他還預期,中國的反腐會從像周永康那樣的退休高官轉向在職官員,這對中國的體系來說是新的富有挑戰性的階段。

洪博培預期,習近平政府在中共19大到20大期間,也就是2017年到2022年期間將完成權力鞏固,可能會看到他們以相當進取的方式進行更多的改革努力。他指出,習近平知道,如果沒有根本的司法和政治改革,中國經濟就無法發展到下一個層面,中國也無法實現長治久安。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贊同洪培博的說法

奧爾布賴特同意洪博培的說法:習近平的領導風格更像鄧小平或毛澤東。她指出,習近平是一個真正的強勢領導人,將在位很長時間,有調整體系、讓共產黨再煥生機的工具,反腐就是這種工具。

習近平2012年2月作為中國國家副主席訪美時,曾與奧爾布賴特、保爾森等美國政壇仍有影響力的前高官座談。奧爾布賴特的印象是,中國領導人有巨大的願望保持對外關係,令中國處於受尊重的地位上;習近平有願望與美方合作,在許多方面希望得到美國的幫助。她說:「他令人印象非常深刻,那是沒有疑問的」,與奧巴馬達成氣候變化的協議是個很重要的協議,「一定是一個人有權力的表現」。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20 發佈時間: 上午 1:37
http://goo.gl/q2RQAm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20 發佈時間: 上午 1:00
陸生及鬼島太郎好。

你們講的,我沒什麼不同的想法。

我從大約1991-1992年左右開始關注緬甸的人權狀況,主要是因為那時候國際特赦組織台北一組剛成立,我是成員之一;記得那時候翁山蘇姬還在黑牢,正是國際特赦組織所認養的一位良心犯。

幾個月後,接受 PHR (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邀請,去了一趟美國,參加一個為期數天的 ""國際醫療與人權"" 研討會,帶回一整個皮箱的國際人權資料。在這之前,我對世界基本上是完全無知的。說起來,那時候即使對於島內政治其實也一樣全然無知--儘管我參與黨外很深。

那時候,如果有人跟我說台獨是美國人在背後撐腰,或是說哪個什麼民主鬥士是美國人養的,或者根本就是國民黨的特務(例如謝長廷),我是不會信的;因為那時候我只能站在一個很低的位置看事情;後來前後經過了十多年,才終於把眼界給慢慢墊高了,稍微能看清人事物的某種也許較為周全的真實樣貌。

不管島內或島外,我發現,當我知道得越多,我反而越明白原來我所知道的是如此微小;真相如果是100,那我所知的比例恐怕連10都不到。這也許也正是阿桑吉創辦 ""維基解密"" 的一個基本原因。我們被無數的謊言所矇騙,差別只是在於有一小部份人明白自己活在無數謊言中,但絕大部份人卻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謊言所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只是魔鬼的一個工具。

很多人因此得出一種推論:既然謊言如此鋪天蓋地宛若天羅地網,既然我們無從知道所有真相,既然人事物如此不確定,我們何必去理會是非對錯?

這樣一種犬儒主義式的推論當然說不通,這就好像當今科學恐怕只是揭露真實世界的億萬分之一,所有的真相很可能永遠都不可得,但即便所知如此渺小,我們依然持續從事科學,持續追求新知識。

更重要的是:在彷彿永無止盡的萬般不確定之中,依然有著一些極為確定、如同 ""先驗"" 一般的基本價值原則。

另一方面,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何者為真或為善,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何者為假或為惡。例如,我知道,為了某種利益或政治目的,刻意挑起仇恨或血腥戰亂是錯的--而這一切惡行,往往打著自由民主與人權的美麗旗號。

很多人老想著救世界,但我覺得,光是救自己、避免自己被愚化被利用就已經挺不容易。仍然還是達摩祖師那句老話:""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我救不了世界,但我至少可以盡量不讓自己被惡行惡事所愚化或利用。

高中時,在校刊上看到一則笑話,嘲笑敝校學生的好高騖遠。笑話寫說:""高一讀微積分,高二讀三角函數,高三讀九九乘法。"" 越學越倒退,越讀越基本了。雖是笑話,也許倒也說對了一些事。越是基本的東西其實越重要;基本抓緊了,剩下的其實就只是一個個不斷反覆的例題演算而已。基本弄好了,再來談進階也不遲。先把自己救上了,其實也總算跨出了拯救世界的第一步。

你看那些蠢血沸騰的一大堆 ""運動"",參與者其實十之八九秉持良善;他們也許行為很壞,但心眼並不壞,他們只是腦袋進水而已。

蘇格拉底的想法,在某個意義上也許還是有點道理,他說,""我們之所以做錯事,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辦法把事情想清楚。"" 於是,就像個水壺那樣,人家要他沸騰,他就馬上沸騰起來;媒體要他恨誰,他就恨誰;要他愛誰,他就尖叫個不停,愛死了;政客要他喊些什麼口號,他就喊得震天價響。

當然,你若跑去跟這樣一些人說別再沸騰了,吃個退燒藥,冷靜一下吧,大多時候他是聽不進去的;他若馬上就能聽得進去就不叫發高燒了。這有點像史賓諾沙的石頭。史賓諾沙說,一顆被人拋往空中的石頭如果會思想,它會以為自己正在自由翱翔。我看蠢蛋也差不多,當他沸騰個不停時,他會以為是自己在沸騰。你若跟他說你被媒體被政客給洗腦了,他基本上是不會信的。

在這島上,不管任何一個年代,不管藍綠何種旗幟當家,年輕一代永遠都是站在忠黨愛國保守反動的主流一方,任人擺佈,隨人吶喊,對於謊言操弄毫無抵抗能力,只有極少數人倖免於難。
鬼島太郎 發佈日期: 2015.02.19 發佈時間: 下午 4:42
當年流落到緬北的部隊就是九十三師,曾在一九五一年「反攻大陸」過,攻下了雲南十幾個縣
,後來共軍源源趕到,寡不敵眾,被迫撤回緬北,緬甸當然不喜歡自己國內有這麼支外國軍隊
,派了十倍以上的兵力圍剿,結果還是吃了敗戰,最後在聯合老共夾擊,以及在聯合國告狀下
,部隊基本撤回台灣。

翁山蘇姬跟達賴一樣,都是老美的棋子,拿翁山蘇姬跟泰國的美女總理盈拉比較,盈拉是經過
民主程序選出來的,被結果軍政府趕下台,老美居然一聲不吭,至於整天掛在嘴上的「民主」
,面對沙烏地阿拉伯也一樣失效。

為了圍堵老共,對緬甸軍政府也放低了身段,好像去年吳登盛還去了白宮當上歐巴馬的座上賓
,相對之下翁山蘇姬的重要性就降低了,最近新聞也少了。

緬甸的情況很像民初的中國,大大小小的軍閥割據,中央政權不及撣邦四大特區,而這四個特
區,各懷鬼胎,有的爭取獨立、有的表面跟緬甸政府合作、也有如克欽是美國豢養的鷹犬,吳
登盛有老美、日本這兩個新朋友,對老共就有些拿翹,據說(真假不知)這次彭家聲本來沒有
這才調打回果敢,幕後有老共的影子,當然謠言滿天飛,信不信由人,老緬也用這個藉口殺果
敢的中國人。
陆生 發佈日期: 2015.02.19 發佈時間: 下午 2:01
陈生好。补充一点资料。
1.缅甸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最早与我国完成边界划界。2.缅甸直通印度洋,战略上对我们非常重要。3.这个区域以后我们是要管的。而且是负责任的永续的管理。故而支持缅甸的稳定与繁荣是符合中缅双方的长远利益。---这是国内知名战略学者的公开的讲法。
非公开小道消息:中缅输油管道和密松水坝背后确实有老美的影子,但不是昂山而是克钦武装。输油管道除中缅两大股东外还有日韩也各占15%的股份。这两个项目最后都在克钦武装控制区出问题,简单的讲克钦武装要求占有股份。克钦武装背后就是美国,而昂山还曾经出面到缅北协调过这事。 当然这并不代表昂山亲中,更多应该有志成为缅甸领导人的一种姿态(昂山一直在争取到北京访问)。最后,缅北究竟怎么回事,旁观者还是雾里看花。祝新年好。
發佈日期: 2015.02.19 發佈時間: 上午 10:53
我倒是覺得網路暴民文化本身最初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把網路暴民文化美化後搬上電視的台灣媒體才是影響力的主要來源...
一個網路角落論壇內的罵戰並不是那麼容易被看見
即便不斷轉載
也還是有大半不會上論壇不使用FB的人看不到
甚至不使用網路的族群根本不會知道...
但上了電視後就不一樣了....
看看台灣的新聞動不動就""網友說"" ""網友留言""
彷彿這個叫""網友""的是個多有份量的大人物...
但網友的言論如繁星一般的多 卻只挑幾個網友大報特報?
所以我認為 其實這個影響力是台灣媒體去捧起來的
因為台灣媒體現在不負言論責任
反正就是隨便一個東西美化一下丟上電視當新聞...
(YOUTUBE首頁上的人氣影片當成新聞用了...)
把言論責任丟給不知名的小網友只是剛好而已...

然後是現在這種情況
我覺得是電視媒體跟網路暴民文化循環式的滾雪球滾出來的
網路論戰->媒體報導->拿媒體報導當後盾再開網路論戰->媒體報導->...
這樣一路滾出來的影響力...營造出來的就是現在這樣的狀況
然後言論藉著滾雪球越滾越偏激...
不過...兩方都把言論責任丟給對方就是了...
(媒體的""網友表示"
鬼島太郎 發佈日期: 2015.02.18 發佈時間: 下午 8:55
二○○九年在果敢舉辦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建軍二十週年閱兵大典,穿深藍色唐裝的就是
號稱「果敢王」彭家聲,閱兵大典模仿老共建國六十年閱兵典禮,也是高呼:「同志們好,
同志們辛苦了」,「首長好」,全程用華語演講。

當時緬甸的國旗粉像青天白日旗。

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OTgxNTA4.html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18 發佈時間: 下午 4:09
To 政信

對於小孩子,我們一般會用童言童語跟對方講話,但我不知道你幾歲了,對你一無所知;也許你只是個小學生或國中生,但我無從得知。因此,我也只能就你的發言內容與水平做回應。

無意冒犯。但我不知道除了說你胡扯瞎掰之外,還能有什麼更委婉的說法。

我們看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懂得多少,光聽他說幾句話就能明白。比方說常有精神病患家屬,或是幾次跟法官在庭上對話的經驗中,我發現,外行人通常會道聽途說或是自己憑空想像,根據一些很片斷瑣碎而且毫無臨床意義的某個表面現象或某種偏見來理解比方說精神分裂症。

比方說,我曾有個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一次細微爭吵中,莫名其妙一刀刺死家人。法官打算判他死刑,說他預謀;我說這病人現實感很差,古怪妄想一堆,人鬼不分,他連預謀下一頓晚餐的能力都沒有,怎麼會預謀殺害他最親近最依賴的家屬?

法官反駁說,""我問他今天星期幾?他都知道,他聰明得很。問他幾歲,什麼名字,他都知道,他哪有現實感不好的問題?""

我聽了很無言,但我還是盡一切力量想辦法讓法官明白自己的無知。

無知有兩種,一種是對於枝節掌握的缺失;這一種無知很好處理,就好像數學考比方說20分一樣,只要再用功一點,也許下回就能考40分了,他會慢慢進步。

但另一種無知則是範疇性的(categorical),他在本質上 ""完全"" 誤解。例如,如果有人講愛因斯坦相對論,居然能扯到人生禍福相對無常上去,那意味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就好像南方朔很喜歡講什麼語言哲學,居然講到某個辭彙(例如政客)的定義,這意味著他對於語言哲學完全是自己幻想,任意胡扯。語言哲學怎麼會是那樣一種什麼 ""辭彙的定義"" 呢?

有位綠營大老,一位大牌醫學教授,過去與我關係友好。17年前,我去英國念書時,他寫越洋信件,問我研究些什麼。我回信說我研究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他於是又回信跟我說他跟我一樣,也是一直在研究語言哲學。我很不解。後來才知道原來他以為我跟他一樣,都在研究台語的用法與典故,他以為這就是語言哲學。我聽了很無言,沒有回應。

說出一句傻話很容易,但要讓說傻話者知道自己在說傻話卻很難。說出一句混淆視聽的話也很容易,但要澄清之,卻得千言萬語。

我相信你其實是知道自己在瞎掰,因為一個人不可能連自己懂不懂某個國際議題都不知道。你只是不願承認,硬是要進一步胡扯到底。

去年去了一趟雲南,來到明末叛將吳三桂過往歷史之地,在某個寺裏,吳三桂就在此處以弓箭勒死了永曆皇帝,明朝滅亡。永曆先前逃到緬甸,被吳三桂抓回雲南弄死,但隨著永曆皇帝逃亡的大批難民及士兵卻在緬甸住了下來,距今353年,也就是現在的果敢特區。後來陸續又有各方移民,三四百年來,果敢都不知道發展出幾十代人了。

如今,果敢二十萬人口中,直到1949年那時候方才逃難來此的國民黨軍隊也不過幾千幾百人,怎麼能說什麼緬甸軍政府正在屠殺什麼國軍後裔?哪有人這樣講話的。近日有十幾萬果敢難民逃往雲南,這些人全是英勇的國軍後裔?描述事情可以這樣描述?

這就好像台灣四百年來,除了原住民,前前後後來了多少各路移民。今天假若台灣發生核彈攻擊,炸死兩千萬人,剩下三百萬人往外逃,成為難民。若有記者報導說,台灣島上,國民黨的軍隊後裔遭受核彈攻擊,死了兩千萬,你聽了會不會覺得這種描述很怪異?只能說是存心瞎掰不是嗎?哪有人會這樣描述事情。

至於你說什麼這些國軍後裔彷彿基於什麼民族氣節,絕不接受共匪的援助,這也完全與事實相反。他們向來十分渴望中國能夠對他們在各方面伸出援手,怎麼會堅守什麼漢賊不兩立的精神,拒絕中國的援助與介入。果敢基本上是希望能回歸中國懷抱的。

果敢當然也不是什麼國軍後裔的同義詞。就好像印第安人不是當今美國人的同義詞,布農族也不是當今台灣人的同義詞。

至於你說的彭家聲,雖然曾接受國民黨的軍事訓練,但他過去幾十年就是屬於共產黨,跟國民黨軍隊立場上是對立的。如果連這樣的基本事實也要瞎掰成完全相反,那只能說是存心瞎掰。

彭家聲最近不是還發表告世界華人書嗎?呼籲大家,特別是懇請中共要關注果敢的慘況,並為此寫信給中國幾位領導人包括習近平,懇請協助。

彭家聲說對了一件事,緬甸突然血洗果敢,無非就是存心投向美國懷抱,幫美國打中國,堵去其生路,製造各種戰禍。若說烏克蘭的衝突模式將在果敢同步上映,或許與事實相去不遠。

幾年前,當我聽到緬甸突然片面宣佈停建由中國出資的水壩,感到很意外,甚至有點吃驚,因為這很不尋常。表面理由說是環保,這當然是鬼扯蛋。後來我慢慢懂了,這同樣是歐巴馬重返亞洲、圍堵中國的戰略布局之 ""成果""。

為了打中國,美國從過去以人權理由制裁緬甸軍政府,開始轉為大力拉攏,提供軍頭們各種政治與經濟利益,甚至歌頌之。而我過去所尊敬的翁山蘇姬,我對其在這幾年的行徑與角色,也越來越感到不可信任;我發現她似乎很樂意被美國所利用。但我對她仍在觀察中而無定論。

至於你說的什麼台灣媒體顧慮綠營學生或網軍的反彈,""不敢觸他們的楣頭"",所以不敢報導。這樣一種說法,只能說是 ""妄想""。台灣媒體對果敢屠殺與衝突不是報導很多嗎?這會有什麼顧慮?我實在聽不懂。報導多了,綠營網路蛆蛆們就會生氣?就是觸犯了他們的 ""霉頭""?所以媒體不敢報?真是不知所云。

依你的藍綠邏輯,台灣媒體應該大報特報才對,因為是大喜事一樁,中國人後裔及中國同路人被大屠殺,依綠營的喜好來講,豈不是很爽?

重點是,這樣一種莫名其妙的藍綠邏輯實在很荒唐。台灣媒體本來就沒有什麼新聞可言,哪來什麼敢不敢報導或是怕激怒綠營支持者的問題。剛剛打開電視看到的台灣 ""焦點新聞"" 是:某某菜市場找來幾位穿著清涼的爆奶正妹幫忙賣菜,人氣強強滾。

我很不想總是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各種不經大腦的胡扯瞎掰做出澄清,實在很累。以後凡是瞎掰事實者,我就一概刪除,不想多費唇舌老是講第一課,老是講一些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東西。

這年頭資訊一大堆,難道這也要我來一個字一個字唸書給大家聽?難道人們都沒有半點吸收知識、了解問題的能力?

總之,各位巴勒網讀者,如果你沒有相當把握的資訊,請勿任意瞎掰,不要憑空杜撰或想像。下筆請慎重,不要信口開河。台式網路上這樣一些任意信口開河的壞習性,別帶到巴勒網上來。

實在很不想得罪人,與人溝通因此總是得陷入一種天人交戰的痛苦困境。一方面不想睜眼說瞎話,另一方面卻也很不想得罪人或傷害人們的感受,講起話便吞吞吐吐像便祕一樣。

但一個東西如果是錯的,我們除了說它錯,還能怎麼說才能更委婉?一個東西如果爛到爆,我們除了說爛,還能怎麼說?說它 ""不是十分完美?"" 三加五等於35。不能說錯,只能說 ""這答案也許有待商榷?"" 一部大爛片不能說爛,只能說它 ""稍微有些缺點,也許還有改進的空間?""

就連有人問我醫學上的事我都很害怕,常常不知道該說實話或說假話,總是得考慮一大堆與事實不相干的東西。但我不明白,如果對方想聽假話,那何必問我?

沒有 ""政治考量"" 的世界多好(此政治非彼政治)。一,就說一,二,就說二;對就說對,錯就說錯;在這沒有 ""政治"" 的世界中,唯一的限制是智能和想像力,你有多少本事想得多深,就儘管去深入;能想得多遠就多遠,而不用考慮說會不會讓誰不高興,要不要修改一下答案,以免激怒人,以免惹禍,以免傷人等等等。

""政治"" 是讓人很痛苦的事。有人說殷海光身處充滿 ""政治"" 的文化氛圍與家世環境,這使得他特別著迷於邏輯。我對邏輯本身並不著迷,但我能理解殷海光的心境;這樣一些人喜歡 ""把是說成是,把不是說成不是""(亞里斯多德語);而不是在說出是或不是之前得先考量一堆人情義理及個人利害得失等 ""政治"" 問題,然後再來決定要說是或不是。

寫完之後才看到 ""鬼島太郎"" 的留言。所述狀況,與我所知相符,基本上是對的。

柏楊曾送我一本以 ""鄧克保"" 筆名寫的 ""異域"",而且是平原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即第一版),十分珍貴,1961年(?)出版,當年暢銷數十萬冊。異域就是講所謂泰緬孤軍的遭遇。柏楊說,鄧克保是他年少從軍時死去的一個同袍名字。柏楊借用其名寫下這本小說。

這些泰緬孤軍怎麼會和果敢人畫上等號,甚至還至今漢賊不兩立?未免太離譜。緬甸殺他們,就是存心給中共難看。緬甸這幾年也開始故意大談達賴喇嘛,道理亦同,要中國識相點,緬甸這幾年已經改掛美國星條旗了。
鬼島太郎 發佈日期: 2015.02.18 發佈時間: 下午 2:07
鬼島先生對於緬北的一知半解,假如有錯還請指正。

一九四九年老蔣本來希望把最後的復興基地放在台灣以及雲南,形成犄角之勢,那時家父在
廣州還預備去雲南,後來盧漢跟龍雲叛變投共,才來到台灣。

當時有一支國軍部隊不願投共,跑到緬甸北部山區打游擊,佔領了約十個台灣大的面積,老
蔣正走途無路時發現居然有這麼一支效忠他的部隊,而這支部隊還真反攻過雲南,當然大力
接濟,緬甸軍隊無法消滅他們,就一方面聯合老共夾擊另一方面在聯合國告狀,迫於無奈,
老蔣只好把這些人遷回台灣,來台後,部分人在清境農場、合歡山墾荒,一部份住在中壢、
龍崗一帶眷村。

可是有部分人不願來台就留了下來,為了生存先當馬幫(毒品走私的保鏢),後來自己搞毒
品,培養出彭家聲(號稱果敢王)、羅星漢、坤沙等世界級毒王,柏楊的小說「異域」(還
拍過電影)對這段歷史有所著墨。

近來的局勢有些複雜,緬甸東部跟雲南接壤的地方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里叫撣邦,有四個特
區,果敢(就是這次發生戰亂的地方)、佤邦(勢力最大)、克欽(跟雲南「景頗族」同族
,是老美培養的鷹犬)、小孟拉。

這四個特區的領導人全是華人,或是中國人的後裔,尤其果敢,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華人,這
些人部分是明末因為抗清而流落的中國人後裔,以及文革時逃到緬甸的華人,全境講中文,
用簡體字,手機用中國移動信號。

老共目前立場為尷尬,緬甸因為長期受歐美各國抵制,老共是唯一的大朋友,所以跟巴基斯
坦一樣,是老共的鐵哥們,老共在緬甸也有巨大的投資,現在老美為了遏阻老共,開始跟世
仇如越南、緬甸交好,緬甸當然想兩面得利,所以基本上老共不願得罪緬甸,而撣邦有部分
土地原來是屬於雲南的,在一九六二年被割給緬甸,有許多講中國話的人,得到中國人民的
同情。

果敢過去搞毒、賭、黃,後來彭家聲嚴厲禁毒,目前毒品基本沒在搞。

果敢的華人受到緬甸政府的歧視與打壓,稱他們為「果敢族」(不稱漢人或華人),身份證
跟緬甸人不同,受教育、經商、出國都受到極大的限制,幾年前彭家聲被緬甸軍逐出,這幾
天彭家聲聯合克欽族反攻回來,雙方發生戰爭,各有死傷,為了避免戰火,老百姓逃到雲南
,受到老共接濟。

大致情況如此。
政信 發佈日期: 2015.02.18 發佈時間: 上午 8:28
果敢地區的確是華人區,但現在的果敢政權確實是跟國軍遺族有關,果敢領導人【彭家聲】就是我國敗退至雲南的93師在果敢成立的【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後來發生內戰一支軍隊退到泰國另一支退回中國(彭家聲),但隨後又反攻果敢成功至今。

我會說為什麼不報呢?

根據我觀察的經驗包含馬總統去年八月特別指示國軍至緬甸迎靈入祀忠烈祠,使戰死在外將士英靈不至於流落在外,這件事本是一樁美事但卻在網路世界被駡翻了,因為有部分的人認為要把在中國以前的事完全切割,包含抗戰勝利跟國共內戰。

原本要把很多論壇的網址放上來,但有鑑於陳醫生不喜歡看到髒東西,還是不放了,總之就是看到“中國”就起笑症候群。

至於中國對果敢的立場就如對待臺灣般,有些事情一步都不會退。

他們就是中華民國遺留在緬甸的異域孤軍,於情於理這件事當然算在我們頭上。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18 發佈時間: 上午 2:37
To 政信

我(們)不認識你,完全一無所知,無意冒犯。

對於你提到緬甸這事,我要說的是:台灣幾時會特別去關注世界上的什麼事?這跟什麼 ""新聞媒體不敢觸犯"" 綠營支持者(?)的霉頭,能扯上什麼關係?

緬甸交戰區(即果敢自治區)這些居民,兩三百年前就住在這裏了,來源複雜,歷史久遠,怎麼會跟 ""國軍後裔"" 畫上等號?

還有,果敢向全世界華人提出求救,他們怎麼會說什麼(基於國共交戰的民族大義?) ""絕不向中國求援""?再說,中國不是早已伸出援手,收留了一大半、好幾萬的難民。

至於你還說什麼 ""現在這些終身不可能回國也沒享受到臺灣經濟起飛的國軍遺族正遭受屠殺"",這樣一種說法,實在幼稚、簡化、扭曲到極點。

這年頭,資訊氾濫,想要弄清楚一些事情的基本狀況,有那麼難嗎?任何人講話都一樣,理應下筆慎重,不要輕易信口開河。
政信 發佈日期: 2015.02.16 發佈時間: 下午 2:08
這幾天臺灣媒體居然沒特別報導緬甸的大事…,我想臺灣現在的氛圍應該也沒有新聞媒體敢觸覺醒公民的霉頭。

畢竟這次受到殘害的是當年國共內戰時逃往東南亞的孤軍後裔,現在緬甸政府軍正在屠殺一些平民洩憤,造成大量難民逃往中國邊界。

而果敢同盟軍發言人表示絕不向中國求援(因為當年反共)

現在這些終身不可能回國也沒享受到臺灣經濟起飛的國軍遺族正遭受屠殺,只有中國出面調停,可是臺灣方面卻無人關心…
葉小慧 發佈日期: 2015.02.15 發佈時間: 上午 11:31
歐美國家被人槍擊就說是恐怖攻擊,美國教堂山穆斯林被槍擊只說是仇恨犯罪(雖然我理解在美國仇恨犯罪的指控就很嚴重),這是一種雙重標準。

恐怖攻擊的指控是可以用軍隊力量去報復的,但仇恨犯罪頂多讓犯罪者伏法,西方世界如此欺負人,往後不安寧只會更多。

----
丹麥槍擊案1死 法國外長認定恐攻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4日專電)丹麥哥本哈根一場討論伊斯蘭和言論自由的座談會遭槍擊,至少1人死亡,法國外交部長法畢斯在聲明中稱之為恐怖攻擊,予以強烈譴責。

哥本哈根14日下午有一場關於伊斯蘭和言論自由的座談會,突然遭槍擊,據傳擊發了數十槍,法國駐丹麥大使吉莫海(Francois Zimeray)和瑞典漫畫家威爾克斯(Lars Vilk)也在場。威爾克斯曾畫過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的諷刺插畫。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15 發佈時間: 上午 1:08
To 志鴻

如果連一個總統都沒法維護自己最起碼的名譽而只能任人抹黑造謠,更不用說無法召喚鎂光聚焦為己發聲的一般人。

台灣的所謂民主、自由與人權,是有前提的。首先,你得合乎某種主流顏色,合乎某種政治正確,然後你才有可能免於各種全然肆無忌憚的人權侵害,否則你就得放棄言論自由,選擇噤聲不語,明哲保身。

這種大開人權與自由倒車的情況,在過去十幾年來綠營這樣一種 ""法西斯"" 勢力壯大之後,更是變本加厲。當然,主要是拜網路暴民文化之賜。

在這之前的舊國民黨威權時期,加害者是 ""國家"",但國家總不可能天天盯著每個人的一言一行;而且,國家對付你,表面上還是得假裝講點文明道理,不至於肆無忌憚。但現在哪需要國家或黨出面,任何一個人躲在電腦螢幕後面,都能輕易地整你、傷你,把你抹黑得臭不可聞。

而且,卑劣手段千百種,冒名虛構,以假亂真,虛虛實實;虛構完之後再以另一種假身份大量自我引用,大加傳揚等等,旁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中之陰暗複雜。人們面對謠言或抹黑,一般都不會相一切 ""全屬"" 空穴來風,總會以為也許裏頭 ""多多少少"" 真的有些什麼問題。總之,任何一個人,只要動動滑鼠,輕易就能把你給 ""爭議化"" 、 ""去道德化"" 或 ""小丑化"",進而使你的言論失去應有的影響力及可信度。

威權時期,大不了不說話。但在這所謂民主進步時期,許多時候,你及你的家人甚至連保持沉默的自由也沒有。比方說,大家都在反 ""統媒"",為什麼你不反?大家都在歌頌偉大的太陽花,為什麼你不歌頌,為什麼你不簽名支持?你是對咱勇敢的台灣人有仇嗎?於是,一群暴民就會開始有計畫地對付你,不擇手段傷害你。當然,也許你會覺得沒有這麼嚴重,那其實只是因為你很乖,""勇敢的台灣人"" 當然就不會找上你。

Noam Chomsky曾說網路帶來一種對於主流聲音的反叛,一種眾人藉以澄清是非的力量,因此給予相當高的正面評價。網路在西方世界或許如此,但在台灣卻剛好相反。台灣人是這樣一種人:無腦,一窩蜂,陽光下很畏縮,但只要一匿名便大無畏,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缺乏自尊與榮譽感,似乎完全無法自律。

因為無腦,所以很容易被主流勢力所洗腦操控。因為一窩蜂及缺乏自信,缺乏獨立人格及獨立思考能力,於是人云亦云,有一種呼朋引類、西瓜倚大邊、進而傷害少數或弱勢一方的性格。若再加上匿名使壞的強烈窩囊民族性,網路更是成為一種非但不是 ""反叛主流"" 的正直之聲,反倒是主流法西斯勢力的血滴子,無數無腦匿名暴民自動為其效命,盡一切可能隨時隨地傷害異己。同樣一種工具--網路,在西方或許是反叛主流、對抗強權的武器,但在台灣卻恰恰完全相反。

除了上述這樣一種民族性,也許還有個我常講的原因就是,台灣社會對於是非善惡美醜絲毫不感興趣,而完全只在乎敵我顏色之勝負。只要是不同顏色,便是敵人;對於敵人,不管你用什麼手段傷害他,你都會在你所屬的陣營中獲得讚賞。

因此,對於那些應該繩之以法、行事卑劣齷齪的政客名人等等,即便你有充份理由或證據,你非但不敢對之有一絲批評 (因為批評之後肯定會有可怕的報應),甚至連你想為無辜者(例如馬英九或任何一個舉藍旗的人)說話,都會被視為敵人而遭到暴民攻擊。也就是說,所謂是非美醜,在這島上是完完全全沒有任何份量的。人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而只在乎敵我勝負;只要能傷害所謂敵人,任何卑劣手段都會被視為英雄。他哪管你什麼謠言,只要對敵人不利的東西,即便明明是空穴來風,他照樣會把它當成事實來四處傳揚、譴責與羞辱。

這樣一種現象,在舊國民黨時期基本上是不普遍的。在那個恐怖年頭,人們反倒仍然在乎是非良善與否。但這年頭,是非良善完全不值錢了。

唸高醫時,校園內常出現攻擊我的匿名黑函。比方說我至今保留一張在高醫校園流傳甚廣的漫畫傳單。我被畫成一條狗,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狗鍊,被一個像黑道那樣的人牽著 (影射檯面上一些黨外政治人物);這些黑道,滿臉橫肉,邪裏邪氣,嘴裏還叼著煙。意思是說,黨外就是黑道地痞流氓的組合,而我為了錢,甘心和他們合作,甘心被他們所利用。有幾次,班上有幾位同學甚至當著眾人的面(或是私下),大聲質問我說,究竟我誣蔑政府、傷害社會能為自己賺進多少錢?或是質問我如果沒有做壞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怎麼會害怕戒嚴?旁邊有其他同學憤怒地附和說,為什麼政府不把我們這些黨外人士槍斃!

解嚴之前的高醫,剛入學、更早之時,全校就只有我一人反國民黨政府,沒有任何同志。走在校園裏,甚至都有人身安全的問題,因為大多數同學相信我是歹徒。

我能理解這些同學的憤怒,因為他們真的以為黨外人士全是黑道流氓,以為我們從共匪那邊拿錢,而且暗中經營賭場娼館謀取暴利,整天誣蔑政府,鼓吹解嚴,鼓吹開放報禁,鼓吹組黨,鼓吹兩岸和解,以便木馬屠城,以便製造台灣動亂,為的就是要傷害台灣社會。他們之所以憤怒,意味著他們還在乎是非善惡。

後來,幾年之後,有兩三個同學各自跑來跟我懺悔,有的痛哭流涕,有的交給我一張卡片,裏頭寫滿長長的悔恨與自責,說他被誤導,甚至還真以為我跟張俊雄等人合開私娼館。

講這些的意思是說,他們之所以對我憤怒,並不是因為我的立場顏色跟他不同,而是因為他們聽信抹黑謠言,以為我真的做出這樣那樣的壞事。當他們知道被騙之後,對我的態度當然馬上就不一樣了。但這年頭完全不是這樣,人們哪管你什麼是非善惡,他只在乎你有沒有挺綠,有沒有反中仇中,藉以判斷你是敵或友。只要是敵人,那就是完全可以不擇手段任意傷害之。至於造謠抹黑,只是殺敵的一個基本手段而已,他根本不會在乎種種抹黑內容是否屬實,只要能傷害敵人就是對的。

這事其實很重要。我對自己,以及對於我最在乎的親朋好友們,我始終只有一個很深的祝願,那就是我希望自己,同時也希望他們,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因為成為一個好人極端重要。我們不可能期待人生無風無浪,種種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終究都會找上每一個人,大多時候,生命過程中還會有更多巨大的痛苦、不幸和災難,沒有人能避得了這一切,唯一能讓人有勇氣面對生命一切磨難的憑藉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

好人當然也會痛苦,也會孤獨,也會寂寞,也會害怕,甚至也會自殺,甚至這些負面的東西往往和好人連在一起。但是,人只要依附著善,他就比較能在表面的驚濤駭浪底下,求得一份內心深處的真實愉悅與平靜;簡單說,他就比較有可能有著一種深層的快樂。據說托爾斯泰重病時,都還意識模模糊糊地對著照顧他的人說,""我沒事,你們不用管我,你們去照顧別人吧,照顧那些更需要照顧的人。"" 這讓我相信,一個好人,不管他自身遭到什麼樣的折磨與痛苦,他都還是愉悅而不悲慘的。生命儘管可悲,但不要落得悲慘。

貝多芬臨終前據說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對友人說,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的小孩,如果你真的希望他一生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教育成一個好人。

壞蛋也許往往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但我沒法想像那樣的人如何可能真的擁有某種深層的平安與愉悅。
宗益 發佈日期: 2015.02.14 發佈時間: 下午 4:25
分享一首我在youtube偶拾的曲子,貌似洋人所上傳,標題寫""Classic Chinese Music 古箏"",有謬誤處,經我查證,實為80年代抒情歌曲,可能有重新編曲,其中以二胡、古箏、蕭等樂器合奏,古韻濃厚,樂音幽微處,弄人心弦,且觸且止,令我不禁涕下。方才明白:""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一詞其中深意。


http://goo.gl/R4mgls


http://goo.gl/a2UQzJ

時常覺得二胡是一種很""賊""的樂器,不斷企圖偷偷拉扯內心某處,音色連綿細長,不似西洋弦樂器般均衡而飽滿圓潤。聽起來像是缺了、少了甚麼,但又恰到好處,剪不斷、理還亂,達不到,卻無不及。觀賞過一些古典文藝作品,總以為""悲苦""是中國文化的基調,而樂音足以襯之者,我想除了二胡,別無他選。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14 發佈時間: 上午 3:32
回到台灣,像個永遠沒法下班的消防隊員似的,生活一片火海。

醫院工作的一千多個日子裏,每當我感到疲憊不堪,感到身心折騰到了一種極限,我就自我明示接下來即將實現的任何一種自我犒賞,從這樣一種預期之中,獲得一種支撐與安慰。

例如,萬物寂靜的深夜裏,期待疲憊之餘便能從病房或急診回到辦公室,把音量盡可能調到最大聲(畢竟整個辦公室樓層只剩我一人),躺在沙發上,反覆聆聽魔笛 ""夜之后"" 所唱的這曲子。聽了不下數萬遍。

http://goo.gl/h1HyzO

http://goo.gl/6okp5A (可由一分三十八秒處開始聽)

為何那一千多個日子每天就只是想聽夜后而不是其它曲子,我也不知道。詩人,不管死的活的,都不曾真正死去,對於人心的慰藉,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作用。世上若無詩歌,生命恐怕將更為不堪與艱難。
陳志鴻 發佈日期: 2015.02.14 發佈時間: 上午 2:18
現在的社會風氣真的是不需要證據就能隨意指控別人,

連手上握有麥克風的馬總統,最終也只能倚靠司法來捍衛自己的清白了。

===

周玉蔻指控收頂新2億 馬總統回擊:口水

包括名嘴周玉蔻等人先前指控總統馬英九收受頂新2億元政治獻金,馬今接受udn tv專訪時首度公開反擊說,名嘴從去年底的相關指控,幾乎都是道聽塗說、空穴來風,卻講得頭頭是道,說有祕密證人,但拿出來都不是這回事;馬質疑,這種風氣真的很不好,清廉是國民黨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他非常樂於接受檢驗,但「拿出證據來!到現在為止,看不到東西,都是口水。」

馬總統表示,這些名嘴沒有任何證據,一個題目打不去,就另換一個題目,他不認識的人可以變成認識,怎麼可以這樣子?這樣的過程中也讓他深刻感受到,為何這些人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可以無中生有,然後媒體好像也樂於配合,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馬總統說,他不是喜歡興訟的人,身為總統興訟也會受到批評,但即使法院、檢察官都在調查了,他們(名嘴)卻還在鋪天蓋地抹黑造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還不採取自我防衛措施,等於是縱容這些人,很多人都講,如果不提告就等於是心虛,外界就是用這種觀念來看,雖然這種觀念可能不見得最正確,但在目前比較畸形的生態環境下,「我可能不得不出此下策。」

馬總統還說,最荒唐的是,總統選舉與立委、地方選舉候選人的選票補助本是不一樣,立委、地方選舉補助的錢是給候選人,而總統是由推薦的政黨領走,他根本不會經手,結果(名嘴)居然問他錢到哪裡去了、還說他捐給國民黨,但這根本不是他的錢,要如何捐給國民黨?

馬痛批,「他們(名嘴)上節目前怎麼不稍微看看法律的規定是什麼?」這些人還說匯錢給美國唸書女兒涉嫌逃漏贈與稅?但撫養人對被撫養人的生活費、醫療費、教育費是不構成贈與的,這是最基本稅的常識,這也可以吵好幾天。

馬說,這些CALL-IN節目完全看收視率,越是轟動越是受到歡迎,不需要證據;讓社會瀰漫不說真話、任意批評甚至顛倒黑白,這也不是民主社會應有的現象。(陳培煌/台北報導)

http://goo.gl/mylpmb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2.14 發佈時間: 上午 2:16
在逝去的年代裡,世界一度陷入失衡的狀態。日和夜,陰和陽,決然的分開了。在夜的世界裡,萬物無法繁殖。在日的領域裡,萬物得不到休養生息。人類苦不堪言,卻無法知道,為何世界亂了秩序?唯有認為,這是一個詛咒。

--魔笛,莫扎特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