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標註 * 的欄位為必填欄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你的留言可能需要經過審核,核准後才會顯示在訪客留言板上。
我們保留編輯、刪除或不發佈留言的權力。
13790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下午 7:40
我來開窗洗個版,讓空氣流通一下。

近期等待或已看過的電影如下:

鳥人。大眼睛。一代宗師3D版。白日焰火。推拿。鬼敲門。聖杯騎士。美人魚。女朋友的女朋友。 Words with Gods。On the Milky Road…族繁不及備載。

另外,插播一下:聽說第幾屆全國作文比賽已經開始接受報名。巴勒網之友個個高手如雲,不妨前往參賽,為國爭光。
衛鍼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下午 3:28
種族主義這類腦殘思想,實在是人類的一大劣根性。即使號稱多元文化的澳洲,歧視華人或是其他甚麼碗糕的腦殘還是沒少過,只是澳洲還好一些,隨著多元文化政策的推展,這種血液中還殘留著白澳思想遺毒的無腦蛆蟲已經是少數。但也是因為澳洲自古工缺多、勞工少,就算排移民的中國人或其他哪裡人再多,也不成甚麼問題。像歐美那種人多工缺少的情況,歧視就更加肆虐無忌諱了。尤其經濟越加不景氣,醬缸蛆更加肆虐,人們會覺得我找不到工或是生活過不好都是他媽的甚麼移民的錯。像法國是將法國白人不想做的低階層的勞務給非洲、中東或其他地區的移工做,然後自己卻又抱怨移民搶了法國人的工作。我不能苛同這種雙重標準。

納粹迫害猶太人,或是日本侵華等行為,固然是壞,但是事過境遷之後,當初被迫害的人邊高喊歷史不可遺忘,背地卻學起那套法西斯迫害招數對待其他更弱勢的族群,更是加倍惡劣。但這就是人類一直以來會的東西,當個無腦醬缸蛆實在太容易了。上級或媒體喊甚麼就跟著喊,要他們想甚麼就跟著想,成天只看查理、聞春、數字週刊、大腸報、片片報或其他類似的,只報聳動八卦不報正經事的東西,這樣的生物還會有甚麼良善的思想嗎?還能感受得到世界的美嗎?像這樣嗑著名為網路或現代多媒體麻藥,做個無腦無心的活死人,不用成天惱怒著為甚麼我生活著的這世界是他媽的如此醜陋不堪,確實是還蠻輕鬆的。

但我一直沒辦法踏進他們活著的卡通似的花花世界之中。我也不確定直到今天仍抱著那尚存的一點自我沉重地活著,究竟是件好事還是壞事。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下午 12:06
你只要打入比方說 ""歧視華人的漫畫"",就會跑出一大堆。這樣一種充滿偏見與羞辱的漫畫,叫做言論自由?現在還有人敢為這樣一種 ""抹黑人的自由"" 辯護嗎?

http://d.skykiwi.com/wiki/view/100952

http://goo.gl/Lz9j1c

http://d.skykiwi.com/wiki/view/100944

http://goo.gl/ZiAZgu

http://goo.gl/YFv0OS

各位大多是華人,請問你看完這些漫畫,覺得很幽默很好笑,還是覺得很惡劣很可恨?

各位不妨捫心自問,將心比心,想一想什麼叫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是保障弱勢聲音的生存空間,而不是強勢主流為所欲為傷害弱者的武器。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上午 11:41
我不相信有人看過這家周刊長期以來那麼多漫畫之後會覺得很幽默,應該只會覺得鄙俗低級不堪。低級當然也是一種自由,可當自以為幽默的低級侵犯他人時,那就不是一種自由,而是一種挑釁,一種羞辱,一種抹黑,一種仇視與敵意,一種糟蹋,一種宣戰。

居於優勢主流位置者,如果堅持要繼續這樣惡搞他人所珍視的價值與信仰,毫無疑問將會招來更大的報復,而這些報復又將會反過來帶給弱勢一方更大的污名化效果,承受遠比現在更多的痛苦、折磨、羞辱與屠殺。然而受益者是誰呢?就是那些在背後數鈔票的軍火商及政客和相關主流媒體,他們唯恐天下不亂,越亂越有商機。

這本爛雜誌,原本搖搖欲墜,一期頂多只賣兩三萬本,現在卻已擴大發行到六百萬本,商機無限。這樣一種嗜血敗德的商機,只會帶來更多殺機,進而在雙方彼此之間製造更多無辜的受害者。

這樣一種 ""儘情糟蹋人""、""儘情羞辱侵犯他人所珍視的信仰與情感"" 的冒牌自由,究竟有何正面意義可言?過往歲月,不管是華人或猶太人都長期遭遇過類似的對待,主流一方或強勢族群儘情羞辱之,講起華人就是個個長得像猴子,中文總是變成一種可笑低能的怪聲怪調,講起猶太人就是一副貪婪嘴臉,講起黑人就是彷彿什麼低等動物。這樣一些傷害與侵略,叫做幹它x的什麼言論自由嗎?

這裏有一些圖片:

http://goo.gl/EohgPt

http://udn.com/news/story/7533/643601

陳真
===================
要讓世界笑 查理特刊嗆恐怖分子魯蛇

中央社 2015-01-14

(中央社巴黎13日綜合外電報導)巴黎諷刺性刊物「查理週刊」倖存員工今天公布聚焦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特刊,繼續百無禁忌嘲諷,要讀者笑而非哀傷,還說上週犯下辦公室屠殺的恐怖分子「毫無幽默感」。

儘管悲劇導致許多撰稿人和漫畫家喪命,新刊仍不改一貫的辛辣幽默,漫畫家說,雜誌主要目標不是讓讀者哀悼,「而是要讓人們笑」。

週刊的最後一頁繪製1幅諷刺漫畫,其中伊斯蘭主義恐怖分子抵達天堂後詢問:「那70個處女在哪裡?」他們得到的答案是:「魯蛇(loser),他們跟查理週刊團隊在一起。」

激進伊斯蘭主義戰士相信,如果聖戰士為聖戰犧牲,真主將會賞賜70名處女。

===========
伊斯蘭國家批挑釁《查理》仍熱銷

2015-01-15
自由爛報

首波七十萬份售罄 加印到五百萬份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遭到屠殺式攻擊的法國《查理週刊》,最新一期「倖存者」特刊十四日在巴黎上架,首波七十萬份在短短數小時內宣告售罄,原本三百萬份的印刷量一舉加碼到五百萬份。總編輯比亞爾(Gerard Biard)表示,本期重刊罹難同事的舊作,要讓他們「一如既往地出現」,以對槍手展現「(你們)沒殺掉任何人」。

慘遭恐怖份子血洗的《查理週刊》,十四日推出「倖存者」特刊,在法國各地銷售一空。圖為巴黎書店前的排隊人潮,買到的人開心地向媒體展示。(法新社)

儘管天氣濕冷,夜半時分,書報攤前仍湧現排隊人潮,巴黎一家報攤老闆表示,手上的四五○份在十五分鐘內全賣光,前所未見。不少不甘心的民眾預約明、後天來取,失望而歸的波尼法說︰「這期特刊是種象徵,代表了他們的堅持,他們在恐怖威脅面前沒有妥協。」民眾蘇羅說,他從沒買過、也不喜歡這本週刊,這次會掏錢,就是為了支持言論自由。
翻成十六種語言 喊價到五十七萬

《查理週刊》通常發行量約六萬份,本期特刊除印刷量創新高,更有三十萬份銷往二十五國,並翻譯成十六種語言;這期發行的所有收入,將直接進入《查理週刊》,對其困窘財政大有助益。原本三歐元(約新台幣一一二元)的特刊,在拍賣網站eBay上更叫價到一萬五千歐元(約台幣五十七萬元)。

特刊跨頁漫畫則是百萬人與各國元首齊聚凱旋門下遊行。而在慘案中倖存的漫畫家瑞斯,畫下屠殺時的情景,並寫下:「培養一名《查理週刊》漫畫家要花費二十五年,成為一名恐怖份子只要二十五秒。」

還有漫畫描繪據稱為聖戰犧牲的聖戰士可獲得處理獎勵,他們到了天堂後詢問︰「那七十個處女在哪裡?」雲朵後方回覆:「魯蛇(losers),他們跟《查理週刊》團隊在一起!」

「阿拉伯半島開打組織」十四日出面承擔《查理週刊》恐攻責任,但特刊仍引發伊斯蘭國家激烈反彈,包括伊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宗教領袖都出言譴責,這是對穆斯林的侮辱、挑釁,只會掀起新一波仇恨。

在土耳其,原計畫出版全部特刊的中間偏左《共和報》(Cumhuriyet),因安全考量,將只刊印部分內容。土國法院則下令禁止網站刊登週刊內容。阿爾及利亞報紙《黎明日報》刊出反諷漫畫:一名男子手持「我是查理」牌子,旁邊則是坦克在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鎮壓。

法國多個穆斯林組織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穆斯林保持冷靜,在尊重言論自由的同時,避免做出有違尊嚴的情緒反應。然而,與此同時,法國官方指出,針對維護或讚揚恐怖主義者,已逮捕五十四人;在臉書把「查理」與闖猶太超市槍手「庫里巴利」合併、稱感覺自己很像「查理‧庫里巴利」的知名喜劇演員迪東涅也遭逮捕。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上午 9:18
媽的,才剛在說,這混蛋又來留言指點了,這回是教我要學會以正面方式看待人性。媽咧個逼。以後這位先生或小姐或小朋友的留言,我們就一概刪除。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上午 9:14
(續)

我在前兩則留言中提到:

-----------
詩經小雅有詩云: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描寫一位離鄉遠行,修道歸來或征戰歸來的文人也好,戰士也罷,早年離鄉時,家鄉一片美麗好風光,楊柳依依,迎風搖晃,如今大雪紛飛,寸草不生。我身心俱疲,步履蹣跚,又饑又渴,更止不住心裏的悲傷,何人能理解。

-----------------

然後,有一位不知是誰、但已屢次犯規的 ""人""(的 ""符號"" 才對),跳出來回應我的詩經,引了蘇東坡的一首詩,什麼無晴也無雨凡事不動心的,然後說這境界多高深,大夥都很難做到。

這在是他媽的什麼情況?現在是在作文比賽嗎?還是在比賽誰的生命境界高深?你要描繪你個人的什麼思緒或人生感受,儘管去描繪抒發,但這種東西不應該拿來回應,不應該拿來當成什麼口號或業績競賽的具體成績那樣去理解,進而指點他人。

憑什麼做這樣敗德的事?難道人會變成神?所以可以像神一樣對著一個活生生的人教導他應該有何種情緒才正確,應該有何種表達方式才顯得境界高深,應該有何種生命價值的展現才是一番境界?

媽的,現在是在作文比賽嗎?大家吃飽太閒來巴勒網耍嘴皮嗎?更何況這樣一種對人指指點點的作文比賽連作者是誰也不知道。

巴勒網不是公共廁所的塗鴉牆,不是讓人來這裏拉屎拉尿的,自言自語自慰打手槍沒關係,但不要噴到別人。

我發現違規者往往是同樣那幾位。如果你沒法管住自己的嘴巴分寸,何不乾脆閉嘴或轉台?到其它一些可以讓你儘情拉屎拉尿的地方去。再說,如果你始終沒有什麼重要的話非說不可,何不閉嘴?
朝聖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上午 2:51
刪去的蘇詞我有看到,對刪去沒意見
但這段詞讓我想到---此心安處是吾鄉...

""如今妳已回到家,不需再鄉愁""
這句子是我幾年前寫的,為悼念一個重要的人

人來人往,我也確信血肉才是生活的重量
好似陳真醫師不斷絮絮叨唸的

不免想到一段話,沈從文的話
""""一切充滿了善,
然而到處是不湊巧,
因之樸素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故事中充滿了五月中的斜風細雨,
以及那點六月中夏雨欲來時
悶人的熱和悶熱中的寂寞。""""

回看己身
叮拎啷噹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5 發佈時間: 上午 1:57
又刪掉了一則留言,是一首蘇東坡的詩;有位留言者拿它來說教。重點是,我不知道留言者是 ""誰"",文字背後並沒有 ""人"" 的存在,沒有任何血肉,純粹一個空洞符號。一個空洞符號豈有資格講些什麼高妙偉大的道德訓詞,以此來給大家訓話,這也未免太輕薄太蒼白了。

俗難耐,蒼白更難耐。人可以壞,但不要輕薄,不要空洞,不要蒼白。我實在非常不願意去鼓勵或以任何形式支持這樣一種去血肉、去溫度的空洞蒼白現象;我沒那麼後現代。

刪它並非因為這則留言明顯違反天條,刪它只是為了言論管制。管制是出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希望這版面不要造太多孽。

古代醫學倫理守則第一條(我也只記得這一條):First, do no harm. 簡單說:做為一個醫生,我可以什麼忙也沒能幫上,但我可一點都不想害人。

我始終傾向從 ""負面"" 眼光看待事物,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宗教眼光。簡單說,我不知道神是什麼,但我知道什麼 ""不是""。同理,我不知道啥是道德,但我知道什麼是敗德。我也不知道健康究竟長得怎麼樣,但我知道什麼是病。

同理,我並不一定能做道德之事,但我只求至少能少一點敗德。我不敢企求有益於人,但我只求盡量對人無害。我是這麼看待 ""First, do no harm"" 這句話。

害人很容易,想要 ""無害"" 卻很難。

文字、思想和知識是很可怕的東西,使人輕薄短小,使人蒼白,使人跌倒。但生命就住在語言之屋,一種精神家園,總不可能不思不想,不言不語,無想無念。重點是:我配不配得上我的文字或思想?如果配不上,文字與思想便只是顯得可恥。

究竟配得上配不上,各人自己心裏最清楚,旁人無從置喙;各人造業總得自己了。但我知道,空洞符號是完全沒有資格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講什麼漂亮話的。人們連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一個匿名者怎麼還好意思引用一些什麼偉大的詩句來訓勉他人?這種當代網路社會所習以為常的現象,對我這種老式人物來說,太病態,太蒼白,太褻瀆神明了。

Chomsky 大概是目前地球上知識、思想與理性最為發達的一個人,其言論極少感性與宗教成份,但他卻曾說過一段非常 ""齊克果""、非常存在主義、非常 ""聖經"" 的話。他說,一個知識人,在種種議論與分析中,人性的溫度和生命的重量也將一點一滴地受到傷害與流失。套句沈從文的說法,生命將 ""越說越遠"",越說越蒼白。

維根斯坦曾有句謎一般的說法,這說法在我看來其實一點謎的感覺也沒有,不但極其淺顯,而且恰恰就是最典型的維根斯坦思維。他是這麼說的:""唯有已經回到家的人,才有可能說出真理。""

如果他所謂的真理只是一種事實性或客觀性的知識,那麼,管你是不是回到家,照樣能正確作答。我不需要成為一個好人也能正確回答三加五等於八。但是,如果真理指的是一種齊克果所說的 ""主觀性"",亦即 ""我"" 怎麼看這世界,那麼,一己生命就得配得上語言才行,否則無異放屁。在我看來,世上一切敗德的總和全部加起來,都還比不上這樣一種蒼白罪行。

我不敢對任何人的生命有任何一絲指點,我只是指點那些 ""非生命"",那些純粹以空洞符號存在於網路世界、神不知鬼不覺的 ""人""。這樣的人當然不是人,它只是一個根本連結不上任何血肉的符號。

現代網路世界多了一種自由就是放棄血肉,成為符號的自由。我沒法干涉這樣一種自由。但一個人,如果他不願承擔血肉的代價,那他其實也就沒有任何發言權了。

他當然還是有發言的自由,但他的發言其實就像廁所牆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塗鴉一樣,毫無意義。難道你會對著廁所牆上的塗鴉所展現的真理與勇氣感到欽佩?當然不可能。因為那是一種無主留言,無法理解,也不具任何意義。塗鴉當然也是一種自由,但卻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自由。

大家要怎麼匿名,我沒意見,這是一種言論自由。但你若是那麼喜歡展現道美姿,那最好就請你告訴大家你是誰,否則你的發言有何意義可言?

不想告訴大家當然也可以,這依然是一種言論自由。可是,假若你不但展現道德美姿,卻還進一步拿來訓話,那我就非刪不可了。我不想以任何形式去鼓勵或支持或配合這樣一種空洞蒼白的敗德現象。

另外,我還想說,當我們批評某種人事物或某個現象時,意味著我們必須跟對方不一樣或是至少勝過對方,否則這樣的批評有何意義可言?只不過是吃飽太閒陪大家灑口水不是嗎?

巴勒網若無法使人憤怒,至少它也絕不願意成為一個讓人發洩、消消氣的地方。當話語配不上生命,話語就只是一灘口水,毫無意義。如果巴勒網是這樣一個讓人灑口水的地方,那它和那些萬蛆鑽動的卑劣之地有何兩樣?

如果你聽了這一堆有關話語與生命的關係及言論自由的分寸,聽得一頭霧水,那就只需記住幾句話便可。

1. 你可以隱匿身份,這是你的自由;但自由和責任是一體的。你若不願為自己的言論承擔任何責任,那你就應該盡量限縮自己的發言內容在一種無須負責任的範圍內。

2. 不管你是否隱匿身份,任何人都可以發表你所相信的任何主觀真理,但這只能是一種自言自語,而不要拿來對任何特定個人進行訓話或勉勵,不管你是懷著好意或惡意都一樣絕對禁止,因為你不是上帝,你沒有資格公開對著一個活生生的 ""人"" 指指點點。這是基本天條。

3. 對於任何人所提出之可供討論的想法或資料,若有異議,不管你如何猛烈批評,都很歡迎,根本不用怕得罪。批評一個人的想法有誤或對之不敢茍同,有什麼好得罪?難道因為對方是朋友,黑的就會變白?爛片就會變成藝術片?三加五就會變成九?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下午 12:13
雖然看什麼網站純屬個人自由,但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想要去看一些蛆類生物出沒毫無意義毫無營養的東西,而且似乎常常看,每天看,然後看完之後說好臭好爛好卑鄙。那不是很奇怪嗎?就好像怎麼會有人每天跑去公廁看牆上塗鴉,每天看完之後說好髒好臭,然後還是天天看。骯髒的東西就離遠一點,怎麼還要天天接觸,而且自己接觸還不夠,還要把別人推下海,扯入骯髒之地?

因此,我刪了一則留言。我不希望跟那些骯髒的蛆類生物聚集地有任何牽扯或幫他們打廣告。一個人把心思和時間花在咀嚼蛆的糞便是很怪異的一件事。這版面也會盡量減少這類政治口水式的留言。
書熙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11:57
扭曲史實的政客令人作噁。
對比家永三郎先生雖是日本人,但因不容南京屠殺與慰安婦史實被扭曲,甚至不惜與日本教育部摃上,至死前都還官司緾身,就讓人感嘆。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59
抹黑、挑撥族群仇恨的自由被無限擴張,但說出事實的基本自由卻被壓縮到連我也 ""不敢"" 講的地步。

我其實不是不敢,而是不願,不值得。我不願意再為台灣這樣一個社會付出什麼代價,不值得。世界這麼大,我這條小命就算不想要了,也不值得浪費在這樣一個敗德社會、這樣一些小人物身上。

我所謂說出事實,比方說當你看到一些烏七媽黑的鳥人政客,居然在反黑金、護民主,你就是沒辦法說出事實或表達訝異,因為你若膽敢這樣說,你或你的家人都會有人身安全上的危險。

也許你不會相信,也許你會說怎麼可能?這裏那裏不都是咱台灣郎的民主聖地嗎?人家不是光鮮燦爛一片雪白,雪白得像個白雪王子白雪公主嗎?但我也只敢說:信不信由你,我畢竟又不是第一天出來混的。

詩經小雅有詩云: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描寫一位離鄉遠行,修道歸來或征戰歸來的文人也好,戰士也罷,早年離鄉時,家鄉一片美麗好風光,楊柳依依,迎風搖晃,如今大雪紛飛,寸草不生。我身心俱疲,步履蹣跚,又饑又渴,更止不住心裏的悲傷,何人能理解。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03
應該差不多是2001年左右,也是透過漫畫,一個日本混蛋漫畫家,出版一本政治漫畫,引述奇美電子老闆許文龍所言,把慰安婦描寫成亞洲婦女爭相 ""出人頭地"" 的一種自願從娼行為。一些台灣民間團體提出抗議。我也寫了一些文章批評該言論之惡質扭曲史實。

這事理當是非清楚,沒什麼好說。但我那時還太過於低估綠營的法西斯本質,真沒想到他們竟然出來聲援捍衛這本低級漫畫,說許老闆和該漫畫所言都是事實,說慰安婦確實是爭相出人頭地的自願行為,數十萬亞洲婦女們自願為日本皇軍提供性服務。

一開始我很不解,為何要睜眼說瞎話?我後來慢慢能理解,綠營之所以如此胡說八道,無非就是因為反中反華,只要是傷害大陸人的行為都值得讚賞與歌頌;只要能抹黑大陸人就大力支持與宣傳。

更讓我訝異的是,一些綠營的大老,原本是我非常尊敬的人,他們不但附和日本鬼子對於慰安婦的謊言與抹黑,甚至還集資印刷,擴大發行、免費贈送這本無恥漫畫。

這樣還不夠,這些與我原本私交甚篤的綠營大老們(顧全其名譽,姑隱其名),看我努力寫文章批評其惡行,竟然在課堂上,在會議中,在私下,在各種場合裏說我 ""變節"",說我 ""被國民黨洗腦"",說我 ""背叛台灣人""等等。至於他們所豢養的那些沒頭沒臉的網路綠蛆們,對我的抹黑與造謠之卑劣與惡質就更不用說了。

這兩天新聞還有件事,底下新聞也有提到,有一位日本大學教授二十幾年前是朝日新聞的記者,因為報導一位韓國慰安婦的痛苦回憶,二十幾年來不斷遭到人身攻擊與抹黑,包括騷擾他的大學工作,威脅、抹黑、揚言傷害其家人等等;最近決定提出相關控告。

諸如這樣一種非常惡質化的法西斯惡勢力,在台灣和日本都很常見,兩者都有志一同努力竄改史實,努力洗腦下一代,使之仇視大陸人。只要能傷害、抹黑大陸人,就是愛台灣,就是愛日本。他們的基本心態是這樣。

我花了幾年的時間,歷經種種不亞於這位日本大學教授的痛苦經歷,方才明白這些過去與我十分友好的朋友們或我原本極為尊敬的前輩們,原來是這樣一種心思。

我很難再把他們視為同志。我們只是剛好在對抗蔣家王朝的那個年代,因為表面立場的一致而站到同一條線上,骨子裏對於是非善惡美醜的想法和品味其實完全南轅北轍。

我反對惡事,但我並不敵視族群,就猶如我反美,但我並不敵視美國人。我更不會以傷害無辜者為手段來打擊所謂敵人,更不會整天歪曲事實,造謠抹黑。

手段對我來說,就是目的本身,我不相信透過卑鄙的手段能達成什麼美麗燦爛的目的。我更不相信,天底下會有什麼偉大的政治目標必須透過毀棄基本人性,傷害基本是非價值才能達成。基本人性與是非價值,理應就是一切目的的總和,豈有透過傷害它來搶奪毫不重要的私人權位之理。

法西斯是這樣一種東西,就跟發霉一樣,你一個不小心,它就會在陰暗處長出來,逐漸蔓延。你必須不斷擦拭,才能防止它的滋長。但良善價值與基本人性卻剛好相反,稍有一點壓力與誘惑,就很容易萎縮。給你一點好處,或給你一點恐懼壓力,你馬上就會對之視而不見,不當一回事。

陳真
=================

日教科書刪「強擄慰安婦」

2015年1月10日
中國時報【黃菁菁╱東京9日電】

日本教科書出版社「數研出版」去年以「錯誤記載」為由,向文部科學省(文科省)提出申請,要求將高中公民課的「現代社會」和「政治經濟」教科書中,有關「從軍慰安婦」及「強擄」的記載刪除,且已獲文科省批准。今年春天起該出版社發行的教科書,將不再出現強擄慰安婦的內容。

記者報導強擄遭攻擊

《朝日新聞》曾刊載已故前日軍吉田清治的證言指出,前日軍曾在南韓強擄慰安婦,但後來被指是吉田做偽證。朝日去年8月為此公開道歉並撤除該報導,日本政府指責朝日破壞國家形象,並極力撇清前日軍與「強擄慰安婦」的關係。

前朝日新聞記者、札幌北星學園大學特約講師植村隆,24年前曾寫過強擄慰安婦的報導,此後便不斷遭到人身攻擊,連他目前任教的大學都接到威脅信函,家人、友人等也遭網路流言攻擊。
周舟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8:40
看到書煕提到臉書上的""護樹""主張,心中頓時有種荒謬感.
為了大巨蛋要移走33棵樹可以被炒作成驚天動地的新聞,
在台南和高雄的砍樹卻是家常便飯,市民直讚那些砍完樹後蓋的龐大建築多美多替城市增光,人單力薄的幾個護樹的志工卻被戴上手銙帶走.

之前也有朋友對文林苑事件很激動,但一談到南鐵東移案時,又正色說必須考慮到整體交通建設方向,跟文林苑圖利財團是兩回事.至於桃園航空城選前選後的兩樣情?那就更可笑了,媒體大德們也都像得了失憶症.

我總算被好好上了一課,原來台灣的標準可以這麼南北不一致.

其實這種莫名其妙的民粹當道和因人而異的浮動標準,不只發生在台灣,
在民主發源地希臘,在其它經濟開始疲軟的先進國家,隱然也成為一種趨勢,只要能說出選民愛聽的話,並且獲得媒體的垂愛,再怎麼荒唐的主張都可以受到歡迎,不容批判.

和大家分享這篇廖元豪寫的""異哉,所謂言論自由""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1/article/2285
""要讓一個多元民主的社會維持穩定,依靠的不是肆無忌憚的言論自由,而是靠著不同群體之間的相互體貼與尊重。""
雖是從查理事件談起,但後半段反思到台灣近來言論自由的怪象,以及法律面對政治的屈服,都讓我深自感歎.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2:14
世界上這麼多重要狀況,卻講這些小人物的雞毛蒜皮事,無異自我作賤,自貶身價。但很無奈,這些鼻屎大的鳥人鳥事在這鳥人島上卻是每日如雷灌耳的一等大事,每日瘋狂報導、歌頌柯大帥(往往荒腔走板)的一言一行,一概為其種種似乎不知今夕何夕的荒唐言行美化、漂白。完全搞不清狀況就亂怒亂罵亂指示一通,動輒任意輕率發言,好像完全沒有大腦似的。

例如根本不需要重覆列入財產清單的東西,他也要搞什麼 ""震怒"" 清查,作威作福;甚至把理應中立專業的警察業務當成服務業,把警察局長當成服務生,當做奴才當面羞辱。即便是一家私人公司也不該如此對待員工,更何況是權責分層互相協調配合的公家機關。

所謂小人得志大不幸,便是如此,可謂囂張透了頂,有一種 ""給恁爸記住、給恁爸聽著、給恁爸出來、給恁爸如何如何""的荒唐囂張。難道這是民國初年軍閥割據的年代?

你能不能想像,今天如果是藍營的政治人物如此瘋狂囂張且無腦,後果將會如何?這年頭,只要顏色對了,只要是主流,不管你怎麼荒唐惡劣可笑都無所謂,照樣捧上天。連不知道民國幾年所拍攝的一張坐著機車被人載的照片也能熱炒好長一陣子,謂之樸實親民。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們一樣,每天擠公車擠區間車擠火車,連個捷運也沒有,老是滿身大汗揹著大包小包在險象環生的大馬路邊追著公車跑,往往一等就是半小時;或者老是在一片混亂的街頭,或深夜,或正午,冒著酷熱嚴寒與生命危險痛苦地騎機車。

這樣一些尋常生活,事實上根本就不屬於像柯大帥等等這樣一些有錢人的生活,但卻偏要以此吃咱臭豆腐,藉以標榜其樸實,實在是媽咧個逼。

這位柯大帥,明明住的是一點幾億的豪宅,卻硬要裝得好像很窮似的。我們四年前才生平首次買房,我每天就窩在可迴旋空間連一坪都不到的儲藏室當 ""書房"" 裏讀書寫書,整棟房屋總價僅僅柯大帥一點幾億豪宅的小數點第二位,連一千萬都不到,分二十年償還,卻幾乎要把我們給壓垮;憑什麼一點幾億的豪宅硬要說成像什麼貧民住宅似的。

我不是要談階級問題,也不是要鼓吹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守貧精神,我只是要說媽的睜眼說瞎話也該有個起碼的譜。

前幾天在醫院看診時,醫院大廳突然傳來一些騷動聲。我剛好抽空要上廁所,順便路過探個究竟,看看是發生什麼事。看到大廳電視機底下簇擁著一堆候診病患與家屬,個個欣喜熱烈地看著電視上正在報導柯大帥在小學生上課時間視察,受到小學生的瘋狂歡迎。

當時圍觀電視者也有一兩名醫護同事,與我眼神交會之際,我趕緊藉尿遁,迅速閃過,免得萬一他們也要跟我一同分享喜悅讚嘆以及對於柯大帥的仰慕,那就很尷尬了。

我並不是說大帥等級的人物必然一無是處;事實上,也許這類人士也能做出一番成績我倒也不敢說絕不可能。我只是要說,大帥們的行事作風與心態極不可測且難以控制,因為他把自己當陛下了,跟現代文明社會其實是背道而馳的。

至於底下這位唐先生,我對他評價頗高。特別是在這樣一種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年代,他的一點異議之聲是很可貴的。

陳真
====================
市長,您有點囂張

作者: 唐湘龍

2015年1月13日

(市長,您有點囂張)

柯市長,我是市民。小市民。我碎唸兩件「小事」,請君側耳為我聽。

我沒投您票。因為選前我講過:連勝文的問題在選前,柯文哲的問題在選後。這是我對兩位的認知。您勝選,狂勝。恭喜。

民主政治裡,對選民來說,最殘忍的,就是認錯。投錯。選錯。但我衷心希望,我錯。天佑台北市。

您也許習慣了,像您到小學去視察,說是視察「樂齡學堂」,但那是小孩子上課時間,上課的地方,孩子們瘋狂哈您,您受寵若驚,說「以為只到十五歲,沒想到十五歲以下也有這麼高的支持度」,這也許是事實,但是,肉麻。我知道的不成文規矩,上課時間,像您這種大官是不進校園的。不該。不准。

上課時間,擾動校園孩子追政治明星,我管你是誰,我只是告訴您:這種場面換成其他政客,早被剝兩層皮了。莫名其妙。

您知不知道這是「可以預期的掌聲和騷動」?就看您要不要去製造這個騷動和享受這個掌聲。您確定您真的不知道那天上課中的石牌國小會有很熱烈的掌聲,而且,被完整收錄到隨您而到的媒體音源裡?成為所有媒體當天最樂播的政治新聞?

您有質樸一面。鏡頭前,沒有我看過多數政治人物的假。但假有時是一種含蓄的美。禮貌和分寸都在裡頭。您在掌聲裡向來有一種非常有共鳴、藏都藏不住的爽勁兒。簡單講,掌聲對您的情緒很受用。

我不期待媒體了。他們追星的味道空前濃。比小學生更濃。幾乎是用包容偶像的熱情在包容您爽過就好的空洞和錯誤。連「三字經」都用罐頭「噹噹噹」集體消音。以往一定「裝模作樣」的社教批判都省掉了。

台灣媒體的尺,從沒這麼寬過。可以罵街;可以爆粗;每天用頭條新聞否定昨天的頭條新聞。坦白講,這陣子,許多政治人物很瞠目結舌:早知政治人物可以沒啥禁忌這樣幹,都不知道以前的官兒們到底每天在假些什麼?假到連自己都討厭。

您是素人。我當您是真素。不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不是白居易說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不是那種「留與後人說」的假素,那容我無禮,誰安排那種場子,您就該把誰撤了。

還一件事兒,容我更不禮貌說一句: 您有點囂張。雖然我知道,這種嘴皮子上「耍狠」的調子,您的同事都聽習慣了,但在鏡頭前,還是挺有點「中年古惑仔」的味道。

您父母被查稅,不對嗎?因為他們現在的身份叫「柯爸」、「柯媽」,就自動成了稅官眼中的聖牛?我不知道您能不能聽出您語言裡很深很深的「政治話素」,那話聽起來,像酷吏在對小吏嗆:只要跟我柯p有關的,有看到也裝沒看到。

不要說有人檢舉。您如果不知今天檢察官、稅官都會「剪報分案」,那實在也太素了一點。這種事,我承認,稅官小吏要查要問,分寸不好抓,一不小心,就是超大頂政治迫害帽子。但您選前說老爸「借」您千萬買房,您夫人選後說選舉補助款要先拿去「還」公婆,我都覺得挺寫實,挺人性的。

話都您說。您夫人說。沒有人加油添醋。但市井小民一輩子都攢不下來的財富,在您府內不管是借是贈,稅法裡都有規定。借有利息收入要報,贈有贈與稅負要報。稅官小吏管的就是這種拔鵝毛的苦事兒。被拔的鵝,哪隻不叫?「大咖」?包括我,大部份被催、被罰的,連小吏都沒見過哩。公文到,日期紅字標,乖乖就繳了。

您可能不太注意,當年有一個叫黃任中的,因為被認為逃漏稅,被陳定南「管收」,收到連命都丟了。

我聽您當著每天一定堆滿您嘴邊的二、三十支麥克風,咬牙切齒說:要國稅局找「大咖」一點的來跟您講。坦白說:這是我黨政新聞跑二十年,直接間接聽過的政治人物練過「肖話」裡,最囂張的一段。

這和一些不入流的酒駕、違規,大聲嗆小警察:「叫你們局長來見我!」有什麼不一樣?

是因為柯P?還是因為柯爸?還是因為八十萬張選票?

您是酷吏?沒關係。冷酷無妨,不要殘酷就好。我不是要講這個。您是白目?沒關係。白目無妨,不要白爛就好。我也不是要講這個。
我講的是「小事」。因為台灣媒體泛濫,卻隻字不提,不評,顯然是「小事」。但我成為勉強是去投給您對手的六十萬之一,就是因為這種「小事」。

您動輒覺得「政治迫害」。其實,您「迫害政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下回再來談大事。我和您一樣,喜歡談大事。一個足以影響這個城市長遠未來的大事。但到目前為止,您只要談大事,都讓人擔心。

=====================
父母遭查稅 柯文哲:請夠大的人解釋

2015-01-13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陳宏睿、曾增勳/連線報導

柯文哲的雙親八日收到北區國稅局新竹分局函文,要查兩人提供一千萬元給柯購屋有無借據、是否涉及逃稅;柯的雙親兩度到新竹分局說明,強調「並非贈與」。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長李慶華表示,「這是一件民眾具名檢舉案」,柯的父母借款疑涉贈與稅,國稅局完全依法定程序處理,「程序任何人都一樣」,全案目前還在調查。

北區國稅局表示,為調查檢舉內容是否屬實,才會通知柯父母,「只是釐清事實,不一定就是有問題」。如果不是贈與就結案,如果是贈與就依法扣繳贈與稅。

對於父母親遭國稅局查稅,並追查借據,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怒批「這個國家沒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是不是?」他四度強調「請國稅局夠大的人出來解釋,根據國稅局的解釋,再來決定自己的回應」。

柯文哲表示,選舉期間,國稅局去查他過去幾年的稅,已經很惹人反感,現在還要父親到國稅局解釋,這種作法超越社會一般人民忍受的範圍。

柯文哲強調,政府機關當然可以查,請國稅局出來解釋想法到底是怎樣,他再來決定如何回應;柯還說,國家沒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是不是,難道我們的國家公務員變得這麼勤勞嗎?
書熙 發佈日期: 2015.01.14 發佈時間: 上午 1:59
好幾天前的舊新聞,這幾天看到臉書的朋友轉載取樂,才知道有這件事。覺得柯文哲有時講話蠻好玩的,但這件事我實在笑不出來。

我的臉書朋友會喊「護樹」,會喊「巴黎的恐攻背後的原因是歐美中心主義對伊斯蘭教的輕視所造成」,但同時也會拿這種關乎生死的事情取樂。

說關乎生死,他們大概會說我小題大作。
但曾和馬英九握過手,後來去逝的人的家人不知道會有什麼感受?馬英九也失去過親人,他會有什麼感受?

總覺得有點悲傷,卻無處可發。
******************
柯:死亡之握與回春之手 誰厲害
http://goo.gl/1Fm5h2
Kevin Yu 發佈日期: 2015.01.13 發佈時間: 下午 11:57
大家有興趣,可以逛這幾個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zeyara?fref=ts
https://www.facebook.com/imamomarsuleiman?ref=ts&fref=ts

這兩位都是穆斯林的意見領袖,在穆斯林社群影響力遠大於狂熱分子.

https://www.facebook.com/abdullahintw?fref=ts
台灣穆斯林的粉絲團

我不是穆斯林,但常常關心類似議題
Kevin Yu 發佈日期: 2015.01.13 發佈時間: 下午 11:42
陳真醫師:

關於法國事件,我個人有些見解:

我研究過伊斯蘭教,我的觀察是,伊斯蘭教是世上最被妖魔化的宗教,沒有人把猶太大屠殺 美軍在朝鮮與越南的戰爭罪 白人滅絕印地安人 追殺女巫 黑奴貿易與基督宗教牽連在一起,可是穆斯林狂熱分子的惡行卻要所有穆斯林共同負責,這絕不公平!

說實在那家雜誌不該拿別人的禁忌開玩笑,但狂熱分子濫殺無辜更是最無可赦!我相信先知穆罕默德在天有靈看了肯定氣得七竅生煙,很想下凡敲醒那些兇手的蠢腦袋!
平璽 發佈日期: 2015.01.13 發佈時間: 下午 7:30
被汪道涵點名有CIA背景的林中斌,是扁政府時期少見的國防專業官僚,他這篇「自由真是無價的?」反問文雖短,卻頗有可觀。

林中斌╱贏得自由 失去安全
http://udn.com/news/story/7340/638773
(節錄)

…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逐漸沒落,而非自由主義的民主值得學習。後者的標竿是俄羅斯、中國、新加坡、土耳其…在自由主義的民主下,人民贏得言論自由,但是失去了工作和安全。歐洲瀕臨破產的民主國家: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人民享有充分抗議的自由,反對政府撙節政策,和犧牲自身利益,但是國家經濟每況愈下。

…法國有了諷刺異教的言論自由,但失去了生命的安全。巴黎從今以後人人自危。值得嗎?新加坡立國以來便嚴禁在公共場所討論種族和宗教問題,怕引起爭議,給鄰國有護僑出兵的藉口。對一個以華人儒釋道為主的小國,夾在異族異教為主的鄰國之間,言論自由是求生存下付不起的奢侈品。

四年多前,中東爆發「茉莉花革命」,席捲埃及、利比亞、敘利亞和突尼西亞。當時人民興奮的追求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但今天,這些國家更窮、更血腥、更不安全…類似的是泰國:十年政爭動盪,紅黃衫軍衝突不斷。

法國政治學大師Raymond Aron說:「歐洲沒有一個國家,像今天的中國和印度一般快速發展它經濟的時候,享有民主。當歐洲十九世紀開始工業化的時候,當煙囪快速林立的時候,當更多的橋梁和鐵路在建造的時候,歐洲沒有國家同時享有個人自由、公民普遍的投票權、和議會制度。」

他又說:「在一九四五之後,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和南韓的經驗告訴我們:蓬勃的資本主義經濟需要配上限制的民主。」
陳真 發佈日期: 2015.01.13 發佈時間: 上午 11:41
反對西方惡行最難以說服他人之處往往在於,與其對抗者本身亦同樣充滿惡行,同樣以種種神聖之名行罪惡之實。例如因美國挑起敘利亞內戰而迅速茁壯的 ISIS,行事凶殘,不擇手段,便是一例。

可以想見,往後將會有更多血腥衝突與攻擊。我甚至常擔心會有更大規模的衝突,例如生化武器或核武攻擊。

最近有位德國記者,先前是位國會議員(名字我一時記不得,但很容易查到),是第一位獲准進入ISIS領地採訪的西方人員,採訪為期十天,準備寫成一本書。

這位記者年歲已大,冒死進入採訪,得出同樣的結論就是:""ISIS的危害恐怕遠超過世人的預估。"" 這樣一種瘋狂而不擇手段的對抗勢力,往往逼使人們得二選一,有時不得不讓人對美國之暴力血腥裝聾做啞,默認其某種雖不正當但卻很難用簡單語言加以譴責的 ""正當性""。

但同樣也有另外一些人,卻選擇投入(與美國亦敵亦友但目前表面上敵對的)ISIS 陣營。特別是那些飽受美國等西方列強摧殘的人民,在痛恨之餘,寧可選擇跟自己較為親近的一方。這多少也說明了ISIS其實具有某種區域性乃至世界性的 ""民意基礎"" 的原因。

自從老少布希等人分別發動侵略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以來,這一切純粹以搜括掠奪及侵略佔領為目標的血腥戰爭,卻被美化為所謂反恐,進而把整個伊斯蘭世界扯進來,導向一種宗教乃至文明之間的衝突。

當衝突加劇,越是激進勢力就越能獲得支持而茁壯,美國等西方列強也就越具有加強所謂反恐的藉口。查理血案便是一例,足以炒作成為另一個911, 藉此更加為所欲為,而這世界只會更血腥殘暴,而不會更和平繁榮。

我想說的是,武力不可能解決問題;即便在某個道德意義上你很難去譴責來自弱勢一方的暴力,但暴力畢竟就是暴力。我忘了是哪位西方作家說的,如果戰爭有效,我們老早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獲得和平。

暴力對抗強權,往往只是正中強者之下懷,特別是當這樣一種暴力是以傷害無辜平民為目標時,美國更是笑開懷,太爽了,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巴不得你越暴力越殘忍越好,因為這樣他才能大展反恐鴻圖。

過去,當他想大展鴻圖四處燒殺擄掠而苦無理由時,甚至明言巴不得 ""來一個珍珠港事件"",以便製造各種發動戰爭的藉口。

始終讓我很不解、很詭異的是,當美國擬定侵略計畫,正愁只欠東風,渴望 ""來一個珍珠港事件"" 時,媽的,""珍珠港事件""(即911)竟然如及時雨一般,如其所願地發生了!

哲學上有個常用隱喻叫黑天鵝,往往用以說明有關預測與歸納。簡單說,天鵝一般都是白的,黑天鵝指的就是那些極不可能發生但卻又總是會發生的事件。一旦產生,衝擊效應十分巨大,許多時候往往是災難性的,破壞現狀,推翻一切前例,從而產生新秩序或趨於毀滅。

我常覺得,戰爭往往就像黑天鵝,當你認為它不可能發生時,它偏偏就會發生。當希特勒揚言發動侵略時,世人訕笑,不當一回事,但卻一一應驗。

最近看ISIS的幾位將領,在鏡頭前對著那位德國記者,很心平氣和、很有自信地說,他們並不是要建立一個區域性的國家,而是要征服全世界,並且打算殺掉五億人,主要包括無神論者及一些異教徒。

也許你覺得聽起來很可笑。但我的想法是,不要把它當成無稽之談或當笑話看;人類的集體瘋狂往往遠超過做為單一個人所能想像。

喪心病狂的政客與激進人士們,也許很歡迎這樣一種無腦化的集體瘋狂,以遂行一己鴻圖,但它所帶來的禍害卻是毀滅性的。

我知道面對巨大槍砲,這類有關和平與理性的溫吞話語往往顯得極為蒼白無力甚至可笑。對於站樁或整個巴勒網的運作,最常聽到的質疑或嘲弄就是 ""你們這樣做沒有用啦""、""無聊哦""、""吃飽太閒膩""、""不關心台灣,卻關心什麼中東問題""等等。

事實上,有做就有用,例如站樁站七年,好歹也有幾十萬人次看過我們的站樁隊伍。就跟寫文章一樣,一個字的傳播,就有一個字的用途與份量。

如果這樣做還不夠,當然還有其它很多方法,比方說你可以捐款,不用捐給巴勒網(我們的錢夠用),而是捐給一些國際和平、人權與慈善團體(當然你要會判斷,別捐錯了,別捐給那些掛人權羊頭賣政治狗肉的冒牌人權組織)。

如果這樣還不夠,你甚至可以加入這些國際團體,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例如ICBL(國際禁雷組織),坂本龍一也是它的支持者,曾出過一塊CD叫ZERO LANDMINE,非常好聽。坂本龍一說,促使他寫這些曲子的原因是因為他聽到許多志工參與拆雷而傷亡的故事,讓他很感動。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過你所謂 ""你自己的生活"",對這一切完全不聞不問。這當然也是一種自由。只是我不太相信在同一個地球上,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有人真能採取所謂中立不管事的立場而真能置身事外。

你的所謂中立,你的所謂自閉,你的所謂 ""過自己的生活""、""顧好自己就好"",其實仍然還是一種立場,一種抉擇。""不做抉擇"" 更是一種主流抉擇,而這樣一種抉擇恰恰是主流勢力所歡迎,等於是自我繳械,任人宰割,但卻以為自己很清高,很瀟灑,很踏實,很浪漫,只熱愛什麼藝術,只熱愛什麼風花雪月,只熱愛什麼個人喜好等等。這其實全是自欺欺人的錯覺與自我陶醉的妄想。

我相信詩,相信詩的力量勝於砲彈,但我不相信詩人哲人真能與世隔絕。沒有血肉的詩不叫詩,頂多算是夢遺或手淫;沒有血肉的思想也不叫思想,而是無聊的空想與妄想。

即便像維根斯坦那樣盡一切努力避免公眾化,盡量與世隔絕、一心想望著屬靈世界的人,仍然還是關注腳下這個世界,並對它做出回應,甚至自願從軍,自願到醫院照顧傷患與病人,他說,他想藉此做為他對這世界的一個回報。

陳真
========================
圖片請見:http://goo.gl/Tzg8Fe

奈及利亞連兩日出現10歲女童人肉炸彈 市場引爆死傷慘重

Sid Weng 2015/01/12

博科聖地正運用包著頭巾的年輕女孩著手開發恐怖攻擊新路徑,而這項新手法將使當地穆斯林女性不分老少統統變成可疑份子,令警方防不勝防。


0
留言

上週在奈及利亞東北部波諾州巴加鎮屠殺2千人、寫下該組織血腥歷史新頁的伊斯蘭教聖戰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疑似再犯下令人髮指的惡行!

自由報導,10日中午,一名年紀約10歲的女童-包著頭巾、腰部被纏上定時炸彈,隻身前往波諾州首府邁杜古里(Maiduguri)假日人潮擁擠的市集,拒絕接受負責當地安全的民防隊之金屬探測器檢查;志工注意到她的腰際有凸出物,還來不及加以隔離,炸彈就此引爆。波諾州警方發言人表示,這起攻擊案造成至少20人死亡,另有18人重傷。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聯合報導,民防人員穆斯塔法說,爆炸發生於女孩在市場入口接受檢查時。他說:「我懷疑她根本不知道身上綁了什麼東西。」目擊者說:「當時金屬探測器發出聲響,顯示她的衣服下面藏有金屬,但還沒來得及把她帶離群眾,炸彈就爆炸了。我們認為有共犯在附近觀察,遙控引爆。」


繼10日1女童在邁杜古利的市場身綁炸彈爆炸後,11日又有2名約10歲女童,在東北部尤北省波提史庫姆鎮的1個販賣手機露天市場自我引爆,包括炸彈客在內共3人死亡,至少26人受傷。

目前尚無組織出面承認犯行,但去年在奈及利亞東北方綁架數百名女學生、近來常用女性做人肉炸彈的博科聖地已成眾矢之的:若博科聖地確為本案真兇,以孩童做為自殺炸彈客的暴行,已再創兇殘紀錄。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奈國北部穆斯林人口眾多,博科聖地以實施伊斯蘭律法的波諾州做為大本營。當地員警指出,該組織正運用包著頭巾的年輕女孩著手開發恐怖攻擊新路徑,而這項新手法將使當地穆斯林女性不分老少統統變成可疑份子,令警方防不勝防。

人口有1億7千萬的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國家,也是非洲最大能源生產國,博科聖地想要重建中世紀哈里發國,是奈及利亞最重大的安全威脅。奈及利亞將在5週後舉行總統大選,博科聖地近期不斷引發流血事件。美國國務院9日譴責博科聖地罔顧人命、以暴力攻擊無辜平民,要求恐怖份子負起全責。
甄力民 發佈日期: 2015.01.13 發佈時間: 上午 9:50
真的很欣賞羅智強,看完他的辯論會之後真的覺得個人的口條、思路及品格都是上等啊,雖然我不知道實際上他到底是甚麼樣的人,但是從他的文章我感受到這個人的真誠。

===

《18回》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在華視新聞廣場的對質辯論後,我接到很多關心與鼓勵的電話,很多的朋友都認為我「大獲全勝」,問我自己怎麼看這一場對質辯論?

我回答:「我打的是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怎麼這樣說?你不是表現得很好嗎?」

「這與表現得好不好無關,一個狙擊手,槍法再準,也不能扭轉一個陷入敗局的戰爭。」我說。

這樣說吧,一場辯論的勝負,決於三個階段,辯論前、辯論中與辯論後。而這三個階段,我唯一能掌握的,只有辯論中。

先假設這三個階段的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好了。那麼,我們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來看。

辯論前的階段,不管在網路上、PTT上,以及各大政論節目上,長期抹黑的眾口鑠金效應已形成,幾乎已一致把我定調為「貪官污吏」。在這個階段,我幾乎是被十比零,完封擊倒。

所以,當我走進辯論台時,我並沒有想要逆轉勝的企圖心,無寧說,那是一個自我面對的儀式,我知道,我在打一場不會贏的戰爭,我可能只是走進最後的屠宰場。

有朋友問,受到這麼大的壓迫,為什麼我在辯論場上卻可以這麼冷靜、還保持著和善的風度。因為,那時的我,已沒有勝負之心,我知道,即便我表現的再好,也無法扭轉那幾乎一面倒的氛圍。我以平常心上節目,只是當做必然的面對,然後放下,我只是卑微的想保留最後的心安理得,毀譽由人,只留心裡那一畝的自在。

我不想自評,在辯論的表現上,是我表現的好,還是對方表現得好。但就算假設,是我的表現比較好,我只是努力的把我想說的話說完,而從周邊的朋友的回應,我想大家至少對我的表現是肯定的。很多人甚至認為,這一場辯論我將對方完封了。

但即便我在對質辯論中將對方完封,辯論的第三階段,後氛圍與後詮釋,則還是完全掌握在對方陣營的手上,所以,如你去看網路上、PTT上、許多政論節目上,甚至一面倒的認為,是對手將我完封、打臉,在辯論中,我是一敗塗地的。

政治評論人黃智賢對我有一些中肯的責備,但對辯論表現部分,她說:「我看了整場2小時對質,明明是羅智強一直打臉周玉蔻,周玉蔻都無法回答,甚至愣住了。為什麼綠色網軍竟可以,硬說是周玉蔻狂電羅智強?打臉羅智強?睜眼說瞎話,還是綠色網軍狠。在台灣,不要臉的就會贏。」

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知道我在打一場不會贏的戰爭。道理很簡單。

第一,不管我和對手的辯論再受關注,華視的收視率有多高,我相信沒看過辯論的人仍遠遠多於看過的人。這些沒看過辯論的人,他們只能從其他媒體二手的、事後的詮釋,去解讀這一場辯論。而很抱歉,這些二手與事後的詮釋,對我不會友善。

第二,許多已在心裡把我定調為「貪官污吏」的人,真的在乎我的清白嗎?他們不在乎的,對他們來說,我是「馬前卒」,只要把我打倒,就可以洩心頭之憤。我面對的不是我一個人的清白之戰,而是撲天蓋地的反馬黑潮。任何和馬沾上的人,都是除之而後快,至於我冤不冤?重要嗎?

而更重要的是,我只有一張嘴,他們有一百張、一千張、一萬張嘴,每個人吐一口口水就可以把我淹死了。他們知道,一場辯論的勝利,是可以透過一百小時政論節目的抹黑去扭轉的,就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就可以讓白的變黑的,對的變錯的。

當然,我也不是全無收穫,至少至少,我相信,有完整看過這場對質辯論的人,答案會很不一樣。而事實上,在辯論前,我知道許多本來相信我的人也動搖了,但辯論後,這些本來動搖的人,變得更堅定的相信我。而這些相信,就是我最後的依靠。

一路走來,點點感受極深。前年九月風暴,我站上火線,辭官下台,放下的是權力,放下權力不容易,我還是調適過來了,但我真的從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被奪去名譽,那莫明的憤怒充膺胸口,但經過一時間,我忽然體悟了一件事。別人可以奪走我的權力、奪走我的名譽,但奪不走我的那一份心安。

我知道我是誰,我的心安,只有我能定義,那是外面的黑潮無法淹沒的。

最後,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我對還在這個園地裡支持我的朋友的感謝,在這一段我人生中幾乎是死生之別的存亡關頭,你們給我好大好大的力量。各位是我的幸運星、我的指南針、我的護身甲、我的莫邪劍,是我一切一切力量的泉源,謝謝大家!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辯論的七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bOHMXmIBE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irbaYNH-I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Wn3Yxp3Xw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nDM_hUecs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wjo0lxWeM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5)
http://tinyurl.com/mbqgyqw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zi4XHyuRU
(華視新聞廣場對質 7)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