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89 則留言。
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22 發佈時間: 上午 9:52
以色列與哈馬斯宣佈達成停火協議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11/121121_breaking_gaza_ceasefire.shtml

埃及外長阿姆魯周三(21日)宣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雙方會於當地時間周三晚上正式停火,結束持續8天的以巴衝突。(奇怪,哈瑪斯就哈瑪斯,還要加上個激進組織,為何不在以色列政府前加個恐怖主義國家)

美國白宮表示,奧巴馬總統與內塔尼亞胡通電話,讚揚對方同意埃及的方案,在加沙停火。奧巴馬還與埃及總統穆爾西通電話,感謝對方的斡旋,促成以巴停火。

相關内容以色列特拉維夫巴士遭受炸彈攻擊巴以繼續加沙地帶激戰克林頓抵中東斡旋加沙停火

埃及和哈馬斯官員說,停火協議將在當地時間周三晚21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點)生效。

稍早,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一輛公交車上發生炸彈爆炸,造成三人受傷接受手術搶救。

加沙周三有至少13人喪生。

在加沙和以色列的BBC記者說,停火協議即將生效,但是雙方仍然在相互攻擊。

以色列過去8天空襲加沙,導致接近1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過1200人受傷。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則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造成5名以色列人喪生。

埃及外長阿姆魯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開羅舉行的記者會上宣佈了停火消息。

根據停火協議,以色列同意「停止對加沙地區的所有陸海空敵對行動,其中包括入侵和針對個人的攻擊行動。」

停火協議還規定,「巴勒斯坦所有派系將在加沙地帶停止所有針對以色列的敵對行動,其中包括火箭攻擊以及在邊界的攻擊。」

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發表的聲明,以色列同意這項停火協議。

內塔尼亞胡在同意這項協議之前,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了磋商。

希拉里說,為了停火協議得到維持,「(來自加沙的)火箭攻擊必須停止,廣泛的平靜局勢必須恢復。」

她還表示,「我們現在必須集中討論如何達成持久方案的問題,以便促進地區穩定,改善安全形勢,維護巴以雙方的尊嚴和合法訴求。」
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22 發佈時間: 上午 9:51
以色列與哈馬斯宣佈達成停火協議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11/121121_breaking_gaza_ceasefire.shtml

埃及外長阿姆魯周三(21日)宣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雙方會於當地時間周三晚上正式停火,結束持續8天的以巴衝突。(奇怪,哈瑪斯就哈瑪斯,還要加上個激進組織,為何不在以色列政府前加個恐怖主義國家)

美國白宮表示,奧巴馬總統與內塔尼亞胡通電話,讚揚對方同意埃及的方案,在加沙停火。奧巴馬還與埃及總統穆爾西通電話,感謝對方的斡旋,促成以巴停火。

相關内容以色列特拉維夫巴士遭受炸彈攻擊巴以繼續加沙地帶激戰克林頓抵中東斡旋加沙停火

埃及和哈馬斯官員說,停火協議將在當地時間周三晚21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點)生效。

稍早,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一輛公交車上發生炸彈爆炸,造成三人受傷接受手術搶救。

加沙周三有至少13人喪生。

在加沙和以色列的BBC記者說,停火協議即將生效,但是雙方仍然在相互攻擊。

以色列過去8天空襲加沙,導致接近1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過1200人受傷。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則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造成5名以色列人喪生。

埃及外長阿姆魯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開羅舉行的記者會上宣佈了停火消息。

根據停火協議,以色列同意「停止對加沙地區的所有陸海空敵對行動,其中包括入侵和針對個人的攻擊行動。」

停火協議還規定,「巴勒斯坦所有派系將在加沙地帶停止所有針對以色列的敵對行動,其中包括火箭攻擊以及在邊界的攻擊。」

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發表的聲明,以色列同意這項停火協議。

內塔尼亞胡在同意這項協議之前,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了磋商。

希拉里說,為了停火協議得到維持,「(來自加沙的)火箭攻擊必須停止,廣泛的平靜局勢必須恢復。」

她還表示,「我們現在必須集中討論如何達成持久方案的問題,以便促進地區穩定,改善安全形勢,維護巴以雙方的尊嚴和合法訴求。」
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22 發佈時間: 上午 9:44
加薩烽火:媒體談以巴 充斥四大謊言

轉載自2012.11.22台灣立報

策劃、編譯■李威撰

媒體報導以巴衝突時,經常有意無意複製美方及以色列的觀點。以色列上一次(2008至2009年)入侵加薩走廊時,英國左派媒體《停火雜誌》(Ceasefire Magazine)曾刊登一篇文章,指出以巴衝突的相關報導,常蘊含以下四大謊言:

◆ 謊言一:以色列宣稱,攻擊的對象是好戰分子及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

實際上,以色列攻擊了學校、民房及公共基礎建設,更有許多無辜巴勒斯坦人送命。薩依德(Edward Said)曾說過,以色列表面上是攻擊「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卻以殺害、羞辱及破壞公物的方式,肆意蹂躪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根據以色列的破壞紀錄,這些「恐怖分子的基礎設施」包括教育部、雷馬拉市政府、中央統計局、學校、醫院、清真寺、電台及各種研究機構。

拿以色列軍隊攻擊加薩伊斯蘭大學(Islamic University of Gaza)為例,以色列的解釋是,大學是窩藏軍火(儘管根本沒發現)、訓練恐怖分子(他們可能會看上化學及工程系研究生的技術能力)以及召開哈瑪斯政治集會的場所。而2008年以色列攻擊加薩,造成1,434名巴人喪生,其中960人為平民(其中更有288人為孩童)。據以色列軍方說法,巴勒斯坦人是恐怖分子,而以軍的策略,用杭士基的觀點來說明,就是用戰爭摧毀人民,讓民眾陷入窮困、讓他們苦於求生,讓他們無暇想著戰鬥。

◆ 謊言二:以色列攻打加薩,要怪哈瑪斯自己,因為是他們先開火,招來以色列的報復是事先「可預期的」

據曼索爾(Camille Mansour)刊登於《巴勒斯坦研究期刊》的研究,發射砲彈的軍事行為往往來自中央的號令,哈瑪斯派系林立,無法掌控所有行為,因此責任不該全推卸給哈瑪斯。實際上,大部分的攻擊行為都是出自其他團體所為。況且,比起以色列的砲火,加薩可說小巫見大巫。

另外以色列還宣稱,報復行為是事先「可預期的」,若加薩一意孤行朝以色列發射飛彈,將自負後果。但,加薩的現狀是被以色列封鎖,加薩一直以來用發射砲彈作為報復,該行為同樣是可預期的,但為何不是以色列改變自己的作為?

◆ 謊言三:以色列人有和談的誠意,問題是卡在巴勒斯坦人好戰

哈瑪斯被視為挑釁的一方,乃因它否定以色列的「生存權」、拒絕「兩國方案」。但是,這個觀點沒有強調,以色列原則上也拒絕巴勒斯坦國的存在。以色列明知道,哈瑪斯沒有能力剷除以色列,正如台灣無法「光復大陸」,但以色列卻緊抓哈瑪斯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作為藉口,使和平陷入僵局。

哈瑪斯強硬的立場及極端的意識形態,真是衝突根源?但問題是,即使立場如法塔(Fatah)一樣柔軟,下場卻未必更好。過去10年,以色列照樣入侵伯利恆(2002年)、傑寧(2002年)及拉法(2004年)。薩依德的話值得省思,如果不頑強抵抗,巴勒斯坦人早就一無所有。正是巴勒斯坦人的堅持,才逼迫以色列上談判桌,否則巴人只能任人宰割。

◆ 謊言四:國際社會無力阻止戰事發生

主要理由,包括國際社會缺乏干預衝突的經費,以及缺乏有效的介入施力點。但是,美國每年補助以色列的經費超過30億美元;且自1978年起,美國以賄賂的方式,維繫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和平,累計投入資金已超過1,500億美元。

換句話說,只要美國肯以取消援助當作威脅,便能向以色列施壓。對哈瑪斯同樣也可提供誘因,譬如將哈瑪斯從犯罪團體名單中剔除,或者承認留在加薩的巴勒斯坦當局(PA)是一個國家。基本上,外國有能力介入,只是缺乏干預意願,而其中最大的阻礙,就是美國的立場一直偏袒以色列。(整理自《停火雜誌》)
學姊 發佈日期: 2012.11.21 發佈時間: 下午 6:55
(BBC新聞) 國際社會繼續斡旋以巴衝突促停火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11/121121_gaza_crisis_attacks.shtml
更新時間 2012年11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6:51

以巴衝突爆發後,已有130名巴勒斯坦人和5名以色列人死亡。

國際社會仍在繼續努力,試圖斡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停火協議。

加沙地帶的暴力衝突一直持續到凌晨。以色列已重新恢復對加沙目標的空襲,哈馬斯也向以色列方向展開零星的火箭襲擊。

相關内容巴以繼續加沙地帶激戰克林頓抵中東斡旋加沙停火以巴停火猜測下加沙衝突仍持續

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即將到訪西岸和開羅。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此前曾暗示,哈馬斯與以色列將在星期二宣佈達成停火,但以色列聲稱停火協議尚未最後敲定,以軍的軍事行動仍將持續。

以巴衝突在8天前爆發後,已有130名巴勒斯坦人和5名以色列人死亡。僅在星期二,以巴衝突已導致至少20名巴勒斯坦人和2名以色列人喪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在中東地區會晤有關國家領導人,斡旋以巴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衝突持續BBC在加沙的記者說,星期三凌晨,加沙傳出幾聲巨響,隨後加沙很多地方停電。

BBC記者說,以色列的8枚導彈摧毀了哈馬斯位於加沙城中心的政府部門大樓,被炸的大樓仍在燃燒。附近半島電視台的辦公樓也在轟炸中受損。

以色列軍方在社交網站推特發佈消息說,以軍空襲瞄準的是位於媒體大樓7樓的哈馬斯情報中心。

位於加沙城內的外國記者說,他們聽到空襲傳來的巨大爆炸聲。

早些時候,法新社報道說,加沙城內一座大樓遭到以軍戰機空襲,法新社在大樓內設有辦公室。但無人在轟炸中受傷。

以色列國防部說,過去一周,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射了800多枚火箭。僅在一天前,就發射了162枚。但不少火箭被以軍發射的「鐵穹」防禦系統導彈擊落。
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21 發佈時間: 上午 10:11
巴人死亡數,已增高至120多人,以方3人。

盼國際壓力可以促使以色列儘速停火。昨晚七點,埃及與哈瑪斯宣稱已達成停火協議,但是以色列卻即刻否認,依然加強了一整晚的轟炸。

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情勢,其實並不利於以色列。新上台的伊斯蘭兄弟會埃及政府,與哈瑪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遠較穆巴拉克更為同情巴勒斯坦處境。埃及、突尼西亞等夾帶民意支持上台的新任政府亦是。如同土耳其、卡達,這些國家雖然在敘利亞內戰中與美歐強權聯手,希冀拔除阿薩德政權,但此次以巴問題上,皆明白譴責以色列,清晰傳遞出支持哈瑪斯或是巴勒斯坦人民之訊息。

當西方和阿拉伯國家正聯手推動著敘利亞政權轉換大業時,以色列於此時發動侵略,其實只是繼伊朗問題後,使其外交更限孤立的另一步棋。阿拉伯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嫌隙,應該是美方此一階段所不樂見的,是以美方雖然口口聲聲仍是以色列的自衛權,卻也頻頻遣使送訊,積極運作著停火協議。今柯林頓也親抵耶路撒冷展開調解。

以上是一般觀察家之評論,是以許多人也對停火抱持樂觀。只是,以巴若能停火,卻是以著敘利亞的國家利益做為代價。但......還是只能期待眾強權在分食敘利亞這新捕獲獵物時,能暫且放過迦薩這任人糟蹋已久、強權刀俎下的另一塊肉。
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19 發佈時間: 下午 7:05
這幾天一直盯著新聞,希望迦薩的戰火可以就此停息,地面部隊不會出動,以色列可以迫於國際壓力而停止攻擊,但是似乎這場戰爭不會這麼快地結束。

已經有些麻木了,幾乎已無力說甚麼了。美國自以色列攻擊之始,就表示支持並且一再強調以色列有權進行自衛。媒體也多將導火線放在巴勒斯坦的火箭砲攻擊,但是媒體所沒有提及的,是以色列在11月8日先入侵迦薩al-Qarara村並槍殺了一位正在踢足球的巴勒斯坦小孩Ahmad Abu Daqqa,這發生在眾所譴責的巴人火箭砲殺害三名以色列人之前 。歐美領導所沉默不提的,是以色列於14日再度以非法暗殺手段,殺害了哈瑪斯的軍事領導人Ahmed Jabari。此外不會出現在去脈絡的新聞中的,還有45年來迦薩所受的佔領、今日170萬迦薩人完全如囚禁般的生活、毫無希望的壓迫下的生活......

最新的巴人死亡人數是90多人,以方3人。

在這樣懸殊的實力之下,以、美依然不斷重申著後者的自衛權。這有如當一隻猛虎撲向一隻小白兔或是一隻關在籠中的金絲雀時,還口口聲聲地喊著「我這是不得已為了自衛呀......」這要當成伊索寓言都嫌荒唐,真是他爺爺的@#$@#%@$#^!#*$^

以色列在敲定議會改選日期後不久後,就發動了這場攻擊。自古以來戰爭向來是選舉利器,既可轉移對國內社會問題的譴責,又可團結人民對政府之向心力、製造可恨的外部敵人。可悲的是這一張張戰爭選票,卻是迦薩人民一具具屍首所換來的。

秉叡提供的連結,大家可以看看,少見的非主流資訊。
陳真 發佈日期: 2012.11.19 發佈時間: 上午 2:24
我家電影院上演的片我幾乎每一部都會看,除了一些光看片名就想打呵欠的電影之外,比如什麼第凡內早餐還是晚餐我忘了. 當我大約不到十歲,電影水平仍然停留在 ""梅山收七怪"" 的階段,記得有一天,家裏上演一部片,叫安娜卡什麼娜好多個娜,也是屬於一看片名就想睡覺的電影,我自然跳過不看.

上了中學後,花了不到幾塊錢,買了一本安娜卡什麼娜,正是當初跳過不看的那部電影的原著小說,沒想到看了之後很感動. 

看報上說,托爾斯泰這部小說, 曾被改編成電影11次,我倒是一次也沒看過. 因為看了預告片,喜歡片中的音樂和俄國風光,今天跑去看了,比想像中的好看,畢竟要把那樣一部寫實小說以影像呈現並不容易.

散場時,看到角落有個女生哭得非常傷心,不是那種清淚兩行,而是低頭痛哭.在英國看電影,觀眾哭聲往往此起彼落,台灣電影院就比較少看到人哭,或者應該說,我在台灣看的電影大多沒什麼觀眾,經常小貓兩三隻,打鼾聲或打呵欠聲倒是常聽到.

若沒有托爾斯泰,當今世上肯定不會有維根斯坦這號人物. 青年維根斯坦因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曾企圖自殺,連上吊的繩子都準備好了,幸好在搭火車前往森林上吊途中讀了托爾斯泰的書,認識了上帝,而決定活下來.

我經常感到很難想像,這麼一個喜歡說教反對寫作技巧的呆板老頭子兼大鬍子,為什麼在那平淡到爆甚至不斷重覆同樣措詞的 ""拙劣"" 文字中,卻能如此打動人心,至少深深打動我心. 這個呆板嚴肅的老頭子大鬍子,為何卻有著一顆宛如少女般的敏感細膩心靈?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第12部改編電影正在上映,還沒看的還不趕快去看,編導沒啥特別,但也不難看就是,特別是音樂極佳.
秉叡 發佈日期: 2012.11.18 發佈時間: 上午 11:03
這是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衝突,某些政客的心態實在是邪惡至極點。
=======================
[達人專欄] 以色列和平運動者:以軍擊殺哈馬斯指揮官,扼殺和平契機
作者:فريد - 笨笨魚│2012-11-17 16:39:03
摘要: 葛森‧巴斯奇(Gershon Baskin),曾幫助以巴協調,而使以色列戰俘吉拉德‧沙利特(גלעד שליט)獲釋的以色列和平運動者,宣稱以色列執政者此一錯誤,將造成兩國人民的平白犧牲。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805811
良哲 發佈日期: 2012.11.17 發佈時間: 下午 11:04
(該站編輯在此文的引言裡,將巴勒斯坦誤植為巴基斯坦。)

德國之聲中文網 暴力並非解決衝突的途徑

http://goo.gl/GnAEbX

(德国之声中文网)""没有一个国家会放任邻国用火箭和炮弹攻击自己。""以色列以上述理由为该国最近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攻击做出解释。而谁又能反驳这个论点?毕竟,保护公民是每个国家的首要责任。12年来,以色列南部的人民长期受到来自加沙地带的攻击,当地的孩童每天都在躲避空袭,公共生活陷入瘫痪。

同样的情形不只发生在以色列人民身上。加沙地带的170万居民也遭遇相同处境,他们的居住地紧邻被封锁的沿海地区。他们也有权享有安定、繁荣、自由和发展。但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却只能是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梦想。

受监禁的人生

自1991年起,20多年来他们居住在栅栏后,犹如被拘禁在大型战俘营中。在奥斯陆和平进程开展前,以色列已经开始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大幅限制巴勒斯坦人的行动自由。在90年代中期展开和平谈判后,加沙地带四周建立起围栏,只有持有许可证的工人才能前往通向以色列的沿海地带。过去数年间,加沙地带的封锁越来越紧密。极端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在巴勒斯坦选举中获胜后,加沙地带几乎被全面封锁。

加沙地带60%的居民未满20岁,这意味着他们至今为止从未离开当地。他们出生在被封锁的地区,不曾与外界有过联系,没有未来,没有希望。与此同时,这个人口过剩地区的生活情况越发不稳定。联合国专家预测,加沙地带在10年内将不再适合居住。

加沙战争重演

但这一切都被以色列和国际社会所忽视。多年来,解决中东冲突已经不再被列入政治议程。加沙地带议题只有在以色列大选期间才能发挥作用。4年前,以色列在大选前在加沙军事行动中造成14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今年11月8日,一名正在踢足球的青年在汗尤尼斯的空袭中遇害,以色列军队再次挑起敌对情绪。接踵而来的是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和报复性空袭。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Ehud Barak)所属的小政党正在努力延长政治生命。对巴拉克而言,加沙冲突可能有助于他们重返议会。新一轮的暴力冲突无法解决加沙地带问题。对于12年来遭受来自加沙地带攻击的以色列人民而言,以色列的反击仍无法使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只有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政治进程才能解决冲突。但前提是,不仅以色列人能获得安宁与和平,巴勒斯坦人也有权享有安全、自由以及自主的权利。

作者:Bettina Marx 编译:张筠青

责编:任琛
智巽 發佈日期: 2012.11.16 發佈時間: 下午 11:00
加薩那邊有的只是亂槍打鳥的火箭, BBC不該說成""導彈""...
學姊 發佈日期: 2012.11.16 發佈時間: 下午 5:51
BBC中文網相關新聞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11/121116_israel_reservists.shtml

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下令召集3萬名後備軍。有傳言說,以色列可能會向加沙地帶發動地面進攻。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在「推特」(Twitter)上發帖說,以色列軍方已經在加沙地區散發傳單,呼籲當地平民疏散,並遠離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及其它「恐怖組織」。

相關内容國際關注以色列哈馬斯加沙衝突哈馬斯向以色列特拉維夫發射導彈巴以衝突加劇 聯合國呼籲雙方克制

此前,哈馬斯聲稱,周四從加沙地區向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發射了超過350枚導彈。不過,以色列方面聲稱,其導彈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了其中130枚導彈。

而在加沙地區的BBC記者則表示,周四深夜在加沙城附近的城內聽到幾聲巨大的爆炸聲。而且也有報道說,看到載有大批以軍的大巴以及載有坦克和裝甲車的卡車正開往加沙地區,以色列電視台報道,這意味著以色列軍方正計劃發動進攻,但以色列軍方則表示,目前還沒有作出任何決定。

而埃及總理甘迪勒周五(11月16日)將到訪加沙地區,以示對哈馬斯組織的支持。

自從本周三以色列空襲炸死了哈馬斯在加沙地區的軍事指揮官賈巴里後,當地爆發激烈的戰鬥。至少有18名巴勒斯坦平民在以色列的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BBC阿拉伯語部圖片編輯傑哈德的11個月大嬰兒。

另外,3名以色列人則在哈馬斯發動的空襲中喪生。
智巽 發佈日期: 2012.11.15 發佈時間: 下午 10:46
我們在加薩的兄弟姊妹們又再次受到虐殺
鄭啟承 發佈日期: 2012.11.14 發佈時間: 下午 8:29
半年沒攀岩了,好不容易鍛練成一隻猩猩,現在又退化成一個人類。

不知從什麼時候,人們開始認定動物是屬於自然,而不屬於文明。聽起來像廢話嗎? 並非如此。人們原先認為動物理所當然是人類文明的一部份,是人類的附屬品。直到(在我看很效益取向,動機不純的)保育觀念盛行,人們方始將所謂文明和世界作了切割,動物屬於世界,不屬於人類。或許是這樣的觀點造就了一個自由的概念,把動物「歸還」到大自然的舉動似乎成了掙脫人為枷鎖的象徵。佛教的放生主要來自慈悲,保育的野放卻似乎多了對自由的嚮往。

但事實是,自由的那條界限並不明確,而且你若站在它的中間,會發現它非常難以跨越,像細胞膜一樣,管制森嚴,只能單向進出。一旦你進到了這一邊,要跨越到另一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過去念書做動物實驗時養過不少老鼠,這些老鼠若一出生就將牠們丟到街上,除了體色是白的很容易被發現之外,牠和一般老鼠沒有兩樣,可以奮力求生。但這很少發生,這些是囚犯,一生都會在籠子裡渡過(唯一例外是死前,將會躺在手術檯上)。

我養的老鼠也一樣,最高紀錄曾經在地下一字排開養了二十幾隻老鼠(這個數字算很少的,因為我養的是大鼠,養小鼠的人一次可以養到一兩百隻),每個籠子養一隻大白鼠,籠子有個小門,上頭有門栓,放進飼料和飲水後要把門栓插上,否則老鼠很可能會跑出來。

老鼠是好動的,會花很多時間不斷探索自己的籠子,特別是因為老鼠鼻子很靈,你清理過籠子或換上新的尿盆後,牠會花很多時間聞嗅。牠也喜歡不斷研究籠子鐵絲的結構,把前腳按在上頭,將鼻子往外伸,讓人看來有一種很想掙脫牢籠的錯覺。

這的確是不折不扣的錯覺,對生命有基本憐憫的人都會對這些老鼠有所不忍,但不忍歸不忍,老鼠本人是否想要自我解放而奔向自由卻是另一回事了。不只一次有人(通常是女生)對我說應該把這些老鼠全放了,讓牠們重獲自由,我通常是笑笑,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這些老鼠從小被飼養,沒有謀生能力的。

有天發生一件事,卻讓我大感意外,我在做完每天固定更換飼料飲水的程序後,忘了將一個籠子的門栓插上,中間過了差不多二十個小時,隔天回來檢查時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 那隻老鼠確實跑出來了,但牠並沒有奔向自由、在動物房的地下亂跑或藏匿,相反地牠用兩腳站起,緊緊用背部貼在籠子外側,全身發抖而一臉驚恐地看著我 (事實上是聞著我,因為老鼠視力很差)。和電影裡人用背部貼在懸崖峭壁上那動作幾乎一模一樣。

當我說一臉驚恐並不是在誇大,老鼠也有表情,和老鼠混久了你就能分辨得出來。我發現籠裡的飼料和飲水完全沒有減少,籠子的小門則大概是因為牠跑出來後去碰到,所以又被關上了。雖然沒有門栓,但顯然老鼠不懂得開門,所以回不去裡頭了。

我把這隻驚嚇過度而全身僵硬的老鼠輕輕抓起,放回籠內並將門栓插回,然後仔細想著這一切究竟代表著什麼(牠這時終於放鬆下來,在熟悉的環境中四處聞嗅)。很顯然這隻老鼠並沒有因為能逃出籠子而感到心花怒放,相反地牠因為回不去籠子裡而感到極度恐懼,這恐懼是如此強烈甚至蓋過了覓食的本能,老鼠一般在晚上會不斷吃東西,但這可憐的小傢伙必定用同樣的姿勢就這樣在籠子外側挨了一整晚,害怕地不知所措。

我知道人為的禁錮會造成動物野性的喪失和生存的困難,但我卻沒有想到有這樣的強烈的影響。這顯然不是個案,因為我在家裡養過很多黃金鼠,這是一種探索慾十分強烈的動物,一有機會牠就會爬出籠子,但許多次我發現牠們偷跑出來後,瑟縮在屋子裡的角落一動也不敢動,伸手去抓牠時顯得非常害怕。

不知道為什麼說到老鼠來,我本來要說人的。

長久以來我一直想創造一種自由創作的環境,這想法隨著時間而愈來愈明確而強烈。我很想成立一個有別於任何學界商界以及其他各界的藝術中心,這中心佔地遼闊,擁有各種創作需要的空間和硬體設備,比如各種繪畫雕刻音樂寫作編織需要的器材,當然也有最新的數位高科技,只要用得上的都有。在這裡不必打卡,不必開會,不必評鑑,也沒有業績需求,沒有上司下屬關係,更沒有社交文化,簡單說這裡不是一間公司,不是一間學校,更不是一個藝廊。

既然它什麼都不是,那它是個空殼嗎? 非也,它什麼都不是,但你要在裡頭幹什麼都行。幹什麼都行的意思就是幹什麼都行,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幹也行。很玄是嗎? 聽起來像養蚊子用的,非非也,這裡要養的是一群特殊的人,它的成員都是特別選定的,是那些茫茫人海中擁有特殊靈魂和才能、和一般人呼吸著不同空氣的人類。初期或許先找十個吧 (事實上我都想好人選了),我會盡一切能力說服他,讓他相信他在裡頭可以自由自在地活著。我會給他足夠的生活費用 (比如說每個月二十萬元),供他一切他創作所需要的軟硬體,其他就隨便他。他沒有時間壓力,沒有業績壓力,他不必被強迫做任何事,包括生產他的作品,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別做。他要來不來也隨他,他只對他自己負責,他要努力創作我就全力支援,他要整天吃喝完樂我也不反對。

這中心內是很歡迎互動的,這些”藝術家”之間隨時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各種技術或心得,若有人想要辦講座或課程是最好不過,自由參加。但若有人想要閉門造車亦無不可,沒有人會強迫他交出什麼他不願意交出的東西。若有人想要將作品成為商品,我們可以全力協助販售,但若你想孤芳自賞或是創作完一個就毀掉一個,那也隨便你。總之這裡只有一條規矩,那就是不能侵犯別人的隱私,這中心對隱私是極度尊重的。這裡說的隱私是一個大的概念,一個人所重視的一切都算是他的隱私。比如說他吃飯時不喜歡有人在旁邊,那就沒有人有權利去干擾,比如說一個人喜歡在半夜雕刻他的作品,那誰也不能阻止他或強迫他白天工作。比如說一個人創作時不喜歡穿衣服,必須要露鳥能才文思泉湧,那誰也不能逼迫他把小鳥收起來。

自作聰明的人大概會問我,那如果其中一人的隱私侵犯到了另一人的隱私呢? 可憐的孩子,連這也想不透,我找來的都是何許人也? 他們會輕易克服這些問題的。一切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還是在於是哪些人。

要這樣一間中心何用? 啥事也不幹不是燒錢而已嗎? 是啊,人們最關心的就是錢。錢或運用錢的價值觀念是一個說不準的東西,許多保育和科學研究計劃都是在燒錢而已,就說上太空好了,上太空有什麼用? NASA 燒掉了多少錢為了上月球和火星,這些與我們何干? 但我們仍然拍手叫好。相對來說我的藝術中心花不了多少錢的,我估計十億台幣應該就可以有初步規模了。你若說上火星可以拓展人類的視野、滿足我們心靈的好奇和想像,因此值得我們不顧一切來達成,那藝術的價值又怎麼會低於這一切呢?

不過我不是要提高人們的藝術鑑賞水平或提高藝術本身的存在價值,這些我不關心,這中心本身是無用的,就像藝術本身也是無用的。也許無用之處日後會有大用,誰也說不準,但那並不是我真正關心的,我只關心一件小事,也就是這中心對這些藝術家來說有什麼用。簡單說它是一個心靈的野放場,讓那些本來不屬於牢籠的心得以釋放,讓原本被栓在地面的能夠重回天空飛翔。這是一個”放生”藝術家的地方。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認識許多才氣四溢,敏銳而深沉的人,但這些人往往困在現實環境的牢籠中,奄奄一息。你可以聽到或深深感覺到他們被囚禁而發出的痛苦呼喊。我如果能創造出一片屬於鳥的天空或一個屬於魚的海洋,那不是很好嗎? 簡單說我想創造出一個適合創造的環境,至於這些創造者創造出些什麼就不是我關心的了。(雖然我也認為這會大大增加好作品誕生的機率)

弄這個中心也是有私心的,因為我同樣也嚮往這樣一種環境,可以讓我自由地做我想做的事。

這樣一種構想很迷人是吧? 這個構想是基於一個我曾經相信的想法,那就是善意會帶來自由,或者說善意可以讓人改變。但我最近終於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個妄想,人是不會改變的,他只會是他原本的樣子,一旦你習於禁錮,你就很難真正逃離它了,就像我的老鼠一樣。換個方式說,人之為惡是沒有不得以這回事的,我們常以為有人之為惡是因為他沒有選擇,若你給了他善意或給了他一個充滿善意的環境,他就會揚棄惡而選擇為善。事實不是如此的,至少我終於真正體認到人是極度複雜的,而人心之惡遠比人心之善來得強大許多,演化在我們心中種下了一個很難改變的黃金比例。

而那一絲若隱若現,似明似滅的善意火光如何有可能真正燃起,讓我們不再盲目,當然就不是我那愚蠢的幻想所能回答的了。我終於明白,人唯一會改變,就是他自己決定改變之時。但那就和自由一樣,是極度困難的。
陳真 發佈日期: 2012.11.12 發佈時間: 下午 11:38
基於偵查不公開原理,出版社的相關留言全刪了.

原本只是想拿這事來充當一個 "例子",說點抽象感覺,但人們或好事者往往不關心你所要說的那個抽象感覺,反倒關注個別人事物,簡單說就是關注八卦. 為免複雜化, 只好刪文.

這證明了兩點:

第一: 不同物種之間的溝通是很難的.

第二, 自由很美,但自由基本上是一個夢,當不得真的.

欽此.
學姊/鑑慧 發佈日期: 2012.11.10 發佈時間: 下午 7:43
歡迎加入我們的活動!下次的靜站在11/24。許久以來很多人也都常問我們為何不再做這個或再做那個。說真的,我們也並不是一個立有案、設有專職人員的社運或人權團體。大家平日多為各自的生活忙碌著,很難再多抽出些空閒多做些甚麼。每個月一次的靜站以及偶爾推出的文章或翻譯,似乎是我們多年來所僅能確保維持的。這些聽來似是藉口,但也是一種邀請。許多事,只要大家有意願或時間,其實誰都能做。如果你覺得你也能做些甚麼,比如說寫些文章 (如談談你在以巴的所見所聞),比如說促成講座的舉辦或引介這樣的機會,比如說加入我們的靜站,我們都將歡迎並樂於共事!
YLH 發佈日期: 2012.11.08 發佈時間: 下午 10:12
哈囉,非常高興看到這個網站,今年暑假遊歷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看到非常多在台灣看不到的畫面且資訊有截然不同的解讀。加油,希望有機會也能入直接的舉牌行動:))
另外想請問不知道是否有用講座的方式向一般民眾傳達這樣的訊息?
感謝你
鄭啟承 發佈日期: 2012.11.07 發佈時間: 上午 8:45
各位的 Chrome 到底是為什麼會花轟真是難解,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阿忠說的原始碼裡有數字我也都看不到,我也完全沒去動後台,然後我灌了 Chrome 也沒看到巴勒網變胖 (我自己最近倒是變胖了),接著一天之內大家又都神奇地苗條回來了,這真是太匪夷所思了!

不過據我多年和各種高科技奮戰的經驗,這就是科技本質,和談戀愛一樣玄疑,比測不準原理還測不準。總之巴勒網有瘦回來就好,阿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2.11.07 發佈時間: 上午 1:03
電腦高手過招,全是行話,真是厲害.

今晚教練突然請假沒練球,看了傳說中讓張藝謀自嘆不如因此提早買機票離開影展預言 ""就是它(會得獎)"" 由伊朗導演Asghar Farhadi的separation(分居風暴),在此用哈巴狗電台的信譽隆重推薦,不好看可以來跟董事長退票哦.

絕大多數好電影是無法推薦的,因為一般人似乎非常缺乏觀影水平,真的會喜歡看那些好電影的人往往鳳毛鱗角(假裝喜歡的倒是很多),像 ""分居風暴"" 如此這般雅俗共賞的好電影非常少.

世界上有60億人口,但電影誕生百年以來的好導演全部加一加恐怕也不到60個.我常擔心好導演一個接一個死掉,死掉之後你就只能不斷複習舊片而再也無新作. 死掉的速度往往比誕生來得快,依我看,平均大約五年才會有一位好導演的誕生.

這片導演叫 Asghar Farhadi,伊朗人,因為之前從未聽過,我還以為是新手,原來早已拍了許多重要電影. 以後凡是他拍的片,一律都可列為必看.

這片最好看的是最後一幕,應該唯有天才才有辦法拍出那樣的感覺. 這片 DVD 四處應該都可以買得到,家裏有MOD的好像也有在演,不公開推薦真是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不過,我其實很害怕那種不但 ""有看沒有懂"" 而且會歪曲作品來迎合一己品味或一己觀念或從中淬取分析出什麼道德教誨或行為準則的半票觀眾. 聽這類非常形而下的半票觀眾講起哪部電影這樣那樣,常會讓人感到納悶他是不是進錯電影院看錯了片子?
智巽 發佈日期: 2012.11.06 發佈時間: 下午 10:17
上次看的時候才那樣, 現在已經恢復正常了!
懷軒 發佈日期: 2012.11.06 發佈時間: 下午 7:19
這好像一場羅生門,如果沒人改後台,就是Chrome花瘋了,因為它昨晚就又正常了。我啥都沒改也沒重灌...。只能說電腦真是個搞不懂的東西(我啦~)。

懷軒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