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89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21 發佈時間: 下午 1:23
從文字上看起來,妳很正常,我是說沒有任何哲學病,並不是真的對這一堆問號感到疑惑而痛苦不堪. 一般來說,有病的不是打問號,而是打驚嘆號,因為他並不是對答案有興趣或有所懷疑,而是對答案的存在感到驚訝. 例如: ""天啊!這是我的手!"" ""天啊!1等於1!"" ""天啊!明天比昨天晚到!"" ""天啊! 深藍比淺藍深!"" ""天啊! 世界真的存在!""...等等等.

對這些廢話感到極~~度~~~驚訝,進而願意用一生去陪葬,基本上就是一種病. 維根斯坦說,當我們應該說 ""廢話(nonsense)!""時,我們卻說 ""當然啊!"". 會覺得 ""當然啊!""的人都很正常.

哲學經常被庸俗化或低能化,彷彿只要在一堆自己臨時想出來的句子後面給一一畫上個問號就是在問問題. 如果產生疑問是這樣輕易輕鬆的事,我想大概全世界所有人都是哲學家了.
世主 發佈日期: 2011.06.21 發佈時間: 上午 8:49
戀愛是不是一種病?為何有人說戀愛是正常的呢?病和正常之間有沒有界線?這界線又是從何說起?誰定的?人是不是本來就會胡思亂想胡說八道?抽離這個抽離那個?所游離的空間又是什麼?這個空間是不是所有人共享的?還是只能在未抽離情況嚐試溝通?但可以溝通嗎?有無先決條件?若可溝通又溝通了什麼?但戀人之間需要溝通嗎?理性在這裡是否可有可無?或毫無意義?或者是障礙?
只是單純在想...是否ㄧ起做個夢談個戀愛繞一圈回來就""正常""了,如果""病""不容於這個硬梆梆的世界的話.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21 發佈時間: 上午 2:10
(再續)

嚴格說來,維根斯坦從沒有提出任何哲學,而只有哲學觀(conception of philosophy),而這哲學觀恰恰是治療性的,把哲學當成一種病,為之提出處方.

維根斯坦用搔癢來比喻哲學做為一種病,他說,對於一種搔癢症,最好的治療結果就是不再癢了.因此,維根斯坦說,"哲學最大的成就就是不再做哲學". 除此之外,哲學不會有更大的成就了,你當然不能說 "不癢" 是一種成就,不癢頂多也只是恢復健康而已.

最近幾個月,董事長被一些動輒哭天搶地的朋友給搞得疲憊不堪,累得感覺自己似乎即將喪命,幾乎就像在急診值班一樣,不斷隨時得24小時待命幫親友解決各種在我看來實在毫無意義的 "問題",後來我只好把手機一概在下了班之後便關機.

並不是我缺乏愛心,而是朋友們的那些問題實在太沒有意義了,比方說馬麻每天敲其書房問她吃飽沒,讓他好煩好生氣,害他經常打電動打一半都得中斷而沒有能過關取得寶物,所以就哭天搶地. 或是比方說把拔問他怎麼沒給哪個阿伯回信寫賀卡,於是也哭天搶地;或是女朋友說他瘦得像隻猴子,他也哭天搶地...

我常覺得,大部份人實在好脆弱,若是這麼一丁點事就要哭天搶地,那麼董事長的悲慘身世豈不是得哭垮至少一個銀河系才行? 我把這想法告訴學姐,我說真是很難想像,為什麼大多數人會為了這麼一些無聊的生活小事掛心憤懣? 學姐反問我說,那你又為什麼會為 "這是不是我的手?" 這樣的無聊問題苦思煩惱?

(陳真按: "這是不是我的手?" 是維根斯坦反駁 G.E.Moore的 commonsense epistemology 時所提出的一個例子,維根斯坦認為我們不可能 "知道" 這是我的手,因為 "這是不是我的手" 根本就不是我所能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件事)

我回答學姐說: "這是不是我的手?" 這問題非常重要啊!
學姐說: 這有什麼重要?
我說: 我怎麼知道這究竟是不是我的手當然很重要!
學姐說: 有可能不是你的手嗎?
我說: 萬一不是呢,那豈不是很可怕?
學姐說: 是很可怕啊,但有可能不是你的手嗎?
我說: 不可能!
學姐說: 那就好啦!
我說: 所以我恢復平靜了啊!

所謂哲學思想,不過就是這樣一種病,生病之後最大的成就就只是恢復健康不再胡思亂想,頂多就是跟大家一樣而已,而不是變得比別人 "更" 健康或更有智慧.

這也是為什麼維根斯坦很反對學生繼續從事哲學的原因之一,他說,"哲學教授是一種很不老實的工作".他最優秀的一些學生聽信他的話,於是放棄大好前程; 曾有一位原本是數學系的,據說是維根斯坦學生中最出色的一位,還因此放棄學術進入工廠成為工人,後來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反倒是那些比較笨的,卻反而一個個成為哲學家.

當代一位著名的維根斯坦學者叫 James Conant,曾這麼說:"一個第一流的哲學家身上總會有著一種被維根斯坦打傷的記號";他若沒有因此而整個放棄哲學,至少也會時常想脫離哲學.

Conant講得很對,我看那些得意洋洋談著維根斯坦的所謂學者們,實在看了很反感很可笑;一個人如果真的認同維根斯坦的想法,那他很難自欺欺人地說哲學是多麼了不起的一種東西;自己只不過是很不幸被哲學蟲給咬到,咬得全身發癢癢得受不了,一旦找到適當的藥方,癢即便不能完全消除,至少也會緩和許多. 萬一還是很癢,經常還是得抓一抓癢,但至少你不會覺得癢是什麼很厲害的本事,哲學只不過是一種病.

在維根斯坦任教於劍橋期間,曾有個博士班學生,在多年的研究與寫作,博士學位垂手可得之際,卻決定放棄學位,不願完成論文. 那學生說,因為他終於認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原創的想法值得發表. 維根斯坦聽聞此事十分感動,經常告訴大家說: "光憑這一點,劍橋就該頒給這個學生一個博士學位."

我在 Malick 的身上及作品中似乎也能看到這樣一種 "被維根斯坦打傷" 的痕跡;用我的話來說就是自暴自棄,用英文來說就是 self-revocation. 這意思並不是說自己很爛而別人很好,而是說你所看到的這些美麗作品,只不過是我的一種病一種哀嘆,就好像齊克果說詩人因其痛苦悲鳴而成詩歌,這時旁人聽了詩人的哀號覺得好美好棒喔,發出安可聲,要他再來一曲,一個真正的詩人會因此覺得受辱,因為他若能有選擇,他不會願意承受這樣一些痛苦;他若能治好自己,他也不會願意得到這樣一種病. 只有那些俗不可耐的低能詩人或不入流哲學家,才會擺出一個巍峨昂然的姿態彷彿自己多聰明多深邃似的.

我常覺得,你要看一個文人有多少可觀之處,那麼,自暴自棄便是一個最重要的素質.這有點像尼采說的,"那些越是羞於成為作家的人,才是一流的作家." 這樣講或許有點武斷,但倒過來講應該就十分正確了: 一個喜孜孜以身為作家或藝術家或哲學家為榮為傲擺個姿態以為自己很行者,都屬不入流.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20 發佈時間: 下午 4:42
這是一篇談Malick的電影與其哲學的文章,文章裏說Gilbert Ryle嫌 Malick的博士論文那樣一種閱讀齊克果與維根斯坦的方式 "不夠哲學",我猜他的意思是 "不夠分析".

裏頭還講到維根斯坦是Malick 最喜歡的哲學家之一,並提到維根斯坦有關於 "the world and life are one" 的想法對其電影與生命產生座右銘般的影響,並提到Malick 關切的是 "形而上的我",用維根斯坦的話來說就是哲學我(philosopohical I 或 philosophical self 或 metaphysical subject), 相對於心理學上那種 "個人我" 之令人難以忍受.

若要說維根斯坦曾教給我什麼,那就是自暴自棄,把 "心理我" 或 "個人我" 給打回原形,打成零,打成根本不存在. 要不是遇見維根斯坦,我恐怕會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有時我不知道是該慶幸或該感到遺憾,維根斯坦毀了我的一生,但他讓我看見那個跟世界一樣大的 "我".

陳真
==============
http://www.fipresci.org/undercurrent/issue_0206/sterritt_malick.htm

Film, Philosophy, and Terrence Malick
By David Sterritt

Terrence Malick clearly isn't in it for the fame. He avoids press interviews, keeps public appearances to a minimum, and doesn't like to have his picture taken. But it's harder for a filmmaker to dodge publicity than it is for, say, a novelist like Thomas Pynchon, also known for an aversion to cameras. About five clicks on the Internet brought me to a gallery of online Malick photos showing the shy celebrity as a teenager, then a fledgling movie director, and now an éminence grise of independent cinema. One picture is labeled "the ubiqui tous Malick photo." So much for the cloistered auteur as master of his own public image.

While it's interesting to look at these, I can't help sympathizing with Malick's wish for privacy. That u b i q u i t o u s photo — snapped in 1998, when his World War II masterpiece The Thin Red Line was in production — is a standard-issue shot (big smile, casual clothes, earphones draped around neck) conveying no hint of what makes this director different from countless others who've obediently said "cheese" for studio photographers. While there may be a whiff of aloofness in Malick's disdain for the publicity fray, it's possible he just doesn't want to distract attention from what really matters, which is the work he does. He also has an egalitarian streak, refusing interviews on the principle that "he's not different from anyone else," as a New Line Cinema executive claimed recently.

New Line released The New World to theaters late last year, and the company would surely have been happier if Malick had glad-handed journalists the way less reclusive directors do. Such marketing work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when a film might have trouble "finding its audience" without some extra pushes. The New World was such a film theatrically, and while its DVD edition (from New Line's home-video division) will surely do well over the long haul, it's hard to imagine copies of this artfully diffuse drama flying pell-mell off the shelves.

The story itself is commercial enough, revolving around colonial-era characters — the 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explorer John Smith and the Native American adolescent Pocahontas, his friend and perhaps his lover — who have enthralled Americans for ages. The movie chronicles their deepening intimacy in the context of Jamestown's gradual evolution from a frontier outpost to a burgeoning North American town. It also shows Smith's flight from Pocahontas when adventures beckon in other climes, her subsequent marriage to tobacco pioneer John Rolfe, and her eventual visit with Rolfe to England, where they and their young son are greeted as exotic celebrities from afar.


Rolfe and Pocahontas


This frequently heroic, often bittersweet material has paid Hollywood dividends more than once over the years; but true to his reputation, Malick didn't handle the story with big-time ticket sales in mind. While he serves up the love scenes and battle sequences most moviegoers demand from historical sagas, he's couched the story in a loosely strung-together structure with a dearth of dramatic climaxes. Nor is the cast exactly lustrous: Colin Farrell as Smith, teenager Q'orianka Kilcher as Pocahontas, and Christian Bale as Rolfe, who doesn't enter the picture until it's two-thirds over. The film has so little dialogue that it's been likened to a silent movie. And sometimes the screen goes blank simply because Malick's sense of visual rhythm calls for it.

All of this must have given New Line the jitters, especially since Malick's previous epic (The Thin Red Line) failed to recoup its $52 million budget theatrically despite seven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and many good reviews. (Plus the fact that it opened at a propitious moment for World War II films, vying with Steven Spielberg's vastly less interesting Saving Private Ryan in the Oscar race.) The New World is a less expensive movie, at $40 million, but it's certainly been a considerably harder sell — due to both Malick's uncompromising style and the fact that (aside from the animated Pocahontas released by Disney in 1995) there's never been an automatic audience for films set in Jamestown some 400 years ago. Malick is obviously not alone in his deep commitment to film as a fine art, but comparatively few of his indie peers share his increasingly keen taste for epic formats, correspondingly high budgets, and the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that distinguishes even his smaller-scale works. Given the paucity of risk-taking production companies, it's little wonder that his filmography comprises only four features: Badlands, his 1973 melodrama about serial killers on the road; Days of Heaven, his melancholy 1978 romance; The Thin Red Line, based on James Jones's eponymous 1962 novel; and The New World, a project dear t0 him since the late 1970s, when he started to write the screenplay. Each contains Malick's distinctive trademarks: sumptuous images of the natural world, a great deal of voiceover monologue, and an unabashed interest in such grand issues as the purpose of life and the meaning (if any) of death.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onant layers of image, word, sound, and music that weave through these movies and you'd think you were communing with a philosopher.

Which is exactly what Malick is. Although he's no more extroverted about his biographical data than about his photo, some aspects of his 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have made it into the public record. They are atypical, to put it mildly, of the movie-directing crowd.


Martin Heidegger

Ludwig Wittgenstein
Born in Texas in 1943, he earned a philosophy degree at Harvard College, graduating (Phi Beta Kappa) in 1965. His honors thesis on Martin Heidegger's theory of knowledge was overseen by Stanley Cavell, whose books on cinema (including The World Viewed: Reflections on the Ontology of Film, his major theoretical work)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by any American philosopher. This took Malick to Oxford University on a Rhodes scholarship, which he chose not to complete, reportedly because tracing conceptions of "world" in Heidegger, Søren Kierkegaard, and Ludwig Wittgenstein didn't seem "philosophical" enough to his Oxford supervisor. Back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taught philosophy at the Massachu5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penned articles for Newsweek, the New Yorker, and Life.

He reached a crossroads in 1969, publishing a significant philosophical book — an edition of Heidegger's essay The Essence of Reasons in Malick's own translation — and being accepted by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fledgling Center for Advanced Film Studies, then in its first year. He decided to enroll at the AFI, earning his MFA there and making such helpful movie-world contacts as Jack Nicholson and agent Mike Medavoy, who found freelance script-doctoring work for him.

After launching his directorial career with Badlands and Days of Heaven, both of which fared better with critics than at the box office, Malick vanished from public view for some twenty years (living and teaching in Paris and Texas, by some accounts) before The Thin Red Line went into production. With that movie and now The New World he stands as a last Mohican of the personal-epic mode pioneered in the 1970s by the likes of Francis Ford Coppola and Michael Cimino, who had the resourcefulness to obtain — and the audacity to risk — many millions of other people's dollars on highly intuitive, even eccentric visions.


Terrence Malick
At a glance, it appears Malick made a comprehensive career decision by choosing film school over philosophy. But he's not an either/or sort of thinker, and his intensely idiosyncratic pictures are philosophical to their bones, exploring an ambitious set of ideas in terms at once cinematically concrete and intellectually abstract. The New World is no exception. Its marketers have presented it as a romance ("First and foremost we've created a love story," producer Sarah Green told a reporter) and as both an "elegy" and "celebration" of the American past, to quote New Line's publicity. Yet while the film does portray Smith and Pocahontas as lovers, its leisurely pace and discontinuous style work against the emotional impact most romantic movies strive for. As history it's even more dubious, starting with the fact that — as most scholars agree — Pocahontas and Smith weren't lovers at all, just a friendly couple whose allegedly torrid relationship was less a matter of reality than of Smith's tendency to write about his adventures in exaggerated, self-aggrandizing terms. From all appearances, neither love-story passion nor historical veracity were what attracted Malick so persistently so this project or induced him to film it in his characteristically painstaking way, shooting for months on authentic-looking locations with few artificial lights and almost none of the digital enhancement common in movies today.

The true motivation for Malick's fascination with The New World lies in his intellectually based insistence that human personalities and behaviors are phenomena no less "natural" than the environments (invariably far from the "normal" terrains of industrialized civilization) that surround them in his films. The New World affords Malick a perfect opportunity to examine contrasts between the Romanticist notion of a timeless "harmony with nature," represented by Native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post-Enlightenment ideal of instrumentally taming and harnessing nature to accomplish humanly determined goals, as the English colonists do. Malick doesn't just pond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armonizing with" and "prevailing over" nature, moreover. He explores it within the very fabric of his film, testing whether cinema itself can function a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He thus questions the widely held assumption (articulated most forcefully by Siegfried Kracauer in his 1960 book Theory of Film: The Redem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that film's essential purpose is to capture and record reality (therefore "dominating" nature) rather than to blend with reality in a seamless, harmonious whole. This assumption has been questioned by filmic philosophers in the past, including the hugely influential André Bazin, who argued in the 1940s that material objects are physically l1nked with their photographed images by the particles of light that travel between them when a picture is taken. This doesn't apply to computer-driven techniques, of course, and it's revealing that Malick bucks the contemporary trend toward heavy use of digital imagery by using it only once in The New World — to show a Carolina parakeet that couldn't be filmed "live" because its species is now extinct.


Malick also shies away from tripods, steadicams, and other devices that give conventional movies a synthetic visual stability. He prefers hand-held cameras affected by the moment-to-moment jolts and wobbles of actual, spontaneous movement through actual, real-world space. He even took the unusual step of shooting some New World sequences on 65mm film, which is costly but provides a more expansive surface and therefore a crisper, richer image than standard 35mm stock. This bears out Malick's interest in unifying the natural and the cinematic — an effort with an almost mystical ring, intimating that an extra-large emulsion layer might absorb not just the light but the mysterious essence of people, places, and things. Bazin, who saw photographic "tracings" as clues to hidden spiritual realities, would surely have cheered Malick on.

Such techniques mark Malick as a sort of cinematic alchemist, hoping to unveil occluded connec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metaphysical realms. Related to this is his great affection for voiceovers, from the drawling narrations of Badlands and Days of Heaven to the intricate webs of internal monologue woven through the Thin Red Line and New World sound tracks. While conventional movies use voiceovers to explain plot events or reveal the psychology of characters, Malick employs them for profound semiotic purposes, implying that language is the inescapable bedrock of all thought and activity. "Everyday language is a part of the human organism," wrote Wittgenstein in 1921, "and is no less complicated than it." Malick makes an aesthetically powerful case for that contention in every one of his films, subordinating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dramatic dialogue to the meditative dimensions of unspoken inner speech.

Besides being a philosopher and (arguably) an alchemist of film, Malick might be called a theologian as well. His films incorporate a broadly pantheistic vision in which a sort of divine spirit suffuses the ordered, integrated whole that our limited mentalities divide into natural and human doma1ns. He's concerned with the origins as well as the attributes of that whole, and on many levels The New World is a cinematic Creation story, using an American legend to explore the idea that all stages of existence — birth, growth, maturity, death — are entwined with one another in both cultural histories and individual lives. Even the music score expresses this: The film's first shots are accompanied by a passage from Richard Wagner's overture to Das Rheingold, wherein the ripples and ridges of a single minimalist-style chord conjure up the gradual journey from a river's dark, primordial depths to the sunlit, smoothly flowing surface that brushes against the sweeping realms above.

In some respects Malick is a dualist and a skeptic, wondering if forces of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are forever battling each other in the world — if we humans are subject to "not one power but two," as the Thin Red Line character named Witt phrases it. Both that movie and The New World narrate large-scale sagas of violent, sometimes deadly struggle involving denizens of an Eden-like land and "civilized" interlopers with utterly different agendas. In the end, though, these epics reflect an optimistic belief (with almost a gnostic tinge) that the cosmos is ultimately harmonious, in the all-embracing realm of spirit if not the circumscribed one of materiality. "Darkness and light, strife and love," muses Witt in The Thin Red Line, "are they the workings of one mind? The features of the same face? Oh my soul... look out through my eyes. Look at the things you made, all things shining." The New World again suggests that all things, properly perceived, partake of cosmic harmony — as when a matronly English guardian exhorts Pocahontas to face life's tribulations like a tree, always reaching for the light even after vital branches have been stripped from it.

The noncommercial slant and deeply personal preoccupations of Malick's cinema make him hard (and maybe undesirable) to imitate; although he's been a filmmaker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the only American director who might be called his disciple is the relatively little-known David Gordon Green, whose George Washington (2000) and Undertow (2004) are openly influenced by Malick's poetic imagery and leisurely, allusive storytelling. In the big picture of modern American cinema, Malick's main legacy (aside from his own films) may be less as an "influence" than as an increasingly active producer of movies directed by others. In the eventful year of 2004 he produced both Undertow and Hans Petter Moland's drama The Beautiful Country, about a Vietnamese man searching for his American father. His current producing projects include Michael Apted's historical thriller Amazing Grace, about an English abolitionist in the 18 th century; Carl0s Carrera's drama The Marfa Lights, about two young men exploring a possibly paranormal phenomenon; and Robert Redford's action movie Aloft, based on Alan Tennant's book about adventurers tracking a peregrine falcon. This is a busy schedule, suggesting that if Malick's movie-directing pace has been less than fiery (four features in 32 years!) it's just because he likes operating at his own deliberate speed. Like a handful of other radically original American filmmakers — from the prolific Robert Altman to the decidedly unprolific Stanley Kubrick, perhaps the figure Malick resembles most — he has managed to p1ay the film industry's game (telling stories with appealing stars) just cooperatively enough to fund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extremely risky) productions that he finds truly, philosophically compelling. Then again, Malick's influence on other screen artists may be quietly increasing, albeit in ways that elude the money-fueled radar screens of commercial film. The superb Australian documentary The Ister, written and directed in 2004 by David Barison and Daniel Ross, subtly echoes Malick's meditative revisionism vis-a-vis cinema's kinetic properties — interweaving streams of poetically inclined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with lucidly edited depictions of topographies shaped by nature and humanity alike — as well as his fascination with the intricacies of Heidegger, whose study of Friedrich Hölderlin's hymn to the Ister river undergirds the film's visual,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trajectory.

The main conclusion to be drawn from Malick's career so far is that intellectual interests have far more importance for him than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f career momentum and Hollywood street creds. While the complexities and conundrums of his work can't be neatly clarified with quotations from his favorite thinkers, Wittgenstein's observation that "the world and life are one" could be his guiding motto. Like that philosopher, Malick is concerned less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elf (crucial to conventional fiction) than with the "philosophical self," defined by Wittgenstein as "the metaphysical subject, the limit of the world — not a part of it." Few film directors give much thought to where the limit of the world might lie. Malick makes movies about it.

David Sterritt
© FIPRESCI 2006

A different version of this essay appeared in the Review section of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nuary 2006.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20 發佈時間: 下午 3:32
(續)

Malick於1965年從哈佛哲學系畢業,他的導師就是Stanely Cavell,哲學圈外人或許不知道Cavell是誰,但在哲學界卻大名鼎鼎,他也是當代眾多研究維根斯坦的學者中,極少數我還挺能認同的人之一,我的博士研究所採取的觀點,主要依據之一就是Cavell,他寫的書或文章,我幾乎無一遺漏;其哲學常以文學作品或電影戲劇等做為分析對象.

Malick後來到英國牛津唸哲學,其博士論文跟我的論文寫的角度顯然也十分相近,都是用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理解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跟他一樣,我也是用齊克果及海德格和叔本華等存在主義哲學家的想法來談維根斯坦.

這樣一種閱讀維根斯坦的角度,別說是充滿實證精神的六零年代,即便是在我剛去英國的20世紀末,這樣的一種看法都還是屬於離經叛道的一種極端非主流的觀點,除了Cavell等少數人能接受外,大多排斥或甚至會被一些北七斥為無稽之談. 不過,很難想像的是,不過才十幾年,這樣一種原本離經叛道的閱讀維根斯坦的方式卻已成主流. 可是,在六七零年代,你若這樣理解維根斯坦,人們恐怕不會只是說你非主流,而是會說你胡說八道或說你根本不懂.

曾有個牛津哲學系的碩士生,也是研究維根斯坦,想轉來劍橋繼續讀博士,特地跑來找我,拿她的論文給我看,希望我給她意見,因為她說她的兩位老師都很不認同她對維根斯坦的解讀.

我看了之後覺得寫得挺好,我說應該是妳的老師不了解維根斯坦才對,不過,現實世界中,權力總是遠遠大於真理,畢竟他是老師,而妳是學生,我只能說看妳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或是順從其要求修改觀點.

Malick 在牛津唸博士時,跟他的指導教授意見不合,因此放棄博士學位,這位指導教授也是哲學界大老,屬於維根斯坦那個年代的人物,跟維根斯坦認識,叫做 Gilbert Ryle,其有名之程度,理應不管是否哲學圈內圈外都應該久仰其大名才對.

但我並不覺得Gilbert Ryle在思想上有任何值得特別關注之處,他其實很仰慕維根斯坦,但兩者想法品味態度均相去甚遠. Malick 跟 Ryle 意見不合因而拂袖而去,這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Ryle應該是很難接受人們對維根斯坦有任何 ""非分析性"" 的解讀才對,更不用說拿維根斯坦來和齊克果及海德格等人做比較. 很多人認為這樣的比較,連做為比較的基礎都不存在,因為他們把維根斯坦理解成一種 ""分析"" 哲學家,其所有著作,根本沒談過幾個字是有關存在主義或倫理與宗教的東西.

維根斯坦和Ryle之間有個很少為外界所知的八卦,忘了是誰告訴我或在哪本書上看到,那就是Ryle雖然跟維根斯坦在哲學氣味與哲學思維上大相逕庭,但Ryle卻又很喜歡 ""學"" 維根斯坦. 學沒關係,如果你是公開引用或公開感謝對方的啟發那倒無所謂,但Ryle卻是偷學,把維根斯坦的一些想法偷偷給變成是自己的想法,講得彷彿是自己原本就有那些觀點.有一天,維根斯坦實在受不了,於是就寫信去罵,叫他不可以再這樣剽竊其想法.

我也常有此困擾,有些人,特別是那些很熱衷於發表論文很熱衷於所謂學術成就的那種人,明明受我啟發,明明剽竊我的原創觀點,但他們卻故意不吭一聲,完全不提我的啟發或指導. 反而努力攀附學術權勢,努力公開去引用一些事實上毫無引用必要的學界名人所講的一些廢話,以便表示自己跟該名人的親近性或表示效忠.

學姐常說,我若再不發表,以後人們搞不好會以為是我去偷學這些北七的想法,或以為我拿別人的文章冠上自己的名字,特別是在這種網路時代,風險更高. 但是,對於一個自暴自棄的人,別說發表論文,連要公開做一點正經像樣的事都會覺得彷彿褻瀆了神明.

陳真2011. 06. 21
============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Malick studied philosophy under Stanley Cavell at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ing summa cum laude and Phi Beta Kappa in 1965. He went on to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as a Rhodes Scholar. After a disagreement with his tutor, Gilbert Ryle, over his thesis on the concept of world in Kierkegaard, Heidegger, and Wittgenstein, Malick left Oxford without a doctorate degree.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20 發佈時間: 上午 4:21
我一生最有把握的兩件事,一是做哲學,二是看電影. 最早的觀影印象是大約在我兩歲時,記得好像是由售票小姐抱著,在自家電影院看一部日片(那時日片尚未禁演),只記得螢幕上有一隻會吐水的大青蛙和一隻會吐火的恐龍在決鬥.

我家電影院叫今日戲院,原是四舅歐雲明所有,賣給五舅歐雲炎之後旋即由我父母取得經營權.今日戲院建於1946年,原名小全成,網路上說什麼1984年由我表弟吳俊誠購買之後才改名,並非事實;"今日" 是我爸媽取的名,早在大約1969年我剛上小學時便由小全成改名今日.

今日戲院雖然至今還存在,但因其古老,早已變成一種歷史與文化符號.但或許是我父母太安靜太低調太不會玩歷史了,如今人們談起今日或小全成戲院時,幾乎都把1984年以前由我父母經營的那段漫長數十年歷史與幾乎天天爆滿的經營盛況給整個一筆抹煞.

跟我家人一樣,歷史怎麼詮釋表態或造冊邀功,其實我一點也不關心,不過,感覺上很奇怪的是: "今日戲院" 明明就是我家啊,從我出生那一刻起便伴我長大一直到上大學的一個家; 每天放學,六個兄弟姐妹往往不是回到住家,而是回到 "今日",幾乎天天待到散場結帳後才回家睡覺.

假日常做的事之一就是包蜜餞,先買來一大箱,然後用蠟燭封緊塑膠袋口,弄成一小包一小包拿去電影院販賣部賣. 家裏至今仍保留一個過去掛在胸前的小木箱,箱子外寫著 "冰棒" 兩個大紅字,那是在電影中場休息時間在場內賣紅豆冰棒用的箱子.

我的人生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電影院裏渡過,特別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日戲院等於就是我的書房臥房遊戲間兼研究室;對於港台與好萊塢電影與電影人事物之種種歷史文化細節包括演員導演及觀眾習性和廣告看板製作及隨片登台和剪片禁片與審查制度及官員警察動輒勒索找碴等等等,暸若指掌,歷歷在目. 如果有人想了解一種真正 "活的" 有關電影的歷史,那我大概可以足足講上一整年的課,而且保證都是第一手經驗.

以上是題外話,我只是想說,世上有哪些好導演,大概很少有我不知道的,但永生樹的導演 Terrence Malick 我之前真的就一無所知了.一直到最近,因為永生樹的關係,才聽聞此人. 聽說他在1978年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之後,因為覺得自己拍電影拍得很差或沒什麼特別靈感,所以得獎之後連續20年沒有作品.

今天跑去看永生樹,竟然一大堆觀眾,讓我很訝異,因為我平常看電影往往是一人或兩人包全場,沒有半個觀眾,沒想到這電影竟吸引這麼多人,但我猜這些觀眾大概都是來看明星,而不是來看電影的. 果然,前後左右都是這類電影智障,一邊看一邊還會發出怪聲或一邊罵,表示其不耐煩.

旁邊一對年輕男女不但全程發出噪音,女的還翹腳至前座左右搖晃表達不屑. 電影一結束,那男的故意大聲說給全戲院的人聽,他說: "我真的要飆髒話了!" 女的說: "對啊,我們去問看看是不是放錯片子了!" 男的嘴裏還一直嘟嚷著 "退票!退票!",最後男女異口同聲說,要趕快回去寫facebook,告訴大家不要浪費錢看這爛片.

後面一對夫妻也是嘴裏唸唸有詞,這些人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期待看到什麼? 看到男女主角脫光衣褲上床做愛給大家看? 還是看到什麼碗糕溫馨感情戲高潮迭起衝突不斷?

當時電影還沒演完,字幕還在跑,這些半票觀眾卻大小聲一直罵,還好我自從回台四年,忍功已練到爐火純青,要不然真是會發生慘案.

在台灣看電影最痛苦的事之一就是觀眾素質太差,好像沒辦法安安靜靜,非得一邊大吃大喝一邊評論甚至一邊接手機才行. 以前在劍橋很討厭跟滿屋子幾乎全是像學者那樣的人看看電影,不過跟台灣觀眾比起來,我還是寧願跟英國 "學者" 們看,至少他們安靜許多,而且往往還挺入戲,常有人散場後仍留座位上啜泣.

看電影是一種很個人化的活動,因此,我特別愛看的,通常都不會介紹大家看,因為我知道那只是我個人愛看而已,若推薦給別人看,很可能品味不搭,只是害人平白浪費時間浪費錢.

但有些電影,它差不多就像是創造出一種新的語言了,就像永生樹便屬之,因此,除非你真的很窮,要不然還是值得冒險一看,搞不好你會喜歡. 這電影讓我看到我的三個偶像的影子: 高達,Kusturica 以及蘇古諾夫.

這電影始終都不懷疑上帝,但我倒沒有如此虔誠,我常想,上帝或靈魂說不定只是一些很孤獨的怪人所創造出來的,創造出來陪伴自己,給自己一個安慰,彷彿在有限的肉體與可悲的生命處境之外還真有個屬靈的永恆世界.

這永恆的世界究竟有或沒有? 許多時候我還真的挺困惑. 人就跟細菌一樣(或比細菌好一些),上帝真的會在乎嗎? 正如我們真的會在乎渺小如一隻細菌的悲歡枯榮嗎? 億萬生靈,如塵一般,上帝有什麼理由特別眷顧我們?

陳真2011 06. 20.
=========================

《永生樹》導演慢火燉出小布爸氣 殺出重圍奪金棕櫚

2011-05-24 06:30:00 蘋果日報


【林慧娟╱坎城報導】第64屆坎城影展於台灣時間昨凌晨揭曉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由美國名導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執導、「小布」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獲得。害羞低調的馬力克未到坎城領獎,製片黛德嘉納轉述他的得獎感言:「我的天啊!謝謝我的太太和父母。」

由小布和西恩潘擔綱的《永》片,描述1950年代美國德州男孩傑克在嚴父慈母的教養下成長,小布飾演嚴父,西恩潘詮釋成年後的傑克,探詢生命起源、人生意義和信仰問題。

小布上周帶女友安潔莉娜裘莉赴坎城造勢,該片上周試映時大爆滿,映後掌聲、噓聲交雜;評審團主席勞勃狄尼洛昨表示:「評審有志一同認為(金棕櫚得主)就是這部片,不論格局、重要性和節奏,都符合金棕櫚獎標準。這是非常困難的決定,因為其他電影也很棒,但大多數評審認為《永生樹》最讚。」

馬力克吸眾大牌跑龍套

馬力克被視為美國影壇大師,以慢工出細活著稱,入行逾43年僅拍過《天堂之日》、《紅色警戒》等5部長片,1978年曾以《天堂之日》獲頒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隔了20年才拍《紅色警戒》,包括喬治克魯尼、西恩潘、約翰屈伏塔、約翰庫薩克、尼克諾特等好萊塢大咖爭相在片中跑龍套,也要與他合作。

67歲的馬力克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曾在牛津大學研讀博士課程,卻與指導教授意見不合,未完成學業。他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哲學,也曾兼差當記者。

他目前定居美國德州奧斯汀,鮮少公開亮相,外界對他的生活起居充滿好奇,小布日前在記者會上笑說:「他也會上廁所啦。」製片比爾波拉德說:「他非常謙虛、害羞,他想保留私生活,由作品替他發言。」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 蘋果動新聞 更多娛樂新聞 »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8 發佈時間: 上午 2:05
我一直沒有看秉叡所附的石之瑜那篇文章,剛剛瞄了一下,雖然寫得模模糊糊,但基本上我知道他在指什麼,他是在說台灣社運圈這一堆團體其實都是帶有顏色的.

石教授所言甚是,但若要說社運人士是什麼理想主義者,只是有了權力後就變節,那真的是有點咬文嚼字,那就好像說政客們其實個個都是志向遠大的政治家,可是當他們當選後就變成混蛋政客了.

這豈不是等於說某人在他生小孩之前其實是個好爸爸,但是當他真的有了小孩之後他就變成一個整天虐待家暴小孩的混蛋父親了. 這樣講不是很奇怪嗎?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說某某人真是個聖人,但是每次一旦女色當前,他就變成色狼了. 某某人真是個廉潔的好醫生,可是,每次一看到藥商或家屬的紅包,他就不行了,馬上變成個貪財鬼了.

如果是這樣,那你何必糟蹋 "政治家" "好爸爸" "聖人" 或 "好醫師" 這些字眼? 何不直接就說他們大多始終是個混蛋豈不更接近事實?

台灣的幾個主要 "社運"(?)或人權(?)團體,我幾乎都是籌備者之一,也就是說,我不但是原始發起人,而且是一磚一瓦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例如環保聯盟,醫界聯盟,國際特赦組織,其它像台權會,勞陣,核四公投促進會,我也都是最早期的一批參與者,例如我是跟阿扁在1986-87年同時加入台權會的.

但真是沒想到,因為我對顏色不敬,我後來被幾乎所有這些團體或這些團體後來居上的掌權者或支持者給紮紮實實地糟蹋過. 恕我不敢也不想舉實例,畢竟我敢惹君子,但實在不敢惹小人. 我只能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主義者,我只能確信一點,那就是:

如果這些打著漂亮旗號說要改革社會的人是 A 主義者,那我肯定就是 "反 A 主義者",簡單說就是,只要把我和他們給整個正反倒過來就是了. 他們若是理想主義者,那我就是反理想主義者,如果他們是好人,那我肯定就是個大惡棍;總之我跟他們恰恰是屬於天地正好完全相反的兩種人.

除了動物社會研究會以及一些非常不主流的小團體如勞權會,我早已十幾年來就不再跟台灣的所謂社運團體有任何瓜葛;因為他們在我看來實在跟詐騙集團沒有兩樣.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9:11
我講的那張照片(桂希恩在河南村莊)請見底下網址. 我們這網站莫名其妙不讓我貼有 s0hu的字眼,所以得把 so hu 之間的空格消除才是正確網址.

陳真
==============

http://health.so hu.com/20040909/n221956230.shtml

中國愛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桂希恩

2004年9月9日10:48
來源: CCTV央視國際 

桂希恩:中國愛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

桂希恩在河南村莊(圖略)

今年2月28日,歐洲銀行家馬丁•哥頓來到武漢,將2003年度愛滋病預防國際最高獎“貝利—馬丁”獎頒給了桂希恩。

五年前,一個普通的武漢傳染病醫生揭開了中原地區愛滋病爆發流行的實情。五年時間,他克服重重阻力,尋找和救治無助的病毒感染者。為了扭轉人們的偏見,他也曾和自己的病人同吃同住。

桂希恩———這位中國愛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用行動重新詮釋一個醫生的職責。

桂希恩,1937年生,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傳染病科主任,1999年開始在河南愛滋病高發區從事開創性的疫情調查防治工作。

2004年2月28日,歐洲銀行家馬丁•哥頓來到武漢市,將2003年度愛滋病預防的國際最高獎“貝利—馬丁”獎頒給了他,獎勵他在愛滋病防治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近日,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桂希恩在河南村莊(圖略)

今年2月28日,歐洲銀行家馬丁•哥頓來到武漢,將2003年度愛滋病預防的國際最高獎“貝利—馬丁”獎頒給了桂希恩。

兩去河南 發現艾滋高發區

考察怪病,一去河南

桂希恩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位有著40多年從醫經驗的傳染病醫生,1960年他從武漢醫學院畢業後,志願赴青海省從事地方病防治工作,一干就是16年。1976年桂希恩返回武漢後,一直從事血吸蟲病等傳染病防治和科研工作。1999年,一位來自河南的進修醫生告訴他,老家上蔡縣文樓村有許多人染了怪病相繼死亡,多年養成的職業敏感驅使桂希恩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桂希恩:1999年的6月底,我在天津開一個全國傳染病會議,會議結束後,我回去時就在駐馬店下車,到這個縣去了,去了就找那個進修醫生的同事陳寶印,他的家就在這個村,所以他帶我到這個村子裏去了。

我去看的第一個病人叫孔留柱,有發燒、消瘦、腹瀉,口腔有真菌感染症狀,非常像愛滋病,我就給他抽了血。那一次,我只帶了11個管子,抽出11個血樣,回來做有10個HIV(愛滋病)是陽性的,我做的是過篩實驗,當時不能肯定。因為過篩實驗不能確定診斷的,按照法律的要求要做確診實驗,我就找到做確診實驗的單位。

記者:那你當時意外嗎?

桂希恩:我非常意外,因為這個村子裏病人很多,而且這些人都是賣血的,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他的血還可能給了別人,而且這個村賣血的人口很多,可能這個病還不局限於我發現的這幾個。我把口袋裏1600塊錢給他們,做了6個,結果這6個全是陽性。

通過這個結果,我相信那10個大概都沒有錯。把這個事情完成以後,我第二次到這個縣去了,向當地衛生局報告了。我說我發現這個地方有愛滋病,我抽11個血樣,就有10個有問題,而且這個跟賣血有關係,涉及的人很多。

我原想7月份放暑假時,帶一個醫療隊到這兒來,同時把這個病作為一個調查。結果衛生局長不同意,禁止我去,所以我後來沒去了。但是我已經認識了村民,認識了醫生,還跟那兒保持聯繫。

二去河南,結果震驚

回到武漢以後,桂希恩在焦慮中等待了兩個月時間,但河南方面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記者:河南衛生局的人說,你們要來我就要干預,你就沒去了嗎?

桂希恩:考慮了兩個多月後,我覺得,為了對這個事情負責,我應當再去。所以我就利用了那年的中秋節,又去了這個村。我帶了三個學生,我們四個人兩天抽了140多個血樣,而結果確實叫我很震驚的。超過一半的標本,我抽的標本裏頭有超過一半是陽性的。

記者:標本的選擇是隨機的嗎?

桂希恩:願意接受的我才抽,我不能強迫任何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好像是隨機,但是願意接受的一種人是有病的。所以我這個數字肯定不代表整個村的人口。

記者:屬於一個高危人群?

桂希恩:高危人群,超過一半是陽性,但是也已經非常可怕了。我現在看到一個更加可怕的瘟神來到這個地區了,我還擔心我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秘密調查村莊疫情

上個世紀90年初開始,受經濟利益驅使,河南省某些地區非法和不規範的采血現象盛行,就在這段時間,愛滋病毒通過交叉感染在賣血者當中開始傳播,而且危及到了他們的親人。但是在桂希恩的個人調查之前,疫情發展到底如何,無人知曉。

記者: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你不管這件事不會有人責怪你.

桂希恩:良心會責備我的。做傳染病工作的,遇到這種情況還不過問,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

記者:這個事可能不歸你管了。

桂希恩:已經引起他們重視那就行了,我就不再管了,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行動,那我就認為是他們不對了。哪怕冒一點風險,我也應該去把它搞清楚些。

記者:離開時有什麼麻煩嗎?

桂希恩:沒有,但是我那時候確實吃了一驚,主要害怕的是,要弄到政府裏頭去,我這些工作全白搞了。

在秘密狀態下,桂希恩完成了對村莊疫情的初步調查,1999年10月中旬,他將自己的發現報告給了當地政府。10月底,他又向中央主管領導寄交了自己的調查報告。

北京方面很快有了回音,桂希恩被請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詳細彙報疫情調查結果,不久之後,上級部門派遣工作組進駐疫情高發區進行慰問和救治工作。當地政府對桂希恩的態度也和緩了很多。

桂希恩:有一次他們就請我吃飯,他們委婉地批評我,覺得我不應該私下到他們縣上去。當時有一個副局長說,當時不讓你來是因為你是湖北的,怎麼管到河南來了?這話我就不願意聽。因為現在愛滋病是沒有國界的,哪里來的省界。

把感染者接到家中同吃同住

2001年5月一個意外舉動卻讓桂希恩一下子成為媒體的焦點。他把5名河南愛滋病感染者接到武漢進行檢查治療。並且和這些患者在自己的家裏同吃同住。

記者:這5個人怎麼會從河南到武漢呢?

桂希恩:因為那個時候河南對這些病人幫助得還不夠。有一個病人他跟我寫了一封信說,他非常地傷心,他想到哈爾濱去打工。如果能賺錢,給家裏留個兩千多元,那他死也瞑目了。我看了這封信後心裏很難受。我就想我應該幫他這個忙。我就問了有沒有人願意到武漢來檢查,他們有些人願意來檢查。我就說假如有人來問你,你願不願意跟這些學生、新聞界,談談你們自己的經歷,他們說願意。我說如果你們有這條,我相信我一定能夠給你們募捐到一點錢。他們非常困難。所以我就說到我那兒去,我給你做全面的檢查,檢查完了以後你們就回來。

記者:那個時候你把他們接到家裏去住的時候,你就沒有考慮嗎?

桂希恩:我沒有想接他到我家裏去,我在那兒都給他們安排了住處的,但是周圍的鄰居不答應,要把他們趕走,我只好回去跟家裏商量。一小時後我就帶他們到我家去。

記者:你的家人呢?

桂希恩:我當時跟我夫人講,我說帶這個病人來,她不贊成。我說不是我要把他請來,但是現在我的病人我的朋友來,沒有地方,我怎麼對得起這些人呢,最後她理解了,我覺得這就很不錯了。

對病人:別歧視他們

這次風波後,更多的愛滋病感染者成了桂希恩的朋友,除了治療藥物,他們還從桂希恩這裏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但一些人對艾滋感染者的歧視,讓桂希恩深感擔憂。

桂希恩: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那些賣血的、輸血的是無辜的,那些兒童也是無辜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幫助他們。另外,他已經感染了這個病,受到了疾病的懲罰,我們還要踏上一腳,不好吧,應該也給他一個生存的機會,給他一定的同情吧。

記者:但是對於正常人來說害怕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呀。

桂希恩:害怕是因為你們對這種疾病不理解,如果你瞭解這個疾病,你就會正確對待它。病人不可怕,這個疾病可怕。

記者:那您工作時有沒有特殊的防護措施呢?

桂希恩:按照規定的措施我們還是有的。(第一次接觸愛滋病的時候),我沒有戴手套,但是我跟病人抽了血以後用酒精擦手。後來做了檢查我沒病。根據國外做過的調查,你的手沒有破損,給病人看病,是不會受傳染的。我願意跟病人做朋友,讓我和他之間沒有隔閡。說老實話,我們覺得他們很好,病人現在也在關心醫生。

對同事 不讓他們去抽血

記者:我知道,每次需要抽血時,都是你抽,而不讓同事去抽。這不是跟你的做法相矛盾嗎?

桂希恩:不矛盾。有一次,就是我們抽140份血時,因為時間很緊,有一個護士和我一起抽血,結果她把自己紮了。我們回到武漢做的第一件事,就把那個病人的血拿來查了,是陰性的,所以她不可能感染。不過我想到,這樣的事以後不能再有了,萬一發生在同事們的身上,我們怎麼跟醫院、同事和他們的家庭交代?所以,以後抽血都是我一個人抽。

關於出名 獲獎後,捐出獎金

記者:你為什麼躲媒體?

桂希恩:因為我覺得我這個人不值得報導。人怕出名豬怕壯。

記者:但是你得獎了。

桂希恩:如果這個獎是讓我申請才可以得的話,我絕對不會申請的。但是一個外國人給了這個獎,體現了人家關心中國人的愛滋病的防治事業,這種情況,我接受。

記者:但是您在還沒有領到獎金時就已經決定要把獎金捐出去。

桂希恩:我不缺錢用,他給我錢,我都用在這個上面。

另一種現象,讓他憂心

在桂希恩的促進下,那個曾經病毒肆虐的文樓村受到高度關注,去年開始村裏的愛滋病患者得到了政府的免費藥物治療和經濟救濟。但是近來,桂希恩在愛滋病高發區發現的另一種現象又讓他憂心忡忡。

桂希恩:許多新的感染者,恐怕是通過吸毒、性傳播和母嬰傳播的。我在一個高發區,晚上住一個什麼局的招待所裏,人家(性服務人員)開門進來了,到這種地步,我也感到很驚訝,這是最近的事情。

記者:這種現狀會不會讓你懷疑自己現在做這個工作的意義?

桂希恩:我們更應該做好這個工作,不過我們在預防的時候,這方面的預防工作還要加強。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7 發佈時間: 下午 8:31
中國在各領域有幾個我挺佩服的人,最佩服的人之一是醫界的桂希恩,武漢大學醫學院教授.十多年前我就知道他,一直到現在,有時我都還會把他發藥給愛滋病人的一張網路照片給當成電腦桌面,以便我每天只要一開機就能看見他,看他那良善平淡面無多餘表情的模樣我就心裏能有著一種安慰.

另外我還佩服一位大概已經七八十歲的經濟學家茅于軾;在鳳凰衛視上見過一次,聽他談論貧窮與窮人處境,感覺良善且敢怒敢言.

對我來說,一個人重要的並不是他做了什麼多麼了不起的事,而是他不管做什麼事時的一種說不上來的氣質與態度. 事實上,不管是桂希恩或茅于軾,我跟他們的 ""接觸"" 都只不過是在鳳凰衛視上看過一兩次面而已,對他們所做的事所知無幾,但如此驚鴻一瞥就已擄獲我心,特別是桂希恩;我真是很仰慕他,有朝一日希望到中國能見他一面.

近日報載,一個熱愛中國號稱左派的團體叫 ""烏有之鄉""(不是烏魚之鄉也不是鳥有之鄉哦),因為茅于軾對毛澤東略有微詞,說毛是人不是神,說毛想當皇帝因此犯下許多重大錯誤,說毛之是非對錯應給予合乎理性的重新評價等等,愛國群眾們聞之大怒便發動圍勦,稱呼茅于軾為漢奸及賣國賊等等一堆在台灣也常聽到的詞(只是把漢奸改成台奸或把賣國改成賣台而已),說要把他繩之以法,還說什麼毛是中華民族英雄不容污衊,膽敢批評毛澤東就是膽敢批評俺爹娘云云,蠢血沸騰,令人驚嘆. 那樣一種義和團式的愛國情操,感覺就跟整天喊著愛台灣整天檢驗誰人思想言行對台不忠不義的那類人士非常像.

羅素說: ""愛國就是給笨蛋們一個殺人的理由."" 我倒是對於愛國者不敢如此不敬,不管是愛中國或愛台灣國,我都不敢吭聲,但重點是,想愛國的就自己去愛,想顧主權的就自己去顧,為什麼要強迫大家都要跟你一樣愛台灣或愛中華呢? 吾友施威全說得對,我又不是戀物癖,幹嘛愛台灣? 幹嘛愛中國? 我只要顧好人權動物權就好. 至於主權,對我而言實在毫無意義,你如果覺得它很重要,那就好好用正當的方法和說法去顧,但不要強迫別人都要跟你一樣顧什麼主權愛什麼台灣. 老實說,國要能賣,我若缺錢用,我會毫不猶豫賤價賣出.

底下網址就是這個什麼烏魚之鄉公審茅于軾的網站.
http://www.wyzxsx.com/Article/Special/gongsmys/Index.html


底下則是茅于軾曾經講過的一些讓愛國者們很生氣的話:  

「賣國並不是什麼嚴重的錯誤,出賣人民才是嚴重的錯誤」

「是領土完整重要,還是百姓的生命財產重要?我認為當然是百姓的生命財產更重要。領土不完整,少了一塊,於我何干呢?」

「如果那是一塊連人都沒有的荒島,爭這塊領土就毫無意義。或者這塊土地上的百姓歸屬別人管理之後,生活反而提高了,自由反而擴大了,那麼這種領土主權的轉移,不但不必反對,還值得歡迎。」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要重新評價汪精衛。文章我沒有看到。對汪精衛我也沒有任何研究,但是引起我的思考。」「也可能有一些漢奸並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為了減輕人民的痛苦,作為抵擋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欺壓的緩衝器。這樣的漢奸非但沒有錯,而且是真正的英雄。他自己下地獄,為的是減輕老百姓的痛苦。反過來看,有些英雄拿幾十萬人民的性命做抵押,堅決不投降。只是為了報效皇帝老子。從人民利益的立場看這些人不值得效法。用這樣的眼光看問題,幾千年的歷史就要改寫。」

「在戰爭中犧牲的日本軍隊和百姓都是無辜的,他們對戰爭是沒有責任的。他們的戰死是因為上了戰爭罪犯的當。」

陳真
===================
兩學者批毛 中國左派發動公審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11/06/17 04:21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左派網站「烏有之鄉」不滿茅于軾和辛子陵兩名學者批判已故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發動各地毛派網民組成「公訴團」對茅于軾和辛子陵「提起公訴」,號稱已有五萬人參與。但茅于軾十五日再透過部落格發表〈對毛澤東的再認識〉,強調他對毛澤東的看法沒有變;毛澤東要還原成人,不再是神,接受公正的評定。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四月二十六日在網站發表「把毛澤東還原成人」。文章主要是對退伍軍官辛子陵所著「紅太陽的隕落」一書的讀後感。茅于軾數落毛澤東的罪惡,包括心理陰暗、搞階級鬥爭、推動大躍進令中國餓死三千多萬人,五千萬人在中共建政後因政治原因死亡,這個「禍國殃民總後台」至今還在天安門城樓上掛著,中國的滑稽劇還沒有真正謝幕!

五月底,「烏有之鄉」網站發起「公審」茅于軾、辛子陵,指兩人為「賣國賊」,並發起連署,簽署者包括不少中共退休高官。烏有之鄉網站宣稱,上月二十三日已把檢舉茅于軾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和「誹謗罪」的舉報狀送交北京市公安局和人民檢察院,希望人大高度重視,有關部門查處,維護毛主席形象。

多維新聞網報導,茅于軾十五日回應烏有之鄉的挑戰,他表示,他理解左派人士懷念毛澤東的緣由,是因為現在社會非常不公平,處於底層的百姓處處受到欺侮。他也曾是毛澤東的擁護者,支持毛所說過的要實行民主政治,要依靠工農,要把祖國建設成富強康樂的國家等主張,但後來越看越清楚,毛唯一目標就是當秦始皇。毛消滅一切政治對手,中國因為毛的錯誤死了大約五千萬人,大救星變成大災星,到死也沒有絲毫自責之心,我們無法原諒他。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6 發佈時間: 下午 3:56
我也來講個真實的笑話,有個外國人問我在英國都吃些什麼,我說我一直維持中式飲食的習慣,她進一步問我說那我在英國有沒有最喜歡吃的食物,我說 King Prawn Fried Rice,她故做明白狀點點頭說:嗯,那..這道菜英文是怎麼說呢? 我哈哈大笑說我講的就是英文啊.
鄭啟承 發佈日期: 2011.06.15 發佈時間: 下午 6:02
聽過「脫褲榮」嗎? 從六歲到六十歲都不穿衣服,害我好崇拜啊! 我和脫褲榮一樣不喜歡穿衣服,夏天在家只要有機會一定脫個精光,享受肉體之美。出社會之後租房子至今都有室友同住,少有一人或兩人世界,否則我一輩子搞不好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脫褲承了。

「請問台語的裸體怎麼說?」曾問我那個已經不在人世、台語一級棒的朋友這問題。

「阿就脫褲懶啊!」

脫褲榮脫褲承之所以喜歡脫褲懶,只是因為討厭穿衣服,可不是刻意抗拒什麼衣冠楚楚或華裝貴服的誘惑。

---------------------------------------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112011061400636.html

全台灣最「坦蕩蕩」的台南市安定區「脫褲榮」李木榮,一年到頭全身光溜溜,本月八日疑因中風摔倒,延至十二日深夜不治,得年六十歲。「脫褲榮」六歲開始終年一絲不掛,往生入殮壽衣竟成他五十四年來第一次穿的衣服,脫褲榮的遺產估算約五、六千萬元,並非一文不名。

 「脫褲榮」住安定區管寮里,對於地方有一號人物長年裸體趴趴走,當地民眾早見怪不怪,「脫褲榮」心智年齡停留在五、六歲,加上力氣大,年輕時常在管寮、海寮等地幫農民挖地瓜、除草施肥,民眾對他印象不錯,對他突然過世覺得很意外。

 「脫褲榮」不穿衣褲原因來自於五、六歲左右生了一場大病,病癒後開始覺得穿衣服有如千根針刺他全身,只要家人幫他穿上衣褲,他順手就脫掉,家人拗不過他,只得任由他去,隨著年齡增長,他不穿衣服習慣依舊沒改變,因經常光著屁股到處跑,民眾索性喊他「脫褲榮」。

 管寮里里幹事方基旺則表示,「脫褲榮」前世是殺牛宰羊的屠夫,這輩子不穿衣服是為還前世的債,「脫褲榮」小學一年級時生病發燒,母親背著他從管寮走到安定看病,回程打雷下雨,「脫褲榮」被轟然巨響的雷聲嚇到靈魂出竅,又看到路邊有人宰牛,那一瞬間牛的靈魂進入脫褲榮身體,自此他就不穿衣服。

 從小就認識「脫褲榮」的方基旺表示,「脫褲榮」雖不穿衣服,但他仍有禮教觀念,大、小便時一定找個地方躲起來,曾有人問他既然都不穿衣服了,還怕別人看他大、小便嗎?只見他害羞的地說「被人看到在放尿,我會拍謝啦」。

 地方人士指出,別看「脫褲榮」不穿衣服逛大街,李家在管寮一帶擁有許多房產,光是他名下的農地就有兩公頃,和兄長共同持分的建地也有三百坪,換算現金約五、六千萬元,他一生未娶,後事由胞兄協助料理,胞兄對「脫褲榮」的後事則維持一貫態度,低調以對。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5 發佈時間: 下午 4:30
不是不是不是,我不是那種人,我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我也從來沒有想到要跟什麼權力說不. 似乎通常都是權力跟我說不.

除了不會否認我是陳真之外,我幾乎得否認一切對於 "我" 這個生物的說法或評價,因為這些評價往往離事實太遠.

我家的阿憨,每天在家百無聊賴氣如游絲,可是一帶牠出門,牠便立即生龍活虎十分狂野,為自由的氣息爽到最高點.但我不會因此而說牠是個浪漫主義者或自由主義者,這只是牠的一種天性.

絕大部份人或許缺乏自信或缺乏個 "我" 字,總是依照主流的美學標準走,但還是有極少數人對自己的 "心之所嚮" 千金不賣,不離不棄.

老生常談老是喜歡說什麼承受苦難很容易,抗拒名利卻很難. 但我不知道如果一個東西真的對你很有吸引力而且對別人沒有傷害的話,那你幹嘛要抗拒它? 應該努力追求才對啊. 至少我是絕對不會抗拒的.

就如散盡億萬家財的維根斯坦,我想他也從來都沒有想要抗拒什麼財富的誘惑,就如他自己所說: 我甚至不會拒絕微小如一杯咖啡那樣的享樂.

我大概就更離譜了,不但一心求樂,而且就如黃霑歌詞所說:"若快樂能賒欠,那我會先爽了再說",不但今朝有酒今朝醉,而且連明後天的酒都不惜先拿來喝.

還是那個例子,狗很喜歡吃骨頭,但若有人靠近時,牠可別緊張,因為人家對牠所熱衷的骨頭其實一點都不感興趣. 許多時候就是這樣,我不會跟權力或名利說不,就好像我不會跟骨頭說不一樣,因為那不但不是我想要的,甚至逃都來不及. 如果有人以為我需要抗拒權力或名利的什麼誘惑,那只能說他對我一點都不了解.

蚯蚓不但不需要抗拒日光浴的誘惑,而且曬久了會變成蚯蚓乾.吸血鬼也不需要抗拒陽光的誘惑,因為他是屬於夜裏的生物,在寂靜得有點可悲的夜裏方才醒來. 就好像有些人是睡覺時才做夢,但我卻是在夢裏才總算清醒過來.

我常希望自己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在豔陽下光鮮亮麗地行走著,假裝對陽光底下一切號稱成功燦爛的瑣碎無聊事感到興味,操著正常的語言,發出跟正常人一樣的氣味,可我就是做不到. 我常跟學姐說,並不是我想對光鮮亮麗飛黃騰達說不,我也想要正常啊,可我就是做不到,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因為我終究是夜裏的生物,光使我疼痛.
秉叡 發佈日期: 2011.06.15 發佈時間: 上午 12:01
陳真先生似乎是諸多理想主義者之中,極少數能向權力說不的人,真是難得。
秉叡 發佈日期: 2011.06.14 發佈時間: 下午 9:43
觀念平台-理想主義到了台灣 就成為悲劇
2011-06-14 中國時報 【石之瑜】
 環保是台灣新近的價值,但是塑化劑事件說明,在台灣,環保立委卻可介入對毒物的管制,可見環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豈止環保如此?自由主義在台灣震天價響,但是朝野兩黨侵犯自由從不自覺。台獨又何嘗不夠理想?每到競選時動員選票的力量無出其右,但其領導人反而踐踏最力。簡言之,任何理想主義到了台灣,似乎終將成為悲劇。

 從立即的原因看,政客當然無疑是所有理想主義的殺手;然而諷刺的是,他們同時是理想主義想要說服的主要對象,所以他們懂得利用理想主義替自己擦脂抹粉。理想主義者找上政客,形同與浮士德簽約,就像學運如果找上政客,最後一定是遭到政治化,成為黨派鬥爭工具。政客利用理想主義為掩護,從事與理想主義完全相反的言行,替自己謀取更大好處,造成理想主義者淪為政客幫凶的下場。

 翻開台灣的理想主義史,首先看到不反攻的反攻大陸,神聖使命塑造台灣成為復興基地,但實際製造了萬年國代等既得利益。俟反攻無望,國民黨轉而堅守自由民主陣營,藉由人民公社與文革的對比,竟仍可取信。只是在今人眼中,當時國民黨其實是箝制自由民主的罪魁禍首。不過如今,國、民兩黨同樣鼓譟自由人權不絕於耳,人們則又甘之如飴,不及反省因此是肥了哪些政客?犧牲了那些自由人權?

 如果以為這是理想主義與政客的搏鬥,恐怕太單純。台灣真正遭逢的,是同樣一群人既有理想,又受權勢好處所蠱惑,可說是「機會主義的理想主義」,在沒權力時,用理想主義思考,在有好處時,就當政客。所以,國民黨曾經真想要光復大陸,真願意堅守自由民主,而民進黨也真信仰台獨,真關心自由人權。但是,他們也都隨時真的會變成濫權自為的機會主義。

 對理想主義掣肘最大的,就是理想主義者自己的妥協性。知識界偏偏就有人自詡進步勢力,但他們的進步理想都缺乏思想性、本土性,因此不能堅持,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謀殺理想主義,甚且會殘忍的從事迫害剝削。其結果,自由人權可以是鬥爭政敵的祭旗,環保主義可以是掩護毒物的場域,台灣獨立可以是蒐集選票的野台。

 台灣的理想主義是悲情的劇本,是想像自己遭外來統治者壓制的不平之鳴。理想主義者所欠缺的,因而是權力,乃利用理想主義汲取生命動力。換言之,理想與政客不是彼此搏鬥,而是一體兩面的自我搏鬥。故一旦嘗到權力滋味,往往發現權力比理想更能彌補人格中的匱乏。這就敲定理想主義在台灣的終極命運。(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梁裕康 發佈日期: 2011.06.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56
有個親身經歷的「笑話」跟大家分享。

有些學生知道我在英國唸過書,常會帶著玫瑰色的眼鏡跟我說「老師你的英文講得好好喔!!有一種英國腔!」

我都這樣回他們:「第一、我的英文不是很好,就差不多像你在街上聽到老外講中文的那種程度。事實上,在英國連街上的乞丐都講得比我好一萬倍(這是事實)。第二、我的英文沒有英國腔,倒是台灣腔很濃,被我以前老闆指正過(這也是事實)。」

學生們私下議論的結果是:我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4 發佈時間: 上午 3:17
一個人, 自以為擁有某種其實毫無特殊意義的東西 "A" 很炫, 然後有人為了改變這個北七的 "態度", 於是就用 "A" 這個據說屬於 "敵人" 的東西來跟他互動, 或許 "敵人" 因此就覺得你是 "自己人" 了, 但這叫做改變 "態度" 嗎?

如果你必須跟我一樣擁有某種身份或技術或膚色或學經歷或其它等等等, 那我才能尊重你或與你溝通的話, 這叫哪門子溝通與尊重?

若以語言來說, 即便是再怎麼樣糟糕的美國人都會講英文, 就好像即便是再怎麼爛的台灣人都還是會講台語一樣, 操著何種語言是毫無比較意義的一件事, 但自以為優越者卻硬是要抬舉之, 硬是要把這樣一些純屬外在技術性的東西給抬舉成為一種彷彿可以鑑別高低貴賤本質的標準.

十多年前剛到英國時, 有個自稱是我的粉絲的讀者來求見, 也是劍橋留學生, 現在是台灣某 "名校" 的教授, 他第一次跟我見面時很興奮, 彷彿終於找到知音, 他說他才不屑跟那些 "沒有思想" 的人對話, 他還更具體地對 "沒有思想" 下了一個定義就是: 他絕不跟那些不是劍橋牛津或哈佛耶魯出身的人講話. 我本來還很愉快地跟他聊天, 聽他這樣一說,突然覺得啞口無言. 自此之後, 一直到現在十多年了, 我不曾再跟這個北七講過一句話, 也不曾再回信給他. 因為他如果要這樣區分人事物的高下, 那我和他之間不可能找到共同的 "語言".

當你遇到這樣一個俗到爆奶的阿西, 你難道真以為你該努力轉學轉來劍橋, 以便取得與之對話的資格? 哪天當你終於能以 "劍橋出身" 的身份與之對話了, 這時候你會說這個 "敵人" 的 "態度" 改變了嗎? 還是會覺得你跟他根本什麼敵人也不是, 問題只是出在這傢伙腦筋有點秀逗, 他似乎不了解生命, 不明白豐富多元的生命造化.

如前所說, 基本上我對溝通或理解一事感到悲觀. 比方說一隻毛毛蟲說他很想跟蚯蚓溝通, 但卻嘲笑蚯蚓整天不見天日只會往泥土裏鑽, 不像俺每天在樹幹上爬得滿身大汗可威風了.

一隻蚊子, 嗡嗡嗡, 好會飛啊, 而且逢人便叮, 很多人被他叮得滿腿包, 而且人家要打他都打不到, 連 "蚊子水" 也殺不死, 挺得意. 有一天, 這蚊子看到一隻老鷹, 經常枯立山頂對著山谷發出悲涼叫聲, 蚊子很不屑, 心想這傢伙不去精進研發飛行技巧不努力去吸人血躲在這裏幹啥呢? 是不是腦子有病啊? 真遜真可憐; 進而對自己的飛行本事與各項吸人血的成就更加得意得不得了.

所謂溝通或理解, 許多時候差不多就是這樣. 你不要期待別人會願意去想像你的生命需求與造化, 不要期待別人會願意去理解體會你的生活處境與遭遇. 他們有興趣的是把你當茶餘飯後有趣的八卦對象, 進而給你各項指導或評價, 倒不是真的有興趣想了解你. 不過, 不了解其實也沒關係,令人厭惡的是總會有這麼一些顧盼自雄自鳴得意的蚊子, 老是喜歡對著老鷹指指點點, 彷彿自己真能教導對方怎麼飛行似的. 蚊子其實並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或根本不可能了解鷹的世界, 但他卻十分有興趣以自身為榜樣給對方各種指導或評價,告訴老鷹應該這樣那樣飛才對, 告訴他這個反應錯了誇張了過度了那個角度失衡了走樣了等等等.

我常覺得維根斯坦是對的, 他說: "這個人有可能是那個人的謎." 他們雖然表面上都是人, 但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物種, 呼吸全然不同的空氣. 我常想, 這樣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蚊子, 要是哪天突然理解了生命生活與命運的豐富多元及深不可測, 若他們還繼續持有原有的評價系統或者說價值觀, 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自卑得很想按 LP 自殺不想活, 因為人家在九大行星間都已經不知道來回幾百趟了, 而他卻以為自己坐著沖天泡在幾層樓高晃一圈多神氣.

我有兩類朋友, 一種富的, 一種貧的, 一種家庭圓滿順遂甚至爽歪歪的, 一種則驚濤駭浪充滿悲劇. 前者之中, 有一些資質實在難以恭維, 考起試來七科總分考不到 100分, 勉強念完大學, 英文 26個字母都還認不完全, 但卻仗著父母有錢而出國留學一路迂迴前進. 後者之中卻有些人聰慧過人, 舉一反十, 卻連念個國中高中應有的生活憑藉也不存在, 搞不好他連個睡覺的地方也沒有. 於是幾年後, 很可能是這樣: 前者當起醫生教授或是什麼財團的董事長總經理, 後者卻當起檳榔西施任人輕蔑輕薄, 或是進入血汗工廠賣命, 無日無夜為著微薄薪資出賣健康, 飽受職災斷手斷腳或滿身病痛.

這本是人生常態, 不足為奇. 奇怪的是, 前者往往顧盼自雄還真以為自己很行, 鄙視後者. 事實上, 假設今天兩者處境整個掉換, 結果將完全改觀. 若真要較量, 前者就像那隻很會飛很會鑽的蚊子; 做為一隻蚊子, 表現是還不錯, 但人家老鷹卻有他自己更為高遠的飛行路徑; 你不要以為別人跟你一樣整天只是渴望著朝人家大腿上偷吸那麼一口血.

我並不是說後者 "本質上" 優於前者, 我是說, 如果你一定要拿世俗喜歡比較的這類與本質高低無涉的外在技能或智能來較量的話, 你很可能就像那隻自我感覺良好的蚊子那般可笑, 事實上他並不了解有關飛行的豐富多元與深不可測; 他以為別人都跟他一樣喜歡摸黑偷襲低空覓食.

或許不能說所有戰爭, 但至少可以說許多戰爭和衝突是這樣來的, 主流一方或佔了便宜的那一方往往自我感覺過度良好, 動轍以自身為榜樣硬要 "輸出" 什麼文明, 就連無謂的各項自然語言或外在學經歷甚至三圍或小弟弟尺寸大小恐怕都能拿來當成一種檢驗品質或區分敵我的標準.

哪天萬一來了一個藍教頭是以小弟弟尺寸為對話資格標準的, 屆時該派誰出面與之對話進而改變敵人的態度呢?
周世瑀 發佈日期: 2011.06.14 發佈時間: 上午 1:00
Tahrir Documents
http://www.tahrirdocuments.org/

The Call of al-Aqsa: We Will Meet in Jerusalem
漢堡 發佈日期: 2011.06.13 發佈時間: 上午 2:00
下次藍教頭如果出現,我還是要試試。不試怎麼知道有沒有效?況且語言和優越感的連結往往是建立在「我有這種語言,對方沒有」的前提上;敵人的腔調、敵人的語言,只要能當武器,幹嘛不用呢。把它變成「美國人之間的對話」,語境不一樣,或許他的態度就會改變,最多像席安猶太人VS正教猶太人那樣大吵一架;不過如果他是特派戰鬥員,那大概就無濟於事啦。
陳真 發佈日期: 2011.06.11 發佈時間: 上午 4:49
(再續)

年初,在印度甘地博物館入口處看到一塊木牌,上頭寫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於我心有戚戚焉. 我建議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等各級學校都應拿來當校訓才對. 那句話寫說: The only thing that interferes with my learning is my education.(我的學習的唯一干擾就是教育).

教育的毒害真是罄竹難書,教育越深重,荼毒越深. 重點是: 這場毒害很特別,被害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被害者,很多人被教育得傻不隆冬,但他卻顧盼自雄,還以為自己是勝利者呢.

愛因斯坦說,教育理應教我們 "獨立思考及從事良善行動的能力",但事實上教育似乎只是反覆灌輸我們一套合法的說話方式.只要以這方式講話,那你就是咱自己人,至於你講什麼則無關緊要,就算你 "論述" 得再激烈也沒關係,終究那也只是AHCI, SSCI或SCI等等一堆 I 的一個點數而已.

數一數,一百個點數,留下一堆連自己也知道只是屁的屁話一堆,而這就是你的一生了. 但就如 Terry Eagleton 所說,人們不會真的在乎你說了什麼,人們只是在乎你是否熟練那套合法的說話方式.

維根斯坦說: 哲學語言百無禁忌,甚至可以用一堆笑話來寫成. 但你若真的相信了維根斯坦,那就試試看用笑話發表論文看看會有什麼後果,看看會有哪本期刊會接受刊登,不管你裏頭蘊含多麼深厚的理性,只要稍不合法,只要稍露情緒,甚至只要畫上一句驚嘆號,馬上就會被排除在所謂理性的範圍外.

人類的理性之所以稱得上是一種或許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理性,理應就在於它能看出自身的 "先驗" (TRANSCENDENATL)界限;它知道自己將會有座五指山是任憑你翻多少個觔斗都翻不出去的. 但是,在五指山下則萬法皆行,數不盡的一切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或者說表達方式均屬合法--只要它不企圖干涉其他 "某個" 生命的存在方式.

我看許多表達方式或者說存在方式實在看了很不順眼很想吐,我真的很想消滅這樣一些難看至極的 "語言",但我頂多也只能想辦法用這套語言對抗另外一套語言,用這種生活方式對抗另一種方式,我絕不會指著 "某個人" 要他跟我的語言或者說跟我的存在方式看齊--除非這人是我的親人. 要不然,我總會想起齊克果說的那些話,他說: 有個人,自以為是正人君子,對著 "某人" 指指點點說 "你" 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上帝在天上一聽,馬上對著正人君子破口大罵說: 聽你在放屁!是你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才對.

上帝之所以生氣是因為這位正人君子以為自己是上帝,搶了上帝的飯碗,做起上帝才能做的事來了. 這個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老兄,事實上他對他人處境對整個事物的一切統統什麼也不知,但他卻以為自己全知全能,於是連那些無從干涉無從置喙的 """個別""""心靈狀態或人生抉擇或生命造化或待人接物等等等等,他竟然也都能有意見.

維根斯坦有句話常在我心裏頭打轉,他說: "這個人有可能是那個人的謎." 每當我感到孤獨時,就更容易想起這句話. 前年在英國,遇上百年難得一看的大雪,整個天地突然變成一片白,不知道為什麼,每天當圖書館關門,迎著滿地大雪的光芒,踏著雪地一步一伐艱難地走去市中心買便當時,維根斯坦這句話就一路沸騰似地在我心裏頭翻滾.

我是為了寫一篇文章特地來此找 "答案" 的.跟維根斯坦一樣,大多時候我是很悲觀的,我真的相信這個人的確有可能是那個人的謎,即便他願意想像願意相信願意理解,謎終究是謎.

就好像我老是很想了解當一隻蚯蚓鑽在泥土裏究竟是什麼感覺,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心裏頭" 在想些什麼(蚯蚓有 "心裏頭" 這東西嗎?)但是,任憑我懷抱多大的善意和熱情,我恐怕永遠都不可能體會當一隻蚯蚓究竟是什麼感覺. 我只能想像: 嗯~~Oh Yeh,鑽入濕濕暖暖而且香噴噴的土壤裏,應該很爽吧! 但也只能想像到這裏而已,而且想像終究也只是想像而非真實.

許多人,特別是那些世俗定義下不怎麼成功或不怎麼正常的人,恐怕都得認清自己在他人眼中其實就跟一隻蚯蚓沒兩樣,他們是不可能了解你的,因為你們的世界差太遠了. 他只會把他自己的或是把大多數人的人生模式給套用在你身上,質疑你是不是哪裏不對勁,懷疑你可能是這樣或那樣,嘲笑你怎麼會這樣或那樣,認定你一定是這樣或那樣,要不然怎麼不這樣或那樣?

認清自己的蚯蚓命運吧! 別再期望人們能對你有什麼理解,更不用說善意的理解.

做為一個 "謎" 並不可悲,至少我不覺得有什麼可悲,只是有時候免不了孤獨,或許也因為這樣,我常想起夜裏的生物,泥土裏的或泥土上天空下的都是,真不知道牠們是怎麼樣的一種生存狀態或存在狀態. 無數的謎就存在我們四周,但我們卻總是以為透過某種可笑的理性或想當然耳,便能了解他們.

做為一個謎並不可悲,卻免不了有著一種堵爛,因為總會有些顧盼自雄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或是一些完全缺乏想像力的人,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蚯蚓,不相信世上有著跟他不一樣的物種,他以為大家都跟他一樣呼吸著同樣的空氣過活,他不相信有些生物搞不好就是製造氧氣來給各位呼吸的,而他自己卻是吸收另一種氣體.
鄭啟承 發佈日期: 2011.06.10 發佈時間: 下午 12:06
底下是我回應朋友的連結所寫的,該連結如下: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4961

也貼到這裡是我覺得這背後總是同一個問題,也就是你怎麼說和你說什麼,更根源的是一種想像力和智性的問題,或者說品性問題。

對於這樣一個把一切看得煞有介事的世界,或許我們確實應該投下一顆情緒的原子彈,因為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像力和美感,那一旦有人因此界定了出了某種「安全」的想法和表達方式,就會立刻陷另一群人於危險中。問題是世界上不會有一種思維或說話方式是可以適用絕大多數人的,為了安全則我們只得犧牲自己的品性和智性,這在人類文明上絕對是可恥的。做為一個人,特別是像我這樣一個有點孬的人,對此感受特別深,你經常得為了避免付出一些代價,而損害自己應當自由不受拘束的靈魂。

你有沒有可能用一種看似不符合主流「善」定義下的表達方式或具體行為,實際上卻是用全然的善意來給予惡事打擊和批評?在我看當然是絕對可能的,而且它只是千百種善良的其中一種,如果我們真的願意想像這裡頭無限可能性的話,將不會感到任何驚訝或反感。
------------------------

看到這樣的法規出現,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表示贊同,規範是好的,但若制定或遵循這些規範的人沒有改變看待人事物的方式,那不管何種規範都只是流於形式、造成更多痛苦。同性戀族群在台灣社會若有感受到種種壓迫,理應不是因為被套用了什麼字眼或說法,而是其背後的一種歧視心態。

在美國,黑鬼(nigger)這個字相當敏感,因為白人從前大量使用這個字眼稱呼黑人,它的使用時機和口氣普遍反映一種歧視心態,久而久之人們受不了了,開始唾棄這個單字,現在如果你在美國,使用這個字要非常非常非常小心,否則可能吃上官司,即使你是因為反對這個字的歧視意涵而不得不提到它,大部份人也都用「N-word」帶過而不把它真的講出來。即便如此,我倒也沒聽過最喜歡講法治的美國有條法規是不能「講出」這個字。一個字眼是否有問題是看它的使用方式和時機,而不是字眼本身,畢竟文字是中性的。

有問題的不是這些字眼,而是為何我們會賦予這些字眼負面意涵,換言之是一種態度問題。台灣最近有種很強烈傾向,政客以為(或故意讓人們以為)我們社會的種種問題根源是因為法律制度或政策或某個政黨不健全造成,然後拼命在這種種其實瑣碎的細節打轉不停,它或許滿足了人民的某種出了口怨氣的快感,但對問題卻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問題不在法律,而在我們自己。就我的理解,一個文明國家裡,法律只是最低的道德形式,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比起怎麼遵循法律條文來得重要得多。

原因很簡單,法律是死的,你今天規定了這個詞那個詞就是歧視同性戀不能說,一個有心的混蛋一樣會發明另一個說法來繞過法律罵人。就像那個加拿大諧星 Russell Peters 說的,白人很聰明,他們發現講 nigger 會出事後,就自己發明了很多「暗語」來代替黑鬼這個字。比如有一天 Peters 和一個白人說我上禮拜到哪個酒吧表演,那白人說:「那不是星期一去的嗎?」Peters 一頭霧水,不知道為什麼星期一才能去? 白人笑笑不回答,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星期一」就是指黑人。意思是這種酒吧是黑人才會去的。Peters 追根究底問說為什麼要用星期一指黑人,白人說:「因為沒有人喜歡星期一啊!」

懂了吧? 就算你今天規定對著黑人講出 nigger 或星期一就要砍頭,白人的種族優越感一天不改變,他們就一定會發明出其他的方式來「安全地」歧視黑人。同性戀也是一樣,立法的人不會天真地以為立了法律阻撓這些字眼的使用,台灣歧視同性戀的情形就會改善了吧? 如果是,那真的是自欺欺人。

我不是說我們就不該在法規上對某些言語的使用時機做某種規範,而是說這只是最最最底限的一種外在行為式的約束,法律本來就只能納入那些明確的、極其侷限性的,可以明確解釋和對應的行為準則。我們更該花多一點心力在改變自己的態度上,你今天如果心裡對同性戀沒有歧視或敵意,你使用何種字眼有何干係? 反之如果你無法改變自己對同性戀的看法,不管你怎麼彬彬有禮,我若是同性戀一定也會感受到你的不善。

換句話說問題不在字眼本身,而在使用的人的態度。我不是同性戀,但若有人說我有陰柔氣質或有點娘,只要是善意的,我通常都會芳心竊喜,畢竟當個男子漢實在沒什麼好得意的,一般意義下的”男子氣概”不是我欣賞的個人特質。但若有人只是因為看我瘦弱或動作比較輕柔比較不果斷就用這種字眼嘲弄我,我是絕對會感覺到的,而且絕對會在心裡記上一筆,等待哪天好好在他面前展現一下男子氣概的極致給他瞧瞧,讓他知道誰才是他嘴裡的「娘砲」。

這就是問題所在,並不是字眼賦予一種態度上的意義,而是態度賦予了意義給字眼。

再說「死gay」、「娘砲」、「娘娘腔」、「男人婆」這些字眼是不是能完全和歧視同性戀劃上等號實在也很難說。gay 前頭加個死當然是不太好,但西方人講 gay 常常也是講女同性戀,而且這字現在蠻中性的,很多同性戀(男或女)都會大方坦誠自己是「gay」。這就像黑人社區自己就常使用 nigger 這字,而且在黑人自己的使用方式裡,這字指的是一個懶鬼或討厭鬼,根本和歧視黑人扯不上太大關係(有人會自己故意歧視自己嗎?) 娘娘腔或男人婆我也不覺得它本身有什麼太過不當的意涵,總之要看使用的時機和態度,就像我朋友說的,當我們講出一個笑話(比如內容是講動物或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同性戀),你覺得好不好笑是很重要的,「好笑的事就沒有道德問題,有道德問題的就不好笑了。」這講的就是一種態度,態度就是美感,美的東西就不是醜的,醜的東西自然就不美了。

我要講得不外乎就是這事,把一些理應訴諸美感或品性問題的事給化約成行為準則甚至是法條,在我看是很蠢的。如果法律規定娘砲不能講,若我是男同性戀,難道連我自己也不能自嘲是娘砲? 你說好吧,那我再立一條附加條文,就是男同性戀自己可以講,其他人都不能講。那請問女同性戀呢? 雙性戀呢? 你說好吧,我再規定別人也能講,可是要在某些時候才能講。如此下去沒完沒了,你如何追究得完一條法規的適用時機和範圍? 這只會讓人人自危、噤若寒蟬,加深了人之間的隔閡,更加深了那些骨子裡歧視同性戀的人的一種惡意,就像我上面說的,你只是把惡人逼到暗處,他會更加用一種法律所照射不到的陰暗手段對付你。

對付惡人,我們應該讓他們被攤在陽光下無所遁形,他才會自動逃跑。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