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nfo Logo
Palinfo Title

留言須知:* 欄位為必填,但Email 不會顯現以避免垃圾郵件攻擊。留言時,系統會自動轉換斷行。

除網管外,留言需經後台放行才會出現。絕大多數人留言內容不會有問題,但實務上無法把大家全設為網管,以免誤觸後台重要設定,還請舊雨新知見諒。

注意:2010 年 11 月 25 日以前的留言均保留在舊留言版檔案區這裡 (僅供核對,所有內容於 2022.06.21 已全部匯入留言版)。

寫下您的留言

 
 
 
 
 
13790 則留言。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下午 3:53
我再提個說法,你說要“針對問題”來回答,但我要跟你說的恰恰是,面對無的放矢,你惟一能做的就是指出問題的“純屬虛構性”,誰被迫去面對一個人為製造的問題時,不管他怎麼澄清,他都臭定了。

“問題”不是長在樹上的天然物,而是人為塑造,使某一虛構物也好,斷章取義張冠李戴也罷,使之“問題化”,“爭議化”,然後讓對方默然不是,回應也不是,不管怎麼澄清,都必然一身臭。

這一切抹黑伎倆,幾十年來我不知道寫過幾千次了。
林書楷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下午 3:16
陳真醫師說的病人靠維基百科診斷自己有沒有病、該用何藥實例在此,

留著做標本罷。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下午 3:06
同學,我很好奇你幾歲了?教育程度是?怎麼會有這麼粗糙可笑的理解問題方式?這就是你所謂的證據?你是國中生或小學生嗎?(無不敬之意)

依照你的指控方式,我絕對能指控全世界不是嗎?而且,依照這種低能透頂的指控方式,很可能會得出大陸是移植器官(哪種器官?)最透明最嚴謹的,而台灣則是最黑暗的。

問題並不僅僅如此,但我懶得一再澄清這種低能指控。
s ji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下午 1:14
我希望能夠針對問題本身討論
以免焦點被模糊
我引用的也不是法輪功媒體或什麼反華團體的說詞
就從數據說話就好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則透露,中國每年大約有30萬個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例,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1萬多例。2010年代初,中國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率約0.6/100萬人,為器官捐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陳忠華表示,2003年到2009年8月,中國內地僅僅有130名公民死後成功捐獻器官。2014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上披露的數據稱,2010年到2013年這三年內,公民死後捐獻器官的數量僅為1448例。」

雖然是維基百科的內容
但這些都是引用大陸方面的說詞
由此可知自主捐獻和死囚器官的數量加總遠小於器官移植手術案例
那麼剩下來的器官都是哪來的
路過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上午 11:23
To sji,
請問你有看過南韓的魷魚遊戲和朴贊郁等導演的電影嗎?
為何不問南韓的器官買賣和移植只是虛構嗎?怎麼沒見到西方人說南韓是邪惡政府?
孫從輔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上午 2:19
我建議不要參考維基百科上任何和西方主流政治宣傳有關的條目。你所得到的資訊遠低於雜訊,更得不到任何關鍵信息,還要花費極大的時間與心力過濾掉有害信息,得不償失。
s ji 發佈日期: 2021.11.27 發佈時間: 上午 12:01
我之前有請教過陳真醫師關於中國器官移植與法輪功指控的問題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B0%8D%E4%B8%AD%E5%9C%8B%E5%85%B1%E7%94%A2%E9%BB%A8%E6%91%98%E5%8F%96%E6%B3%95%E8%BC%AA%E5%8A%9F%E5%AD%B8%E5%93%A1%E5%8F%8A%E8%89%AF%E5%BF%83%E7%8A%AF%E5%99%A8%E5%AE%98%E7%9A%84%E6%8C%87%E6%8E%A7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B%BD%E5%99%A8%E5%AE%98%E7%A7%BB%E6%A4%8D

這裡面提到一些數據
像是2003年中國的腎與肝移植數目突然大增
像是中國政府宣稱器官來源來自死刑犯
但死刑犯數目和器官移植數兜不起來
還有一些國際醫學期刊質疑中國政府的數據
這類的指控
不知道陳醫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順便聲明一下
相比於「新疆種族滅」絕那種低級垃圾謠言
我會對這個議題有點耿耿於懷
是因為該指控並不單來自於法輪功
包含國際醫界、多國政府和議會也對此有所質疑
而以前的中國器官移植體系也的確不透明
中國政府對死囚器官質疑的回應也有些許反覆 直到2015黃潔夫承認
要讓一般人信服也確實有些難度
李念淨 發佈日期: 2021.11.25 發佈時間: 下午 4:11
我想台灣對大陸的許多解讀都非常荒唐

基本上就是不管大陸人做了甚麼,都依定要用最惡意跟最功利的心態去揣測大陸人如何如何
但是對白種人不會這樣子

比方說大陸的政治人物做了甚麼決策
一定是受到利益跟權力慾驅使,而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救國救民的理想

比方大陸執法機關做了甚麼行為
那一定就是他們要殘酷鎮壓迫害人民
那怕實際上從1920年代一直到今天解放軍的軍紀普遍平均水準都比國軍好

比方大陸民間輿論開始對台灣有牴觸跟反彈
那一定就是被邪惡共產黨洗腦,驅使他們這些不會思考的韭菜這麼做的
完全不會去想是不是真的一般大陸人已經因為跟台灣人的親身接觸開始反感

在這種邏輯下,整個中國就只有三種人:
共產黨、被共產黨洗腦的加害者,被共產黨迫害的受難者。
而他們之中並沒有一個活生生的『人』

不知道有沒有重複貼在這裡,但印象中以前有在其他地方發過差不多的想法。

我對大陸人徹底改觀反倒不是因為旅遊之類,而是實際在大陸的社群媒體,去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
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會吃喝拉撒,會抱怨,會娛樂,對外面的事物有看法
僅僅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僅僅因為台灣的政治人物害怕自己的權位受損,就沒來由地從小朋友到老人全面仇視大陸人,是非常可憐又可悲的。

我想這不僅僅只是政治人物的責任,我們台灣人之中的大多數,自己本身就應該去檢討,整天講同理心,卻連基本的去揣測我們鄰居那怕一絲絲的共情都辦不到。
許世勤 發佈日期: 2021.11.24 發佈時間: 上午 9:30
最近似乎是「感恩節」,美國白人慶祝他們第一次收成的節日,但是對於印地安原住民來說,卻是無窮無盡苦難的開始。白人的文化總與暴力掠奪脫離不了關係,表面卻用上了各種華麗的掩飾。中國人講求投桃報李,需要知恩圖報,但歷史上白人的選擇卻是對恩人開槍。

「感恩節」不知道在感恩什麼?用屠殺、奴役與掠奪,來「報答」教會他們在美洲大陸生存技巧的印地安原住民?對美洲原住民來說,「感恩節」是他們的國殤日。掠奪成性的文化延續到了新自由主義,美國多數無業或失業的民眾流於藥物濫用,死於藥物濫用的民眾以每年29%的速度成長。所以美國這一套代表了「普世價值」?

西方慣於宣傳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但印地安原住民早在美洲大地上落地生根,哥倫布不過是「遇見」美洲,何來「發現」?美洲也不是什麼「新大陸」,那是白人的無知。這種以西方觀點出發的「發現新大陸」,必需在21世紀徹底改寫,中華文明以人為本的理性文化本質會給世界帶來新的答案。

最近祖國政府在中美元首視訊後,謹守承諾,決定放行原油儲備,幫助美國減緩通膨壓力與平穩油價,但這樣真的值得嗎?按造美國的過往經歷,他們不過是一群白眼狼,拿到好處再背後開一槍是很有可能的,這個不能不防。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4 發佈時間: 上午 3:14
(續2021.11.23 02:37)

其實我比較喜歡空口說白話,不喜歡引經據典搞材料,因為就像在寫教材,很費勁,而且掛一漏萬,畢竟我們懂的東西何止(學富)五車,五棟房都不只,難以窮盡。

情感無法轉移,我沒法讓你愛我所愛,知識同樣也難以搬遷,我沒法把我懂的東西直接輸入你的腦袋。因此,當我講出一句空口白話,你會以為 "這麼簡單,那我也會講",彷彿我們只是在各抒己見,其實天差地遠。我的一句空口白話,背後可有多少寒窗苦讀與思索在裏邊。

但我知道你不會信,你會以為別人跟你一樣只是憑空瞎想、空口白話,於是,許多時候我們只好做點傻工夫,引經據典亮證據,以便取信於人,證明我所言不虛。可是,這種寫法其實很累,而且簡直不可能,掛一漏萬,哪寫得完?很多東西,光是一句白話,若真要寫,得寫上幾本書的巨量才有可能陳述一二。

我要是有個量子頭腦外加無限隻手就好了,彈指之間,就能窮盡吾人所知。

臨床上,我這一科比較特別,病人及家屬往往以為他們比醫生還厲害,病識感很差,明明無知透頂,卻總以為一己之見多麼不凡。許多時候,臨床上也好,生活周遭也罷,看盡人事滄桑,心裏總是特別難過。他人之苦,感同身受;我往往得自個兒鑽進洞裏,給自己療傷止痛。明明有一條康莊大道偏不走,地獄無門卻硬要闖進來。

小自個人或一個社會、一個島,大至整個世界也一樣,取之不盡的悲劇素材,說是天意,不如說是人為。是非利害簡單清楚,但大多時候,人們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反倒相信蠢話鬼話,討伐忠良,卻對人渣歹徒奉若視明。也許羅素百年前的感嘆是對的,聖經對於聰明才智無一字好評,但這世界最大的問題卻始終脫離不了理性之蒙眛。

我的同學來找我,想問我如何推展一個運動,並希望我支持他的 "愛的疫苗" 行動,歌頌愛,鼓吹愛,改造世界。

黨外之後,我持續寫了三十幾年,他卻以為我一個字也沒再寫。我告訴他我持續寫了上千萬字。他想看,我說別看,看了只是毀滅我的形象,傷了你的心,因為裏頭全是恨。

我這位同學,前些日子才剛剛跟陳建仁一同受邀,同台演講,主題就是愛。陳建仁的演講題目是 "在嚴峻疫情時代,以愛與和平促進全球團結",呼籲大家不要再吵什麼疫苗了,大家要團結(我猜後面應該還會有一句 "捍衛民主自由")。

我很想跟我同學說,你難道不知道這位陳建仁是高端黑心疫苗的推銷員?操弄疫苗常識,滿口謊言。但我終究沒把這些話說出口,因為我知道 "溝通" 太難了,理性的力量事實上很難起作用。起作用的是麥克風,是社會地位,是主流之聲,是操盤者的意志。一般人連最簡單、最微不足道的一點醫學常識尚且如此蒙眛混沌而難以溝通,何況其它。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1.11.23 發佈時間: 下午 6:51
原來長津湖已經變成第一名了。兩個禮拜前和鈺錠去電影院看另一部聽說很受歡迎的 "峰爆",描述中國鐵道兵的故事,結果有點失望,拍得不是很好。導演大概覺得攀岩很帥,片子裡有很多攀岩的畫面,一般觀眾可能覺得帥爆了。但我是攀岩人,過去十一年至少花了三千個小時在岩館裡,對這些畫面,我只能說比扯蛋還扯。不過拍電影嘛,怎麼扯都行,但重點是故事說得不好。

不過我並不是想批評,而且相反,中國電影隨著中國的復興,也在不斷嘗試和蛻變,一定會愈來愈好。好來汙都我們能忍受好幾十年了,國片沒有理由不給它時間更上一層樓。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3 發佈時間: 下午 12:45
長津湖應該是票房冠軍。

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我的母語是中文,我因此能深入體會中華文化的美麗與哀愁。

這也是我現在對兩個五六歲小女孩最擔心的一點,島內低能腦殘仇中反華徹底剝奪中國文化教育的人渣洗腦機制,讓我很煩惱。兩岸再不統一,正常教育再不恢復,我恐怕得被迫搬家到大陸,好讓小孩接受正當正直正常的教育。

我不希望小孩長大之後變成一個沒有文化底蘊不懂中華文化的某種領域之專家。她們可以什麼都不專,可以做任何工作,但不能不是個具有完整文化與歷史內涵的中國人。

至於她們懂不懂莫扎特,喜不喜歡巴哈,會不會念洋詩,能不能參透維根斯坦,其實是無關緊要的。這些東西頂多是次要,你得先有根,有底蘊,再來說些枝枝葉葉的事也不遲。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1.11.23 發佈時間: 上午 6:09
長津湖據說是全中國影史票房第二名 (第一名是戰狼2),12 月 2 號將在澳洲上映,依照經驗,很可能不到一個禮拜就下檔,這類電影,除了中國大陸,幾乎會被全球封殺、消音。我能夠想像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而且不用看也知道,我所理解的抗美援朝比這電影來得感人千百倍。

已經約好幾個大陸朋友一起去看,其中一位六十多歲,父親就是當初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我還記得當我和她說我很認同抗美援朝戰爭時,她在電話中異常激動的反應,彷彿找到了什麼知音似的。她說,海外生活多年,她發現海外的中國人並不是都那麼愛國。

說愛國其實太沉重了,但離開了土生土長的台灣這些年,我才發現,原來我不需要急著去學習西方的那些歷史或藝術文化,我們自己家裡的那些事就已經十分豐滿而動人。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3 發佈時間: 上午 2:37
很希望能挖出多一點時間,來寫一些也許有助於讓兩岸避免災禍的文章,可惜事與願違。

我知道很多事,龐大的資料與事實,但我僅剩的一點幾乎是以秒計算的時間和體力,卻只能寫一些像這樣一種不需引據說明的“空口白話”。

我的備忘錄上載明上週五長津湖將在台灣上映,結果卻發現該片審查尚未通過。依照人渣黨的定義,不管是哪一種資訊與文化項目的審查,就是一種獨裁暴力。但是,這個定義卻從來不適用於人渣自身。

這不是什麼雙標,人渣們始終只有一標:真理是瞬息萬變,隨時可以調整的,凡是當下對己身有利者,便是至善真理,反之就是邪惡。這一秒至善至美的真理,下一秒馬上可以說成萬惡不赦。這群人渣的品性之齷齪,已非言語所能形容。

再怎麼醜陋的人性,我都能想像,但我很難想像一個人到底是要低能腦殘到何種程度,才會去支持這樣一群無惡不作無所不貪的人渣歹徒?

話說長津湖這電影,導演之二是我喜歡的陳凱歌和徐克,特別是陳凱歌,雖然爛片一堆(例如什麼無極),但是好導演的爛電影我也從來不放過,就像柯波拉,無聊片也是有的,但他拍什麼我就看什麼,從來不挑,畢竟誰能拒絕能夠拍出像霸王別姬或教父那樣電影的人?

我很期待長津湖的上映,但我並不期待它會是什麼藝術電影,畢竟很難有迎合大眾口味的所謂大片會是好電影。

很多台灣人可能不知道,每天自我陶醉什麼言論自由的台灣,一年只允許十部大陸電影進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已經長達十幾年沒法在台灣看到周星馳電影的原因,因為它始終沒抽中籤。

光憑封鎖大陸資訊和文化作品入境這一點,人渣黨就應該被唾棄。

長津湖運氣不錯,有抽中,卻硬是被攔了下來,人渣黨說要審查。審查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A hsin 發佈日期: 2021.11.21 發佈時間: 下午 11:28
遏阻Deepfake換臉A片 法務部提修法最重關七年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897568

第五, 增訂製作或散布他人不實活動、言論、談話影音罪。於刑法第36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章」,增訂第362條之1修正草案,亦即增列意圖散布而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之活動、言論、談話之影音或其電磁紀錄,以及散布、播送、交付或以他法供人觀覽之處罰規定,並增列意圖營利之加重處罰規定。


比起其他重大事件,這次修法很快,是不是藉由小玉事件來管制網路言論。
A hsin 發佈日期: 2021.11.21 發佈時間: 下午 1:54
最近物價感受明顯上漲,不論是食衣住行各方面,連電信費和健身房月費也在漲,
感受從沒這麼強烈過。

以前馬政府油電雙漲大家都很生氣,現在媒體被控制很厲害,都沒聲音,
但是心中怨氣會想找出口,無法找當權者或既得利益者,慘的就是一般民眾,
今後社會案件很可能會越來越多。
柳春春阿忠 發佈日期: 2021.11.21 發佈時間: 上午 7:07
建議保留親系譜,繼續寫,然後貼在上頭。
事實上我比較愛看親系譜上有關「風花雪月」的文字。
陳真 發佈日期: 2021.11.21 發佈時間: 上午 12:25
(續前)

差不多是1995年以後,我才把稿子投給中國時報,給了兩次稿之後,我就後悔了。為什麼呢?因為事先說好一個字也不能刪不能改,卻依然被刪改了。我打電話去報社罵編輯,對方覺得自己很無辜,她說她只改了 "不重要" 的幾個字。問題是,對你也許不重要,對我卻很重要。

我記得那篇稿子是談論台灣醫界與藥商之間利益掛勾的純粹 "概念" 問題,不涉黑暗內幕,純粹只是從倫理學上談概念;寫得很平和,就像在寫社論那樣。但是,那樣一篇刻意文謅謅、刻意淡化衝擊、純粹談概念的文章,事實上卻還是持續引起軒然大波。不過我現在不是要講這個,而是要講主流媒體的現實影響力之巨大。

至於另一篇給中時的稿子,時間是1996年,其實連文章也稱不上,只是很簡短的兩三百個字,談到連戰來到公費留學生的營隊。連戰當時身為副總統,並和李登輝搭檔,準備參選第一次總統民選。我對連戰並無惡感。

事情是這樣:

1995年,我考上教育部公費留學,是"倫理學"學門的惟一錄取者。教育部強迫每個考上的人都必須參加一個三天兩夜的營隊,教你怎麼吃西餐,或是教你懂得一些海外的生活狀況。

第一天晚上,教育部便通知說,最後一夜將會有 "貴賓" 蒞臨,所以會舉行一個晚會,要求大家在晚會上準備一些才藝表演,會彈吉他的談吉他,會吹口琴的吹口琴,獻給貴賓觀賞。貴賓是誰呢?就是當時正在競選的連戰。

我那文章就是在批評連戰不應該來到公費留學生的場合,畢竟他是候選人,理當避嫌。更重要的是,讀書人怎麼會窩囊到想要表演什麼才藝給政治人物欣賞呢?不會太沒出息嗎?

我那篇根本不是什麼文章的文章刊出後,我很驚訝地發現,周遭每個人幾乎全都知道了這件事,連醫院打掃的歐巴桑也知道,可見當年主流媒體中國時報之無孔不入;並且還謠傳說我當面拒絕和連戰握手。其實沒有這回事。我根本連晚會也沒出席就直接提早走人了,哪有機會握手?幾年後,都陸續還有一些陌生人談起這事,說我拒絕和連戰握手。

我提這事是要說,我在黨外雜誌及一些非主流媒體寫了十幾年的文章、文宣和傳單,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我是誰,很多醫院同事恐怕都還不知道我會寫字。可是,一篇短短一兩百字的投書,登在當年呼風喚雨的中國時報上,居然周遭所有人馬上全都看到了。這說明了主流媒體如何牢牢掌控了資訊;它們想捧誰,誰就會紅;它們想散播任何一則謠言,輕易就能把它包裝成真理。當年的中國時報和民生報及聯合報,不斷把我描繪成包藏禍心的野心陰謀份子,我就是過街老鼠般的野心陰謀份子。

我並非想說我們應如何發揮影響力與能見度或知名度,而只是說,麥克風就是這麼一回事。誰掌控了媒體,誰就擁有了真理。

1994年,我曾經和我同學陳仁達醫師無預警地在華視大門口前禁食靜坐三天三夜,席地而睡,活動名稱叫做"禁食呼籲,改造媒體"。我在自己寫的傳單中提到,台灣的主流媒體,包括電視與報紙,除了發刊日期和氣象預報正確之外,其它幾乎統統都不可信,全是謊言或扭曲與渲染,要不就是刻意抬舉、片面呈現或偏頗報導,從來都不是基於事實與正直原則,而是存心把媒體做為一種殺人於無形的攻擊武器與洗腦專用之政治工具。

刺激我去做這件事的直接原因是,我直到1994-1995年當上沙鹿童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之後,才終於有錢買電視。那時候,陳定南正在和宋楚瑜競爭台灣省長。有一天,我打開電視,居然看到各家電視台大幅報導陳定南涉嫌某些帳目不清,引起十幾位漁民與工人抗議。事實上,那完全就是抹黑,那些抗議者其實就是由國民黨動員請來表演抗議。

清廉得像聖人一般的陳定南,卻反而遭到滿朝貪官污吏那一方鋪天蓋地的抹黑,猶如骯髒齷齪貪婪到極點的人渣黨,鋪天蓋地抹黑一介不取、有著嚴重道德潔癖的馬英九和韓國瑜。

當我看到抹黑陳定南的假新聞時很生氣,但我忍了下來,一直忍到省長選舉結束,我才跑去華視大門口禁食靜坐三天三夜,就睡在路邊的地上,冬天非常冷,其中有一天還下雨。但是,我們的一點辛苦,卻引起很大的迴響,數千人來到現場,簽名,獻花,打氣。林義雄也來到現場,表達支持。

我之所以刻意選在選舉之後才做這事,是因為我知道選舉期間人潮多,激情旺盛。可我並不在意群眾人數多少,而是希望當選舉激情褪去之後,人們倘若還能關注媒體被黨政軍一手壟斷、整天造謠抹黑的問題,那樣一種熱情,也許比較客觀與中立,而非透過各方選舉動員而來,反而掩蓋問題的是非本質。

絕大多數社會參與者,理論上應該都希望能夠擴大影響力。這當然是對的,公眾議題當然要擴大影響力。但我自己卻始終有著自己的一套美感,我從來沒有那樣一種企圖。我希望議題公眾化,但我希望自己別因此而成為一名公眾人物。箇中原因微妙,難以言喻。

總之,我個人相當排斥公眾化。簡單這麼說,我覺得,我寫的東西,因其特殊的表達方式與內涵,似乎只適合在一種極少數人的圈子裏頭流傳,一旦公眾化,往往就會遭受更大的誤解與扭曲。許多時候,它其實就像一種日記或告白,只能以某種方式閱讀,就好像情書或家書絕不適合貼在布告欄供大家閱讀一樣。林覺民如果把他的 "與妻訣別書" 投稿在主流媒體,廣為宣傳,你覺得適合嗎?

侯孝賢說,"背對觀眾,才是創作的開始"。我覺得有些東西雖非創作,但道理是一樣的,你得背對觀眾,才有可能告白。沒有人寫家書寫情書是存心要給很多人看的,那就少了真心與純粹,而是演戲了。

也許你會說,連事關公眾事務的文章也不適合廣為流傳嗎?當然不是說絕對不行,而只是說,公眾化從來不曾帶給我一絲愉悅,而只是累積更多的誤解、扭曲與痛苦。

亨利梭羅說,"我沒法說服你,但我總有可能說服你的孫子吧?" 這話很動人,但我其實也沒有那樣的自我期許。可我相信,一個東西或一個人、一篇文章,如果有它的內在價值,就比較不會因為外在時空與人事變換而消失。

也就是說,一個人或一個東西,如果 "保存期限" 夠長的話,就比較不容易過期。活著時,人們也許對之漠然無感,近在眼前卻不識其人,甚至嗤之以鼻。但是,也許你的兒子或孫子總有一天會認識他,並為之灑下熱淚也說不定。我想,我的兩個女兒,將來也許也會為這份有著她們自身的一份血淚在裏頭的 "遺產" 而長夜哭泣。

我對聖方濟的祈禱文很感動,他提到,祈求上帝讓我不求別人的了解而能了解別人。朴贊郁的電影《Thirst》(蝙蝠)裡頭,吸血鬼神父也有一段祈禱文如下:

「主啊,求祢讓我像血肉潰爛的痲瘋病患,人人躲避;如斬斷四肢的人士,無法移動分毫;求祢將我兩頰奪去,讓眼淚無法流於其上;將我唇舌撕碎,使我無法以之犯罪;拔除雙手指甲,讓我無可掌握;扭曲我的手臂肩膀,讓我連最輕之物也難以承受;讓我像腦瘤病患般無從做出評價;蹂躪我曾立誓之肉體貞潔,使我毫無尊嚴;置我於永恆恥辱之中,無人願為我禱告;惟求主之憐憫。」

這是我生平最喜歡的一段祈禱文,特別是每當我想到最後那三句,就不禁要熱淚盈眶。但我其實連說 "我喜歡" 這段祈禱文的資格也談不上,畢竟有誰真能如此 "無我"?承受再大的疼痛或痛苦都很容易,承受全盤的誤解卻很難。

我寫了很多書,只是至今從未出版,不見天日。其中有一本書打算就叫做 "維根斯坦與梅豔芳"。書名是取自我在2004年寫的一篇文章: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2005/05/29/11.02.27/

也許尼采說得對,"所有哲學都是自傳"。我們今天講這人,說那事,聊這個、談那個,無論如何抽象玄妙,其實全是在談自己。

維根斯坦與梅豔芳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一點邊的人,卻似乎有著一些共同點,就如同我給Alan Turing 寫的另一篇文字末尾所寫道:羅曼羅蘭有句話這麼說:「只要有一雙真誠的眼睛陪我們哭泣,我們就沒有白白為生命受苦。」Turing 也好,維根斯坦或梅豔芳也罷,倘若幽魂地下有知,我希望他們不要再感孤單,因為我們彷彿已能理解他們的真情,不只是他們的,還有眾人的。

後記:

"生命親系譜" 跟 "巴勒網" 同時創立,屬性略有不同。

http://kinship.habago.org/archives/2005/01/04/17.03.44/index.php

親系譜比較偏個人性質,比較風花雪月,同時也放進一些事實上不是哲學外行人能輕易理解但也不至於太難的筆記。後來,因為發現學界多起抄襲或剽竊想法,所以我就把這些哲學筆記逐一刪除或隱藏。

親系譜和巴勒網原本力隸屬同一網路空間 (希望我這段科技敘述是正確的),後來因為擔心所謂駭客攻擊,所以把兩者分家。巴勒網每年付出高價,另外獨立,而親系譜則持續留在原處。後來我覺得當時是多慮了,多花了大錢。並非說網路駭客攻擊不存在,而是說,依我們一般人或一般網站的防衛能力,恐怕只能防範一些小毛頭。今天,倘若情治單位真的想破壞網站,你哪防範得了?

我對網路種種,與文盲無異,毫無概念,至今不懂什麼是網站空間、什麼伺服器之類究竟是何意。原本一直以為親系譜一年只花幾百元,最近才知道原來一年也要花上四千多元。這讓我陷入一個兩難。

巴勒網目前是依靠眾人捐款運作,每年要花一萬元網站維護費。但是親系譜卻只能自掏腰包,畢竟是比較屬於個人性質的網站。雖然也有很多反美帝反核武以及人權和動物權的文章,但我在上頭寫東西感覺比較私密一些,巴勒網太多觀眾了。

可是,一聽到一年要四千多元的網站租金,我就痛心疾首,心如刀割,原來我們一直這樣在花大錢維持一個已經不再運作的網站,值得嗎?實在很猶豫。徹底讓它消失,卻又覺得有點狠不下心來,尤其是李丹於2003年在河南成立、免費收留愛滋病兒童的東珍小學,和我之間的淵源,另外還有我仰慕的高耀潔和桂希恩醫師,以及我和當時大陸不斷爆發的愛滋病問題之間的種種關係連結與記憶,讓我實在難以割捨。

親系譜左上角的LOGO那隻很可愛的兔子,就是東珍小學一位小朋友所畫的作品。難道我就要這樣把這段記憶,以及因之而創立的網站,整個一筆勾銷?

另一方面,我覺得每年花四千多元養一個我不再寫作的網站,似乎也很浪費。最近,想到一個折衷辦法,也許就是找時間把親系譜的文章,慢慢一篇一篇一則一則搬家到巴勒網(但我懷疑我還有多少時間能做這事)。

另外一個作法則是:我繼續在親系譜寫東西(大家當然也能照樣留言),風花雪月的或動保方面的或有病呻吟的文章,就放在親系譜,至於公眾性質比較強的就放巴勒網,這樣才不會白白浪費一年四千多元的租金。

我會再考慮看看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在親系譜貼照片很容易,但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怎麼在巴勒網貼。許多時候很想貼,但是,一想到要在巴勒網貼照片如此艱難,我就放棄了。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1.11.19 發佈時間: 下午 4:40
巴勒網的讀者們,在看過 "生物武器:一個更陰暗的未來" 系列後,不知對美國這個國家是否還存有一絲的信任或幻想?

你是否還認為新冠病毒是對付中國人的生物武器這一說法,只是某種陰謀論或妄想? 我承認過去很多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太天真了,對人性邪惡一樣的理解程度太淺薄了。事實上,美日鬼子在七十年前的朝鮮戰爭中就已經對中國發動過駭人的生物戰,如出一轍的作法,如出一轍的發展。不相信的人,不妨花時間看看這則影片:

美国投毒,中国抗疫,抗美援朝的另一面【乌鸦校尉】
https://youtu.be/M5QD5wz9Xb8

這些歷史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七十年來美國人並沒有變,同樣地中國人更沒有變。邪惡無恥的仍然邪惡無恥,良善勇敢的依舊良善勇敢。
鄭豐遠 發佈日期: 2021.11.19 發佈時間: 上午 5:08
謝謝萬康分享這些影片,這個小品節目幾年前看過。中國人對蘇聯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不瞭解那份歷史背景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一般台灣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是在演什麼。

這或許也是中國崛起的一個重要意義,有句話說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誠然不同人眼中的歷史面貌或有不同,但西方人謊話連篇,為了打擊異己及自身利益,往往連一些基本事實都能否認,甚至把白的說成黑的。比如西方為了妖魔化抹黑俄國,如今竟然把蘇聯說成二戰時德國法西斯同路人。洋鬼子如此顛倒是非,也難怪如此懼怕中國,因為中國人記性很好,歷史感強,而且有考古精神,善於挖掘歷史資料並以儘量客觀看待,對誠信及一致性有很強的自我要求。單這一項民族特質,就足以改變世界。

蘇聯究竟付出多大犧牲,以幾乎一己之力在戰場上挫敗德國納粹,改變二戰走向,其實只要有心,中文相關資料到處都是,隨處可得,包括影片,比如下面這個:
https://youtu.be/mYJUIEeDbJY

由於英美歐與俄羅斯的對抗,嘗握全球話語權的西方如今已經把這些基本歷史事實給消音,甚至改寫成完全相反的面貌,藉以妖魔化對手,削弱敵人在道德上的位置。這就是西方人一貫的作法和品性。

同樣慘烈的朝鮮戰爭 (抗美援朝/韓戰) 也是,1950 年新中國剛建國,美國等洋鬼子蠢蠢欲動,想透過朝鮮入侵,為了維護基本國家安全,(在蘇聯支持下) 中國一個打十六個,在戰場上挫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讓西方人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不敢再進犯。一個對民族尊嚴乃至世界格局具有如此重大意義的事件,直到幾年前,全世界根本沒有人去談論。我在幾年前問起一些年輕的大陸朋友,有些甚至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場戰爭。

當然,這一部份是出於中方在幾十年內為了維護中美關係的前提下,不願意舊事重提,以免傷了美國 ”面子”,造成不必要的磨擦。但所謂給你臉你不要臉,如今中國也不再避諱談抗美援朝了。

前陣子看到這個訪談:
https://youtu.be/jsWeb7sbkkA

比起一般台灣人,我對抗美援朝應該算是比較瞭解了,但看完仍禁不住心中的強烈感動。我其實不期待別人和我有一樣的感受,畢竟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美感亦異,而且所謂歷史都是口述,一人有一個版本。即便如此,一些基本事實卻是不會變的,而由滿口謊言的洋鬼子書寫歷史的時代該到頭了,中國人將會給世界注入一股清流,讓人類少一點痛苦和可悲,讓和平成為可能。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 © 2002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