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以色列--美國人的長期選擇
在過去幾十年中,中東一直是個時常爆發的“活火山”,巴以衝突更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最受關注的熱點問題。長期以來,美國對中東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不管中東地區的武裝衝突是緊是松,絕大多數美國民眾仍堅定地對以色列呈“一邊倒”地支持。儘管華盛頓對以色列政府的某項政策或者舉動偶有批評,但美國人對這個猶太國家的強烈同情心卻少有變化。
2006年3月至5月進行的佩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Global Attitudes survey)發現,在最近這輪中東暴力衝突爆發之前,美國人是接受調查的15國民眾中最為同情以色列的,有高達48%的美國人對以色列持同情態度。相比之下,只有13%的美國人同情巴勒斯坦人,另外還有4%的受訪者對雙方都持同情態度,14%的受訪者則對中東局勢漠然視之,對哪一方都不關心。
在佩尤進行的歷次調查中,美國民眾對巴以衝突中以方的同情比例小有波動(1997年9月和2006年5月都達到48%的最高點,而2005年7月則降到37%的最低點)。然而,自1993年9月以來,在歷次相對應的調查中,美國人對巴以衝突中巴勒斯坦人的同情比例從來沒超過21%。
作為以色列的長期支持者,美國民眾還堅持將巴以衝突當作美國政府應優先考慮的外交議題。在2005年1月的調查中,34%的美國人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即“永久解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問題”應該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議題。此外有42%的美國受訪者認為,儘管這不是美國首要議題但應得到優先考慮。這樣的比例自1993年以來在佩尤的調查中一直十分穩定。
保衛以色列的安全是歷屆美國政府的中東政策目標之一,這樣的立場是否公平呢?民眾的看法在歷史上偶爾有些波動。2004年7月進行的佩尤調查發現,同意美國的中東政策比較公平的美國人比例明顯下滑,從2003年5月時的47%降到當時的35%。但在2005年8月的佩尤調查中,當被問到“考慮到最近的中東地區局勢,你認為美國應該更多或更少,還是像以往一樣支持以色列”時,仍有47%的美國人表示應像往常一樣支持以色列,另外16%的受訪者表示“應更多地支持”以色列。
同樣站在局外審視中東,歐洲國家出於地緣政治和文化的考慮,向來和美國不同調,而且各國之間對巴以雙方也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在2006年的佩尤全球態度調查中,英國(29%)和西班牙(32%)的民眾在巴以衝突中更支持巴勒斯坦。然而,在德國和俄羅斯,公眾卻更多地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以色列(德國是37%比18%,俄羅斯是21%比16%)。法國公眾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同情率剛好相同(38%比38%)。自2004年以來,德國和法國的公眾對以色列持同情態度的比例都顯著上升。然而,在接受調查的大多數穆斯林國家中,絕大部分公眾都毋庸置疑地同情巴勒斯坦,在約旦這一比例更高達97%。
在國際上,美國的中東政策一向被認為過度偏袒以色列。在2003年5月佩尤對21個國家進行的全球態度調查中,除美國之外,包括英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其他所有受調查國家的大多數公眾都認為,美國的中東政策對巴以衝突中的以色列過分袒護。
美國的這種“一邊倒”政策連以色列人自己都不由得認同。在調查中,接近一半的以色列人(47%)同意美國確實過度偏袒以色列,38%的以色列人認為美國的中東政策比較公平,只有11%的以色列人認為美國過分偏袒巴勒斯坦。此外,以色列是唯一一個國家,其公眾同美國公眾一道認為,美國的現行政策為中東地區帶來了更多的穩定。大多數穆斯林受訪者則說,美國的政策使中東更不穩定了。其他地區的受訪者在評價這一政策的影響時,則相對分化。
不過,美國人自己似乎並不認為其中東政策近些年來激化了世界各地區的反美情緒。在2005年11月份的一個調查中,39%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是世界各地人民對美國不滿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另外39%的公眾只把這看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更多的民眾則把美國的財富、權力和反恐戰爭列為反美情緒高漲的主要原因。
安德魯·寇哈特(Andrew Kohut)和布魯斯·斯托克斯(Bruce Stokes)在他們合著的《美國單挑全世界》(America Against the World: How We Are Different and Why We are Disliked)一書中,解釋了為什麼美國人民如此一往無前地偏愛以色列。他們說,宗教信仰強烈影響了美國人對以色列的態度。在2003年7月的佩尤調查中,總計44%的美國人表示相信上帝把現在以色列國土所在的那片土地給了猶太人。在2005年8月的另外一個佩尤調查中,22%的美國人認為,宗教信仰是他們在決定支持這個猶太國家時最大的影響因素。而在那些對以色列持同情態度的美國人當中,三分之一表示他們的同情來自於宗教信仰。
李月 ,《華盛頓觀察》週刊 2006年第28期,7/26/2006
仔仔
發佈日期: 2006.08.06
發佈時間:
下午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