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缺乏歷史感, 但卻又很喜歡用虛構的歷史罵人. 二十年前的事感覺就像兩千年前的事一樣, 任憑當權者及主流媒體自行瞎掰, 常與寫小說無異. 明明什麼也沒做, 卻瞎掰成豐功偉業, 明明窩囊膽小, 卻說昔日多麼英勇, 只因自己是名人或掌權得勢的一方, 於是把所有別人的犧牲和付出, 編織成 “自己的” 歷史, 或乾脆化約等同於 “自己” , 成為 “偉大” 的一方, 進而宣稱擁有真理的所有權, 他人不得異議.
個人如此, 媒體也一樣, 比方說中時, 動輒自己捧自己, 捧得十分偉大, 但事實是這樣嗎? 正好相反. 中時和聯合都曾經長年扮演統治者的打手, 抹黑造謠不餘遺力不是嗎? 國民黨當政有幾年, 這兩個混蛋報紙就為害台灣有幾年. 這難道不是一種普通常識?
我曾給 “北社” 的李筱峰上過幾堂公民課, 因為他曾跳出來罵中小學老師, 說他們 “寡廉鮮恥”, 說他們 “沒資格上街頭” 爭權益, 因為 “老師” 過去是國民黨的 “幫凶”.
問題是, 每個人有些什麼權利是完全平等的, 這難道不是基本公民常識? 你的人權不會因為你曾經做過什麼犧牲而得到加分, 你的言論自由也不該因為你曾經支持壞政府而受到剝奪或歧視. 但依附民進黨當權者的諸多文人雅士, 這幾年卻異常凶悍, 總喜歡以革命者自居, 動不動就罵那些批評當權者的人沒資格講話.
這很齷齪, 因為如果真的要依據勇敢與奉獻程度來論斷誰比較有資格講話, 那根本輪不到這幾年突然喊打很殺很 “衝” 很 “猛” 的這些 “愛台灣” 人士. 一切不過才二、三十年前的事不是嗎? 我們都還活著, 可別忙著竄改歷史.
台灣哪個學生第一個站出來公開主張台獨呢? 根據黨外雜誌記載, 就是小弟本人. 誰是唯一一個公開加入 “1986年五一九反戒嚴” 龍山寺抗爭的學生呢? 是小弟本人. 誰是台灣最後一個 (台獨) 叛亂案的當事人呢? 仍是小弟本人.
以上這些事, 我當時都還只是個大學生, 但時下這些喜歡大小聲罵人的什麼北社南社等等等, 他們至少都大我十幾二十歲不是嗎? 當我們建黨, 當我們喊台獨, 當我們組黨行軍, 當我們台獨行軍, 當我們為環保抗爭流血, 當我們為雛妓為兒童人權退學, 當我們第一次站出來在街頭為反對戒嚴流血流汗時, 這些人幾乎一概缺席, 甚至是站在統治者那一邊不是嗎? 可是, 他們如今卻異常勇猛, 對不動就要人閉嘴, 彷彿自己是什麼英勇的革命烈士、只有他們才有資格講話似的, 實在很噁心.
記得有一次寫了篇 “說點社運的風涼話”, 馬上有個環保聯盟的幹部寫信罵我, 說我什麼也沒做, 只會說風涼話. 我問他那你做了什麼? 他說他是環保聯盟的幹部. 可是, 我是19年前環保聯盟的25位創始人之一, 貢獻會比你小嗎? 環保聯盟總會的章程是五次籌備會一個字一個字大家協商出來的. 我一分鐘也沒缺席, 當年的各種會議文件發起人簽名等, 我都還保留著.
你能批評我講的話, 但你不能根據我的貢獻多少來決定我是否有發言批評的權利. 再說, 真要論貢獻, 我會比你少嗎?
還有一次, 醫界聯盟跟陳水扁瞎搞些族群挑撥的政治動員, 我寫文章批評, 醫界聯盟有個署名蔡篤堅的人公開對我破口大罵, 進行人身攻擊, 末了還姿態頗高地寫著 “陽明醫學院教授” 之類. 可是, 這實在很荒唐, 我就是醫界聯盟39位發起人之一啊. 當我們發起醫界聯盟時, 請問蔡教授當時人在哪呢? 他難道不知道我們十幾年前創立醫界聯盟的宗旨根本不是為了政治, 而是為了文化、人權與社會各種弱勢者的基本權益?
李鎮源教授是這麼跟我說的, 說是要籌組一個跟日據時期的文化協會一樣性質的醫界團體, 於是我以剛畢業的幼齒身份受其所邀, 加入醫界大老雲集的籌備會議. 可是, 不出幾年, 醫界聯盟卻變成民進黨的尾巴團體, 對異議份子喊打喊殺不遺餘力.
至於李筱峰, 大我十幾歲, 我剛上大一就認識他, 他當時已是研究生, 還曾把他的論文草稿寄給我看. 我不否認在觀念上我受他的某種重要啟發, 但如果真要論出生入死及實質的各種抗爭經驗或社運資歷, 他如果能叫別人閉嘴, 那我絕對也可以叫他閉嘴. 可是, 如果要這樣比來比去, 那是不是只有林書揚才有資格講話? 他關了三十幾年不是嗎?
我常覺得, 世界彷彿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一台電視及一些報紙, 塑造出所謂 “世界”. 在這樣的塑造過程中, 就跟編連續劇一樣, 塑造出許多不可思議的情節與人物, 但它畢竟只是一種連續劇, 而不是真實歷史.
歷史不是這麼一回事, 你只能說那是名人或權勢者自行虛構的一種極其simple-minded的小說. 但我對 “歷史” 這東西的觀念還蠻寬廣, 在我看來, 只要有此一說, 便是歷史. 可是, “此一說” 不該排除顯然更為真實的 “另一說”.
我沒沒無聞, 但我不笨, 我完全了解台灣人的心思, 我完全能了解一個沒沒無聞者講起這些個人滄桑其實只是自取其辱, 搞不好你會以為我在吹牛 (其實我的經歷罄竹難書), 但歷史不應只是屬於權勢者或名人; 歷史就是歷史, 歷史本質就是一種小說, 但它畢竟 “不等於” 小說, 它該有著最為基本的真實與真誠.
我看底下紀老師罵北社, 聽了很爽. 若我來罵, 你們或許不信, 因為我是無名人士, 但紀老師罵, 你們總該信吧?
台灣人或許應該對歷史多一點尊重和渴望, 不要單向接受主流媒體或權勢者或IQ零蛋記者之洗腦與竄改. 我們若對歷史如此無知, 對過去無知, 就是對現狀無知, 對現狀無知, 那就像矇著眼睛走向一個危機四伏的未來.
我手寫我心, 我沒辦法講連我自己都不信的事. 但你畢竟不是我, 你甚至不需要相信我講的; 胡適說得對: “不要把別人的眼睛當成自己的眼睛, 不要把別人的大腦當成自己的大腦.” 不管是看的想的吃的喝的, 最好都不要讓人替你代勞.
殷海光課堂上喜歡說一句話: “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人們如果能多一點自己看自己想的能力, 或許名人政客或媒體等等這些壞東西就不會那麼容易玩弄我們於股掌之上.
可我對此挺悲觀, 因為似乎看不到絲毫改變的跡象, 黑暗如昔, 看不到半點光, 人們每天還是活在庸俗的、猥瑣的、狹隘的、窩囊的、純屬虛構的連續劇裏, 彷彿沒有過去, 沒有現在, 也沒有未來.
陳真 2006 7 18
-------------------
中廣新聞網 2006 / 07 / 17 (星期一)
紀萬生批北社:台灣最苦難時這些人在哪兒?
社運人士紀萬生日前曾要求陳水扁總統下台,今天還針對北社對他的抨擊做出回應,紀萬生表示,當初他們為台灣的民主運動拼死拼活的時候,這些人在哪裡?同時對阿扁這六年的執政,再度表達沈痛的絕望。
(廖彥翰報導)
社運人士紀萬生,先前曾公開要求陳水扁總統下台,結果遭到北社的抨擊,針對此事,紀萬生也做出回應。他反批,陳水扁掌權這六年,這些人跟著吃香喝辣,他才要反問,台灣最苦難的時候,這些人到底在哪裡?
陳真
發佈日期: 2006.07.18
發佈時間:
下午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