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宣言第二十六條說,「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住在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學童,卻連基本的受教育權都成問題。自2000年以來,由於以色列開始再度侵略巴勒斯坦釵h地區,巴勒斯坦的教育,更是受到嚴重影響。
(閱讀全文)國際人權宣言第二十六條說,「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住在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學童,卻連基本的受教育權都成問題。自2000年以來,由於以色列開始再度侵略巴勒斯坦釵h地區,巴勒斯坦的教育,更是受到嚴重影響。
(閱讀全文)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這幾天又升高了。雙方都有使用暴力手段,也都有死傷。這似乎是每次所謂成巧和談後的必然結果。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這句話講來太容易,但是在談到更長遠的解決之道前,我們卻不能坐視許多枉顧人命的做法。
(閱讀全文)來自Chapel Hill的和平工作者布萊恩.艾弗利(Brian Avery)星期六回家了。兩個月前,他在以色列西岸地區被機關槍射中臉部。他的下巴縫著線,臉上佈滿疤痕,仍需要進行更多的外科手術。大約有60位和平工作人員和朋友在Raleigh-Durham國際機場迎接他;當布萊恩從手扶梯走下來時,他們一齊熱烈鼓掌。布萊恩今年25歲,在經過數星期的管子輔助進食後,他顯得特別削瘦;儘管下巴縫著線且用橡皮筋固定著,他臉上仍掛著微笑,炯然有神地望著那些迎接他的群眾。許多人舉著寫著祈求和平和歡迎布萊恩回家的標語。
(閱讀全文)今天的新聞,大概翻譯如下。這樣的「新聞」實在多到根本不知道還該算不算是新聞。哈巴狗記者流年不利,身心靈俱疲,不在話下,仍然擠壓出一點睡眠時間把它翻出來或做點別的什麼,做為我的一個聊勝於無的反彈,或者說「貢獻」。
(閱讀全文)以往,美國出於石油利益介入中東,出於猶太人對美國的影響在經濟、軍事、道義上明顯偏袒以色列,大大增加了巴以問題的複雜性。如今,當布希為中東和平路線圖忙得不可開交之時,當巴以雙方的民眾和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再次把希冀和平的目光投向這項舉措之時,以色列一位享譽世界的作家以真實而深切的筆觸出版了自己10年中關於巴以衝突的文集。
(閱讀全文)美國軍事體系中的策動者在第一次波灣戰爭 (1991) 時就發現伊拉克的供水設施會因禁運而遭受嚴重影響,因為禁運會造成伊拉克無法進口那些用來純化水源的設備和化學藥品,這些策動者也明白這項影響會造成伊拉克人民的死亡或引發各種疾病、傳染病。他們很清楚這些結果,卻仍將禁運加諸伊拉克身上。禁運的結果是在伊拉克國內造成巨大的災難;由於無法得到乾淨的水源,伊拉克人民的健康狀況變得十分悽慘,而這些景況正是美國軍事策劃者所預期會發生的,因為那根本是他們在細心推敲、計劃下的結果。
(閱讀全文)湯姆亨道爾(Tom Hurndall),是英國曼徹斯特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大學生,21歲。兩天前(5月29號),從巴勒斯坦回到倫敦Heathrow機場。不過,雖然48天過去了,他依然還沒有清醒。兩位主治醫生告訴家屬,他醒過來的機會十分渺茫,因為大腦幾處嚴重破壞。
(閱讀全文)Chomsky曾經說,以色列本來是個國家,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但是,在美國的大力軍援和狼狽為奸之後,變得比較像個「擁有國家外殼的軍事機器」。但我倒覺得以色列比較像個「擁有軍隊的黑社會」。為什麼呢?因為,就算打仗也有許多規矩,可是,以色列統統不願遵守,與黑社會無異。
(閱讀全文)轉寄一個剛剛來自 ISM 的消息:繼這幾周來針對個別成員的不斷騷擾和逮捕、毆打,以色列軍隊今天早上突襲 ISM 駐巴勒斯坦辦公室。二十幾輛軍車以及一台類似像鎮暴車那樣的東西(大量抓人用的),把 ISM在Beit Sahour的媒體辦公室團團圍住。數十名軍警,闖入辦公室,沒收所有電腦和文件、CD和照片等。同時也突襲了在附近的 Palestinian Centre for Rapprochemen。
(閱讀全文)剛剛和反戰專家去參加一個聚會,是由發起人肉盾牌活動的「國際團結運動組織」(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簡稱ISM)和「劍橋巴勒斯坦團結運動」(Cambridge 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所合辦,他們邀請一位英國人肉盾牌叫做Daud Hall來現身說法,並且放映他在當地拍攝、45鐘長的片段。
(閱讀全文)